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葬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国葬待遇的是谁?护国将军蔡锷生平简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国葬待遇的是谁?护国将军蔡锷生平简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国葬待遇的是谁?护国将军蔡锷生平简评本文导读:史料介绍,蔡锷将军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

正当他三十多岁理应大展宏图之际,却英年早逝,让后人惋惜不已在讨袁护国战争中,蔡锷就是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为国为民一定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护国战争后期,蔡锷将军由于艰苦征战,喉症久病不医,病情加剧以致不能发音,只能以笔代口处理军务,便到护国军司令部所在地大洲驿叙蓬溪附近的永宁河渔舟中养病将息。

永宁河畔,翠竹夹岸,岩石壁立,山河依旧,顿阅兴亡。

蔡锷将军在万分感慨之下,挥毫题写“护国巖”三字,并撰《护国岩铭》及序文,命人镌刻于永宁河岸的峭壁之上,永为纪念。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1916年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

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月东渡日本治喉癌。

1916年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蔡锷在遗嘱中写道:“我统率滇之护国军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应为薄葬。

”可见,病危的将军想到的仍是厚人薄己。

1917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岳麓山蔡锷将军墓)蔡锷将军发动的讨袁护国战争使他名留青史。

其实人更津津乐道的是他设计麻痹袁世凯,只身逃离北京那一段故事。

1913年10月,在云南握有重兵的蔡锷被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以“准给病假三月,召来京调养”为名调到北京,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军权。

到北京后,袁世凯任命蔡锷为全国经界局督办。

一时无奈的蔡锷一方面领导经界局工作,另一方面仍热心于军事学术活动。

他与蒋方震、阎锡山等11人组织军事研究会,深入研究各种军事学术问题。

章太炎国葬问题研究

章太炎国葬问题研究

章太炎国葬问题研究作者:王磊来源:《理论观察》2020年第03期关键词:章太炎;国葬;国民党中图分类号:K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126 — 03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

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

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

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

光绪三十年(1904年)與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

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

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

民国2年(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世凯死后被释放。

民国6年(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以讲学为业。

章太炎于1934年秋由上海同孚路寓所迁居至苏州锦帆路洋房,在好友与弟子的协助下创建章氏国学讲习会,并创办《制言》半月刊作为学术交流平台。

章太炎晚年,因气喘日益严重,体力日益虚弱,讲学时不能久立。

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溘然长逝。

经中西医诊断其症状为胆囊炎、疟疾及鼻菌症,与气喘病并发,鼻菌症可能是今日的鼻咽癌。

章太炎逝世之后,其夫人汤国梨女士及子女会同其好友、弟子等在寓所设立章氏治丧事务处,随即通电国内亲友报丧,定于16日大殓。

时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丁惟汾由南京赶到苏州,襄助办理丧务,组织治丧事务处,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拨治丧费三千元,并致电慰问,其他政府政要及社会名流纷纷前来苏州吊唁。

章太炎生前好友纷纷前来吊唁,大家提出要求政府予章太炎以国葬,以表彰生前功绩。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人物评价蔡锷在短暂的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 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 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作战指导方面,他 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 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自己所主张的“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 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

袁世凯与蔡锷熟悉民国初年历史的人都知道袁世凯和蔡锷这两个人,前者是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独裁四年半, 称帝失败,在国人的唾骂声中气死;而后者正是他的掘墓人。

1915 年末,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自称,蔡 锷抛出“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誓言冒着巨大危险从北京辗转回到云南,组织云南军队发动了护国起义, 出征四川,以寡敌众同北洋军鏖战三个月,给了袁世凯沉重打击,为挽救民国作出巨大贡献。

蔡锷与袁世凯,一个清癯儒雅,一个粗壮雄武;一个劲气内敛,一个虎视鹰扬;一个自守,一个黑白 通吃;一个捐生,一个窃国自为。

这两个强势男人之间的故事绝对精彩,而且值得玩味。

蔡锷进京这场双雄会是从 1913 年 10 月云南都督蔡锷卸任进京开始的。

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蔡锷奉调入京, 由此被袁世凯夺去兵权,软禁起来。

但此说并不一定准确。

民国著名记者陶菊隐在《先生传》中说:袁世凯 “心目中的军事新人物,陆军总长一席以为最适宜……蔡在云南做都督,他自然放心不下,若内调为军政 首长,使他楚材晋用,无直接兵权而负建军之责(强化他私人的武力),再派一名心腹做次长随时监视着他, 那是再好也没有的……蔡的心理与百里的完全相同,建立国防是他们的第一义,无论内除国贼,外御强邻, 必以练兵及训练军事人才为其起点。

蔡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却有锐利的眼光和深刻的鉴别力,他何尝未看 透袁所欲建立的只是为个人争权位的军队而非为国家御侮的武力呢,但是他很想将计就计,假手袁以完成 现代化的国防。

左权导游词

左权导游词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忠烈留天地走进燕赵河北,您就会发现这是一片红色的历史浩海,是一首唱响红色旋律的恢弘乐章。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烙着红色的印记。

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瞻仰这座共和国建园最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最多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重温峥嵘岁月的红色箴言,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史绩。

有一种力量,超越生死;有一种力量,跨越时空;有一种力量,铸造信念。

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则是对这种力量的最好诠释。

这里有幸安葬着将军的忠骨。

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左权将军纪念馆。

风雨里精忠报国英姿勃发,烽火中披肝沥胆碧血黄沙。

领略了他百团大战的丰功伟绩,拜读了他闪耀着夺目光辉的军事著作,感受了他为了革命事业17年未曾回家的高贵品质,当我们看到陪伴在左权身边直到殉国的左轮手枪时,仿佛又回到了那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场。

1942年5月,日军出动数万人,以“纵横合击”战术对我八路军首脑机关麻田实行铁壁合围。

总部陷于包围之中,形势万分危机。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和副总参谋长左权,率总部机关突围十字岭时,与敌军大部队相遇,面对这一危险处境,彭德怀让左权率总部转移。

而左权却说:“你是总指挥,是咱八路军的主心骨,我是参谋长,保护总部首长和机关同志安全是我的职责”。

他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强行扶彭总上马,掩护突围。

时间定格在1942年5月25日下午5时,在血色夕阳中,当左权率领最后一批掩护部队突围时,敌机对我部进行了疯狂轰炸,面对缺少实战经验的机关人员,左权不顾个人安危,站在高坡疾呼:“快趴下,我过去没事了,你们再走!”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安危,依然高呼。

接着第二发罪恶炮弹又接踵而至,将军的头部、胸部多处被弹片集中。

当战士们不顾一切冒着炮火赶来时,他已停止了呼吸。

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叱咤风云的抗日名将,年仅37岁,血染太行。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

太行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

享受国葬的6个中国人

享受国葬的6个中国人

享受国葬的6个中国人中国国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深具文化价值。

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位特殊人士才能享受国葬,其中包括爱国烈士、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和文艺家。

首先,爱国烈士是中国国葬的重要对象。

在中国的历史上,爱国烈士的数量很多,他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牺牲自我,死而无怨。

为了缅怀他们,国家对他们实施国葬。

比如,建国后,、蒋介石、陈毅等人都享受过国葬。

其次,政治家也是中国国葬的重要对象。

一般来说,政治家是指政治活动家,他们是政治理论、政治实践和政治事业的开创者、推动者和领导者,他们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政治家,比如林则徐、孙中山、黄兴等,他们也都享受过国葬。

三,军事家也是中国国葬的重要对象。

军事家是指把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结合起来,以抗击敌人、维护国家安全的人。

中国历史上不乏名将,比如项羽、张良、秦琼等,他们为中国的独立和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也都享受过国葬。

四,科学家也是中国国葬的重要对象。

科学家是指把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结合起来,以探索自然规律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人。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黄仁宇、张衡、李时珍等,他们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都享受过国葬。

五,教育家也是中国国葬的重要对象。

教育家是指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培养人才的人。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教育家,比如朱熹、蔡元培、郭沫若等,他们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都享受过国葬。

最后,文艺家也是中国国葬的重要对象。

文艺家是指把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结合起来,以推动文艺的发展的人。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文艺家,比如李白、陆游、苏轼等,他们为中国文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都享受过国葬。

总之,中国国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深具文化价值。

只有特殊的人士才能享受国葬,这些人士包括爱国烈士、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和文艺家,这些人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敬佩和尊敬。

中国国葬标准

中国国葬标准

中国国葬标准
中国民间从古代起就有国葬的传统,国葬的仪式对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尽管有这么多的传统,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管理国葬,各地的传统也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统一国葬的传统,政府出台了《中国国葬标准》,提出了统一的标准。

《中国国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国葬的要求,确保各种国葬仪式的统一、安全和规范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荣誉和尊严。

此外,《中国国葬标准》还明确了有关部门应当如何监管、协调、管理国葬仪式的具体规定,以及有关允许外国公民在中国举行国葬仪式的规定。

《中国国葬标准》明确了国葬仪式的主要程序,包括安葬程序、吊唁程序、祭拜程序和缅怀程序。

《中国国葬标准》还提出了国葬仪式的禁忌:不得破坏宗教信仰;不得贩卖香烟、酒水等;不得发表谩骂、威胁等不当言论;不得侵犯他人的身体和财产。

《中国国葬标准》还规定,一个国葬仪式需要安排至少10人、最多50人的帮手来完成仪式,这些帮手应该有足够的经验,能够指导参与国葬仪式的人,使仪式能够顺利进行。

《中国国葬标准》要求国葬仪式不能过夜,必须在白天举行,否则会扰乱公共秩序。

此外,政府还规定,国葬仪式的费用由家属承担,但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援助。

《中国国葬标准》是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礼仪和宗教仪式的尊严,并确保安全、有序和规范性,而出台的一项重要准则。

它极大地促进
了国葬仪式的统一,为家属们提供了科学有序的安葬服务,让亲人安息得更加温馨、安康。

辛亥革命人物

辛亥革命人物

辛亥革命人物辛亥革命时期那一代仁人志士是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在心的。

他们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与历史责任感,自觉地肩负祖国的安危,以天下为己任。

多少人背井离乡,抛弃别子,牺牲个人家庭幸福,追求祖国独立富强。

即使是远涉重洋,去国万里,他们也是日日夜夜关注民族的命运,时时刻刻倾听祖国的呼唤。

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却没有迷恋于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他们的事业与生命都是与祖国的命运融为一体的。

1.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始终与一个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革命领袖毛泽东曾指出,辛亥革命造就了伟大的孙中山,使他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

1883年改号逸仙,此后在广州、香港读书和游历欧美时常使用此名。

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被人习称为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在香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中。

父亲孙达成靠务农为生。

从6岁开始干农家活,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性格。

10岁入村塾读书。

1878年,年仅12岁的孙中山随其母远航檀香山开始了新的生活。

1879年9月,孙中山到英国基督教监理会办的意奥兰尼学校读书。

1883年7月,孙中山回国,在翠亨村一面干农活,一面自修中西学问。

1883年11月,孙中山在香港入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办的拔萃书室读书,随后又到中央书院。

1886年夏季,孙中山在香港中央书院毕业,进入南华医校读书,次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就读,直到1892年毕业。

1892年7月,26岁的孙中山以优秀的学习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1894年6月,孙中山到达天津,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把中国建设成为近代化强国。

上书未果后,孙中山来到檀香山,于1894年11月24日,成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小团体——兴中会。

1895年1月,孙中山回国策动武装起义。

民国第一位享受国葬的将领,英年早逝,不然可能改变中国进程!

民国第一位享受国葬的将领,英年早逝,不然可能改变中国进程!

民国第一位享受国葬的将领,英年早逝,不然可能改变中国进程!展开全文梁启超是他的老师,李宗仁是他的学生,朱德是他的部下,小凤仙是他的情人,他是民国第一个享受国葬的人。

新中国的觉醒,有他不可抹灭的努力与付出,他是蔡锷将军。

蔡锷,1882年出生,从小聪慧,12岁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是他的老师,17岁赴日本读书,但学成归来后发现读书已然无法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于1902年再赴日本,就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为那一届的“士官三杰”。

为什么要再度就读军校?蔡锷将军是认为那时的中国,不缺少知识分子,但缺少优秀的军人,所以,他要做一个能拯救中国的军人,当为人先,建立当时中国的国防防线,抵御外敌侵略。

所以,他的一生无党无群,也许有人认为他的一生“善变”,但都只围绕一个核心,对国家有利的他都赞成,对国家不利的,他都反对。

蔡锷将军军校毕业归国之后,先是在广西做了5年军校校长,为后期的抗日战争提供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就有指挥著名“台儿庄战役”的李宗仁将军,李宗仁曾回忆蔡锷将军直言:“我们对他敬若神明。

“蔡锷将军除了办军校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将领,在民族觉醒的奋斗中也居功至伟,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紧接着10月30日,蔡锷将军便在云南发动起义,推翻了当地政府,响应武昌起义,意义决然不同于武昌起义。

因为在当时,武昌起义的将领也就相当于班长、排长、和连长搞起来的,而蔡锷将军不一样,他是协统,都督级别,革命的影响效果其实更为关键。

而后对云南励精图治,使云南的革命氛围一片生机,但也因此惊动了当时的大军阀袁世凯。

也许大家不知道,最初支助蔡锷去日本读军校的背后人可能就是袁世凯,所以蔡锷将军某种程度上还是敬重袁世凯的,在云南起义之后,袁世凯怕养虎为患,便召蔡锷进京,软囚禁了他。

表面上礼遇有加,加封了很多职位,实则“槛虎于柙”。

其实二人当时也是各有思虑,袁世凯很看重蔡锷,甚至在他心目中,蔡锷才是陆军总长一席的最佳人选,而蔡锷将军随知赴京前途未知,但更期待能够借助袁世凯之手,建立起中国现代化的国防事业,可袁世凯让他失望了。

蔡锷小传

蔡锷小传

为国人争人格--记蔡锷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12月18日。

他6岁入塾读书,13岁中秀才,15岁入湖南时务学堂。

这个年轻人的道路几乎一帆风顺。

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他被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的巡抚聘任,但他并没有在成功的道路上忘乎所以。

他没有拒绝跟敏感分子如老资格的革命家黄兴联系。

也就是说,他没有被社会精英地位所异化,而是对国家社会大道念兹在兹。

他没有像大多数海归那样言必称海外,而是总结上几代人的经验,可以说他做的返本开新工作,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915年,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称帝。

此时,无论革命家孙中山、黄兴,还是改良派政治家梁启超都没有实力反对。

年轻的蔡锷孤身犯险,他逃离北京,去云南说动实力派唐继尧们组成护国军,起义讨袁。

蔡锷护卫共和国体的奇功历来为人称道。

但在我看来,如果他能够理解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的制衡用心,他就不会跟老师梁启超一样为袁世凯利用。

他就不会重蹈孙中山、黄兴他们的覆辙,有名无实,有名望而无实力实权。

固然,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登高一呼,使得护国运动不同于二次革命,出乎意料地顺利。

袁世凯众叛亲离,从群望所归的位置跌落。

蔡锷称“袁氏诡诈阴险”、“袁氏叛逆”。

此后的宣言、文告中列数袁的罪状,斥其为叛逆、“国贼”、“谋杀凶犯”。

在袁世凯撤消帝制后,蔡锷通电指出“其狡猾无耻,实堪痛恨”,要大家别轻信袁世凯。

这大概是有所觉悟的至痛语。

蔡锷在二次革命期间明确说,一旦袁世凯称皇帝,他就反袁。

这种设定使得护国运动即使成功也大打折扣,被侮辱戏弄过一次的共和国体再也没有恢复到孙中山、袁世凯揖让总统时的气象,实力派拥兵自重。

但蔡锷已经看不到他的护国运动带来的影响,他的病已是很重了,他自题联说:“才若晨星,国如累棋,希合而支持,乃聚而歼绝;君等饮弹,我亦吞炭,与生也废弃,宁死也芬芳。

”1916年11月8日,34岁的蔡锷在日本福冈病逝。

这个年轻的后生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

国葬第一

国葬第一

孙中山先生: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梁启 超: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康有为: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思子之故,怕闻 鼙鼓之声来! 唐继尧:所至以整军保民为要图,众论之归,大将慈祥。 曹武惠;平时惟读书致用相敦勖,公言不死,秀才忧乐 范希文。 丁怀瑾:成不居首功,败不作亡命,誓师二语,何等光 明,故一旅突兴再造共和;下无逞意见,上无争利权, 遗书数言,如斯深切,问举国朝野奚慰英灵? 杨度: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河山皆雨泣; 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
国葬第一
蔡公成为民国历史上的 国葬第一人。袁世凯死去后 不到半年,蔡锷也艰苦作战, 久病不医,于11月8日在日本 福冈长逝,为捍卫民国献出 了年仅34岁的宝贵生命。 1917年4月12日,蔡公魂 归故里,北洋政府在长沙岳 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公也 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 挽联均有可传 者,摘抄数则挽联于下:

中国的国葬是怎样的

中国的国葬是怎样的

中国的国葬是怎样的
介绍一下
中国的国葬是一种纪念国王、大臣等代表国家的臣民的宗教仪式,它是古老而神圣的传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宗教传统和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的国葬,主要以祭祀为主,是以朝廷对死者的特殊的尊重表示。

每个国王死去,
便建立特殊的国葬庙宇,如青铜之类的巨型祭坛安放死者的死尸,表达对国君的仰上葬仪式,泛着微妙而仪式感的氛围。

中国国葬有很多个程序。

准备国葬需要按时间顺序安排礼仪,如万寿节、迎君、行册缓、载礼、抬棺等。

万寿节是以神话故事十日报仇为模板,百官按照规定立马行棋,定礼、钦封、载礼典就是礼仪。

国葬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抬棺行礼,是国葬的三大步骤中的最后一步。

抬棺行礼代表着死
者回归家庭,送出最后的别离也是民众传承家族传统的重要仪式。

抬棺行礼有严格的程序,有行大抬棺、行祥抬棺和行筵抬棺三种。

这三项行为都象征着无论死去者何种身份和状态,都应受到尊重,永不忘却。

中国的国葬在宗教威严的外表下蕴藏着藏的礼仪文化,是一种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抬棺行礼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行大抬棺,也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代表着死者回归家庭,教
育着我们尊重和爱护老人,永不忘却。

当我们怀念故人的时候,宗教感又会把我们联系在
一起,这也就是对国葬最重要的教育意义。

近代人物

近代人物

近代中国是一个变的时代,有人形容说是“亘古未有之奇变”,“三千年来一大变局”,近代之“变”前所未有。

从古至今,变仅为一朝一代。

只是到了近代,中国社会出现了全方位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变的历史。

而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有一群弄潮儿站在浪头之巅,引领着历史的潮流。

他们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的出路进行了探索,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可爱的人。

说到近代中国,就不得不提林则徐。

林则徐,字元抚,谥号文忠。

福建闽侯人。

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他雷厉风行,严禁鸦片,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

170年前,英国疯狂地向中国倾销鸦片,广州成为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林则徐态度坚定,强硬的收缴鸦片。

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他用了34天,最后共收缴烟土237万斤。

面对巨量的鸦片,他根据皇帝指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禁烟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人对富饶中国的觊觎。

他进行一系列措施来防范西方。

他组织翻译外国书刊,介绍西方地理、历史、文化,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

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想法,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同时他加强海防,在沿海修筑炮台。

林则徐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

他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

蔡锷将军

蔡锷将军
道袁世凯和蔡锷这两个人,前者 是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独裁四年半,称帝失败,在国 人的唾骂声中气死;而后者正是他的掘墓人。1915年末,袁 世凯准备复辟帝制,自称皇帝,蔡锷抛出“为四万万同胞争 人格”的誓言冒着巨大危险从北京辗转回到云南,组织云南 军队发动了护国起义,出征四川,以寡敌众同北洋军鏖战三 个月,给了袁世凯沉重打击,为挽救民国作出巨大贡献。 蔡锷与袁世凯,一个清癯[qú]儒雅,一个粗壮雄武;一个劲 气内敛,一个虎视鹰扬;一个高洁自守,一个黑白通吃;一 个捐生纾难shū nàn ,一个窃国自为。这两个强势男人之间 的故事绝对精彩,而且值得玩味。
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加以笼络与监视。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 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 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 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 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 冈大学医院,年仅34岁。遗体由日本运回国,葬于 长沙岳麓山上。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 先生遗集》)。 夫人:原配刘新英,后蔡锷将其名改为刘侠贞(有段典 故,她是妹替姐嫁),生长女蔡菊莲; 二夫人:潘惠英, 她接受过西式高等教育,生二子一女:长子蔡端(族谱 名蔡泽琨),次子蔡永宁(族谱名蔡泽珂),女蔡淑莲;潘 夫人二十几岁便守寡,直到终老,后以教书为生.

护国讨袁: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常去 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厮混,以蒙蔽袁世凯, 暗中却多次潜赴天津,与老师梁启超商量讨袁计划, 并初步拟定了赴云南发动武装起义的战略设想。内 容是:“云南于袁氏下令称帝后即独立,贵州则越 一月后响应,广西则越两月后响应,然后以云贵之 力下四川,以广西之力下广东,约三四个月后,可 以会师湖北,底定中原”。(梁启超《国体战争躬历 谈》,《护国文献》(1985年版)第300页)这是个符 合当时客观实际的颇具胆识的战略构想。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19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2023河北唐山三模)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并对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活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必然组成部分,与当时人文学者的科学启蒙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戊戌维新运动促进自然科学的兴起B.新文化运动促进自然科学发展C.自然科学同样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D.自然科学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2.(2023重庆八中5月模拟)1919年的五四运动,5月份在北京表现为学生运动,6月份在上海则表现为市民运动,工人、商人都被卷入其中。

“三罢”之中,罢课影响固然不小,但罢工、罢市作用更大。

上海首先出现“三罢”斗争的根源是()A.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结构的变迁B.北洋政府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C.外交失败增强了国人的主权意识D.新文化运动起源地的宣传效应3.(2023福建泉州五模)五四时期,胡适等“旧学邃密,新知深沉”之士,对先秦诸子学说进行全面评估和发掘工作,“子学朋兴”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如从墨家发掘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民主性元素、社会平等思想、法治精神、劳动价值论等。

这旨在()A.实现百家争鸣B.开启西学东渐C.推动思想解放D.弘扬科学精神4.(2023湖南雅礼中学月考)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表明()A.国民觉悟得到提升B.救亡之路出现转向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新型政党开始筹建5.(2023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918年底,梁启超开始游历欧洲。

回国后,他批评欧洲资本主义“乃系一种不自然之状态,并非合理之组织,现在虽十分发达,然已将趋末路,且其积重难返,不能挽救,势必破裂”。

梁启超的反思()A.促使中国知识界全面回归传统文化B.反映了知识分子逐渐认同苏俄革命C.率领知识界开始抵制西方文化入侵D.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2023海南六模)1919年6月,宪法学家张慰慈在《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介绍了苏俄新宪法。

近代风云人物--蔡锷

近代风云人物--蔡锷

近代风云人物----蔡锷辨政治风云,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蔡锷,中国第一军人蔡锷,沉睡于湖南名山岳麓。

伴着傍晚凉爽的风,我们一行三人来到蔡锷墓前,来凭吊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

1882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邵阳一个贫寒农家。

曾师从梁启超、谭嗣同,接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他还赴日本学习军事,其军事思想深远,先进。

辛亥革命时,蔡锷在云南发动革命,响应武昌起义。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胜利后,于7月6日被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

1995年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1917年4月12日,蔡公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公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蔡锷墓地周围筑有石阶,广植松柏、香樟,墓碑上刻六个大字-----蔡公松坡之墓,墓周嵌汉白玉或青石24块,上刻当时多位省军政首脑撰写之铭文和挽诗,一代伟人长眠于此,后人不会忘记他的。

蔡锷在短暂的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作战指导方面,他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所主。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

湖南邵阳人,护国运动首领。

1911年在云南任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响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立“大汉云南都督府”,任都督。

后被袁世凯软禁,1915年离开北京,12月25日在云南昆明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

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任四川督军,11月病逝。

蔡锷诞生于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

蔡锷故居系一土砖平房,正房面阔3间,还有一间偏房为厨房。

护国军魂

护国军魂

小组交流发言提纲发言题目:护国军魂——蔡锷选题目的: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一百年前民主革命的先烈在孙中三先生的领导下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复辟帝制,妄想把历史的车轮拉向倒退,在讨袁护国的洪流中,蔡锷第一个举起反袁旗帜,与老师梁起超一起策划反袁的“护国革命”。

蔡锷因“再造共和“之功,而被世人称为“共和将军”,也成为民国“国葬第一人”。

通过他生平的主要事迹,让我们初步了解一下蔡锷吧。

发言要点:一、简介: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蔡艮寅,字松坡,汉族,中国政治家、军事家。

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

二、昆明起义:蔡锷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急迫的心情,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倾吐了满腔的爱国抱负。

于是在1899—1904年间,蔡锷两次东渡日本留学,从此开始了“军事救国”的生涯。

在留学期间,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

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

这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日武昌起义,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云南后的第三天,蔡锷秘密约集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锷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

由于云南独立,军饷来源断绝,因此在革命政府成立后,第一要务是财政上的节约,蔡锷自定都督月饷60元。

都督府全体官兵月饷3300余元,并设立富滇银行以维持金融,在平定了云南全境,成立云南军政府之后,蔡锷被推选为云南都督。

世称“云南王”。

三、蔡锷进京:1913年蔡锷被袁世凯调至北京,任经界局督办、参政院参政、全军统帅办事处办事员。

袁世凯在致力统一中国时,云南始终是袁系势力范围的一个缺口,袁世凯曾用权术和心机征调云南都督蔡锷到北京,蔡锷出任参政院参政、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处员、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职,并被封为“昭威将军”。

历史趣谈:北洋时期为何要办第一场国家元首黎元洪的国葬?

历史趣谈:北洋时期为何要办第一场国家元首黎元洪的国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洋时期为何要办第一场国家元首黎元洪的国葬?导语:出身清末新军军官的黎元洪,在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都督,由此登上了民国的政治舞台。

黎元洪的政治出身清末新军军官的黎元洪,在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都督,由此登上了民国的政治舞台。

黎元洪的政治生涯跨越晚清和民初两个时代,曾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绝无仅有。

黎元洪在天津逝世时,正值北伐军行将占领京津,国民党即将统一全国之时,黎元洪的葬事也因此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为北洋时代国家元首所举行的第一场国葬。

晚年黎元洪:失意政治家变身著名实业家出身清末海军的黎元洪,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旧军阀有着许多不同。

黎元洪能讲流利的英语,在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时,他曾被任命为自强军英文翻译。

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后,也曾让黎元洪协办纺织四局和汉阳铁厂、兵工厂的事宜。

黎元洪在清末时还曾先后三次赴日本考察,对日本近代的军事、教育等事业有着深入的认识。

他的日常生活十分西化,平时都吃西餐,穿西装。

自1923年起,黎元洪人生的最后五年里,基本上不再过问政治。

1923年11月他自上海东渡日本疗养,1924年5月返回天津,此后直到逝世,他都一直寓居天津。

黎元洪在天津的房产,主要有两处,一处位于英租界盛茂道,另一处位于德租界威廉路,后者即“容安别墅”。

晚年黎元洪与家人合影政坛上不尽得意的黎元洪,在人生的暮年将精力倾注于实业投资上。

早在一战前后,黎元洪便已开始投资实业。

晚年做起“寓公”后,他更是专心此业,一发而不可收。

黎元洪的投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银行、生活常识分享。

民国时期的国葬研究

民国时期的国葬研究

民国时期的国葬研究民国时期的国葬研究近年来,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社会关注。

而在民国时期的国葬方面,虽然相对较少被探讨,但其背后蕴含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及对于国家形象和价值观的塑造,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民国时期,主要指1912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共内战等重大事件,而国葬作为政治体制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特殊时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民国时期的国葬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象征意义。

国葬不仅是对国家元首或重要政治家的最高礼遇,也是一种国家象征的表现。

它通过以最隆重的仪式安葬国家元首,展示了政治权力的转移和传承,凸显了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国家形象的连续性。

同时,通过举行国葬仪式,国家向国内外展示了其庄严、力量和统一的形象,展示了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和能力。

其次,民国时期的国葬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广泛存在。

在国葬方面,民国政府不仅参考了西方国家的国葬规范和仪式,还借鉴了西方的大规模仪式和行礼礼仪。

这一点在国葬的仪式、行列和服饰上都能看到。

以宋教仁为例,他作为中华民国的第二位临时大总统,在其国葬仪式上更加强调西方的庄严和隆重。

这种影响表明了当时中国对于西方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也展示了当时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国葬形象来打造一个现代化国家形象的意图。

此外,民国时期国葬的研究也涉及到社会、文化和宗教方面的问题。

国葬作为一种重大的宗教、社会仪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宗教、社会和文化风貌。

例如,当时中国的一些传统宗教元素在国葬中得到了体现,如道教的仪式和佛教的朝拜仪式等。

这些宗教仪式是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国葬得以延续和表达。

同时,国葬也是社会与政治的结合点,比如在丧葬仪式中,可以看到政府首脑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互动,这反映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的联系与互动。

最后,国葬研究也呼吁我们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国家历史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葬时间:2010-07-26 17:09来源:未知作者:admin浏览次数:308次弹指一挥间,时值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和左权将军移灵安葬60周年,我们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杨秀峰深情回忆新中国成立时准备为左权将军移灵杨秀峰在青年时代就是著名的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组织抗日武装,担任冀南行政公署主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北省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0年,当我们在采访中提到邯郸,提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时,老人显得十分激动。

他说:“我在邯郸工作和生活了7年,有许多经历是难忘的。

我最初听到左权将军牺牲的消息,是1942年6月6日在涉县清漳河畔一个小村庄的小石桥旁,当一二九师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告诉我时,我们相对流泪,许久都没有说话。

几个月后,我参加了左权将军在石门村的安葬仪式,并讲了话。

1950年,又在邯郸陵园主持了左权将军移灵安葬仪式。

”我们问:“这是左权将军第三次安葬了吧?”杨主席说:“是的,我们最初准备在新中国成立时,举行邯郸陵园落成典礼和左权将军移灵安葬的。

”老人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又称邯郸陵园,是在1946年3月在邯郸市硝厂胡同一号举行的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上,杨秀峰主席作了《政府工作报告》,邓小平政委作了《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当杨秀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邯郸修建烈士陵园时,代表们都十分兴奋,一致拥护。

决议通过后,邓小平、刘伯承、杨秀峰、薄一波等率领全体参议员到邯郸城南郊举行了破土奠基仪式。

这座陵园,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大规模的烈士纪念建筑,她有一个很明确的任务,就是将左权将军等烈士的灵柩,从各地集中到一起,让烈士有一个安息的地方,也让生者有一个纪念的场所。

1949年夏天,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讯从北京传到了河北,传到了邯郸。

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杨秀峰指示:邯郸陵园应当加快建设速度,争取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竣工,同时举行左权将军等诸烈士移灵安葬仪式。

7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民政部部长蓝公武、副部长雷任民对左权将军移灵安葬问题作出批示:一、运灵时间:确定在1949年阴历9月初开始(即秋收后)。

二、主办及仪式:由华北人民政府、华北军区政治部商定日期后,两机关联合指令原葬地县级以上政府组织党政民等各界代表团赴葬地迎灵,在可能范围内召开群众大会,由该县负责人亲自主持送葬仪式并通知由原葬地至陵园沿县,除组织需要之劳力运灵外,组织各界代表团路祭。

三、左权将军墓周围小墓,拟呈杨主席指示。

9月5日,邯郸陵园主任张芥士致函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副部长雷任民,就左权将军移灵的一些问题提出具体意见:由华北政府令各地政府负责运送并由华北人民政府派代表参加,起运时要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沿途群众应有接送或献花圈挽联。

左权墓旁边的六个小墓,杨主席曾提出是范筑先、张衡宇、何云、高捷成、杨裕民和赖勤等。

雷任民副部长很快复函:新政协在下月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即将成立。

故陵园的修建,务必抓紧时间,在9月底以前将主要部分全部竣工。

但十几天后,情况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再次致函邯郸陵园:关于左权将军灵柩及安葬时间,因现在尚在建筑,完成准备尚欠充分,因之,我们意见是明年春初较妥。

接着,雷任民副部长再次致函邯郸陵园时,告知中央人民政府即将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正在结束移交,由于邯郸陵园为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直属单位,也应办理交接手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邯郸陵园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民政部直接领导,部长谢觉哉批示:左权将军墓仍决定迁移邯郸。

邯郸陵园名称最初根据杨秀峰主席指示为“人民解放军前陆军第一二九师前晋冀鲁豫军区烈士陵园”,后经反复讨论,确定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因邯郸陵园主体建筑仍未完全竣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左权将军移灵安葬推迟到第二年举行。

中央人民政府召开筹备会议组建左权将军移灵委员会1950年1月,邯郸陵园主任张芥士、副主任何如愚分别给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华北军区政治部、河北省政府呈送了三个报告,请示迁移左权将军灵柩问题,给河北省政府的报告如下:“为呈报迁移左参谋长等灵柩事:查左参谋长灵柩,原葬埋在山西省辽县石门村(注:应为河北省涉县石门村),距邯郸约二百四十华里。

有四里地的山坡路,有约一百三十里的接连不断的河身石子路,有一百里山峦起伏的上坡下岭路,用汽车运太不稳当,用人抬路太狭窄不好走。

因之我们计划用马车运较为适宜。

等灵柩来到邯郸附近时,再换用人抬(龙头凤尾彩花架),显得尊严隆重。

移灵仪式共分三个阶段:一、移灵;二、迎灵;三、安灵。

移灵是在辽县左参谋长墓前举行的。

迎灵是在距邯郸十五里之林村举行的,安灵是在邯郸陵园内举行的。

参加人员:移灵时为中央政府内务部代表、省府代表、邯郸专署代表左权灵所在地县政府代表、邯郸镇代表、邯郸分区司令部代表、陵园代表。

由此以上各代表事前组成移灵委员会,移灵时并通知当地附近各村群众一体参加。

迎灵时参加人员:除各部代表外,所有移灵委员会全体委员及邯郸镇各部队、各机关团体、学校、工厂、国公营企业和部门人员及群众都大部参加。

灵柩从林村完全换成人抬,都是三十二人抬或二十四人抬。

所有参加迎灵人员,统由分区司令员负责指挥。

次序是军乐前导,余由指挥人员临时排队或把队序先排好。

然后奏军乐、唱歌、呼口号,浩浩荡荡向陵园进发,移灵各项开支预算为二九七五O斤米……”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请示政务院后,决定左权将军灵柩移葬与邯郸陵园落成典礼同时举行,内务部组织了“左权将军移葬与烈士陵园公墓落成典礼委员会”,召开“左权将军移灵与陵园公墓落成典礼筹备会议”,讨论并决定了以下事项:1、移灵时间———10月20日。

2、成立编纂委员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出版总署、华北局宣传部、内务部等单位组成,负责编印左权将军纪念册及在报上发出特刊。

3、成立大会秘书处———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华北军区政治部、邯郸专署、邯郸分区司令部、邯郸镇政府、烈士陵园、内务部派员组织。

负责大会布臵、起灵、招待、生活等工作。

秘书处下面根据工作性质再分设几个股。

4、由内务部通知烈士家属及有关机关团体(个别)参加典礼。

并拟在报纸刊登移灵启事。

其亲、朋、故、旧有参加典礼者于十号前报名(启事用委员会名义)。

5、关于范筑先之灵柩,其家属意见不移邯郸,可否将陈光华灵柩移至范之墓穴,请杨主席决定。

6、乐队由华北军区政治部负责组织(约30余人)并负责摄制照片工作。

7、由涉县起灵至邯郸路经武安这一段,由邯郸专署负责通知武安县政府,动员各机关、学校及城关群众,举行迎灵祭典简单仪式。

10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邯郸烈士陵园落成典礼暨左权烈士等移灵委员会启事”:前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及杨裕民、张衡宇、何云、高捷成、赖勤、陈光华(朝鲜烈士)等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先后光荣牺牲,暂葬于涉县石门村。

一九四六年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决议修建邯郸烈士陵园。

现陵园竣工,兹定于十月二十日请上述烈士生前战友亲朋及家属届时参加。

各界如蒙赠送花圈、挽联及其它纪念文字、祭品等,统祈于十五日前送交北京西皇城根九号,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收转,其家属参加典礼者,亦请于十五日前到内务部优抚司报名或叫二局一四九五转一号电话接洽。

河北省政府主席杨秀峰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

9月24日,杨秀峰主席、李锡九副主席以河北省政府的名义给邯郸专署下达指示:“左权将军灵柩移葬暨烈士陵园公墓落成典礼委员会第一次筹备会议决议,决定于十月二十日在邯郸烈士陵园举行落成典礼,对此有伟大意义的事情,事先必须有充分周密的准备,现至移灵日期已不到一月,务须抓紧积极筹备。

决定由你专派得力干部,代表省政府会同决议中所指各单位,即行开始着手进行,除附去《左权将军灵柩移葬暨烈士陵园公墓落成典礼委员会第一次筹备会议记录》一份外,详情由张芥士同志面谈。

希将筹备情形随时报告本府为盼。

”邯郸陵园主任张芥士根据北京会议决议和河北省政府的指示,邀请邯郸地方党政军领导人举行座谈,转达北京筹备会议情况,中共邯郸地委书记高志学、专员石蕙轩、分区司令张维翰等参加,推举石蕙轩为大会秘书处秘书长,邯郸镇长马昭、陵园主任张芥士为副秘书长,下设机构有秘书科、总务科、保卫科、招待科、宣传科、殡仪科。

会后,经地委书记高志学亲自督促,邯郸各单位紧急动员起来。

从专署抽调20余名干部,充实秘书科,邯郸师专、邯郸中学几百名学生主动前来布臵会场,整理挽联,因连续七八天下雨,道路泥泞,城里的群众半天一夜便将从车站到陵园的泥路全部铺成了干路。

当时全国解放只有一年,社会局势还十分复杂,因此保卫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为了加强力量,在保卫科下面设立了军事股和政治股,军事股可调动部队及公安,组织便衣队与武装部队,在措施上秘密与公开配合;政治股负责检查邯郸镇的居民户口,清理嫌疑案件,华北军区调来平原省武装部队300余人协助保卫工作,各县公安人员集中邯郸,在雨中站岗、巡逻。

邯郸火车站站长李根岗率车站职员负责接送首长,并组织50余名搬运工人义务抬棺,当他接到去武安运灵的任务后,便立即组织力量赶修邯郸到磁山的铁路,他们在连日的大雨中昼夜加班,务使路基稳固,保证火车安全行驶。

在运灵的当天,铁路公安段还特意派压道车走了两趟,以防路基与道轨出现意外问题。

邯郸电讯局在接到大会秘书处的通知后,立即在陵园安装了两部直拨电话。

左权将军移灵安葬及邯郸陵园落成典礼同时举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来唁电在中央、省和专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左权将军灵柩移葬暨邯郸陵园落成典礼的筹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10月5日,内务部和陵园派人到涉县政府办理迁墓事宜,县政府立即组织邻村群众将诸烈士的遗骨从墓中取出,换上新的棺木,准备运往邯郸,这时大会秘书处接到内务部电话,通知中央电影队要来摄制影片,于10日用民工抬的办法移至涉县城内,停放在一个广场上,电影队到涉县后,10月13日开始下雨,昼夜不停,路上泥泞难行,加之山高坡陡,陵园认为难以通行,建议中央延期,内务部坚持移葬按期举行,并限令以战斗姿态来完成任务,陵园立即派李鸣善、赵宏基带着三辆汽车于10月16日出发,经过艰难的雨中行进,终于到达了涉县,18日夜间零时从涉县城出发,县政府派了40多位公安人员护送,由于连日的大雨冲毁了道路,汽车不能行走,用马车把棺木运送至武安县磁山火车站,随即转上火车。

1950年10月21日,连着下了几天的大雨变成了蒙蒙细雨,一列火车缓缓驶入邯郸火车站,车头挂着白色的花圈,车上停放着左权将军、何云等八位烈士灵柩,成千上万的人们静静迎候在火车站的站台前,当迎接左权将军等烈士灵柩的火车驶入邯郸火车站时,成千上万的人静静地注视着,军乐队开始奏乐,参加迎灵的首长们看到左权将军的灵柩不禁痛哭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