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知识点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音及解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词句解释(1)丑奴儿:词牌名。
又叫做采桑子(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7)休:停止。
二、原文译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三、作品简介作品名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品别名: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文学体裁:词作者: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在博山道中一壁上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及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勉强地,硬要。
8.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
9.道:说。
10.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一:问题及答案。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4分)
参考答案:
(1)本词的上下片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
“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4分)
二:问题及答案
(1)这首词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字。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附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尽“字有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的表达效果。
8.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
9.道:说。
10.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4分)【参考答案】:(1)本词的上下片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
“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4分)(2)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
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4分)【问题】1、“少年”“爱上层楼”的原因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结果是尝遍了愁的滋味却说秋天很美好。
“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理解是:心中充满了愁苦,却无处诉说,只好找个话头,说说这天凉的秋天吧!2、《丑奴儿》中词人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
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的报国之仇。
3、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
答:第一组:“少年”和“而今”对比;第二组:“强说愁”与“欲说还休”对比。
第三组:“不识”与“识尽”对比。
名师《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理解性默写、鉴赏习题(含答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一、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二、背景: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
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三、文学鉴赏: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
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
“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
他这“愁”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
“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值得注意的是,“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这是因为“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论盗赋札子》),作者实在有难言的苦衷啊!怎么办呢?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却道天凉好个秋”句,意思就是说作者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第68首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凉爽的秋天”!
词人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 愁之深重。
重点注释 ①层楼:高楼。②强:竭力,极力。
作品主旨
此词通篇言愁,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词人遭受 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无奈,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 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理解探究 1、词人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 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 “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势危殆,自己报国 无门。直言此“愁”犯忌,因此词人不便直说,只 好道“天凉好个秋”。这样写看似轻松洒脱,实则 深沉凝重,意味深长。
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而今识尽
现在尝尽了忧
炼字:“少年”和“而 今”,“不识愁”和“识尽
愁滋味, 愁的滋味,想 愁”对比,表现了词人受压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迫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
却道“天凉 却说“好一个 通过今昔对比,突出强调了
好个秋”!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少年不识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 内容理解:上片
愁滋味, 愁的滋味,喜欢登 词人追忆少年时代,
爱上层楼①。上高楼远眺。喜欢 那时词人,风华正茂,
爱上层楼, 登上高楼远眺,为 涉世不深,乐观自信,
为赋新词 了写出新词,无愁 对于人们常说的“愁”
强②说愁。 而竭力说愁。
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触发诗兴,不识愁也
说愁。
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内容理解:下片写词人
而今识尽 现在尝尽了忧 成年以后,历尽世事艰难,
愁滋味, 愁的滋味,想 欲说还休。 说却说不出。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1.内容主旨;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2.《丑奴儿》中词人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
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的报国之仇。
3.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
答:第一组:“少年”和“而今”对比;第二组:“强说愁”与“欲说还休”对比。
第三组:“不识”与“识尽”对比。
4.词人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
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艰危,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
5.词人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秋色入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
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感慨。
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叠句的运用
词中运用叠句形式,如“爱上层楼”、“欲说还休 ”,既增强了词的节奏感,也突显了词中情感的深 刻。
借景抒情的运用
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如“博山道中壁” ,把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 加含蓄而深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汇报人:***
2023-Leabharlann 1-10CATALOGUE
目 录
• 词牌及作者介绍 • 词的背景与主题 • 词的内容与解释 • 词的特色与风格 • 词的影响与评价
01
CATALOGUE
词牌及作者介绍
原文和译文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辛弃疾〔宋代〕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译文: •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叠句形式的运用使得这首词的情 感表达更加深沉博大。通过反复 使用“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 ”,辛弃疾将少年时期与中年时 期的情感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写作手法不仅增强了词的情 感力度,也使得这首词的艺术表 现更加丰富多样。
03
CATALOGUE
词的内容与解释
上片内容与解释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句词描述了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法表达的忧愁。想说却说不出,最终只能说一句“天凉 好个秋”,暗示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法言说的忧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理解性默写(2)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理解性默写
1.《丑奴儿》中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愁绪之深的句子是: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2.《丑奴儿》中“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两句写诗人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3.《丑奴儿》中表示少年时候的无忧无虑的句子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4.《丑奴儿》中,“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的反复运用,开了一般的泛泛陈述还把上下两句巧妙的联系了起来。
前一个为上句的果,后一个是下一句的因。
5.《丑奴儿》中表明诗人年轻时不懂忧愁为何物,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们抒发一下所谓的忧苦之情的句子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6.《丑奴儿》中表现诗人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愁”深沉博大的句子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丑奴儿》中概括了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是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转折点的一句是:而今识尽愁滋味。
8.《丑奴儿》中“欲说还休”这四个字就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九上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知识+题目)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一、知识结构一、古诗内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注释及译文注释: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
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翻译: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三、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
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四、鉴赏与评价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注释:丑奴儿:四卷本甲集作「采桑子」。
词牌名。
唐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
汉代乐府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此曲应是乐府旧曲《采桑》而入燕乐者。
晚唐和凝词为创调之作。
南唐李煜词名《丑奴儿令》,冯延巳词名《罗敷媚歌》,贺铸词名《丑奴儿》,陈师道词名《罗敷媚》。
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
此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
《尊前集》注「羽调」。
《乐府雅词》注「中吕宫」,《张子野词》入「双调」。
此调四十四字,前后阕相同,各三平韵。
由四个七字句和四个四字句组成,每阕四字句处于七字句之间,使词气和缓;用韵甚密,而又使音节浏亮。
此调宜于抒情与写景,既可表现婉约风格,又可表现旷达与刚健的风格。
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博山:地名,位于上饶以东永丰县境内,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十一·〈江南东路·信州〉》:「博山在永丰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今名。
」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稼轩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新词强(qiǎng)说愁」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尽“字有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的表达效果。
8.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
9.道:说。
10.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译文二】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评点】这首词是词人闲居带湖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中心句。
那时正值青春年少,激情万丈但却心地单纯,对于人们口中所说的“愁”,没有切身的体会,因而无法理解,总是登高远望。
词人连用两个“爱上层楼”,有力地带动下文的叙述。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起首两句,写作者年轻时不懂得忧愁,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不识愁滋味”四字,真实地反映了作者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说作者为了写出新的诗词,故意在说自己忧愁。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心态,表现了他的故作深沉和对生活的不理解。
接下来两句“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化。
作者不仅喜欢登上高楼,而且喜欢反复登上高楼,以表达他的忧愁和思索。
这两句词,反映了作者年轻时的孤独和寂寞,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追求和探索。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而今”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
作者在经历了多年的官场生涯和生活的磨难后,终于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艰辛和忧愁。
“欲说还休”,是作者内心矛盾和痛苦的表现。
他想说却又说不出,因为他的忧愁太深太浓,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却道天凉好个秋”,则是作者对自己的安慰和排解。
他说天气凉爽,好一个秋天啊,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只是在借景抒情,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
寓激情于婉约之中。
含蓄蕴藉,语浅意深。
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作者在词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少年时的无忧无虑和如今的忧愁进行对比,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慨。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愁”比作一种无形的力量,贯穿全篇,使词的主题更加深刻。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和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通译全词
•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 味,喜欢登上高楼。
• 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 苦而硬要说愁 。
•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 没有说。
• 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 的秋天啊!
赏析,极力。形 象写出少年词人故作 深沉的情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写作背景
•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 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 (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 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 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 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 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是对下阕的对比衬托,诗人说“而今 识尽愁滋味”,“尽”字极具内容,试作分析。 结句“却道天凉好个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 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 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 转折。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 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 的深沉博大。
词中用了两个“欲说还休”,有何妙处? 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 采用叠句形式,运用反复手法,渲 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 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 者忧国伤时之愁,想说却又没说的 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 痛苦与孤独,“愁”的深沉博大。
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整首词将“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 期与“识尽愁滋味”的“而今”进 行对比,抒发了郁结于胸的深沉忧 愁和强烈愤懑,表现了词人对现实 社会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郁激愤 之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理解性默写(二)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理解性默写
1.辛稼轩在《丑奴儿》中以“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感慨自己年少轻狂。
2.《丑奴儿》中上片的核心的句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3.《丑奴儿》中后人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的句子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4.《丑奴儿》中,“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两句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词人不同的人生经历。
5.《丑奴儿》中运用叠句,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把“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的句子是: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6.《丑奴儿》中“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表明诗人年轻时不懂忧愁为何物,却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们抒发一下所谓的忧苦之情。
7.《丑奴儿》中“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诗人
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诗人之“愁”的深沉博大。
8.《丑奴儿》中运用叠句,写出了词人如今愁到了极点而无话可说的句子是: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9.《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却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的句子是:却道“天凉好个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知识总结一、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爱国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二、写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辛弃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眼看国事日非,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三、注释①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②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③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④强(qiǎng):竭力、极力。
⑤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⑥休:停止。
四、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五、主旨本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六、问题探究1、“少年”“爱上层楼”的原因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结果是尝遍了愁的滋味却说秋天很美好。
“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理解是:心中充满了愁苦,却无处诉说,只好找个话头,说说这天凉的秋天吧!2、《丑奴儿》中词人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
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存亡的报国之仇。
3、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
答:第一组:“少年”和“而今”对比;第二组:“强说愁”与“欲说还休”对比。
第三组:“不识”与“识尽”对比。
4.“层楼”在词中的意思是高楼。
5.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强说愁”写出了年轻人的志高远大、好胜纯真。
B.“欲说还休”写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孤独压抑。
C. 词的末句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无法排遣沉重抑郁。
D. 通篇言“愁”,表达了遭到排挤、报国无门的哀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理解性默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理解性默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形成因果关系,叠句的应用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十分完整的句子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表现诗人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诗人之“愁”的深沉博大的诗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第二篇:
1.《丑奴儿》中生动地表现了遍尝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了词人之愁的深沉博大的句子是:却道天凉好个秋。
2.《丑奴儿》中运用叠句,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
把“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的句子是: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3.《丑奴儿》中运用叠句,写出了词人如今愁到了极点而无话可说的句子是: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写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 1181 年至 1192 年间。
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
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三、理解古诗词
注释:
①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②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西南。
③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④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⑤强(qiǎng):竭力、极力。
⑥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⑦休:停止。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四、诗词赏析: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
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
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
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
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
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
五、古诗词主题
本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