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现代文学,中国]走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整合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历史演进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整合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历史演进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整合——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历史演进①1949—1976年(政治化文学思潮)【一体化】个体想象的自由必须服从对民族整体命运的关怀,个人创作的提高必须服从革命宣传的普及需要。

文学必须首先为革命主体工农兵服务,必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形式。

这种战时文艺思维,强调政治逻辑忽略艺术逻辑,强调大多数人忽略少数人,强调民间形式忽略文艺手法的现代性。

在政治立场、思想情感、文学想象、表达方式上的”一体化“,成了新中国初期文学思潮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这个文学“一体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政治运动的形式实现的。

【政治—艺术】文化革命激进派别在“文革”前夕,在文艺界已确立其主导地位。

其标志是“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其《纪要》。

文革时期,胡风、周扬等的文学思想中的“政治性—真实性—艺术性”,成为“政治—艺术”的结构(政治直接“美学化”),即文本的生产、传播、批评,就是一种“政治行为”。

文学创作和阅读排斥“形象思维”、直觉、体验等,在表现方式上要求以“三突出”的原则塑造“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以起自于大跃进时期的“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三结合”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江青、姚文元、张春桥等所直接控制的写作班子通常署名“初澜”或“江天”来进行文学批评。

②1976—1992年(新启蒙文学思潮)【接续五四】新中国的社会实践,完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无法完成的重要任务,那就是对国家和民族形象的塑造,但忽视了个人经验。

新启蒙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接续起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线索,将对个人的关注重新纳入文艺实践的视野,重建社会正义和呼唤人性价值的回归。

11 中国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终于彻底走出了封闭的绝境,并再次面对了一个与“五四”文学近似的处境,只不过这种重新确认中包含了某种更可悲的下降,从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救救孩子”,到刘心武的《班主任》中,“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其认知差异和思考高度的落差可见一斑,从“人的文学”到“政治的文学”之坠落的轨迹是如此明显。

浅谈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

浅谈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

浅谈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作者:曲鹏佳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4期摘要:中国文坛最近几年对于新思想潮流的来临,反响十分热烈。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我国文坛的发展和思潮的兴起一代又一代更迭,中国文坛始终生机盎然。

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种融合理念和创新,为以后的发展带来了坚实的基础。

文学在不同地位当中依照自身的属性和不断的思考,开启了我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现代文学思想潮流发展历程一、前言我国对于现在文学的定义有很多,首先就时间而言,1917年到1949年之间的中国文学被划分在了现代文学时期之内。

而对于价值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就是指中国的新文学,上个世纪无产阶级资本运动也算作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部分。

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式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的划分和评价。

文学思潮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他的思想和创新性等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借鉴。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渊源追随历史的脚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

[1]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我国签订,使我国国门被迫打开,思想潮流也受到了西方现在主义的冲击。

中国国内的一些文化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所以传统的封建思想开始逐渐受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批判。

之后,我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主要潮流的新文化运动在我国开展。

把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进行了沉痛的打击。

由于传统封建思想的改变,使一些先进的思想潮流涌入我国国内。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开始主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为了改变中国现代封建的体制。

紧接着戊戌变法开始在我国实施开展,我国的教育界第一次受到新文化的洗礼。

[2]这次变法让人们的思想潮流开始发生变化,人们意识到我国思想与西方现代国家思想上存在的差距,通过努力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开始对自己文化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并且对于我国经济和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四章 第一节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四章 第一节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第四章第一节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

它曾经一度蔚为壮观,大放异彩,后来几经反复、波折,逐渐趋于中落。

具体说来,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四时期这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激荡澎湃,成绩斐然、盛况空前的阶段。

正如郑伯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所说,“在‘五四’运动以后,浪漫主义的风潮的确有点风靡全国青年的形势,‘狂风暴雨’差不多成了一般青年尚习的口号。

当时簇生的文学团体多少都带有这种倾向。

”这种判断并非夸张之词。

当时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文学社团,除了创造社、浅草社、弥洒社、新月社等外,就连以提倡现实主义著称的文学研究会的一些著名作家,也无不或多或少地显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

请看例子:如,冰心,她创作的小诗、散文,饱寓情感,以情取胜,吟唱出了一曲曲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母爱、童真、自然的颂歌。

庐隐,则以非常接近郁达夫的笔调,用书信体、日记体的形式,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内心的主观情感。

还有许地山,则用别一种笔调,表现了浪漫主义另一方面的特色。

他早期的作品《缀网劳蛛》等充满浓郁的宗教意味,富于传奇色彩和异域情调。

即使是具有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叶绍钧与王统照,他们早期的创作也仍然流露出较多的主观因素,强调“美”与“爱”,甚至将“美”与“爱”的力量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如王统照的《微笑》。

(分析略)时常在灰色的现实人生上点缀一两点“光明”的理想,同时,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人物内心的镜面去折射社会现实,表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

还有,沅君、王以仁等的创作。

当然,在这一阶段,最能代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自然是作为“异军突起”的创造社。

这个社团中的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戏剧,成仿吾的评论,在比较完整的意义上显示了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倾向。

这个基本特征和倾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抒发了破旧立新的狂飙突进的精神,焕发出昂首天外的英雄主义气度,如郭沫若的《女神》;二是展示了知识分子分裂的灵魂与苦闷的心灵,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气氛与忧郁情调,如以郁达夫的创作为代表的一大批自我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引言近几年来,中国文坛对于思想的不断呼唤,让我们不由得回忆起百年前的中国文坛,那是一个风云汇集,思想变化万千的年代。

首先是政治与艺术的纠葛,其次是道与器的交会,文学不断寻找属于自身属性的真正文学性的坚韧与执着。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界定,我们一直从双重意义来归纳出其概念。

首先,时间概念:从1917年到1949年;其次,价值归宿(根本属性):中国新文学,在另一方面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换句话来说,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新文学。

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思潮,是站在众多社会思潮的前锋,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主流思潮,即中国新文学思潮,也被称为中国新文学内在的文学思潮系列。

很多时候国内作家与文学理论家们都在讨论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分歧较为明显,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与演变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理性梳理总结,找出一些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可供借鉴的东西。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通过史料研究,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起源背景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外来思想蜂拥而至,这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传统封建思想对于中国人民的制约,因此综合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这场反侵略战争打破了清朝一直以来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器炸开了中国的大门。

随着中西文学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国内逐渐形成了争相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潮流,出现了一大批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

人们认为,要想改变中国封建落后的现状,就要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

在1898年,一场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件,改良政治教育体制的资产阶级政治维新改革戊戌变法登上历史舞台。

这次戊戌变法的成就在于呼吁解放传统思想,创办学堂与报刊杂志,努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思想;在另一方面,戊戌变法对传统封建思想弊端直接揭露并进行猛烈抨击,有效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觉醒,可以说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

纵览中国文学史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

纵览中国文学史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

2
《楚辞》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 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奠定了中国古代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3
屈原的作品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和崇高 理想,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诸子百家与理性主义思潮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诸子百家的学说各成一家之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理性主义思潮是重要的一方面。
进一步推动了汉赋的发展,以宫殿、园囿、田猎为内容题材,以维护国 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既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 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
扬雄《甘泉赋》、《羽猎赋》
模拟司马相如,但更注重讽谏,对帝王奢侈行为进行了更直接的批评。
史记与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史记》
创立了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 心,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来 展现历史进程,具有极高的文学
02
南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有《敕 勒歌》、《木兰诗》等,这些 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和质朴的语 言表现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03
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包括:情感 真挚、语言生动、意境优美、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对后世 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05
CATALOGUE
唐宋时期文学思潮
唐诗宋词与抒情言志之风
对景描写与借景抒情
唐诗宋词中大量运用对景描写手法,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自然景 物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
象征手法与意象表达
诗人词家还常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特定意象的描绘来表达内心情 感,如柳永《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即表达了离愁别绪 。
情感真挚与语言优美
唐诗宋词注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既能够生动传达作者的内心 世界,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与现代化进程

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与现代化进程

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与现代化进程随着时代的变迁,文艺思潮也在发生着转变。

在众多文艺思潮中,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可以说是最具分量的一个。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

一、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近现代中国的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始于20世纪初,当时,开始有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对传统的文化观念。

他们认为,传统文化过于封闭和保守,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化运动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思潮,它对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思想和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很多文学家都在这个时期诞生,如胡适、鲁迅、茅盾等。

他们试图通过文学来反映现实,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并且希望在文学领域中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此期间,一些新的文学形式也开始兴起,如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

二、文学革命文学革命是近现代中国的另一个文艺思潮。

它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革,如社会制度、经济形态、政治形势等。

文学革命的主要思想是“文学为人民服务”,强调文学应该反映生产力和阶级斗争的现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一度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文学革命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文学革命是毫无意义的,只是一种表面的革命,而有人则认为文学革命的意义在于它让中国的文学走向了现代化,使得文学更加接近时代和现实。

三、返朴归真30年代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时期,返朴归真就是在这个时期被提出来的概念。

返朴归真的主张是回归到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返朴归真思潮的兴起,不仅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文化性的回归,更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

返朴归真的理念在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文学家试图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方式来创造出更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魅力的文学作品。

[思潮,现代文学,中国]走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思潮,现代文学,中国]走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走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有历史现象,一般认为是从1917到1949年间,这段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其代表文学被称为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包含了文学流派和艺术风格等因素,也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文化与政治的结合体,体现了中国人民特有的风貌。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原因分析(一)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影响历史文化对于我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制度对于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现代文学思潮的产生能够追溯到五四运动这段历史时期,当时的中国在辛亥革命之后已经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进人了中华民国时期,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给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第二,较宽松的文化条件推进了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清政府于1906年开设学堂并将科举制度废除,使得为数众多的读书人免受腐朽思想的继续毒害。

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得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人人心;第三,维新时期的人文作品使现代文学思想萌芽有了生长的深厚土壤。

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的思想文化作品,为现代文学思潮所借鉴甚至直接引用。

(二)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作用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外来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在中国近代社会处于万马齐暗的境况时,为了促使社会进步,改变现实,一些时代先驱者和有识之士将西方的社会、文艺思潮引人国内,被称为国外借来的火种。

有学者曾言:五四时期作为中国变革的重要关头,需要借助外国文学来挑战传统落后的封建文化。

这时期外国文学的引进是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它除了在文学思想上突破了传统的束缚,艺术手法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使中国现代文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西方文艺思潮的涌人和推广,使得国人的文学观念得以改变,小说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文学的地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变革民众精神面貌的强有力武器。

[思潮,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

[思潮,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

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产生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特殊历史阶段。

受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特点。

西方现代文学大量涌入,带动了翻译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并涌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流派,是当代文学思潮形成的奠基。

关键词:中国文化;现代文学思潮;发生;演进文学思潮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学运动、文学流派、文学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特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思维活跃、流派林立、文化冲突激烈的特有历史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当时社会政治与文化交融的体现。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产生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政治制度、人文思想和外来文化四大因素基础上的,并且是多因素交叉汇合的结果。

因素一:历史时空的更迭。

任何文学思潮的兴起并非时代耦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虽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被公认始于1917年,但其思想的萌芽要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设立西洋学堂。

这一举措标志统治中国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无数知识分子思想被解放出来。

在推翻封建帝制的同时,统治中国五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也走向没落。

旧思想消失,必然带来新思想的确立。

这样一个历史时空更迭的重要时刻,文学思潮的涌现是时代玉成的产物。

因素二:政治制度的影响。

自古至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

文学思潮的涌现离不开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得以应运而生,是基于中国当时相对宽松的政治制度。

探究五四新文化运动至解放战争胜利这段时间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在新旧制度剧烈冲突的基础上建立的。

尽管社会动荡不堪,政治制度也在矛盾变化中破旧立新、立而再破,但对于文学思潮的变化却给予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由于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走上了政治舞台,如陈独秀、李大钊、林长民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进入中国政坛,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涌现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作者:管烨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1期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产生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特殊历史阶段。

受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特点。

西方现代文学大量涌入,带动了翻译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并涌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流派,是当代文学思潮形成的奠基。

关键词:中国文化;现代文学思潮;发生;演进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171-02文学思潮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学运动、文学流派、文学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特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思维活跃、流派林立、文化冲突激烈的特有历史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当时社会政治与文化交融的体现。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产生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政治制度、人文思想和外来文化四大因素基础上的,并且是多因素交叉汇合的结果。

因素一:历史时空的更迭。

任何文学思潮的兴起并非时代耦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虽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被公认始于1917年,但其思想的萌芽要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设立西洋学堂。

这一举措标志统治中国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无数知识分子思想被解放出来。

在推翻封建帝制的同时,统治中国五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也走向没落。

旧思想消失,必然带来新思想的确立。

这样一个历史时空更迭的重要时刻,文学思潮的涌现是时代玉成的产物。

因素二:政治制度的影响。

自古至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

文学思潮的涌现离不开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得以应运而生,是基于中国当时相对宽松的政治制度。

探究五四新文化运动至解放战争胜利这段时间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在新旧制度剧烈冲突的基础上建立的。

尽管社会动荡不堪,政治制度也在矛盾变化中破旧立新、立而再破,但对于文学思潮的变化却给予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中国现代文学史读后感思潮的变迁文学的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史读后感思潮的变迁文学的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史读后感思潮的变迁文学的演进中国现代文学史读后感思潮的变迁——文学的演进中国现代文学是一片广阔而复杂的海洋,承载着无数作家的心血和智慧。

通过阅读中国现代文学史,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思潮的变迁和文学的不断演进。

首先,《春风化雨小说选》中的作品展示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思潮。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社会观念的解放和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成为了文学创作的核心。

作家们纷纷探索着新的艺术形式,倡导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去真实地描绘社会景象,通过对小人物生活的揭示,凸显出社会阴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激动人心的思想和充满激情的写作风格,使我不禁为那个时代的作家们所折服。

接着,我又阅读了鲁迅的《鲁迅全集》。

鲁迅的作品为我带来了不一样的触动。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犀利的刀锋,直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他的作品散发着一种锐利而讽刺的味道,深刻刺痛着我内心的柔软处。

鲁迅对官僚主义、封建迷信以及旧文化的批判,启迪了我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红楼梦》、《骆驼祥子》等作品引领着文学思潮的变迁。

这些作品摒弃了传统文学形式的束缚,以更加自由的创作方式展示了新的思想和感知。

我被这些作品中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作者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塑造,呈现了更多元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而当我翻开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时,我看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又一次思潮的变迁。

这些作品以更加细腻和深入的方式去抒发作家对社会、家庭问题的关切。

作家们用平实而真实的笔触,揭示了当下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

这引发了我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也让我对文学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中国现代文学史,我深切感受到了文学的演进和思潮的变迁。

不同时期的作家们通过各自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深刻的思想表达,让我领略到了文学的多样性和魅力。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挑战,而作家们则以文字为武器,用自己的创作去诠释时代。

他们呼唤真实、讲述心声、关注社会,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中国现代文学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阶段。

从早期的思潮启蒙到现代主义的崛起,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中国现代文学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探讨,以进一步了解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思潮启蒙与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思潮启蒙与新文化运动。

在这一时期,一批有识之士通过文学的方式来发起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和解构。

背离传统文学形式的约束,他们以白话文为主要表达方式,大胆地探讨个人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新思想。

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逐渐崛起。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体的内心世界,注重探索存在主义的思想和情感。

著名作家徐志摩、郭沫若等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文学风貌。

他们运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手法,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想追求。

三、文革与文学的复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许多作家被迫沉默,文学创作受到严重限制。

然而,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次全面的复兴。

一大批新锐作家如余华、莫言等在80年代末期的小说创作中崭露头角。

他们的作品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体的命运,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随着90年代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开始引起重要的关注与讨论。

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时间线性进行了颠覆与解构,突出了语言游戏和叙事实验。

著名作家王小波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其幽默、讽刺和自由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五、当代文学的多元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学创作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网络作家骆宾基、六六等人的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浅谈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

浅谈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

浅谈我国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作者:刘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5期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其历史的文化长河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

高中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集合,高中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悟到古代文学的内涵,还能够感受到现代文学的思想。

因此,论文就本人在高中学习中所感知的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1前言:现代文学的思潮最早起源于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协议,从此打开了中国的门户港口,迎来了多国家的文化。

在该时代背景下一批中国知识分析开始从根本上思索我国国民的思想及制度,由传统的封建制度经过革命、发展,最终形成了当前的社会主义制度[1]。

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从语文、历史、地理等多个科目中均能够感受到现代文学对国家发展和历史变革的重要性。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鸦片战争失败打开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大门。

根据我自己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发现鸦片战争虽然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严重丧权辱国的时期,但是从客观唯心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失败,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外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引发了现代文学变革热潮。

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可以从历史时间上将其概括为19世纪中叶,也可以在其人物发展方面将其概括为是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秉承西方民主思想和中国道德思想,以期从基本层次上实现民族振兴的现代文学代表人物[2]。

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人物上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不仅标志着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思想的觉悟,为国家的发展和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从时间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进行概括,历史时间和事件证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期为1916年~1928年之间。

在该时期西方民主思想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申根发芽,反帝反封建思想斗争革命正在中国的大地上不断的延续和发展。

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

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

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自从20世纪初期开始,文学思潮就经历了多种演变和发展。

在此期间,文学思潮的出现和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

本文将探讨文学思潮的演进历程及其与社会的联系。

20世纪初期,自然主义文学成为新兴的文学思潮。

它提倡作家以事实为基础,以科学实验的态度来描写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黑暗面。

它采用冷静、客观的叙述方式,强调对人的无情揭露和对自然的描写。

这种文学思潮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深思。

自然主义文学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思潮的演变,也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

在自然主义文学的基础上,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开始盛行。

现代主义文学主张在文学创作中摆脱传统的陈腐模式,以及空洞的浪漫主义。

它强调个性、感知和经验,认为艺术是在崩溃的社会中寻求独立,力求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性本真。

现代主义文学反对以科学实验为依据的文学创作,反对显示对真实性的向往,而更强调观念和形式。

这种文学思潮的出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人们对自身真我的探索,对人性的追问。

20世纪60年代,新小说运动形成。

新小说运动的核心是反对传统小说的逼真和现实性,试图超越现实和逼真的界限,探索主观感受和语言表达的可能性。

新小说运动通过挑战小说的结构和线性叙事的约束,创造出一种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时空感和张力感,以更加真实和深刻的方式来呈现人类生活的种种感受。

新小说运动反映了人们对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文化变革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和感受,以及文学对这些变革的反应和回应。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文学思潮也愈加丰富和多元。

尽管它们在风格和主题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蕴含着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思考。

文学思潮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也看似各种文化中寻找符号和语言表达的方式,并与时代背景和语境相互交融。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思潮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的文学发展历程,它的文学思潮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转型,不断推动文学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思潮,探讨其历史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

历史背景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变革。

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社会和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反映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思潮应运而生。

文学思潮的主要流派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代表作品有鲁迅的《呐喊》、《彷徨》等,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性的丑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个性、自由和情感,倡导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代表作品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郭沫若的《女神》等,这些作品充满了对自由、爱情和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旧传统和旧道德的反叛和批判。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注重探索人的内心世界,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

代表作品有废名的《边城》、沈从文的《长河》等,这些作品通过象征、暗示、隐喻等手法,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情感,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风格。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劳动人民的生活。

代表作品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这些作品以真实、生动的手法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展现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和追求。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思潮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转型,不断推动文学的发展和创新。

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些文学流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代表作品也各具特色。

了解和理解这些文学思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我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我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我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传统意义上我国现代文学起于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分为开拓期、丰收期、转折期三个时期。

由于这阶段正是中国社会面临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现代文学也随着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文学思潮,并在冲突和斗争中不断前进发展。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兴起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兴起的背景应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闭关自锁的政策,西方科学与文化也尾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

由于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交汇融合,这时期逐渐形成了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热潮,出现了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一大批禀承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先驱。

他们认为要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需要从更基本的层面上进行变法维新。

1898年,一场要求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拉开序幕。

戊戌变法的成就在于它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并兴办学堂创办报刊,积极传播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并对旧有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觉醒,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它在推翻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家喻户晓的同时,也对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文化权威伴随着政治权威皇帝的消失,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获得空前解放的同时也产生了空前的焦虑感。

一些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的文学思潮如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等逐步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由此兴起。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开拓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开拓期为1917至1927年,这时期,西方民主共和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抨击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思想斗争持续不断的进行。

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参与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并于第二卷时更名为《新青年》。

1917年,胡适先后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正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话题整理: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

话题整理: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总述:西方现代主义传入中国,最初并没有形成一股思潮,只在个别作家身上有着零星的体现,鲁迅的《野草》中的许多篇章,以象征主义色彩及其所表现的潜意识梦境,成为优秀的现代主义作品,它们的深刻性使它们远远超越了西方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高峰作品的水平。

诗歌方面:二十年代出现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现代主义开始成为一股独立的潮流。

但早期象征派诗歌由于意象艰涩含混,语言晦涩拗口,未产生较大影响。

三十年代现代诗派出现,才使现代主义的创作盛极一时。

现代派是新月派和象征派的合流,以象征主义为主要倾向,在艺术表现上,现代派诗人追求朦胧美、繁复的意象和陌生化。

他们把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和法国象征派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结合在一起,为中国新诗意象化作出了贡献,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现代派衰败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成为一股潜在的地下暗流,在现实主义主流的航道下面暗暗存在而且缓缓流动。

四十年代,出现了九叶诗派,表明这股暗流又现出地面,但时间非常短暂。

小说方面:三十年代出现了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主义小说流派。

这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

他们的小说,往往以快速的节奏,表现现代半殖民大都市畸形、病态的生活和人物,十分注重以直觉、主观感受捕捉对都市生活的新奇感觉和印象,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写人物的潜意识、微妙心理和变态心理。

后起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创作,明显地受到了新感觉派及其作家穆时英、施蛰存的影响,但又极大地超越了新感觉派的小说。

她以丰富深刻的都市生活体验与积累、细腻真切的写实手法、圆熟的民族形式同现代主义的心理分析完美融合的一系列优秀小说,如《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等,都成就了现代小说史上第一流的心理分析小说,在运用民族形式表现现代主义的思想内容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戏剧方面:现代主义始终没有形成一股潮流,只在作家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曹禺的《原野》,其中就有现代主义的因素,作品大量地运用幻觉、幻象和象征手法,强化了怪异与神秘色彩。

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的发端

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的发端

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的发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轫期。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现代性的产物,更全面地说,是因应现代性以及现代民族国家双重历史要求的产物。

本文从现代性、现代民族国家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等角度揭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其不同走向。

一、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及文学的回应现代性是使现代社会成为可能的力量,其核心是理性精神。

现代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产物,也是现代性的政治实体,它区别于传统的王朝国家,是民族利益的代表。

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中国从被动到主动地接受了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性;同时,也开始了争取现代民族国家的斗争。

这就是说,中国存在着启蒙与救亡双重历史任务。

启蒙,就是从西方引进科学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革除几千年封建主义文化的积弊。

于是,就有了西方科学知识和人文思想的传播。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前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引进、学习就已经形成热潮,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思想先驱都禀承西方科学、民主思想而加以变造,发动了一场旨在改造人心、改造文化的“新民”运动。

这种热潮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高潮。

同时,争取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运动也在兴起。

鸦片战争之后,传统的王朝国家陷入危机,民族意识觉醒,反帝救亡,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新的民族国家的历史运动开展起来,变法维新和辛亥革命都体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现代国家的历史要求。

在这种运动开展的同时,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以及文化保守主义兴起,成为与启蒙主义对峙的主要社会思潮。

本来,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致的,但是在中国,二者却存在着冲突。

由于中国现代性没有本土的思想资源,只能从西方引进,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又必须反对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历史的吊诡:一方面,争取现代性必须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又必须反对西方,这意味着反对现代性。

这就是所谓“救亡压倒启蒙”的更深层的含义。

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主导着中国现代历史:五四以前,争取现代性的启蒙运动与争取现代民族国家的革命运动同时发生;而五四时期则偏重于争取现代性的启蒙运动;由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紧迫性,五四以后,现代性退潮,现代民族国家压倒了现代性,形成了延续大半个世纪的革命运动。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主讲:许祖华绪论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所指及研究对象1、时间所指。

从时间上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五四至1949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的“文学思潮”。

这里特别提到“时间”的所指,是因为,“现代”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特指,特指五四至1949年这一时期。

2、内容所指。

从“内容”上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指的是什么呢?这一点国内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现代中国文学中出现的某种社会思想倾向。

但在实际研究中又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内容的所指理解得很宽泛,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五四以后中国各种文学事实中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倾向;另一种则将其所指理解得相对狭窄,认为是指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文坛出现的各种有特色、有一定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文学主张。

由此也就形成了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不同的研究格局。

前者(即宽泛的理解),既从理论形态出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又注意结合一定时期有影响的、能体现某种文学主张的创作进行阐述,在两者的结合中揭示现代中国各种“文学思潮”的内涵、特点、规律。

后者(狭义的理解),则主要以各个时期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学主张为研究对象,着力从理论形态中剔析各种文学思潮的特点、规律。

体现这两种格局的代表性著作: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上海生活书店1939年。

(后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再版。

)这可以说是最早系统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专著,影响也很大。

本专著就认为“文学思潮”主要指文学主张。

本书的研究对象就主要是理论主张。

这部著作,保留了很多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值得参考。

2、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

主要以理论主张为研究对象。

观点则代表了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大陆学术界“社会学与历史批评”的基本倾向。

3、许怀中《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也主要以理论主张为研究的对象来阐述“文学思潮”的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课件word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课件word版)

中国现当代⽂学思潮(课件word版)中国现当代⽂学思潮课程内容简介“中国现当代⽂学思潮”是⼀门研究“五四”⽂学⾰命以来中国⽂学思潮发展演变进程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按照中国现当代⽂学思潮的发展史分为六章:第⼀章⼆⼗年代⽂学思潮;第⼆章三⼗年代⽂学思潮;第三章四⼗年代⽂学思潮;第四章建国后政治化⽂学思潮;第五章新时期⽂学思潮;第六章世纪交替时期的⽂学思潮。

本课程以⽂学思潮的发展线索安排教学,讲授各个时期形成的重要和主要的⽂学思潮、⽂学思想,及其历史和⽂化背景,基本理论主张和实践主张,⽂学史贡献和局限以及借鉴意义。

⽂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学活动系统中受某种⽂学规范体系所⽀配的群体性思想倾向,具备群体性、动态性、⽂学性、精神性、历史性。

第⼀章⼆⼗年代⽂学思潮第⼀节“五四”新⽂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节“五四”启蒙主义⽂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第三节⽂学研究会的⽂学思想第四节创造社的⽂学思想第五节鲁迅的⽂学思想第⼀节“五四”新⽂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政治挫折中的⽂化反思⾟亥⾰命所标志的20世纪初中国政治⾰命的突破性进展,在⾟亥⾰命后却遭到严重挫折,突出表现为民初政局和社会的极端混乱。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保守知识分⼦均进⾏了⽂化反思。

“五四”新⽂化运动伴随此种⽂化反思⽽兴起。

⼆、思想⾰命的主题:“⼈的觉悟”“五四”新⽂化运动中陈独秀将“伦理之觉悟”视为“吾⼈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伦理问题的核⼼是⼈的价值问题。

尊重⼈的基本权利和⾃我价值,是“五四”时代所推崇的现代伦理。

“⼈的觉悟”是思想⾰命的基本主题,是⼀种既尊重个⼈的⾃由和意志⼜强调⼈的社会性和责任感的现代伦理,讲求个⼈⾃由和社会责任的统⼀,启蒙精神和救亡意识的统⼀。

“现代性”某种意义上即“西⽅性”。

⼯业⾰命后的西欧提供了⼈类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性社会。

⽂艺复兴、宗教改⾰、全球冒险、⼯业⾰命、市民社会等促成价值观上的现代转变:理性、科学、民主、个性解放、⼈道主义、平等、⾃由、⼈权、启蒙、进步观念。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王剑丛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进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多维关系,最后对中国三大文学思潮进行定位与评价.
【总页数】7页(P109-115)
【作者】王剑丛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文学思潮刍议——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J], 李涌泉
2.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人"的所指的变化 [J], 侯令琳
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史料文献学方法与原则--以《“人的文学”:“五四”现代人道主义与新文学的发生》为例 [J], 张先飞
4.“历史还原”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教学新探 [J], 彭兴滔
5.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新收获和——读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J], 萧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有历史现象,一般认为是从1917到1949年间,这段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其代表文学被称为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包含了文学流派和艺术风格等因素,也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文化与政治的结合体,体现了中国人民特有的风貌。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影响
历史文化对于我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制度对于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现代文学思潮的产生能够追溯到五四运动这段历史时期,当时的中国在辛亥革命之后已经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进人了中华民国时期,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给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第二,较宽松的文化条件推进了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清政府于1906年开设学堂并将科举制度废除,使得为数众多的读书人免受腐朽思想的继续毒害。

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得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人人心;第三,维新时期的人文作品使现代文学思想萌芽有了生长的深厚土壤。

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的思想文化作品,为现代文学思潮所借鉴甚至直接引用。

(二)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作用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外来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在中国近代社会处于万马齐暗的境况时,为了促使社会进步,改变现实,一些时代先驱者和有识之士将西方的社会、文艺思潮引人国内,被称为国外借来的火种。

有学者曾言:五四时期作为中国变革的重要关头,需要借助外国文学来挑战传统落后的封建文化。

这时期外国文学的引进是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它除了在文学思想上突破了传统的束缚,艺术手法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使中国现代文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西方文艺思潮的涌人和推广,使得国人的文学观念得以改变,小说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文学的地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变革民众精神面貌的强有力武器。

文学创作方面,更加追求自由恋爱和个性解放,平民生活以及劳动者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同情。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演进的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兴起
该阶段主要是指1917年到1927年的这段时期,这一时期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人民心,诸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文化思想斗争涌现。

胡适先生于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广为人知的《文学革命论》以及《文学改良当议》两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之后,《新青年》杂志与当时主张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学联合起来掀起了一场影响力巨大的白话文运动。

并于1918年1月开始,《新青年》杂刊开始使用日话文形式以及标点符号。

鲁迅于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五四革命思潮、左翼文艺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等多种文化思潮,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也受到了影响。

但是,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在国民中展开宣传,其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

不过其对西方文化的肯定态度,并对西方现代文学和文学思潮的翻译和引进,同时对我国现代文学体系的建构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扩张
该阶段主要是指1928年到1937年期间,无产阶级文学派别的出现和发展与民主自由主义文学派别的共同发展成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的两大阵营。

1928年,共产党员组建的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开始提倡文学革命。

但由于这一时期的作品过于公式化和概念化,使得太阳社的作品并未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

同时,革命文学受到了以胡适、徐志摩为首的新月派的强烈反对。

新月派人士认为革命文学运动践踏和侵害了人类的健康和尊严,并对其进行大力打压。

由于新月派对无产阶级的否定和批判,之后的一段时期,新月社和进步文学群体的矛盾不断激化。

这一时期出现多个文化思潮并存的现象,文学思想和风格不同的文学思潮能够相互影响、共同繁荣,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面貌。

(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转折
这一时期是指1938年到1949年期间。

该阶段由于受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推动,许多以艺术为主题的作家开始向着爱国主义文章转变,并出现了不少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战争使中国的政治也变得非常敏感,中国的政治区域影响了文学发展的区域,中国被分为了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文学学派也分为相应的学派,这几种学派同时存在,并相互推动。

许多作家为中国前途命运担忧,国统区作家开始反思黑暗的现实社会,解放区则歌颂新制度,鼓励人们奋勇抗战,并将写作的焦点放在士兵和农民身上,民间艺术大放异彩,评书小说和民歌体诗歌成为代表。

沦陷区则主要揭露了沦陷区人民的艰难生活。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向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方向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民思想启蒙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同的文化面貌。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流派,也让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发展,其对当代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