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终稿)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承办单位 (1)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2)

1.2项目概况 (3)

1.2.1 项目地点 (3)

1.2.2 工程治理规模与目标 (3)

1.2.3 主要建设条件 (4)

1.2.4 工程治理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4)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3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

2.1.1 白洋淀水域现状 (1)

2.1.2 黄花沟的污染是直接导致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

2.1.3 国家的产业政策 (2)

2.2工程治理的必要性 (4)

2.2.1 保护和修复白洋淀水域生态的需要 (4)

2.2.2 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4)

2.2.3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5)

2.3保定市政府的政策导向 (6)

第三章工程治理场址条件 (9)

3.1自然条件 (9)

3.1.1 气候气象 (9)

3.1.2 水文特征 (10)

3.1.3 地形地貌 (11)

3.1.4 地质地震 (11)

3.2基础设施条件 (12)

3.2.1 区域性交通条件 (12)

3.3.2 城市基础设施 (12)

3.3.3 高新区基础设施 (12)

3.4场址现状条件 (12)

3.4.1 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 (13)

3.4.2 北大坑垃圾场及黄花沟河沟地段 (13)

3.5城市规划条件 (14)

3.5.1 高新区发展现状 (14)

3.5.2 高新区发展目标 (15)

3.5.3 三期用地的功能定位 (16)

3.5.4 总体布局 (16)

3.6征地拆迁条件 (17)

第四章工程治理方案 (18)

4.1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18)

4.1.1 设计主要依据 (18)

4.1.2 设计主要原则 (19)

4.2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总体方案概述 (20)

4.2.1 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方案比较 (20)

4.2.2 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概况 (21)

4.3保定热电厂灰场治理 (22)

4.3.1 国内外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22)

4.3.2 保定热电厂粉煤灰场概况 (25)

4.3.3 储灰场粉煤灰综合利用解析 (26)

4.3.4 储灰场粉煤灰搬运方案 (26)

4.3.5 储灰场淤泥解决方案 (27)

4.3.6 储灰场冲灰水处理方案 (28)

4.3.7 储灰场场地平整方案 (28)

4.3.8 新建事故储灰场的选址 (29)

4.3.9 储灰场治理主要工程量及设备 (30)

4.4北大坑露天垃圾场治理 (31)

4.4.1 露天垃圾场概况 (31)

4.4.2 露天垃圾场垃圾成分分析 (31)

4.4.3 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方法概述 (31)

4.4.4 露天垃圾场垃圾处理方法的比选 (34)

4.4.5 露天垃圾场垃圾填埋运输方案的比选 (35)

4.4.6 露天垃圾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37)

4.4.7 露天垃圾场底泥解决方案 (37)

4.4.8 露天垃圾场地平整方案 (38)

4.4.9 露天垃圾场治理主要工程量及设备 (38)

4.5黄花沟露天垃圾场段河道治理 (39)

4.5.1 黄花沟整治思路 (39)

4.5.2 黄花沟治理方案 (39)

4.5.3 黄花沟治理主要工程量及设备 (41)

4.6竖向设计与土方平衡 (41)

4.6.1 竖向设计技术路线 (41)

4.6.2 场地竖向设计 (42)

4.6.3 土方总量平衡 (43)

4.7公用与辅助工程设计 (44)

4.7.1 给水排水工程 (44)

4.7.2 供电通信工程 (44)

4.8项目环境监测方案 (44)

4.9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5)

4.9.1 主要工程量和设备 (45)

4.9.2 工程建设投资估算 (46)

第五章节能措施 (47)

5.1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47)

5.2节能措施 (47)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49)

6.1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9)

6.1.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49)

6.1.2 声环境影响分析 (49)

6.1.3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50)

6.1.4 水环境影响分析 (50)

6.1.5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

6.1.6 交通影响分析 (51)

6.1.7 健康与安全 (51)

6.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 (52)

6.2.1 减轻嗅味 (52)

6.2.2 减少扬尘 (52)

6.2.3 噪声的控制 (52)

6.2.4 现场废物处理 (53)

6.2.5 缓解交通影响 (53)

6.2.6 倡导文明施工 (53)

6.2.7 制定弃土处置运输计划 (54)

6.3工程治理完工后对环境的影响 (54)

第七章劳动卫生与安全 (55)

7.1主要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55)

7.2安全措施 (56)

7.3职业卫生及防护措施 (57)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8)

8.1机构设置 (58)

8.2机构组成及职责 (59)

8.2.1 行政管理科 (59)

8.2.2 技术管理科 (59)

8.2.3 计划财务科 (59)

8.2.4 设备材料管理科 (59)

8.2.5 施工管理科 (59)

8.2.6 拆迁与安置办公室 (60)

8.3人力资源配置 (60)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 (62)

9.1基本内容说明 (62)

9.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2)

9.3项目招投标 (64)

9.3.1 项目招标的主要依据 (64)

9.3.2 招标的范围 (64)

9.3.3 项目招标的组织形式 (64)

9.3.4 项目招标的方式 (64)

9.3.5 项目招标的具体实施 (64)

第十章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 (67)

10.1征地拆迁 (67)

10.1.1 项目涉及的永久征地 (67)

10.1.2 临时占地 (67)

10.2移民安置 (68)

10.2.1 受影响单位 (68)

10.2.2 受影响人群 (68)

10.3补偿安置方案 (69)

10.3.1 企事业单位安置方案 (69)

10.3.2 村集体的安置补偿 (69)

10.3.3 受影响人群安置方案 (69)

10.4费用估算 (70)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11.1投资估算 (71)

11.1.1 编制依据 (71)

11.1.2 编制说明 (71)

11.1.3 工程治理投资估算 (72)

11.1.4 总投资估算表 (76)

11.2资金使用与筹措计划 (80)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81)

12.1财务评价说明 (81)

12.2基础数据选取 (81)

12.3财务评价 (81)

12.4财务评价结论 (82)

第十三章国民经济评价 (83)

13.1评价说明 (83)

13.2影子价格分析 (83)

13.3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84)

13.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84)

13.5敏感性分析 (84)

13.6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85)

第十四章社会评价 (87)

14.1社会评价 (87)

14.1.1 项目建设的社会意义 (87)

14.1.2 对社会影响分析 (88)

14.1.3 项目互适性分析 (89)

14.1.4 评价结论 (89)

14.2风险分析 (89)

14.2.1 主要风险因素 (89)

14.2.2 风险程度分析 (90)

14.2.3 风险防范与措施 (91)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93)

15.1结论 (93)

15.2建议 (96)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河流治理工程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相关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协商会议纪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政府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5政府决策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6环评批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7土壤修复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2项目工程规划总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3灰场现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4垃圾场现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4垃圾场现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保定国家高新区00000000000(以下简称“本工程”或“本项目”)。

1.1.2 承办单位

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

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方,即项目主体,负责整体项目的筹资(借、还、贷)、投资、建设、管理,包括项目用地的征收、土地整理、规划的托管、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开发建设工作。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与计划委员会文件《国家计委关于河北省利用亚行贷款建设海滦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计投资[2002]182号);

(2)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白洋淀水域环境功能区划意见的批复》(冀政函[1997]24号);

(3)河北省环保局编制《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2005)(4)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9);

(5)机械工业第五设计院编制《保定热电厂储灰场迁建及相关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2006.6);

(6)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对高新区北大坑进行综合治理进展情况的报告》(高区[2003]16号文);

(7)保定市建设局《花庄变电站以西垃圾坑治理方案》(2004.7.15)

(8)保定市环保局《关于高开区北大坑污水情况的报告》(保环[2003]10号文);

(9)保定市环保局、建设局等《关于保定电厂储灰场搬迁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2005.7);

(10)相关基础资料:《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概念规划研究》(2006.1)、大唐保定热电厂与保定国家高新区发展公司关于本工程的意见,项目现场调查、访谈资料。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北京地区的能源基地、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泊湿地——白洋淀上游工业城市,也是海河流域的重要城市。近几十年来,由于包括保定在内的上游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以及环境设施建设的滞后性,使本来就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继2000年“死鱼事件”后,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水域今年破冰后又出现大面积鱼类死亡,引起国家环保总局、林业局、农业部及河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中,河北省白洋淀被列为全国重点湿地恢复工程。同时河北省专门编制了《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计划用十年时间,投资80多亿元,解决流域性生态问题,彻底改变白洋淀及其上游脆弱的生态环境。

黄花沟位于白洋淀的上游,贯穿保定国家高新区,是一条天然河流,起源于保定市满城县,横穿保定高新区,在保定市东南汇入大清河,最终汇入白洋淀。有关白洋淀污染源的调查表明,黄花沟上游企业未经处理的污水、大唐保定热点厂储灰场渗水、北大坑垃圾堆放场渗水等污染源已成为白洋淀的主要污染源,加重了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恶化。为彻底解决黄花沟流域的环境问题,保定市委市政府已连续多年将涉及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的一系列项目列为民兴办的“实事工程”,体现出保定市委、市政府对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与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极大关注。

2003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保定国家高新区先后就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北大坑污水情况调研、保定高新区曹庄垃圾场封场及综合治理、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治理及搬迁等。2006年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北大坑垃圾场部分)初步可行性研究、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迁建及相关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黄花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与环境保护项目的子项目之一。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地点

本项目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北二环北侧,河北省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保定国家高新区”)三期规划用地的南部。

1.2.2 工程治理规模与目标

工程涉及范围为现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用地范围(建设路与保满公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北大坑垃圾场(乐凯北大街和向阳北大街之间)用地范围、以及黄花沟北大坑段。

本报告的编制范围为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搬迁及场地整理、北大坑垃圾场的清理整治、黄花沟河道北大坑段综合整治工程三大部分。

工程主要内容是:

(1)粉煤灰储灰场整治工程,包括粉煤灰清运、大坝拆除、土地平整;

(2)露天垃圾场整治工程,包括垃圾搬运、土地平整、污水处理;

(3)河道整治工程,包括黄花沟露天垃圾场1.5Km范围内的污水截流系统、雨水疏导系统、垃圾清理、河道清淤、护坡建设、防渗工程、绿化工程等。1.2.3 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位于保定高新区第三期规划用地内,紧邻保定市二环路,施工期间用水、用电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周边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设施完善,具备接受处理本项目实施过程产生的各类治理物。

1.2.4 工程治理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本工程总投资为55637.7万元中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1100万美元,折合约8360万人民币(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暂按1:7.6计算),其余国内配套资金47277.7万元由保定市政府自筹解决。

工程完工后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闲置或废弃土地的恢复利用,改善保定市的环境状况,为白洋淀的水土保护创造条件。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发言稿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 2017年10月26日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破解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治理难题,重现“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生机活力,2017年,**村在区、镇各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于3月底前完成了村内5.5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关闭和整改环保问题企业17家,并于5月完成了青浦区“无违村居”验收工作。据此,**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违四必”工作的整治阶段告暂一段落,目前正逐步迈入下一阶段,工作重心由环境整治转向生态修复,力求以生态修复为引导,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长效发展。 一、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恢复农耕产业面貌。 一是推进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田、标准化果园硬件配置水平、推进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工程、恢复和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新建和完善输水管道、排水明沟、完成低洼为区改造,以提高农用地综合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二是加快198减量土地复垦。“198”地块企业减量是防止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及时修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自2014年以来,**村积极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实施“198”地块企业减量,通过拆除复垦等土地整治,在修复平整和种植农作物的原则上进行

生态修复,将建设用地恢复为农地,恢复土地农用价值。下一步,**村将充分利用198地块减量“让”出的土地引进高新农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亮点,恢复农耕产业面貌。三是加紧整合农、林资源。**村拥有三块农产业项目,500亩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400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和800亩名贵树木园。目前管理得当,水田由稻米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管理、枇杷园计划收回、名贵树木园已与上海园林公司进行沟通,同意进一步开发,**村正加紧整合农、林资源,通过统一开发管理,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技术人员,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四是适量投放鱼苗净化水资源。**村区域范围内水资源丰富,拥有16条中小河道,全长8.2公里。生态整治后,**村提出“河道长”工作体系,并在试点河道五家埭河道投放适量鱼苗,由河道长进行管理,实现“以鱼治水,以鱼养水”的目标,保持河道长治久清的同时,促进和保护河道的生态平衡。 二、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一方面,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农业方面污染防治力度,提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在保证产量的同时,确保产地环境安全,产品安全。实施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全村共有3个湿垃圾处理利用点,将秸秆、杂草、落叶综合利用,转化为有机肥后全量还田。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实现三者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从某种角度来,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集,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枢纽,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扰动最大、破坏力最强。运用资源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探讨,对一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修复矿区土地的生产力、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以致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土地复垦率较低,迫切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本文将在系统分析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典型技术,以期推动全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1.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2 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2011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调研课题: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调研报告调研人员:王雪珊 系部班级:环境科学系环境管理G092 调研时间:2011年8月20日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王雪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科学系环境管理G092班) 摘要: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对本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气候调节及生物种群的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度的资源开发利用给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应高度重视白洋淀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促进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 白洋淀地理条件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地处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接纳从南、西、北三面流来的潴龙河、唐河、府河等九条河流的水汇集而成。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分属保定市和沧州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其中85%属保定市安新县。有143个淀泊,百亩以上的大淀99个,可调节蓄水库容为24亿米3。因在众多的淀泊中,白洋淀最大而得名。 2 白洋淀湿地的作用 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还起着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有“地球湿地之肾”的美誉。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号称“华北之肾”,对本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气候调节及生物种群的繁衍具有重要作用。据资料 调查,1984年以前白洋淀原有鱼类17科54种,鸟类192种。由于近二十年入淀水量减少,多次发生干淀现象,使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92年调查鸟类仅剩52种,2000年调查鱼类减少到11科18种。 引岳济淀是华北地区首次生态调水工程,该项工程的实施,使白洋淀水域面积由原来的31平方公里增加到120平方公里,水质变好,重新成为鸟类、鱼类理想的栖息地。近年来一直绝迹的马口鱼、棒花鱼、鳜鱼又重现白洋淀,鱼类已由2000年的11科18种增加到17科34种。一些绝迹多年的水禽水鸟又回到了芦苇丛,鸟类已由1992年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现状及对策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在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本文分析了目前焦煤集团艾维尔沟矿区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并对恢复生态环境的对策给予阐述,重点讨论矿区环境恢复中的几种典型技术。 关键词:矿区环境; 现存问题; 生态环境恢复 1矿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是全球性的矿业大国,现有各类矿山约15万个,矿业城市300多个。21世纪以来,社会进入了消耗快速增长的阶段,随着对矿产资源需要的不断增长,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恢复治理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1.1目前矿区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1.1占用和损毁土地严重。矿业开发占用和损坏的土地大部分为尾矿堆放占地,另外还包括露天采坑占地、采矿塌陷占地及为采矿服务的厂房、交通设施等占地。 1.1.2引发多种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和矿井突水等。 1.1.3破坏地下水资源。采矿使地下水均衡系统得到破坏,引起地表缺水严重,影响了矿区人们的生活质量。 1.1.4“三废”(废石、废水、废气)问题严峻。艾维尔沟矿区每年产生的废石和尾矿巨大,年排放煤矸石449346吨,尾矿134804吨,粉煤灰14183 吨,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矿山矿井水经处理后排放艾维尔沟河,加剧了区域性水体污染;采矿产生的大量废气、烟尘、SO2,和C0,导致空气浊化,酸雨区扩大。 1.1.5破坏地貌景观。矿山开采造成对山体和自然景现的破坏严重。 2、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对策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是一个对因采矿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区域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使其恢复到期望状态的过程。要做到开采资源的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1指导思想 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性系统工程,要求各学科的专家通力合作,在矿山开发及修复的全过程中对矿山生态环境给予超前的、动态的保护和恢复。 由于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大多都是可以预见的,因此,生态环境的修复应开展于矿区资源开发的各个阶段,从勘探、设计到生产直至报废,都应始终贯穿着恢复环境的思想,超前采取各种治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小对矿区环境的破坏。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应及时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破坏特征进行积极的调控,将矿区重建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应从矿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组成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规划、评价和治理,使矿山的开发更加科学合理,从而降低环境修复的难度,使矿区的生态恢复工作高效而经济地进行。 2.2典型技术 2.2.1针对沉陷矿区的复垦技术 沉陷是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中较常见的一种,治理措施主要包括:疏排法、挖深垫浅法,修整法、填充法等几种复垦技术。疏排法采用建屯排水沟等合理的排水措施.再加以必要的地表整修,即可使小面积积水的区域并得以恢复。此法一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

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 1、调研对象简介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马河,扩大水源。由于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脍炙人口。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2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活动目的 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了解白洋淀周围居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搜集白

洋淀环境基础数据,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同学们由书本走向生活,真正的将知识活学活用,让书本的知识回归于实践,践行”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追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3、调研范围及对象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 4、参加调研学生 白森布勒、王雪珊、任亚楠、王浩等同学 5、调查要求 (1)实地考察、现场调查访问,记录并收集白洋淀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资料。 (2)收集一些能够反映白洋淀环境状况的新、老照片及相关资料。 (3)至少完成1份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6.调研内容及方式 1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所处的环境与生态现状,经济现状; (2)调研对象的环境状况(包括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情况调查); (3)调研对象的知识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 (4)调研对象以往接受社会或政府扶持的情况; (5 )调研者的观点和扶持白洋淀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6)调研者对白洋淀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保护、恢复及扶贫结合的建议。 2调研方式 实地观察,拍摄相关素材;访察当地居民或相关部门;网上资料查阅;撰写调研报告。 7、活动路线及预算

有关河北省白洋淀周围环境的分析报告

《环境灾害学》 论文 姓名吕树林 班级10级环工一班 学号20100530111 日期2012.04.09

有关河北省白洋淀周围环境的分析报告 摘要:淀区涉及保定、沧州两个地级市的4县1市,是国家重点旅游区和开放区。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南距石家庄189公时,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淀区景色秀丽,历史悠久,曾是共产党的一个革命根据地,亦是河北省一个美丽的风景区。但白洋淀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使得淀内的美好风光也变得恶化。究其原因依旧是人类的污染破坏,游客乱丢弃垃圾,周围生活与工业的污染,到处可以闻到恶臭,见到漫天漫地的蚊虫,真的使游客们望而却步。 关键词:河北;白洋淀;环境 正文: 白洋淀是我故乡的一个风景名胜,其有着优美的景色和地面,历史悠久而且意义重大,以下先介绍一下其具体地理环境情况。 白洋淀有143个淀泊,被3700多条沟濠连接,淀淀相通,沟濠相连,形成巨大的水上迷宫。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森,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夏季,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气爽,气候宜人,鱼跳水面,蟹肥味香、鱼船队队、捕捞繁忙;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各种冰床穿梭往来,如同燕子在空中飞翔,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可任自由驰骋。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形成九河入淀之势。以后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对白洋淀的形成还有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药,身不由已,飘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形成现在的143个淀泊。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区的西部、南部(今安新县的留村、梁庄)就有人类活动生自。春秋、战国时期,淀区分属于燕、赵统辖,以易水长城(今安新县北堤)为界,南葛城(今安州镇)属赵、北浑泥城(今安新镇)归燕,故今日淀区有“燕南赵北”之说。也正是这横跨燕赵的活土,以其特有地理风光,政治、军事地位,为历代所重视,令骚客咏叹。宋代,六宅使何承矩在淀区筑堤贮水,引水灌溉建立屯田防线。北宋名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御辽。元代大儒刘因任教于淀区三台、安州。清代康熙皇帝在淀区端村、圈头、赵北口、郭里口兴建行宫,先后40次来淀区游览围猎。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曾在白洋淀指挥清风店、解放石家庄战役,给这古老的淀区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3年加入共产党的辛璞田,受顺直省委的派遣到家乡马家寨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夏共产党刘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淀区北冯村与王家骥等人,建立起淀区第一个党支部。辛璞田、刘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队”。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孙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均以淀区为题材。白洋淀儿女那飒爽英姿,今日仍被全国人民传扬歌颂。

恢复生态环境学复习资料题

恢复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1.生态恢复 国际恢复生态学会(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先后提出三个定义 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 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 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的范围(1995)。 2.1985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成立。 3.近几届恢复生态学大会所关注的热点和趋势: 强调生态恢复的实践性恢复生态学应以解决社会实践为目的,应该通过理论创新推进生态恢复的实践. 强调以跨越边界的生态恢复。跨越行政边界,是跨学科的综合交叉性领域 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点,在景观尺度上表达。 认为生态恢复具有工程设计的属性,强调景观设计。 强调全球变化中的生态恢复 第二章恢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原理 1.群落的性质(争论): 1)有机体观点(organism viewpoint) :强调组成群落的各个种是高度结合的、相互依存的,一个群落从其先锋阶段(pioneer stage)到稳定的顶极阶段(climax stage)和有机体一样有其出生、生长、成熟、繁殖和死亡。在其特征方面群落这个生活史和植物个体生活史一样。(建立了群落单元顶极理论monoclimax theory)(接力植物区系演替机制)(群落是间断性的)

2)个体性观点(individualistic viewpoint):成群落的种群具有“独立”性,即各个种都是单独地对外界因素起反应,并作为独立的一员进入群落,它们在不同的群落之间往往互相交织,而以不同的比例出现在不同的群落中。梯度分析理论认为:种是按照环境梯度分布的,每一个种都有各自的分布范围,没有两个种的分布范围是完全一样的,由于生态因素的多样性和种群分布的非均匀性,种并不组成明显的集群,因此,群落不可能是整齐的、均匀的、而是连续存在的。(建立了梯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初始植物区系演替机制)(群落是连续的)(实际上)群落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大量的样地调查发现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会有种类组成相似的一群植物出现。但是即使两个相邻的群落地段其种类组成也不会百分之百完全相同。 3)拟有机体观点(Quasi-organism viewpoint):有机体观点过于强调组成群落的有机体的密切相互关系,虽然有些种确有强烈的附依性,但是,某些种群确是独立的,它们可以在其他群落中很好地发育。所以群落结构不能和有机体严密结构相比拟,把它当作拟有机体比较合适。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生态系统”的观点。(多元顶极学说polyclimax theory) 2.演替机制及其五个学说: 演替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并没有那种观点占有绝对支配地位。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挑战之一。 接力植物区系说:演替是由若干不连续的系列群落所组成,构成每一种系列群落的种类在一起经历若干阶段后,改变了他们的生境,使得组成下一个系列群落的新种以较强的竞争力代替前一个系列群落,这个过程依次重复,直至形成稳定的顶极群落。演替的动力是生境对生长在其中的植物的反应;演替中植物种是成批的出现或消失。 初始植物区系组成说:演替进程是由该立地初期所拥有的植物种类决定。演替早期阶段不但存在先锋植物,而且也存在演替系列群落种和顶极植物种。在演替过程中个体较小、生长较快、寿命较短的种逐渐被个体较大、生长较慢、寿命较长的种所替代。种间替代是逐渐的、演替系列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 竞争和资源比例说:一个特殊的种在某一特殊的环境资源比例范围内竞争最为成功。环境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年)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 制订《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目的在于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广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二)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土资源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09~2015年)》(国土资发[2010]44号]; 《广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广西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广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十二五”规划》; 《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百色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矿山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年)》;

《百色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三)技术依据: 《省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5]119号文附件);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报告》(2009年); 《百色年鉴》(2011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 三、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是广西省百色市近期与中远期依法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是市辖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适用于2011—2020年本市行政区内的生产、在建、扩建、新建、闭坑矿山以及历史遗留矿山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四、规划期与规划基准年 规划基期为2010年。 规划期2011~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 近期规划为2011~2015年; 中远期规划为2016~2020年。 第二章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 百色市位于广西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麓。东与广西省衡阳市的常宁,郴州市的临武、嘉禾、桂阳相连;南与广东省清远市的连州、广西省贺州市、桂林市的富川交界;西与广西省桂林市的恭城、灌阳、全州接壤;北与衡阳市的祁东,邵阳市的邵阳、新宁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112°21′,北纬24°39′~26°51′,南北最长距离245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4公里,土地总面积22441.43km2,占广西省总面积的10.59%。全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面积11044.53 km2,占49.45%;丘陵3242.00 km2,占14.45%;盆地3979.13 km2,占17.81%;平原3191.13 km2,占14.29%。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之令狐采学创编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令狐采学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 1、调研对象简介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马河,扩大水源。由于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脍炙人口。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

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活动目的 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了解白洋淀周围居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搜集白洋淀环境基础数据,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同学们由书本走向生活,真正的将知识活学活用,让书本的知识回归于实践,践行”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追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3、调研范围及对象 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 4、参加调研学生 白森布勒、王雪珊、任亚楠、王浩等同学 5、调查要求 (1)实地考察、现场调查访问,记录并收集白洋淀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资料。 (2)收集一些能够反映白洋淀环境状况的新、老照片及相关资料。 (3)至少完成1份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6.调研内容及方式 1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所处的环境与生态现状,经济现状; (2)调研对象的环境状况(包括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情况调查);

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北省白洋淀生态恢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保定国家高新区00000000000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终 稿) ?????有限公司 二OO 七年八月

编制人员总经理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员 校核 审核 审定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承办单位 (1)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2) 1.2项目概况 (3) 1.2.1 项目地点 (3) 1.2.2 工程治理规模与目标 (3) 1.2.3 主要建设条件 (4) 1.2.4 工程治理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4) 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3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 2.1.1 白洋淀水域现状 (1) 2.1.2 黄花沟的污染是直接导致白洋淀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 2.1.3 国家的产业政策 (2) 2.2工程治理的必要性 (4) 2.2.1 保护和修复白洋淀水域生态的需要 (4) 2.2.2 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4) 2.2.3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 (5) 2.3保定市政府的政策导向 (6) 第三章工程治理场址条件 (9) 3.1自然条件 (9) 3.1.1 气候气象 (9) 3.1.2 水文特征 (10) 3.1.3 地形地貌 (11) 3.1.4 地质地震 (11) 3.2基础设施条件 (12) 3.2.1 区域性交通条件 (12) 3.3.2 城市基础设施 (12) 3.3.3 高新区基础设施 (12) 3.4场址现状条件 (12) 3.4.1 大唐保定热电厂储灰场 (13) 3.4.2 北大坑垃圾场及黄花沟河沟地段 (13) 3.5城市规划条件 (14)

公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公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中国交通 :2005-03-07 胡志宏魏帮庆公路环发网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甘肃省的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公路大开发的同时,甘肃省也十分重视并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因此,公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恢复日渐显得重要起来。 主题词:公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恢复 公路建设的急剧发展,无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开挖路堑、填筑路堤,都导致原生植被的破坏、水土侵蚀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保护和恢复公路边坡、沿线路侧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公路建设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国发〖2000〗3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中指出:绿色通道要和公路、铁路、水利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并于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由此可见,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的研发热点和施工重点。 一、自然概况及生态保护面临的困难 1、自然概况:甘肃省介于北纬32o36 ′-42 o 27 ′东经92 10 ′-108 o 43 ′之间,位于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全省约70%为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平均在1300m以上,受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全省各地区域气温差异悬殊,降雨量偏少,全省年均降雨量280mm。其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概括为:气候干旱、降雨分配不均、多暴雨,春旱伏旱严重,自然植被稀少,盖度小,土质疏松,空隙度大,西北部土壤称碱性,东南部为中性,土壤节理垂直,富含碳酸盐,具有失陷性,易遭侵蚀。 2、面临的困难 (1)原生植被的破坏:公路路基的开挖打乱了土层,取走表土,使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条件。同时公路建设过程中遗弃的建筑垃圾(如沥青、石灰、水泥等)对生长的植被造成污染,迫使植被死亡。 (2)路基边坡陡峭: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多山地丘陵,且风蚀严重,土壤易失陷。再加上公路建设开挖的边坡均较陡,上边坡坡度一般在1:0.5-1:1之间,下边坡坡度1:1.5-1:1.75,给公路的生态防护、恢复带来困难。 (3)水土流失严重:甘肃夏季多阵雨、暴雨,由于公路路基的黄土失陷性,造成公路塌方、沉陷、毁坏等,致使水土流失严重。 3、环境保护 (1)公路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通过对公路工程的形式进行调整,如少填低挖,多修桥涵、隧道等,这样势必造成工程成本过高。 (2)生物措施:可分为生物保护措施及生物恢复措施两种。生物保护措施即为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对原有生物进行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因素,特别使对表层土壤的破坏,但公路建设对表层土壤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此方法不利于操作;而生物恢复措施则是在公路建设的同时,通过人工种植的方法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目前,我国应用比较普遍的便是人工生态环境的恢复。 二、公路生态环境恢复的示范方法 根据公路的工程形式的不同,公路生态环境的示范方法的内容分为:填方路基边坡(下边坡)、挖方路基边坡(上边坡)、边坡两侧等。其方法有:人工种植、自然恢复及人工种植与工程措施性结合的方法。 1、人工种植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方案

2017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白洋淀生态环境调研活动策划方案 1、调研对象简介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马河,扩大水源。由于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脍炙人口。1982年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2007年5月8日,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活动目的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了解白洋淀周围居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搜集白洋淀环境基础数据,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同学们由书本走向生活,真正的将知识活学活用,让书本的知识回归于实践,践行”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追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3、调研范围及对象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 4、参加调研学生 王劭康、陈全、赵孟阳、郭文浩同学 5、调查要求 (1)实地考察、现场调查访问,记录并收集白洋淀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资料。 (2)收集一些能够反映白洋淀环境状况的新、老照片及相关资料。 (3)至少完成1份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6.调研内容及方式 1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所处的环境与生态现状,经济现状; (2)调研对象的环境状况(包括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情况调查); (3)调研对象的知识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 (4)调研对象以往接受社会或政府扶持的情况; (5 )调研者的观点和扶持白洋淀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管理

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 管理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管理 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推动我国经济,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国外相比,我国矿区的生态环境由于没有进行及时的矿区环保工作,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因此,我国应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管理给予重视,争取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地开发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对矿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政策 1 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在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时,土地生态系统会受到严重破坏,相应矿区的大气、水和土壤都会受到污染。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因开采矿产而受到破坏的土地面积量逐年递增。超采地下水和采空的行为也会引起地面沉降、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矿山开采时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固体废矿渣都是加剧土地资源损失的原因。 环境污染指的是在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时,产生的废弃物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有害物质,不仅严重污染了矿区及其周边的空气、水源和土壤,还会危及到矿区动植物的正常生长,更可能影响到

该矿区的工作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由于我国地区大面积遭受矿产开采时的破坏,有可能会因风蚀、雨蚀等灾害更深程度地破坏大气和水系。 由此可见,在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管理工作时,不仅要注重土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大气和水系也应及时修复治理。根据开采矿区的特点,运用合理的科学手段,因地制宜地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管理工作,时刻确保在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2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管理的必要性 矿产资源是确保社会经济和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是社会财富重要来源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矿区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就土地生态环境而言,平原逐渐变成高低不平,易发生塌陷的地区;肥沃的农田也因矿产开采变成了沼泽地;土壤受到污染,土地的沙漠化问题加剧,这些都是由于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时对原有环境景观严重破坏多引起的。矿产资源的开采除了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外,甚至还会影响到该矿区动植物的生长以及人类的健康。因为,矿区的废弃物大多是有害的,其中有的是酸性,有的是碱性,还有的甚至有毒性,而且矿区里开采的矿石等一般都带有重金属成分,它们不仅能够通过径流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任务的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2.1任务依据 (2) 1.2.2相关法律法规 (3) 1.2.3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与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4) 1.2.4 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4) 1.2.5投资估算依据 (4) 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 1.3.1指导思想 (5) 1.3.2基本原则 (5) 1.4方案范围与规划时限 (6) 1.5方案技术路线 (6) 第二章矿区概况 (8) 2.1区域自然条件 (8) 2.1.1地理位置与交通 (8) 2.1.2气象气候 (8) 2.1.3地表水 (9) 2.1.4地下水 (9) 2.2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9) 2.2.1地形地貌 (9) 2.2.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2.2.3矿区工程技术条件 (10) 2.2.4矿区地质构造 (10) 2.2.5区域地层 (12) 2.2.6矿带及矿床特征 (15) 2.3区域社会环境简况 (18)

2.3.1人口及行政区划 (18) 2.3.2社会经济概况 (18) 2.3.3风景文物保护区划 (18) 2.3.4环境功能区划 (19) 第三章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20) 3.1历史沿革 (20) 3.2项目组成 (20) 3.2.1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 (20) 3.2.2环保工程 (20) 3.3生产现状 (22) 3.3.1井田境界 (22) 3.3.2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 (22) 3.3.3总平面布置 (23) 3.3.4生产工艺 (23) 3.3.5剥离废弃土石排放系统 (25) 3.3.6采场防、排水及供水系统 (26) 第四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 (27) 4.1调查方法概述 (27) 4.1.1调查范围 (27) 4.1.2调查内容 (27) 4.1.3调查方法 (27) 4.2矿区生态破坏情况调查及评价 (28) 4.2.1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与植被分布 (28) 4.2.2矿区动物资源 (29) 4.2.3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现状及评价 (29) 4.2.4尾矿库、废石场对生态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1) 4.2.5临时性不稳定边坡 (32) 4.2.6铁矿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3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和法制管理体系。开展全区矿山环境调查评价,建立国有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档案和矿山环境数据库系统。监督、引导、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山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加大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的投入,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对废弃矿山要积极利用多渠道资金,加快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三、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实施试点工程??? 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十五"期间选择石嘴山矿区、石炭井矿区、汝箕沟矿区、镇北堡矿区及灵武东山矿区等五个环境破坏较严重的矿区,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附表10,附图5),对矿山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对矿山"三废"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对矿山开发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采空区及煤层自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勘查与整治。通过示范工程,总结经验,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及矿区减灾防灾工作。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_韩美清

第15卷第3期中国生态农业学报Vol.15No.3 2007年5月Chinese Journal of Eco-Ag riculture M ay,2007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评价* 韩美清1,2王路光2王靖飞2王世研3郭平毅1** (1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21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51; 31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采用GIS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3103,属/一般0级别,表现为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较适合人类生存。流域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低,仅分别为11118和12168,是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 也是人类生存的制约因子。 关键词白洋淀生态环境GIS评价 Eco-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Baiyangdian Watershed using GIS.HAN Mei-Q ing1,2,WAN G Lu-Guang2,WAN G Jing- F ei2,WAN G Shi-Y an3,GU O P ing-Yi1(1.School of Agr icultur e,Shanxi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T aigu030801,China;2. Hebei Prov 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hijiazhuang050051,China;3.School of L ife Science and T echnolo- g y,China Pharmaceutical U niversity,N anjing210009,China),CJEA,2007,15(3):169~171 Abstract T he eco-env ironment of Baiyang dian L ake Watershed was evaluated by using GI S technology.T 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exponent of eco-env ironmental status is53105graded as/g eneral grade0.T his grade of eco-env iron-mental status has a medium veg etation coverage and biodiversity with suitable env ironment for human living.T he lim-it ing factors for human living in the area are water d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 y,w hich are low er,11118and 12168,r espectiv ely. Key words Baiy angdian L ake,Eco-environmente,G IS,Ev aluation (Received Sept.11,2006;r ev i sed Nov.5.2006)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仅存常年积水的最大淡水湖泊,也是华北平原现存为数不多的生态湿地之一,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被称作/华北之肾0[1]。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入淀河流地表径流减少,且接纳了大量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入淀后对淀区水质影响很大,白洋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2]。白洋淀研究多集中于流域水污染状况、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及其形成机理、湿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安全评价、湿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等方面[3~7],基于GIS 技术的白洋淀流域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针对2006年3月白洋淀大面积死鱼事件的发生,首次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6(HJ/T192-2006)方法,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对白洋淀流域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为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环保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白洋淀流域位于华北平原中部,东经113b39c~116b11c,北纬39b4c~40b4c之间,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跨河北、山西两省和北京市的38个市县。流域面积31200km2,河北省占81.04%,山西省占11.85%,北京市占7.11%,保定地区则占河北省流域面积的85%左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西高东低,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和洼淀,山区占流域面积的64.1%[8]。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地势低洼,是华北地区惟一的大型平原湖泊湿地,对调节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区域温湿状况,补充地下水源,调节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9]。 *河北省环保局科技项目(200304)和河北省科技厅项目(04276713)资助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6-09-11改回日期:2006-1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