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自述

合集下载

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李秀成自述?

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李秀成自述?

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李秀成自述?曾国藩为什么篡改李秀成自述?1864年7月23日,李秀成兵败被俘。

28日,曾国藩自安庆到金陵,令李秀成书写供词,即《李秀成自述》。

不久,曾国藩命人将李秀成杀害。

李秀成牺牲后,曾国藩把他写的自述经过删改并撕毁一部分之后,命人抄写两份,名为《李秀成亲供》,一送清廷军机处,一送安庆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密不外露。

直到1963年,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才把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公布于世。

李秀成供词的真伪,曾国藩为何要删改供词,为何要撕毁原稿第74页以后的内容?史学界几乎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1864年8月7日,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李秀成在天京(即现在的南京)沦陷后就义了。

就义以前,他曾在曾国藩的囚笼里被迫写下了一篇长达5万言的《亲供》,即后人称为《李秀成自述》。

对于这个《亲供》,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者出于对李秀成的崇敬,或痛惜“自述”内容玷污了英雄的历史,于是就产生了“自述”系曾国藩伪造的说法。

而大部分学者则认为“自述”确出于李秀成之手,曾国藩确实改过其中几处,如洪秀全之死及李秀成被擒等事;但“自述”并非曾国藩伪造,“自述”所记内容基本上是可靠的。

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曾国藩在杀害李秀成后,把他的自述很快删改刊刻,即世所传的“九如堂本”。

世传原稿存曾家,而曾国藩不肯交给清政府,曾的后人也不肯公开示人。

光绪末年,有一个署名扪虱谈虎客(真名为韩孔)的,根据曾国藩的刻本再加删改,交由日本广智书局刊入《近世中国秘史》中。

1931年,已故著名学者罗尔纲开始对《李秀成自述》作注,他当时能看到的就是《近世中国秘史》本。

面对谬妄丛生的《近世中国秘史》中对《李秀成自述》的记载和叙述,罗尔纲辛苦考证了几十年。

直到1944年暮春,在广西通志馆工作的吕集义先生才在湘乡曾氏家里看到了秘藏多年的《李秀成自述原稿》。

吕先生用随身带去的北京大学影印的“九如堂”刻本,据以对勘,抄补了5600多字,并拍摄了15帧照片,带回广西。

李秀成自述原文及译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及译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及译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部分如下:
“为今虑者,洋鬼定变动之,为中堂恩厚,我亦陈之。

鬼子到过天京,与天王及叙过,要与天王平分地土,其愿助之。

鬼云:尔天王兵而虽众,不及洋兵万人。

有我洋兵三二万众,又有火舟,一手而平。

今其未动,老中堂早定计去广东先行密中多买其大炮回,先有其炮,其药其码子全贮多多,防在要隘。

炮位要大,要买其洋鬼炮架,有其炮,无其炮架不能。

取到其炮,取到车炮架,寻好匠人,照其样式,一一制造。

大西炮架,我在太仓抢得炮样,业经制与其一样无差,今南京城内尚有此样。

又要买其三四百斤之大铜炮廿余条,亦是有旱路用之炮架,选集我灵变通明用炮之人,在阔地方密中教练,仍用炮子对一面高山,平处立起把子,教练炮手,练久而成百发百中之好手,出重工食,给与其资。

欲与洋鬼争衡,务先买大炮早备为先,与其有争是定。


至于译文部分暂无。

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和译文,建议查阅李秀成自述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或咨询历史学家。

《李秀成自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李秀成自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李秀成自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秀成自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李秀成自述》是记载太平天国历史的一部重要文献。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89)---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89)---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89)---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89)--- 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原名李以文,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被封为忠王,称荣千岁。

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艰难。

1849年加入了拜上帝教,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

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

天京变乱后,为了挽救天平天国危急形势,李秀成和石达开被洪秀全封为“万古忠义”的忠王,在太平天国后期衰弱的形势下,在军事上连连获胜,中兴了太平天国,李秀成也成为天平天国后期的顶梁柱。

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于1864年8月7日遇害。

1. 人物简介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原名李以文,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被封为忠王,称荣千岁。

在天京事变后,李秀成与陈玉成逐渐成为太平军的主要统帅,李秀成曾主持第二次击破清军设立在天京附近的江南大营。

天京被清军攻陷后,李秀成带领幼天王突围,失散后被清军捕获,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李秀成自述》。

1864年初湘军完全包围天京并于7月19日破城,李秀成带领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

李秀成于危急时将座骑骏马让给洪天贵福,自己改乘劣马而被追上逮捕。

失散后走到一座山上,因财物露白而被人发现,最后被人捉送至曾国荃的清军营。

曾国荃动用割其臂股肉的残酷刑罚。

李秀成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全书无结尾。

自述原稿卷末第74页以后的内容部份被撕去,有传言谓他在被囚期间曾经游说曾国藩反清自立但未遂。

1864年8月7日,被曾国藩下令于南京江宁处刑,终年42岁。

在临刑前,李秀成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写有十句绝命诗叙其尽忠之意。

李鸿章在写信予曾国藩,表示在阅览完《李秀成自述》后,也感动赞誉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2. 生平经历1856年,他在救镇江和破江南大营战中立功,被委为地官副丞相。

1857年10月,他被封为合天侯,“任副掌率之权,提兵符之令”。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李秀成自述》是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写的长篇供状,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太平天国文献。

罗尔纲先生一直怀着满腔热忱和浓厚兴趣研究并笺注《李秀成自述》,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公认的学术成果。

他曾无限感慨地说:“回首初作注时,已四十九年。

古人说白首穷经,我注《李秀成自述》,也从青春注到白首了。

”罗先生研究和笺注《李秀成自述》,首先是确定自述的真伪问题。

经过锲而不舍的探索,罗先生认定《李秀成自述》是忠王亲笔。

本文对此试作评述。

1864年7月太平天国天京城破,李秀成突围被俘,后应曾国藩的要求写下供词。

供词经过曾国藩的删节和篡改,一方面,“分作八、九人缮写,共写130叶,每叶216字,装成一本,点句画段,并用红纸签分段落,封送军机处备查”口’;另一方面,曾国藩又赶紧将供词在安庆刊刻。

曾刻本《李秀成自述》就这样面世了。

面世后的《李秀成自述》,立即成为世人议论的话题。

由于是删改本,加上曾国藩及其幕僚赵烈文在不同场合下所讲《李秀成自述》的字数不一样,坊问为了牟利又将曾国藩刻本改头换面翻刻等原因,使得不少人怀疑曾国藩所抛出的《李秀成自述》的真实性。

那么。

罗尔纲先生又是如何鉴定《李自成自述》真伪的呢?从笔迹方面鉴定。

《李秀成自述》是真是伪,要害在于确定《李秀成自述》是不是李秀成亲笔所书?罗尔纲先生研究和笔注《李秀成自述》早就抓着了这个要害。

罗尔纲先生最初对笔迹鉴定用的是吕集义在曾国藩家乡拍摄的《李秀成自述》的原稿照片。

罗尔纲先生曾说过,曾国藩删改本《李秀成自述》出笼后,“从来就传说忠王原稿还存在曾家,而曾家却不曾公开给人看,这件事,几十年来成为一件历史之迷。

”到1944年,原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为表彰历史上的广西乡贤,广罗太平天国史料,得知《李秀成自述》原稿可能存于湖南湘乡的曾家“富厚堂”。

恰巧那时候曾国藩的一个曾孙曾昭桦(字酌霞),曾在广西做过南宁海关帮办,利用这层关系,黄旭初想派人去曾家取得《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第一篇:李秀成自述《李秀成自述》的历史价值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在1864年(同治三年)7月22日被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了。

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

这个自述,从它的史料价值来看,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但是,从它的根本立场来看,却是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

(一)矛盾的历史现象历史的现象是多么矛盾。

骁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农民革命将领却写了一个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自白书”。

伟大和渺小,光荣和耻辱混合在一起了,多么不调和,多么不一致!怎样对待这件事,怎样理解这件事?几十年来,历史学家曾经给我们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这是根本没有的事,英勇的忠王怎么会写出丧失革命气节的自述!?一定是曾国藩的伪造。

”有人曾经简单地否定自述的真实性,来为李秀成辩护。

但是,经过历史学界一番争鸣之后,这种说法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

又有人说:忠王在自述里确实写了一些污辱自己、奉承敌人的话,甚至表示要向敌人投降,虽然这些话对李秀成的英雄事迹来说是个污点,但是那都是假的。

忠王的目的在于利用“伪降”来争取敌人的宽大,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分化满汉统治者,并且争取曾国藩调转枪口去对付外国侵略者。

主张这种说法最力的是罗尔纲先生。

罗尔纲先生在《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以下简称《笺证》)“三版自序”里说:“必须先对忠王的委曲的隐秘的心事有所了解,然后才不致入了那些诬罔先烈的皮毛之见。

”(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三版,第6页。

)他在该书三版的考证里指出:“在忠王自己打算,如果经过伪降,得到释放,借招降为名,先保存革命的实力,然后等待曾国藩与满清皇朝之间的矛盾的爆发,或满清皇朝、汉族官僚地主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矛盾的爆发,他就企图利用这一情势的发展,来保存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实力,从而推翻反动统治,以达到恢复太平天国的目的。

李秀成陈玉成交恶考:兼论农民领袖权益相轧

李秀成陈玉成交恶考:兼论农民领袖权益相轧

李秀成陈玉成交恶考:兼论农民领袖权益相轧上海社会科学院盛巽昌1858年春(清咸丰八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离安庆南下江西,几次拒绝返京。

天京初中军中缺乏总理军国的核心人物,由此,洪秀全选拔了一群后起之秀,共撑天国危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22岁的陈玉成和34岁的李秀成。

太平天国后期,灾难相迭,靠陈玉成、李秀成和其他有作为的将士齐心合力,在薄冰上走过了曲折险夷的七、八年路径,为此建国前后不少专著、论述,众口一辞地把他俩誉之为“太平天国后期力撑艰险的中流砥柱”,更有以此把两人关系,说成是如胶似漆的战斗友谊。

察其所源,当溯自《李秀成自述》:“至陈玉成在家,与其至好,上下屋之不远,旧日深交,来在天朝,格宜深友”等语。

质之于史学界从来奉《李秀成自述》为研究太平天国圭臬,引证作据,且加以增饰,为之人物心理化和形象写真,其中较早也颇受注意的是凌善清编写的1923年版《太平天国野史》:“在军中与李秀成独相得,洪仁玕倾轧秀成,玉成每调解之;玉成死,秀成闻之,叹曰:吾无助矣。

”(《陈玉成传》)“阴指秀成为叛逆,而出之于江苏,秀成将行,叹息曰:英王死,吾无以自介于干王矣!先是秀成攻苏州,城全克,仁玕忌其功,为天王作书谕秀成……陈玉成自安徽驰书止之,秀成始得克江苏。

仁玕又尝以外交家自命,以寄书招白齐文,欲任以军事……秀成建议白齐文浮滑不可持,实无战才。

仁玕怒斥秀成通敌阻大计,欲诛之,玉成复为介之,固得免。

玉成,仁玕之妹婿也,有功于仁玕;仁玕信之,故秀成云然,”(《洪仁玕传》)见于辛亥以来民风之推祟太平天国,作者是祟仰李秀成其人其事的。

他以陈玉成陪衬,托出李秀成的大将风度,以致于参照传统文化忠佞之争故事,编造李遭毁害,赖陈相护,甚至还不惜于陈玉成被俘、与清人裕朗西论评太平天国将才,故意在字里行间添上李秀成名讳,“乃举太平朝诸将以绳之,则曰:皆非将才,唯冯云山、石达开、李秀成差可耳。

”(《陈玉成传》)此外,他还编造了石达开出走前夕,曾招陈、李同行;陈已发兵,见李不动,才未随石行动,以此标明李秀成谋略甚深和颇识大体,均高于陈玉成多矣。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Comment on Luo Ergang's Appraisal on the Genuineness of Li Xiucheng's Autobiography 作者: 吴善中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出版物刊名: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92-9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太平天国;罗尔纲;《李秀成自述》;《谕李昭寿书》;真伪
摘要:罗尔纲先生通过锲而不舍的钻研,分别从笔迹、内容方面鉴定出《李秀成自述》确是忠王李秀成的亲笔真迹,这是罗先生重要的学术贡献。

但是,罗先生定《谕李昭寿书》为忠王亲笔,并以此为标准来鉴定《李秀成自述》是否也为忠王亲笔,则需要进一步推敲。

评李秀成自述

评李秀成自述

评李秀成自述
1我是李秀成
李秀成,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男孩,我就从这里开始展示我的自述。

我于2000年出生于上海,这座城市见证了我成长的这段时光。

我从小就对学习很感兴趣,每次我读书的时候都会期待着能收获很多的新知识,而且我的学术成绩也一直很优秀,受到了老师们的钦佩。

在我十六岁的那年,我进入了一所名牌大学,比较好成为了学校技术部门中的主要负责人,我使用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帮助推动了本校各科技术项目的开发、实施和升级,从而受到了认可。

此外,我还非常喜欢唱歌,去年,我参加了高中歌唱比赛,饶有兴致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兴趣融为一体,得到了不错的表现,获得了一等奖。

2我憧憬远大前程
从现在开始,我未来学习和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丰富精神文化。

未来,我还将坚持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强,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

同时,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也将不断追求自我的成长,以此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我憧憬一个远大的未来,并会努力奋斗,把握机遇,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

努力征服自己的贡献,不断改善自身,为将来的成功蓄势待发,成为更完美的自我。

李秀成 手机互动百科

李秀成 手机互动百科

李秀成手机互动百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广西省梧州府藤县宁风乡五十七都长恭里新旺村,周围是一片高山峻岭。

在十九世纪,附近住的都是贫苦农民。

他们大都靠着雇工、种田、烧炭来维持生活。

这儿,就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家乡。

李秀成生于清道光三年父亲李世高,母亲陆氏,生他和弟弟李明成。

他们给别人垦山种植,“寻食度日”生活贫苦。

李秀成的舅父是村塾教师,在八岁那年,把他带去读了两年书,到了十岁,家里生活太苦便不能再读下去了,把他叫了回来帮助父母干活养家。

后来在舅父的帮助下。

李秀成获得了在村塾帮工的机会,在这里一边帮工、一边自学。

在李秀成一生里面,有一个突出的性格,人们称他为“外柔内刚”,柔是委婉从顺,刚是坚强果断。

“外柔”是外在,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内刚”才是本质,既是百炼钢那般刚强,又是绕指柔似的韧性。

而正式这段“帮工各塾”的经历,磨练出了李秀成“外柔内刚”的性格。

然而在村塾的收入对家庭的帮助有限,不久李秀成就又回到家中,春天来了,就上荒山去种兰,到了秋冬,又上山砍树、烧炭。

他“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受尽了“孤寒无食”的折磨。

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和冯云山从广东花县进入广西宣传、组织拜上帝会,以桂平县的紫荆山为根据地,并向四周发展。

广西的桂平、贵县、武宣、平南、象州、藤县、陆川、博白以至广东的信宜这几个州县的贫困农民都信从了,每村每处都知道有“洪先生”。

李秀成全家也都加入了拜上帝会。

从圣兵到忠王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

这年二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建立,是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

这年八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李秀成的家乡,沿途召集拜上帝会人马,李秀成就在这时加入了太平军,当了一名圣兵。

太平天国二年五月,太平军出湖南、攻武昌,下江南,于太平天国癸开三年二月十四日,建都南京,称为天京。

那时候李秀成已随春官丞相胡以晃理事。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 《李秀成自述》,是评价李秀成功过之关键,众所周知,弄虚作假, 冒功请赏,此乃清朝官吏的惯例。

故 1864 年《李秀成自述》曾国藩刻本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其真实性 提出种种怀疑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说"1852 年,在太平军占 领雨京以前,满清官方即已捏造了一篇他们名为《天德供状》的文件,伪 托是叛军领袖的供状,谎称他们俘获了这个领袖。

《忠王自述》很可能也是同样靠不住的。

这篇文件或为某个着名的俘虏所伪造他可能因此而得赦免,或为两江 总督曾国藩的狡猾幕僚所伪造。

"此后,随着《李秀成自述》各种不同版本的出现,人们围绕其真伪 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1944 年, 罗尔纲根据广西通志馆从湖南湘乡曾国藩后人家中抄录来的 《李秀成自述》 原稿的抄本及拍摄来的 《李秀成自述》 原稿的一部分照片, 从笔迹、语汇、用词、语气、内容等方面作出鉴定,认定"曾国藩后人家 藏的《李秀成自述》确是李秀成亲笔"1956 年,有同志以司法部法医研究 所研究笔迹的专家审定为依据,提出曾氏后人所存的《李秀成自述》乃" 曾国藩所伪造"正当讨论深入之时, 曾氏后人在台湾世界书局影印出版 《李秀成自述》原稿了。

不久,戚本禹的奇文《评李秀成自述》,《怎样对待李秀成的投降变 节行为》出笼了。

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又降临,学术界笼罩了"万马齐暗"的黑云。

但它终究不能挡住太阳的光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学术界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围绕着《李秀成自述》的真伪问题,又展开了一场更为热烈的争鸣。

1979 和 1984 年荣孟源两次撰文断定"《李秀成自述》不是李秀成的真 迹,而是曾国藩修改后重抄的冒牌货。

"其理由如下 一、李秀成写了 9 天,每天之间应有间隔,全文应有 8 个间隔。

李秀成自述原文翻译

李秀成自述原文翻译

李秀成自述原文翻译
李秀成,毕业于深圳大学跨文化传播专业,英语八级,是一名优秀的跨文化交
际人才。

他热爱生活,性格坚韧而乐观,乐于冒险和挑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李秀成擅长应用英语进行多方面的沟通;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技巧,能够就行业话题进行有效语言交流,并且可以翻译中英文文本。

此外,李秀成还具有编辑、记录、建模等文档处理技能,可以在技术方面完成工作。

他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也是一项伟大的挑战,能够让自己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得到丰富的成就感。

李秀成是一位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他拥有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出色的技术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编辑、记录、建模等文档处理技能,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他认为,从事跨文化交际从认知上会带来极大的提升,能够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提升自我,获得更多成就感。

李秀成将是一位出色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相信他未来一定会发挥出他在这一领域的极大潜能。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一、金田起义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

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一清白写明。

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大略,写呈老中堂玉鉴。

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

其在家时,兄弟叁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

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

〔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

〕长、次兄在家种田。

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

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之病,死去七日还魂。

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

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俱>不敢拜别神。

为世民者,具<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人不怕?故而从之。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

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桂平、武宣、象洲〈州〉、腾〈藤〉县、陆川、博白,具<俱>星罗数千里。

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

是以一人传十,以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之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叁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

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即秦日纲)六人深知。

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e2]天王欲立江山之事,其各不知,各实因食而随,此是真言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秀成自述》的历史价值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在1864年(同治三年)7月22日被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了。

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

这个自述,从它的史料价值来看,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但是,从它的根本立场来看,却是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

(一)矛盾的历史现象历史的现象是多么矛盾。

骁勇善战、叱咤风云的农民革命将领却写了一个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自白书”。

伟大和渺小,光荣和耻辱混合在一起了,多么不调和,多么不一致!怎样对待这件事,怎样理解这件事?几十年来,历史学家曾经给我们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这是根本没有的事,英勇的忠王怎么会写出丧失革命气节的自述!?一定是曾国藩的伪造。

”有人曾经简单地否定自述的真实性,来为李秀成辩护。

但是,经过历史学界一番争鸣之后,这种说法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

又有人说:忠王在自述里确实写了一些污辱自己、奉承敌人的话,甚至表示要向敌人投降,虽然这些话对李秀成的英雄事迹来说是个污点,但是那都是假的。

忠王的目的在于利用“伪降”来争取敌人的宽大,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分化满汉统治者,并且争取曾国藩调转枪口去对付外国侵略者。

主张这种说法最力的是罗尔纲先生。

罗尔纲先生在《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以下简称《笺证》)“三版自序”里说:“必须先对忠王的委曲的隐秘的心事有所了解,然后才不致入了那些诬罔先烈的皮毛之见。

”(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1951—1957年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版,三版,第6页。

)他在该书三版的考证里指出:“在忠王自己打算,如果经过伪降,得到释放,借招降为名,先保存革命的实力,然后等待曾国藩与满清皇朝之间的矛盾的爆发,或满清皇朝、汉族官僚地主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矛盾的爆发,他就企图利用这一情势的发展,来保存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实力,从而推翻反动统治,以达到恢复太平天国的目的。

在当时的客观情况看来是很有可能的,这也就说明使忠王采取这种企图是有他的条件的。

”(同上,第34页。

)在《笺证》四版的考证和说明里,罗尔纲先生进一步论证了上述观点。

他分析李秀成写自述的动机,除了“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以外,主要有两项:“第一,保民为乐……就是要求曾国藩放下屠刀,保存革命群众的力量。

第二,防鬼反为先(防备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要求曾国藩把对内的矛头转而与人民一道共同对付外国侵略者。

”(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四版,第36—37页。

)忠王之所以用“极委宛曲折的叙述,甘言蜜语的词句,甚至不辞穷耻极辱用了…投降‟两字”,乃是为了实现这样深远的政治意图,以免“刺激敌人,招致敌人疑忌”。

(同上,第36-62页。

)这种“苦心”,“真是千秋还可以共见。

”(同上,第65页。

)为《笺证》作序的周邨先生也支持罗尔纲先生的意见。

他说:“从现在残存的文献来看他(李秀成)当时的态度,是利用封建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保存革命力量,把斗争的矛头转向更大的国外侵略者,这三者是不可分的整个复杂思想的体现。

……这是革命实践的要求,这不仅不是一个幻想,更不能作为怕死,妥协投降看待。

……李秀成作为一个农民革命领导人,英雄人物,是没有什么减色可说的。

”(同上,第8页。

)整理出版了自述部分真迹梁岵庐先生也说李秀成是“伪降”。

广西僮族自治区通志馆在《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出版前言里说:李秀成“忠贞坚定的态度,使人有理由深信他之所以在自述中带些颂谀敌人、污损自己的话,是有其苦衷和政治目的的,决不能听信曾国藩所污蔑的…宛转求生、乞贷一命‟的鬼话”。

(《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前言》以下简称《校补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10页。

)校补自述刻本的吕集义先生也说:“在全部自述中,尽管忠王为了幻想实现他的某种政治意图,不得不说了一些污损自己的话,但在字里行间仍然到处表现出他的坚定的革命立场”。

(《校补本》,第18页。

)相当一些人同意了上述的意见。

有些中国近代史的作者,在自己的著作里,也以上述的观点解释了这一页历史。

(二)忠王不忠,历史的事实掩盖不住问题真的解决了吗?没有。

历史不是可以随意雕琢的大理石。

历史是客观的存在。

客观的历史真像是不能更改的。

李秀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才干的农民革命军将领。

他在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很大的作用。

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以后,革命队伍内部陷于混乱,清军乘势进逼,革命事业一时遭到了严重的危险。

为了挽救局势,李秀成曾经和陈玉成等人一起,英勇机智地率领太平军大败湘军和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解除了南京的包围。

以后,又乘胜东进,解放了苏杭地区,使革命显出重新振作的趋势。

他还曾经指挥农民革命军多次地打垮过外国资本主义的反革命联军,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反抗侵略者的无畏精神。

他在苏杭地区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使这个地区一度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根据地。

李秀成太平天国革命史上的这些功绩是应该予以充分估价的,是不能抹杀的。

但是,他在被敌人俘虏以后丧失了革命气节、背叛革命事业的事实,也是否定不了的。

在他的自述里,颂扬敌人、诋毁革命事业的话是那样的清楚,那样的明白,以致任何辩解在这种冷酷的事实面前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李秀成在自述里美化了敌人。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最美丽的字眼称颂太平天国的死敌―曾国藩、曾国荃兄弟。

他赞美曾国荃“有德之人,深可服佩”、“智才爱众”“惜士恩良”;赞美曾国藩“恩深量广,切救世人之心”,“仁爱惠四方,兼有德化之心,良可深佩”;恭维他们“恩德巍峨”“运算良才”、“明才足过”“盖世无双”、“谋才福择(泽),无此(所)不能”。

他赞美臭名昭著、军纪败坏的湘军“将相勤劳”、“兵壮”“力足”“营规分明”、“能受苦坚”、“此军常胜,未见败过”。

(同上,第31、32、44、52、60、84、107页,按照本文引用李秀成自述原文,均已按自述原稿影印本校改过。

)当李秀成写这些话的时候,被他称为“恩深兼有德”、“仁爱惠四方”的那支“救世人”军队,正在南京城里大显身手:“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

……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戳以为戏,匍匐道上。

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

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三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6页。

)在自己的兄弟姐妹、父老妻儿被敌人这样屠杀的时候,一个革命将领,却昧着良心去称颂那些最反动的杀人刽子手,难道这还不够可耻吗!美化敌人,必然要丑化自己。

李秀成也不例外。

在自述里,太平天国伟大的革命斗争竟然被说成是“忽(屈)悞英雄”、“悞死世民”,“违犯天命”、“害民害众”,“先机之定数”、“世人之劫数”。

在自述将近完毕之际,他懊丧地叹道:“何生天王而乱天下,何我不才而佐他乎?”(各见《校补本》,第29、51、52、122页。

)李秀成在自述里对天王洪秀全的责备特别苛刻。

他批评天王“不问贤良”、“不问国事”,“不修得(德)政”,“不以军民为念”,责备他“用人不专,信人之不实,谗佞张扬,明贤偃避,豪杰不登”。

(同上,第28、43、51、108页。

)但是,在这方面他所举出的具体事实,则有不少是不真实的。

例如:他说天王对他不信任,把他母亲、妻子扣在南京作“押当”。

这不是事实。

他说,南京被围,城内无粮,他向天王“求放穷人之生命”,“主不从依”,“不得已强行密令城中寒家男妇,准出城外逃生。

”(同上,第102页。

)这也与事实不符。

在南京城破的前一年,天王为了解救危局,曾经封他为真忠军师,托以全国军政最高权力,但是他在自述里对这件事只字不提,反而说,天王如何如何排挤他,甚至说,“我在京并未任合城之事”。

(同上,第94页。

)这些问题,罗尔纲先生在《笺证》里都指出过。

应该说,洪秀全不是没有错误的,同时也不能要求李秀成正确地评判洪秀全的功过;但是,无论如何他不应该不顾事实,用一些歪曲了或者夸大了的罪名在革命领袖的脸上抹黑。

他这样指责天王,夸大他跟天王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包含着在敌人面前表白自己的意图。

他把自己的革命历史描绘成这样:他一开始就是受“惑教”而参加革命的,“自拜上(帝)之后,秋毫不敢有犯,一味虔信,总怕蛇虎伤人。

”(同上,第6页)“我自小为民不知,勇勇而来”,一路“迷迷而来”,“懞懞而随”,“造成今日患害”,“情知此事者,能死亦不能为也”。

(同上,第19、29、51页。

)他把自己在太平天国后期率领革命群众取得的巨大胜利说成是:“初任重事,又不周详,糊糊涂涂而作,此时国未当绝,乱作而成,乱行不错,故而保至今也。

”(同上,第33页。

)他说,他之所以仍旧呆在革命队伍里,不过是“奇(骑)上虎辈(背),不得不由。

”“我生世亦未悉天命之先排,若人能先有先知,何肯违犯天命,逆天行事?何人作不良(不)义不孝?何人而肯辈(背)井离宗,离亲别友,去戚离乡?”“我不故(过)在秦为秦,为(在)楚为楚”。

(同上,第29、47页。

)除了强调自己没有革命意识以外,还表示他早因为自已“本是忠直贤良,(不)幸未逢明主”,而有动摇之意了。

只可惜清军“凡拿是广西之人斩而不赦”,不然,太平军“解散久矣”。

“因我粤人,无门他入,”所以才坚持革命至今。

如果这次“曾中丞大人以及老中堂能以奏清(请)圣上,肯赦此粤之人,甚为美甚”。

(同上,第19、44、93页。

)李秀成在自述里,不仅绝不隐瞒他思想的动摇,而且也不掩饰他一度有过的投降活动。

南京保卫战最危急的时刻,李秀成的一个妻舅宋永祺出城同曾国荃营下的一个师爷拉上了关系,商谈了投降的事。

大概这个人不善于做叛卖勾当,以致来往十几天,还没有得到实情。

宋永祺嗜酒,醉后失言,把李秀成同他谈的一些机密语,向一个想投敌叛变的松王陈德风讲了,陈德风得了风声就写信来问。

恰巧这天李秀成正在府中召开粮务会议,陈德风的信为补王莫仕葵顺手打开了,大家看了信就质问李秀成,随后又把宋永祺押了起来,准备正法。

这样一来,事情弄大了,闹得“合城惊乱”。

“朝臣”们也都不同情李秀成。

后来亏得李秀成用银子疏通了莫世葵,才把事情平息下去。

李秀成在自述里说:“自此之后,四时有人防备,恐我有变心。

”(同上,第106页。

)不但如此,他还反复强调自己过去已经做了许多有利于清军的事情,来向敌人表“功”。

表“功”的表现之一,是一再地说自己过去如何礼待获自“大清皇上”的俘虏。

第一件事是打下扬州,“扬州知府被拿,当而礼敬,将其全家一一寻齐,当即讯问该知府愿降与不降?肯降即可,不肯从,皆由自愿也。

该(知府)不从,……后将该知府送由仙女庙而去,发盘川银三百五十两而行。

”(这段话,《校补本》漏钞。

)第二件事是打下苏州,俘虏了“清朝文武候补大员无数,满将多员,俱未伤害,各欲回家,无盘川者,我给其资,派舟送往。

”(《校补本》,第5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