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
osi 各层协议
osi 各层协议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用于网络通信的参考模型。
该模型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以下是OSI模型中的每个层次及其对应的协议: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网络物理连接,通过传输位流实现数据传输。
相关协议有:- IEEE 802.3(以太网)- IEEE 802.11(Wi-Fi)- RS-232(串口)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在物理连接上建立可靠的传输通路。
相关协议有:- Ethernet(以太网)- PPP(点对点协议)-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包的选路和转发。
相关协议有:- IP(Internet协议)- 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
相关协议有:-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对话)。
在实际应用中,会话层的功能通常由应用层协议完成。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在实际应用中,表示层的功能通常由应用层协议完成。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提供特定的应用服务,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等。
相关协议有:-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以上是OSI模型中每个层次的协议示例,各个协议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网络通信的基础。
osi模型有哪七层
第一层:物理层这一层负责在计算机之间传递数据位,它为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位流建立规则,这一层定义电缆如何连接到网卡上,以及需要用何种传送技术在电缆上发送数据;同时还定义了位同步及检查。
这一层表示了用户的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实际连接。
它实际上与任何协议都不相干,但它定义了数据链路层所使用的访问方法。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向下直接与物理传输介质相连接。
物理层协议是各种网络设备进行互连时必须遵守的低层协议。
设立物理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网络物理设备之间的二进制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对数据链路层屏蔽物理传输介质的特性,以便对高层协议有最大的透明性。
ISO对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做了如下定义:物理层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的二进制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物理连接可以通过中继系统,允许进行全双工或半双工的二进制比特流的传输。
物理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比特,它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进行传输。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物理层主要特点是:1.物理层主要负责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比特流;2.物理层提供为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所需要的机械、电气、功能与规程的特性。
"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这是OSI模型中极其重要的一层,它把从物理层来的原始数据打包成帧。
一个帧是放置数据的、逻辑的、结构化的包。
数据链路层负责帧在计算机之间的无差错传递。
数据链路层还支持工作站的网络接口卡所用的软件驱动程序。
桥接器的功能在这一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它介于物理层与网络层之间。
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一条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数据链路层必须执行链路管理、帧传输、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功能。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以下基本的服务:1.数据链路建立、维护与释放的链路管理工作;2.数据链路层服务数据单元帧的传输;3.差错检测与控制;4.数据流量控制;5.在多点连接或多条数据链路连接的情况下,提供数据链路端口标识的识别,支持网络层实体建立网络连接;6.帧接收顺序控制" 第三层:网络层这一层定义网络操作系统通信用的协议,为信息确定地址,把逻辑地址和名字翻译成物理的地址。
网络七层协议
网络七层协议网络七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一种规范,定义了在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涉及的不同层次的功能和任务。
这些层次被称为网络七层协议。
七层协议是一个分层的结构,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通过将网络通信过程拆分为多个层次,使得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和灵活。
网络七层协议的架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发布的ISO/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所定义的。
该模型将整个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 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七层协议的最底层,负责控制网络设备之间的实际传输介质,例如电缆、光纤等。
物理层的任务包括传输数据的二进制形式,确定物理连接和电压规范等。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位于物理层之上的一层,主要负责将原始的数据分割为数据帧,并在物理层的基础上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进行帧同步和流量控制。
3. 网络层:网络层是位于数据链路层之上的一层,负责处理路由和转发数据包的功能。
网络层使用IP地址来标识和寻址设备,以便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4. 传输层:传输层是网络七层协议的第四层,主要负责在网络设备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连接。
传输层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不同应用程序,并提供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
5. 会话层:会话层是位于传输层之上的一层,负责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管理和维护会话连接。
会话层提供了对话控制和同步功能,确保通信的顺序和正确性。
6. 表示层:表示层是网络七层协议的第六层,负责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以便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传输和处理。
表示层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压缩和解压缩等操作。
7. 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七层协议的最上层,提供面向用户的网络服务。
在应用层中,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协议和功能,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
iso 七层 及各层协议的意义与作用
OSI七层模型介绍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
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7 应用层6 表示层5 会话层4 传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
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
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
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
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II格式传输。
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
如果选择AS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II后发送数据。
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
示例:加密,AS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
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
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
为了适应最大传输单元长度小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网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OSI七层网络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
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
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
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
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duplex)、全双工(Full du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
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
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
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流控(Flow 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OSI的七层网络结构及协议详解
OSI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
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
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 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
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
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
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1、同一层中的各网络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具有同样的功能。
2、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进行通信。
3、七层结构中的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OSI七层模型及其对应的协议
OSI 七层模型及其对应的协议OSI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
如下表所⽰:1 物理层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使其上⾯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
“透明传送⽐特流”表⽰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特流没有发⽣变化,对传送的⽐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层,负责建⽴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在计算机⽹络中由于各种⼲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
因此,这⼀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差错的数据链路,即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法。
该层通常⼜被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两个⼦层。
1)MAC⼦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络中多⽤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完成⽹络介质的访问控制; 2)LLC⼦层的主要任务是建⽴和维护⽹络连接,执⾏差错校验、流量控制和链路控制。
数据链路层的具体⼯作是接收来⾃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传送到上⼀层;同样,也将来⾃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并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络层⽹络层(Networ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三层,它是OSI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层,也是通信⼦⽹的最⾼⼀层。
它在下两层的基础上向资源⼦⽹提供服务。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或分组通过通信⼦⽹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注:⽹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学术派标准OSI参考模型有七层,⽽⼯业标准TCP/IP模型有四层。
后者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在介绍时通常分为5层来叙述但应注意TCP/IP模型实际上只有四层。
1、TCP/IP模型(1)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提供具有机械的,电⼦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2)数据链路层主要提供链路控制(同步,异步,⼆进制,HDLC),差错控制(重发机制),流量控制(窗⼝机制)1) MAC:媒体接⼊控制,主要功能是调度,把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负责根据逻辑信道的瞬时源速率为各个传输信道选择适当的传输格式。
MAC层主要有3类逻辑实体,第⼀类是MAC-b,负责处理⼴播信道数据;第⼆类是MAC-c,负责处理公共信道数据;第三类是MAC-d,负责处理专⽤信道数据。
2)RLC:⽆线链路控制,不仅能载控制⾯的数据,⽽且也承载⽤户⾯的数据。
RLC⼦层有三种⼯作模式,分别是透明模式、⾮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针对不同的业务采⽤不同的模式。
3)BMC:⼴播/组播控制,负责控制多播/组播业务。
4)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负责对IP包的报头进⾏压缩和解压缩,以提⾼空中接⼝⽆线资源的利⽤率。
(3)⽹络层提供阻塞控制,路由选择(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1)IP:IP协议提供不可靠、⽆连接的传送服务。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
IP地址是重要概念2)ARP:地址解析协议。
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
以太⽹中的数据帧从⼀个主机到达⽹内的另⼀台主机是根据48位的以太⽹地址(硬件地址)来确定接⼝的,⽽不是根据32位的IP地址。
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各层的各种协议常用协议端口号
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各层的各种协议常⽤协议端⼝号计算机各层⽹络协议应⽤层: (典型设备:应⽤程序,如FTP,SMTP ,HTTP)DNS(DomainNameSystem)是域名系统的缩写,该系统⽤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络服务。
端⼝号:53基于 TCP 或UDP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使⽤ UDP 协议⼯作,主要有两个⽤途:给内部⽹络或⽹络服务供应商⾃动分配IP 地址,给⽤户或者内部⽹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段。
实现即插即⽤连⽹。
BOOTP (BOOTstrapProtocol) 引导程序协议/ ⾃举协议,使⽤UDP 来使⼀个⽆盘⼯作站⾃动获取配置信息。
静态的配置协议 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解析<端⼝号53>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件传输协议<端⼝号21>减少或消除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件的不兼容性。
端⼝号:20/21 基于 TCP 进⾏FTP⽂件传输中,客户端⾸先连接到FTP服务器的21端⼝,进⾏⽤户的认证,认证成功后,要传输⽂件时,服务器会开⼀个端⼝为20来进⾏传输数据⽂件。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个⽤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简单⽂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的⽂件传输服务。
端⼝号为69。
端⼝号:69 基于 UDPGopher(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际Gopher 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本传输协议 <端⼝号 80>,⾯向事务的应⽤层协议。
端⼝号:80 基于 TCP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为⽬标的HTTP通道,简单讲是HTTP的安全版。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之阿布丰王创作OSI七层网络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暗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
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为操纵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含:Telnet、FTP、HTTP、SNMP等。
暗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
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
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
这一层根据分歧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分歧的格式,表示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分歧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duplex)、全双工(Full du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
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
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拔出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
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流控(Flow 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条理。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PPPOE机制
OSI七层模型协议谈到网络不能不谈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只是说明标准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fddi 令牌环网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802.2、802.3ATM、HDLC、FRAME RELAY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ARP、RARP、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第三层:网络层IP、IPX、APPLET ALK、ICMP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
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加密解密是在网络层完成的.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层:传输层TCP、UDP、SPX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
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分层模型是一种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整个过程分为七个不同的层级。
每个层级负责特定的功能,并且通过协议与上下层级进行通信。
以下是每个层级的所有相关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该层的协议包括:1. Ethernet - 一种常用的有线局域网协议。
2. Fast Ethernet - 用于传输数据速度达到100 Mbps的以太网协议。
3. Gigabit Ethernet - 用于传输数据速度达到1 Gbps的以太网协议。
4. 无线局域网协议(Wireless LAN)- 用于无线通信的协议,如Wi-Fi。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物理层之上建立逻辑连接,并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该层的协议包括:1. 以太网(Ethernet)- 基于MAC地址的局域网协议。
2. 广义以太网(Generic Ethernet)- 扩展了以太网以支持其他传输介质。
3. 令牌环网(Token Ring)- 局域网协议,使用令牌控制数据访问。
4. 无线局域网协议(Wireless LAN)- 用于无线通信的协议,如Wi-Fi。
5.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用于在点对点连接中传输数据的协议。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源和目标主机之间路由数据包。
该层的协议包括:1. IP(Internet Protocol)- 用于分配和确定网络地址,以及在网络之间路由数据包。
2.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在IP网络上传输控制和错误消息的协议。
3.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用于将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协议。
4.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在网络中选择最短路径。
OSI七层协议模型
OSI七层协议模型OSI 参考模型表格OSI的七层结构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过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时,DTE和DCE双方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RS-449、V.35、RJ-45等。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物理层的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通信功能。
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分成了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七层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的特性,包括传输介质、电压等。
在这一层,主要的协议有:1. 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局域网协议,用于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数据。
2. RS-232:RS-232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通信。
3. USB:USB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协议,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帧同步。
它将原始的比特流组织成以太网帧等格式。
主要的协议包括:1. Ethernet:同样出现在物理层,但也包括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 PPP:点对点协议用于建立和管理点对点连接,如电话线上的拨号连接。
3.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主要应用于广域网。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为数据包添加网络地址,并确定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
主要的协议包括:1. IP: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负责在广域网中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
2. 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错误报告和网络状态查询。
3. 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用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的协议。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端到端的通信。
它提供了进程间的通信和数据分段重组。
常见的协议有:1.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2.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常用于实时传输和广播通信。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它提供了通信节点之间进行会话同步和错误恢复的机制。
常见的协议有:1. NFS:网络文件系统是一种基于会话层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协议,用于在网络上共享文件。
七层协议详解
OSI模型结构总共分为七层,从最低层到高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以及应用层。
1、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数据链路层,想想:信号、介质。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信息可靠地在物理链路上传输,和这层相关的有物理地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存取、错误通报、数据包顺序、流量控制。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数据链路层,想想:数据帧和介质存取控制。
3、网络层网络层是复杂的一层,它负责提供连通性和路径的选择。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网络层,想想:路径选择、路由、编址。
4、传输层传输层把要传输出去的信息分成细的分段,把收到的分段整合成原信息。
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传输层,想想:服务质量,可靠性。
5、会话层如其名,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结束两部计算机间的通信会话,会话层给表示层提供服务。
它亦负责同步两部机的表示层和管理它们的信息交换。
如果想用几个字来记住会话层,想想:对话,交谈。
6、表示层表示层首先要确定来自应用层的信息传输出去到达目标系统可被读取明白,如果需要的话,表示层会在几种通用数据格式间转换,如你想用几个字形容表示层,则想:一种通用格式。
7、应用层应用层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它给用户应用软件提供了网络服务。
它与其它六层的不同是它不提供服务给另一层,只提供服务给七层外的软件。
应用层的应用例子:数据表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银行终端软件,应用层预先与可以与它通信的目标软件建立联系,并且确定了程序去处理错误处理和信息完整性,如果你想很快记住应用层,想想浏览器或ICQ。
三、OSI七层的功能及各层的协议和数据格式OSI Layers 功能协议、数据格式或设备Application 为应用程序提供通信服务FTP,WWW browsers例:Word processor Telnet、NFS、SMTPgateways、mail等Presentation 主要作用是定义数据格式TIFF,GIF,JPEG如:二进制或ASCII传输ASCII,MPEG,MIDIHIMLSession 定义怎样开始,控制和结束RPC,SQL,NFS,会话conversations如ATM机NetBIOS names的事务处理双向传输AppleTalk ASP Transport 第四层包括选择是否提供TCP,UDP,SPX错误恢复的协议如TCP→分民packet→IP→TCP组合成segmentNetwork 定义包的端对端的传送IP,IPX也定义了根据媒体的不同具Appletalk DDP把packet分割成更小的packet路由器例;cisco路由器Data Link 指定从一个具体的链路或媒体传输Frame Relay数据,定义通过不同的链路传输HDLC,PPP例:802,3,802,2定义Ethernet1EEE802,3/802,2怎样工作,HDLC→Point-to-point FDDL,ATMWAN Link 网卡、网桥、交换机Physical 物理媒件的物理特性E1A/T1A,232Commector,pin,electrical current E1A/T1A-449Eneoding.例:RJ45定义wires/pins V.35,V.24Ethernet和802.3定义wires/ RJ45,Ethernetpins1,2,3 ,6 802.3,802.5 FDDI四、在不同的计算机的相同层的通信主机A 主机BApplication Application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Session SessionTransport TransportNetwork Network NetworkData Link Data Link Data LinkPhysical Physical Physical路由器(仅仅具有三层的功能)五、Data Encapsulation 数据封装及数据包的名称数据格式OSI层数据包的名称1Data应用层DATA2 TCP Data 传输层SEGMENT3 IP TCP Data 网络层PACKET4 LH IP TCP Data LT 数据链路层FRAME5 00100101011110110 物理层BITS最佳答案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物理层: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
OSI七层模型与各层设备对应OSI七层网络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
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
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
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
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duplex)、全双工(Full du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
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
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
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
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流控(Flow 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osi七层模型讲解
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网络协议参考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和交互。
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发布,因此又称为ISO/OSI 模型。
该模型将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以下是各个层次的简要介绍: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主要负责信号传输和物理连接,包括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其传输到下一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分帧、差错校验、流量控制、访问控制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换为数据帧,并在数据帧之间建立逻辑连接。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分组转发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逻辑地址的分配和管理,并根据路由算法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控制和错误恢复,包括流量控制、可靠传输、错误检测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应用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服务。
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维护和结束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它的主要任务是定义会话的开始、中间和结束,并在会话期间提供数据交换、同步和恢复等机制。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表示和编码,包括数据格式的转换、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一致。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主要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和数据传输,包括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它的主要任务是定义应用程序的协议和接口,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以上就是OSI七层模型的简要介绍。
了解和掌握这些层次的功能和任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协议的作用和交互方式。
OSI七层模型详解
七层模型详解1.物理层:描述:怎么利用物理媒体?作用: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序数据的物理媒体。
协议: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RS-232、EIA/TIARS-449、V。
35、RJ-45等。
连接物理: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属物理层的媒体和链器。
转发器Repeater、集线器Hub、重发器(也成中继器或转发器)。
示例:Rj45,802.3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称为比特(bit)。
2.数据链路层:描述:每一步该怎么走?作用: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连接物理:连接设备:网桥(也称桥接器),Bridge(可以进行两个网段直接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转换)。
示例:A TM,FDDI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称为帧(frame)。
3.网络层描述:走哪条路去?作用: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选择。
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联网等。
协议:网络层的代表协议包括:IP,IPX,RIP,OSPF等。
连接物理:连接设备:路由器(Router),桥路器BROUTER(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系统)。
示例:IP,IPX等。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4.传输层描述:对方在哪?作用: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
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协议:传输层的协议包括:TCP,UDP,SPX等。
IP为不可靠,TCP为可靠。
连接物理:示例:TCP,UDP,SPX。
数据单位:在这一层,数据单位成为数据段(seg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SI七层分层模型每层的所有协议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分层模型是一种通信体系结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
它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负责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层次的功能以及相关的协议。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功能:物理层是网络中最底层的层次,负责定义和传输数据的电信号。
它处理与通信介质的物理连接,例如电缆、光纤或无线电波。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功能: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转换为帧,并为物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还解决了网络中传输中的错误检测、纠正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 相关协议:以太网(Ethernet)、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传统的Token Ring网等。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功能:网络层负责在网络中路由数据包,并提供逻辑地址分配、数据分段和拆装等功能。
它实现了跨越多个网络的数据传输。
- 相关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IPSec(IP Security)等。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功能: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恢复。
它将数据可靠地
分割为数据包,并确保它们以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到达目的地。
- 相关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等。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功能:会话层管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对话和会话。
它提供了建立、维护和终止会话的机制。
- 相关协议:NetBIOS(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RPC(Remote Procedure Call)等。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功能:表示层负责处理数据的表示方式,以便不同系统之间的正确
解释。
它还提供了数据压缩、数据加密和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
- 相关协议: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等。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功能: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最高层。
它提供了各种
应用程序和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eb浏览等。
- 相关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等。
这些层级和协议共同构成了网络中的通信体系结构。
通过将通信功能分离到不同层次,OSI模型能够提供更高效、可靠和灵活的网络通信。
不同层次的协议可以独立开发和更新,从而简化了网络的设计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