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建筑二次供水节能设计之全变频供水
装配式建筑施工二次供水系统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二次供水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161f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4.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二次供水系统设计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净化水资源、增强供水设施可靠性和节约能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装配式建筑施工二次供水系统设计变得十分关键。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原则、组成部分以及流程控制等方面来讨论装配式建筑施工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设计原则1. 全面考虑供水需求: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全面考虑使用者的实际用水需求,包括冷热水和饮用水等不同用途的需求。
通过合理调节管路和设备参数,确保满足各个场景下的供水需求。
2. 节能与环保:在装配式建筑中,尽量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如智能化管网控制系统、太阳能加热设备等。
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要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并且选择环境友好型材料,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设计灵活性:装配式建筑施工通常伴随着建筑规模和功能的多样性,所设计的二次供水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变化因素,并采用可扩展的设备和管路布置方案。
二、组成部分1. 外部水源接入系统:装配式建筑通常依赖于外部供水系统,将清洁、可靠的自来水引入建筑内。
在设计时要确保外部供水管道与建筑主体连接紧密、安全可靠,并合理预留进水口位置。
2. 给排水管网系统:给排水管网是二次供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包括冷热水供应管、废弃物排放管和雨水排放管等。
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布局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并选用符合标准要求且低风险的材料进行施工。
3. 输送设备与储存装置:为了能够保证正常稳定地向各个楼层或房间提供二次供水,输送设备(如泵)和储存装置(如储罐)是必不可少的。
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当容量和效率的设备,并考虑到节能运行和维护成本。
4. 水质净化与消毒系统:为了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需要设计相应的水质净化和消毒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采用过滤器、杀菌设备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确保供水达到卫生标准。
三、流程控制1. 控制策略与自动化:装配式建筑施工二次供水系统应考虑到自动化控制的可行性。
新型建筑二次供水系统节电控制装置浅析
![新型建筑二次供水系统节电控制装置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508e11a300a6c30c229f43.png)
1新型 建筑 二次供 水 系统节 电控 制装置 技术背 景分 析
通过几年 的不 断发展 , 全球的节电产业市场已经步入高速发 展阶段 。 行业发展初期 , 市场对节 点技术 的认知度较低 , 市场的开 拓进程发展缓慢 , 从事该产业 的企 业数量较少 , 用 户的节 电意识 十分淡薄 。 目前 , 市场上正在使用的建筑 二次供水 系统 主要 为采 用基 于变频调速节 电技术 的恒压供水原理 , 此类设备理论节 电率 为2 0 %一 3 0 %, 但在实际应用的节 电率仅能达到 8 %一 1 1 %。经过分 析, 此类设 备节电效果不理想 的原 因主要为 , 其对供水 高峰期 电 机的频繁启动及供水低 峰时段 电机连 续运行 的情况采 用单一 的 控制方式 , 造成 了电能 的浪费。
新型建筑二次供水 系统节 电控 制装置浅析
宋 楠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 3 0 0 3 3 )
过应用其所特有的分时段供水节 电工作模式系统 自 识别过程控制算 法, 结合由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的系统供水压力值, 利用归属度函数 的计算方法 ,实现对高频度用水时段与低频度用水时段由系统 自动 判别 。当系统 自 判断过程完成后 ,装置将按照预先设定好 的控制曲 线, 对二次供水系统进行模糊 P I D控制计算, 将计算结果转化为控制 信号, 驱动变频器对水泵进行 匣压控制, 以保证系统供水的稳定 眭。
3新型 建 筑 二 次供 水 系统 节 电控 制 装 置应 用 案 例 分 析 及 评价
3 . 1新型建筑二次供水 系统节电控 制装置多时段控制分析 新型建筑二 次供水系统节 电控制装置可 对公用建筑 的休 息 时段 、 学校 的假期时段参 数进行单独设定 , 装 置 自动更改 压力给 定量 。如为适应生活供水中的 3个用水 高峰期 的流量波动 , 设置 三个高压力供水时段 , 如下图所示 :
新建小区二次供水系统的节能设计
![新建小区二次供水系统的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976de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c.png)
新建小区二次供水系统的节能设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摘要:本文在相关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合现状调查和研究分析的进展和思路,为保证二次供水的健康安全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二次供水;问题;对策;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宅建筑的增多,二次供水也在不断增加,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人们生活和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许多专业人士对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结合我国二次供水现状及研究分析的进展和思路,提出了二次供水的发展趋势和思路,为二次供水的健康安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二次供水的概要二次供水是一种供水形式,由供水管网或水生植物储存加压,然后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
通常,供水系统二次供水主要用于补偿供水系统中的压力不足。
城市供水,保障高层建筑供水。
二次供水的水质易受污染。
二次供水一旦受到污染,不仅会影响水的感官特性,而且还会造成安全问题。
2二次供水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及原因2.1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不足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不足是造成二次供水出现卫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二次供水设备清洗消毒不规范,导致控制网污染严重,最终导致消毒剂消耗和消毒不合格。
住宅小区的大部分重要房屋或公共建筑都有独立的生活消防水池,理论上有助于保持水的清新,但在实践中,房屋的用水量与消防用水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办公楼,它在消防水中的溶解量是用水量的10倍,这通常会让水箱里的水停留几天或更长时间,水中的余氯被排出,细菌开始生长,因此,水根本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2.2供水水质出现二次污染现象建筑物陈旧、材料陈旧、损坏严重、管理公司对水箱清洗不当,可能导致二次供水二次污染。
自来水厂符合国家标准,不纯,含有一定的无机、有机和微生物物质。
当水流过管网时,部分物质发生分解,水和分解产物与管壁材料发生反应,水中残留的细菌大量繁殖,管道系统将再次受到污染。
二次供水采用变频输水技术避免污染
![二次供水采用变频输水技术避免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3fa41dce8bd63186bcebbc69.png)
二次供水采用新技术避免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是随着城市建筑的“长高”,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层供水方式。
当自来水从自来水厂经过原水处理,通过市政管网“一次供水”输送到小区时,高层水压问题就需要得到解决。
有句老话说得好,“水往高处流”,于是乎这高楼供水就需要通过这一环节才能运送到每家每户。
这种城市公共供水系统中所必须的组成一般有:蓄水池、水窖、水箱、水泵,是住宅小区、医院、宾馆的必备供水设施。
换句话说,二次供水关乎每个人的用水安全。
你们可别小看这二次供水,一般居民对二次供水不了解,以为水质和这没半毛钱关系,其实作为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才是关乎我们日常用水的最关键,也是最易产生污染的一个环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上面提过,二次供水设施的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蓄水池、水箱,这些设施若密封不严、无人监管或者未及时清洗,都是极易产生污染的,从而影响老百姓的用水安全。
对于二次供水的检查,有不少记者、相关单位都进行了考察,发现水箱的水质是触目惊心。
大部分小区水箱底部都沉有沉淀颗粒、漂浮物、还有因为时间已久而产生的铁锈。
由此可见,对于水箱的清洗和材质的选择,物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引起重视。
中崛小编也在这里呼吁各位,二次供水虽没有强制性的管理标准,但是二次供水卫生规范却是三令五申,各个地方也有出台不同的文件,在监管上最重要的还是在去落实,形成忧患意识方能在二次供水卫生工作上提高效率。
近几年,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不断创新,以屋顶水箱为主导的二次供水开始了革命性的改造,二次供水设备开始进入人们的眼球。
“变频输水”这种新技术得到不断的改革,延伸而来的无塔供水、变频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都渐渐得到推广,这种通过检测管网压力,采用变频方式调整水泵转速控制水流量来实现加压供水的方式成功运用到了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市场的喜爱。
尤其是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核心为智能供水控制系统,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的原有压力能源,在同样供水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功率相对较小的水泵及控制设备,同时在夜间小流量用水的情况下利用自来水水压直接供水而无需起动水泵。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29957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73.png)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摘要:目前,高层建筑常见的供水方式是平行供水、顺序供水。
平行供水是通过将建筑物分成区域来实现的,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在建筑物的底部或地下室安装单独的二次供水设施,以满足各区域的供水需求。
这种方式是各地区独立供水,互不影响,供水稳定性高,中央部署简单,易于维护,但面临着水泵供水高压管道建设、投资成本等问题。
顺序方式是将水泵分散到建筑物的各个区域,市政供水之后,各楼栋分别进行抽水供水。
该方法管道布置相对简单,投资节省,能耗低,但采用分布式水泵,由于前后距离较近众多的水泵运行,对相邻楼层的生活有一定影响。
因此,无论采用平行供水还是顺序供水,都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节能供水方案。
关键词: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引言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筑的给水形式可以分为“串联供水”“并联供水”,其中串联供水方式主要是在小区内的楼栋分区分别设置水泵,从市政供水管网抽水加压之后提供给相应楼栋进行应用。
虽然此种供水方式投入的费用较少、管道设置简单、能源消耗较少,但是由于采取的是分散式泵房且存在较大运行噪声,所以会对居民造成一定影响;并联供水方式就是在建筑的底层或者地下室等设置集中泵房,能够对所有楼栋以高度分为高中低区,此种供水方式能够对每个分区单独供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采取的是集中布置方式,更便于对其进行管理。
但是缺点在于水泵供水高压管线较长,整体费用相对较高。
在做设计时需要做一个综合的平衡。
1供水现状及常用二次增压模式类型城镇供水系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些年城镇发展迅速,城镇供水管网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阔,二次供水需求增长速度极其迅猛。
当前,在建设供水体系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城镇居民所需的生活水量得到满足。
我国水资源匮乏,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节水措施以满足城市供水保障,所以应对供水予以高度重视,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证供水质量。
考虑到城市供水设施的状况和现有的国家规划规范和条例,二次供水工程需要升级。
二次供水 变频调速供水原理
![二次供水 变频调速供水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eca1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e.png)
二次供水变频调速供水原理
二次供水是指将一次供水通过中央水泵站进行处理和分配后,再经过管网输送到用户终端进行用水的过程。
变频调速供水是指通过调节水泵的转速,来达到控制供水压力和流量的目的。
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传感器检测水压和流量:在供水系统中安装水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供水压力和流量的变化。
2. 传感器信号反馈给变频器:传感器检测的信号通过反馈给变频器,变频器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水泵运行的频率和转速。
3. 变频器调节水泵转速:变频器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调节水泵的转速。
当需要增大供水流量和压力时,变频器提高水泵的转速;当需要减小供水流量和压力时,变频器降低水泵的转速。
4. 通过水泵提供供水:根据变频器的调节,水泵的转速发生变化,从而控制供水流量和压力。
水泵将处理后的一次供水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终端,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
变频调速供水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供水压力和流量,节约能源,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浅淡建筑二次供水节能设计之全变频供水
![浅淡建筑二次供水节能设计之全变频供水](https://img.taocdn.com/s3/m/97385b9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9.png)
浅淡建筑二次供水节能设计之全变频供水摘要随着建筑物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提升,我国城镇供水管网的低压供水模式已不能满足较高楼层供水压力的要求,二次供水方式便应运而生。
二次供水有多种供水方式,其中变频调速供水是现行主流供水方式。
技术不断更新,变频调速供水已从单变频逐步发展为全变频供水,若选泵适当,节能效果显著,但其短板是没有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水压。
叠压供水则克服了上述缺点,两者强强联合形成全变频叠压供水,其应用的限制主要是其对市政供水管网有较高的要求。
在进行二次供水系统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的是系统供水量和水压,亦需考虑供水水质的保障措施。
供水水压的高低会影响供水能耗,过高的水压不节水不节能,而过低的水压用水舒适性得不到保证,在设计时最不利用水点处的水压建议采用0.10~0.15MPa。
文中比较给出了单变频、全变频泵组组合的高效区流量范围占比。
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供水设备因各工作泵采用等量同步、效率均衡运行模式,高效区流量范围占比大,节能效果很理想。
关键词:二次供水,数字集成全变频,泵组组合,高效区流量范围一、引言随着建筑物层数和高度的提升,我国城镇供水管网的低压供水模式已不能满足较高楼层供水压力的要求,二次供水方式便应运而生。
二次供水有多种供水方式,其中变频调速供水是现行主流供水方式,若选泵适当,节能效果显著,但其短板是没有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水压。
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供水设备因各工作泵采用等量同步、效率均衡运行模式,高效区流量范围占比大,节能效果很理想。
二、术语摘录2.1二次供水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1]。
该条全文引自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条文没有考虑水质的影响,当用户对水质有更高要求时,也需二次供水,如管道直饮水。
2.2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设备设备中的每台水泵均独立配置数字集成水泵专用变频控制器,各变频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技术相互通信、联动控制、协调工作,可直接通过显示屏进行人机对话实现泵组运行参数的设定与调整,使泵组实现全变频控制运行的成套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设备[2]。
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简析
![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da76f0a32d7375a51780c7.png)
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简析摘要:本文主要把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应用于二次供水设备,集远程监控、远程报修、全变频节能控制于一体,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并分析了该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在能耗和供水稳压方面的特性。
关键词: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二次供水1、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本研究搭建了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如图1左边所示。
该系统为每台水泵配备1台变频器,控制单元采集系统压力、液位、流量等信号,实时采集信号数据,通过全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算法控制水泵的运行;其控制柜由变频器、控制单元、云通讯单元、人机交互界面、手机APP、电脑PC端等部分组成。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手机APP、电脑PC端来监控系统运行。
2、智能全变频技术在二次供水的应用2.1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能耗特性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主要由变频调速器、交流电动机、水泵几部分组成,系统通过改变电机的运行频率,进而改变转速来达到恒压供水的目的。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水泵的工作性能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如图1右边所示,曲线1、2分别为管路特性曲线、水泵工作性能曲线。
图1扬程H与流量Q的关系表达式为H=SQ2(1)式中:S为管路的特性系数值,s2/m5。
变频调速水泵的能耗Nin可由式(2)确定:(2)式中:γ为水的比重,kN/m3;Q为水泵的流量,m3/s;H为水泵的扬程,m;η为变频调速水泵的综合效率;ηvfd为变频调速器效率;ηm为交流电动机效率;ηp为水泵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
各部分的运行效率随水泵负荷的改变而改变,水泵运行的能耗并非简单的同流量的成三次方的关系。
当负荷率越低,其运行效率越低,而且在低负荷时其综合运行效率会急速下降。
因此,让变频调速水泵尽可能地在效率区运行才能实现系统节能的目的。
2.2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节能效果分析图2为分析全变频供水控制系统节能效果,搭建二次供水叠压试验平台,如图2所示。
图中叠压设备通过压力变送器②测定出口压力作为PID的控制反馈信号,通过流量控制阀③调节出水流量,通过流量变送器④来测定出口流量,3台水泵的额定功率均为3kW。
二次供水_变频调速供水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二次供水_变频调速供水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b60d5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5.png)
二次供水变频调速供水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建筑中,二次供水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它通过管网将自来水从一次供水网络输送到各个用户点,满足人们日常用水的需求。
而在二次供水系统中,变频调速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价值。
本文将对二次供水及变频调速供水原理进行详细概述与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含五个主要部分,除引言外还包括二次供水、变频调速供水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以及总结与展望等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二次供水及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并进一步阐明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具备的效果和价值。
同时,也将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建议。
以上是“1. 引言”的部分内容介绍,接下来将会逐级详细阐述每个子标题所涉及的内容。
2. 二次供水2.1 定义与意义二次供水是指将从原水源(如河流、湖泊等)采集的生活用水经过初级处理后,送至水厂进行再次净化,最终供应给居民和工业用途的过程。
它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供水的意义在于保障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对清洁可靠的用水需求。
通过先进的净化处理技术,可以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污染物,提高供水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饮用水源。
同时,在工业生产中,高质量的二次供水也能确保工艺流程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
2.2 二次供水系统组成二次供水系统由以下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水源引入系统:包括取水口、初始处理单元、输送管道等。
- 清水池:用于储存和稳定化进入系统的净化后的清洁水。
- 净化处理单元:包括絮凝、混凝、沉淀等技术单元,以消除原水中残留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 过滤系统:通过不同种类的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去除水中微小颗粒和余留的有机物。
- 消毒系统:利用消毒剂(如氯)或其他消毒技术进行杀菌处理,确保供水达到卫生标准。
- 输水管网:将净化后的二次供水分配到城市各个用水终端。
2.3 二次供水系统的作用与优势二次供水系统具有以下作用与优势:- 提高供水质量:经过净化和消毒处理后的二次供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清洁健康饮用水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浅析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
![浅析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a6fa81da58da0116d174902.png)
浅析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给排水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供水设备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设备类型,其中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文章结合实例,重点论述了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
关键词: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一、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概述(一)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的定义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是基于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之上,其主要包括了无负压调节罐、水泵、气压罐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四大部分。
无负压变频供水技术充分结合了预压平衡技术、负压反馈技术、真空抑制技术及信号采集分析处理技术等,能够有效实现无负压变频供水和空气之间的全权隔绝,仅需要利用原有的自来水管网的压力便可以进行加压供水,且不会对外界的供水管网产生任何的影响,确保了二次供水的节能性及高效性。
(二)变频无负压设备的特点变频无负压设备属于新型的供水系统,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优势,但也具备一定的不足之处。
其优势重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能够更好的节能,且初期设备投资相对较低。
传统的二次供水技术,首先需要将市政管网中的水运输到水池中,然后利用水泵及水箱来调节自来水的额流量和压力,待其流量和压力达到供水要求的时候,才能开始供水。
在此过程中,自来水在运送到水池的时候就会消耗其自身一定的压力,且水池及水箱等设备需要投入相对较大的费用,这样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消耗,还增加的资金的投入。
而使用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之后,可直接将市政管网和供水设备连接起来,能够有效节省了水池和水箱的资金投入。
此外变频无负压设备的初期投资也相对较低;第二,在使用变频无负压设备的过程中,其配备的都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能够有效阻挡细菌,且设备主要使用的是不锈钢的材料,能够有效避免管道内部出现藻类现象,这样能够确保供水过程的清洁度,确保自来水的供水质量;第三,变频无负压设备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在使用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的时候,一般多采用的是型号较小的加以泵,且一般采取的多台加压泵一起运行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对电能的消耗。
浅析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
![浅析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a08a4c8a300a6c30d229f30.png)
浅析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给排水工程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供水设备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新型设备,其中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种设备是以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为基础进行使用的,在使用的时候更加具有节能的效果。
标签: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基础设施在技术方面在不断的提升,其中给排水工程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近年来,很多的新型供水设备在不断出现,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成为了热点,它在供水的时候可以更加的节能,而且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种技术,使这种技术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对这种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的涵义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是一种综合了多种技术的集合体,在这种技术中有预压平衡技术、负压反馈技术、真空抑制技术和信号采集分析处理技术。
在使用这种技术进行供水的时候,可以实现和空气的完全隔离,利用原有自来水管的压力就可以实现加压供水,而且在进行供水的时候,对供水的官网不会产生影响,使得二次供水可以更加的节能和高效。
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是以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作为基础的,在进行供水的时候,要经过无负压调节罐、水泵、气压罐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共同操作才能实现无负压二次供水。
2 变频无负压设备的特点变频无负压设备是一种新型的供水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它既有优势也存在着劣势的。
变频无负压设备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用这种供水技术可以更好的节能,传统的二次供水在供水模式上就存在着能耗大的问题。
在进行二次供水的时候需要将市政管网中的水运送到水池中,然后使用水泵和水箱对自来水的流量和压力进行调节,在流量和压力可以达到供水要求的时候,才会进行供水。
在这个过程中,自来水在进入水池的时候会浪费它自身的压力,在使用水池和水箱等设备都是一项非常大的投资,这样不但会造成能源的损耗,也是导致资金的浪费。
关于建筑变频无负压供水分析
![关于建筑变频无负压供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07df3a2cc58bd63086bd6b.png)
关于建筑变频无负压供水分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寸土寸金,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高层建筑格外青睐。
本文主要就城市高层建筑二次加压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变频无负压供水的优缺点,并提出应对措施。
标签: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优缺点;缺点应对措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寸土寸金,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高层建筑格外青睐。
而高层建筑均需采用二次加压供水,于是二次加压供水已成为城市供水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对生活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应运而生。
何为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变频无负压供水技术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的供水方式,是变频恒压供水技术的发展与延伸。
我国采用的建筑二次供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用“储水池+水泵+高位水箱”的供水方式。
市政水注入储水池,然后由水泵加压后送至高位水箱,由高位水箱向用户供水保证供水压力。
这种方式对于用水低区来说压力过大,可能要加设减压阀,造成能量浪费。
储水池起到高峰用水时调节作用,可以应对短时停水、停机、可兼消防前期给水。
第二阶段采用“储水池+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
设定了系统的供水压力后,在智能程序控制下,水泵的转速和投入运行的水泵数量随供水量的变化而改变,输出压力恒定,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能。
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第三阶段bianpin技改进、贮水调节和加压供水方案;在低压电器的配置上“变频无负压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
设备直接连接在市政自来水管网上,不需要设置储水池,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压力,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等特性,所以这种供水方式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最常用的供水方式。
变频无负压供水系统主要由变频调速水泵机组、稳流补偿器、真空抑制器、压力和流量传感器、预压自平衡器、控制柜等设备组成。
浅谈变频二次供水的功能和特点
![浅谈变频二次供水的功能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7ac7cb9ec3d5bbfd0a7489.png)
详解变频二次供水设备种类功能特点使用范围二次供水设备即是通常人们所称的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但是,过去在全国尚未有一个完整的针对二次供水工程的技术标准,只是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相关章节中提出部分要求。
二次供水设施主要为弥补市政供水管线压力不足,保证居住、生活在高层人群用水而设立的。
相比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容易被污染,二次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都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
今后凡是应建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项目,二次供水设施必须独立设置,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供水设备,长沙久华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分为: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深井变频供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变频泵组。
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由稳压罐、水泵、负压罐及电控柜四部分组成,其突出优点是,不需建造水塔,投资小、占地少,布置灵活,建成投产快。
采用水气自动调节、自动运转、节能与自来水自动并网,停电后仍可供水,调试后不需看管。
广泛用于企业单位、住宅区及农村的生产、生活、办公供水。
适用于供水户在5000户以内,日供水量在3000m3以内场所,供水高度达100米以上。
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是一种新型的节能供水设备。
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系运用当今最先进的微电脑控制技术,将变频调速器与电机水泵组合而成的机电一体化高科技节能供水装置。
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以水泵出水端水压(或用户用水流量)为设定参数,通过微机自动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调节水泵电机的转速,实现用户管网水压的闭环调节,使供水系统自动恒稳于设定的压力值:即用水量增加时,频率提高,水泵转速加快;用水量减少时,频率降低,水泵转速减慢。
这样就保证了整个用户管网随时都有充足的水压(与用户设定的压力一致)和水量(随用户的用水情况变化而变化)产品特点:1、具有超压、欠压、过载、短路、断相、低液位等功能。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befe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3.png)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发布时间:2022-10-13T02:45:50.80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1期第6月第37卷作者:赵雷[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赵雷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邮编:518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提高,给水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困难。
尤其是民用建筑,在空间、时限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采用常规的加压方式,将会产生很大的能源消耗,这与现代节水型社会的理念不符。
这就需要加快对二次供水系统节能的研究,建设更加现代、节能的给水系统。
本文通过对一些建筑给水系统的实例,对二次增压系统的节能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有关人员有所启发。
关键词: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根据现有的情况,建筑给水采用了“串联供水”和“并联供水”两种形式,其中,采用串联供水的方法是在建筑物的不同区域分别安装水泵,然后通过市政管网对其进行增压,然后将其输送到对应的区域。
尽管这种供水方式投资少,管道设置简单,能耗低,但采用分散式泵房,噪音较大,对住户有一定的影响;并联供水系统是指在一楼或地下室安装一台独立的水泵,从而实现对各个区域的供水。
这种供水模式可对各分区进行独立的给水,稳定度高,而且采用集中式布局,便于管理。
但其弊端是,水泵供水的高压管道长度比较大,总体造价也比较高。
总之,不管采用哪一种给水,都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设计出最适合的节电节水系统。
一、给水二次增压系统现况变频装置在建筑给水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具有占地少,维护管理方便等诸多优势。
但是,当前我国在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中,对变频调速装置的选择和泵组的配置都有一些缺陷,这就导致了后期变频装置的能耗偏高,终端用户的供水压力变化较大。
因此,在充分发挥变频装置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对单位用水的能耗控制。
浅议无负压供水原理与传统二次供水节能及经济比较
![浅议无负压供水原理与传统二次供水节能及经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659c895ec3a87c24028c460.png)
浅议无负压供水原理与传统二次供水节能及经济比较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土地的供应逐年减少,而城市人口却越来越集中。
为解决这个矛盾,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
用水的安全,卫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行采用传统的水池,水泵变频供水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凸显出来。
如:能源浪费,不节能,管理不善引起的生活水池二次污染,占用地下停车位等。
在当前国家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大背景前提下,无负压变频供水技术无疑在生活供水方面是很好的一种节能技术。
它也随之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供水设备、节能、经济一.无负压供水设备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微机控制系统实时的联合控制作用调节稳流补偿器和真空抑制器来实现的。
其中稳流补偿器整体包括稳流低能补偿器、稳流高能补偿器和稳流自平衡器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里面又含有多个控制单元、信号检测反馈装置、动作执行部件及自动调节装置;真空抑制器是整个系统的中继站,主要完成各种信号的收集、转发和控制命令的分配调节,其部件包括真空抑制系统和真空补偿系统。
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实际用水量小于给水管网的给水流量时,此时管网不会产生任何负压,稳流低能补偿器进入储能状态进行能量的储备,当储存能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将多余的能量一部分通过稳流自平衡补偿装置将能量补偿给高能补偿器,一部分以压力的形式释放给用水管网,已实现管网的小流量保压;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实际用水量大于给水管网的给水流量时,此时,稳流高能补偿器将原来储备的能量进行释放,以补偿此时的能量不足,以保证整个系统中的压力平衡。
检测装置我们是通过多个信号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稳流补偿器中的各种变量,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处理和PID调节器的比较、判断,然后反馈给真空抑制器中的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把计算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分配给稳流补偿器中的各个动作执行部件来完成能量的自动补偿,达到整个容器内压力的自动平衡状态,抑制负压的产生,完成不间断的持续正常供水。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探究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eb90b26c175f0e7dd1370c.png)
2019年2月【产业论坛】住宅与房地产32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节能设计探究施光宇(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摘 要:基于建筑给水系统节水节能设计,文章结合实例通过变频设备的合理选型与控制实现供水能耗的降低,旨在达到建筑给水节能降耗与降低供水企业运维成本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给水;二次增压;变频;单位供水能耗中图分类号:TU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032-01 1 建筑给水二次增压系统现状在建筑给水设计中,变频设备已越来越普及,相对于传统的上下水池(箱)供水有占地小、维护管理便利等较多优点。
但目前在建筑给水设计中,对于变频设备的选型与泵组配置都存在一定不足,造成后期变频设备能耗高,末端用户供水压力波动明显等问题。
因此在充分利用变频设备优点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单位供水能耗的控制。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城市供水企业越来越多地关注供水节能问题,降低单位供水能耗已是未来供水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2 工程实例某东部沿海城市小区为8层纯住宅楼,户内用水总当量为5m 3,小区共计720户,其中增压用户为540户,该小区已建成多年,不存在空置情况,入住率为100%。
原设计采用概率法进行供水秒流量测算,得出的泵组流量为Q1=44.5m 3/h,因小区部分楼栋存在地势高差,原设计H1=45m。
现增压系统为地面水池+成套变频设备调速供水。
泵组组成的具体型号为格兰富CR32-3(5.5kW),三台,两用一备,变频系统为单变频“一控三”,采用出口端变压控制,泵组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泵组曲线图2 某单日供水流量情况此套泵组使用时间为3年,至今运行良好,出水压力平稳,满足设计要求。
为便于进行供水能耗对比,对该设备出口加装电磁流量计进行连续6d (六月份)的供水流量测算,并记录总耗电量,截取某单日供水流量情况,如图2所示。
电磁流量计反馈数据显示,供水高峰时间出现在8点与21点附近。
浅谈二次供水泵房设备演变与数字集成全变频供水设备节能优势分析
![浅谈二次供水泵房设备演变与数字集成全变频供水设备节能优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935542b9d528ea80c7799a.png)
1.微机控制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和数字集成全变频供水设备特点
浅谈二次供水泵房设备演变与数字集成全变频供水设备节能优势分析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二次供水泵房毫无疑问是建筑的主体,供水设备能否正常稳定的运行关系到用户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生产和生活用水,二次供水泵房设备的配置是否合理也关系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关键词:二次供水泵房;设备演变;数字集成全变频供水设备;节能
近些年来,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高层建筑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二次供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管理二次供水设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泵房二次供水技术的演变及各自优缺点对比,为二次供水泵房合理选择合适的供水设备提供参考,结合数字集成全变频供水设备节能优势分析,达到更加理想的节能效果,为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相应的数据,从而对二次供水系统提供在设计和管理上的帮助。
微机控制变频调速供水的核心是变频器根据用水压力变化自动调节运行频率,反馈到水泵为电机转速的变化,从而实现变频恒压供水。微机控制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基本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继电器电路组成的电气控制柜来实现泵组的变频调速和运行控制,水泵的启停均需要通过继电器二次控制回路以机械式的触点不断切换来实现,安全可靠性不高;所有泵组共用一台变频器,通过频繁的交替切换变频器实现多台水泵交替变频启停,两台或以上水泵运行时只能实现某一台泵变频调速运行,其他水泵工频运行。这一控制技术导致:工频泵超流量运行、变频泵小流量运行,水泵不在高效率区间、偏离效率区运行,造成电能的长时间浪费。
建筑物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建筑物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0ff97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8.png)
建筑物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在城市建设中,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而建筑物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则是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文将从设计原理、应用场景、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设计原理所谓建筑物二次供水系统,是指将居民用水分为“新水”和“旧水”两种,并在建筑内部进行一定的输配水处理,以达到节约用水、提高水质和延长设备寿命等优点的系统。
具体来说,在二次供水系统中,新水由外部水源进入建筑物内部终端设备(如水龙头、洗手池等)之前,经过一定的处理,如过滤、加压、加热等,质量更加可靠,更加符合国家的安全卫生要求。
而旧水则是指,终端设备使用后的排水,经过回收处理(如过滤、杀菌等),重新利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应用场景二次供水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医院等。
其中在商业建筑、医院等用水量较大、对水质也较高要求的场所中,特别适用。
比如一些大型集团或企业总部,以及医疗设施、高档写字楼等场所都会采用二次供水系统。
优缺点在二次供水系统中,新水和旧水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达到了节约用水、提高水质和延长设备寿命等优点的同时,也有一些缺点需要注意。
其中最显著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建设和维护费用也高昂。
另外,由于需要设计和建造二次供水系统,这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延误和变更。
但是,总体来说,二次供水系统的优点多于缺点,它们在大规模建筑项目或特殊场所的建筑中是必须采用的工程形式。
总结二次供水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用水系统,尽管其建设成本较高,但是在通过有效的运作,却可以达到显著节约用水和提高水质等优点。
在城市住宅、商业和医疗设施等地方的建设中,可以采用二次供水系统的形式,以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质的安全可靠。
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应用
![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c2cde75a8102d277a22f7d.png)
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4-29T15:33:15.9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郝佳1 杭建璞2 张建华3[导读] 摘要: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自从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在我国的应用以来,技术不断地提高,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1.西安工程大学后勤管理处陕西西安 710048;2.艾默生科技资源(西安)有限公司 PSS 陕西西安 710016;3.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摘要: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自从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在我国的应用以来,技术不断地提高,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为止,在我国的二次供水的加压技术中,主要使用的技术是单变频恒压供水技术以及多变频的恒压供水技术,但是在二次供水的加压技术中,使用“变频+工频”的方式,其能耗较大,稳定性较差,不利于节能环保。
因此,在二次供水加压环节中,需要减少在二次供水加压环节中的能耗,优化变频供水方式。
智能全变频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应用,简化了设备的操作流程,将设备的远程数据、节能控制集中起来,在二次供水中应用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二次供水中的能耗,简化流程,提高二次供水的质量。
关键词: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二次供水;应用1 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中的应用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在二次供水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变频器(VVVF)组成的变频调速器,可以对系统中水泵的功率进行智能化的调节。
智能化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可以根据管道出水压力数据的情况,调整水泵的运行频率,进而改变其转速,实现二次供水中的恒压供水。
在系统中的每个水泵的输出的轴功率,主要是以所有水泵在运行过程中的负荷率进行改变与调整的。
智能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水泵的负荷率与整个管网中各部分用水设备的用水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并非是简单的三次幂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建筑二次供水节能设计之全变频供
水
摘要
随着建筑物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的提升,我国城镇供水管网的低压供水模式
已不能满足较高楼层供水压力的要求,二次供水方式便应运而生。
二次供水有多
种供水方式,其中变频调速供水是现行主流供水方式。
技术不断更新,变频调速
供水已从单变频逐步发展为全变频供水,若选泵适当,节能效果显著,但其短板
是没有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水压。
叠压供水则克服了上述缺点,两者强强联合
形成全变频叠压供水,其应用的限制主要是其对市政供水管网有较高的要求。
在进行二次供水系统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的是系统供水量和水压,亦需考虑
供水水质的保障措施。
供水水压的高低会影响供水能耗,过高的水压不节水不节能,而过低的水压用水舒适性得不到保证,在设计时最不利用水点处的水压建议
采用0.10~0.15MPa。
文中比较给出了单变频、全变频泵组组合的高效区流量范围占比。
数字集成
全变频控制供水设备因各工作泵采用等量同步、效率均衡运行模式,高效区流量
范围占比大,节能效果很理想。
关键词:二次供水,数字集成全变频,泵组组合,高效区流量范围
一、引言
随着建筑物层数和高度的提升,我国城镇供水管网的低压供水模式已不能满
足较高楼层供水压力的要求,二次供水方式便应运而生。
二次供水有多种供水方式,其中变频调速供水是现行主流供水方式,若选泵适当,节能效果显著,但其
短板是没有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水压。
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供水设备因各工作
泵采用等量同步、效率均衡运行模式,高效区流量范围占比大,节能效果很理想。
二、术语摘录
2.1二次供水
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1]。
该条全文引自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条文没有考虑水质的影响,当用户对水质有更高要求时,也需二次供水,如管道直饮水。
2.2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设备
设备中的每台水泵均独立配置数字集成水泵专用变频控制器,各变频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技术相互通信、联动控制、协调工作,可直接通过显示屏进行人机对话实现泵组运行参数的设定与调整,使泵组实现全变频控制运行的成套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设备[2]。
三、变频供水
3.1不一定节能
变频电路是由整流器和逆变器组成的AC-DC-AC变换电路,整流器先将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再由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频率f、电压u可单独或同时调节的交流电。
早期电流变频由继电器实现,故障率较高,现在已基本由数字集成电路代替,不变的是各种变频电路均是耗能电路。
给水系统的特点是按秒流量设计,但大部分时间为低流量运行,水泵低速运转在低效区,电机过热,电能变热能,再加上变频控制电路的损耗,实际能耗可能高于水泵工频运行。
因此节能的关键是确保变频泵组运行在高效区。
3.2控制方式
变频调速供水根据泵组出口压力值不同,有恒压变流量和变压变流量控制之分。
恒压变流量模式下系统设定的给水压力值为设计秒流量下水泵出水管处所需的压力,系统在水泵出水管上安装电触点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取样,通过控制使泵组出口压力稳定在设定的压力值。
变压变流量模式下则是在供水管网末端安装
电触点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取样,通过控制使管网末端水压保持恒定,泵组出水
口压力则随供水量变化而变化,但其控制相当复杂。
现多采用恒压变流量控制方式。
3.3运行模式
全变频调速供水所有水泵均配置变频器(包括备用泵和小流量泵),变频器通
过总线(CAN总线)技术实现相互通信,使水泵采用等量同步、效率均衡运行模式,为现今较为高级的变频供水技术,供水原理示意图见图5-2-1。
全变频调速的工
作原理简述如下(以三台工作泵为例):
首先,单台泵变频运行,随用水量的增加逐渐升频直至工频运行状态。
此时,如供水压力仍达不到设定值,则变频启动第二台水泵,该泵运行频率逐渐上升,
而第一台泵则逐渐降频,直至两泵同频率运行。
当两泵运行不能稳定供水压力时,两泵同步升频直至工频状态。
如两台泵工频运行不能稳定系统压力,则变频启动
第三台水泵,该泵运行频率逐渐上升,而第一、二台泵则逐渐降频,直至三泵同
频率运行。
反之,系统用水量减少时,则同步下降水泵运行频率,当运行频率低
于30Hz(部分产品可到25Hz,此值用户可自行设定)时,系统停止一台泵运行,
直至所有水泵停机。
而单变频调速供水系统是指1台变频器控制多台水泵进行恒压变流量运行,
假设工作泵为3台,水泵组合运行方式有:单台变频、单台工频、单台变频+单
台工频、两台工频、单台变频+两台工频等。
1-液位水位控制阀 2-
储水箱 3-液位传感器
4-自控触摸屏 5-数字集成变频控制器
6--气压水罐 7-压力传感器
图3-1 全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原理示意图
四、泵组高效组合
水泵的调速范围在0.7~1.0之间[3],根据水泵的比例律,变频调速泵的流量调节范围也在0.7~1.0之间。
综合分析水泵一用一备、二用一备、三用一备三种水泵组合情况,泵组供水的高效工作区范围详见表4-1,全变频调速供水与单变频调速供水的能耗对比(3台工作泵)详见表4-2。
表4-1 不同泵组组合高效工作区范围表
表4-2 全变频与单变频运行对比
从上两表可以看出,单变频调速供水泵组在高效区运行的流量范围占比较小,因此不宜采用仅1台变频泵的泵组组合。
对于全变频调速供水,部分厂家的产品
已能将每台水泵的高效区流量范围扩展到100%~50%(50Hz~25Hz),可达到更理想
的节能效果。
如果再考虑小流量泵与工作泵的联合变频调速运行,全变频泵组在
高效区运行的流量范围占比会更大,节能效果更显著。
五、结论
受制于城镇供水管网的低水压,我国绝大多数建筑需二次供水。
建筑二次供
水系统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建筑物用途、层数、给水方式、泵站与水箱规模及设置
位置、供水管道走向等多种因素。
在各种二次供水方式中,变频调速供水技术现
已是供水首选方案,其是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控制线路及水泵机组构成的
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的高位水箱供水顶层用户水压不足及水箱水质二
次污染的问题。
变频控制技术现已发展到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技术,得益于电子科技的飞速
发展,其控制精度、节能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次供水技术仍在发展,但不
管使用何种供水技术,保证水量、水压、水质安全将会一直是给水排水专业需要
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GB 50015-201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2] CECS 393:2015 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设备应用技术规程.
[3] 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4]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七版) (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许仕荣主编.泵与泵站(第六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