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学时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规范标准

1.1 课程定位《计算机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相关专业针对中小型网络管理岗位能力进行培 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网络服务架构和实现等课程基础上, 通过引入游戏教学, 从踩点扫描、 入侵系统、 种植后门、 清除日志等工作过程开展教学, 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能学以 致用,完成一个企业网络安全的维护,同时也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 职业素质, 使之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员。
本课程在 第 5 学期开设, 54 课时。
1.2 设计思路1.2.1 本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按照 “由与网络技术领域职业相关的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行动领域, 按教学要 求归纳形成学习领域,具体化后设计学习情境”的整体思路,进行课程开辟。
具 体要求如下:(1)对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2)按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工作任务归纳;(3)按照从简单对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进行学习性 任务归纳;(4)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法进行工作过程系 统化课程方案的构建;(5) 课程方案的具体化, 制定课程标准, 完成学习情境和学习单元的设计。
1.2.2 学习情境设计的基本依据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学时 核心课程 合作开辟企业 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福建中教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审核人 詹可强必修 职业能力课 54否0220796 理论+实践 4 学分 第 5 学期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课程学分 修读学期执笔人吴栋淦谢曦该课程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面向网络管理、网络应用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
遵循从简单对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路径选择以网络安全基础、网络攻击、木马和病毒、系统安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作为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来完成。
”1.2.3 学习子情境设计的逻辑线索该课程先通过网络安全基础情境了解信息安全在行业中的各个标准,以及信息安全的现有社会环境基础。
精编【安全生产】计算机安全课程第

身份的属性可以有以下几种:
已知的(如一个个人认证码PIN);
所拥有的(如IC卡);
不可改变的特性(如生物特征--指纹、面部特征);
相信可靠的第三方建立的认证(速推);
环境(如主机地址)。
身份所代表的实体称为主体。主体是一个具有实际属性的东西,例如,它可能具有指纹、视网膜等被动特性,也可能具有信息交换和处理能力、具有信息存储能力、具有惟一固定的位置等。
主体可能符合多种类型,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认证方法。
在实际认证中,最终认证的主体必然是人类用户而不是认证代表人类用户行为的进程。
5.2.3认证过程
认证过程是经过不同阶段实现的。认证分为以下阶段:
1、安装
2、修改认证信息
3、分发
4、获取
5、传送
6、验证
7、停活
8、重新激活
9、取消安装
这几个阶段在时间上并不一定都是分离的,它们在时间上可能是交错的。在一个特定的认证过程中,并不要求经历所有这些阶段。在某些情况下,各阶段的顺序也不是相同的
安全粒度直接影响安全系统的费用。安全粒度越粗,费用越低,安全粒度越细,费用越高。
5.1.3安全策略
定义:一套安全规则的集合。每一条安全策略都与一个数据特征、一个实体特征以及允许的数据操作规则联系起来。
安全策略通常是一些概要形式的规则,而不是具体的规定,它只指明相应的安全保护重点,而不具体说明如何达到所希望的安全保护。
4、基于生物特征机制
基于生物特征机制主要是针对以人类为主体的认证。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每个人都拥有而且惟一拥有的特征。
这些生物特征包括:
指纹
声音
手迹
视网膜
脸谱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知识、保护措施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知识、保护措施
网络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使用环境进行保护,防止信息在网络中被非法访问、窃取、修改、破坏和滥用。
以下是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和保护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保护自己在网络中的信息安全。
1. 强密码:使用强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基本措施之一。
密码应包含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并且不要使用容易猜到的个人信息作为密码。
2. 多因素身份验证: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可以大幅增强账户的安全性。
除了密码,您还可以设置需要额外的验证方式,例如指纹识别、短信验证码或者身份验证应用程序等。
3. 及时更新软件:及时更新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程序至最新版本,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改进,减少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4. 警惕钓鱼网站:在浏览器中使用反钓鱼功能,确认网站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避免点击或输入个人信息在可疑的网站上。
6.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备份您的重要数据至云存储或外部
硬盘上,以防止数据丢失或受损。
7. 使用安全网络:确保您使用的Wi-Fi网络是安全的,避免在
公共网络上进行敏感信息的传输和操作。
8. 实时监控个人账户:定期检查个人账户的活动记录,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以上是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和保护措施,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保
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方法,是保持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
环境。
2020年(安全生产)网络安全技术详细教学大纲

(安全生产)网络安全技术详细教学大纲《网络安全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络安全技术英语名称:Networksecuritytechnology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支持必修学分学时数:4/64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修(制)订人:修(制)订日期:2009年2月6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审定人:审定日期:壹、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壹)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壹门新兴科学,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普专、远程)的专业限选课程,为学生的选修课。
实施网络安全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进行网络防范设置。
深入细致的安全防范是成功阻止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途径,缺乏安全防范的网络必然是不稳定的网络,其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没有保证。
本课程于介绍计算机网路安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细致的介绍了网络安全设置的方法和经验。
且且配合必要的实验,和具体的网络安全案例,使学生顺利掌握网络安全的方法。
(二)课程目的1.使学生对网络安全技术从整体上有壹个较全面的了解。
2.了解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面临的挑战和现状。
3.了解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内容,掌握关联的基础知识。
4.掌握网络安全体系的架构,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掌握入侵检测的技术和手段。
5.了解网络安全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壹章:安全技术基础绪论(4学时)1、讲授内容:开放和安全的冲突;面临的挑战;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内容;当前情况。
2、教学要求:了解:开放和安全的冲突理解:面临的挑战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内容3、教学重点:安全面临的挑战(不安全的原因、安全的可行性、威胁的来源、安全威胁类型、攻击类型)4、难点: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网络安全涉及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基本安全技术(10学时)1、讲授内容:加密技术:密码系统基本概念和安全强度;密码分析;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Hash函数;完善保密身份鉴别:基于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身份鉴别;基于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身份鉴别;基于KDC的身份鉴别;基于证书的身份鉴别;比较和分析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概念;访问控制列表;UNIX中的访问控制;NT中的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方法;RSA签名方案2、教学要求:理解: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的技术要点和应用掌握:加密技术3、教学重点:加密技术、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方法4、难点:加密技术第三章:计算机病毒(6学时)1、讲授内容:病毒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类型;计算机病毒结构;计算机病毒特性;计算机病毒传染机制。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6版)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网络安全管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胜任网络安全管理工程师等岗位工作。
本课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天融信和奇安信等主流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将企业的教育资源融入到教学体系中,确保学生学习到最先进和实用的网络技术,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常见网络安全攻防技术;2.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原理及防范技术;3. 掌握密码学的原理及应用;4. 掌握防火墙工作原理、配置及使用;5.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体系和安全配置。
(二)能力目标1.具备使用安全软件防御常见网络攻击的能力;2.具备使用防病毒软件完成系统的防病毒能力;3.能够利用加密软件实现日常的数据保护;4.能够使用防火墙完成常见的安全策略;5.能够按照需求对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安全的配置。
(三)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与常见工具的使用;3.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5. 培养学生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尊重产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6.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协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文档能力;。
四、课程设计本课程以企业实际网络安全应用案例为载体,以企业网络中涉及的网络安全技术为核心,以“职业岗位—学习领域—项目任务—工作任务(子任务)”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认证为抓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从宏观到微观,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和项目,从而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设计为5个项目,13个工作任务。
精编【安全生产】电脑安全及电脑网络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第一课电脑安全及电脑网络基础知识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第一課:電腦安全及電腦網絡基礎知識工作紙答案(每一點完整答案2分,共30分)1.在聊天室, Messenger軟件中結識的新網友,與在校內認識的朋友,有甚麼分別?(4分)i.網上認識的不會知道對方是什麼人,沒有經過認真選擇。
ii.網上取得的身份、年齡、相片、資料,大部份都是不真實、假的。
iii.欺騙的例子多不勝數,透過互聯網認識而成為好朋友的十分罕見。
iv.在校內認識的朋友,都是真實的、經過自己選擇的,較容易了解背景資料,成為好朋友的例子比成為敵人的多很多很多。
2.使用盜版軟件有甚麼害處?試寫出3個要點。
(6分)i.如果人人只懂得去盜用,這個世界再沒新的創作,沒有新的軟件,沒有進步。
ii.使用來路不明或盜版的軟件,是非法與不道德的行為。
iii.隨時會遭受電腦病毒的侵犯,損失數據及資料、耗費時間。
iv.不會得到軟件更新、修正服務,電腦容易受病毒感染。
3.要安全地使用電腦,以及預防電腦中毒,要注意甚麼?試寫出4個要點。
(8分)i.小心處理帳戶及密碼:要定期更新密碼,以防密碼被黑客盜用。
ii.使用正版軟件:來歷不明的軟件會或在網路上流通的檔案會帶有病毒。
iii.小心處理電子郵件須知:用抗電腦病毒軟件掃描所有電子郵件附件。
iv.使用防毒軟件,定期掃描及偵測電腦,並要經常更新。
v.開啟防火牆,防止外人在未獲授權情況下接達內部的資訊資源。
4.如果發現中了電腦病毒,如何解救?試寫出3個方法。
(6分)i.以備份檔案恢復系統是最穩妥而有效的方法。
ii.Windows XP用戶可嘗試用「系統還原」。
iii.如果沒有最新的備份檔案,可嘗試進入『安全模式』,再使用防毒軟件把電腦病毒移除。
iv.重新安裝Windows。
5.怎樣才是一個健康及醒目的互聯網使用者?試寫出3個要點。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4学时)

第九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4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技术, 密算法、密钥分配、报文鉴别,因特网的网络层安全协议族(二)教学要点1、 网络安全2、 常规密码体制、公开密钥体制3、 报文鉴别4、 邮件加密、链路加密、端到端加密5、 安全协议6、 防火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网络管理、网络安全2 、密码体制、数据加密的基本原理3、防火墙难点:1、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的基本原理,(四)教学内容9.1网络安全问题概述9.1.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1)截获 —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⑵中断 —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⑶ 篡改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⑷伪造一 —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掌握防火墙技术;了解网络加IPsec 。
防火墙技术「 - ------- ------- r ----------------------------------------------- --- ------------- - -------- T ------------- - ------------------------------------------ ■- -------------------- ! ------------------- ---- --------------------------------------- --I;源站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被动攻击主动攻击在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而不干扰信息流。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目标(1) 防止析出报文内容;(2) 防止通信量分析;(3) 检测更改报文流;(4) 检测拒绝报文服务;(5) 检测伪造初始化连接。
安全培训_学时的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为了加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旨在明确安全培训学时的要求,规范安全培训工作,确保企业安全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组织及其员工。
三、培训学时要求(一)初级培训学时1.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前,企业应组织不少于40学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等内容。
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不少于72学时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事故案例分析等。
3.其他岗位员工培训:其他岗位员工应接受不少于32学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等。
(二)中级培训学时1.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不少于120学时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方法、事故调查处理等。
2.技术管理人员培训:技术管理人员应接受不少于100学时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法规、事故案例分析等。
(三)高级培训学时1.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接受不少于180学时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方法、事故调查处理等。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不少于150学时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方法、事故调查处理等。
四、培训形式与内容(一)培训形式1.集中培训:企业可组织员工参加集中培训,由专业讲师授课,确保培训效果。
2.网络培训:企业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培训,员工可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培训效率。
3.现场培训:企业可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现场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教育时数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
第三条安全教育时数是指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教育机构中,对学生、员工、社会公众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所规定的学时数。
第四条安全教育时数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安全教育内容应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需求。
(二)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年龄、职业、行业特点,设定不同的安全教育内容。
(三)实效性原则:安全教育应注重实际效果,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普及性原则: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使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第二章安全教育时数设定第五条安全教育时数分为基础时数和专项时数。
第六条基础时数:(一)学校学生:1-3年级,每年不少于12学时;4-6年级,每年不少于16学时;7-9年级,每年不少于20学时;高中阶段,每年不少于24学时。
(二)企事业单位员工:每年不少于16学时。
(三)社会公众:每年不少于8学时。
第七条专项时数:(一)学校学生:1. 交通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2. 防火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3. 防溺水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4. 防震减灾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5.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二)企事业单位员工:1. 交通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2. 防火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3. 防溺水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4. 防震减灾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5. 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三)社会公众:1. 交通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2. 防火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3. 防溺水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4. 防震减灾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5.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教育:每年不少于4学时。
网络安全行业安全生产知识

网络安全行业安全生产知识网络安全行业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领域,承担着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任务。
要确保网络安全行业的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专业能力,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知识。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行业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以期提高行业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1. 了解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意识是网络安全行业中最基本的素养之一,也是保障个人和组织网络安全的前提。
安全生产意识包括对网络风险的认识、对网络安全态势的把握以及对安全生产责任的担当。
通过不断学习、信息分享和案例分析,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可以帮助行业从业者预防和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
2. 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网络安全行业从业者需要掌握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攻击类型、攻击手段以及常见的安全防护技术。
只有深入了解网络安全的本质和原理,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同时,了解最新的攻击手段和防护技术,及时进行技术储备和升级,提高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
3. 重视网络安全培训和考核网络安全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行业从业者需要持续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和考核,保持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这可以通过参加网络安全培训班、参与安全技术交流会议等方式来实现,同时也可以通过获得相关的安全认证来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4. 加强安全意识和卫生知识培训作为网络安全行业的从业者,除了掌握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外,还应该注重个人安全与卫生常识的学习和培训。
这包括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意识教育、信息发布规则等。
同时,也要了解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卫生知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 掌握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网络安全行业所面临的威胁和风险时刻存在,因此,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应急响应和处理能力。
这包括掌握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构建应急响应预案、进行紧急修复和恢复等。
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提前准备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有助于在面对网络安全事件时快速响应和处理。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内容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内容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时,保护网络和数据免受非法侵入、恶意攻击、病毒感染和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威胁的一种综合性的保护措施。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扩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措施来规范网络安全行为,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也包含了一些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内容。
以下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法》中关于网络安全的内容。
首先,《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各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这一条规定司法权力保持者、执行权力保持者和行政权力保持者应当履行其管理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责任,并通过建立严格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制度来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其次,《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各类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采用合法、安全的信息技术设备和产品,并确保信息技术设备和产品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一条规定要求各类单位和个人在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和产品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选择合法的和安全的设备和产品,并确保设备和产品的真实、有效和安全,以保障网络安全。
此外,《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各类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档案,记录安全生产的工作过程和实施情况,其中也包括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和实施情况。
这一条规定要求各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安全档案,记录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和实施情况,以便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最后,《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组织对各类单位的网络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网络安全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对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这一条规定要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组织检查和评估各类单位的网络安全工作,并对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以确保网络安全。
安全生产网络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网络安全培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尤其是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更是如此。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领域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已经势在必行。
首先,网络安全培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安全生产工作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包括工作计划、生产数据、技术文件等。
如果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这些重要信息泄漏,从而对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通过网络安全培训,能够让员工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到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防护意识,从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网络安全保护。
其次,网络安全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现代网络环境中,网络攻击手段多种多样,如病毒攻击、木马攻击、网络钓鱼等,而这些攻击往往利用员工的疏忽和不慎之处,从而入侵企业网络系统,危害企业信息安全。
通过网络安全培训,能够让员工了解各类网络攻击手段的特点和防范措施,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避免成为网络攻击的受害者。
同时,培训还可以传授相关的网络安全技能,使员工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问题,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
最后,网络安全培训可以促进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在网络安全的工作中,信息共享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更好地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通过网络安全培训,员工可以与其他企业的员工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其他企业的网络安全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可以共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在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的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网络安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企业的网络系统,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网络安全培训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加强对企业的外部培训,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级安全教育学时3篇

三级安全教育学时第一篇:网络安全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网络安全教育是提高人们网络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以下是网络安全教育的几个方面:1.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了解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攻击的种类、网络安全事件常见的处理方法等。
2.加强密码的保护。
密码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要加强密码的保护,设置混合型密码、不定期更换密码、不使用简单的数字组合、不将密码告诉别人等。
3.加强对电子邮件的保护。
电子邮件是网络中非常常用的通讯方式。
要注意不打开未知邮件附件、不随意点击邮件中的链接、不相信邮件中的诈骗信息、定期清理邮箱、使用健康的邮箱等。
4.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网上注册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这些信息被泄露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随意把自己的信息给陌生人或不信任的网站。
5.使用安全软件。
在互联网上使用安全软件可以有效防范恶意软件、病毒的攻击,保护系统文件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6.注重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
不随意抄袭网络上的文字、音乐、图片等素材,这不仅是网络用户的素质问题,更是尊重知识产权、维护网络秩序的重要表现。
总之,网络安全教育不能只靠学校教育,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网络安全教育。
同时,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人们也应该时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
第二篇:生活安全教育在本科生活中,生活安全教育也应是学生必备的知识。
以下是生活安全教育的几个方面:1.加强火灾防范意识。
不使用不安全的电器、定期检查电器设备、不用电热饭盒、不熄灭烟头等,人们要时刻保持警觉。
2.维护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不在车辆驶过的位置穿过马路、不骑不合格的车辆、及时维修、保养车辆等。
3.日常用品使用安全。
使用过期食品、不正确使用厨房电器、使用伪劣药品、不正规修理家居电器等,都会带来危险,学生们应该加强对生活用品的检查和使用。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培训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类网络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保护,我国颁布了《网络安全法》,要求企业和个人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训。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培训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培训方式。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培训是一种针对企业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网络安全能力。
通过网络安全培训,企业员工能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威胁形势以及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掌握基本的网络防护知识和技能,提高防范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培训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威胁和攻击方式、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
在网络安全概述中,会介绍网络安全的定义、目标、重要性,使员工对网络安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网络威胁和攻击方式中,会详细介绍各类网络攻击方式,如病毒、木马、网络钓鱼等,让员工了解到网络攻击的手段和危害,增强防范意识。
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中,会讲解《网络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使员工了解到自己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会介绍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帮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网络安全防护。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培训的方式灵活多样,包括线上培训、线下培训、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员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方便灵活,可以根据员工的时间和地点自主学习;线下培训可以组织集中的面对面授课,便于互动交流;集中培训可以统一组织员工到一个地点集中学习,分散培训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地点分散安排培训。
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培训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员工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防范能力。
其次,它能够加强企业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2017安全生产网络知识

2017安全生产网络知识2017年,安全生产网络知识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
安全生产网络知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网络技术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操作人员进行监控、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关于2017年安全生产网络知识的500字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安全生产网络知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运用。
2017年,安全生产网络知识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安全生产网络知识在工业制造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此外,网络知识还能够对工艺流程进行监控和优化,确保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
其次,安全生产网络知识在矿山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矿山作为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网络知识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矿山设备和人员的全面监控,可实时掌握各个岗位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事故隐患。
同时,网络知识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出潜在的危险区域和时间,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避免。
此外,安全生产网络知识在交通运输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对交通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网络知识还可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使得交通流畅和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总而言之,2017年,安全生产网络知识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安全生产网络知识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还保护了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安全生产网络知识将继续突破自身的局限,为实现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7安全生产网络知识

2017安全生产网络知识
2017年,安全生产网络知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安全生产网络知识是指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传播和交流有关安全生产的知识和信息。
以下是2017年的一些关键安全生产网络知识。
首先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2017年,国家大力推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意识,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是危险源的识别和预防。
互联网平台上发布了大量关于危险源识别和预防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帮助企业和个人了解和识别危险源,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风险,并提高处理危险事件的能力。
第三是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
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了事故应急救援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人们处理事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人员疏散等等。
第四是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的广泛开展。
通过互联网平台,各种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如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组织安全生产演习等,提高了公众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度。
第五是安全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017年,新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这
些新技术提供了更加高效和智能的安全生产解决方案,改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式和效率。
综上所述,2017年安全生产网络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了大量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网络知识的推广和应用,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学时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第九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4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技术,掌握防火墙技术;了解网络加密算法、密钥分配、报文鉴别,因特网的网络层安全协议族IPsec。
(二)教学要点1、网络安全2、常规密码体制、公开密钥体制3、报文鉴别4、邮件加密、链路加密、端到端加密5、安全协议6、防火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网络管理、网络安全2、密码体制、数据加密的基本原理3、防火墙难点:1、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的基本原理,防火墙技术(四)教学内容9.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9.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1) 截获——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在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
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目标(1) 防止析出报文内容;(2) 防止通信量分析;(3) 检测更改报文流;(4) 检测拒绝报文服务;(5) 检测伪造初始化连接。
恶意程序(rogue program)(1) 计算机病毒 (2) 计算机蠕虫 (3) 特洛伊木马 (4) 逻辑炸弹9.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保密性安全协议的设计 接入控制 9.1.3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重要概念密码编码学(cryptography)是密码体制的设计学,而密码分析学(cryptanalysis)则是在未知密钥的情况下从密文推演出明文或密钥的技术。
密码编码学与密码分析学合起来即为密码学(cryptology)。
9.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K明文 X所谓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即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密码体制。
这种加密系统又称为对称密钥系统。
我们先介绍在常规密钥密码体制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密码。
9.2.1 替代密码与置换密码替代密码(substitution cipher)换密码(transposition cipher)则是按照某一规则重新排列消息中的比特或字符顺序。
序列密码与分组密码序列码体制是将明文X 看成是连续的比特流(或字符流)x1x2……,并且用密钥序列K k1k2……中的第i 个元素ki 对明文中的xi 进行加密。
序列密码体制的保密性完全在于密钥的随机性。
分组密码它将明文划分成固定的n 比特的数据组,然后以组为单位,在密钥的控制下进行一系列的线性或非线性的变化而得到密文。
这就是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一次变换一组数据。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当给定一个密钥后,若明文分组相同,那么所变换出密文分组也相同。
9.2.2 数据加密标准DES数据加密标准DES 属于常规密钥密码体制,是一种分组密码。
在加密前,先对整个明文进行分组。
每一个组长为64 bit。
然后对每一个64 bit 二进制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产生一组64 bit 密文数据。
最后将各组密文串接起来,即得出整个的密文。
使用的密钥为64 bit(实际密钥长度为56 bit,有8 bit 用于奇偶校验)。
DES 的明显缺点:DES 实际上就是一种单字符替代,而这种字符的长度是64 bit。
也就是说,对于DES 算法,相同的明文就产生相同的密文。
这对DES 的安全性来说是不利的。
为了提高DES 的安全性,可采用加密分组链接的方法。
DES 的保密性DES 的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而算法是公开的。
尽管人们在破译DES 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至今仍未能找到比穷举搜索密钥更有效的方法。
DES 是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实用密码算法标准,它曾对密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DES 的密钥的长度。
现在已经设计出来搜索DES 密钥的专用芯片。
三重DES (Triple DES) :三重DES 使用两个密钥,执行三次DES 算法。
下图中的方框E 和D 分别表示执行加密和解密算法。
因此加密时是E-D-E,解密时是D-E-D。
9.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9.3.1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一种”由已知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密码体制。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常规密钥密码体制的密钥分配问题,另一是由于对数字签名的需求。
现有三种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其中最著名的是RSA 体制,它基于数论中大数分解问题的体制,由美国三位科学家Rivest, Shamir 和Adleman 于1976 年提出并在1978 年正式发表的。
注意:任何加密方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密钥的长度,以及攻破密文所需的计算量。
在这方面,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并不具有比传统加密体制更加优越之处。
由于目前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开销较大,在可见的将来还看不出来要放弃传统的加密方法。
公开密钥还需要密钥分配协议,具体的分配过程并不比采用传统加密方法时更为简单。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9.3.2 RSA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RSA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所根据的原理是:根据数论,寻求两个大素数比较简单,而将它们的乘积分解开则极其困难。
RSA 算法举例9.3.3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必须保证以下三点:(1) 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报文的签名; (2) 发送者事后不能抵赖对报文的签名; (3) 接收者不能伪造对报文的签名。
现在已有多种实现各种数字签名的方法。
但采用公开密钥算法要比采用常规密钥算法更容易实现。
数字签名的实现X = D SK (E PK (X))具有保密性的数字签名9.4 报文鉴别(message authentication)在信息的安全领域中,对付被动攻击的重要措施是加密,而对付主动攻击中的篡改和伪造则要用报文鉴别。
报文鉴别使得通信的接收方能够验证所收到的报文(发送者和报文内容、发送时间、序列等)的真伪。
使用加密就可达到报文鉴别的目的。
但在网络的应用中,许多报文并不需要加密。
应当使接收者能用很简单的方法鉴别报文的真伪。
报文摘要 MD (Message Digest):发送端将报文 m 经过报文摘要算法运算后得出固定长度的报文摘要 H(m)。
然后对 H(m) 进行加密,得出EK(H(m)),并将其追加在报文 m 后面发送出去。
接收端将 EK(H(m)) 解密还原为 H(m),再将收到的报文进行报文摘要运算,看得出的是否为此 H(m)。
如不一样,则可断定收到的报文不是发送端产生的。
报文摘要的优点就是:仅对短得多的定长报文摘要 H(m)进行加密比对整个长报文 m 进行加密要简单得多。
M 和 EK(H(m)) 合在一起是不可伪造的,是可检验的和不可抵赖的。
发送者 A 接收者 BX报文摘要的实现9.5 密钥分配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注入、验证和使用。
本节只讨论密钥的分配。
密钥分配是密钥管理中最大的问题。
密钥必须通过最安全的通路进行分配。
目前常用的密钥分配方式是设立密钥分配中心 KDC (Key Distribution),通过 KDC 来分配密钥。
常规密钥分配协议9.6 电子邮件的加密9.6.1 PGP (Pretty Good Privacy)PGP 是一个完整的电子邮件安全软件包,包括加密、鉴别、电子签名和压缩等技术。
PGP 并没有使用什么新的概念,它只是将现有的一些算法如 MD5,RSA ,以及 IDEA 等综合在一起而已。
虽然 PGP 已被广泛使用,但 PGP 并不是因特网的正式标准。
PGP 的加密过程发送发端收端M用密钥E B 加密后的K M 拼接9.6.2 PEM (Privacy Enhanced Mail)PEM 是因特网的邮件加密建议标准,由四个RFC 文档来描述:(1) RFC 1421:报文加密与鉴别过程(2) RFC 1422:基于证书的密钥管理(3) RFC 1423:PEM 的算法、工作方式和标识符(4) RFC 1424:密钥证书和相关的服务PEM 的主要特点:PEM 的功能和PGP 的差不多,都是对基于[RFC 822]的电子邮件进行加密和鉴别。
每个报文都是使用一次一密的方法进行加密,并且密钥也是放在报文中一起在网络上传送。
对密钥还必须加密。
可以使用RSA 或三重DES。
PEM 有比PGP 更完善的密钥管理机制。
由证书管理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发布证书。
9.7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9.7.1 链路加密在采用链路加密的网络中,每条通信链路上的加密是独立实现的。
通常对每条链路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
链路加密:由于报文是以明文形式在各结点内加密的,所以结点本身必须是安全的。
所有的中间结点(包括可能经过的路由器)未必都是安全的。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链路加密的最大缺点是在中间结点暴露了信息的内容。
在网络互连的情况下,仅采用链路加密是不能实现通信安全的。
9.7.2 端到端加密端到端加密是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中对传送的PDU 进行加密和解密,报文的安全性不会因中间结点的不可靠而受到影响。
9.8 因特网商务中的加密9.8.1 安全插口层SSLSSL 又称为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 Layer),可对万维网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鉴别。
SSL 在双方的联络阶段协商将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密钥,以及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鉴别。
在联络阶段完成之后,所有传送的数据都使用在联络阶段商定的会话密钥。
SSL 不仅被所有常用的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所支持,而且也是运输层安全协议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的基础。
SSL 提供以下三个功能(1) SSL 服务器鉴别(2) 加密的SSL 会话(3) SSL 客户鉴别9.8.2 安全电子交易SET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安全电子交易SET 是专为在因特网上进行安全支付卡交易的协议。
SET 的主要特点是:(1) SET 是专为与支付有关的报文进行加密的。
(2) SET 协议涉及到三方,即顾客、商家和商业银行。
所有在这三方之间交互的敏感信息都被加密。
(3) SET 要求这三方都有证书。
在SET 交易中,商家看不见顾客传送给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号码。
9.9 因特网的网络层安全协议族IPsec1、IPsec 与安全关联SAIPsec 就是”IP 安全(Security)协议”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