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公司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发风险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系统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设计一系列相应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并制定完整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系统故障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报告、统一调度、减少损失,并通过综合协调、重点突出、及时反应、快速恢复、防范为主和加强监控等措施来有效处理和控制事件。
(一)应急处理原则统一领导原则:重大系统异常情况发生时,要及时向相关领导层报告,以便进行统一调度和协调,确保各方面的资源和行动都能够有序进行,减少损失。
综合协调原则: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确保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衔接,提高应对系统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能力。
重点突出原则:将紧急处理的重点放在运行重要业务系统或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关键系统上,确保资源和行动的优先级合理分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业务和安全的影响。
及时反应,积极应对原则:系统维护人员应在系统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报告、抢修和控制,同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进行防范、监测、预警和响应,以减少事件的影响和扩散。
快速恢复原则:系统管理人员应坚持快速恢复系统的原则,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团结协作,必要时与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以尽快将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防范为主,加强监控原则: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系统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基础设备和重要系统的保障水平。
加强对系统应用的日常监视,及时发现系统突发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应急工作小组组成及职责在系统事件的处理中,处理系统事件和突发情况时,一个良好组织、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建立一个组织良好、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可以提高应对系统事件和突发情况的能力,快速做出决策、有效地恢复正常运行,以及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样本(三篇)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样本____年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管理和运营的重要工具。
然而,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如病毒攻击、黑客入侵、系统故障等问题。
为了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医院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制定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预案旨在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理提供指导,达到应急预案的目的。
二、应急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营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和意外状况。
三、应急预案目标1.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2.减少因信息系统故障而导致的医院业务中断时间。
3.最大限度地恢复丢失或无法访问的数据。
4.保护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和隐私。
四、应急预案流程1.事件发生1.1 监测和检测:通过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网络流量、日志记录等手段,及时发现系统故障、黑客入侵、病毒攻击等事件。
1.2 事件确认: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初步确认,判断事件的性质、范围和影响程度。
2.事件评估2.1 事件分类:根据事件的性质、范围和影响程度,对事件进行分类,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2.2 事件影响评估:评估事件对医院信息系统运行和医疗服务的影响程度。
2.3 资源评估:评估所需要的人员、设备、软件和网络资源。
3.应急响应3.1 危机应对小组成立: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小组,确定责任人员和分工。
3.2 应急响应计划:根据事件的特点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计划,并明确行动步骤。
3.3 应急响应措施:根据应急响应计划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隔离受感染的系统、修复系统漏洞、恢复数据等。
4.恢复与重建4.1 系统恢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4.2 数据恢复:在系统恢复后,通过备份数据或数据恢复工具及时恢复数据。
5.事后总结5.1 事件追踪:对事件处理过程进行追踪和记录。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文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文根据公司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以下是我们对于信息系统发生意外事件时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一、事件描述1.若发生信息系统受损的意外事件,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在第一时间了解并确认系统受损的程度和范围,例如数据损坏、系统崩溃或网络中断等情况。
二、紧急处理措施1.在确认系统受损后,关闭相关资源或服务,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2.调动技术团队成员,立即对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3.对于数据库的损坏情况,立即启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或修复。
三、通知沟通1.在处理过程中,要及时向公司领导、业务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通报事故情况和处理进展。
2.积极与供应商或合作伙伴联系,沟通合作解决方案,减少受损范围。
四、故障恢复1.在信息系统处理完毕后,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对于受损数据的处理,要进行数据恢复和数据库修复,尽量减少数据丢失和影响。
五、事故总结1.对于事件发生后,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及时修改应急预案,更新相关措施和流程,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同时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共同维护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
另外,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我们还将加强以下措施:1.定期演练:定期组织信息系统应急演练,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提高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熟悉度和应对能力,确保在实际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技术监控: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和故障,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安全备份: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定期对关键数据和系统进行备份和存档,确保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系统,减少损失和影响。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一、总则1.1 目的为提高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各类突发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等。
1.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提高防范意识,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3)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1)组长: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3)成员:公司各部门相关人员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本预案,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2.2 应急响应工作组(1)技术支持组:负责信息系统的故障排查、修复和恢复工作。
(2)安全保障组:负责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3)信息宣传组:负责向内部员工及外部相关单位发布应急响应信息。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后勤保障工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3.1 预警(1)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监测体系,实时监控信息系统运行状态。
(2)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关注国内外信息安全动态,及时了解可能对信息系统造成威胁的事件。
3.2 预防(1)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
(2)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3)加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四、应急响应程序4.1 紧急响应(1)发现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立即向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应急响应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2 初步判断(1)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判断,确定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2)根据初步判断,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
2024年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文

2024年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在社会各个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
未来的2024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将更加严峻和复杂。
为此,制定一份2024年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预案目标本预案旨在通过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措施,保障2024年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最大程度降低系统被破坏和数据泄露的风险,确保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三、应急响应级别为了便于应对不同程度的安全事件,将安全事件分为三个级别:1. 级别一:紧急级,对系统安全和关键信息威胁极高的事件,需要立即响应,采取应急措施,保障系统安全和核心数据不受影响。
2. 级别二:重要级,对系统安全和重要信息有较高威胁的事件,需要及时响应,采取应急措施,避免系统和数据的进一步损失。
3. 级别三:一般级,对系统安全和一般信息具有一定威胁的事件,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应急处理,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四、应急处理流程1. 安全事件发生当发生安全事件时,首先要通过安全监测和日志分析等手段进行快速检测和判断,确定安全事件的性质、级别和危害程度,并迅速通知相关人员组成应急处理小组。
2. 应急处理小组成立应急处理小组由系统管理员、安全专家、法务专家、公关人员等组成,负责指导和协调整个应急处理过程。
小组成员应在制定应急预案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协作方式,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保证在必要时可以快速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
3. 应急响应与升级根据安全事件的级别,应急处理小组快速确定应急响应措施,并升级为相应级别。
对于级别一的紧急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应急与预案,尽快控制和消除安全威胁。
对于级别二和三的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应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和机构运营的核心支撑。
然而,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如自然灾害、人为失误、恶意攻击等,信息系统可能会遭遇故障或中断,给业务运营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损失,制定一份完善的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至关重要。
一、应急响应预案的目标和范围(一)目标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二)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组织内所有的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程序等。
同时,也涵盖了可能影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突发事件,如硬件故障、软件漏洞、网络攻击、电力中断等。
二、应急响应团队及职责(一)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由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应急响应的总体策略和决策,协调资源分配,以及与外部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
(二)技术支持小组由信息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信息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采取技术措施恢复系统运行。
(三)安全监控小组负责对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事件,协助技术支持小组进行应急处理。
(四)业务恢复小组由各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评估信息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制定业务恢复计划,并在系统恢复后组织业务的恢复工作。
(五)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应急响应所需的物资和设备支持,保障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预防措施(一)系统备份定期对重要的数据和系统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点,以防止数据丢失。
(二)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信息系统的保护,防止恶意攻击。
(三)人员培训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视程度,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事件。
(四)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响应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急响应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一、总则1.1 目的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信息系统故障对公司业务和声誉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 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响应,协同作战;(4)信息共享,及时通报。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响应工作。
下设应急指挥部、技术支持组、信息发布组、物资保障组等。
2.2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制定应急响应方案,组织实施应急响应措施。
(2)技术支持组:负责故障排查、修复和系统恢复,确保信息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3)信息发布组:负责及时发布应急响应信息,确保内外部信息畅通。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三、应急响应流程3.1 事件报告(1)发现信息系统故障,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3.2 故障排查(1)技术支持组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初步排查;(2)确定故障原因后,制定修复方案。
3.3 系统恢复(1)按照修复方案,进行系统修复;(2)修复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3.4 信息发布(1)信息发布组根据应急响应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2)对外发布信息时,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3.5 总结评估(1)应急响应结束后,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结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物资及设备4.1 应急物资(1)备份硬件设备:硬盘、光驱、UPS电源等;(2)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光纤等;(3)软件工具: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软件等。
4.2 应急设备(1)应急通信设备:电话、对讲机、卫星电话等;(2)应急交通工具:车辆、摩托车等。
五、培训和演练5.1 培训(1)定期对应急响应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2)邀请外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应急响应经验。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我国XX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公司业务连续性,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应用软件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实施,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决策。
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XX、XX2. 应急小组负责应急响应的具体实施,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应急措施执行、恢复重建等。
(1)技术支持组负责信息系统故障的排查、修复和恢复。
组长:XX成员:XX、XX(2)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响应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协调和联络。
组长:XX成员:XX、XX(3)安全保障组负责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监测、防范和应急处置。
组长:XX成员:XX、XX三、应急响应流程1. 信息收集(1)发现信息系统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应急小组。
(2)应急小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进行信息收集,包括故障现象、影响范围、可能原因等。
2. 风险评估根据信息收集情况,评估信息系统故障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3. 应急措施(1)针对不同应急响应级别,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技术支持组负责故障排查、修复和恢复,通讯联络组负责信息传递和协调,安全保障组负责安全事件的监测和防范。
4. 恢复重建(1)根据故障原因和修复情况,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2)技术支持组负责信息系统恢复和重建,通讯联络组负责信息传递和协调。
5. 总结评估应急响应结束后,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原因,改进应急措施。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演练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故障、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
3. 演练过程中,各小组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确保演练效果。
五、预案更新与维护1. 根据信息系统发展和实际情况,定期更新预案内容。
2. 对应急响应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不断完善预案。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更,需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执行。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例(三篇)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例一、前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信息系统故障或遭受外部攻击可能导致医疗机构服务中断、数据泄露、患者隐私泄露等严重后果。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响应原则1. 及时性原则: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2. 统一指挥原则:成立应急指挥组,明确各岗位职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响应工作。
3. 全面性原则: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从硬件、软件、网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预防、检查和维护。
4. 明确化原则:各级主管、负责人需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力,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工作内容。
三、应急响应措施1. 预警与报告医院信息系统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医院信息中心报告,并由信息中心向应急指挥组汇报,以便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 组织应急指挥组医院应急指挥组由信息中心主任担任指挥,信息中心的相关技术人员、负责人员作为组员,负责协调应急响应工作。
3. 评估和控制风险对信息系统故障或被攻击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尽量减少影响范围和损失。
4. 备份与恢复数据对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定期备份,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在系统发生故障或遭受攻击时,及时恢复数据,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沟通与协调与相关单位或服务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情况、协调应对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恢复和运行。
6. 保障安全性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护,确保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等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安全运行。
加强对用户权限管理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
7. 故障排查与修复出现信息系统故障时,要及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工作,力求将信息系统的服务中断时间和影响范围降到最低。
8. 事后总结与改进针对应急响应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
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保障我单位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工作。
3. 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快速反应,协同处置;(4)信息共享,高效沟通。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信息系统应急响应工作,下设以下机构:(1)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应急响应、协调各部门工作、发布应急信息等;(2)技术支持组:负责信息系统故障的检测、分析和处理;(3)安全保障组:负责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处理和调查;(4)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
2. 各部门职责(1)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应急响应、协调各部门工作、发布应急信息等;(2)技术支持组:负责信息系统故障的检测、分析和处理;(3)安全保障组:负责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处理和调查;(4)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5)各部门: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应急响应工作。
三、应急响应流程1. 事件报告(1)信息系统运行中发现异常,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报告;(2)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并启动应急预案。
2. 事件评估(1)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技术支持组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1)根据事件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2)技术支持组负责故障检测、分析和处理;(3)安全保障组负责安全事件的处理和调查。
4. 事件恢复(1)根据故障处理情况,制定恢复方案;(2)组织相关人员实施恢复工作;(3)恢复完成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5. 总结评估(1)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流程。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是指根据信息系统遇到突发事件或安全威胁时的情况,确定相关人员和部门的职责和行动计划,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的示例:第一部分:引言1.1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和迅速响应系统遭受的威胁和攻击,降低对组织业务的影响。
1.2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本组织信息系统的人员。
第二部分:紧急响应计划2.1威胁识别和评估2.1.1组织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监控和识别各类信息系统威胁,并根据威胁的程度进行评估。
2.1.2组织应与相关信息安全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共享有关最新威胁和攻击的信息和情报。
2.2响应级别和通知程序2.2.1基于威胁的类型和程度,组织应规定不同级别的响应级别,如高、中、低。
2.2.2每个响应级别都应对应相应的行动计划、通知程序和人员责任。
2.3应急响应团队2.3.1组织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并指定团队成员的职责和责任。
2.3.2应急响应团队的成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4应急响应流程2.4.1响应流程应包括威胁识别、响应级别评估、通知团队成员、损害控制、恢复和后续分析等步骤。
2.4.2响应流程应明确指定每个步骤的时间和人员责任。
2.5通讯和协调机制2.5.1针对不同级别的响应,组织应建立相应的通讯和协调机制,以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有效传递。
2.5.2通讯和协调机制应明确指定各个级别的通讯渠道和人员责任。
第三部分:应急响应措施3.1威胁知识普及3.1.1组织应定期向所有使用信息系统的人员提供有关常见威胁和防范措施的知识培训。
3.1.2组织应建立一个定期更新的威胁知识库,以供员工参考和学习。
3.2防范措施3.2.1组织应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减少信息系统遭受攻击和威胁的风险。
3.2.2组织应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漏洞和强化系统安全。
2024版IT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CHAPTER定义与目的定义IT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件或故障,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损失和影响而预先制定的一系列紧急处置措施和方案。
目的确保在信息系统面临突发事件或故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减少业务中断时间和损失。
适用范围及对象适用范围适用于组织内部所有与IT信息系统相关的部门、人员及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
适用对象组织内的IT部门、业务部门、管理层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
组织架构设立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长、副指挥长及各成员职责,确保指挥顺畅、高效。
预案分类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将应急预案分为不同级别,如一级预案、二级预案等。
资源保障提前准备必要的应急资源,如备用设备、技术支持团队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用。
演练与评估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针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处置流程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事件发现、报告、评估、处置、恢复等环节,确保处置过程规范、有序。
预案体系架构CHAPTER风险评估方法论述定性评估通过专家经验、历史数据等,对潜在风险进行主观判断和分析。
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工具,对风险进行量化计算和评估。
综合评估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得出综合评估结果。
低风险对系统影响较小,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
高风险对系统影响较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需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的风险。
中风险对系统有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施进行控制和应对的风险。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监测与发现分析与研判预警信号发布应对措施启动预警信号发布流程通过实时监测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
根据分析和研判结果,按照预警等级划分标准,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号。
对发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判,确定其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
根据预警信号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问题处理。
CHAPTER1 2 3系统全面瘫痪,业务数据大量丢失,恢复时间预计超过4小时。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精选)

contents
目录
• 应急预案概述 •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 应急组织与职责划分 • 应急资源准备与保障措施 • 应急响应流程设计 • 后期处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01 应急预案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为应对信息系统 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一套科学、合 理、可行的应急处理方案。
01
物资库存管理
建立物资库存管理制度,对应急所需物 资进行定期盘点和补充,确保物资充足。
02
03
物资运输与调配
与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需 要时能够快速将应急物资运输到指定 地点。
技术资源准备
技术文档准备
提前准备好系统架构图、网络拓扑图、数 据库结构图等技术文档,以便在发生紧急
情况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
建立应急响应团队
组建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应急响应团队,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库 管理员、安全专家等角色。
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响应团队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值班制度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发生紧备
提前准备好关键设备和备用设备,如服务器、网络设备、 存储设备等,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替换。
作用
在信息系统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 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保 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损 失和影响。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适用对象
信息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编制目的和原则
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资源调配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一、总则1.1 目的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系统故障对公司运营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网络设备、应用系统等。
1.3 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公司成立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分级负责:根据信息系统故障的严重程度,实行分级响应,明确各级职责。
(3)快速响应:接到信息系统故障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4)协同配合:各部门、各岗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处置工作。
2.2 应急工作小组应急工作小组由信息技术部、运维部、安全部、业务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2.3 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监督应急工作的实施。
(2)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应急响应。
(3)信息技术部:负责信息系统故障的排查、修复和维护。
(4)运维部:负责保障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5)安全部:负责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防止信息泄露和破坏。
(6)业务部门:负责信息系统故障对公司业务的影响评估,提出恢复建议。
三、应急响应流程3.1 故障报告(1)用户发现信息系统故障,立即向应急工作小组报告。
(2)应急工作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2 故障分析(1)应急工作小组对故障进行初步分析,确定故障原因。
(2)如无法确定故障原因,应急工作小组应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3.3 应急处置(1)应急工作小组根据故障原因,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应急工作小组组织实施应急处置,确保信息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4 故障恢复(1)应急工作小组对故障进行彻底修复,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2)应急工作小组对故障原因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和组织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但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为了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保护关键业务数据,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的标准格式。
二、目的和范围信息化系统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系统遭受意外事故、自然灾害、黑客攻击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恢复系统功能,最小化损失。
该预案适合于公司内部的信息化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应用软件等。
三、应急响应流程1. 应急响应组成员的职责和联系方式:- 应急响应组组长:负责协调应急响应工作,联系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 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故障排查、修复和恢复。
- 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设备的故障排查、修复和恢复。
-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故障排查、修复和恢复。
- 应用管理员:负责应用软件故障排查、修复和恢复。
- 安全管理员:负责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 通讯管理员:负责与外部合作火伴和供应商的沟通。
-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通知和组织员工的应急培训和演练。
2. 应急响应流程:- 事件发生:监控系统或者用户报告异常情况。
- 事件确认:应急响应组成员确认事件的真实性和紧急程度。
- 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响应组组长启动应急响应计划,通知相关成员。
- 事件调查:各成员根据职责展开调查,确定事件原因和影响范围。
- 系统恢复: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管理员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故障排查、修复和恢复。
- 安全事件处理:安全管理员进行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修复系统漏洞,加强安全措施。
- 通讯与协调:通讯管理员与外部合作火伴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资源和支持。
- 事后总结:各成员参预事后总结,分析事件原因和处理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更新1. 制定应急预案的步骤:- 需求分析:了解信息化系统的特点、风险和威胁,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和范围。
- 组织架构:确定应急响应组成员和职责,建立应急响应组织架构。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信息系统是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支撑系统,但随着网络攻击日益复杂和普遍化,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旦信息系统遭受攻击,将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业务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成为企业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有效应对安全事件的重要举措。
一、应急响应预案的目的和意义1.提高应对能力:通过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可以使企业建立健全的应对措施和队伍,提高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
2.减少损失: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可以根据应急预案指导快速处理,减少损失和影响,保护企业利益。
3.保障稳定运行:预案中明确安全事件的承担责任,指导信息系统维护人员按照规定流程操作,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4.优化组织结构:制定应急响应预案需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有利于优化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和协作机制。
二、应急响应预案的基本内容应急响应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预案背景和目的:明确预案的背景、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为预案执行提供指导。
2.应急响应组织:明确应急响应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包括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义务。
3.应急响应流程:规定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包括事件发现、报告、处置、修复和评估等环节。
4.应急资源准备:规划和准备应急响应所需的技术设备、人员和资源,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5.应急培训和演练:制定并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实战水平。
6.应急响应档案管理:建立和更新应急响应档案,保存安全事件的记录和应急处理的相关信息,为事后评估和追责提供依据。
三、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制定和实施应急响应预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风险评估和威胁分析:对企业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需要应对的威胁类型和级别。
2.预案制定和修订:根据风险评估和威胁分析结果,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并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系统防护和监控:建立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及时发现和阻止安全事件的发生。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三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信息系统安全是企业和组织保障其数据和信息资产的重要方面。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和攻击事件,制定和实施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理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系统安全措施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预案的目标、原则、要素和步骤。
一、应急处理预案的目标制定和实施应急处理预案的目标主要是:1. 确保及时发现和分析安全事件,防止安全事件扩大和危害数据和信息资产;2. 快速响应和恢复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3. 收集和分析安全事件的信息,改进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4. 保护业务关键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二、应急处理预案的原则应急处理预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 紧急性原则:对安全事件要迅速响应,减少对业务的影响;2. 应变性原则:根据实际安全事件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预案;3. 调研性原则:在安全事件发生后,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找出安全事件的原因和漏洞;4. 综合性原则:将技术、管理和人员的应急措施综合考虑,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应急处理预案。
三、应急处理预案的要素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以下要素:1. 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包括安全负责人、应急处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2. 安全事件分类和级别划分:对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和级别划分,便于确定应急处理的优先级和措施;3. 安全事件的发现和报告:明确安全事件的发现和报告渠道、流程和时限,确保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事件;4. 应急处理流程:明确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事件的追踪、分析、调查、修复和恢复等环节;5. 应急处理工具和设备:配备必要的安全工具和设备,用于快速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6. 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7. 应急处理评估和改进:对应急处理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应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四、应急处理预案的步骤制定和实施应急处理预案的步骤如下:1. 评估和识别安全威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措施进行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2. 制定应急处理策略:根据安全威胁的评估结果,制定应急处理策略,包括预防、检测、响应和恢复措施;3. 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根据应急处理策略,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组织机构、发现和报告渠道、处理流程、工具和设备、培训和演练等内容;4. 实施应急处理预案:根据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指定应急处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工具和设备,并开展培训和演练;5. 监控和分析安全事件:建立安全事件的监控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分析安全事件,确定应急处理的优先级和措施;6. 响应和恢复安全事件:根据预案的要求,及时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修复受到影响的系统和数据,恢复业务的正常运行;7. 调查和总结安全事件:对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调查安全事件的原因和漏洞,提出改进建议;8. 改进和优化应急处理预案:根据调查和总结的结果,改进和优化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应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五篇)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预案一、适用范围本安全措施适用于医院业务网络、互联网、门户网站等信息化网络环境的突发安全事件;窃取医院保密信息事件;医院网络系统遭受重大范围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病毒扩散事件;医院网站主页被恶意篡改;利用医院网络发表___、分裂国家和___内容的信息及损害国家、医院声誉事件;破坏医院网络安全运行的事件等各种破坏网络安全运行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信息系统安全责任部门及应急分工医院信息科为信息系统安全具体执行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维护工作;医务科、住院部、门诊部、药剂科、收费室等为信息系统安全应急___配合部门。
一旦网络出现安全问题,值班人员或发现人应立即向安全负责人报告,迅速采取措施,并检查信息系统的日志等资料,确定问题来源,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信息系统安全。
若事态严重,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
三、应急处理措施(一)设备安全处理措施关键设备损坏后,如不能自行修复的,立即更换备用设备,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联系设备提供商进行维修。
紧急情况下值班人员经信息科主任授权直接获取,使用者不得随意更改___。
(二)网络服务器故障应急处理规程1.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主任报告。
故障排除后,在技术讨论会上报告。
2.遇到较大故障,信息科工作人员应迅速集合,___攻关。
具体分为___组:故障检修组:集中系统管理员继续分析故障、查找原因、修复系统;技术联络组:迅速与软、硬件供应商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院内协调组。
通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数据保存。
3.各系统使用科室制定相应的系统故障数据保护措施,并建立数据抢录小组,发现停机,应保存断点,保护原始数据,断点前后表单分开存放。
(三)应急恢复工作规定1.网络管理员按数据备份恢复要求进行系统恢复。
2.网络管理员由信息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恢复。
当人员变动时应有交接手续。
3.对每次的恢复细节应做好详细记录。
4.平时每月对全系统备份数据要进行模拟恢复一次,以检查数据的可用性。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精选8篇)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篇1本预案是信息技术部根据公司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针对公司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编制的,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处理程序、保障措施等,其中明确规定了在发生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情况下,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能和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总则(一)目的为科学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制订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遇到重大信息系统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以便于统一调度、减少损失。
2.综合协调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
3.重点突出应急处理的重点放在运行着重要业务系统或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关键信息系统上。
4.及时反应,积极应对出现信息系统故障时,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抢修、及时控制,积极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
5.快速恢复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在坚持快速恢复系统的原则下,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团结协作,必要情况下与设备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共同谋求问题的快速解决。
6.防范为主,加强监控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基础设备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综合保障水平。
加强对信息系统应用的日常监视,及时发现信息系统突发性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应急工作小组机构及职责在信息系统事件的处理中,一个组织良好、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是成功的关键。
组织机构的成立对于事件的响应、决策、恢复,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公司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将有关应急人员的角色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时掌握信息系统故障事件的发展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动态;对有关事项做出重大决策;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和调度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响应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应对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系统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处理预案。
第二条本处理预案所称的信息系统,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组成。
第三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为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网络故障事件、软件系统故障事件、灾难性事情、其他事件等八类事件。
(一)网络攻击事件: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利用信息系统的配置缺陷、协议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击对信息系统实施攻击,并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二)信息破坏事件: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造成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被篡改、假冒、泄漏等而导致的事件。
(三)信息内容安全事件:利用信息网络发布、传播危害国家
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不良信息内容的事件。
(四)网络故障事件:因电信、网络设备等原因造成大部分网络线路中断,用户无法登录信息系统的事件。
(五)服务器故障事件:因系统服务器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六)软件故障事件:因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七)灾害性事件:因不可抗力对信息系统造成物理破坏而导致的事件。
(八)其他突发事件:不能归为以上七个基本分类,并可能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第四条按照造成信息系统的中断运行时间,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级别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I级)。
(一)一般(IV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4小时以内的故障;
(二)较大(I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4小时以上、12小时以内的故障;
(三)重大(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的故障;
(四)特别重大(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24小时以上的故障。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第五条预防和处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负责信息系统应急处理工作,决定信息系统应急处理工作的重大事项,组织实施、业务协调和发布信息系统应急指令,发布信息系统应急故障级别、决策处理方案。
应急小组组长由分管信息中心的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信息中心经理担任,成员为信息中心全体人员。
第三章预防与预警机制
第六条应急小组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
第七条预警信息分为外部预警信息和内部预警信息两类。
外部预警信息指信息系统外突发的可能需要通信保障、安全防范,或可能对信息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
内部预警信息指信息系统网内的事故征兆或局部信息系统突发事故可能对其他或整个网络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
第八条应急小组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日常监测工作。
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局域网通讯性能与流量;
(二)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的操作记录、网络访问记录;
(三)服务器性能、数据库性能、应用系统性能等运行状态,以及备份存贮系统状态等;
(四)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审计记录、业务系统安全审计记录;
(五)计算机漏洞公告、网络漏洞扫描报告;
(六)病毒公告、防病毒系统报告;
(七)其他可能影响信息系统的预警内容。
第九条应急小组获得外部重大预警信息或通过监测获得内
部预警信息后,应对预警信息加以分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可能演变为严重事件的情况,部署相应的应对措施,通知相关部门做好预防和保障应急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及时报告所领导。
第四章应急响应程序
第十条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或人员发现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后,应及时报告应急小组。
应急小组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查找故障原因,在短时间内(一般要在半小时以内)依据故障情形和修复时间进行初步判别,确定故障分类级别,较大(III级)及其以上的突发事件应报告应急小组。
第十一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由应急小组决定并指定特定小组或人员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所指定的小组或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及要求对外发布信息,其他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第十二条发生较大(III级)及其以上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时,应急小组除向所领导报告外,应立即通知各部门。
各部门应在各部门办公区域通知使用人员,并尽可能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通知业务相关人员。
第十三条根据不同的事件以及事件的级别,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故障级别。
(一)网络攻击事件应急预案:
1.当发现网络被非法入侵、网页内容被篡改,应用服务器的数据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或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等现象时,使用者或管理者应断开网络,并立即报告应急小组。
2.应急小组立即关闭相关服务器,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陆账号,阻断可疑用户进入网络的通道,并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和程序,尽快将系统和网络恢复正常。
(二)信息破坏事件应急预案:
1.当发现信息被篡改、假冒、泄漏等事件时,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或个人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
2.应急小组通过查看数据库记录和业务系统记录查找信息被破坏的原因和相关责任人。
3.应急小组提出修正错误方案和措施,由信息中心进行处理。
(三)信息内容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1.当发现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时,系统使用人员立即断开网线,终止不良信息或网络病毒传播,并报告应急小组。
2.应急小组根据情况通告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用户,隔离网络,指导各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杀毒处理、清除不良信息,直至网络处于安全状态。
(四)网络故障事件应急预案:
1.发生网络故障事件后,系统使用人员应及时报告应急小组。
2. 应急小组及时查清网络故障位置和原因,并予以解决。
3.不能确定故障的解决时间或解决故障的期限并属较大(III 级)及其以上的,应急小组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五)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
1.服务器故障后,应急小组确定故障设备及故障原因,并通知相关厂商。
2.根据服务器修复和恢复系统所需时间,由所领导决定是否启用备份数据。
(六)软件故障事件应急预案:
1.发生计算机软件系统故障后,系统使用人员应立即保存数据,停止该计算机的业务操作,并将情况报告应急小组,不得擅自进行处理。
2.应急小组应立刻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必要情况下,通知业务部门停止业务操作和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3.应急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在保持原始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修复;修复系统成功后,利用备份数据恢复丢失的数据。
(七)灾害性事件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灾害性事件,应急小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入机房抢救服务器及存储设备。
2.应急小组对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的损坏程序进行评估。
如服务器损坏或存储设备损坏无法使用,立即联系相关厂商,进入维修程序。
3.根据服务器或存储设备修复和恢复系统所需时间,由所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用备份设备及数据。
(八)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信息中心立刻派出人员进入现场,制定相应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并按要求报告应急小组。
第五章后期处置
第十四条故障排除后,应急小组向各部室发出故障解除、系统恢复正常运行通知。
第十五条系统恢复运行后,相关操作人员尽快通知相关业务部门,并对故障发生前所进行过的业务操作进行检查,核对业务数据是否正确或有无丢失,不正确或有丢失的应马上更正,确保数据的正确和完整。
对在故障期间采用手工受理的事项,由业务人员及时在系统中补充完善。
第十六条应急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原因、性质、影响、后果、责任及应急处置能力、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整改信息系统存在的隐患。
第十七条应急小组对在信息系统应急事件处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提出表彰奖励建议;对玩忽职守,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依法依规提出处理意见建议,并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应急保障
第十八条信息中心平时应做好系统数据的备份工作,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预留一定数量的网络硬件设备和服务器,用于预防或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
第十九条选择熟悉公司信息系统软硬件的专业公司作为信息系统应急处理的应急支援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二十条强化信息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信息安全防御意识。
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全局职工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