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成语诗词分类(唯物论、认识论部分)

合集下载

成语、俗语、诗词体现的哲理

成语、俗语、诗词体现的哲理

成语、俗语、诗词体现的哲理一、体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俗语有:(1)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2)万事命已定,浮生空自忙(3)入山问樵,入水问渔(4)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二、体现联系的成语、俗语有:(1)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3)唇亡齿寒——内部联系、外部联系(4)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偶然联系(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主要联系、次要联系(6)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坐井观天;三人齐心,其力断金;滴水不能行舟,独木不能成林;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风不起浪;接通电源,电灯发亮;虚心使人进步;侵略者侵略,被侵略者反抗——体现因果联系三、体现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及正确对待矛盾的方法的成语、俗语有:(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和而不同(5)相辅相成,相反相成(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7)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0)物极必反 (1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3)吃一堑,长一智 (1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四、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理成语、俗语有:(1)对症下药 2)量体裁衣(3)因地制宜(4)因材施教(5)量材为用(6)量入为出(7)量力而行(8)抽薪止沸(9)入乡随俗(10)看菜吃饭(11)逢山开路,遇水搭桥(1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3)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14)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15)解铃还须系铃人五、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篇一律的对待矛盾的成语、俗语有:(1)抱薪救火(2)火上浇油(3)生吞活剥(4)生搬硬套(5)张冠李戴(6)东施效颦(7)邯郸学步(8)粗枝大叶(9)草木皆兵(10)画蛇添足(11)人云亦云(12)纸上谈兵(1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14)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15)千人一面(16)依葫芦画瓢六、体现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的成语、俗语有:(1)神射手之所以神,并不是因为它的箭好,而是因为他瞄得准(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3)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4)玉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5)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之,而后馋入之(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哲理成语俗语诗句等收集资料

哲理成语俗语诗句等收集资料

哲理成语、俗语、诗句收集一、辩证唯物论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5、掩耳盗铃: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荒谬的。

6、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7、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情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8、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

二、认识论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不打不相识”、“吃一堑,长一智”;3、“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4、“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9、纸上谈兵。

三、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唇亡齿寒;藕断丝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独木不成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2、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3、①部分影响整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着妙棋,满盘皆活”;“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成败在此一举”、“细节决定成败”;“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②整体影响部分:“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4、①体现发展的普遍性:“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②违背发展的普遍性: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利益;5、①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雪莱:“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梅花香自苦寒来”;“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6、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合抱之末,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防微杜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7、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尽信书不如无书”;“谦受益,满招损”;“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化险为夷;弄巧成拙;8、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成语、古语、谚语的哲学解释--2014高考政治必备

成语、古语、谚语的哲学解释--2014高考政治必备

谚语、古语、成语、"典故"语录精析—哲学解析(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郑人买履) (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主义,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对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可能不同。

(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 (人定胜天) (事在人为) (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二、成语谚语生活与哲学1、守株待兔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想问题、办事物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

2、田忌赛马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

3、刻舟求剑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4、揠苗助长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

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5、按图索骥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智子疑邻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7、审时度势解析:说明了看问题、做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8、对症下药解析: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9、对牛弹琴解析:这个成语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又如,“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等同属此类。

10、画龙点睛解析:这个成语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11、本末倒置解析: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

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12、唇亡齿寒解析: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

新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认识论

新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认识论

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二)认识论1、盲人骑瞎马。

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

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又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即是这个道理。

2、熟能生巧。

是说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就必须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3、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比喻感性材料只有经过人脑的思维加工,方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由于人们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精粗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隔、表里未辨,所以,需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过程,才能形成理性认识。

又如,“多想出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同属此义。

4、邯郸学步。

比喻不动脑筋,一味模仿别人,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笑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又如,“东施效颦”、“囫囵吞枣”等同属此类。

5、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是说人们要想获得新的知识,就必须掌握推理的思维方法。

因为,只有学会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而使人的知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6、活到老,经不了。

比喻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停止的观点,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是通过生产实践、改造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而获得的,离开了实践,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又如,“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8、书到用时方恨少。

是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到实践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励自身不断地追求知识,扩展视野,深化认识。

正如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句解析

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句解析

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句(1)古名言1、“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解析: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

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 解析: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解析:王充的这句话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解析: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绝对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当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经流动,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

这句话承认了绝对运动,也承认了相对静止,因而属于辩证论。

第二句话意思是说河水永远在流动,随着人的“踏入”,河水依然不断流淌,人永远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认识到了河水的绝对运动,却没有认识到人在第一次踏入河流中,人与河水的相对静止关系。

这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这句话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例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等都是这个道理。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 解析:这句话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6、“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解析: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哲学俗语总结分类

哲学俗语总结分类

哲学中的成语与诗句山西省保德中学郭茜哲学中经常运用成语与诗句来说明一些哲理,浅显易懂,哲理丰富,对此进行分类. 一\唯物论1、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3、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4、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说明5、先观察竹子,然后才能“胸有成竹”唯心主义的表现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属于7、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8、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捕风捉影9、画蛇添足,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燕山雪花大如席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2、情人眼里出西施意识具有能动作用1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14、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明15、士可杀,不可辱;人心齐,泰山移;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强调的作用。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持云帆济沧海强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7、心想事成18、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1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20、画饼充饥规律具有客观性2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22、疱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启示我们2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树欲静而风不止共同说明2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反例1.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正确在2.人贵有自知之明强调的是3.人贵有自知之明强调4.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谁对谁错5.削足适履,按图索骥,郑人买屐错在东施效颦,按图索骥邯郸学步错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与时俱进正确在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谁对谁错认识论6.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的是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9.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0.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2.一眼望尽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错在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1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15.天阶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明辩证法运动、发展观花无百日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1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了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明18.家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都说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说法错在刻舟求剑的说法错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强调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错在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说法,会导致论。

哲学常识中的成语谚语典故归类

哲学常识中的成语谚语典故归类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的成语谚语典故归类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

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马原中经常出现的古诗句,成语,格言

马原中经常出现的古诗句,成语,格言

马原中经常出现的古诗句,成语,格言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诗句及成语蕴含的哲学道理

诗句及成语蕴含的哲学道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1)名言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6、“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①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8、“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

《生活与哲学》常考名言、成语、谚语、诗歌分析!二、成语谚语生活与哲学1、守株待兔分析:这个成语违反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看法,想问题、办事物没有从客观实质出发,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作了一般规律,把事物之间的有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2、田忌赛马分析:这个成语说了然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摆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惹起质变。

3、刻舟求剑分析:这个成语反响了一种用静止的看法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看法,违反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4、揠苗助长分析:这个成语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依据必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取代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处罚。

又如,“人有多英勇,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5、按图索骥?分析:这个成语反响了一种违反全部从实质出发的主观主义看法,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智子疑邻分析:这个成语说了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要素限制,人们立足点不一样对客观事物反响结果也不一样。

7、审时度势分析:说了然看问题、做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联合起来。

8、对症下药分析:表现了矛盾特别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办理问题时要坚持详尽问题详尽分析。

又如,“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世界上没有完好同样的指纹,没有完好同样的两片树叶”等都包括了这一原理。

9、对牛弹琴分析:这个成语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反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又如,“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等同属此类。

10、画龙点睛分析:这个成语是说在工作中要擅长抓要点,抓关键。

吻合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 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11、本末倒置分析: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

又如,“喧宾夺主”、“ 得失相当”、“兼收并蓄”、“ 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12、唇亡齿寒分析:表现了事物广泛联系的看法。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限制,仿佛唇齿相依。

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新编---唯物论

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新编---唯物论

成语古诗词俗语谚语与哲理(一)唯物论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阴阳二气充满太虑,比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

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

(王夫之)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就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又如:“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3.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4、心外无物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6.川流不息符合辩证法关于事物是永远发展、变化的观点,世界的一切都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这就好象川流一样,永不停息。

7、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

又如,“守株待兔”等亦属此类。

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8.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

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

9.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10.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

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

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

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

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

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唯物: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辩证法: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观点。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没有从实际出发。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4.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5.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6.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7.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8.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唯物主义;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成语、谚语、俗语、古诗词中的哲学观点

成语、谚语、俗语、古诗词中的哲学观点

成语、谚语、俗语、古诗词中的哲学观点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守株待兔:把偶然当必然,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其规律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遵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地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13画龙点睛: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情都在一定条件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8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

19掩耳盗铃:认为主现感觉决定客观存在,是荒谬的主现唯心主义。

20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21凿壁偷光: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22舍本求未: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3庖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4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25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26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

成语、词语、谚语、歇后语、古诗词分类积累

成语、词语、谚语、歇后语、古诗词分类积累

成语分类积累1、【关于学习的】:学而不厌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2、【注意力集中的】: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转睛一心一意3、【八字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4、【描写人的语言】: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花言巧语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侃侃而谈喋喋不休含糊其辞5、【描写高兴的词】:眉开眼笑捧腹大笑手舞足蹈谈笑风生笑容可掬兴高采烈6、【描写友情的】:推心置腹志同道合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心心相印7、【描写颜色的】: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色欲流姹紫嫣红绿水青山【描写四季景色的】:(1)春美:草长莺飞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姹紫嫣红莺歌燕舞(2)夏热:暑气蒸人烁石流金汗流浃背赤日炎炎(3)秋凉:万里无云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风习习(4)冬冷:冰天雪地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滴水成冰8、【寓言故事类】:拔苗助长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坐井观天刻舟求剑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画饼充饥画地为牢杀鸡儆猴对牛弹琴盲人摸象9、【历史故事类】:完璧归赵(蔺相如)三顾茅庐(刘备、关羽、张飞)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七步成章(曹植)四面楚歌(项羽)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10、【神话故事类】: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开天辟地11、【含有比喻的】:呆若木鸡泪如泉涌光阴似箭胆小如鼠挥汗如雨心乱如麻日月如梭12、【形容时间的】:(1)快: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稍纵即逝(2)慢:一日三秋、度日如年(3)宝贵:一刻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寸阴13、【有趣的数字成语】:一字千金二三其德三言两语四分五裂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威风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里挑一千变万化14、【含“手”的成语】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15、表示有恒心的成语: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铁杵成针16、含拟人的成语:百花争艳、兔死狐悲、天愁地惨、哀鸿遍野17、含夸张的成语:气吞山河、顶天立地、垂涎三尺、惊天动地18、首尾相同的成语:精益求精、神乎其神、忍无可忍、痛定思痛19、含反义词的:深入浅出、出生入死、舍近求远、异口同声、前仰后合、大同小异、里应外合、20、含近义词的:深思熟虑、惊天动地、呼风唤雨、心灵手巧、千变万化、甜言蜜语、心满意足21、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目瞪口呆、22、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谈虎色变、龙马精神、马到成功、亡羊补牢、狗急跳墙、叶公好龙、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九牛一毛、鸡犬不宁、惊弓之鸟、胆小如鼠、打草惊蛇、鸡飞蛋打、指鹿为马、顺手牵羊23、表示人物品质的: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不屈不挠24、表示人物外貌的:亭亭玉立、老态龙钟、婀娜多姿、虎背熊腰、眉清目秀25、表示人物动作的: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26、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27、描写骄傲的成语:孤芳自赏目中无人妄自尊大自高自大自鸣得意28、含有贬义的成语:自私自利、口是心非、狼狈为奸、阴谋鬼计、阳奉阴违、丧家之犬29、含有褒义的成语:舍己为人、拾金不昧、忠贞不渝、大公无私、两袖清风、视死如归30、出自诗句的成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固定结构的词语积累1、ABB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喜滋滋、静悄悄、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2、AABB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结结实实、郁郁葱葱、日日夜夜、来来往往3、AABC历历在目、源源不断、津津有味、滔滔不绝、面面俱到、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4、ABAC人山人海、非亲非故、任劳任怨、自言自语、无影无踪、无法无天、无边无际、惟妙惟肖、5、ABCC小心翼翼、忧心忡忡、千里迢迢、风尘仆仆、风度翩翩、得意洋洋、大名鼎鼎6、又A又B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7、A来A去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走来走去8、不A不B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140个哲学相关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下.pdf

140个哲学相关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下.pdf

140个哲学相关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解析(下)一、名言34.“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解析:这句话说明了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这表明任何一个时代 的真理既有确定性、绝对性、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因此对一定时代来说不可能的事情对以后的时代来说往往就是可能的,因此真理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35.“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3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 解析: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 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37.“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解析:黑格尔的这句话体现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

38.“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解析: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 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等。

39.“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解析: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 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 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

4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解析: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谚语、俗语、诗句中的哲理一、哲学基础部分1、阴阳二气充满太虑,比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

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唯物主义观点。

3、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唯心主义。

4、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5、天地和气,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唯物主义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对待知识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体现了唯物主义精神。

二、唯物论部分(一)物质与意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6、有志者,事竟成;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7、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9、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10、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1、贤士徇名,贪夫死利——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的行为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指导人的行为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二)运动与静止1、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

2、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

3、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生命之树常青;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5、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

(三)主观与客观1、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

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2、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按图索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而唯心主义者恰恰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4、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5、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

6、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7、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使主观违背客观。

8、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9、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现象与本质1、春江水暖鸭先知——本质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

2、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3、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

4、瞎子摸象——只认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事物的本质。

现象与本质,二者不同。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片面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5、万变不离其宗——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现象无论怎样变化,它都是本质的表现。

6、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

7、买椟还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8、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的,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对“月晕”和“础润”的分析,认识到大气运行的规律性,从而预见到天要刮风和下雨。

(五)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1、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

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

3、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沈括)——规律的客观性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5、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6、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7、揠苗助长;南辕北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9、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10、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11、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唯物辩证法认为,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有意栽花花不发”是指人们违背了客观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

“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指人们无意的行为由于符合了客观规律而收到了好的效果。

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其客观性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无可奈何花落去”其意为事物的变化具有规律性,人们无法改变。

1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鼓励人们应当有所作为。

1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

三、认识论部分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三老——乡官之名,由年在五十岁以上者担任。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2、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3、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命之树是长青的。

——歌德●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峰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

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列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知识源于实践,天才只是聪明才智的差异。

——恩格斯●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鲁迅●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有之也。

——王充●真金不怕火来炼。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事实胜于雄辩。

●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

6、胸有成竹;熟能生巧;知人知面要知心——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就必须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7、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想出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感性材料只有经过人脑的思维加工,方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8、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9、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1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吃一暂,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然后知不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1、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践的重要性。

12、盲人骑瞎马;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

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3、活到老,经不了——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停止的观点,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14、苦尽甘来;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