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复习提纲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复习提纲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复习提纲第一篇: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复习提纲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基本知识点(适用于单选、多选、辨析题型的知识点)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p34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P34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P344.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p35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p35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P387.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他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但是在不同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P39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其中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P39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p4110.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p4211.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43-46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p49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
p4914.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
P5115.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
P52-53二、综合知识点(材料分析、案例分析及综合论述知识点)1.结合对民族资产阶级性质和中国无产阶级特点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有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结果:清政府失败,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2)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率,须同英国商定。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 、影响: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要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促进了爱国知识分子的觉醒,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 、向西方学习:魏源和《海国图志》,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影响: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而蓄意发动。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2.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军,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当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
日军借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县城,攻击卢沟桥。
日本全面侵华由此开始。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三大法宝: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2.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主义专政。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2.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经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5.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感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提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原因: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2.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柳条湖事件,突袭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
3.结果:东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4.东北军民的抵抗(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5.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1-1945)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2.一二九运动过程: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但是遭到镇压。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救亡运动 影响: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②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④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3.中国共产党的救亡主张1935年8月,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原因:①日军侵略东北、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③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劝蒋无效(直接原因)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⑤学生运动的推动2.过程1936年12月12日,为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中国革命史知识点总结高中
中国革命史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辛亥革命的知识点包括:1. 辛亥革命的时间、地点和导火线2. 辛亥革命的直接原因和远因3. 辛亥革命的主要参与者和主要事件4.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5. 辛亥革命对中国未来革命运动的启示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主运动,它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先声。
五四运动的知识点包括:1. 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和导火线2. 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和主要参与者3. 五四运动的主要事件和发展过程4.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5. 五四运动对中国未来革命运动的启示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的知识点包括: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地点和导火线2.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早期组织3.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活动和主要事件4.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5.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四、国共合作与国共内战国共合作与国共内战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直接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和结果。
国共合作与国共内战的知识点包括:1. 国共合作的起始时间、地点和原因2. 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参与者3. 国共合作的失败原因和影响4. 国共内战的起始时间、地点和原因5. 国共内战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参与者五、新中国的成立和初期建设新中国的成立和初期建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从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转变。
新中国的成立和初期建设的知识点包括:1.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导火线2. 新中国初期政权的建立和稳固3. 新中国初期经济和社会的建设和变革4. 新中国初期文化和教育的建设和变革5. 新中国初期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的确立六、中国革命史的影响和启示中国革命史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也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提纲(4)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提纲(4)
7、长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等。
8、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目的: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九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提纲
九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提纲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一、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①共产党:和平建国。
②国民党蒋介石:坚持一党独裁统治。
二、重庆谈判: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妄图阴谋发动内战。
2.目的:①国民党方面:迫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也为争取更多时间准备内战。
②共产党方面: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时间、地点:1945年8~10月;重庆进行谈判。
4.主要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
5.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通常称为“双十协定”。
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三、内战的全面爆发1.时间1946年6月2.标志: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3.经过①国民党:凭借充足的兵力和优良的武器,蒋介石以“全面进攻,速战速决”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②共产党:解放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作战原则,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到1947年2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2.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大举进攻延安;中共对策: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采取“蘑菇战术”,不断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四、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目的: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2、影响: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普遍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3、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4、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时间:1949年3月;地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2.主要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复习提纲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复习提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客观原因:列强入侵,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2)主观原因:理论——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基础——拜上帝教。
2.过程181年金田起义(爆发))——181年永安封王(初建政权)——18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军事全盛时期(183年到186年进行北伐、西征、东征)——18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9年颁布《资政新篇》(治国方案)——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3.《天朝田亩制度》(183年)(1)性质: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
(2)内容:①土地分配: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从而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实行圣库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最能体现平均主义)。
(3)目标: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评价: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趋势。
③空想性:平均一切社会财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
4.《资政新篇》(189年洪仁玕提出)(1)性质:是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化改革。
(2)内容:①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依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②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鼓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③教上,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④外交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
华版
一、晚清时期(1840-1911)
1. 鸦片战争(1840-1842)
- 内因和外因
- 结果和影响
2. 中外交往的逐步打开(1842-1894)
-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维新派的出现
3. 戊戌变法(1898)
- 自强运动和变法思潮
- 变法运动的失败
4. 辛亥革命(1911)
- 各种反清起义
- 辛亥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1. 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1912-1927)- 袁世凯和袁世凯
- 国共合作和双十协定
2. 北伐战争(1926-1928)
- 国共联合抵抗北洋军阀
- 北伐战争的成果
3. 南京国民政府(1928-1937)
- 南京政府的建立
- 南京政府的施政措施
4. 抗日战争(1937-1945)
- 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
- 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三、新中国的建立(1949-现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社会主义改造和(1949-1966)-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 和人民公社
3.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 运动和造反派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影响
4.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 的改革开放政策
- 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
1. 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 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推动因素
2. 近代史的启示与经验
- 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
-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1)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复习提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矛: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背景:①清王朝闭关自守,统治日益衰落。
②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尤其是英国在19世纪前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
③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英国走私鸦片导致了中国的禁烟运动。
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经过: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爆发。
②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战争结束。
结果:中国战败,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等。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美国1844年胁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法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黄埔条约》。
影响:中国社会的性质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遭拒绝。
历史13-24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南昌起义: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打响了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率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从南昌到井冈山,中国革命由城市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符合中国情的正确的道路。
4.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由任军长,任党代表。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军队。
5. 、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6.长征:⑴原因。
⑵开始:年10月,红军离开开始长征;⑶转折:1935年1月,召开了,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⑷突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强渡大渡河,飞夺,爬雪山过草地。
⑸会师: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⑹胜利: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地区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⑺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使中国革命。
第四单元的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1.九一八事变:⑴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蒋介石采取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于敌手。
⑵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战开始了。
2.西安事变:⑴背景:日本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危机,共产党提出建立的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
⑵过程:为了,1936年12月12日和发动,扣押了。
⑶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出发,主张解决,党中央派等去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的主张。
⑷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基本结束和的初步形成。
2.全面抗战的开始⑴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中国军民奋起反击,从此爆发。
二十九军副军长、一三二师师长先后为国捐躯。
共和国史复习提纲
共和国史复习提纲一、重点历史概念:
1.三大运动:
2.三大改造:
3.三面红旗:
二、重点和难点问题:
1.分析共和国的四个历史阶段
2.分析新中国为巩固政权做的巨大努力
3.分析人民政府为恢复思经济所做的工作
4.分析过渡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5.分析我国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条件
6.理解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7.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8.分析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历史教训
9.分析1953年和1958年总路线的历史条件及两者在内容上的侧重点的不同处及影响10.分析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内外因素
11.理解文化大革命是十年内乱
12.分析党为建立和发展思经济做的三次重大政策性调整13.分析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四次调整或改革14.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经历的三次转变
15.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16.分析建国后,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原因17.分析新中国外交道路经历的四个时期
18.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分析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20.分析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1.分析四次统一战线的背景、任务、主要特点及由此得到的经验教训。
中共党史复习提纲
中共党史复习提纲
1、你怎么看待陈独秀在中共早期历史上的作用?他是著名的思想家,他有哪些重要观点令你印象深刻?请对这些观点进行剖析评估。
2、你认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毛泽东思想在延安时代(1935-1945年)成熟并正式推出,请从历史环境、党内因素和个人原因加以解释。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个人贡献是什么?
5、大跃进的本意是大力发展经济,但最终却成为一切社会经济灾难,原因何在?
6、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什么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非社会主义国家?请简要介绍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要点,并阐述其在中国与建设中的重大意见。
注:1、考试题就是论述题,从上述题目中抽取部分;
2、考试时,每题的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历史复提纲(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XXX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略战争。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是根本原因。
2)导火线:1839年XXX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XXX则徐上书XXX,请求严禁鸦片。
1839年6月,XXX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XXX的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3)经过:1840年6月,英国侵入中国广东海面,战争正式爆发。
4)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税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
6)《南京条约》的影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7)鸦片战争对社会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XXX编著《海国图志》,提出“XXX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原因:英国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于是挑起战争。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俄军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瑷珲条约》是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XXX抗击洋枪队——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1)农民领袖XXX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XXX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XXX。
中国革命史复习提纲
中国革命史复习提纲中国革命史复习提纲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和几个盛世。
特点: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宗族家长制)思想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特点、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控制中国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与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仍占优势,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日益贫困和不自由。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帝国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经济上:通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阻碍其长远发展,严重破坏了中国近代化所必需的市场关系。
政治上: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迫使中国“开关”并剥夺关税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干预中国内政外交,联合封建保守势力镇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
思想文化上: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外衣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活动,为帝国主义侵略有理制造舆论,在思想侵略同时也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月考复习提纲(历史)
月考复习提纲
1、五四运动(两阶段、领导阶层,结果,意义)
2、中共三次会议(一大、遵义、七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三个主要战例)【注意事件相关那一句话】
4、国共合作: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第二次: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初步建立】)
5、北伐战争(目的、三大军阀、叶挺独立团、结果)(黄埔军校)
6、南昌起义(时间、意义);井冈山(秋收起义意义、会师意义);【井冈山精神】
7、长征(原因、经过,起止时间)【长征精神】【红军为什么长征——战略转移】
8、重庆谈判(时间、双方目的)
9、解放战争(爆发标志、大别山【战略进攻开始】、三大战役【名称、结果、总体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革命史复习提纲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和几个盛世。
特点: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宗族家长制)思想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特点、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控制中国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与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仍占优势,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日益贫困和不自由。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帝国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经济上:通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阻碍其长远发展,严重破坏了中国近代化所必需的市场关系。
政治上: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迫使中国“开关”并剥夺关税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干预中国内政外交,联合封建保守势力镇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
思想文化上: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外衣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活动,为帝国主义侵略有理制造舆论,在思想侵略同时也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总之,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社会变化起了直接作用,但不是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没有造成中国社会变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事实,而是使中国沦为了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侵略不可能给中国带来真正的近代文明。
4、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②教育和唤醒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忧患意识。
③加速了清朝的灭亡④推动了亚洲乃至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主观原因:①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②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正确的策略和科学的理论指导③中国农民的阶级局限性5、洋务运动的基本情况、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详见笔记本)6、戊戌维新的性质、历史作用和经验教训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历史作用(详见笔记本)经验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7、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基本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详见笔记本)8、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主要内容、性质及其评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评价:积极意义: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②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③为人们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创造了条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历史局限性:①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性质以及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开端:五四运动性质: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异同(详见笔记本)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特点和历史意义条件: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②共产国际的帮助③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思想基础)特点:①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②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结合笔记本“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特色”)历史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力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科能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标志、形式、政治基础及对国民革命的影响(详见笔记本)12、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用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统治?13、什么是中国革命新道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对你有哪些启示?含义(详见笔记本)启示:自己发挥14、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为何由严重对立走向合作抗日?(详见笔记本)15、如何正确评价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作用和溃败原因)(详见笔记本)16、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能够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原因何在?(详见笔记本)17、如何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详见笔记本)18、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历史意义:①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基本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19、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走向崩溃?(详见笔记本)20、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详见笔记本)21、第二条战线的内涵和形成内涵: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形成:1945年底昆明学生一二一运动1946年12月30日北平学生抗暴运动或一二三O运动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反饥饿、反内战的五二O运动1947年间工人罢工、城市居民抢米、农民掀起反抗国民党当局抓丁、征粮、征税的浪潮。
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新疆人民革命运动、内蒙古人民斗争22、20世纪40年代中国出现了哪三种建国方案?为什么人民民主共和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详见笔记本)23、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基本经验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②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基本经验: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③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④必须与国际革命和进步力量团结一致⑤所有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4、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的“左“倾错误、产生原因以及历史性转折“左“倾错误:①1927年11月—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②1930年6月—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③1931年1月—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产生原因:①社会原因。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小资产阶级包围之中,并且在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也占着很大的比重。
小资产阶级教条主义,只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
因此,这些思想比较容易反映到党内来,影响党的思想和路线、政策。
②主观原因。
那时,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③共产国际的错误影响和瞎指挥。
“左”倾教条主义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挂着“国际路线”的招牌,并且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④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历史性转折: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5、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