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山《影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解电影《冷山》的多层次意境艺术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味道。《冷山》不乏美丽的风景,也有动人的爱情,但如果仅仅把电影读到这种层面,或许你会很失望。电影制作者们称这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铺天盖地的海报则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甚至还暧昧地暗示,两大女星对决⋯⋯走进电影院,层层揭开电影的幕布,你会发现,在导演和媒体的精心布阵下,观众陷进去了——这是一部充满了多语性而隐藏了主角的成功的田园战争史诗商业片,电影采取层层演绎、层层否定、层层推进的艺术手法,不断让观众推翻自己的结论,在旧的意境中叠加新的印象,极大丰富了电影层次,令人拍案叫奇。
田园梦魇:大地满目疮痍、血流成河清新温馨的冷山,奴隶们劳作的场景;壮丽的美国自然风景,云淡风轻的广阔境界⋯⋯影片中的风景,可以分为两大类:战士的家乡和归来一路的风景,在地点的选择中影片的张力完成了饱满的转换。在一片广袤的田野里跋涉,借助了摄影师由远到近的视角,我们在眼睛的牵扯中感受到田园的味道,更领悟了田园的意味。
从人类进化至今,可以说土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母亲对儿女一样的作用,而这也是历史上美国南北战争的一个几近完美的借口。如何使用土地成为焦点,被追加和附会的是所谓的正义。战争由此而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急!田园史诗,是从影片的风景开始的,却带上了一种苍老的况味。
影片开头的战争场面,就富有这样的特征:一只小野兔,一场大战争。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无数的生灵,都和我们有关。而战争中的人们是身不由己的。风景再美丽,借用艾达的话说也是“血流成河,满目疮痍”,再多的美丽在从前线逃回的受伤了的士兵英曼眼里都带上了一层血腥和沧桑。天地再广阔,人们却在这里杀戮、残害,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都在其中煎熬着,美丽的风景也不过是一幅巨大的背景画,何况这是一幅被破坏的背景画!爱情质疑:你对她的心是真的吗?动人的爱情,自然让人感到赏心悦目,但是如果有一种爱情,只是一种单纯的爱情——他们总共说了多少句话,他们总共见了多少次面,他们自己都说互相不了解——如果从世俗的眼光来说,他们的爱是盲目,换句话说,在和平时期,他们
的爱也许很平庸,甚至很有可能走向死亡。可是,战争成全了爱情——“如果天塌了下来,我怕来不及说”,天塌了下来,还有什么不能说,不能做的?天没有塌下来,战争却给了爱情一个保质期。“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的心已开始冷了,怎么办?”“你对她的心是真的吗?”当英曼回来,艾达兀自端着长枪,对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儿说:“不许动!转过头去,再往前走我就开枪了!”雪地里的一袭黑衣,无疑成为一道美丽而庄严的风景。战争已经把艾达锤炼成了一个坚强的灵魂,而爱情成为英曼和艾达生命存在的共同确证,爱情更成为他们涤荡心灵的神圣之流。英曼终于说“我回来了”,但是“我的灵魂已经麻木了”,在战争的腐蚀中,他们,他们仅仅见了几次面,他们,他们仅仅接了一次吻,他们,他们甚至“连亲热
还来不及”⋯⋯
爱情,支持着他回来;爱情,支持着她等待和坚强!爱,只是生命的附丽!生存成为爱情的旨归,而冷山成为一种归来的期许!归来,是向战争要回人的真、善、美!战争:在无主角的荧屏之外充当了最霸道的主角也许这样解读《冷山》,是要让人哭泣的。我们宁愿看到美丽的风景,看到动人的爱情,我们也不愿看到丑陋和沦落。可是,不能否认,其实《冷山》是没有主角的一部电影,尽管有动人的爱情穿插其中,尽管有美丽的美国大地的风景铺设各处;英曼只是战争对人的损坏的千丝万缕中的一条线,一个渺小的见证者。影片以英曼的归来为线索,串起了他途中所见所历,唯有这才是影片的主角!丰富的人物、不尽的心痛、细微的温暖,那才是《冷山》的背后要说的——生存和战争是它意欲展现给人们的!在战争里人们是如何生存着,摆渡女,牧师,守着发病的婴儿的母亲,还有那个给孩子盖上小被子的北方小士兵,甚至是片头那只小野兔,为了在战争的缝隙里求得一点生存的空间,他们
是如何在麻木着自己!如何在抗争着!
可以说,这部影片是一幅战争生存群像图,甚而不是生存,而仅仅是战争!无数个细节,无数个人物组成了两个字:战争!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无论是正在打仗的士兵,还是逃兵,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影片在全程分别以英曼和艾达为线索,串起了无数个人物组成的细节,以战争为焦点,呼唤人的灵魂的归来!
值得一提的有四个细节。第一,摆渡女虽然只有几句台词,但那
种震撼触目惊心。为了生存,她可以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摆渡,也可以不顾羞耻地说“再给我30元钱,你们想怎么乐就怎么乐”,可是就是这样一条鲜活的生命,才说完这句话,她的生命也不过如自己摆渡的小船一样倾覆在动荡的战争中。也许第二个值得一说的是母亲,我们可以说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为了发病的孩子,她藏起了过冬的猪,储备了过冬的食物,尽管那是一个可能随时
死去的孩子;同样,为了孩子,她说出了自己食物的秘密,甚至把自己也交了出去;同样,为了孩子,她生生咬死了侮辱自己的北方兵。她并不是不知道那个给她的孩子盖被子的北方小士兵家里也有母亲,她只是以被侮辱者的身份奋起反抗,表达她的怒气。可是,那个北方小士兵脸上还带着干净的气息,他的犹豫让人可敬也让人可怜,他给小孩子盖起了被子的那
种欢欣和心疼让观众心痛,而他的死更让人无语——说什么呢?谁在导演着这一切,谁对谁错,谁能说出一二三?梯格是影片中的反面人物吧,一出场就是一种居心不良的立场,保安队长的残忍生涯,对土地的贪婪,对艾达的觊觎,⋯⋯没有理由不说这是一个“坏人”,可是在露比父亲的溢满对女儿的爱的提琴声中却是别过了脸,别过了人群,别过了自己的部下,轻轻和着那首曲子,让人禁不住以为他要网开一面了,露比父亲们可以逃过一劫了,可是,唱完了曲子啊,唱完了曲子啊——如果这首曲子不结束该多好啊——他开了枪。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可以回答,也许只有战争可以解释。
发人深思的并不只这四个细节,影片以小做大,无一不指向战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配角,再加上所谓的主角英曼和艾达,他们的组合才是影片的主旨,这种主旨是无需主角的,需要的是无数的人们,无数的战争、生活场景。人们在战争中千形百态的对比,昭示了影片对战争最有力却是沉默的控诉!看看那个杀了自己最心爱的小羊羔救逃兵的老太太和那个报告了保安队逃兵信息的小个子男人,谁愿意说些什么?人性之善与人性之恶,在战争中是如此突显,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轻易去评价那些人们。在那样的环境下,谁在意得了谁,小个子男人似乎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错啊。道德评价已经失去了意义,战争却隐身于这些场景之外无时不在提醒着观众,人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沦落的,灵魂已经找不到回归之路了。战争在无主角的荧屏之外充当了最霸道的主角。
可以说,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无数的细枝末节,经过导演的“金手指”一指就都带上了一种强烈的意味,而这种细节的力量让人恐慌。似散而集中的手法因英曼和艾达的守候与挣扎而凝为一个强大的整体,直达影片的核心:战争。
归来:你的归来是值得的正因为如此,英曼拖着将死之身躯也要回来,回来!我回来了!冷山!这种回来,是一种借着爱情之名向灵魂净处的回归;这种回来,是要和战争对抗的一种坚强、美丽、自主的生存。拒绝了所谓的正义,逃兵从沙场回归,从战争回归。艾达从井中看到了雪地归来的英曼,可是她也看到了接踵而至的乌鸦,那是一种怎样的暗示啊——等待归来时,大地早已非当时的大地了,人们用了全身心的代价换来的是什么,人们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失去的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