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理念分析
古代文学中的仁政理念
古代文学中的仁政理念在古代文学中,仁政理念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仁政是指以仁爱之心为根基,以人为本,关心民生,推行公正和谐的政治管理方式。
这种理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探讨和传承,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思考的重要课题。
仁政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论语》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其中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关心民生,为人民谋福祉。
他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对待的事情。
这种仁政理念在《论语》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文学中的《红楼梦》也体现了仁政理念。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贾府家族兴衰的长篇小说,通过对贾府内外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仁政君主的形象。
贾府的贾政是一个仁爱之人,他关心家族成员的生活,尊重他们的意愿,推行公正的治理方式。
他不仅在家族内部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民生,为人民谋福祉。
这种仁政理念在《红楼梦》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深受感动。
明代文学中的《西游记》也表达了仁政理念。
《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故事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唐僧师徒四人的冒险旅程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仁政君主的形象。
唐僧作为一个贤明的国王,他关心百姓的疾苦,推行公正的治理方式。
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民生,为人民谋福祉。
他不仅在国内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各国和平共处。
这种仁政理念在《西游记》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深受启发。
古代文学中的仁政理念不仅在中国有所体现,在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
例如,日本的《源氏物语》中就有仁政的影子。
《源氏物语》是一部描写平安时代贵族生活的长篇小说,通过对源氏及其周围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仁政君主的形象。
源氏是一个仁爱之人,他关心百姓的生活,推行公正的治理方式。
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民生,为人民谋福祉。
他不仅在家族内部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各国和平共处。
古代文学中的道德仁爱思想
古代文学中的道德仁爱思想一、导言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和爱的元素。
作为文学艺术的源泉,古代文学不仅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也反映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
本文将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中蕴含的道德仁爱思想。
二、道德思想1. 《论语》中的道德思想《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所体现的道德思想影响了数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和社会。
《论语》中多次强调“仁爱”,例如,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两句话表达了“仁”的意义——爱人、慈悲、宽容、正义。
2. 唐诗中的道德思想唐代是古代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其中的诗词为后人所传颂。
唐诗中的道德思想主要通过艺术手法刻画,例如,杜甫的《丽人行》中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表达了道德情操和哲理思考。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通过抒发对故友情深意重的思念,展示了人情深厚的爱的力量。
三、仁爱思想1. 儒家仁爱思想中国思想文化中,儒家仁爱思想是离不开的重要内容。
孟子曰:“仁者爱人”,提出了“仁爱”的基本思想。
于禁则将“仁爱”进一步发展为“恻隐之心”,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对于他人的共情,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精神内容在儒家学派中始终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中国文化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佛教慈悲思想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慈悲为怀”,通过教导“舍己为人”、“利他为先”等理念来实践“慈悲”的思想。
唐代著名的佛教诗人玄奘,就在其著作《大唐西域记》中表达了慈悲的思想,写到:“悲兮,天地一沦殁。
慈兮,亲类若隔紫禁。
”四、结论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中道德仁爱思想的探索和分析,可以发现其恰恰是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性。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信仰,表达了人们对生命、人性、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古代文学中的道德仁爱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现代人们树立了一面道德旗帜,让我们警醒自身,不断推进道德进步。
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2 7卷 第 5期
21 0 1年 9月
甘 肃联合 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 u n l fGa s a h iest ( o il ce c s o r a n u Lin eUnv ri S ca in e ) o y S
Vo. 7 No 5 12 , .
S p. 0 1 e t 2 1
关 于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改革 的几点思考
金 艳 霞
( 肃联 合大 学 人 文 学 院 , 甘 甘肃 兰 州 700 ) 30 0
【 摘 要】古代文学教学 已有两千多年 的历史 , 有关 调查 表明 , 国在古代 文学 教学 中存 在着许 多问 但 我
题 , 学 内 容 陈 陈 相 因 , 学 方 法 单 调 、 见不 多 , 重 挫 伤 了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究 其 原 因 , 古 代 文 学 教 学 教 教 创 严 是 理 念 未 能 从 根 本 上 得 到 转 变 。因 此 , 古代 文 学 教 学 理 念 改 革 的 探 讨 , 仅 具 有 理 论 价 值 , 具 有 现 实 意义 。 对 不 也
S m e Thi ki b u he Re o m ft e Te c n o n ng a o tt f r o h a hi g Phio o hy o l s p fAnce tLie a u e i n tr i
古代文学的价值观表达
古代文学的价值观表达古代文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传承了古代文明的精髓,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独到的思想观念,在文学上表达了丰富的价值观。
通过对历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价值取向,理解他们对生活、道德、人生等问题的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究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表达。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价值观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观贯穿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方面面。
儒家强调以“仁爱”为核心价值,倡导“仁慈待人、孝敬父母、忠诚于君”等美德,这些价值观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例如,在《孟子》中,孟子以其独特的说理方式表达了“仁”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具备仁爱之心,关心他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和弘扬。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家价值观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对于人生、道德等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
这种价值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
在《庄子》中,庄子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感悟。
他强调无为而治、随遇而安的态度,认为追求安宁自在、超脱纷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种追求自由宁静的道家价值观,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以反映。
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佛教价值观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也渗透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
佛教强调“无常”和“缘起”,对于人生和人性有着独特的见解,这种价值观也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表达。
比如,在古代小说《西游记》中,作者以佛教的思想为背景,通过对唐僧师徒的行走取经、面对困难和试炼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业障、佛性以及人性的思考。
同时,通过描绘唐僧与孙悟空等众多角色的互动,也将佛教的善良、宽容、舍己为人等价值观淋漓尽致地呈现。
四、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古代文学作品还广泛涉及到了道德伦理方面的思考和价值观的表达。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恶、忠诚等问题,古代文学作品给予了精致的描绘和深入的探讨。
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体现
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体现古代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中充满了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于古代文学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对文学主题的影响、作品中儒家伦理道德的表现以及对古代文学风格的塑造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述。
一、儒家思想对文学主题的影响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这些原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以广泛体现。
例如,经典之作《论语》中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影响了许多文章的主题取向。
这些作品以塑造健康家庭和和谐社会为目标,反映了儒家思想强调的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在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也在强调人的性情和情感的表达。
儒家主张“人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家庭、友情、爱情等关系,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注。
例如《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家族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展现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又呈现出儒家伦理观念对于家庭、友情等的思考和抒发。
二、作品中儒家伦理道德的表现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这一点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表达。
经典之作《孟子》中有“君子有三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论述,这些思想对于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儒家思想塑造了许多堂堂正正、品德高尚的主人公形象。
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他个性豪爽、义气深重,忠诚正直。
这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使作品传递了儒家伦理道德理念的力量,引导着读者思考和追求正确的价值观。
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以学问、仁爱、忠诚等儒家经典价值观为基础,来评判和引导人物的行为。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具有博闻强识的特质,诗词歌赋得以广泛传诵,正是基于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继承。
三、对古代文学风格的塑造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学的风格和技巧也有一定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修辞和规范化的表达,这种特征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得到了体现。
唐代文学的审美理念与审美趣味
唐代文学的审美理念与审美趣味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的审美理念与审美趣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唐代文学的审美理念与审美趣味。
一、唐代文学的审美理念1. 追求自然真实唐代文人重视表达个人情感,追求真实和自然。
他们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描写社会风貌、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观,强调文字的真实反映。
在他们笔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社会风貌生动鲜活,自然景物栩栩如生。
他们用真实的写作手法打破了以往文人的形式主义,让文学更贴近生活。
2. 追求自由豪放唐代文人渴望自由,追求豪放的格调。
他们逐渐走出传统的束缚,弃用古文的形式,大胆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和表达手法,使作品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采用自由韵律,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情感和创造力。
唐代的诗歌,如杨炯的《行路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表达出了他们豪放的精神风貌。
3. 追求意境和深远思考唐代文人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深远思考。
他们以意境为重,通过描写景物、纵情抒发感情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他们触类旁通,善于通过一件小事引发深入的思考,凝练出一种深远的意境和哲理。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即运用了吴兢的对联:“真山九嶷之所在,天柱琼楼之所凭”意境深远,引人思考。
二、唐代文学的审美趣味1. 咏史怀古唐代文人喜欢咏史怀古,对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怀有浓厚兴趣。
他们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追思和赞美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热爱和敬仰。
他们用咏史怀古的手法表现了对前人的尊敬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2. 描写自然山水唐代文人喜欢描写自然山水,他们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他们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浩渺壮丽的自然景色。
他们将山水融入自己的情感并进行抒发,达到写景抒情的完美结合。
3. 探讨社会现实唐代文人勇于探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问题。
《桃花源记》中的乌托邦理念分析
《桃花源记》中的乌托邦理念分析1. 引言1.1 概述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未停止。
乌托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构建理想社会的设想,引发了无数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而《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代乌托邦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爱好者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在“2. 乌托邦理念分析”部分,我们将对《桃花源记》中所呈现的乌托邦理念进行详细分析。
然后,在“3. 乌托邦理念的意义和影响”部分,我们将探讨这些乌托邦理念对社会、人类发展以及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在“4. 其他乌托邦文学作品的比较与分析”部分,我们将通过比较和分析介绍其他具有类似乌托邦思想的文学作品,并评估《桃花源记》在这些作品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最后,在“5 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乌托邦理念在《桃花源记》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进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究《桃花源记》这一乌托邦经典作品中所体现的理念,并通过对其意义和影响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乌托邦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指引作用。
同时,借此机会比较研究其他相关作品,以扩展我们对乌托邦理念的认识。
最终,本文希望为当代社会提供一些启示,激发人们对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深思。
2. 乌托邦理念分析:2.1 桃花源的背景和描述:《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短篇故事,由陶渊明所写。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隐蔽在山谷中的乌托邦社会——桃花源。
在桃花源中,人们过着宁静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外部干扰和冲突。
2.2 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在桃花源中,人们形成了一种基于和谐共处的社会组织形式。
他们相互帮助、团结合作,没有贫富之分和剥削之举。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屋、田地和果园,并进行耕种、养殖以满足物质需求。
人民之间保持着友好而简朴的交往,各族群共同协作共同发展。
2.3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尽管桃花源被描述为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但它也存在着与现实世界不完全符合的矛盾之处。
古代文学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
古代文学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独特且多样化。
古代文学作品既展示了古人的创作才华,也呈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古代文学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
一、古代文学的艺术风格1. 写实主义风格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特点。
例如《红楼梦》描绘了庄周梦蝶、草木猗猗等奇幻场景,以及角色的情感世界,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水浒传》则通过描述梁山泊的山水、英雄好汉的形象,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2. 唯美主义风格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唯美主义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诗歌以婉约柔美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观,表达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另外,《红楼梦》中的黛玉、宝钗等女性形象也展现了古人对美丽、聪慧女子的崇拜。
3. 江南丽景与宫廷风貌的描绘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对江南丽景的赞美和描绘,以及宫廷风貌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南柯太守传》中的苏轼,还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人物,他们的创作背景常常是江南的水乡和宫廷氛围。
古代文学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场景和人物的描写,展示了江南的丰美景致和宫廷的光彩耀眼。
4. 历史题材与典故的运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涉及历史题材,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例如《史记》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同时,古代文学作品利用丰富的典故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二、古代文学的创作理念1. 崇尚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代文学强调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例如《离骚》是屈原对自己命运不济而产生的思索,表达了古人对挫折和苦难的理解,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论语》则反映了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提倡以仁爱和道德为基础的行为准则。
2. 注重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古代文学作品追求形式美和艺术美,注重修辞技巧和表达手法的运用。
诗歌和散文常常采用对仗、排比、借代等手法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作品更加优美流畅。
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理念与艺术方法
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理念与艺术方法一、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理念1.寓言说:古代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品以寓言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通过对动物、植物等自然事物的描绘,反映出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
2.教化说:古代文学作品注重传达道德观念、教化人心,倡导忠诚、孝顺、仁爱等美德,具有强烈的道德教育意义。
3.言志说:古代文学作品强调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抱负,通过作品传达作者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关心和期许。
4.抒情说:古代文学作品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世界,以诗歌、散文等形式,抒发作者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5.寄托说: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将自己的理想、愿望寄托在作品中,通过作品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二、古代文学作品艺术方法1.夸张: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张处理,突出作品的幽默、讽刺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2.比喻:运用比喻手法,使作品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3.对偶:通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句子,使作品具有音乐美,增强作品的韵律感。
4.象征:运用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提高作品的思想性。
5.渲染:通过对景物、气氛的细致描绘,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6.对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增强作品的思想性。
7.烘托:运用烘托手法,使作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
8.叙述:通过叙述手法,展现作品的故事情节,使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9.描写:运用描写手法,塑造作品人物形象,使作品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
10.抒情:通过抒情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世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理念与艺术方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掌握这些理念与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作品,领略其魅力。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下列作品中,属于寓言说的是?A.《水浒传》B.《西游记》C.《孟子》D.《庄子》解题方法:通过了解各选项的作品内容,判断其是否符合寓言说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与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丰富的内容、优美的形式、深刻的思想、优秀的文艺作品和文化积淀等方面获得了高度赞誉。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两方面入手,阐述其魅力和独特性。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它所倡导的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学,塑造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强调的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经典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庄子》中提到了“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等,而《论语》中则强调了“仁者爱人”等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又有一种庄重、严谨的文化气息。
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
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概念、文体、用语等方面,都非常独特。
从《诗经》中对人物形象、词藻纯美的描写,到《红楼梦》中对情节、人物塑造以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表达,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那种独特魅力。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中,对于传统价值观的重视也是一大特点。
在历史上,中国古代人民一直注重“忠诚”、“孝亲”、“尊师”等传统美德,而这些美德也体现在了文学作品之中。
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对月下思妇的描写,就表现出了“红旗不倒,精神不死”的僵尸精神,而在《梦三·祭衡阳王》中,对“孝道”又有着极为生动、深刻的表达。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近几年,已经被人们逐渐得到了认可。
这里,我将主要从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为大家深入探讨。
首先是历史价值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以《史记》为例,这本书凝聚了前人对于历史的经验和思考,对于后人研究中国历史、现代文化,甚至西方历史、文化等领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价值方面的重要表现。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人生观和价值观深深融入其中,成为了不少经典作品的主旨和内在精神。
其中,孔子提出的“仁爱”、“诚信”等思想,道家的“道”、“无为而治”,佛家的“菩提心”等都触及了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笔者将就这一主题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人生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不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或戏曲,都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许多作品中,人生的短暂、无常和悲欢离合等主题是最为常见的,如《离骚》、《庐山谣》、《虞美人》等。
古人常常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追寻仙境,他们相信在神秘而神圣的“仙界”中,可以获得长寿、健康和无尽的快乐,例如《庐山谣》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种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其实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死和时光流逝的恐惧。
古人对于人性的认知十分深刻,他们认为人性“恶”、人“贪心不足、欲壑难填”。
因此,他们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断自我反省和修正自己的错误,以达到精神的升华和人性的陶治。
诸如《论语》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中的“知足常乐”、《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词,换了生涯”等,都表明古人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和建议。
二、彰显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学中,教育读者有正确的价值观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方面,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尤为注重。
孔子强调的“仁”、“爱”、“诚”等思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推崇的道德标准。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理念,强调在社会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和维护公平正义。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仅是自身价值的表现,更是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体现。
古代文学中还反映了对华夏传统家庭文化的重视,强调家庭要团结和睦。
比如《红楼梦》中,族中长辈常提醒后生晚辈,要敬老尊贤,讲究道德、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只有这样,家族的和睦才得以保持。
此外,古代文学还表现出了敬天爱人、关爱弱者、忠诚守信等多种价值观。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多种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特点:1. 侧重于修身养性:中国古代文学注重通过文化艺术的修炼来陶冶情操,提倡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学作品往往体现了对人性、道德、家庭和社会的思考,强调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 崇尚中庸之道:中国古代文学强调中庸之道,即遵循恰当的均衡和节制原则。
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大多表达了中庸之道的理念,追求内在和谐的平衡,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 诗歌与散文的典范:中国古代文学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
诗歌以其简洁、抒情的特点,成为了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的重要方式。
散文则通过叙述、议论和描写等手法,展现了作者的见解和情感。
这两种文体在古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强调意象和象征:中国古代文学强调意象和象征的运用。
通过生动的比喻、隐喻和象征,作品可以传达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景物和动物常常象征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作者的感悟和情感。
5. 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中国古代文学强调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
作家通过文字来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作品与读者分享共通的情感和体验。
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使得古代文学充满了深情和人文关怀。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吸引着世人。
通过对修身养性,中庸之道,诗歌与散文的典范,意象和象征的运用,以及抒发个人情感的强调,中国古代文学展现了深沉的思考和感悟,对后世文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法律理念
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法律理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法律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尊重法律,强调法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以法治国”的口号,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例如《论语》中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的言论,提倡人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秩序。
二是强调公正,反对腐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公正无私”的口号,强调公正的重要性。
例如《晏子春秋》中有“公正无私,以公正为本”的言论,提倡人们在审判案件时,要公正无私,反对腐败。
三是强调社会公平,反对不公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公平正义”的口号,强调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例如《孟子》中有“公平正义,以公平为本”的言论,提倡人们在审判案件时,要公平正义,反对不公正。
四是强调法律的尊严,反对肆意妄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尊法守纪”的口号,强调法律的尊严性。
例如《左传》中有“尊法守纪,以尊法为本”的言论,提倡人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反对肆意妄为。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如其人”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如其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如其人”是指一个人的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出他本人的性格特点、思想态度和修养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这一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文学创作中起到指导作用,也对读者的文学欣赏和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如其人”表明了文学作品和作者的心灵紧密相连。
古代中国文人往往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思考和体验融入到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作品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感触。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描写社会现实的贫困、失意和忧虑,展现了他既深沉又豪放的性格特点。
作品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寓意慷慨悲壮的豪情,使人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坚持和对社会的关怀。
正是因为文学作品反映了作者的灵魂,读者才能从中感受到真实而深刻的情感交流。
“文如其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修养和品格的追求。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文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卓越的文人应当具备高尚的品格和为人的道义。
文学作品是文人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
例如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通过作品中传递出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氛围反映了他优雅、忧国忧民的性格特点。
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社会变迁的忧虑和对世界的担当,而通过他的其他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纯真的情感。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表达,也是文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
“文如其人”对于古代文学的欣赏和评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眼中,一个作品的价值是与作者的品格、修养和才情相辅相成的。
他们注重从作品中品味作者的文人风范和人生态度,认为只有作品与作者的品质相符,才能被公认为优秀之作。
因此在文学批评的过程中,评价一个作品的好坏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表现技巧和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关注作者的人格魅力和内在素质。
这种评价标准使得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或艺术的载体,更是一种传递人类智慧和精神的桥梁。
“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它强调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紧密联系,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感受和道义追求的表达;它通过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集中体现了文人的养性和修养;它还在文学欣赏和评价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代文学中的理想与现实
古代文学中的理想与现实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材与风格。
其中,对理想与现实的表达是古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描绘人物形象、揭示社会问题、探讨人生意义等手法,古代文学将理想与现实进行对比和交错,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本文将聚焦于古代文学中的理想与现实,探讨其在不同作品中的呈现与体现。
一、人物理想追求的表达古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深情痴想、倾慕纯真之爱,对完美的世界充满渴望。
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则表现出了追求自由、勇往直前的理想追求。
这些人物的理想塑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也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对读者进行了思想上的触动与启迪。
二、社会问题的现实揭示古代文学作品也常以一种审视与揭示社会问题的方式呈现现实。
在《水浒传》中,作者以梁山泊起义为背景,通过起义英雄的形象,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与腐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而《红楼梦》中的贾府,则以封建家族为代表,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与人性的丑陋。
这些作品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呈现了人们对现实的思考与期待。
三、人生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古代文学中的一些作品探讨了人生意义的深刻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如《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他强调仁义道德,提倡“仁者爱人”,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而《庄子》则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自由无为”的理念,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这些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生理念,给予了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思索。
总结起来,古代文学中的理想与现实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作品中既有人物对理想的追求,塑造了鲜活的形象,也有对现实的揭示与反思,让人们思考社会问题。
另外,通过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探索,古代文学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这些作品中的种种表达与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机会,使我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对古代文学中的理想与现实进行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代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追求艺术的美感与表达,更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去反映社会现实、探索人生意义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融入了众多的美学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中,更体现在文学创作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上。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例子,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
1. 反求诸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强调个体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强调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这一思想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通过对自我修养的苦行和对家族的关爱,最终实现了家族的和谐与幸福。
2. 以文化情怀塑造艺术形象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抒发文化情怀,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诗经》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作者们的感慨和情感,体现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美学理念。
又如在《西游记》中,通过对角色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寓意着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3. 对自然的崇尚与审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思想还体现了对自然的崇尚与审美。
古代文人常以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山海经》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理念。
又如在《红楼梦》中,通过对四季更替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体现了对自然界美妙变化的审美。
4. 藏头诗与音律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亦有独特的美学形式,如藏头诗和音律美学。
藏头诗以字母首字组成诗的首字,极具艺术性和挑战性,要求诗句首字相连成文。
音律美学则注重音韵的和谐和押韵的呼应。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于语言美和韵律的高度追求。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中,更体现在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上。
这些美学思想不仅源于古代文人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感悟,同时也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了解古代文学的核心价值观与思想理念
了解古代文学的核心价值观与思想理念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理念。
通过了解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深入探索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感受他们对人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解。
首先,古代文学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观念。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的高度重视。
例如《论语》中的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个人修养和家庭道德的重要性。
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描绘出君子的品行和道德操守,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物形象。
这些作品通过塑造优秀人物形象,教育人们追求道德的高尚品质,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其次,古代文学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
古代文学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
例如《道德经》中的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经》中的诗歌作品则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友情、家庭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古代文学还承载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在古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社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这些问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和探讨。
例如《红楼梦》中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堕落,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了封建家族的衰败和社会阶级的固化。
《水浒传》中则描绘了农民起义的英雄们对抗封建统治的斗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呼唤着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古代文学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界的赞美。
例如《山海经》中记载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描绘了古代人们对山川河流的崇拜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经》中的很多诗歌作品也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结合古代文学作品论述和谐价值观的内涵
结合古代文学作品论述和谐价值观的内涵
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探讨和谐的价值观。
和谐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
1. 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作品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比如《山海经》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动物形态,深刻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诗人们用淳朴的语言描述了大自然中动物、植物和日月星辰的神奇美妙之处,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 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谐社会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仁爱、中庸、立身”等一系列和谐的思想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描写了一个古代贵族家族内部的人际关系,刻画了一幅和谐美好、真善美的人际关系图景。
3. 和谐的个人生命态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和谐的生命态度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崇尚自然、崇尚大道,表达了人类要顺应自然、守护自然、拥抱自然的和谐生命态度,同时追求自我精神的升华和修炼。
总之,和谐价值观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我们汲取古人思想精华和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理念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理念一、引言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课件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二、古代文学的价值观与审美观1. 儒家思想与文学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等。
这些价值观通过文学作品的塑造,引导人们追求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2. 佛教与文学佛教的传入对古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文学以解脱人间痛苦为目标,强调人性的悲悯与超越。
例如《法华经》中的《梁皇寿命品》就表达了对人生痛苦的思考。
3. 道家与文学道家思想主张追求自然与自由,反对功利主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体现了道家的追求自由、超然和自然的思想,如《庄子》中的《逍遥游》。
三、古代文学的创作理念1. 古文的审美追求古代文学作品注重修辞和韵律的运用,追求字句的精练和句式的优美。
例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一种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2. 情感的真挚表达古代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对情感的真挚表达来打动读者。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让读者产生共鸣。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对黛玉的深情表白,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真挚和复杂。
3. 塑造人物形象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感情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喜爱。
四、古代文学的创作技巧1. 比喻与象征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事物的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红楼梦》中的“金钗斗牛”就是对黛玉和宝玉之间情感纠葛的象征。
2. 对偶与对仗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对偶和对仗的手法,通过对意义相对的词句的排列组合,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是一种对偶的表达方式。
3. 描写与意境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睦邻友好的古文
睦邻友好的古文
摘要:
1.引言:介绍睦邻友好的概念和重要性
2.古文中的睦邻友好表现
3.睦邻友好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
4.结论:总结睦邻友好的意义和作用
正文:
【引言】
睦邻友好,即与邻国或邻居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是一种传统的外交理念。
自古以来,我国就倡导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外交原则,其中睦邻友好是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理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将从古文中探讨睦邻友好的表现,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
【古文中的睦邻友好表现】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睦邻友好的理念被广泛传承和发扬。
诸如《左传》、《国语》等典籍中,都有关于各国之间和平共处、互派使臣、缔结盟约的记载。
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各国对睦邻友好的重视,也展示了古代社会处理国际关系的智慧。
【睦邻友好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
时光荏苒,睦邻友好这一传统理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时,我们依然可以从古文中汲取智慧,秉持和平共
处、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还能促进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结论】
总之,睦邻友好是我国古代外交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睦邻友好依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理念分析
一、以“返本”式研究为基础
生态一词,包含有“返本”的意义,“返本”的目的是“归真求实”。
现代社会是一个工具化、金钱化的“钢筋森林”,人及其艺术都丧失了自己的大地,成了迷途的羔羊,思想者们希望通过“生态”意识的引导,使人们能够重返大自然,重返诗性的大地。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原生态”才会迅速地在人们心目中构建新的“桃源”镜象,才能越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边界,向更广阔的学术研究领域渗透。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本来就产生于过去的时代和大地上,研究它尤其需要穿越的精神,努力“返本”,寻求它的“原生态”。
也就是说,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首先要回到它所产生的社会语境和文学语境中去,简言之,即返回原点,返回文本。
正如蔡钟翔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理论史》绪言中所说:“要把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关键还是在于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1]3“返本”式研究,也就是将研究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尊重历史的事实。
返本的第一层意思是返回原点,是说研究古代文学理论,要回到研究对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形象地说,即是返回孕育了它的“田野”。
只有在研究中将研究对象返归于它所产生的某个时空的坐标点上,才算是返回了它的原点。
在这个原点上产生的多种与文学理论有关的因子,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及其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或者说是“基因”。
我们知道,战国时人不可能代汉人立言,唐人也不可能代宋人立言,即使孟子的言论中包含有“民本”的因素,也只能说是代表了他那个时代
关于“民本”的认识水平,而不能说他已经有了“民主”思想。
如果用后代的“民主”思想去套前人的“民本”认识,好比将桃花装饰在梨树的树桩上,这种移花接木的研究就是没有返回原点。
返回原点,要能抓住产生研究对象的那个时代的信息。
从官方到民间,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出版、外交等方面的信息,都有可能影响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其中,有对古代文学理论起主要作用的社会环境、主流意识形态、重要的社会思潮、主要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及文学史本身的信息,也包括那些看起来似乎是次要的信息。
首先要抓住影响文学理论的主要信息。
王元化先生在1983年提出著名的“三结合”之说,其中他特别强调的是“文史哲”结合[2],这就是抓住影响文学的“史”和“哲”的信息来研究文学。
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史及批评史研究,之所以难以完全摆脱按封建王朝的方式来分期的模式,就是因为文学的发生发展,本来就不可能完全超越特定社会的历史进程的基本模式。
我们可以批评前代学者将这种研究模式化之后的弊端,但也不能完全否认这种研究方式所取得的成果。
又如陈寅恪先生的《四声三问》,将“永明声律说”与佛经转读之声进行比较,得出“永明声律说”是由于佛教影响而产生的结论,这就是抓住佛教影响文学的信息,对“永明声律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还原。
罗宗强先生1986年出版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则是将文学理论的研究置于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中,也是一种抓主要信息的“返本”式研究。
还要注意那些看起来似乎是次要的信息。
在进行研究时,须尽可能拓展眼光和思路,关注那些别人不太留意的地方。
1986年,周策纵出版
《古巫医与六诗考》,认为“六诗”中的风、赋、比、兴都和古巫的名字相同或相关联,雅、颂和古巫的工作相关联。
这种推原的研究思维,就是没有放过看起来可能是次要的因素。
曹旭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考察《诗品》东渐及其对日本和歌的影响,发人之所未发,同样是在研究中跳出了常人的研究框架,采取了返回《诗品》的传播语境,仔细求证、还原史实之后得出的研究成果。
饶忠颐先生在《六朝文论摭佚》中考察魏晋文论与音乐的关系,提出了“永明声律说”未萌芽之前,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无不与音乐息息相关的观点,这也是关注那些看起来似乎是次要信息的“返本”式研究。
“返本”的第二层意思是返回文本,就是说研究古代文学理论,必须仔细理解理论文本的本来意思。
虽然理解本身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文本原意,但努力向原意靠近仍然是研究古代文学理论文本的基础。
从字、句、段到篇章,都须仔细辨别,谨慎阐释。
字或词,随着时代的变迁,意义也会变迁,由本义产生诸多衍生的意义,有时甚至衍生出与原义相反的意思。
在理论文本中出现的字或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必须是在它那个时期的确有那个意思,才能作那样的解释,各种字书、辞书、类书的参照是必须的,考证、训诂、义疏、笺释的工作都非常必要。
在这方面,清人朴学的功夫,仍然值得借鉴。
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郭绍虞的《沧浪诗话校释》、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表率。
比如关于“诗言志”的“志”,究竟是什么意思,历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公案。
闻一多先生在《诗与歌》这篇文章中,仔细分析《荀子》、《礼记》、《国语》、《左传》等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将“志”训为“记录”、
“记忆”、“怀抱”[3],突破了前人主要将“志”训为“志意”或“怀抱”的限制,为诗在早期社会具有记事、叙事的功能找到了重要的根据,这样的研究,就是寻求文本原意的“返本”式研究。
如果不仔细、全面地研读原文,在研究中很容易一叶障目,断章取义,在错误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得出不可靠的结论。
“返本”式研究不等于“复古”,“复古”是要以古代的文学理论做样本,将现在的文学研究做成古代的样子,或者对古人顶礼膜拜,让古人的思想左右今人的思想。
综之,“返本”方能“归真”,“还原”益于“求实”,这样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才可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坚持“通变”的思想
所谓“通变”,是指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过程中要坚持“通变”的思想,把握中国文学理论发生发展的动因,摸清它发生发展或嬗变的逻辑进程,并沿着其逻辑的进程来获得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前瞻性,这是决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这就是蔡钟翔等先生所谓的:“需要把历史的研究方式和逻辑的研究方式统一起来,致力于揭示历史的内在逻辑,也就是规律性。
”[1]6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目的,不是以古证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
在古今之间,哪些东西延续下来了,哪些东西可以获得新生,哪些东西丢失了,都需要用“通变”的眼光来考察和发扬。
“通变”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从中国古典哲学中借用的术语,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通变》一篇,即是代表。
刘勰在这篇文章中用“通变”思想来讨论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的问题,“通”即“继承”,
“变”即“革新”。
仅仅如此理解仍然是不够的,因为“通变”思想的根源还有必要再挖一挖,才能发现它的深刻性。
“通变”思想源于中国古典哲学“易”学关于《易经》的讨论。
《周易大传》中的《系辞》一篇,阐述的核心思想主要就是“变”、“通”和“通变”。
“变”,是由“爻变”而致“变动”、“变化”之意,故《系辞》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爻者,言乎变者也。
”“通”,为通达之意,故《系辞》曰:“往来不穷谓之通”。
如何才能通达?知变化是其前提,故《系辞》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于此。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知道了“通变”的道理,就能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使民不倦,甚至知鬼神之情状,故《系辞》曰:“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