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合同法律风险点60条

合集下载

环保设备买卖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以卖方为视角6篇

环保设备买卖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以卖方为视角6篇

环保设备买卖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以卖方为视角6篇篇1环保设备买卖合同甲方(卖方):_________乙方(买方):_________鉴于甲方和乙方经友好协商,同意就以下环保设备的买卖和安装调试达成如下协议:一、设备概述1. 设备名称:_________2. 型号规格:_________3. 数量:_________4. 价格:_________5. 交货时间:_________6. 交货地点:_________二、法律风险防范1. 主体资格审查(1)甲方应确保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

(2)乙方也应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和义务。

2. 合同条款审查(1)双方应认真审查合同中的每一条款,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具体、合法、有效。

(2)特别注意合同中关于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条款的约定,确保这些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能够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 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1)甲方应确保所销售的环保设备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2)乙方应确保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货款,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环境污染。

三、违约责任1. 甲方违约责任(1)甲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设备,每逾期一天,应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款千分之一的违约金。

(2)甲方交付的设备不符合合同约定,应当承担修复、更换等责任,并赔偿因此给乙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2. 乙方违约责任(1)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每逾期一天,应向甲方支付应付货款千分之一的违约金。

(2)乙方违反合同约定,擅自拆除、改装设备,应当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损失。

四、争议解决1. 双方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时,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购买合同年限法律规定(3篇)

购买合同年限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合同在交易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购买合同作为最常见的合同类型之一,其年限的规定直接关系到合同双方的权益。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购买合同年限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二、购买合同年限的定义购买合同年限,是指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购买合同年限可分为以下几种:1. 明确年限: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期限,如“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五年内”。

2. 不明确年限: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期限,但根据合同内容可以推定出履行期限。

3. 法律规定的年限: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期限,且无法推定出履行期限,则适用法律规定的年限。

三、购买合同年限的法律规定1. 明确年限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期限的,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

如合同中约定购买合同年限为五年,则合同双方应在五年内履行合同义务。

2. 不明确年限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期限的,按照以下顺序确定:(1)按照交易习惯确定履行期限;(2)按照合同性质确定履行期限;(3)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履行。

3. 法律规定的年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期限,且无法推定出履行期限的,按照以下期限履行:(1)货物买卖合同:按照买卖双方约定的时间履行;(2)其他合同: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履行。

四、购买合同年限的实例分析1. 案例一:明确年限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购买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内履行。

合同履行过程中,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理由是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期限,乙公司未能按时履行。

采购合同常见法律案例(3篇)

采购合同常见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采购合同是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与供应商之间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在采购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发生一些法律纠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采购合同法律案例,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和防范采购合同风险。

二、案例一:采购合同标的物质量问题案例描述:某企业(甲方)与某供应商(乙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由乙方供应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电子元器件。

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标准。

然而,在交付货物时,甲方发现部分电子元器件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经检测,这些电子元器件的良品率仅为60%,远低于合同约定的80%。

法律分析:1. 根据合同约定,乙方应供应符合质量标准的电子元器件。

乙方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违反了合同约定。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退货、赔偿损失等。

处理结果:1. 甲方要求乙方退货,并赔偿因退货产生的损失。

2. 乙方同意退货,并按照合同约定赔偿甲方损失。

三、案例二:采购合同延迟履行案例描述:某企业(甲方)与某供应商(乙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乙方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交付一批原材料。

然而,乙方在合同到期后仍未交付货物。

甲方多次催促乙方履行合同义务,但乙方以各种理由推脱。

法律分析:1. 根据合同约定,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交付货物。

乙方未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处理结果:1. 甲方要求乙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因延迟履行合同而产生的损失。

2. 乙方同意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甲方损失。

四、案例三: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案例描述:某企业(甲方)与某供应商(乙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乙方在合同签订后60日内交付一批货物。

名为委托经营管理合同实为租赁合同的法律风险评析(范本文)

名为委托经营管理合同实为租赁合同的法律风险评析(范本文)

名为委托经营管理合同实为租赁合同的法律风险评析前言在商业活动中,合同是一种常见的法律文书,用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一些合同可能以不同的名义出现,从而可能产生法律风险。

本文将针对一种常见的情况,即名为委托经营管理合同实为租赁合同的情况进行法律风险评析。

背景介绍在商业租赁行业中,委托经营管理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

根据此类合同,房地产所有者将其房产委托给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管理公司则向委托方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

然而,有时候真正的关系并非委托经营管理,而是租赁。

法律风险评析1. 合同解释的困难首先,若以委托经营管理合同的名义进行租赁活动,可能会导致合同解释的困难。

因为租赁合同和委托经营管理合同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后果,对合同条款的解释和执行会存在差异。

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可能会对合同的真实性质产生争议,并利用不同的法律规则进行解释。

2. 功能性法律规定的适用问题其次,以委托经营管理合同的名义实行租赁活动,可能会涉及到功能性法律规定的适用问题。

一些国家或地区对租赁活动有特定的法律规定,如租金上限、租赁期限等。

然而,委托经营管理合同的性质与租赁合同不同,可能无法享受相应的法律保护,或者面临不同的法律限制。

这将增加当事人在法律纠纷中的风险。

3. 法律责任的界定问题此外,以委托经营管理合同的名义实行租赁活动,还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的界定问题。

在委托经营管理关系中,管理公司通常对于房产的维护和管理负有责任。

然而,在租赁关系中,房产的维护和管理责任通常由租赁方承担。

因此,以错误的名义进行合同,将导致责任归属的混淆,增加当事人的法律风险。

避免法律风险的建议1.澄清合同性质:在制定合同时,双方应当明确合同的性质,并避免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术语和条款。

2.法律咨询:涉及复杂或不确定的合同关系时,当事人应当及时寻求法律咨询,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合同审查:在签署合同之前,当事人应当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并与律师或专业人士一起进行讨论和验证。

常见的法律风险案例(3篇)

常见的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个人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

了解常见的法律风险案例,有助于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常见的法律风险进行解析。

二、案例一:合同纠纷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约定支付了50万元定金。

然而,乙公司未能按时交货,导致甲公司无法履行合同。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退还定金,但乙公司拒绝退还。

法律风险解析: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合法有效。

乙公司未能按时交货,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退还定金。

防范措施: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一旦发生纠纷,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二:劳动争议案例背景:某公司员工张某因工作原因受伤,公司未按规定支付医疗费和伤残津贴。

张某要求公司支付相关费用,但公司以张某不符合伤残鉴定标准为由拒绝支付。

法律风险解析:本案中,张某受伤属于工伤,公司未按规定支付医疗费和伤残津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张某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相关费用。

防范措施: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用工义务,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同时,企业应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四、案例三:知识产权侵权案例背景: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软件,并在国家版权局登记了著作权。

然而,另一家公司未经授权,在其产品中使用了该软件,并修改了部分功能。

科技公司发现后,要求侵权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法律风险解析:本案中,侵权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著作权,侵犯了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企业法律风险识别案例(3篇)

企业法律风险识别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降低经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制造业企业为例,分析其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案例介绍某制造业企业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精密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该企业逐渐暴露出一些法律风险问题。

三、法律风险识别1. 合同风险(1)合同签订不规范: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存在合同条款不明确、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等问题。

例如,在签订采购合同时,未明确约定货物质量、交货时间等关键条款,导致后期发生纠纷。

(2)合同履行风险:企业在履行合同时,存在逾期交货、质量问题等违约行为。

如: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产品无法正常生产。

2. 劳动用工风险(1)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企业存在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条款不完善等问题。

(2)加班费、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纠纷:企业未按规定支付加班费、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引发员工投诉。

3. 知识产权风险(1)专利侵权: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2)商标侵权:企业在使用商标时,可能侵犯他人的商标权。

4. 环保风险(1)污染排放超标: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问题。

(2)环保手续不齐全: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前,未办理相应的环保手续。

5. 安全生产风险(1)安全隐患:企业生产设备、工艺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2)事故处理不当:企业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未按规定及时上报、处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四、风险防范措施1. 合同风险防范(1)加强合同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签订、履行和变更等环节。

(2)完善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降低合同风险。

2. 劳动用工风险防范(1)规范劳动合同: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人员借调的法律规定(3篇)

人员借调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人员借调,是指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将本单位的员工借调至其他单位工作,而借调单位则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人员借调作为一种常见的用工方式,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人员借调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人员借调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人员借调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

”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借调员工,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借调协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借调员工,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借调协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借调员工,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借调协议。

”三、人员借调的流程1.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借调事宜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2.签订借调协议:双方签订借调协议,明确借调期限、工资待遇、工作内容、权益保障等事项。

3.办理手续: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包括劳动合同变更、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

4.履行协议:双方按照借调协议约定履行各自义务,确保借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人员借调的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责任(1)用人单位应按照借调协议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应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应与借调单位保持沟通,确保借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2.借调单位责任(1)借调单位应按照借调协议约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

融资租赁合同必须规避的十大风险(附案例详解)

融资租赁合同必须规避的十大风险(附案例详解)

干货!融资租赁合同必须规避的十大风险(附案例详解)01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一)审理基本情况收结案数量:逐年递增,涉案标的额逐年增大案件(二)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1、产业影响:实体经济形势对案件数量的传导作用显著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政策,对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受理数量上的传导作用较为明显。

融资租赁的标的物集中于实体产业中较为昂贵的特种设备等生产资料,例如建筑工程业的挖掘机、印刷行业的高精密度打印设备等。

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基础建设需求放缓的影响,相关实体产业易出现波动,对承租人的正常经营和偿付能力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引发大量的融资租赁合同诉讼。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相关实体经济部门所受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

受此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案件量总体上仍可能呈上升趋势。

2、纠纷当事人:涉诉主体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展融资租赁交易的当事人主体呈复杂化趋势。

除典型的出卖人、出租人和承租人三方交易架构外,出租人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以增加回购人、保证人等方式将更多的利益相关方纳入到融资租赁交易体系中,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其权益。

一旦涉诉,承租人、回购人、保证人均成为出租人主张其租金债权的对象,一笔融资租赁交易往往涉及数个回购人和保证人。

预计今后融资租赁公司为加强融资风险的控制,在融资租赁交易过程中,不断扩展债务履行义务人、保证人的范围和数量将成为一种趋势,同时担保的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复杂。

在审结的144件案件中,涉回购的案件有35件,涉售后回租的案件有24件,融资租赁交易模式呈现出的新特点,将使融资租赁交易的法律关系日趋复杂,从而增大审理难度。

3、交易地位:出租人的强势缔约地位明显从融资租赁的交易模式和合同签订过程来看,出租人作为融资融物的提供方,处于较为强势的缔约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同文本均系出租人事先拟定印制的格式化合同文本;二是承租人多为资金短缺的自然人和小微型企业,为及时使用设备投入生产经营,借助向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的方式转买为租,在涉及租金数额、支付周期、违约责任等重要合同条款的谈判磋商中,话语权受到较大限制;三是回购人为租赁设备的制造商和经销商,出于销售利益驱动,在回购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对回购条件、回购价款、回购租赁物交付等重要约定上鲜有异议。

风险分割协议书范本(3篇)

风险分割协议书范本(3篇)

第1篇协议编号: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甲方(风险承担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乙方(风险分割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鉴于:1. 甲方拟从事一项(项目名称)项目,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2. 乙方愿意对甲方所述项目中的部分风险进行分割,以减轻甲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

3. 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协议标的1.1 本协议标的为甲方(项目名称)项目中的以下风险:a. 技术风险;b. 市场风险;c. 政策风险;d. 法律风险;e. 其他双方约定的风险。

第二条风险分割方式2.1 乙方同意对上述风险进行分割,具体分割方式如下:a. 乙方对技术风险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具体比例为_____%;b. 乙方对市场风险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具体比例为_____%;c. 乙方对政策风险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具体比例为_____%;d. 乙方对法律风险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具体比例为_____%;e. 乙方对其他约定的风险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具体比例为_____%。

2.2 风险分割的具体责任划分以本协议附件《风险分割明细表》为准。

第三条责任承担3.1 乙方在风险分割范围内,对甲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a. 对因乙方原因导致的风险损失,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b. 对因乙方原因导致的风险事件,乙方应协助甲方采取必要措施,减轻损失;c. 乙方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采取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诚意金法律规定案例分析(3篇)

诚意金法律规定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关系日益复杂,为保障交易安全,我国法律对诚意金制度进行了规定。

诚意金,又称订金,是指在签订合同前,一方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而向对方支付的一定金额。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诚意金法律纠纷案例的分析,探讨诚意金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

二、案例简介2019年6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将位于某市的房产出售给乙公司,成交价格为1000万元。

合同中约定,乙公司需支付100万元诚意金作为购房意向金。

甲公司收到诚意金后,双方开始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然而,在过户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存在重大欺诈行为,遂拒绝履行合同。

乙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返还100万元诚意金。

三、案件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乙公司支付的100万元诚意金是否应当返还?四、案例分析1. 诚意金的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支付定金的,定金应当交付。

定金应当一次性交付,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由此可见,诚意金属于定金的一种,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

2. 诚意金的返还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结合本案,甲公司拒绝履行合同的原因是乙公司存在重大欺诈行为,不属于不可抗力情形,也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履行条件。

因此,甲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结合本案,甲公司拒绝履行合同的原因是乙公司存在重大欺诈行为,不属于不可抗力情形,也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履行条件。

合同风险有哪些

合同风险有哪些

合同风险有哪些
合同风险是指在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情
况和风险。

作为合同范本专家,我可以为您提供以下合同风险的范
本示例:
1. 不完整或模糊的条款,合同中的条款如果表述不清晰或存在
遗漏,可能导致双方在执行合同时产生歧义或纠纷。

2. 不当的法律约束,合同中的法律约束如果不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产生法律风险。

3. 不可抗力事件,合同中应考虑到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可能对合同履行造成影响,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
责任和处理方式。

4. 未能充分考虑未来变化,合同签订时未能充分考虑到未来可
能发生的变化,可能导致合同无法适应新的情况,增加合同风险。

5. 保密和隐私问题,如果合同涉及到保密和隐私条款,未能充
分考虑到信息泄露和保护可能导致合同风险。

以上是一些合同风险的范本示例,如果您需要针对特定合同类型的风险范本,我可以为您提供更为详细和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合同风险并加以规避。

企业合规管理风险清单

企业合规管理风险清单

企业合规管理风险清单目录风险点1:公司是否有通过“末位淘汰”或者“竞争上岗”形式进行的绩效考核?风险点2:是否规范员工在职期间从事兼职,如私活、微商、专车司机等?风险点3:公司是否保留劳动合同文本并建立合同借阅制度?风险点4:是否允许员工自愿放弃社保?风险点5:是否存在为非本公司员工代缴社保的情形?风险点6:涉密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销售经理等是否签订了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风险点7:事实上是否执行不定时工作制?(下班时间不确定并不支付加班费)风险点8: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在颁布前是否向员工公示或由其签字确认风险点9:是否要求员工提供押金、保险金等?风险点10:是否有从业2年以上的专业hr?风险点11:是否知道如何处理泡病假员工?风险点12:企业平均每月需签订的合同是否超过3份?(含应签订但未形成合同文本直接履行的)风险点13:员工对外签署合同是否有授权文件?风险点14: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否使用网上模板合同?风险点15:合同签订前是否会审查签约对象的身份证证件、法人登记证书、资质证明、授权委托书等证明原件?风险点16:是否经常己方先盖章,或不检查对方盖章合同的版本?风险点17:长期合作企业是否出现无合同发生交易的情况?风险点18:合同签订后主要靠经办人自己记忆合同履约节点,无统一提示?风险点19:合同附件如发票(复印件)、产品说明书、报价单等是否妥善保管与合同放在一处?风险点20:员工离职前是否会进行履行中合同的交接和确认?风险点21:是否会进行合同收付款计划、收付款实际、发票管理的数据统计?风险点22:是否与核心员工签订了职务作品归属协议风险点23:委托外包的1OGO设计、软件开发等协议中是否约定了著作权归属和不侵犯第三方权利承诺风险点24:企业是否有使用盗版软件的行为,如OffiCe风险点25:企业是否购买了字体字库、图库?风险点26:为他人代工生产商品时,是否审查包装设计稿的商标侵权或其他商标违法问题风险点27:是否在必要类别申请商标?如有网站或APP的企业必须在第9类申请商标。

规定合同法律风险点60条

规定合同法律风险点60条

合同法律风险点 60 条1、无合同不交易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部份企业不能正常履约,少数企业会利用企业之间合同手续上的欠缺逃避违约责任。

完备的书面合同对于保证交易安全乃至维系与客户之间的长久关系十分重要。

建议您尽可能与客户签署一式多份的书面合同,保持多份合同内容的彻底一致并妥善保存。

2、有行动必留痕妥善保管对于证明双方之间合同具体内容具有证明力的下述资料:与合同签订和履行相关的发票、送货凭证、汇款凭证、验收记录、在磋商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资料。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变更合作约定,包括数量、价款、交货、付款期限的,也要留下书面凭证。

3、慎用善用公章建议您完善有关公章保管、使用的制度,杜绝盗盖偷盖等可能严重危及企业利益的行为。

在签署多页合同时加盖骑缝章并紧邻合同书最末一行文字签字盖章,防止少数缺乏商业道德的客户采取换页、添加等方法改变合同内容侵害您的权益。

4、慎用授权文书企业业务人员对外签约时需要授权。

建议您在有关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合同等文件上尽可能明确详细地列举授权范围,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业务完成后建议您尽快收回尚未使用的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合同等文件。

5、离职通知相关客户企业业务人员离开您的企业后,建议您在与其办理交接手续的同时,向该业务人员负责联系的客户发送书面通知,告知客户业务人员离职情况。

6、撤销问题合同注意时效如果您认为客户在与您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行为的,或者您事后发现签署合同时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或者您认为合同权利义务安排显失公平的,您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但是务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您将失去请求法院撤销合同的权利。

固然,您在撤销权行使期限内提出的请求是否能得到法院支持还将取决于您所举证据是否充分。

7、注意定金条款您在签订合同时可能为了确保合同履行而要求对方交付定金,由于“定金”具有特定法律含义,请您务必注明“定金”字样。

您如果使用了“订金”、“保证金”等字样并且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表述一旦对方违约将不予返还、一旦己方违约将双倍返还的内容,法院将无法将其作为定金看待。

食品供应商合同订立的60个合同法律风险点(范本文)

食品供应商合同订立的60个合同法律风险点(范本文)

食品供应商合同订立的60个合同法律风险点1. 异常食品说明供应商未能在合同中明确说明食品的原产地、成分、添加剂等信息,存在虚假宣传和欺诈的风险。

2. 食品安全标准合同未明确规定食品的安全标准,可能导致食品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3. 数量及质量不符合同未明确规定食品的数量和质量标准,供应商可能提供低于合同约定的数量或质量不符的食品,存在违约风险。

4. 价格变动合同未规定价格的变动原则和范围,供应商可能面临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要求重新协商价格的风险。

5. 包装不合格供应商提供的食品包装可能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由此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陷供应商于风险之中。

6. 交货时间延误供应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时间交付食品,可能导致买方无法按时生产或销售,造成经济损失。

7. 质检不合格供应商提供的食品未能通过买方的质检,可能导致买方索赔或解除合同,给供应商带来经济损失。

8. 知识产权侵权供应商未获得相关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授权,使用了他人的商标、标识等,可能导致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经济赔偿风险。

9. 不正当竞争供应商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订单,如提供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可能导致不正当竞争纠纷。

10. 法律责任限制合同中过分限制供应商的法律责任,可能导致供应商无法承担实际应承担的责任,从而使其蒙受不应承担的损失。

11. 合同解除条件不明确合同中对于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未做明确规定,可能导致双方在争议解除时出现纷争和法律风险。

12. 合同违约赔偿合同未明确约定违约赔偿的范围和金额,可能导致供应商在违约时面临高额赔偿的风险。

13. 不可抗力合同未规定不可抗力的范围和影响,可能导致供应商因不可抗力事件而无法履行合同,面临违约责任。

14. 争议解决合同中缺乏明确的争议解决方式和管辖法院,可能增加双方在争议解决过程中的纷争和风险。

15. 未经授权转让供应商未经买方同意,在合同中将其权利转让给第三方,可能导致买方拒绝接受转让或追究供应商的责任。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合同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合同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合同管理合同是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规范、约束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秩序。

制定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旨在帮助企业规范当事人双方经营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控法律风险,促进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合同管理的总体要求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和机制保障,促进合同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合同分级管理制度。

属于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下级单位不得签署。

对于重大投资类、融资类、担保类、知识产权类、不动产类合同上级部门应加强管理。

下级单位认为确有需要签署涉及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应当提出申请,并经上级合同管理机构批准后办理。

上级单位应当加强对下级单位合同订立、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法律部门等作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合同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具体负责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审核合同条款的权利义务对等性,管理合同标准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的有效履行等。

(三)明确职责分工公司各业务部门作为合同的承办部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承办相关合同,并履行合同调查、谈判、订立、履行和终结责任。

公司财会部门侧重于履行对合同的财务监督职责。

(四)健全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应当健全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合同后评估,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责任。

二、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管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

合同订立阶段包括合同调查、合同谈判、合同文本拟定、合同审批、合同签署等环节;合同履行阶段涉及合同履行、合同补充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结算、合同登记等环节。

最新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合规风险清单(134项)

最新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合规风险清单(134项)

最新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合规风险清单(134项)同法律风险是企业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法律风险,建设合同管理合规体系,能够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持续健全公司治理,确保企业经营发展。

本文系统梳理了企业合同管理中的134项合规风险,以便帮助企业防范合同风险的发生,避免合规风险。

一、关于签约授权及审批1.采购计划不合理、未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2.采购行为脱离市场供需状况;3.未按照要求及时调整采购计划,与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4.缺乏采购申请制度,未经审批或越权审批采购事项;5.合同管理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未实行分别控制,未能确保合同管理中合同的拟订与审批、合同的审批与执行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6.合同管理未落实对口管理部门,或者未依据合同类型、要求实行分级管理,未明确相应职责和授权;7.合同管理未配备法律专业或合规管理资格人员;8.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

二、关于合同评审9.合同评审制度流于形式,未得到严格执行;10.合同评审职责未落实到合同相关各管理部门,对审核员缺乏明确的评审内容要求;11.较少有法律专业、合规管理人员或外聘律师参与合同评审;12.对重大合同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未建立相关专业人员集中参与会审制度;13.合同评审制度未能跟随企业的发展进行及时修订完善;14.内部稽核制度不完善,合同订立和履行中存在舞弊行为。

三、关于合同盖章15.盖章时未按要求填写印章使用登记;16.盖章时未持有合同评审通过的合同评审单;17.存在空白合同加盖合同章的情形;18.未使用合同专用章;19.合同盖章份数及盖章后的合同原件不符合管理要求;20.合同章的刻制、编号、保管、交接、盖印审批制度和流程不清晰。

四、关于合同交易主体21.缺乏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办法,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22.未查明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履行能力;23.作为交易对方的市场主体未取得营业执照;24.交易对方的营业执照不合法或无效或已作废;25.交易对方营业执照中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与合同不适应;26.交易对方虚构合同主体或利用挂靠、“皮包公司”签订合同;27.存在不具备法律规定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特定资格、资质的情形;28.交易对方违反法律对特定类型的合同的合同主体所作出的特别限制;29.交易对方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规定订立合同;30.交易对方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并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合同;31.未查明对方经办人的授权或代理资格,导致合同效力存在瑕疵的情形;32.交易对方的法定代表人的权限被其公司的章程或决议限制;33.对交易对方的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及净资产情况缺乏了解;34.未查明交易对方存在历史风险、关联风险或其主要股东存在自身风险;35.交易对方借母公司或实际控制人个人的影响,利用“空壳”子公司签订合同;36.交易对方作为公司法人,存在缺乏资本承担能力而签订大宗业务合同的情况;37.交易对方缺乏履约实力时未要求具有能力的第三方提供担保;38.根据合同特性应当披露的信息而未披露;39.合同交易主体与实际盖章主体不一致。

工程商务人员不得不知的工程风险防范宝典60条

工程商务人员不得不知的工程风险防范宝典60条

工程商务人员不得不知的工程风险防范宝典60条风险防范宝典60条江苏高院呕心沥血给企业的60条建议,堪称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宝典式60条,无论你处在哪个行业都应该好好学习!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的六十项提示一、订立合同时的注意事项1、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正常履约,少数企业会利用企业之间合同手续上的欠缺逃避违约责任。

完备的书面合同对于保证交易安全乃至维系与客户之间的长久关系十分重要。

建议您尽可能与客户签署一式多份的书面合同,保持多份合同内容的完全一致并妥善保存。

2、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变更合同内容,包括数量、价款、交货、付款期限等现象较多,但为避免纷争,建议您妥善保管对于证明双方之间合同具体内容具有证明力的下述资料:与合同签订和履行相关的发票、送货凭证、汇款凭证、验收记录、在磋商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资料。

3、建议您完善有关公章保管、使用的制度,杜绝盗盖偷盖等可能严重危及企业利益的行为。

签署多页合同时加盖骑缝章并紧邻合同书最末一行文字签字盖章,防止少数缺乏商业道德的客户采取换页、添加等方法改变合同内容侵害您的权益。

4、企业业务人员对外签约时需要授权。

建议您在有关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合同等文件上尽可能明确详细地列举授权范围,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业务完成后建议您尽快收回尚未使用的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合同等文件。

5、企业业务人员离开您的企业后,建议您在与其办理交接手续的同时,向该业务人员负责联系的客户发送书面通知,告知客户业务人员离职情况。

6、如果您认为客户在与您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行为的,或者您事后发现签署合同时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或者您认为合同权利义务安排显失公平的,您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但是务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您将失去请求法院撤销合同的权利。

当然,您在撤销权行使期限内提出的请求是否能得到法院支持还将取决于您所举证据是否充分。

工程合同预警

工程合同预警

工程合同预警一、合同预警的目的和原则合同预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因合同履行不当而造成的损失。

预警原则应当坚持公正、客观、及时和有效的原则,确保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得到合理的保护。

二、合同风险的分类工程合同中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财务风险:包括资金不足、成本超支等;2. 技术风险:涉及设计缺陷、施工难度大、新技术应用等;3. 管理风险:如项目管理不善、人员配备不当等;4. 法律风险:包括合同条款不明确、法律法规变化等;5. 环境风险: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动等。

三、合同预警的内容(一)合同履行前的预警在合同签订之前,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调研、财务分析、技术论证等。

同时,应明确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违约责任、变更处理、争议解决机制等关键条款。

(二)合同履行中的预警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定期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估。

一旦发现偏离合同约定或潜在风险,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合同履行后的预警项目完成后,应对整个合同履行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未来的合同执行提供经验教训。

四、预警机制的建立为了有效实施合同预警,建议建立以下机制:1. 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的跟踪和管理;2. 制定详细的合同管理流程和预警响应程序;3. 定期组织合同审查会议,评估合同履行情况和风险状况;4. 建立风险数据库,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用于风险预测和防范。

五、结语工程合同预警不仅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效的预警机制,可以在合同履行的各个阶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各方的合法权益。

此份工程合同预警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实际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合法吗

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合法吗

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合法吗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雇佣方式。

然而,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劳动力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的合法性问题争议也逐渐加大。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的合法性进行探讨。

一、劳务派遣的定义和法律依据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将自己所招聘的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

在中国,劳务派遣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0条的规定,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的用工关系,由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约定确定。

这意味着劳务派遣是合法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派遣员工的权益。

二、劳务外包的定义和法律依据劳务外包指的是企事业单位将原本属于自己的特定劳动任务转包给第三方公司或个人进行管理和执行。

在中国,劳务外包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6条的规定,劳务外包是合法的,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

其中,劳务外包必须是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劳务外包服务企业与用工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相关权责。

劳务外包服务企业需同时取得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和劳务派遣服务资质证书。

三、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的合法性问题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协商一致,将原本派遣到用工单位的员工合法转包给第三方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管理。

对于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的合法性问题,中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

从法律角度来看,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的合法性存在争议。

一方面,对于劳动者而言,由于转包后的劳动关系会发生变化,可能面临失业、减薪等问题,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另一方面,对于用工单位而言,劳务外包可以降低用工风险、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由于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法律法规缺乏具体规定,其合法性问题需要根据司法实践中相关案例来判断。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违法的情况,一般是根据是否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来判断,并需要考虑特定背景和相关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法律风险点60条一、订立合同时的注意事项1、无合同不交易经济形势变化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正常履约,少数企业会利用企业之间合同手续上的欠缺逃避违约责任。

完备的书面合同对于保证交易安全乃至维系与客户之间的长久关系十分重要。

建议您尽可能与客户签署一式多份的书面合同,保持多份合同内容的完全一致并妥善保存。

2、有行动必留痕妥善保管对于证明双方之间合同具体内容具有证明力的下述资料:与合同签订和履行相关的发票、送货凭证、汇款凭证、验收记录、在磋商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资料。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变更合作约定,包括数量、价款、交货、付款期限的,也要留下书面凭证。

3、慎用善用公章建议您完善有关公章保管、使用的制度,杜绝盗盖偷盖等可能严重危及企业利益的行为。

在签署多页合同时加盖骑缝章并紧邻合同书最末一行文字签字盖章,防止少数缺乏商业道德的客户采取换页、添加等方法改变合同内容侵害您的权益。

4、慎用授权文书企业业务人员对外签约时需要授权。

建议您在有关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合同等文件上尽可能明确详细地列举授权范围,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业务完成后建议您尽快收回尚未使用的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合同等文件。

5、离职通知相关客户企业业务人员离开您的企业后,建议您在与其办理交接手续的同时,向该业务人员负责联系的客户发送书面通知,告知客户业务人员离职情况。

6、撤销问题合同注意时效如果您认为客户在与您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行为的,或者您事后发现签署合同时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或者您认为合同权利义务安排显失公平的,您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但是务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您将失去请求法院撤销合同的权利。

当然,您在撤销权行使期限内提出的请求是否能得到法院支持还将取决于您所举证据是否充分。

7、注意定金条款您在签订合同时可能为了确保合同履行而要求对方交付定金,由于“定金”具有特定法律含义,请您务必注明“定金”字样。

您如果使用了“订金”、“保证金”等字样并且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表述一旦对方违约将不予返还、一旦己方违约将双倍返还的内容,法院将无法将其作为定金看待。

8、保证条款要明确如果您的业务需要对方提供保证担保的,在与相关客户签署保证合同时请务必表述由保证人为债务的履行提供保证担保的明确意思,避免使用由对方“负责解决”、“负责协调”等含义模糊的表述,否则法院将无法认定保证合同成立。

9、注意保证性质您也可能为了业务需要向他人提供保证担保。

无论您是债权人还是保证人,建议您在签署保证合同时写明保证期间起止点。

如果您与对方约定的保证期间长于两年,法律将视保证期间为两年。

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法律将视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虽然选择“连带保证”还是“一般保证”取决于您与客户之间的谈判磋商,但保证合同中务必写明“连带保证”或者“一般保证”字样。

如果没有明确约定,法院将认为是连带责任保证。

10、注意保证时效如果您是债权人,采取“一般保证”方式的保证合同所担保的债务到期后没有偿还的,请务必在保证期间内向债务人和保证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

采取“连带保证”方式的保证合同担保的债务到期后没有偿还的,请务必在保证期间内以可以证明的有效方式向保证人明确要求其立即履行担保义务。

如果您没有在保证期间内行使您的权利,保证人将免除对您的担保责任。

11、抵押经登记有效如果您的业务需要对方提供抵押担保的,建议您在签署抵押合同时立即与您的客户到有关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仅有抵押合同而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将可能使您的权益丧失实现的基础。

不必要的拖延和耽搁将可能使您的权利劣后于在您之前办理登记手续的其他企业。

如果您的客户在签署抵押合同后拖延、拒绝协助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建议您尽快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帮助您强制办理登记手续。

12、质押要转移占有如果您的业务需要对方提供质押担保的,建议您在签署合同时立即与您的客户办理质押担保物或者权利凭证的交接手续。

仅仅签署质押合同而没有实际占有质押物的,法院将无法保护您实现质押权的请求。

二、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3、企业换人不影响合同企业和客户之间订立的合同如果不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即为受法律保护的有效合同,双方有义务严格遵循约定,全面履行合同。

无论是单位改变名称、企业股权易手,还是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办人变更,都不能成为不履行合同的理由,这也是维系您和企业商业信誉的重要保证。

14、市场变化,解约须慎重经济形势的变化往往导致货物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

建议您不要轻易选择主动违约、解除合同、或者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与您的客户平等协商、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更加有利于减少损失。

即便是在诉讼程序之中,接受法院主持下的调解将也更加有助于企业利益的保护。

不主动寻求和解一味等待裁决不一定最符合您的利益。

15、付款方式须可靠当您在确定付款方式时,无论您是付款方还是收款方,除了金额较小的交易外,请尽量通过银行结算,现金结算涉及经办人签收,签收效力上可能会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6、验收异议及时提购进货物是企业经营的日常业务,请您注意及时验收货物,发现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请务必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尽快以书面方式向对方明确提出异议。

不必要的拖延耽搁,将可能导致您丧失索赔权。

17、商业秘密要保护您在磋商、履行合同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交易伙伴的商业信息甚至是商业秘密,请在磋商、履行合同乃至履行完毕后务必不要泄露或者使用这些信息,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18、合理行使不安抗辩权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您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或者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的,您可以及时通知对方中止履行您依照合同约定应当先履行的义务,等待对方提供适当担保。

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您可以解除合同。

不可直接解除合同或拒绝履行,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19、解除异议及时提一旦您的客户通知您解除合同而您对此存在异议,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异议期限,请您务必在约定期限内向对方以书面方式提出。

您如果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无法支持。

20、对方违约也须及时止损如果您的客户违约,不管是什么理由,您都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由此产生的合理费用将由违约方承担。

如果您消极对待、放任损失的扩大,对于扩大的损失法院将无法予以保护、要求对方赔偿。

21、诉讼时效内必须有动作客户拖欠货款现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时有发生,请您注意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两年。

您也可能出于维系与客户关系等因素不愿意在两年内采取提起诉讼、仲裁等激烈措施,为了保护您的权利不至于因为时间流逝而丧失,您可以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前以向对方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等可以证明您主张权利的有效方式进行处理。

您的信件中务必要有催请尽快支付拖欠货款的内容。

三、企业治理方面的注意事项22、股东出资不实承担连带责任企业注册资本的真实与充足不仅有利于保护您的客户利益,更与企业及股东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企业注册资本虚假、或者在经营过程中被抽逃,将使企业股东丧失有限责任制度的保护而可能被卷入债权人提起的诉讼中。

23、其它股东出资不实被牵连您在与他人共同对外投资设立企业时,请您务必关注您的合作伙伴是否履行了投资义务,这不仅关系到您所投资的企业的利益,更关系到您的切身利益。

如果您的合作伙伴没有履行投资义务,在企业对外负债的情况下,您可能要就您的合作伙伴的过错向债权人承担责任,尽管您在对外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您的合作伙伴追讨,但这无疑将增加您的风险。

24、设立公司须真实签名设立公司时的登记手续较为繁杂,请您务必亲自签署公司章程等法律文件,否则一旦发生纷争,他人代签名行为会给你造成极大麻烦,甚至可能对公司股权归属造成不测因素。

25、隐名股东风险大隐名投资虽然不被法律完全禁止,但蕴藏较大法律风险,法律对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要求非常严格,且隐名股东资格不能对抗第三人,代持人可以处分股权。

建议您不选择以隐名方式与他人共同设立公司。

26、收购股权须登记如果您向他人收购公司股权,收购合同生效后请务必尽快办理企业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否则您将面临无法真正获得股权的风险。

未办理变更登记也不能对抗第三人,股权可能被再次出让他人。

27、公司章程慎重签公司章程是公司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一旦发生争议,将成为法院判断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依据。

建议您在参与制定公司章程时务必仔细衡量,慎重签署,不建议使用格式文本。

28、勤勉义务要遵守公司的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请您务必遵守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

违反这些规定将可能导致向企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9、中小股东须尊重经济环境变化形势下,更加需要全体股东同舟共济,齐心协力。

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同样是企业的投资者,请您善待中小股东,尊重他们的参与权、表决权,保障他们的知情权,保护他们的利润分配权等各种股东权。

很多公司因为大股东不尊重中小股东造成股东内讧无法正常经营。

公司内部争议容易导致公司治理出现僵局,不仅可能将公司以及股东卷入诉讼,消耗公司的人力、物力,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公司解散。

30、按照规定程序解决分歧公司的投资者之间产生分歧十分正常,建议您遵循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解决争议。

召开股东会前,请您务必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方式与内容通知股东,如果您没有妥当地履行通知义务,所形成的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可能将被法院撤销。

建议您更多地以磋商的方法化解公司内部分歧。

31、结束经营要清算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能因种种因素需要结束营业。

请您务必注意按期履行投资者的清算义务。

怠于履行清算义务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公司帐册、重要文件等灭失的,股东将面临直接承担公司全部债务的风险。

四、企业劳动用工方面的注意事项32、避免大幅度裁员经济环境变化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遭遇一些困难十分正常。

建议您不要轻易进行大幅度裁员,这不仅可以防止因裁员较多所带来的法律风险,避免伤害留用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而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更是您和您的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33、规章制度讨论公示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必须遵循劳动合同法的民主程序,必须向劳动者公示,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您忽略这一点,规章制度将不能作为企业用工管理的依据,企业还会面临职工随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提出经济补偿的风险。

建议您注意保留职代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协商规章制度的书面证据。

保留员工手册签收记录、规章制度培训签到记录、规章制度考试试卷等方法都是证明您的企业公示规章制度的良好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