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潍坊一轮复习验收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石钟山记》(含解析)
《石钟山记》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之口有石钟山焉。
”()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胡,北音清越,()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闻人声亦惊起,()()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蠡郦磬函桴硿鹘磔鹳吰罅涵当窾镗鞳(二)情境默写1.【2024·湖南·三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2.【2024·黑龙江吉林·二模】苏轼《石钟山记》中,人们把钟磬放在水中,“(),()”,以此质疑郦道元关于石钟山由“水石相搏”得名的说法。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2018.3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宁静的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它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
这两方面既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
依托于听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
在异常清晰、稳定的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符号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以感性方式存在、不断生成又不断流失、主要同人的感觉打交道的东西,尽管它们长期被熟视无睹,但作为城市有机体成长和变化最直接的记录和呈现,其价值和意义并不亚于各种显性表达。
尽管声音和图像同属城市的感性存在方式,但由于听觉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密切,而视觉更加官能化和欲望化,特别是在视频和图像日渐成为霸权文化的当下,研究和重建基于听觉的城市声音系统,有助于构建一种更加均衡和协调的城市文化生态。
城市声音作为一种城市的感性符号和活动,在城市研究中长期缺席或可有可无,恰好说明为什么当代城市越来越缺乏文化特色,城市精神越来越干瘪空洞,城市生活越来越单调贫乏。
《乐记》曾指出“声音之道与政通”,在今天也可以说声音之道即城市之道。
不同的城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城市之声,而不同的城市之声,不仅见证着城市变迁,同时也再生产着城市本身。
如从19世纪洋务运动开始直到20世纪的大多数岁月,日夜轰鸣的机器声、繁忙的交通汽笛声,一直是上海的主流城市声音。
2018潍坊语文一模试题与答案(精校版)
2018年潍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宁静的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它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
这两方面既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
依托于听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既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
在异常清晰、稳定的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符号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以感性方式存在、不断生成又不断流失、主要同人的感觉打交道的东西,尽管它们长期被热无睹,但作为域市有机体成长和变化最直接的记录和呈现,其价值和意义开不亚于各种显性表达。
尽管声音和图像同属城市的感性存在方式,但由于听觉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密切,而视觉更加宫能化和欲望化,特别是在视频和图像日渐成为霸权文化的当如千,研究和重建基于听觉的城市声音系统,有助于构建一种更加均衡和协调的城市文化生态。
城市声音作为一种城市的感性符号和活动,在城市研完中长期缺席或可有可无,恰好说明为什么当代域市越来越缺乏文化特色,域市精神越来越干瘪空洞,城市生活越来越单调贫乏。
《乐记》曾指出“声音之道与政通”,在今天也可以说声音之道即城市之道。
不同的城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域市之声,而不同的城市之声,不仅见证着城市变迁,同时也再生产着域市本身。
如从19世纪洋务运动开始直到20世纪的大多数岁月,日夜吗的机器声、繁忙的交通汽笛声,一直是的主流城市声音。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而代之的是超級商场中的喧嚣声、股票交易所的嘈杂声,甚至是科研院所和总部经济中那种静悄悄的“声音”。
但原理一样,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声音形态中听出域市变迁的节奏、城市生活的脉动、城市未来的序曲。
把这些珍贵的城市声音记己录、整理、研究和传承下去,可以为更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域市更真实的历史与现实,提供新的视角。
最新-山东潍坊2018年高三语文质量模拟(一) 精品
山东潍坊02-18年高三语文质量模拟(一)第Ⅰ卷(共45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0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C9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札.(zhá)记星宿.(xiǜ) 蛊.(gǔ)惑人心苦心孤诣.(yì)B.摘.(zhāi)要剖.(pāo)析清沁.(qìn)肺腑含英咀.(jǚ)华C.洗涮.(shuàn) 亵.(xiè)渎颠沛.(pèi)流离应.(yìng)运而生D.惩创.(chuàng) 手拎.(1īng) 概不赊.(shē)账恬.(tián)不知耻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犀利鉴诫破釜沉舟鸦雀无声 B. 劳碌暮霭毋庸赘育寥寥无几C. 搪突煽动流连忘返面授机意 D.挑剔惋惜苦思瞑想莞尔而笑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把文学鉴赏仅看作是对文学语言的咀嚼和玩味,这其实是大大的。
②别里科夫如同在悬崖边的羔羊,战战兢兢,深怕一不小心就会出什么乱子。
③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了小说创作的境界。
A. 曲解徜徉开拓 B.误解倘佯开创C,误解徘徊开拓 D.曲解徘徊开创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成了万花筒。
B.玛蒂尔德因为一条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千载难逢....。
C.网络信息无孔不入....,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
D.现在社会上假货泛滥,从假烟、假酒,到假医生、假警察,应有尽有....,让人防不胜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
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武器、枪支、子弹袋,然后是整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2018.3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宁静的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它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
这两方面既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
依托于听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既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
在异常清晰、稳定的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符号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以感性方式存在、不断生成又不断流失、主要同人的感觉打交道的东西,尽管它们长期被热无睹,但作为域市有机体成长和变化最直接的记录和呈现,其价值和意义开不亚于各种显性表达。
尽管声音和图像同属城市的感性存在方式,但由于听觉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密切,而视觉更加宫能化和欲望化,特别是在视频和图像日渐成为霸权文化的当如千,研究和重建基于听觉的城市声音系统,有助于构建一种更加均衡和协调的城市文化生态。
城市声音作为一种城市的感性符号和活动,在城市研完中长期缺席或可有可无,恰好说明为什么当代域市越来越缺乏文化特色,域市精神越来越干瘪空洞,城市生活越来越单调贫乏《乐记》曾指出“声音之道与政通”,在今天也可以说声音之道即城市之道。
不同的城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域市之声,而不同的城市之声,不仅见证着城市变迁,同时也再生产着域市本身。
如从19世纪洋务运动开始直到20世纪的大多数岁月,日夜吗的机器声、繁忙的交通汽笛声,一直是上海的主流城市声音。
最新-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 精品
潍坊市2018年4月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8.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重/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
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道劲的楹联:“。
”历经(幽远/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
饱读诗书、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关不胜收。
(徜徉/徘徊)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静谧莘(xīn)莘学子B.隽(juàn)永搏古通今C.璀(cuǐ)璨人世沧桑D.氤氲曲(qǔ)径通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庄严幽远徘徊B.庄严悠远徜徉C.庄重幽远徜徉D.庄重悠远徘徊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B.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C.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
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D.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B.莱万多夫斯基在本赛季状态极佳,他有着九分钟进五球的惊人发挥,多家豪门俱乐部有意和他签订城下之盟....。
C.在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云龙书展上,精品图书琳琅满目....,引得万千读者齐聚云龙湖畔,共赴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2018.5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包容性发展最先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发展必须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性,更为民众所认同。
包容性发展在国际、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尽管学者们对包容性发展的理解各异,但综合来看,学者们都认同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内涵。
包容性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是一种把经济增长过程和结果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
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发展在发展理念上强调公平正义,在发展目的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发展方式上追求可持续发展。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
包容性发展强调人人有平等机会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
过大的或者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使得增长成果难以惠及所有民众,长此以往会削弱社会凝聚力,降低政策的有效性,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世界银行区分了“机会的不平等(包括受教育等)”和“结果的不平等(包括收入等)”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
从公平角度看,机会平等要比结果平等更为重要。
因此,促进和实现包容性发展,除了要重视努力实现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消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外,还要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通过机会平等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增强增长的广泛共享性和共享的公平性,不断提高民众的福利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机会平等和社会公平正义正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要义所在。
潍坊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7:名句名篇默写
潍坊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7:名句名篇默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30题;共216分)1. (6分) (2016高一下·黄石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②韩愈《师说》中表述师生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与荀子在《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一致的。
③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2020·甘肃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2)阎中古城有一位店主,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开的别具情致的客栈命名为“夕佳”。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人与物对比,反衬出物是人非、人生无常。
3. (6分) (2019高二下·随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而修建的。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
(3)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一句指出蜩和学鸠所飞之低,又对斥殇认为“________”就是飞的最高限度给予一定的嘲讽。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一句描写了战争的烟尘铺天盖地的情景。
4. (6分) (2017高三·吉林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18.1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但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无论如何都难以脱离自己生活的土地而飞翔。
创作也同样如此,企图漠视、回避、拒绝现实都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时代的优秀文艺都是这个时代现实精神及其发展必然性的表现。
它们或者呼唤新的社会理想出现,或者表现特定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与努力,或者揭示出这一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追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表现现实,就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揭露现实中的负面现象。
对这样的观点需要进一步分析。
一种立场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看不到战胜这些困难、挑战的强大力量。
这样的作品与现实不符,难免片面、浅薄,会消损其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
另一种立场是,在直面问题的同时,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爱、正义、理想,并给人以未来与希望。
对这些负面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
而真正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总是要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还有的人认为,创作最关键的是要写出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状态,至于是不是表现了现实生活,并不重要。
这种观点当然是有问题的。
我们提倡艺术表达的百花齐放,也倡导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
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都难以脱离作家艺术家生活的现实。
即使是那些历史题材、魔幻题材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
它们并不一定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但依然彰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精神与智慧,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怀。
考向09仿写句子-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原卷版)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向09 仿写句子1.(2018·全国II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2.(2022·宁夏石嘴山模拟预测)阅读诗歌《中国梦》的片段,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要求:语言生动,诗意连贯,句式、修辞与诗歌整体一致。
中国梦一百年前/中国梦,是一条风雨飘摇的帆船/在自强不息的呐喊中/求索摆脱屈辱的彼岸四十年前/中国梦,是一只标定航向的快艇/在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升起振兴中华的风帆今天/中国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2·云南玉溪模拟预测)清清楚楚看昨天,___________________,高高兴兴看明天。
_____________,向明天要动力,向今天要成果。
跌倒的时候,要能认识障碍,勇敢站起;失意的时候,要能自我检讨,再次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彷徨的时候,要能看清目标,不变方向!4.(2022·河南信阳模拟预测)学习创作诗歌,可以通过具体的意象,运用描述、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抒发心情或暗示情感,这样诗歌才能耐咀嚼,有诗味。
如下面这首小诗,借“梅”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梅一片花瓣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召来了燕语和莺啼请另选一个事物,仿照文中《梅》的写法和形式,写一首小诗。
125.(2022·甘肃酒泉模拟预测)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苏轼游赤壁抒发了人生感悟,姚鼐登泰山赞美了大好河山。
潍坊市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潍坊市高三一轮语文试题2018.1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尽管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但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无论如何都难以脱离自己生活的土地而飞翔。
创作也同样如此,企图漠视、回避、拒绝现实都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时代的优秀文艺都是这个时代现实精神及其发展必然性的表现。
它们或者呼唤新的社会理想出现,或者表现特定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与努力,或者揭示出这一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追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表现现实,就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揭露现实中的负面现象。
对这样的观点需要进一步分析。
一种立场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看不到战胜这些困难、挑战的强大力量。
这样的作品与现实不符,难免片面、浅薄,会消损其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
另一种立场是,在直面问题的同时,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爱、正义、理想,并给人以未来与希望。
对这些负面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
而真正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总是要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还有的人认为,创作最关键的是要写出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状态,至于是不是表现了现实生活,并不重要。
这种观点当然是有问题的。
我们提倡艺术表达的百花齐放,也倡导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
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都难以脱离作家艺术家生活的现实。
即使是那些历史题材、魔幻题材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
它们并不一定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但依然彰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精神与智慧,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怀。
2018潍坊高考语文三模真题word含答案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2018 .5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包容性发展最先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发展必须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性,更为民众所认同。
包容性发展在国际、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尽管学者们对包容性发展的理解各异,但综合来看,学者们都认同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内涵。
包容性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是一种把经济增长过程和结果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
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发展在发展理念上强调公平正义,在发展目的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发展方式上追求可持续发展。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
包容性发展强调人人有平等机会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
过大的或者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使得增长成果难以惠及所有民众,长此以往会削弱社会凝聚力,降低政策的有效性,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世界银行区分了“机会的不平等(包括受教育等 )”和“结果的不平等 (包括收入等 )”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
从公平角度看,机会平等要比结果平等更为重要。
因此,促进和实现包容性发展,除了要重视努力实现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消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外,还要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通过机会平等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增强增长的广泛共享性和共享的公平性,不断提高民众的福利水平。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宁静的乡村相比,城市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矛盾组合体。
一方面,它是理性的,人们必须遵守的法规、程序等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它又是感性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声音、味道以及不透明的心理活动。
这两方面既相互交织,又相互排斥,使城市不断陷入困境,同时也激发出城市特有的活力。
依托于听觉并同心理、意识紧密相连的声音,是人在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的感性工具和桥梁。
在异常清晰、稳定的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城市符号背后,还存在着大量以感性方式存在、不断生成又不断流失、主要同人的感觉打交道的东西,尽管它们长期被熟视无睹,但作为城市有机体成长和变化最直接的记录和呈现,其价值和意义并不亚于各种显性表达。
尽管声音和图像同属城市的感性存在方式,但由于听觉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密切,而视觉更加官能化和欲望化,特别是在视频和图像日渐成为霸权文化的当下,研究和重建基于听觉的城市声音系统,有助于构建一种更加均衡和协调的城市文化生态。
城市声音作为一种城市的感性符号和活动,在城市研究中长期缺席或可有可无,恰好说明为什么当代城市越来越缺乏文化特色,城市精神越来越干瘪空洞,城市生活越来越单调贫乏。
《乐记》曾指出“声音之道与政通”,在今天也可以说声音之道即城市之道。
不同的城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城市之声,而不同的城市之声,不仅见证着城市变迁,同时也再生产着城市本身。
如从19世纪洋务运动开始直到20世纪的大多数岁月,日夜轰鸣的机器声、繁忙的交通汽笛声,一直是上海的主流城市声音。
(审核版)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一模(潍坊一模)试题及答案(含答案解析)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2018.3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稍、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缈的梦。
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清纯/清醇)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啾.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
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①。
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显示/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
星星点点,灯火亮起。
归牧的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②。
劳做..的乡民们陆陆续续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画上了句号。
人们荷.锄背草,扛袋提筐,脸上挂着串串晶莹的汗珠,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脊(jǐ)摇曳B.啾(jiū)劳做C.氲(wēn)疲惫D.荷(hé)洋溢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清纯昭示憧憬B.清醇显示憧憬C.清醇昭示希望D.清纯显示希望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B.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C.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D.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聚众赌博已经蔚然成风....,这无疑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巨大的阻碍和危害。
B.目前在通讯行业只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分庭抗礼....,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
潍坊市2018届高三上期期末统考语文(含答案)(2018.01)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1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B 2.A 3.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4. C 5.①交代历史,形成今昔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新时代人们生活的美好;②描写公园里的树,展现出聋哑人安 静自然的活动环境。 (答对第 1 点 3 分,答对第 2 点 2 分,共 5 分) 6.①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对比艺术(敦煌画面和舞台)中和现实中的“千手观音” ,突出现 实中人的真实和活力;③升华主旨,赞美这群聋哑人精神生活的愉悦、和谐、自然之美。 (每个要点 2 分, 共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7.C 8.A E 9.①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 和伦理道德的边界;②正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研 究。 (每个要点 2 分,共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D 11.B 12.D 13.(1)任免官员,不允许任何人以私心来求他,不拿恩惠讨好别人,不把怨恨转嫁给别人来取得(希求) 声誉。 (6 分。 “进退” “可” “干” “市恩” “邀声誉”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 (吕大防)自小谨慎稳重,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经过闹市也不左顾右盼,闲居时如同面对宾客一样(庄 重) 。 (4 分。 “持重” 、 “游目” 、 “燕居”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题,11 分) 14.AD 15.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喻为“霜” ,生动贴切; (2 分) “冷”既指月光的清冷,又指诗人身心之冷, 强化了诗人作客异乡的悲凉; (2 分)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意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1)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分。每空 1 分,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现象,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D 18.B 19.D 20.①一旦遇上了明火②为什么加油站也禁用手机呢③若是空气中汽油比例过高(每空 2 分,共 6 分) 21.②但培训市场蓬勃发展,可能产生诸多问题。 (1 分) ④因此,必须禁止培训机构发构的虚假宣传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2 分) 四、作文(60 分) 建议参照 2017 年全国高考评分标准、以 43 分为基准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吕大防字微仲,他的祖先是汲郡人。吕大防考中进士,调任永寿县令。永寿县没有井,人们要到很远 的山谷去汲水,大防巡察永寿县城附近地方,发现两处泉水,打算疏导而使泉水进入永寿县城,因地势高 低不平,众人怀疑没有成功的道理。吕大防采用《考工》中的水地置泉法来测量,不到十天,果然疏导建 成水渠,百姓依赖此泉,号称“吕公泉” 。升任著作佐郎、主持管理青城县。以前,官员圭田的粮食用大斗 收进而用公斗放出,获得三倍的盈利,百姓虽然深受其苦,但不敢上诉。吕大防开始统一粟米出入的量具, 使粟米出入数量相等,此事辗转传到皇帝那里,皇上下诏立法禁止官员的不法行为。青城县控制着汶川, 与敌区相接。吕大防占据要地设置巡逻,秘密设防,禁止上山砍柴采摘,使屏障更为严密。韩绛镇守蜀州, 称吕大防有佐辅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哲宗即皇帝位,征召吕大防为翰林学士、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元祐 元年,授予尚书右丞,被封为汲郡公。元祐三年,吕公著年老告退,破格提拔大防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 郎,掌管修撰《神宗实录》 。吕大防见哲宗逐渐长大,他每天以劝勉哲宗学习为急务,就请求下令让讲读官 取仁宗迩英殿御书的解释呈给皇帝,放在哲宗座位的右边。又摘录乾兴以来足以作为劝戒的四十一件事, 分为上下两篇,标题叫《仁祖圣学》 ,使哲宗有欣慕仁祖、自感不足的想法。吕大防在朝正直,任免官员, 不允许任何人以私心来求他,不拿恩惠讨好别人,不把怨恨转嫁给别人来取得声誉,一共八年,始终如一。 宣仁太后去世后,改任永兴军。不久,左正言上官均控告吕大防破坏役法,右正言张商英,御史周秩、刘 拯相继攻击他,被削去学士,任随州知州,贬为秘书监。言官又以他主修《神宗实录》直书其事为诬蔑诋 毁,转掉调到安州。吕大防的哥哥吕大忠自渭州入宫回答皇上提出的问题,哲宗询问大防是否安好,并且 说: “宰相要将大防贬到岭南,朕只想让他到安陆去,替朕传话问候他。大防为人正直、朴实,被人出卖, 待两三年后就可以再相见了。 ”大忠将哲宗的话泄露给了章惇,章惇害怕,就更加出力地制裁大防。绍圣四 年,贬为舒州团练副使。大防到达虔州信丰而生病,于是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叫“正愍” 。 大防身高七尺,眉目清秀,神采飞扬,声音如钟。自小谨慎稳重,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经过闹市也不 左顾右盼,闲居时如同面对宾客一样。每当朝会时,威武严肃,姿态端好,神宗经常目送他离朝。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2018 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艺术创作强调“意在笔先”,先构思,再下笔。
但实际创作中,创作可能受“鬼神”牵引而行,完全另辟蹊径,走向一个完全“另类”的逻辑。
这个牵引艺术家创作的“鬼神”,就是直觉。
直觉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
它潜伏在人类意识深层,在人类自觉的意志和意识控制之外。
受到某种特殊的心理诱因或视听感觉触动、诱发,它会突然神光闪现,隐秘甚至诡异地出现在意识表层,主导人类思维。
直觉有由内而外、直接、突发、稍纵即逝、非逻辑性等特点。
历史上,有无数例证可以证明“直觉思维”的存在,在科学、艺术、生活等领域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因此,有心理学家把它称为人类视、听、嗅、味和触五个基本感觉之外的“第六感觉”。
艺术直觉同样存在于书法创作中,并且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法家临池挥毫,虽然自己事先打了腹稿,有了“运用之方”,但下笔触纸瞬间,宣纸上的黑白空间格局、关系就产生了。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画面的存在,立即生成了自己的“延伸逻辑”。
因此要往下写,就不能按原先的腹稿,必须“信属目前”,尊重眼前“视觉反应”的呼唤。
这时候书法家不可能停笔思考,分析,判断,因为那宣纸沾上水墨,瞬间四下奔散洇发,你任何一个心理停顿,都会在笔下留下痕迹,甚至导致作品毁坏。
所以此时就必须依靠“直觉”,跨过信息输入、大脑运算和判断,直接跟着感觉走。
这时候你的心就是你的手,你的手就是你的心,“幽思入于豪间,逸气弥于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