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的基本形式: 《荀子》六情说——好、恶、喜、怒、哀、乐; 《礼记》七情说——喜、怒、哀、乐、好、恶、欲 情的二端论,即好恶是情的两大基本形式,其他的 情都是好恶的变式,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情感两极性, 即情感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是相吻合的。
六、情欲论
(二)欲:欲与情经常结伴出现,但从欲的含义说,就是欲求,欲望 ,即需要的意思。 1.分类: 管子将欲分为生理欲望(衣食)和社会欲望(礼节、荣辱) 王夫之将欲望分为:生理、物质、权利、功名。 2.态度(如何看待欲): 加以节制和引导, 不可放任自流, 要给以正确指导。 荀子:通过“起礼仪,制法度”和“心使之”来节欲,用过制 《雅》、《颂》和劝学来导欲。 董仲舒尊儒术,以儒家的礼仪作为调节的标准。 宋代的李觏提出以礼义约束情欲,必须满足基本欲望为基础。 宋代却出现了历史的倒退:“存天理,灭人欲”。
知觉”和“思维”两个阶段,然后又将知虑划分为“知”与“觉”两 个层次,“思虑”划分为“思”和“虑”两个层次
3.知虑多侧面细分法:王夫之提出了除阶段外(感知 和思维)的知的识(过去)、思(现在)、虑(未来) 三种时态。
五、知虑论
(三)知与虑的器官: 1.“感官” 说——人的耳目鼻口形是人的感知器官,儒家
知行论是关于说明知和行的关系的思想理论,现代 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也是一直在探讨认知与行为的有关问题。“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
1.荀子主张知行统一说。学可以不断递进深化,学而能和行相结 合,相统一,才算学到了家。“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知脱离了行是困难的。知行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唯心论的心物观: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佛教“离心之外,更无一 法”;陆王心学:“吾心即是宇宙。”二元论的心物观。“物我交心生 ”“心物道合一”。
四、性习论
性习论是关于人的生性与习性关系的思想理论, 它跟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问题有密切联系,是中国古代 心理学思想里特别重要的内容。该思想盛行于先秦和两 汉之际,明清有受到重视。 “习与性成”——《古文尚书》,最早见于此。习形成 的时候,一种性和它一起形成了。 孔子:“性相近也,习也相远。”——每个人的秉性、 素质是差不多的(个性心理差别的自然基础),个性心 理是由于环境、教育的习染作用而差别很大(教育、环 境的决定作用) 荀子:“化性起伪”,“恶性”转为“善性” 人性是在先天的自然性的基础上,受后天的社会性影响 合起来形成的,性习论就是重视习染作用。
(2)知行之间可以互相渗透和包涵:“知行二义,有时相为 对待,有时不相为对待”
(3)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同时又重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 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也”。
九、智能论
智能论是中国古代关于智力和能力的思想理论,将 智与能作为相对独立的概念,同时也承认它们是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
七、志意论
志意是中国古代关于意志问题的思想理论。荀子曾 将志与意合称为志意,即现代心理学上讲的意志。
“凡用血气(情感),志意(意志),知虑(认知 )。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明确将心理过 程分为知、情、意。 志意分类说:
志:志向、理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动机 (吾愿诸主君之合气志功而观焉。);人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心物论
许多思想家有不同的心物论提法:
(1)“遇物而能貌之”说:墨家的心物观。人的感知是因为感知器官与外物接触 而反映了该物的外貌。
(2)“精合感应”说:荀子提出的心物观。人的心理、精神是外物作用下对外物 的一种反应。
(3)“感而后应”(《管子》)和“感而后知”(《吕氏春秋》)说: 对外界事物有所感才会产生心理活动 “感而后应”认为人的感官接应外物的结果; “感而后知”认为感受外物之
《管子》:“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 思,思然后知。”
王弼“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得意忘 象
欧阳建持“言尽意论”
六、情欲论
情欲论是关于情绪、情感和欲求、欲望的思想理论 。情与欲的关系密切,但是两个有区别的心理问题 : (一)情:“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情感是人性 的本质表现。《关伊子》中认为,情感是人性像水流动 产生波澜的一种心理状况。
用“五官”,墨家用“五路”,道家用“九窍”、“七 窍”,佛家用“五根”。 2.“天官——天君”说,即“感官——心器说,荀子
“天官”即人天然就具有的感觉器官,它们包括人的耳、目、 鼻、口(舌)、形(身)——感觉经验。
心是“天君”,在认识中“天君”的地位和作用比“天官”更 为重要。两者是君与臣、治与被治的关系。
物决定心,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属于唯物的心物 论;
心决定物,心理是人心所固有的属于唯心的心物论
心物论与形神论一起构成心理学中两个根本性 问题,从两个方面共同揭示心理实质的基本思 想观点:
心理反映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 只有具备人脑的形体才能产生精神、心理,人脑等
形体器官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魏晋时期钟会将当时对此问题的争论归纳为“才性同、才性异、才 性合、才性离”四种观点。
• 才性同以傅暇为代表,认为才和性是同一回事; • 才性异以李丰为代表,则认为才和性两者不是同一回事; • 才性合是以钟会为代表,认为两者虽不是同一回事,但有着极为
密切的联系; • 而以王广为代表的才性离说,却认为两者既不是同一回事,也没
2.汉代的董仲舒主张知先行后说。宋代的思想也大多继承了知先 行后的思想。(否定了行对知的作用)
3.朱熹:“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 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关系的辩证法思想
4.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但该观点没有看到知行的对立性,“知 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时知。”知行具有统 一性也具有对立性。
能力则是智力的外部表现。这与现代心理学是相吻合的。 3.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划分为不同水平的类型。将人的智力分为“
上智”、“中人”、“下愚”三种类型,相对于现代心理学把 儿童分为“超长”、“正常”、“低常”三种类型。
九、智能论
(二)关于能力的心理学思想:
1.认为能力与技能、方法关系密切:高超技艺发展出高超能力、才能 2.认为才能是以才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才质是人的心理的先天素质。 3.认为才能与性格、学问密切相关,而提出“才性”和“才学”的问题 (1)所谓才性是指才能与性格的关系:
后才有感知 (4)“物至神应,应与物接”说:认为“神”能反映“物”是感应关系,“神”
之所以能够反映“物”,则是感知器官与物接的缘故,外物是产生心理的首要 原因。 (5)“内外之合”说:内外合才产生感知,产生心理、精神现象。“心所以万殊 者,感外物也不一也。” (6)“在外之资”、“缘外而起”说:明代王延相认为,人的精神、心理“必藉 形气而有”,而且必须有“见闻外在之资”,反映了外在事物“缘外而起者” 。
五、知虑论
(二)知虑的分类: 1.知虑三分法:墨家认为知有闻知、说知、亲知三种 ,即传授而知;不受方域所限制,推论而知;亲身观察 而知 2.知虑二阶段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知分为“学”(包括视 听感知)和“思”(思虑、思维)两阶段。
宋代的张载明确将知划分为两个阶段——“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 朱熹认为,知是人认识过程,它包括两个阶段四个层次,知虑包含“
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明确地提出了“形具而神生” 的论断。形体、身体具备了,才能产生精神、心理
精神依赖形体而存在,精神随形体死亡而归于灭尽
范缜——精神和形体不可分离的“形神相即”的思想。
王夫之:“形非神不运(运转),神非行不凭(依靠)”
三、心物论
心物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心理和客观事物 相互关系的思想理论
征——明末清初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的观点。
二、形神论
形神论—心身论:说明心和身、心理和生理关系问题 的思想理论 心理由一定生理结构的身体所派生(唯物论的观点); 心派生身是唯心论的观点; 将“心”和“身”看作两个独立的实体(二元论的观 点) “心”与“身”的关系是心理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 形神论是心理学基本理论中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
主要内容
1. 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范畴 2. 中国古代实验心理学的萌芽 3. 中国古代几位最重要的心理学思想家
Company Logo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知识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任何一门 学科均由一定的范畴体系构成(此范畴非彼 范畴)
该观点除了误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其余各种看法已接近现 代心理学的见解。
3.“感官——脑髓”说,用“脑髓”代替“心器”。
五、知虑论
(四)知与其它心理过程的关系: 知虑与藏、壹、言、象的关系,即感知、
思维和记忆、注意、言语、表象的关系。 荀子提出“虚壹而静”,虚(记忆)、壹
(注意)、静(思维)——虚心专一而冷静地 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一整套范畴体系
九个范畴:人贵论,形神论,心物论,性习 论,知虑论,情欲论,志意论,知行论,智 能论。
中国心理学史建立之初有不同的观点: “五说”、“八论”、“五论”、“九 论”等等
Company Logo
一、人贵论
人贵论是万物以人为贵的思想理论。它认为人 是世界万物中最宝贵的,也就是“人为万物之 灵”和“人定胜天(自然)”的意思。
四、性习论
东汉王允人性“渐染”说:“夫之性,犹蓬纱 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他认为习可以成 性,善恶可以互变。
王延相的习性论思想: “习”含有“行”或“ 实践”的意义的,他还把“性”分成“生性” 和“知性”两种。
中国古代的“习与形成理论”对心理学中遗传 与环境关系的争论有一个圆满的解答:人的“ 性”(心理机能)分为两种:生性,有生长而 来的生成的性,另一个是习性,人出生以后由 学习而来的习染而成的性,习性的发展是无限 的。
荀子:知是人生来具有的认识事物的素质,只有与 客观事物相吻合的认识才能真正发展成智力,能力是人 生来具有的从事某种活动的素质,只有与客观事物相合 而得到发展,或称才能。 (一)关于智力的心理学思想:
1.认为智力是人的认识力:表现在能辨别事物的正确和错误 2.认为智力是人的认识潜能:智力是内在的,没有外部的行迹,
意:动机,是意志活动的主要因素,王夫之认为,意是意志行 为的准备状态,它是以人的欲望为基础的心理过程。
志与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合称志意。志与意是心有主向 的表现,即它们具有指向性。但也有不同,意是随情境 而变化,志则具有不易变性。朱熹:志是“公然主张” 的目的,意是“私地潜行”的动机。
八、知行论
五、知虑论
知虑论是中国古代关于认知过程的思想理论。论 述感知和思维心理过程的问题,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 现代心理学认知过程的各个方面。 (一)知虑的含义: 知指感知,虑指思维,知虑指从感知到思维的整个
认识过程 知是浅知,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虑是深知,相当
于理性认识阶段。知是虑的基础,但知又有待于虑 的深化。 中国最早明确提出知与虑的概念是《墨经》——“知 ,接也。”“虑,求也。”知识对外物接触的反映 ,是感知过程;虑是对事物的思索与探求,是思维 过程,知虑所指的是整个认知过程。
人贵论是心理学的一种最根本的思想。 解释人为贵的四种学说:
得气说:人——“天地之精气”,“五行之秀气” 智慧说:认为人的智慧高于其它动物,所以人最为
聪明宝贵 道德说:认为道德是人区别于禽兽的重要标识,中
国重视伦理道德的传统思想也被用来论证人贵论。 能劳动、直立、语言说。这是人优于禽兽的本质特
八、知行论
4.明清思想家王延相和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论述则是合乎 科学的。王延相提出知行并举说,明确提出了“实践” 的概念,强调“履事”、“习事”和“实历”的重要作 用。王夫之不赞成知行合一,“知行相资以互用…..” 互为补充,但不是合。 他的知行观包含有下列思想:
(1)知行之间存在着差别和对立:“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 者,乃和同而起功”。否定了陆王学派的“知行合一”说。各有 功效,互为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