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2)
考研政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B.一切自然关系的总和C.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的本质。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
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而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故本题选D。
知识模块: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2.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其中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是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道路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个内容回答的问题。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
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
知识模块: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3.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其中人生观的核心是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道路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体现的人生态度是A.人生须认真B.人生当务实C.人生应乐观D.人生要进取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生态度的主要内容。
2023年考研《考研政治》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43

2023年考研《考研政治》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和平赎买的具体方式___________。
A.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B.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C.是等价交换D.是强买强卖正确答案:B2.【单选题】龚自珍诗"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居快无加。
从此烧尽虫鱼书,甘作东京卖饼家。
"反映了他的学术转向()A.今文经学B.古文经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3.【多选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包括_______。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答案:BCD4.【单选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经济成分有_________。
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正确答案:A5.【单选题】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___________。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正确答案:C6.【单选题】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居于领导地位的是_________。
A.资本主义因素B.封建主义因素C.社会主义因素D.过渡性的因素正确答案:C7.【单选题】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_________。
A.资本主义体系B.社会主义体系C.民主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正确答案:B8.【单选题】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______。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正确答案:C9.【单选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是___________。
A.集体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正确答案:D10.【单选题】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________。
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志着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的事件是A.“东方会议”B.九一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本题选B。
知识模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故本题选D。
知识模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八一宣言》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到来的标志。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
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本题选A。
知识模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会议。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辩证法)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结论是( )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机械论观点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在论证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时,并没有否认偶然性的作用。
相反,它对偶然性的历史作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把握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在认识和处理具体的历史事件时,就可以让我们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偶然性,抓住机遇,有效地进行主体选择。
同时,又可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确定自己行动的目标、方向,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知识模块:辩证法2.“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互变规律原理”。
“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故排除C,而BD为干扰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
知识模块:辩证法3.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自身的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矛盾这一关键词,是指唯心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是属于矛盾同一性问题),“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其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联系的前提是()A.事物之间的区别B.事物的相互过渡C.事物的相互依存D.事物的相互转化3.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
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A.客观的B.普遍的C.复杂多样的D.关系范畴4.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A.联系B.发展C.矛盾D.质变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依照唯物辩证法,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其中,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在本题中,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新旧事物之间转换的意思,体现了发展的实质的哲理。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最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有以名人名言或诗句命制的题目,很多考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题头绪。
其实,答这类题的时候并不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通常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和核心词的方法,快速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含义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能量答案:A2.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革命统一战线答案:A3.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A. 改革开放B. 四项基本原则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D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A.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以上都是答案:D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A. 以人为本B. 统筹兼顾C. 可持续发展D. 社会和谐答案:A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需要和不完善的制度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要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之间的矛盾答案:B8.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9.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以上都是答案:A10.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以上都不是答案:B11. 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A. 改革开放B. 计划生育C.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12.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
2023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3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2023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的。
A. 个别劳动时间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必要劳动时间D. 剩余劳动时间答案:B2.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属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改革开放答案:ABC5.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C. 公平正义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6.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四、论述题7. 论述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答案: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制度能够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持续稳定增长,通过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确保国家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其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新和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再次,这一制度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通过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相结合,优化经济结构。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模拟试卷2(题后含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5. 分析题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现阶段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胜利。
”正确答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未能将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予以区别,而一概加以反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混淆两个不同革命阶段的任务与对象。
这是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观点。
涉及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中共四大前后,党内有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敢出来作领导、打先锋,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承认中国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但是,它无视当时资产阶级右派在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严重事实,认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天然”的,因而是错误的。
无产阶级必须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取得并实现革命的领导权。
涉及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
正确答案: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同时,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国家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
因此,它也就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涉及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4.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中的主体力量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迎来实施以来的第()个周年。
A. 2B. 3C. 4D. 5答案:C2. 下列哪项属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B3. 下列哪项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基本实现现代化C.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答案:A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为根本遵循。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答案:C5. 2024年,我国将举办下列哪项国际性大型活动?A.世界园艺博览会B.世界体育运动会C.世界博览会D.世界青年联欢节答案:C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6. 简述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答案: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 简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答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办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
8. 简述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答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025年考研政 治模拟试题汇编

2025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汇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无产阶级的立场C 人民至上D 实事求是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 工业革命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3、意识的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A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 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质量互变规律B 否定之否定规律C 对立统一规律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5、认识的本质是()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D 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6、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C 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D 以上都是7、社会存在不包括()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物质生产方式D 社会意识8、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 劳动者B 劳动对象C 劳动资料D 科学技术9、商品的二因素是()A 使用价值和价值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0、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 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B 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C 在分配领域中产生的D 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在生产领域中产生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生产相对过剩B 生产绝对过剩C 消费不足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爆发1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 工业资本B 银行资本C 金融资本D 商业资本1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 无产阶级政党C 无产阶级革命D 社会主义建设1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C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 阶级和国家仍然存在1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建设社会主义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 实现共同富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空想社会主义2、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A 直接现实性B 自觉能动性C 社会历史性D 客观物质性3、联系的特点有()A 客观性B 普遍性C 多样性D 条件性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B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A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D 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 按劳分配的形式D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7、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A 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B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C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D 为了发展新型工业,需要巨额资金,单个资本无法满足,需要联合起来建立垄断组织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A 生产的全球化B 贸易的全球化C 金融的全球化D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A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B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C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D 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10、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体现在()A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B 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C 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D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2

XX年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1.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历,即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展理论创新,这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A.历史依据B.理论源泉C.时代条件D.现实依据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经过80多年的开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经历的根底上提出来的B.科学分析党的现状的根底上形成的C.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根底上提出来的D.科学判断党的自身变化后提出来的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答复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答复了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A.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的认识B.社会主义执政党建立的认识C.社会主义开展道路的认识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4.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领导人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宏大理论勇气进展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根底上,进一步答复了: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义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立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C.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D.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立共产主义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开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内涵是在:A.2000年2月江领导人同志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B.xx年7月1日江领导人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C.xx年5月31日江领导人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D.xx年11月18日江领导人同志的十六大报告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2025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群众内部矛盾D.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论断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它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新判断。
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选项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故排除。
选项C,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类矛盾,但它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不选。
选项D,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主要矛盾,但已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故不符合题意。
2、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句话表明()。
A.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 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C. 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D.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同等重要答案:A、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选项A,毛泽东的话明确指出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A项正确。
选项B,毛泽东强调“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即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B项正确。
选项C,虽然外因对事物发展有影响,但毛泽东明确指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说明外因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故C项错误。
选项D,毛泽东的论述强调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和外因的条件性作用,并未表明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同等重要,因此D项错误。
考研政治二模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二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答案:A2.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以上都是答案:D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同不完善的民主制度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同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答案:B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5.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D. 以上都是答案:D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同不完善的民主制度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同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答案:B7.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C. 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D. 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答案:A8. 我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是()。
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D9. 我国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核心是()。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______决定的。
A. 供求关系B.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商品的效用2.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3.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_____。
A. 实事求是B. 独立自主C. 群众路线D. 统一战线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______。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D. 完全的市场经济6-15. (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要求的有______。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C.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7.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______。
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C.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D. 参加民兵组织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包括______。
A.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B. 以计划为导向配置资源C. 能够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机制的作用D. 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______。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 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______。
A.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B.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C.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D.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21.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考研政 治模拟试题及解析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其社会根源是()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根源。
B 选项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C 选项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D 选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A 选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B 选项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旧唯物主义也有一定的体现;C 选项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唯物主义共有的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D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答案:B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包括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A 选项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立;C 选项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D 选项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但不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
考研政治二模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二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中,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B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 国家B. 政府C. 人民D. 公民答案:C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私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A4. 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以上都是答案:D5.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6.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7.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了()。
A. 国家权力至上原则B. 公民权利至上原则C. 国家利益至上原则D. 集体利益至上原则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表明()。
A. 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B. 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C.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D. 受教育是公民的特权答案:C9.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体现了()。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原则C. 法律面前特权原则D. 法律面前无特权原则答案:A10.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这表明()。
A. 国家保护公民的财产权B.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C. 国家不保护公民的非法财产权D. 国家不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A. 平等权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受教育权D. 劳动权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C.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 依法纳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A. 国家主席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国务院D. 人民法院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的职权?()A. 制定和修改宪法B. 制定和修改法律C. 决定国家重大事务D.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答案:A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
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考研政治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政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研政治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政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思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段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多项选择题1、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 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英国-章运动D 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 辩证法B 劳动价值论C 唯物史观D 剩余价值学说3、马克思主义是A.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空想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分析题下列是一组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材料: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由于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2024考研政治题

2024考研政治题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什么?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答案)B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 实现共同富裕D.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答案)B四、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依法治国就是依政府行政命令治国B.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C. 依法治国排斥道德的作用D. 依法治国仅指司法公正(答案)B五、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中,最根本的是?A.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B.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C.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D.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答案)A(注:此题选项设置较为接近,但最根本的要求通常指向原则性、基础性的内容,故选A)六、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下列哪一项是保障?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E. 生态文明建设(注:此选项为干扰项,正确答案应指向更宏观的层面)F. 党的建设(答案)F(注:虽然“五位一体”中未直接提及党的建设,但通常认为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七、关于新发展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C.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D.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答案)D(注: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才是根本目的)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下列哪一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A.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B.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C.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D.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2)
质量互变规律在历年的真题中多次出现,下面老师选取其中两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并对其加以解析。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
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就是要( )单选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本题通过题干可知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此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选项C。
选项A注重量的积累在本题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本题干并不是说粉笔注重积累,长度越长越好,因此错误。
同样选项B和选项D与本题无关,是干扰项。
因此错误。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
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单选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
本题题干中数学题每一个乘数都是90分即90%,这是个不错的成绩,但是把他们都乘在一起就等于了59分即59%,成绩最后由90分成了59分,成了不及格。
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通过分析题干可以得出其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即量变引起质变。
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质量互变规律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总体难度不大,同学们只要准确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考点即可。
当然,要想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一方面要把该知识点基本内容牢牢掌握,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相关习题训练。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考研考试当中经常会考察的,通常在选择题中出现。
首先,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以上是物质、静止和运动的
关系。
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训练和巩固该知识点。
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单选
A.变是世界的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题干中“不变”指的是绝对性,“变”指明了事物是运动和发展的。
这里讲的变化是指运动,不变是指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选项C正确。
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上既有变(运动),又有不变(静止),变与不变的对立是相对的即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A、B、D是错误选项。
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2.“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单选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王安石集南朝人诗句:“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上句静中有动意,下句动中有静意,诗句表达的动与静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选项A是不
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观点,选项C、选项D是错误观点。
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在历年的真题考察中基本上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在学习该知识点的时候以理解为主,切忌死记硬背。
要熟练掌握该知识点,在后期的复习当中,要多做题,多训练,多理解。
校推荐:年考研政治、英语、数学课程!!直播+录播全程辅导,点击进入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