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1、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
2、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水往低处流,人从滑梯上往下滑,向上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3、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5、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更多的力。
6、弹簧测力计的组成: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7、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100克的力。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该注意:a、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b、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c、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我们把测量力的工具成为弹簧秤。
11、摩擦力是可以感觉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重量、运动方式(滚动或是滑动):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物体运动采用滑动时,摩擦力(大);物体运动采用滚动时,摩擦力(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条件•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虽然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但阳光对种子的生长是必要的。
•植物生长除了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泥土和阳光。
2.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各种动植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生物间的相互依赖•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4.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5.生态系统•生物和非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6.自然保护区•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光与影1.光源•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总在背光一面,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4.光的直线传播•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
•皮影戏和手影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5.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精品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精品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3.云和雾1.实验一:人造雾所需材料:量筒、温水、线香、冰袋、冷水等等。
制造方法: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
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1、2,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实验说明:造雾的时候,在量筒中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
实验现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中有雾产生。
实验总结:在造雾的活动中,在量筒中倒温水,而不是热水,也不是冷水的原因是:如果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
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
用冰袋的目的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这是雾形成的条件之一。
实验结论:雾是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
2.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空气中的水汽过于饱和,遇到温度较低时,这些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漂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3.云是怎么形成的?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
4.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5.云和雾的区别是:漂浮在高空的就是云,接近地面的就是雾。
云和雾的位置不一样。
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
在山上我们时常说云雾缭绕,其实就是很难区分云与雾。
6.学生活动手册:记录人造雾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量筒中观察到的现象:量筒中,造雾效果不明显。
根据以上实验,推测出大自然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条件•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虽然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但阳光对种子的生长是必要的。
•植物生长除了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泥土和阳光。
2.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各种动植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生物间的相互依赖•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4.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5.生态系统•生物和非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6.自然保护区•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光与影1.光源•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总在背光一面,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4.光的直线传播•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
•皮影戏和手影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5.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新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3.云和雾1.实验一:人造雾所需材料:量筒、温水、线香、冰袋、冷水等等。
制造方法: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
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1、2,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实验说明:造雾的时候,在量筒中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
实验现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中有雾产生。
实验总结:在造雾的活动中,在量筒中倒温水,而不是热水,也不是冷水的原因是:如果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
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
用冰袋的目的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这是雾形成的条件之一。
实验结论:雾是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
2.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空气中的水汽过于饱和,遇到温度较低时,这些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漂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3.云是怎么形成的?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
4.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5.云和雾的区别是:漂浮在高空的就是云,接近地面的就是雾。
云和雾的位置不一样。
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
在山上我们时常说云雾缭绕,其实就是很难区分云与雾。
6.学生活动手册:记录人造雾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量筒中观察到的现象:量筒中,造雾效果不明显。
根据以上实验,推测出大自然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水往低处流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影响。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然,恢复形状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征制成的。
弹簧秤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五部分组成。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重量、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增大摩擦力的方法:使物体表面粗糙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安滚珠,加润滑油。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附思维导图(两套)
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知识点最新整理共两套含思维导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萤火虫、打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①正在发光;②自身发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因此我们站在幕前能听到幕后说话的人的声音。
3.光的传播实验现象: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能直接穿过小孔,在纸屏上出现1个光斑;稍微移动其中一张卡纸,使它和其他纸上的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纸屏上的光斑消失。
4.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晚上舞台上的灯光;夜晚汽车前车灯的灯光;透过丛林、树梢的阳光看上去都是直的。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
2.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3.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我们会看见一个小光点,借助烟雾让激光笔的光路可见,能清晰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注意:激光笔的光一定不要照射人眼,以免造成危害。
4.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
5.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
6.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进另一种介质时,则不会产生折射现象。
3.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看到的现象。
4.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水池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潜水员在水中看岸边的树比实际高......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路线会发生变化,这种线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鳍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2.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3■因为有了(%),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3.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第4单元地球和地表(复习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
4.地幔厚约2870千米,温度为1000℃— 3000℃。 5.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径约为3470千米,温度约为
4700℃。 6.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7.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 制作目的 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 制作材料 多种颜色的橡皮泥。 制作过程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 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包在黄色球形的外面,代表地幔。 3.用棕色的橡皮泥包裹住橘红色的橡皮泥,代表地壳。这样,
周围的度假村、木材场和居民住宅遭到破坏。 5.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壳运动破坏了地下
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向上运动,遇到薄弱的地壳,会喷出 地表,形成火山。
6.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目的 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 三脚架、铁盘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在铁盘子里放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坑。 2.往坑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坑口,倒放在铁盘子里
第14课 地震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
屋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害。 2.我国产生的几次强烈地震
“7.28唐山地震”,“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 3.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 承受时,岩层就会产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 地震波传到地表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4.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带来严重损害。地震产生后,除了会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 裂、喷砂冒水等现象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 、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
5.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模拟地震产生时的情景。 实验材料 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 (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形成“地震”,使楼房倒塌。
2024年新编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重要考点)
2024年新编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重要考点)第一单元《光》1-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1-1.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1-1.月亮、汽车后视镜为非光源。
1-1.光源的特征:正在发光;自身发光。
1-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1-2.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皮影戏、日食、路灯、日出等。
1-3.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1-3.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太阳、地球、月球1-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进而改变我们看到的现象。
1-4.一条鱼反射的光经左右两个分界面后改变方向,分别进入人眼,看起来就是两条鱼了。
1-4.铅笔倾斜放入时在水面处“折断”;铅笔垂直放入时没有明显变化。
1-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改变传播方向,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1-5.手电筒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纸上出现了不同颜色的光。
1-5.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1-5.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1-5.当快速旋转彩色轮时,会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
1-6.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物体,就有一部分光线从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也叫发光。
1-6.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6.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灯罩可以把灯泡发出的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1-6.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能力较强1-6.光的反射的应用: 医生的额镜、汽车后视镜、测量地月距离。
1-6.为了在夜里看清物体,我们的瞳孔会放大;遇到刺眼的亮光时,我们的瞳孔会缩小。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一、简述亲爱的同学们,四年级的科学之旅即将结束,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五年级上册的科学世界。
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是第四单元的知识点,这些知识都充满了奇妙的科学现象,让人不禁好奇。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热胀冷缩的现象吧,这可不只是生活常识,它也是科学课本里的重要知识点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单元,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吧!1. 介绍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五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角和认知,特别是第四单元,可以说是生活中的科学与自然知识的完美结合。
为什么要学好这一单元呢?因为我们不仅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魅力,还可以将它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趣味和知识的单元吧!首先我们要明白,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它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探索世界的大门。
学习科学不仅仅是理解自然现象,更是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更是在启蒙阶段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更是如此,它涵盖了生活中的许多常见现象,比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而且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甚至可以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学好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的知识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让我们一起跟随科学的脚步,开启一场奇妙的知识之旅吧!2. 简述第四单元的主题和核心内容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这个单元它的主题就是“探索自然现象的奥秘”。
我们知道大自然总是充满了神奇和惊喜,这个单元就是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发现这些神奇的现象背后的秘密。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整理(2021新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整理第13课云和雾1、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
2、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3、在“人造霎”的实验中,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
4、云和雾的异同:云和雾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
第14课露和霜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2、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3、露和霜的异同;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
只是: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
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垫、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第15课雨和雪1、雨和雪的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雨是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形成雪的气温要更低,所以一般是在冬季,而雨水春息秋冬都有。
2、雨和雪的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
3、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
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
新冀教版(2022年)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光第十四课光从哪里来1、我们把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哪些光是来自光源的光,哪些光是来自物体的反射光?光来自于光源的光:太阳光、火光、灯光、萤火虫的光、烛光等。
来自于物体反射的光:月光、镜子的光、玻璃的光、水面的光等。
3.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晴,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物体。
4.天然光源:太阳、闪电、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水母、夜明珠人造光源:火把、电灯、霓虹灯、蜡烛、手电筒、油灯、蜡烛等。
5.光从哪里来?光是由发光的物体发出来的。
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能够发光,有些动物和植物也会发光,如萤火虫。
还有一些自然现象也能发光,如闪电等。
6.实验:(一)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1)实验材料: 带窥视孔内部涂黑的实验盒3个、写字的卡片1张、带开关的发光物品1个、手电筒1个。
(2)实验方法: 将一个发光物品放到盒内,盖上盒盖,从窥视孔观察,看到了什么?关闭发光物品的开关,再从窥视孔观察,又看到了什么?(3)实验现象:打开发光物品的开关,从窥视孔观察,可以看到发光物品;关闭发光物品的开关,再从窥视孔观察,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思考:两次实验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只有发光物品的光射进我们的眼睛,我们才能看见发光物品。
(4)实验结论:来自光源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
7.实验:(二)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我认为:如果有光照在物体上,我们就有可能看到该物体。
实验方法:(1)取两个实验盒,分别做以下处理,在其中的一个盒顶距窥视孔不远处开一个进光孔,在另一个盒的侧面距窥视孔较远的地方开一个进光孔。
(2)将写字的卡片放到盒内,然后用手电筒分别通过不同位置的进光孔向盒内照射。
(3)分别从窥视孔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及原因:从盒顶的进光孔照射,可以看到写字的卡片;从盒侧面的进光孔照射,看不到写字的卡片。
原因是从盒顶的进光孔照射时,光线照在卡片上,卡片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可以看到,而从侧面进光孔照射时,光线不能照在卡片上,也就没有反射光进入眼睛,所以我们看不到。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2021年秋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健康生活4.1.我们的身体1.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
不良的环境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2.健康的含义除了身体上的健康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健康等等方面。
3.人必须要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4.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惯非常重要。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①遗传。
父母肥胖的,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父母运动细胞比较活跃的,那么孩子运动方面的天赋可能比较高。
②饮食惯。
喜欢暴饮暴食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大,肥胖又会导致人的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肺活量,影响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
③运动。
喜欢运动的同学,有运动惯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比较小,并且肺活量比较高,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也会比较好。
研讨6.刚刚我们讨论了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做哪些努力呢?①积极参加劳动,加强体育锻炼。
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
②饮食方面,不暴饮暴食,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合理搭配膳食,健康饮食。
③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④注意自己的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因素,积极调整情绪,防止抑郁、惊骇、紧张等等,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7.影响发展发育的因素除了遗传、饮食惯、体育锻炼之外,不良的情况也有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8.哪些不良的环境,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垃圾。
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对我们的水质、空气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抽烟。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还有大量的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远离吸烟。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1)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1.物体都受到一个 ( )的力,这就是重力2.一定的拉力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3.在本课实验中 ,拉力大小是通过 ( 4.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个力就是( 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重力都是(必须对物体(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 ,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5.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力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
6.( )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水往低处流都是因为受到( )的影响。
7.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的拉力。
水往低处流 ,人从滑梯 上往下滑,向上抛的物体最终要落回地面 ……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 ( )的作用。
8.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个力就是( )。
9.小车 2 秒钟行驶了 60 厘米,如果想让小车 3秒钟行驶 60 厘米,应该( ) A •加大拉力B.增加载重量C.减小拉力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 1.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 )很容易改变 ,在形状改变时他们会产生一个要 ( )原来形状的力 ,这个力叫 ( )。
2.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都是利用了物体的 弹力。
3.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 ( )形状的力。
当他们恢复到原来 的形状后 ,( )就消失了。
4.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 ,产生的弹力( ) ,小车行驶的距离( )。
5.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 )作用时 ,形状很容易改变 ,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 )原来形状的力 ,这个力叫( )。
6.( )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7.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 ,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 ,橡皮筋的弹力( ),作用时间越长 ,小车行驶速度( ) ,行驶距离越远。
8.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 ,行驶速度( ) ,行驶距离越近。
9.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 )。
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小结
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小结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共分为6个单元,分别是: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能量
-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 活动中的能量变化;
- 机械能和动能的转化;
- 热能的传递和节约;
- 光能的应用。
第二单元:万物各有特性
- 物体的分类;
- 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变化;
- 物体的重量和密度;
- 物体的浮力和压力。
第三单元:地球和太阳系
- 地球的特性和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太阳系的组成和宇宙;
- 恒星时间和太阳的运行;
- 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和昼夜更替。
第四单元:生的基本特征
- 生命现象和生命特征;
-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作用;
- 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 动物的脊椎和无脊椎分类;
- 动植物的生命史和繁殖。
第五单元:生态和环保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 生物的生存和变异;
- 食物链和食物网;
- 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
第六单元:科学史话
- 科学的概念和历史;
- 著名科学家和他们的发现;
- 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社会进步。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的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同学们掌握科学知识有所帮助。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梳理第13课云和雾1、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
2、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3、在“人造雾”的实验中,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
4、云和雾的异同:云和雾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
第14课露和霜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2、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3、露和霜的异同: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
只是: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
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
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第15课雨和雪1、雨和雪的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雨是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形成雪的气温要更低,所以一般是在冬季,而雨水春夏秋冬都有。
2、雨和雪的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
3、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
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填空。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水往低处流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影响。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然,恢复形状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3.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4.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7.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征制成的。
弹簧秤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五部分组成。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9.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0.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重量)、(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大)重,运动时摩擦力越;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3.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对物体用(阻力(摩擦阻力就是最常见的一种阻力))。
14.橡皮筋在车轴上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15、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16、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物体的重力是(垂直向下)的。
二、问答题:
1、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2、橡皮筋的长度和在车轴上绕的方向分别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橡皮筋的长度短,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长度长,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同。
3、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有弹力?人们能用它们做什么?
答:被拉长或压缩的弹簧;被弯曲的锯条或竹片;被压缩的空气等都能产生弹力。
射箭、拉力器、皮球、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4、说说在使用弹簧秤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④测量完毕后,把测力计放回原处。
5、小车的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还是滚动摩擦?
答:在我们小车上,车轴与车身、车轴与车轮、车轮与地面都存在摩擦力,这些摩擦力属于滚动摩擦。
6、自行车上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答:自行车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刹车橡皮等处。
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在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上做花纹,使表面粗糙些,从而增大摩擦力。
7、自行车上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力的?
答:自行车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链条等处。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安装滚珠、加润滑油。
8、在生活中,人们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答:要增大摩擦就应该使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些,并设法加大物体间的正压力,如:汽车轮胎上的花纹、鞋底上的花纹。
要减小摩擦就应该使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得光滑,还可以在物体下面垫上能滚动的物体,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如:往自行车车轴上加润滑油、车轴内安装滚珠。
9、说说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的利和弊?
答: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的摩擦力是有利的。
机器运转,部件间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
10、我们都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答:节日燃放的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11、汽车运动和停止都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情况会怎样?
答:如果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车轮会打滑,汽车无法启动,行驶的车子也很难停下来。
12、赛车的设计具有哪些特点?
答:(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