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主编)重点题目与详解
重点 蔡美峰 主编的《岩石力学与工程》课后答案
![重点 蔡美峰 主编的《岩石力学与工程》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1f33bdfd0a79563c1e72e6.png)
8、 劈裂法实验时,岩石承受对称压缩,为什么在破坏面上出现拉应力?绘制 试件受力图说明劈裂法试验的基本原理。
答:由弹性理论可得出在对径压缩方向上,圆盘中心线平面内(y 轴)的应力状态为
x
y
2 p D t
2 p 1 1 2p ( ) t r1 r2 Dt
17.什么是岩石的扩容?简述岩石扩容的发生过程。
答:岩石在荷载作用下,在其破坏之前产生的一种明显的非弹性体积变形。对 E 和υ 为常数的岩石,其体 积应变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 (1) 体积变形阶段:体积应变ε 在弹性阶段内随着应力的增加而呈线形变化(体积减小) , 在此阶段ε 1 >ε 2 +ε 3 (2) 体积不变阶段:在这一阶段,随应力的增加,岩石体积应变增量接近为零。岩石体积几 乎不变。 (3) 扩容阶段:外力继续增加时,岩石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增加,增加速率越来越大,最 终岩石破坏。
课
后
答
案
网
ww
w.
3
kh
da
w.
co
答: S tg C 岩石的抗剪切强度 S 与正应力 成正比。
m
16.线弹性体、完全弹性体、弹性体三者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什么区别? 答:完全弹性体:循环加载时的σ -ε 关系为曲线。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完全重合。 线弹性体:循环加载时的σ -ε 关系为直线。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完全重合。 弹性体岩石: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不同,但反复加载与卸载时,应力应变关系总是服从此在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质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三轴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31、1-32所示,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主要有: (1)随着围压(σ 2= σ 3) 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 (2)随着围压(σ 2= σ 3) 的增大,岩石破坏时,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加; (3)随着围压(σ 2= σ 3) 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加; (4)随着围压(σ 2= σ 3) 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 化,由弹脆性---弹塑性---应变硬化。抗压强度显著增加;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doc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8ce3c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b.png)
《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doc《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总复习题岩石力学总复习一、概念题1、岩体质量指标RQD。
答:将长度为10cm (含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钻孔总长的百分比,称为岩石质量指标RQDo (P119)2、岩石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
答:应力(6 )与应变(£)的比率被称为岩石的弹性模量。
岩石的变形模量为正应力5与总应变(£ e+ £ p)之比。
(P59)3、地应力及次生应力。
答:地应力是存在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P129)经应力重分布形成的新的平衡应力,称为次生应力或诱发应力。
(P307)4、岩石的蠕变和松弛。
答:蠕变是当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
松弛时当应变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P198)5、地基承载力。
答: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
(P402)6、弹性变形。
答:物体在受外力作用的瞬间即产生全部变形,而去除外力(卸载)后乂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弹性,产生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P52)7、等应力轴比。
答:等应力轴比就是使巷道周边应力均匀分布时的椭圆长短轴之比。
(P315)8、极限承载力。
答:地基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所能承受的荷载即为极限承载力。
(P402)9、塑性变形。
答: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塑性,不能恢复的那部分称为塑性变形,或称永久变形、残余变形。
(P52)10、岩石本构关系。
答:岩石本构关系是指岩石的应力或应力速率与其应变或应变速率的关系。
(P183)二、填空题1、根据结构面成因,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P822、同一岩石各种强度最大的是单轴抗压强度,中间是抗剪强度,最小的是单轴抗拉强度。
3、岩石的抗剪强度用了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中表示。
P2194、隧道轴线方向一般与最大主应力平行(一致),弹性应力状态下无关,轴对称图形无关。
岩石力学习题+思考题答案.docx
![岩石力学习题+思考题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f28526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c.png)
岩石力学习题+思考题答案.docx1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答案1.构成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有那些?答:岩石的主要物质成分 : 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赤铁矿等。
2.为什么说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最容易风化?答:基性岩石和超基性岩石主要由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及基性斜长石组成。
所以基性岩石和超基性岩石非常容易风化。
3.常见岩石的结构连结类型有那几种?答:岩石中结构连结的类型主要有两种:1.结晶连结:岩石中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如岩浆岩、大部分变质岩以及部分沉积岩的结构连结。
2.胶结连结:指颗粒与颗粒之间通过胶结物质连结在一起的连结。
如沉积碎屑岩、部分粘土岩的结构连结。
4.何谓岩石中的微结构面,主要指那些,各有什么特点?答: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或缺陷)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
它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
矿物的解理面:是指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的光滑平面。
晶粒边界:矿物晶体内部各粒子都是由各种离子键、原子键、分子键等相连结。
由于矿物晶粒表面电价不平衡而使矿物表面具有一定的结合力,但这种结合力一般比起矿物内部的键连结力要小,因此,晶粒边界就相对软弱。
微裂隙:是指发育于矿物颗粒内部及颗粒之间的多呈闭合状态的破裂迹线,也称显微裂隙。
粒间空隙:多在成岩过程中形成,如结晶岩中晶粒之间的小空隙,碎屑岩中由于胶结物未完全充填而留下的空隙。
粒间空隙对岩石的透水性和压缩性有较大的影响。
晶格缺陷:有由于晶体外原子入侵结果产生的化学上的缺陷,也有由于化学比例或原子重新排列的毛病所产生的物理上的缺陷。
它与岩石的塑性变形有关。
5.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分为几大类,各大类有何特点?答:根据地质学的岩石成因分类可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 : 岩浆岩分三大类,其特点:1)深成岩:常形成较大的入侵体。
(完整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典型题解
![(完整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典型题解](https://img.taocdn.com/s3/m/6a3c3f3f69dc5022abea0050.png)
绪论典型题解1.1岩石和岩体的概念有何不同? 答:所谓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所谓岩体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和断层等地质结构面的复杂地质体。
岩石就是指岩块,在一般情况下,不含有地质结构面。
1.2在力学性质上,岩体具有什么特征?答:岩体具有不连续性、各向异性、不均匀性、岩石块单元体的可移动性、赋存地质因子这五条特征。
-------------------------------------------------------------------岩石和岩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典型题解2.1某岩石试件,测得容重3/9.1cm kg =γ,比重△=2.69,含水量%29=d ω,试求该岩样的孔隙比v ε,孔隙度n ,饱和度r S 和干容重d γ。
解:孔隙比:83.019.1)29.01(69.21)1(=-+=-+∆=γωεd v孔隙度:%3.45%10083.0183.0%1001=⨯+=⨯+=v v n εε 饱和度:%9483.0%2969.2=⨯==εωG S r干容重:)/(47.183.0169.213cm g d =+=+∆=εγ 上述指标,也可利用三相图进行计算,若从以知条件Vωγ=入手,则可先假设V=1,然后推算出三相重量及体积,按各物理指标的定义,即可将各指标求得:设31cm V =,则按容重定义:g V W 9.1=⨯=γ 按含水量定义:s s d W V W 29.0==γωω 按三相图: W W W s =+ω 即 : 9.129.0=+s s W W故: g W s 47.129.19.1==g W W W s 43.047.19.1=-=-=ω按比重定义:3547.069.247.1cm W V s s ==∆=水的容重:3/1cm g =ωγ343.0cm W V ==ωωωγ因而,3023.0)43.0547.0(1)(cm V V V V s a =+-=+-=ω345.0023.043.0cm V V V a V =+=+=ω至此,所有的各物理量均以求得,即可由定义得:83.0547.0543.0===s V V V V ε %3.45%1001453.0%100=⨯=⨯=V V n V3/47.1147.1cm g V V S r ===ω2.2大理岩的抗剪强度试验,当126,10n n MPa MPa σσ==时,1219.3,22n n MPa MPa ττ==。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版考试知识点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版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75c1e3172ded630b1cb6be.png)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为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
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地质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松散、破碎、软化及风化膨胀性一类岩体的总称。
工程软岩: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性变形的工程岩体。
声发射:材料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其内部贮存的应变能快速释放产生弹性波,发生声响。
岩石岩石地下工程:地下岩石中开挖并临时获永久修建的各种工程。
围岩:在岩石地下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
锚喷支护:锚杆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的简称。
边坡:岩体、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
岩石:自然界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
容重: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
根据含水情况将岩石的容重分为天然容重、干容重、饱和容重。
孔隙性:天然岩石中包含着数量不等、成因各异的孔隙和裂隙。
孔隙率: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分为总孔隙率、总开孔隙率、大开孔隙率、小开孔隙率、和闭孔隙率。
孔隙率愈大,岩石力学性能越差。
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
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岩石破坏形式: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
这种破坏形式是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单斜面剪切破坏。
这两种破坏都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极限引起的。
拉伸破坏:横向拉应力超过岩石抗拉极限引起的。
流变破坏: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莫尔强度包络线:同一种岩石对应各种应力状态下破坏莫尔应力圆外公切线。
直线型、抛物线型、双曲线型。
点载荷试验:试验所获得的强度指标值可以用做岩石分级的一个指标。
点载荷实验装置是便携式的,可带到岩土工程现场去做实验。
点载荷试验对试件的要求不严格。
缺点是要根据经验公式进行换算。
岩石力学 蔡美峰 东大10采矿习题课全部
![岩石力学 蔡美峰 东大10采矿习题课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e369c6b869dc5022aaea009e.png)
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难点: 1、结构面的力学效应。 2、岩体的变形特征;
3、岩体的力学特征
关键术语:结构面;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 生结构面;粗糙度;结构面的剪切变形;结构面的抗 剪强度;岩体结构,岩体强度,准岩体强度;岩体变 形,岩石RQD质量指标;完整性系数
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习题
1. 对于粗糙起伏无充填的不规则的锯齿状结构面而言,当结构 面粗糙程度相同时,作用于结构面法向应力越大,则剪胀 角( C ) (A)等于零(B)越大(C)越小(D)不变 2. 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C )。 (A)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B)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C)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3.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因素( ABCD )。 (A)结构体的力学性质(B)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C)岩体结构力学效应(D)环境因素
第四 地应力及其测量
内容回顾:
1、地应力测量的必要性 2 、地应力直接测量法 3、 地应力间接测量法
第四章 地应力及其测量
了解
地应力测量的必要性,地应力形成的原因及地应力分 布规律。
重点难点:
1、岩体初始应力场的构成;
2、重力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特点; 3、原岩应力场的分布状态; 4、应力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5、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第四章 地应力及其测量-习题
4.下列关于岩石初始应力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B )。 (A)垂直应力一定大于水平应力 (B)构造应力以水平应 力为主 (C)自重应力以压应力为主 (D)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5.如果不实行测量而想估计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则一般假设 侧压力系数为下列哪一个值比较好?( B ) (A)0.5(B)1.0(C)<1(D)>1
课题_岩石力学蔡美峰版 读书笔记
![课题_岩石力学蔡美峰版 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9fb8c23f111f18583d05a53.png)
第一章 绪论1.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并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同时,地质构造学还要研究沉积岩在沉积过程和成岩过程中所形成的原生构造以及沉积岩岩层的产状和底层的基础关系等。
地质构造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从而形成的各种构造,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大至几百、上千千米乃至全球规模,即整个地球的结构以及地壳的巨大单元,如大陆和大洋、山脉和盆地等的形成和发展;小到组成岩石圈内各种变形地质体的空间组合和分布规律及构造特征,即一定范围的露头上或手标本上;更小则到岩石或矿物的内部组构等,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在深度上,则涉及从地壳表层至地幔深部不同层次的构造现象。
因此,对地质构造的观察研究,可以按规模大小划分为许多级别,称为“构。
构造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一般把构造尺度划分为巨、大、中、小、微以至超显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各有其不同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例如小尺度或中尺度的构造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对各种变形地质体即褶皱、断裂、面理和线理等构造现象进行识别、描述和成因解释。
1.构造地质学主要以各种地质构造的产状、形态、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及其演化历史为研究对象,进而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2.构造地质学还要研究沉积岩在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原生构造以及沉积岩岩层的产状和地层的接触关系等。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阐述有关中、小尺度的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形态、产状、分布和组合关系)及对各种构造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沉积岩层的产状特点及有关力学分析基础;榴皱构造的特征及研究方法;断裂构造的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大地构造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cef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b.png)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l、下列哪一项不是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A. 岩石的强度B.岩石的变形C.岩石的硬度D.岩石的弹性答案:D解释:岩石力学主要研究岩石的强度、变形和硬度,而弹性是材料的一种性质,不是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
2、下列哪一种岩石的力学性质最符合“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A. 花岗岩B.页岩C.石灰岩D.砂岩答案:A解释:花岗岩是一种典型的岩石,其力学性质最符合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
页岩、石灰岩和砂岩的力学性质与花岗岩有所不同,因此不是最符合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选项。
3、下列哪一种现象不属于岩石力学的研究范畴?A. 地震波传播B.岩石的破裂C.岩石的流变D.岩石的摩擦与粘着答案:A解释:地震波传播属于地震学的范畴,不是岩石力学的研究范畴。
岩石的破裂、流变和摩擦与粘着都是岩石力学的研究范畴。
二、简答题4、请简述岩石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岩石力学主要研究岩石的强度、变形和硬度等力学性质,以及岩石在各种力场作用下的响应。
具体包括: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准则、破裂准则、屈服准则、蠕变和松弛、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变形特性等。
41、请简述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答案:岩石力学在工程中有着厂泛的应用,包括地质工程、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
例如,在地质工程中,岩石力学可以应用于岩体稳定性分析、地质构造分析等方面;在土木工程中,岩石力学可以应用于地基基础设计、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等方面;在采矿二程中,岩石力学可以应用于矿山安全防护、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在水利工程中,岩石力学可以应用于坝体结构分析、河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供应链管理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供应链管理:库及参考答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我们将探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关键构成要素、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进行优化。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优化。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课后习题答案重点总结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课后习题答案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9776fd2b160b4e777fcf7c.png)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课后习题答案重点总结代表达到峰值强度时,积累在岩石试件中的应变能,右边CED 代表试件从破坏到破坏整个过程所消耗的能量。
如果A>B,可能产生岩爆,如果A<B,则不会产生岩爆。
(b)预测蠕变破坏:当岩石应力小于H 点的应力值,岩石不会发生蠕变,当岩石应力大于H 点而小于I 点,岩石会发生蠕变,但蠕变为稳定蠕变,岩石不会破坏,当岩石应力大于I 点,则岩石会发生不稳定蠕变,岩石最终会破坏。
(c)预测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的破坏。
当岩石在低应力条件下,进行反复加载卸载,岩石破坏时的循环次数比高应力条件下进行反复加载卸载的循环次数要多。
当反复加载卸载曲线与全应力应变曲线相交,则岩石破坏。
在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质会发生哪些变化?(1)随着围压(σ2=σ3)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2)随着围压(σ2=σ3)的增大,岩石破坏时,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加;(3)随着围压(σ2=σ3)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加;(4)随着围压(σ2=σ3)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弹脆性---弹塑性---应变硬化。
抗压强度显著增加;什么是莫尔强度包络线?三轴抗压强度实验得出:对于同一种岩石的不同试件或不同实验条件(不同的围压时的最大轴向压力值)给出了几乎恒定的强度指标值(直线性强度曲线时为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这一强度指标以莫尔强度包络线的形式给出。
如何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莫尔强度包络线?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得出不同的抗压强度,因而可以做出不同的莫尔应力圆,这些莫尔应力圆的包络线就是莫尔强度包络线。
岩石的抗剪强度与剪切面所受正应力有什么关系?绘图简述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特征。
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全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岩石试件中的孔隙裂隙被压密,形成早期的非线形变形,σ应变曲线近似为直线。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后习题与思考解答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后习题与思考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fafdc2308a1284ac9504359.png)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后习题与思考解答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蔡美峰主编】习题与思考题及解答第一章岩石物理力学性质1.构成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答: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磁铁矿等。
2.为什么说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最容易风化?答:基性和超基性岩石主要是由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及斜长石组成,所以非常容易风化。
3.常见岩石的结构连接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岩石中结构连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结晶连接和胶结连接。
结晶连接指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
这类连接使晶体颗粒之间紧密接触,故岩石强度一般较大,抗风化能力强;胶结连接指岩石矿物颗粒与颗粒之间通过胶结物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的岩石,其强度主要取决于胶结物及胶结类型。
4.何谓岩石中的微结构面,主要指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或称缺陷)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之间微小的若面及空隙。
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
矿物解理面指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力后沿一定结晶防线分裂成光滑平面,解理面往往平行于矿物晶体面网间距较大的面网。
晶粒边界:由于矿物晶粒表面电价不平衡而引起矿物表面的结合力,该结合力源小于矿物晶粒内部分子、原子、离子键之间的作用力,因此相对较弱,从而造成矿物晶粒边界相对软弱。
微裂隙:指发育于矿物颗粒内部及颗粒之间的多呈闭合状态的破裂痕迹线。
具有方向性。
粒间空隙:多在成岩过程中形成晶粒之间、胶结物之间微小的空隙。
5.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以分为几大类,各大类有何特点?答:按地质成因分类,自然界中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按照岩浆冷凝成岩的地质环境不同又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其中深成岩常形成巨大的侵入体,有巨型岩体,大的如岩盘、岩基,其形成环境都处在高温高压之下,形成过程中由于岩浆有充分的分异作用,常常形成基性岩、超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碱性岩等,其岩性较均一,变化较小,岩体结构呈典型的块状结构,结构多为六面体和八面体,岩体颗粒均匀,多为粗-中粒结构,致密坚硬,空隙少,力学强度高,透水性弱,抗水性强;浅成岩成分与相应的深成岩相似,其产状多为岩床、岩墙、岩脉等小侵入体,岩体均一性差,岩体结构常呈镶嵌式结构,岩石常呈斑状结构和均粒-中细粒结构,细粒岩石强度比深成岩《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蔡美峰主编 Z.N.Lee 解答整理第 1 页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蔡美峰主编】习题与思考题及解答高,抗风化能力强,斑状结构则差一些;喷出岩有喷发及溢流之别,其结构比较复杂,岩性不一,各向异性显著,岩体连续性差,透水性强,软弱结构面发育。
岩石力学和工程课后习题集和思考解答
![岩石力学和工程课后习题集和思考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8bf4ce8581b6bd97e19ea32.png)
第一章岩石物理力学性质3.常见岩石的结构连接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岩石中结构连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结晶连接和胶结连接。
结晶连接指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
这类连接使晶体颗粒之间紧密接触,故岩石强度一般较大,抗风化能力强;胶结连接指岩石矿物颗粒与颗粒之间通过胶结物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的岩石,其强度主要取决于胶结物及胶结类型。
7.岩石破坏有几种形式?对各种破坏的原因作出解释。
答:岩石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破坏形式包含三种:X状共轭面剪切破坏、单斜面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
前两类破坏形式主要是因为轴向主应力因起破坏面的剪应力超过岩石最大剪应力而导致的破坏;后一类破坏主要是因为轴向主应力引起破坏面横向拉应力超过岩石最大拉应力而导致的破坏。
9.什么是全应力-应变曲线,为什么普通材料试验机得不出全应力-应变曲线?答:能全面反映岩石受压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特别是岩石破坏后的强度与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的应力应变曲线就叫全应力-应变曲线。
普通试验机只能得出半程应力-应变曲线不能得出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原因是由于试验机的刚性不足,在岩石压缩过程中,试件受压,试验机框架受拉,随着岩样不断被压缩,试验机发生的弹性变形以应变能形式存于机器中,当施加压力超过岩石抗压强度,试件破坏,此时,试验机迅速回弹,被存于试验机中的应变能瞬间释放到岩石试件中,引起岩石的激烈破坏和崩解,因而造成无法获得岩石在超过峰值破坏强度后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
10.如何根据全应力-应变曲线预测岩石的岩爆、流变和反复加、卸载作用下的破坏?答:(1)如下图示全应力应变曲线:左半部A的面积代表,达到峰值强度时,积累在试件内部的应变能,右半部B代表试件从破裂到破坏所消耗的能量。
若A>B,说明岩石破坏后尚余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突然释放就会产生岩爆,若A<B,则说明应变能在破坏过程中全部消耗掉,因而不会产生岩爆。
(2)在试件加载到一定程度,保持一定应力水平不变,试件将发生蠕变,蠕变发生到一定程度,即应变达到某一值,蠕变就停止,全应力-应变曲线预测蠕变可由下应变-应力曲线预测蠕变破坏图示意:图中,全应力-应变曲线及蠕变终止轨迹线由大量实验所得,(1)当应力在H点以下时,保持应力不变,试件不会发生蠕变;(2)当应力在H至G点见时,保持应力不变,试件发生蠕变,最终发展到蠕变终止轨迹线,停止蠕变,试件不破坏,如EF;(3)当应力在G点以上时,保持应力值不变,试件发生蠕变,蠕变应变最终达到破坏段应力应变曲线破坏段,试件发生破坏,如AB,CD;(4)从C点开始发生蠕变则到D点发生破坏,若从A点发生蠕变,则到B点发生破坏,前者,蠕变时间较后者长。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菜美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菜美峰](https://img.taocdn.com/s3/m/ac1040397f1922791688e8e9.png)
北京科技大学
1.2 地应力测量的重要性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在确定巷道和采场走向时,也应考虑地应力的状态,最理想 的走向是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相平行。
北京科技大学
1.2 地应力测量的重要性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当前的应力状态主要由最近一次的构造运动所控制,但也与历史上的构造运 动有关。
亿万年来,地球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构造运动,各次构造运动的应力场 也经过多次的叠加、牵引和改造,造成了地应力状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即使在同一工程区域,不同点地应力的状态也可能是很不相同的,因此,地 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可能通过数学计算或模型分析的方法来获得。
参考书
1、蔡美峰著。地应力测量原理和技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2、蔡美峰著。金属矿山采矿设计优化与地压控制-理论与实 践。
科学出版社,2019年。 3、蔡美峰主编,何满潮、刘东燕副主编。岩石力学与工程。科
学出版社,2019年。
北京科技大学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1.1地应力的成因
30多年来的实测和理论分析表明,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 的各种动力运动过程有关,包括:
大陆板块边界受压 地幔热对流 地球内应力 地心引力 地球旋转 岩浆侵入 地壳非均匀扩容 另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或其它物理化学变化
等也可引起相应的应力场。
北京科技大学
什么是地应力?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天然应力,也称原岩应力、岩 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等。它是引起采矿、水利水电、土木 建筑、铁道、公路和其他各种地下或露天岩土开挖工程变形 和破坏的根本作用力。准确的地应力资料是实现采矿和岩土 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科学化的必要前提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分为几大类,各大类有何特点?答:根据地质学的岩石成因分类可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依据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可将岩浆岩分三大类,其特点:1)深成岩:常形成较大的入侵体。
颗粒均匀,多为粗-中粒状结构,致密坚硬,孔隙很小,力学强度高,透水性较弱,抗水性较强。
(花岗岩,正长岩)2)浅成岩:成分与深成岩相似,但产状和结构都不相同,多为岩床、岩墙和岩脉。
均匀性差,与其他岩种相比,它的性能较好。
(花岗斑岩)3)喷出岩:结构较复杂,岩性不均一,连续性较差,透水性较强,软弱结构面比较发育。
(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沉积岩特点:是由于风化剥蚀作用或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在原地或被外力搬运,在适当条件下沉积下来,经胶结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其矿物成分主要是粘土矿物,碳酸盐和残余的石英长石等,具有层理构造,岩性具有明显的各项异性,按形成条件及结构特点分:1)火山碎屑岩:具有岩浆和普通沉积岩的双重特性和过渡关系,各类火山岩的性质差别很大。
(火山积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2)胶结碎屑岩:是沉积物经过胶结、成岩固结硬化的岩石。
其性质取决于胶结物的成分、胶结形式和碎屑物成分和特点。
(砂岩,粉砂岩)3)粘土岩:包括页岩和泥岩。
其性质较差。
(泥岩,页岩)4)化学岩和生物岩:碳酸盐类岩石,以石灰石分布最广。
结构致密、坚硬、强度较高。
(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特点:是在已有岩石的基础之上,经过变质混合作用后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其形成的温度和压力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形成了变质岩特有的片理、剥理和片麻结构等。
据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1)接触变质岩:侵入体周围形成岩体。
其强度一般比原岩高,但由于侵入体的挤压,接触带附近易发生断裂,使岩体透水性强,抗风化能力降低。
2动力变质岩: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带及附近受到影响的岩石。
它的胶结不好,裂隙、孔隙发育,强度低,透水性强。
3)区域变质岩:这种变质岩的分布范围广,岩石厚度大,变质程度均一。
一般块状岩石性质较好,层状片状岩石性质较差。
6.表示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及其表示方式是什么?答:指由岩石固有的物理组成和结构特性所决定的比重G S=W S/(V S γW)、容重γ=w/v、孔隙率n=孔隙体积/岩石总体积(总孔隙率n=Vρ/V100%,总开孔隙率n0,大开孔隙率nb,小开孔隙率ns,闭孔隙率nc)、水理性(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抗冻性)等基本属性。
7、岩石破坏有几种形式?对各种破坏的原因作出解释。
答:试件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破坏时,在试件中可产生三种破坏形式:(1)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其剪切强度,导致岩石破坏。
(2)单斜面剪切破坏,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其剪切强度,导致岩石破坏。
(3)拉伸破坏,破坏面上的拉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拉强度,导致岩石受拉伸破坏。
9、什么是全应力-应变曲线?为什么普通材料实验机得不出全应力-应变曲线?答:全应力应变曲线:能显示岩石在受压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性,特别是破坏后的强度与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由于材料试验机的刚度小,在试件压缩时,其支柱上存在很大的变形和变形能,在试件快要破坏时,该变形能突然释放,加速试件破坏,从而得不出极限压力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增加刚度:增加面积,减小长度)10.如何根据全应力-应变曲线预测岩石的岩爆、蠕变和在反复加载、卸载作用下的破坏?答:(a)预测岩爆:左半部分OEC 代表达到峰值强度时,积累在岩石试件中的应变能,右边CED 代表试件从破坏到破坏整个过程所消耗的能量。
如果A>B,可能产生岩爆,如果A<B,则不会产生岩爆。
(b)预测蠕变破坏:如图1-24 。
当岩石应力小于H 点的应力值,岩石不会发生蠕变,当岩石应力大于H 点而小于I 点,岩石会发生蠕变,但蠕变为稳定蠕变,岩石不会破坏,当岩石应力大于I 点,则岩石会发生不稳定蠕变,岩石最终会破坏.(c)预测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的破坏。
当岩石在低应力条件下,进行反复加载卸载,岩石破坏时的循环次数比高应力条件下进行反复加载卸载的循环次数要多。
当反复加载卸载曲线与全应力应变曲线相交,则岩石破坏。
11.在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质会发生哪些变化?答:三轴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31、1-32所示,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主要有:(1)随着围压(σ2= σ3) 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2)随着围压(σ2= σ3) 的增大,岩石破坏时,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加;(3)随着围压(σ2= σ3) 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加;(4)随着围压(σ2= σ3) 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弹脆性---弹塑性---应变硬化。
抗压强度显著增加;12.什么是莫尔强度包络线?如何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莫尔强度包络线?答:三轴抗压强度实验得出:对于同一种岩石的不同试件或不同实验条件(不同的围压时的最大轴向压力值)给出了几乎恒定的强度指标值(直线性强度曲线时为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这一强度指标以莫尔强度包络线(Mohr’sstrength envelop)的形式给出。
5~6个试件做三抽压缩试验,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得出不同的抗压强度,因而可以做出不同的莫尔应力圆,这些莫尔应力圆的包络线就是莫尔强度包络线。
13.岩石的抗剪强度与剪切面所受正应力有什么关系?试绘图加以说明。
答:岩石的抗剪切强度S 与正应力σ成正比。
S=c+σtanφ14.简述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特征。
答: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全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1)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岩石试件中的孔隙裂隙被压密,形成早期的非线形变形,σ-ε曲线呈上凹型。
(2)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AC):该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为直线。
其中AB段为弹性变形阶段,BC段为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
(3)非稳定破坏发展阶段(CD):C点是岩石从弹性变为塑性的转折点,称为屈服点。
该点相应的应力为屈服应力。
该阶段中,微裂隙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破裂不断发展,直至试件完全破坏。
(4)破裂后阶段(D点以后):轴压力达到试件的峰值强度后,试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试件基本保持整体状。
之后,裂隙快速发展,形成宏观断裂面,试件承载能力随变形增大而迅速下降,但并不为零,说明破裂的岩石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15.简述岩石在反复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变形特征。
答:对于线弹性岩石,反复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路径完全相同,对于完全弹性岩石,反复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路径完全相同,但是应力应变关系是曲线。
对弹性岩石,加载与卸载曲线不重合,但反复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路径总是服从此环路的规定。
非弹性体岩石:在弹性范围内服从弹性岩石的变形特征,当卸载点P 超过屈服点时,卸载曲线与加载曲线不重合,形成塑性滞回环。
等荷载循环加载、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塑性滞回环随着加载卸载次数的增加而变窄,直至接近弹性变形,没有塑性变形为止。
不断增大荷载的循环加载、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在每次卸载后再加载,在荷载超过上一次循环的最大荷载以后,变形曲线仍沿着原来的单调加载曲线上升,好像不曾受到循环加载的影响似的,这种现象成为岩石的变形记忆。
16.线弹性体、完全弹性体、弹性体三者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什么区别?答:完全弹性体:循环加载时的σ-ε关系为曲线。
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完全重合。
线弹性体:循环加载时的σ-ε关系为直线。
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完全重合。
弹性体岩石:加载路径与卸载路径不同,但反复加载与卸载时,应力应变关系总是服从此环路的规律。
17.什么是岩石的扩容?简述岩石扩容的发生过程。
答:岩石在荷载作用下,在其破坏之前产生的一种明显的非弹性体积变形。
对E和υ为常数的岩石,其体积应变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出现扩容的应力约为其强度的1/3~1/2)(1)体积变形阶段:体积应变ε在弹性阶段内随着应力的增加而呈线形变化(体积减小),在此阶段ε1 >ε2 +ε3 (2体积不变阶段:在这一阶段,随应力的增加,岩石体积应变增量接近为零。
岩石体积几乎不变。
(3)扩容阶段:外力继续增加时,岩石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增加,增加速率越来越大,最终岩石破坏。
19.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答: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有水、温度、加载速度、风化程度及围压。
(1)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1)连结作用:束缚在矿物表面的水分子通过其吸引力作用将矿物颗粒拉近、接紧,起连接作用。
2)润滑作用:由可溶盐、胶体矿物连接的岩石,当有水入侵时,可溶盐溶解,胶体水解,导致矿物颗粒间连接力减弱,摩擦力减低,从而降低岩石的强度。
3)水楔作用:当两个矿物颗粒靠得很近,有水分子补充到矿物表面时,矿物颗粒利用其表面吸附力将水分子拉倒自己周围,在两个颗粒接触处由于吸着力作用使水分子向两个矿物颗粒之间的缝隙内挤入,这种现象称水楔作用。
(a)使岩石体积膨胀,产生膨胀压力(b)水胶连接代替胶体连接产生润滑作用,降低岩石强度4)孔隙压力作用:岩石受压时,岩石内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在孔隙内产生很高的孔隙压力,降低了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了岩石的抗剪强度。
5)溶蚀-潜蚀作用:岩石中渗透水在流动过程中可将岩石中可溶物质溶解带走,从而使岩石强度大为减低。
(2)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如图1-39 所示。
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3) 加载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加载速率越快,测得的弹性模量越大,获得的强度指标越高。
(4)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岩石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强度和弹性极限都有显著增加。
(5) 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a) 降低岩体结构面的粗糙程度并产生新的裂隙,b) 岩石在化学风化过程中,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岩体强度降低。
第二章2.地应力对岩体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地应力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有(1)地应力影响岩体的承载能力:围压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2)地应力影响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机制。
如在低围压条件下破坏的岩体,在高围压条件下呈现出塑性变形和塑性破坏。
3)地应力影响岩体中的应力传播的法则。
非连续介质岩体在高围压条件下,其力学性质具有连续介质岩体的特征。
3岩体结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岩体结构单元有结构面和结构体两种基本要素。
因此,岩体结构分类主要依据结构面及结构体的类型进行分类。
将软弱结构面切割成的岩体结构定位1级结构,坚硬结构面切割成的岩体结构可以定位2级结构,在相同级序之内有可按结构体地质特征再划分为不同结构类型。
第一依据:结构面类型(软弱结构面1级岩体结构,坚硬结构面2级岩体结构)第二依据:结构面切割程度或结构体类型4.简述各类岩体结构主要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