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控制电缆接线工艺标准要求

合集下载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要求规范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要求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倍。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的具体要求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的具体要求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的具体要求1)电缆管埋设-采购国标镀锌管,弯制弯头时采用专用液压弯管机,保证电缆管弯管质量。

-在电缆沟道未批荡抹灰前完成电缆管埋设施工,避免因凿孔埋管电缆沟道二次抹灰影响土建施工质量。

-电缆管埋设除了按图施工,还应考虑设备接线的实际位置,使电缆管埋设一次到位,避免因埋管位置偏差影响电缆引上线的美观。

-电缆管埋设高度应基本一致,垂直度偏差≤2mm;除了同一簇电缆管要求成排布置外,同一行和列的电缆管埋设也要求成排布置,整齐规范。

可以通过连通管或水平仪保证管口高度一致,采用拉线方法或使用经纬仪保证电缆管按行和列成排埋设。

2)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前进行电缆走向的总体策划,电缆敷设应按设-计路线,同一路径的电缆统一敷设,最好能绘出走向断面图,即通过某一点有多少电缆通过。

同一通道内的电缆应避免交叉。

-多层电缆敷设应按信号种类分层布置,放置顺序自上而下布置为:屏蔽电缆、弱电信号控制电缆、强电信号控制电缆、电源电缆、低压动力电缆;-电缆敷设应按最短路程集中敷设;敷设时应在两端挂上标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以及电缆起止点等内容的电缆牌,电缆编号应用钢码打在电缆牌上;-电缆应该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防爆门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敷设在主设备和管路附近的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装;-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不应高于电缆的允许长期工作温度。

电缆与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大于500 mm,交叉时应大于200 mm,无法达到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电缆从电缆架引出采用开孔器开孔,装保护管烧焊固定,用软管接头阻燃软管连接。

不用软管接头,保护管端用热塑管热塑。

-电缆与仪表测量管路成排作上下层敷设时,其间距应大200mm,严禁电缆在油管路的正下方平行敷设和在油管路接口的下方通过;-电缆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它硬质物体之间的摩擦;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10倍;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也应满足上述要求;-电缆敷设在就地时,应采用电缆保护管等方式加以保护,电缆不应裸露在外;-电缆从电缆架至金属保护管时用阻燃软管连接,不用软管接头,保护管端用塑料带或自粘胶带包裹固定,桥架端放入桥架内;-金属电缆保护管至设备或接线盒之间用阻燃软管连接,两头用相应的接头连接;-弱信号预制电缆、导线和补偿电缆(导线)应敷设在能起屏蔽作用的线槽内或穿金属电缆保护管;-电缆应均匀敷设在桥架上,中间用电缆扎带扎牢,避免电缆拱起;固定电缆时应按顺序排列,尽量不要交叉,松紧要适度,并留适当余量;-电缆、电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必需时,接头接触良好、牢固、不受机械拉力并保证原有的绝缘水平;-电缆敷设后应整理和固定,使其整齐美观,电缆牌不应夹在电缆中,应扎牢并引出在外;-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牵引速度应<15米/ 分,牵引强度不大于7kg/mm2,严防使电缆受机械损伤,同时要注意安全;-在线槽开孔应尽量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处应用保护软管保护电缆;-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用透明塑料带缠紧,铠装电缆,其钢带要用包箍扎紧,橡皮绝缘芯应加塑料套管;-接线时导线在端子连接处应设有适当余量,线芯端头应有回路编号标志;标志胶头长短一致,端子排接线弯弧一致,端子排螺丝紧固;-屏蔽电缆、屏蔽导线、屏蔽补偿导线的屏蔽层均应按设计或厂家要求接地;-保证电缆单端接地: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在控制室接地;如信号源本身接地时,屏蔽层在信号源处接地;-屏蔽电缆经端子排、接线盒被分断时,需在端子排、接线盒处将屏蔽层连接起来;-电缆线芯不应有伤痕,单股线芯弯圈接线时,其弯曲方向应与螺栓紧固方向一致;多股线芯应压线鼻或镀锡,线头露出鼻子0.6-1.0mm;导线与端子接触应良好,端子每侧接线不得超过两根;-电缆敷设前应在电缆桥架上放防火隔板,电缆敷设完毕应盖上防火盖板并固定牢固;-电缆穿墙或穿地板时,电缆敷设后,在其出口处必须用耐火材料严密封闭。

高压电缆接线规范

高压电缆接线规范

高压电缆接线规范篇一: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1.3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1.4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1.5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1.6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1.7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 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2.1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2.2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2.3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2.4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2.6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电力系统控制电缆接线工艺要求

电力系统控制电缆接线工艺要求

安全质量标准化——控制电缆接线关键工艺正确:①、施放后电缆固定牢固。

②、排列整齐。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 电缆出线要选择离接线端子最近部位2 电缆敷设后的固定要牢固,排列整齐,不得交叉。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 电缆外皮绝缘剥离应注意掌握剥线时的力度,电缆刀应以不完全滑破外皮为好2 划开后由电缆端部剥开,不要划伤屏蔽层。

3、外皮清理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 将剥开电缆的外皮和内部线芯的包裹层剥开2 屏蔽线留好4、单芯线拉直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 电缆线芯应在接线前对电缆单股线芯拉直,拉线时应掌握好力度,标准是线芯发生变形稳准2 拉直后的电缆应自下至上每隔150mm用尼龙扎带绑扎。

5、制作屏蔽线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 将屏蔽线分成三股编成小辫子状2 电缆屏蔽为其他形式时,电缆的屏蔽与导线的连接必须采用焊接连接,且电缆的屏蔽只能单端接地,一般采用机柜侧接地,不接地侧要确保与地彻底隔离6、电缆头制作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 电缆头制作前,先用同一颜色塑料带缠绕包裹与电缆等粗2 再用长80mm的热缩管上露30mm下露50mm,端面对齐进行热缩成型。

7、电缆固定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 电缆头高度要一致,每个电缆的电缆牌要标识清楚,走向准确2 标识牌固定牢固,排列整齐8、单芯线剥线。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 电缆线芯剥线应使用专用的剥线钳,不得使用尖嘴钳和斜口钳,防止由于力度掌握不好造成的线芯损坏。

2 剥出的线头以完全压入端子为宜,防止线头裸露部分过短压在绝缘皮上或线头裸露部分过长容易短路和人员触电3 多股软导线端部处理采用压接接线的方式时,应采用专用的压线钳,不得采用尖嘴钳等其他工具,重要信号压接后还需要烫锡处理。

4 采取圈接压线时圆圈大小适中,瞬时针(螺丝拧紧)方向,两根导线中间还需加装平垫,使用弹簧圈和平垫压接导线,螺丝紧固. 精选范本 9、接线端子接线工艺。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1每个端子原则上压一根导线,确需压接两个线时,两个导线线径应相同,线径不同时可使用专用线鼻压接,不得压接三根以上导线。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要求(一)2024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要求(一)2024

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工艺要求(一)引言概述:电气控制柜的二次回路布线在工程项目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负责传输电信号,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确保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工艺要求,以便在实施过程中正确操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工艺要求。

正文:1. 电缆的选择和敷设a. 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和规格,如阻燃、耐高温等。

b. 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电缆的整齐、紧密和均匀,避免交叉和扭曲。

c. 电缆应远离热源和机械设备,避免损坏。

2. 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a.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过电流保护装置。

b. 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时,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c. 过电流保护装置应安装在电气控制柜的合适位置,并保持可靠固定。

3. 接线端子的选择和标识a. 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接线端子,如可靠性高、耐腐蚀等。

b. 在接线端子上进行标识,标明电缆名称、连接点、方向等信息,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检修。

4. 接地系统的布置和测试a. 确保电气控制柜的金属外壳与地线良好接触,并保持低阻抗连接。

b. 在适当位置设置接地引线,并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工作。

5. 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a. 安装和使用相应的安全栅栏、隔离开关等设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b. 配备适当的防火设备和灭火器材,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总结:电气控制柜二次回路布线的工艺要求对于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选择电缆和接线端子,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布置和测试接地系统,以及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可以确保电气控制柜的二次回路布线安全可靠,为工程项目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电线电缆安装标准规范

电线电缆安装标准规范

电线电缆安装标准规范电线电缆安装标准规范第一章总则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

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二、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三、电缆线路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完成由于预埋件补遗、开孔、扩孔等需要而造成的建筑工程修饰工作。

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运输与保管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运输前应对电缆及其附件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损坏、变形、污染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变形、污染等。

(电力行业)电缆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

(电力行业)电缆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示范卡1.总体要求1.1编制目的为保证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机组,电缆二次接线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制定本工艺示范卡。

1.2适用范围本工艺示范卡适用于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机组,全厂控制、信号电缆二次接线的施工工艺要求,适用于控制室、电子间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各配电室配电盘柜、就地控制箱、端子箱、接线盒等控制、信号电缆接线的工艺要求参照执行。

2.电缆二次接线施工要点控制及说明2.1 主要工艺要求电缆接线应按设计施工图、厂家图纸进行施工,施工应符合DL/T5161.8-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8部分箱、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及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5190.5-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能源部1998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等相关章节的内容要求。

2.2 电缆二次接线工艺的流程及说明2.2.1施工前准备2.2.1.1接线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2.1.2确认是否已具备接线条件,实地验证盘柜设备是否安装完毕、电缆是否到位、照明设施是否齐全、接线场地是否整洁、宽敞。

2.2.1.3实施“专人、专柜、挂牌”接线法,接线人员已接受盘柜接线图纸和接线工艺质量要求技术交底。

2.2.2人员配备电工、仪表工。

2.2.3主要工器具配备2.2.4 流程图电缆接线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电缆接线工艺流程图2.2.5主要工艺说明2.2.5.1 盘前电缆整理(1)电缆接线前,进盘电缆(桥架水平段与盘之间的垂直段位置)由该盘接线人员负责整理,应对所有电缆进行合理的编扎,要求端子排布置的位置,以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为电缆编排原则,且符合盘内线束走向。

Q/GDW 758-2012 电力系统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

Q/GDW 758-2012 电力系统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

电力系统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光缆线路安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确了电力特种光缆(OPGW、ADSS和OPPC光缆)、普通架空光缆、管道光缆和直埋光缆的安装工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光缆线路工程,以及利用电力杆路、管道资源敷设的非电力系统光缆线路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1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GB 50233 110~500 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 788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DL/T 832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DL/T 5344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T 5404 电力系统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YD/T 5043 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YD 5103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T 5121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Q/GDW 543 电力光纤到户施工及验收规范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GB/T 2900.1、DL/T 788、DL/T 832、Q/GDW 543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普通架空光缆Ordinary overhead optical fiber cable利用电力杆路资源通过吊线形式进行敷设的光缆。

3.1.2光纤复合架空相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ion phase conductor(OPPC)OPPC是一种具有传统架空相线和通信能力双重功能的特种光缆。

3.1.3电力特种光缆Electric power special optical fiber cable有别于传统光缆的附加于电力线或加挂于电力杆塔上的光缆,包括OPGW、ADSS和OPPC光缆等。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电气接配线规范及标准

8、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 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 再涂敷导电膏。
9、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 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0、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 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 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 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I=P/1.732*U*Cosθ
P为功率 KW
U为电压 KV
Cosθ为功率因数
0.8-0.85
其中R为线路中的电阻 R=ρ*L/S
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用0.01740
L为导线长度 S为电缆的横截面积
电压降 U=I*R<5%U就达到要求
例如:在8oom外有30KW负荷,70mm2电缆看是否合 适 解:I=P/1.732*U*Cosθ=30/1.732*0.38*0.8
12、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 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3、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 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 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b) 双重的标识
14、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 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 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②小截面的芯线可 以不打结。
双股线的对接
将两根双芯线线头剖削成图示中的形 式。连接时,将两根待连接的线头中颜色 一致的芯线按小截面直线连接方式连接。 用相同的方法将另一颜色的芯线连接在一 起。

电器接线工艺规范

电器接线工艺规范

电气组接线工艺规范
本工艺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各机型产品的电气控制一、二次设备安装及接线.目的是使设备既满足设计控制要求又整齐美观和检查方便。

详细要求如下:
1、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范》;
2、GB50303—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4、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共及验收规范》;
5、《电气柜安装规范》。

批准: 审核:编制:。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规范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规范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要求1、电力电缆敷设1.1电缆施放前检查外观无缺陷,破损,用1000V摇表检查绝缘,要求大于10MΩ。

1.2检查电缆施放前所有布管,布线槽、电缆沟内安装工作是否完成,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清理电缆沟内桥架内杂物,用软质棉纱检查管路的通畅,所有接地是否完好方具备电缆施放条件。

1.3在施放过程中保持电缆的清洁,以及电缆在进入配电室、控制室、夹层时先将各控制室内的灰尘污物清理干净。

电缆施放完成后再次对控制室污物灰尘进行清理。

1.3电缆在施放过程中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见附表1。

电缆两端有明确的标识牌,标识包含以下内容:1、电缆标号2、电缆长度1.4动力电缆在桥架内的的填充率不大于50%。

1.5架内敷设的电缆,应用尼龙卡带,绑线或金属卡子举行固定,固定点要求如下:1.5.1水平敷设时,电缆首末两头及转弯、电缆中间接头的两头处。

1.5.2垂直敷设时,每隔1000-1500mm。

1.5.3不同标高的端部。

1.6在电缆施放过程中各种转弯处应加导板防止电缆划伤,保护电缆的外部不受大力的损伤,在弯通处、伸缩缝处应留有余量,在电缆沟、电缆桥架内每施放一组电缆应排列绑扎固定。

1.7电缆在沟道、桥架及盘柜内安装敷设时转弯半径应满足≥20D。

1.8电缆在沟道及桥架内应平行均匀排布,码排整齐。

禁止交叉、积聚排布。

1.9所有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均应留备用长度。

电缆两侧的相位色标应一致。

1.10电缆施放完成后检查整个回路内电缆不承受除电缆压力外其他外力,如拉力、扭力等。

1.11低压电缆终端头精心制作,制作前应用1000V兆欧表,再次检查电缆绝缘是否在施放过程中被破坏,清理制作环境应清洁,认真、负责做好每个电缆终端头并完善接零、接地。

1.12电缆施放完成后,再次清理桥架沟道内电缆,保证桥架内无杂物灰尘,电缆表面干净无油污灰尘,并加强固定,整理标识牌,盖好桥架及沟盖板。

1.13对于现场电缆桥架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加盖盖板,以防火、防砸。

高、低压电力电缆安装要求(四篇)

高、低压电力电缆安装要求(四篇)

高、低压电力电缆安装要求1. 设计规范:高压电力电缆的安装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包括《电力电缆布置设计规范》、《电力工程设计规范》等。

2. 材料选择:高压电力电缆的选择应符合电缆规范要求,包括额定电压、导体材料、绝缘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绝缘电缆附件和接头。

3. 导线敷设:高压电力电缆导线的布放应符合规范要求,应保持导线的曲率半径,避免过度弯曲,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4. 电缆保护:高压电力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电缆受到外力损伤。

同时,电缆敷设应采用合适的电缆保护管、电缆槽等设施,保护电缆不受机械破坏。

5. 接头处理:高压电力电缆的接头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包括绝缘处理、屏蔽处理和接地处理等。

接头的施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接头的质量和安全。

6. 电缆敷设深度:高压电力电缆的敷设深度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一般应保证电缆埋深在1.2米以上,并在电缆上方设置合适的警示标识,以防止非专业人员的误损。

7. 电缆搭挂:在特定情况下,高压电力电缆可以采取悬挂方式进行敷设,此时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固定和支撑,避免电缆在运行中受到外界力的干扰。

高、低压电力电缆安装要求(二)1. 设计规范:低压电力电缆的安装也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如《电力电缆布置设计规范》、《低压电力配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 导线敷设:低压电力电缆的导线应保持适当的曲率半径,避免过度弯曲,同时要与其他线路、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电缆保护:低压电力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电缆桥架、电缆槽等,保护电缆不受机械破坏。

4. 接头处理:低压电力电缆的接头施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接头的绝缘处理和屏蔽处理要符合规范要求。

5. 接地处理:低压电力电缆的接地处理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电缆系统的接地电阻满足规定范围。

6. 电缆敷设深度:低压电力电缆的敷设深度一般应保证在0.7米以上,埋深在1.2米以上的地下应设置保护层。

电缆接线工艺规程

电缆接线工艺规程

电缆接线工艺规程1.引言电缆接线是电力工程和通信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电缆的连接和绝缘,直接关系到电力传输和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电缆接线的质量和安全性,特制定本规程,对电缆接线进行详细规范和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电力工程和通信工程中的低压电缆、中压电缆和高压电缆的接线工艺。

3.材料准备3.1电缆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电缆,应检查电缆是否有外观损伤和划痕。

同时,也要检查电缆的导体绝缘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外露。

3.2线夹和接头选择符合要求的线夹和接头,应检查线夹和接头的型号规格是否与电缆匹配,同时也要检查是否有损伤。

在接线前,检查和清理线夹和接头。

4.工具准备4.1电线剪、剥线钳和穿线针等剪切工具。

4.2扳手和扎线工具。

4.3电缆接地铜褶、压接机和液压泵等。

5.接头制作5.1准备工作将电缆放置于整洁、开敞的地方,使其保持平整且不被损坏。

根据工程要求,剥去电缆外皮,露出所需长度的导体。

使用电线剪剪断不完整的导体。

5.2导体的清理和处理使用剥线钳将导体的绝缘层剥开,露出足够长度的裸露导体。

对于多芯电缆,要小心区分各个导体,以免混淆。

5.3接头的安装根据接头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对应的接头。

将接头插入导体中的相应位置,确保接头与导体紧密结合。

使用扳手和扎线工具将接头扎紧。

5.4导体的绝缘根据工程要求,使用绝缘胶布或绝缘管对导体进行绝缘。

确保绝缘胶布或绝缘管的质量和厚度符合工程要求。

5.5接头的固定使用束线带将接头固定在电缆上,确保接头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束线带要由耐候、耐酸碱和耐高温的材料制成。

6.接地处理根据工程要求,将电缆接地。

将接地铜褶与电缆接地线连接,并使用扎线工具将其牢固地固定到电缆上。

使用压接机或液压泵对接地铜褶进行压接,确保其电气连接牢固可靠。

7.测试和验收接线完毕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收工作。

通过测试仪器检测电缆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8.安全措施在进行接线工作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防护用品,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7月1日1 总则1.0.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2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0.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耐火性(fire resistance):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电缆能维持通电运行的特性。

2.0.2难燃性(flame retardance):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作用使电缆被烧着后撤去火源能迅即自熄的特性。

2.0.3干式交联(dry-type cross-linked):使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制造能显著减少水分含量的交联工艺之泛称。

2.0.4水树(water tree):是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中绝缘层发生树枝状微细裂纹现象的略称。

它异致绝缘特性变坏,造成电缆故障。

2.0.5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metallic-plastic composite water barrier):由铝或铅箔等薄金属层夹于塑料中的复合带沿电缆包围构成的阻水层。

2.0.6热阻(thermal resistance):计算电缆载流量采取热网络分析法、以一维散热过程的热欧姆法则所定义的物理量。

2.0.7回流线(辅助接地线,auxiliary ground wire):配置平行于高压单芯电缆线路、具有两端接地使感应电流形成回路的导线。

2.0.8直埋敷设(direct burying):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和电缆上覆盖有软土层、且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的敷设方式。

2.0.9电缆沟(c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2.0.10浅槽(cha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少未含支架且沟底可不封实的有盖槽式构筑物,可布置齐地坪或地坪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质量标准化
——控制电缆接线关键工艺
正确:①、施放后电缆固定牢固。

②、排列整齐。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电缆出线要选择离接线端子最近部位
2 电缆敷设后的固定要牢固,排列整齐,不得交叉。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电缆外皮绝缘剥离应注意掌握剥线时的力度,电缆刀应以不完全滑破外皮为好
2 划开后由电缆端部剥开,不要划伤屏蔽层。

3、外皮清理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将剥开电缆的外皮和内部线芯的包裹层剥开
2 屏蔽线留好
4、单芯线拉直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电缆线芯应在接线前对电缆单股线芯拉直,拉线时应掌握好力度,标准是线芯发生变形稳准
2 拉直后的电缆应自下至上每隔150mm用尼龙扎带绑扎。

5、制作屏蔽线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将屏蔽线分成三股编成小辫子状
2 电缆屏蔽为其他形式时,电缆的屏蔽与导线的连接必须采用焊接连接,且电缆的屏蔽只能单端接地,一般采用机柜侧接地,不接地侧要确保与地彻底隔离
6、电缆头制作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电缆头制作前,先用同一颜色塑料带缠绕包裹与电缆等粗
2 再用长80mm的热缩管上露30mm下露50mm,端面对齐进行热缩成型。

7、电缆固定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电缆头高度要一致,每个电缆的电缆牌要标识清楚,走向准确
2 标识牌固定牢固,排列整齐
8、单芯线剥线。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电缆线芯剥线应使用专用的剥线钳,不得使用尖嘴钳和斜口钳,防止由于力度掌握不好造成的线芯损坏。

2 剥出的线头以完全压入端子为宜,防止线头裸露部分过短压在绝缘皮上或线头裸露部分过长容易短路和人员触电
3 多股软导线端部处理采用压接接线的方式时,应采用专用的压线钳,不得采用尖嘴钳等其他工具,重要信号压接后还需要烫锡处理。

4 采取圈接压线时圆圈大小适中,瞬时针(螺丝拧紧)方向,两根导线中间还需加装平垫,使用弹簧圈和平垫压接导线,螺丝紧固
#+
9、接线端子接线工艺。

关键质量工艺要求:
1 每个端子原则上压一根导线,确需压接两个线时,两个导线线径应相同,线径不同时可使用专用线鼻压接,不得压接三根以上导线。

2 使用力矩改锥紧线时,根据现场实际将力矩调到7-8个
3 备用芯预留长度至最远端处,满足接引最远端端子接线需要,一根电缆的所有备用芯集中捆绑,并套好有本根电缆编号的套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