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曼之先生新编方剂歌诀
孙老十大组方——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孙老十大组方——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1、原方组成: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歌诀】金匮甘麦大枣汤人患脏躁喜悲伤精神恍惚常欲哭养心安神效力彰2、应用大旨:宜:精神恍惚心烦难寐常悲欲哭言行失常(心阴受损,肝气失和)忌:真寒真热大吐大泻【经方要义】甘麦大枣汤⑴方剂分类:属于“安神剂”⑵针对病证:精神恍惚睡眠不安悲伤欲哭言行失常呵欠频作⑶配伍特点:甘润平补养心舒肝⑷选方提要:心气心血两亏。
【应用精义】莫枚士《经方例释》:此为诸清心方之祖,不独脏躁宜之。
凡盗汗、自汗等可用。
《素问》:麦为心谷。
《千金》曰:麦养心气。
《千金》有加甘竹根、麦冬二味,治产后虚烦及气短者,名竹根汤。
又竹叶汤、竹茹汤,并以此方为主,加入竹及麦冬、姜、苓,治产后烦。
夫悲伤欲哭,数申欠,亦烦象也。
尾台榕堂《类聚方广义》:孀妇室女,平素忧郁无聊,夜夜不眠等人,多发此证。
发则恶寒发热,战栗错语,心神恍惚,坐卧不安,悲泣不已,服此方立效。
又癫痫、狂病,与前证类似者,亦有奇验。
3、孙光荣化裁之经验方之三——孙光荣安神定志汤:【君】西党参10g 生北芪10g 紫丹参7g——益气活血【臣】干小麦15g 大红枣10g 生甘草5g——养心柔肝【佐】云茯神10g 炒枣仁10g 川郁金10g——安神开郁【使】灯芯草3g——补引纠和孙光荣安神定志汤适应病证:【脉象】细数,细数无力,细数且涩。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或苔少,或少津。
【症状】精神恍惚,五心烦热,潮热阵阵,呵欠连连,虚汗淋淋,悲伤欲哭,难寐多梦,言行异常。
【适应病证加减举例】抑郁症:加炙远志10g、石菖蒲10g;月经衍期或停经者,加益母草、制香附各12g。
狂躁症:加合欢皮10g,灵磁石5g,石决明20g.更年期综合症:加银柴胡12g,地骨皮10g,炙鳖甲15g;盗汗甚剧者,再加浮小麦15g、麻黄根10g。
网瘾症:加炙远志10g,石菖蒲10g,合欢皮10g,灵磁石5g。
《孙曼之亲传临证医案精选》系列课之二(文字版)
《孙曼之亲传临证医案精选》系列课之二(文字版)2·小柴胡汤方义新解及其在临床医案中的具体运用各位朋友、同道大家晚上好!咱们从今天正式开始《孙曼之亲传临证医案精选》医案的分析和解读。
我想医案的解读和分析重点应该是从病因病机、治疗思路入手,其次再讨论处方用药。
没有清晰的治疗思路就无从谈起如何处方用药,即便是勉强处方相信疗效也会差强人意不会很理想。
因为如果连医生自己都对开出的方剂没有自信,那怎么会让患者达到理想中预期的疗效呢?所以我们在学习医案的时候注重的是临床思路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去学习处方用药。
因为理法方药,理明白了,处方用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们在讲解医案的时候首先是力求对病机的分析透彻。
今天这一讲的主题是“小柴胡汤方义新解及其在临床医案中的具体应用”。
下面咱们先从伤寒论的几个相关条文谈起。
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是阳复之后表邪已解余热未尽的证治。
前面第23条的八九日是阳复太过但邪虚正衰的阶段,而这里的“十日以去”是阳复过盛邪热已经基本消散但又没有完全消尽的阶段。
《素问》论脉有“大者病进”说法,这里的“脉浮细”,是邪去正衰的表现,浮是风邪消散正气外浮之象。
以下两种证治,一是胸满胁痛,是余热未尽,伏于少阳经脉,所以用辛苦甘寒和解少阳法的小柴胡汤提出郁热;一是脉但浮,是余热在皮毛拂郁不去的缘故,所以用麻黄汤轻扬走表以宣泄余热。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七:风药用法二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七:风药用法二贺~ 女 42 初诊 2006年4月2曰外感咳嗽反复难愈,傍晚及晨起为频。
痰白如沫而多,伴口酸口干,鼻塞涕浊。
大便形正曰三、四行。
小便频,夜尿三次以上。
脉右关短,左沈洪小,两手均稍数。
舌微红,苔薄白。
处方:麻黄10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陈皮10克半夏12克枳壳10克茯苓10克荆芥10克防风5克独活5克羌活5克白术12克水煎服,五剂二诊06年月4月9曰咳止,痰消。
仍鼻塞,口酸。
大便转干燥。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2克半夏12克黄连3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羌活5克独活5克防风5克水煎服,五剂赵:请孙老师阐释此案诊断及组方思路?孙:风能胜湿,故凡风邪侵肺致痰盛者,均应以风药消痰。
若不明此理,徒以半夏、南星、橘红等燥湿祛痰,必效缓而淹缠难愈也。
此案痰白如沫者,为风痰确证;傍晚咳频为肺火上扰;晨咳为痰湿蕴肺。
故以荆、防、羌、独疏风;半、陈、枳、苓化痰;肺火本宜麻杏石甘汤宣泄清肺,以其脾虚便溏,故以黄芩代石膏;白术健脾升清。
二诊咳止痰消,改茯苓饮加参、术以和胃健脾,又以伤风未尽愈,续用风药三味。
赵:医案讨论已发七篇,在此可否说明医案学习在中医学习中之位置与意义?孙:余尝言“中医教育之失败,其原因不在统编教材之过,而在于未设医案教学之失”。
近年否定统编教材几为共识,余以为学习中医若捨统编教材何以入门?统编教材以现代逻辑思维方法,厘定中医基本概念之外延内含及概念间之关系层次,为整理传统中医典籍必不可少之工作,功过相较,功不可掩也。
然大学五年,教材学完,仅得入门知识。
入门之后,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操作方为重头戏,却戛然中断,宜其操作技能之缺如也。
故医案学习为除经典研读外之最重要任务,殆无可怀疑者。
赵:请问医案学习之取舍标准为何?孙:医案分为古今两类,然无论古今均应以示后人以临床操作基本方法或体现历史上主要流派之诊治特点以及行文简洁、层次清楚三点为其取舍标准。
赵:古代医案繁复,何者为要?孙:昔贤医案必须精读者,计有《寓意草》、《古今医案按》、《丹溪医案》、《叶天士医案》、《谢映庐医案》五种。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聊聊方剂学方歌,这可是个大学问啊!别看它名字叫方歌,其实里面可是藏着很多奥秘呢。
那我就给大家好好讲讲,让你们也变成方剂学方歌的行家!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方剂学方歌。
方剂学方歌,就是把中医方剂的组成、功效、用法等等,用一首歌儿唱出来,方便大家记忆和学习。
这可不是一般的歌儿,它是经过千锤百炼,历经多少代中医大师的精心创作,才能流传到现在的。
所以,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这首方歌。
好了,废话不多说,咱们开始正式学习吧!咱们要了解方剂学方歌的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方剂学方歌分为三个部分:歌头、歌中、歌尾。
歌头就是开头的那几句,主要是介绍方剂的概念和作用;歌中就是主要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用法等等;歌尾则是总结性的话语,强调方剂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现在,咱们先来学习一下歌头。
歌头的第一句是:“天地万物生,阴阳五行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都是由天地所生,而阴阳五行则是万物生成的基础。
在中医里,阴阳五行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它们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变化和发展。
所以,学好阴阳五行,对于理解和运用方剂非常重要。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歌中的部分。
歌中的第一句是:“君臣佐使定乾坤,五味归脾肾养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好的方剂,需要有君臣佐使四个部分来协调作用;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疾病。
而五味则是指药物的味道,分为甘、酸、苦、辛、咸五种。
这些味道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个脏腑:脾、肾、心、肝、肺。
所以,调理好五脏六腑,才能让身体恢复健康。
再来一句:“七情六欲乱人心,平心静气养天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容易让人心烦意乱,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要想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
好了,歌中的部分就讲到这里了。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歌尾。
歌尾的第一句是:“方剂如宝剑,治病如驱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方剂就像一把宝剑,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而使用方剂的过程,就像是驱赶蚊子一样简单方便。
方剂速记(新版方剂歌诀)
1 1.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伤寒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
麻黄心肝贵。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桂枝汤★《伤寒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枝汤三勺。
桂枝汤三芍。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小青龙汤★《伤寒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桂夏求饶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跪下求饶。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2九味羌活汤P《此事难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防芷芩芎草地苍细饮九味羌活汤。
防止秦琼草地藏细饮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香苏散P《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薄白脉浮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香苏陈草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止嗽散P《医学心语》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陈梗芥前百菀买止嗽草。
百草苑陈桔芥前陈更借钱百万买止嗽草。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枯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辛凉解表1.银翘散P《温病条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P《伤寒论》辛凉宣泄宣肺平喘外感风寒邪热壅肺证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方剂歌诀最新版
目录一、解表剂(19首) (1)1.辛温解表 (1)(1)麻黄汤(附:三拗汤、华盖散) (1)(2)桂枝汤(附:加味方) (1)(3)葱豉汤 (1)(4)九味羌活汤(附:大羌活汤) (1)(5)香苏散 (2)(6)大青龙汤 (2)(7)小青龙汤 (2)(8)金沸草散 (2)2.辛凉解表 (2)(9)桑菊饮 (2)(10)银翘散 (3)(11)麻杏石甘汤 (3)(12)柴葛解肌汤 (3)(13)升麻葛根汤 (3)(14)竹叶柳蒡汤 (3)(15)清咽双和汤 (3)3.扶正解表 (4)(16)麻黄附子细辛汤(附:麻黄附子甘草汤) (4)(17)败毒散 (4)(18)再造丸 (4)(19)加减葳蕤汤 (4)二、清热剂(33首) (5)1.清气分热 (5)(1)白虎汤 (5)(2)栀子豉汤 (5)2.清营凉血 (5)(3)清营汤 (5)(4)犀角地黄汤 (5)3.清热解毒 (6)(5)普济消毒饮 (6)(6)黄连解毒汤 (6)(7)化斑汤 (6)(8) 清瘟败毒饮 (6)(9)仙方活命饮 (6)(10)五味消毒饮 (6)(11)四妙勇安汤 (7)4.清热祛暑 (7)(12)香薷散 (7)(13)六一散 (7)(14)清暑益气汤 (7)(15)清暑益气汤 (7)5.清脏腑热 (8)(16)导赤散 (8)(17)龙胆泻肝汤 (8)(18)左金丸 (8)(19)清胃散 (8)(20)牙痛方 (8)(21)泻黄散 (8)(22)泻白散 (9)(23)苇茎汤 (9)(24)玉女煎 (9)(25)白头翁汤 (9)(26)黄芩汤 (9)6.清虚热 (9)(27)清骨散 (9)(28)秦艽鳖甲汤 (10)(29)青蒿鳖甲汤(附:加味方) (10)7.清利湿热 (10)(30)易黄汤 (10)(31)愈带丸 (10)8.清热调经 (10)(32)清经汤 (10)(33)两地汤 (11)三、祛寒剂(10首) (11)1.温中祛寒 (11)(1)理中丸(附:附子理中汤) (11)(2)吴茱萸汤 (11)(3)小建中汤 (11)2.回阳救逆 (11)(4)四逆汤 (11)(5)参附汤 (12)(6)真武汤 (12)(7)黑锡丹 (12)3.温经散寒 (12)(8)当归四逆汤 (12)(9)黄芪桂枝五物汤(附:肩周炎验方) (12)(10)阳和汤 (12)四、泻下剂(12首) (13)1.寒下 (13)(1)大承气汤 (13)(2)大黄牡丹汤 (13)2.温下 (13)(3)大黄附子汤 (13)(4)温脾汤 (13)(5)三物备急丸 (14)3.润下 (14)(6)麻子仁丸(附:润肠丸) (14)(7)济川煎 (14)4.逐水 (14)(8)十枣汤 (14)(9)舟车丸 (15)(10)己椒苈黄丸 (15)5.攻补兼施 (15)(11)黄龙汤 (15)(12)增液承气汤 (15)五、和解剂(8首) (16)1.和解少阳 (16)(1)小柴胡汤 (16)(2)蒿芩清胆汤 (16)2.调和肝脾 (16)(3)四逆散(附:柴胡疏肝散) (16)(4)逍遥散(附:黑逍遥散,丹栀逍遥散) (16)(5)痛泻药方 (16)3.调理肠胃 (17)(6)半夏泻心汤(附:黄连汤) (17)4.治疟 (17)(7)达原饮(附:截疟七宝饮) (17)5.和解厥阴 (17)(8)乌梅丸 (17)六、表里双解(5首) (18)1.解表攻里 (18)(1)防风通圣丸 (18)(2)大柴胡汤 (18)(3)厚朴七物汤 (18)2.解表清里 (18)(4)葛根黄黄连汤(附:石膏汤) (18)3.解表温里 (19)(5)五积散 (19)七、祛湿剂(19首) (19)1.芳香化湿 (19)(1)藿香正气散 (19)(2)平胃散(附:不换金正气散、香砂平胃散) (19)(3)三仁汤(附:藿朴夏芩汤) (19)2.清热祛湿 (20)(4)茵陈蒿汤 (20)(5)甘露消毒丹 (20)(6)八正散 (20)(7)二妙散(附:三妙丸) (20)3.利水渗湿 (20)(8)五苓散 (20)(9)五皮饮 (21)(10)防己黄芪汤 (21)4.温化水湿 (21)(11)苓桂术甘汤 (21)(12)萆薢分清饮 (21)(13)实脾饮 (21)(14)鸡鸣散 (22)5.祛风胜湿 (22)(15)羌活胜湿汤 (22)(16)独活寄生汤 (22)(17) 蠲痹汤 (22)(18) 程氏蠲痹汤 (22)(19)陈氏肩凝汤 (23)八、治风剂(10首) (23)1.疏散外风 (23)(1)川芎茶调散 (23)(2)牵正散 (23)(3)玉真散 (23)(4)小续命汤 (23)(5)大续命汤 (24)2.平熄内风 (24)(6)羚角钩藤汤 (24)(7)镇肝熄风汤 (24)(8)印氏降压方 (24)(9)陆氏降压方 (24)(10)地黄饮子 (25)九、润燥剂(11首) (25)1.清宣外燥 (25)(1)杏苏散 (25)(2)桑杏汤 (25)(3)清燥救肺汤 (25)2.滋润内燥 (26)(4)养阴清肺汤 (26)(5)百合固金汤 (26)(6)麦门冬汤 (26)(7)增液汤 (26)(8)月华丸 (26)(9)益胃汤 (26)(10)当归引子 (27)(11)升阳益胃汤 (27)十、祛痰剂(7首) (27)1.燥湿化痰 (27)(1)二陈汤(附:温胆、导痰、涤痰、十味温胆) (27)2.清热化痰 (27)(2)贝母瓜蒌散 (27)(3)清气化痰汤 (28)(4)小陷胸汤 (28)(5)礞石滚痰丸 (28)3.治风化痰 (28)(6)止嗽散 (28)(7)半夏白术天麻汤 (28)十一、消导剂(5首) (29)1.消食导滞 (29)(1)保和丸 (29)(2)枳术丸(附:曲麦枳术丸) (29)(3)枳实导滞丸(附:木香导滞丸) (29)(4)木香槟榔丸 (29)2.消痞化积 (30)(5)枳实消痞丸 (30)十二、理气剂(11首) (30)1.行气 (30)(1)越鞠丸 (30)(2)半夏厚朴汤(附:加味四七汤) (30)(3)金铃子散 (30)(4)天台乌药散 (31)(5)暖肝煎 (31)(6)桔核丸(附:半咳效方) (31)2.降气 (31)(7)苏子降气汤(附:贝蒌止咳汤) (31)(8)定喘汤 (32)(9)旋覆代赭汤 (32)(10)四磨饮(附五磨饮子、六磨汤) (32)(11)温氏奔豚方 (32)十三、理血汤(18首) (32)1.活血祛瘀 (32)(1)桃红承气汤 (32)(2)抵当汤 (33)(3)通窍活血汤 (33)(4)血府逐瘀汤(附:会厌逐瘀汤) (33)(5)身痛逐瘀汤 (33)(6)膈下逐瘀汤 (33)(7)少腹逐瘀汤 (33)(8)复元活血汤 (34)(9)补阳还五汤 (34)(10)温经汤 (34)(11)失笑散 (34)(12)生化汤 (35)(13)宫外孕方 (35)2.止血 (35)(14)黄土汤 (35)(15)槐花散 (35)(16)四生丸 (35)(17)十灰散 (35)(18)小蓟饮子 (36)十四、补益剂(22首) (36)1.补气 (36)(1)四君子汤 (36)(2)补中益气汤 (36)(3)生脉散 (36)(4)参苓白术散 (36)2.补血 (37)(5)四物汤 (37)(6)当归补血汤 (37)(7)归脾汤 (37)3.气血双补 (37)(8)八珍汤(附:十全大补汤) (37)(9)炙甘草汤(附: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37)(10)薯蓣丸 (38)(11)泰山磐石散(附:寿胎丸) (38)4.补阴 (38)(12)六味地黄丸(附:知柏地黄丸) (38)(13)大补阴丸 (39)(14)一贯煎 (39)(15)左归饮(附左归丸) (39)(16)首乌延寿 (39)(17)滋肾通关丸 (39)(18)一阴煎 (39)5.补阳 (40)(19)肾气丸 (40)(20)济生肾气丸 (40)(21)右归饮(附:右归丸) (40)(22)五子衍宗丸 (40)十五固涩剂(11首) (40)1.敛汗固表 (40)(1)玉屏风散 (40)(2)牡蛎散 (41)(3)当归六黄汤 (41)2.涩精止遗 (41)(4)金锁固精丸(附:水陆二仙丹) (41)(5)桑螵蛸散 (41)(6)缩泉丸 (41)3.涩肠固脱 (42)(7)养脏汤 (42)(8)桃花汤 (42)(9)四神丸 (42)4.固崩止带 (42)(10)固冲汤 (42)(11)完带汤(附:治肾虚型带下方) (42)十六安神剂(7首) (43)1.重镇安神 (43)(1)朱砂安神丸 (43)(2)磁朱丸 (43)2.滋养安神 (43)(3)酸枣仁汤 (43)(4)天王补心丹 (43)(5)柏子养心汤 (44)(6)养心汤 (44)(7)甘麦大枣汤 (44)十七开窍剂(6首,歌诀略) (45)1.凉开 (45)(1)牛黄清心丸 (45)(2)安宫牛黄丸 (45)(3)紫雪丹 (45)(4)至宝丹 (45)(5)小儿回春丹 (45)2.温开 (45)(6)苏合香丸 (45)十八运气方 (45)(1) 六甲年附子山萸汤 (45)(2)六乙年紫菀汤 (46)(3)六丙年川连茯苓汤 (46)(4)六丁年苁蓉牛膝汤 (46)(5)六戊年麦冬汤 (46)(6)六己年白术厚朴汤 (46)(7)六庚年牛膝木瓜汤 (47)(8)六辛年五味子汤 (47)(9)六壬年苓术汤 (47)(10)六癸年黄芪茯神汤 (47)(11)子午之岁正阳汤 (47)(12)丑未之岁备化汤 (48)(13)寅申之岁升明汤 (48)(14)卯酉之岁审平汤 (48)(15)辰戍之岁静顺汤 (48)(16)巳亥之岁敷和汤 (48)十九参考备用方 (49)(1)前列腺炎方 (49)(2)降脂方 (49)(3)降糖方 (49)(4)痛风方 (49)(5)求嗣方 (49)(6)朱良春偏头痛方 (50)(7)任应秋虚寒头痛方 (50)(8)加味青娥方 (50)(9)蒲辅周两和汤 (50)(10)治陈发性心动过速 (51)(11)牡甲消瘤 (51)(12)治肩凝 (51)(13)印氏除痰降火方 (51)(14)搜风顺气丸 (51)(15)赭钩制动 (52)(16)葛钩温胆 (52)(17)治骨质增生,肥大性颈椎骨关节炎方 (52)(18)胆道排石 (52)(19)风火牙痛 (52)(20)克白散 (53)(21)朱仁康扁平疣方 (53)(22)荣卫返魂汤 (53)(23)耳鸣验方 (53)(24)延年半夏汤 (54)(25)亢痿灵方: (54)方剂歌诀选一、解表剂(19首)1.辛温解表(1)麻黄汤(附:三拗汤、华盖散)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无汗服之宜。
叶氏茯苓饮(孙曼之老师)
叶氏茯苓饮(孙曼之老师)叶氏茯苓饮:茯苓10 杏仁10 半夏10 陈皮/橘红10 枳壳10 黄连2.叶氏茯苓饮是孙老师根据外台茯苓饮和叶氏的用药规律,总结出的一个方子,这个方子主要是为了通降胃气用的,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来看:第一:从药物的性味上来看:茯苓味淡,淡者则渗,渗为降,能降胃气,杏仁味苦气香,苦则能降,苦降肺气,从肺气降带动胃气降,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胃二经,从心气往下来,也能带动胃气往下降,半夏味辛,配开黄连,行辛开苦降之意,陈皮、橘红、枳壳味辛苦,辛者能开,苦者能降,这几位药从气味上来说,基本辛味和苦,二者相合就可以辛开苦降。
所以它能够使胃气下降,不单单胃气一个降,还伴随心肺之气也下降,这就全面了,整体了。
第二:从药物功能上来看,胃气不降,水湿痰饮积聚,这些病理产物不消除,继而又会加重胃的负担,从而胃进一步损伤,所以通降胃气必须兼一运化这些病理产物,茯苓渗湿,半夏化痰燥湿,杏仁通络止痛,陈皮、橘红、枳壳理气化痰燥湿,黄连一则燥湿,二者除水湿痰饮停聚中焦化热。
这样一来,从病理产物和胃气本身入手,一方面胃气降有助于运化病理产物,一方面消化病理产物,减轻了胃的负担,有利于胃气的下降,效果就非常快了。
关于药物加减,主要根据病机来加减的,我大致说一说:胃气虚加人参;脾气虚加党参和白术、甘草,应用甘味药要注意中焦不通者,最好不要用,甘滞气的道理,寒邪:加生姜、干姜、吴茱萸,湿邪:藿香、佩兰、砂仁,湿热:茵陈、薏米、车前子、黄芩等;痰邪:天南星、莱菔子、紫苏子等;疼痛加香附、吴茱萸、元胡、川芎等;胃热加石膏、知母等等。
大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用药经验配合进来就可以了,关键要把握住原则,通降胃气,不能加减到最后方子不能通降胃气了,那么方子就死了,病也是治不好的。
小结:叶氏茯苓饮主要用于阳明(胃气)不降,导致中焦水湿痰饮积聚之证,方剂关键在于降胃气的同时,化水湿痰饮之邪,故整个方药偏于温燥,对于胃阴虚,胃热病症,要慎用。
方剂歌诀第七版5版方剂歌诀
方剂歌诀第七版 5版方剂歌诀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5版方剂歌诀”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方剂歌诀 1.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加朮汤麻黄汤中加白朮,湿困身疼总能医。
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桂枝加葛根汤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大羌活汤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朮入,大羌活汤散热湿。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1.2.辛凉解表剂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银翘汤鞠通更有银翘汤,竹草麦冬生地黄;阳明温病寒下后,脉浮无汗服之康。
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越婢汤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宣毒发表汤宣毒发表升葛翘,杏桔荆防桔薄草;前胡木通牛蒡竹,催疹现点此方饶。
方剂歌诀完整版
方剂歌诀完整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一、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2.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风寒外束饮内停,散寒蠲饮平喘佳。
5.香苏散香苏散用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6.正柴胡饮正柴胡饮景岳方,芍药防风陈草姜;清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11.人参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益气解表效力宏。
12.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二、泻下剂1.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痞满燥实皆可消。
2.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少芒硝,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治肠痈,桃仁瓜仁芒硝冲。
3.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温下治法代表方;冷积内结成实证,腹痛便秘服之康。
4.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归草人参硝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5.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芍药枳朴杏黄蜜;润降消导相结合,肠燥便秘最相宜。
6.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年老肾虚便不通,寓通于补法堪宗。
7.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宏;温病阴亏实热结,养阴泻热肠道通。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十一:经方用法一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十一:经方用法一郭*德男 63岁初诊:1989年2月5日今晨起床时,忽然感觉左半身麻木无力,行走困难。
因春节医院放假,无法CT检查,特来就诊。
脉两手沉滑大数,视舌质正,苔白厚腻。
询平素纳健,二便正。
体形丰伟,肤黑。
处方: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15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甘草5克干姜10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二剂二诊:1989年2月8日其子告:上方服后已行走如常,遂以上方去干姜加半夏12克、枳实10克、天竺黄10克、茯苓10克,予三剂,以善其后。
赵:本案处方为大续命汤去人参,请孙老师分析方义?孙:平素阳热体质,骤然感受风邪,而发半身不遂,为大续命汤证之发病机理。
本方以麻、桂、杏、甘发汗解表,宣肺祛风;生石膏清热泻火;归、芎活血通经;人参固护正气;干姜辛热冲决其内热壅滞以为佐。
本案以患者素体强健,故去人参。
赵:今尚有一疑问,久矣不得其解。
既言风性疏泄,中风之后,法当汗出。
大续命汤证本为无汗,岂非与风之本性牴牾乎?孙:风性疏泄,每致汗出,此为其常。
然风之骤然侵袭,亦有短期内闭郁无汗者,此为其变,不可不知。
中风一证,本有虚有实。
虚者汗出,实者无汗。
若谓风必汗出,则中风尽虚无实矣。
赵:然《伤寒论》第2条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汗出与无汗为中风与伤寒之鉴别要点之一,孙老师所言中风亦可无汗,岂非与《伤寒论》不符合耶?孙:此乃前人对于《伤寒论》之错误解读也。
试举数例以明之:《伤寒论》第35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以无汗为中风之一证也。
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此亦以不汗出为中风证。
又,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疼,久按之气不通,不得汗,”——此以无汗为阳明中风证。
由此可知,第2条言其风性之常也,上所举无汗出诸条言其中风之变也,何抵牾之有?争奈柯韵柏不明此理,强不知以为知,统编教材复沿用其谬,致使《伤寒论》风寒二证,湮没不明,可叹也夫!【原创】: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十二:经方用法二李× 男 9岁初诊:1996年3月17日自幼多动不宁,伴频繁眨眼,口唇抽动,呈“挤眉弄眼”表情。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十:风药用法四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十:风药用法四董* 女 36岁初诊:2006年6月8曰初起泄泻,经用西药泻止,转为脘腹胀满有形,迄四曰。
今晨溏便一次量少。
口干苦。
询其平素便溏曰一行。
脉右弦弱,左小弦弱。
舌正苔白腻。
处方:半夏12克干姜10克黄连2克黄芩3克苍术10克川朴10克陈皮10克紫苏10克水煎服,一剂二诊:2006年6月9曰证如故。
据述脘腹胀而脘胀尤甚,并无腹鸣。
今仍便溏一次,身倦。
脉右弦软小,左弦涩略大。
处方:半夏12克黄连2克杏仁10克茯苓10克川朴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紫苏10克木香10克水煎服,一剂三诊:2006年6月11曰腹胀如箕如釜,口苦甚,微酸。
今便溏两次。
头痛头昏,困顿无力。
脉左沉软大,右关沉弦软短。
舌淡红苔白粘微垢。
处方: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苍术10克川朴10克陈皮10克紫苏10克茯苓10克大腹皮15克佩兰10克水煎服,一剂四诊:2006年6月12曰胀大消,便溏如前。
上方一剂,水煎服孙按:初诊,泻后脘腹胀满,口苦,似合半夏泻心汤之上热下寒证,遂以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化裁,自以为一剂必效也。
二诊,服前方后竟无效! 再询之并无腹鸣,则非半夏泻心汤证矣。
患者诉胃脘尤其胀满。
因思此乃湿浊壅滞,胃气不降,于是改茯苓饮合平胃散,乃通降阳明兼化湿法。
三诊,上方服后依然无效且胀满更甚! 非寒非湿非气滞,此证竟不可治耶?因再细绎其病源。
据述初起发病突然,泄泻频迫,腹痛则泻,是风邪犯土之象。
风性疏泄,其性主动,故泄泻频迫且腹痛也。
后用西药泻止而转为腹胀满者,风邪内闭而无出路也。
口苦甚者,风属木邪,与肝木同气相求,挟肝乘脾,肝木横逆也。
据此,则其治必以疏风升散之法,俾清升浊降,风邪消散,则胀满必愈,所谓“从其路来者仍从原路而去”也。
病源既明,遂以羌、独、防、芎疏风,合平胃散加苏、佩、苓、腹皮燥湿行气。
一剂果大瘳。
四诊,原方再进以续肃余邪也。
再按:本案病既常见而又误诊两次,似不必选为范例。
130410孙曼之老师分析医案思路04总结
130410孙曼之老师分析医案思路04病例十八现在谈一下咳嗽的辨证论治,起码说一下“麻杏石甘汤”的用法。
昨天不是说了有一个口诀叫:有痰就是风,无痰就是火。
这是个总的指导原则。
为什么呢?因为当有火的时候,火为阳,痰为阴,它肯定是不两立。
就是说,有火的时候,它肯定是阴啊水啊都少,相应的少。
如果它相应的多,那么它火就会小,火就不要太考虑了。
所以说,无痰就是火。
那风性疏泄,它在上焦嘛,它紧挨皮毛,容易受外邪,肺容易受外邪,所以一旦有了痰多,应该理解为风,而不应该理解为脾胃的湿。
因为它是上焦,这样当然排除了中焦的问题,如果你问了他确实胃不好啊,脾胃长期有问题,那还可能,还有不是风的情况。
但是一般而言,它既然是上焦,又紧挨毛窍,那么就应该是有痰就是风,这个说法是对的,从上焦来说。
这样一个简单的看法,挺有用的。
我就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我第一次开办学习班的时候,有一个厦门的一个小伙子给我打电话,说要来。
他刚把票买好,就给我打电话,有气无力,他说孙老师我病了,我走到火车站就病了,就只好回来了,我已经住院了。
我说那多么大的病啊?他说是自发性气胸,肺泡破裂。
我说难怪我听见你的声音都那么小,我说你就安心地治病吧。
这个小伙当时很穷,他给人家在药店抓药,他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中医就业困难,他就给人家药店抓药。
在厦门一月挣几百块钱,够可怜了,几乎都混不上嘴。
可是在那种情况下,他还要住院。
我说你哪儿来钱,他说是他姐啊,家里人亲戚给他支援了一半,才得以住院。
我想他太可怜了。
然后到第二年的四月一号,他就给我打电话,他说孙老师我今年一定要来了。
我说好,那我就等着你。
然后呢,到四月二十六、七号的时候,我突然又接到电话,我一听就吓一跳,他又有气无力了。
我说你又病了?他说,哎呀,我又把票买好了,已经退了,我又得病了。
我说还是那个病?他说是啊,已经是第四次抽那个血水了,第四次手术了。
哎呀,真倒霉,我说你现在住院吗?他说我住院。
我说你们家里有遗传性的?他说没有。
方剂速记(新版方剂歌诀)方剂速记(新版方剂歌诀)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3.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寒热互结之痞证
心下痞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痢苔黄腻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半夏(泻心),三人连芩。
半夏(泻心),三人练琴。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
陈梗芥前百菀(买)止嗽草。
(百草苑陈桔芥前)陈更借钱百万(买)止嗽草。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枯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辛凉解表
1.银翘散P《温病条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
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津,脉虚数
石膏、竹叶、半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粳米
竹甘夏石人麦米。
竹竿下十人卖米。
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
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
4.2清营涼血
1.清营汤★《温病条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神烦少寐,谵语目喜开,或闭不一,斑疹隐隐舌绛干脉数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香苏散P《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薄白脉浮
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香苏陈草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止嗽散P《医学心语》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方剂歌诀
1. 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 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柑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6.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7.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8.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9.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0. 十枣汤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11.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12.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
和解攻里效无双。
13. 四逆散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14.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15.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16. 白虎汤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氛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17.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18.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19.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20. 龙胆泻肝汤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方剂趣味记忆歌诀完整
方剂趣味记忆歌诀完整要说到中医方剂的记忆,嘿,这可真是一门有意思的学问,光是读那些方剂名称就让人觉得脑袋有点“懵”。
但是你要是学会了这些有趣的小歌诀,那可真是事半功倍,记得又快,记得又牢,关键是还能把那些古老的方剂搞得通透一点,不那么枯燥。
你想啊,那些方剂有的长得像绕口令,有的名字长得像口水歌,一不小心就把你给绕晕了。
但咱们就不一样啦,今天咱们来学一学,来个轻松又愉快的“方剂趣味记忆歌诀”,保证让你一听就会,听了就不忘。
先说个经典的“麻黄汤”,你要记住它的作用,那可真是不难。
“麻黄发汗解表寒,桂枝辛温透表寒”,哦哦,这歌一出来,你脑袋里就得有个画面:大冷天,麻黄和桂枝一出场,嗖一声就把寒气赶跑了。
这个麻黄汤,寒气一来,麻黄就给你发发汗,把那些凉气赶出身体,哦,这真是冬天必备的神器。
你记住了麻黄,它的作用清楚了,背歌诀的时候也能记得一点点“寒气退,麻黄来”!是不是很简单呢?再说了,还有个经典的“八珍汤”,哎呀,这个就厉害了。
很多人一听这名字,都不禁联想到珍珠、宝贝什么的,其实你知道吗,这“珍”不是说珍珠,而是珍贵的意思。
它的作用就像咱们说的“八珍汤”一样,真的是滋补强身、养气养血,一通百通。
这个方子就像给你加油站,缺气了给你加,缺血了给你补,补得又快又好。
“八珍汤,补气血,脸色好,精神足”,一句话你记住就行。
听到这歌,你立刻就知道了,哎,吃它,能让你看起来红润有气色,干啥都能充满能量。
再来个“逍遥散”,哇,逍遥啊!这个方剂名字就给人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你是不是想到了自由自在的那种感觉?这个方子就是专门治疗那些烦躁、焦虑、不顺心的症状。
你看这名字,简直是告诉你,吃了它就能像鸟儿一样飞起来。
歌诀一出来:“逍遥散,解郁安神,烦恼丢,情绪顺”,哎呀,谁还不想有一天情绪像风一样顺得飞快,心情舒畅,完全不被外界的事情影响呢?记住了这个歌诀,逍遥散就是让你心情舒畅,烦恼一丢,所有压力都能抛开。
说到这,你肯定觉得这些方剂记起来还挺有趣的,对吧?中医的方剂原本就很有哲理,很多方剂的名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吃起来不仅是身体得到治愈,心情也会愉悦。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1、大陷胸丸: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苈黄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苈黄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苈黄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苈黄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2、大陷胸汤: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哺热潮腹痛满,胸前结聚此方消。
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哺热潮腹痛满,胸前结聚此方消。
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哺热潮腹痛满,胸前结聚此方消。
一钱甘遂一升硝,六两大黄力颇饶,日哺热潮腹痛满,胸前结聚此方消。
3、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大戟芫花甘遂平,妙将十枣煮汤行,中风表证全除尽,里气未和此法程。
4、小陷胸汤: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枯蒌整个要先烹。
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枯蒌整个要先烹。
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枯蒌整个要先烹。
按而始痛病犹轻,脉络凝邪心下成,夏取半升连一两,枯蒌整个要先烹。
5、白散: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寒实结胸细辨医。
6、瓜蒂散: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蒂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蒂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蒂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病在胸中气分乖,咽喉息碍痞难排,平行瓜蒂还调豉,寸脉微浮涌吐佳。
新编方剂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身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发汗祛湿可建功。
4.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第二节辛凉解表1.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风热煮勿过。
2.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麻杏甘石汤,四药组成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邪热壅肺服之康。
第三节扶正解表1.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温疫伤寒噤口痢,祛邪扶正有奇功。
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1.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用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鞭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第二节温下1.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归硝黄,寒热并行兼补泻,温通寒积最相当。
第三节润下1.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第四节逐水1.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水饮潴留胸胁痛,咳唾引痛服之佳。
第五节攻补兼施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1.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配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第二节调和肝脾1.四逆散:四逆散非四逆汤,柴甘枳芍共煎尝;透解阳郁治热厥,调理肝脾妙非常。
2.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薄姜,疏肝解郁又健脾,丹栀加入热无着。
第三节调和肠胃1.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甘草枣人参,辛开兼补消虚痞,法在调阳与和阴。
第四节表里双解1.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是妙方。
第四章清热剂第一节清气分热1.白虎汤: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实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曼之先生新编方剂歌诀孙曼之先生新编方剂歌诀国学复兴文化论坛孙曼之先生新编方剂歌诀我给自己编写的一部分方剂歌诀(修订版)在学医过程中,我曾经给自己编写了不少常用的方剂歌诀,为了记忆方便,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写在... - Discuz! Board孙曼之先生新编方剂歌诀我给自己编写的一部分方剂歌诀(修订版)在学医过程中,我曾经给自己编写了不少常用的方剂歌诀,为了记忆方便,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写在本子上面。
现录出一部分歌诀,也许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点用处的。
A.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茯苓神,远志菖蒲龙齿参。
B.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八珍四物君,十全芪与桂,养荣去川芎,陈志姜枣味。
扁鹊三豆饮:三豆黄绿黑,小儿久热退。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除却归术易苍柏,调中益气湿热寻。
清燥加苍泽麦味,生地曲连二苓柏。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麦,芍归桔草元参贝。
百合冬花膏,痰嗽带血疗。
半夏天麻白术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参芪陈苓苍干姜,泽术麦曲荷蒂引,支饮头痛眩晕方。
白金丸、三圣汤:白金有矾郁,三圣藜防蒂。
保产无忧方:归芎钱半朴艾七,生芪芥穗八分许,贝菟各钱羌草半,枳六白芍二钱宜。
斑龙丸:斑龙鹿角霜,柏菟熟地黄,青囊加苓骨,温补奇经方。
柏子仁丸:柏子熟地断,卷柏膝泽兰。
贝母瓜蒌散,粉苓橘桔煎。
天王补心丹:补心归地苓,三参桔二冬。
朱志枣柏味,心阴亏损用。
保和丸:保和三仙陈,半苓翘莱寻。
C.苍耳子散:苍耳治鼻渊,夷芷薄葱煎。
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芍膏羌,芩草芷桔枣生姜。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姜汤,芩甘牡粉良。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虎龙牡芩参黄,苓桂半铅枣生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葛豉麦冬生地姜。
葱豉汤、葱桔汤、神白散、加减葳蕤汤、辛温解表法:葱豉解风寒,活人麻葛添;葱桔加薄翘,栀竹草更联;若加芷姜草,方名神白散;辛温解表法,防桔杏陈煎;加减葳蕤汤,桔薇薄枣甘。
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荆芷羌,草细薄荷清茶防。
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八珍四物君,十全加芪桂,养荣去川芎,陈志姜枣味。
、D. 三个承气汤:大承气汤,枳朴硝黄,小承气汤,减硝即当,硝黄甘草,调胃良方。
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汤,人参合生姜。
大顺散:大顺甘草多,干姜杏桂和。
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汤,二地芩连柏芪尝。
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芎术泽苓煎。
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丸,柏芩黄栀连,青黛木香麝,肝火惊搐谵。
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汤,二术二苓防,升葛甘芩知,茵陈苦泽羌。
当归饮:济生当归四物芪,荆防首乌白蒺藜。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桂芍甘,细辛通枣煎。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参药杞,地草杜仲归山芋。
局方定志丸:局方定志益心气,远菖参苓朱砂衣。
大建中汤:大建中汤治寒痛,参椒饴糖干姜用。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细艽芎归防,地芍桂苓草,杜仲膝参尝。
三痹去寄生,加芪断生姜。
大黄蛰虫丸:大黄蛰虫丸,桃杏虻蛭甘,芩芍与干漆,生地蛴螬全。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汤,桃硝瓜仁尝。
抵当汤:抵当蛭虻桃黄,瘀热尿利狂。
丹参饮:丹参檀香砂,行气化瘀嘉。
大补阴丸:大补阴用蜜炼丸,龟知柏地猪髓全。
大半夏汤:大半夏汤,人参蜜良。
大防风汤:大防风汤用十全,羌防杜附牛膝煎。
定喘汤:定喘苏子白果半,麻杏桑皮草芩款。
大小陷胸汤:大陷胸汤,甘遂硝黄,丸加杏葶,五味功长,小陷胸汤,连蒌夏良。
达原饮:达原砂草果,甘知芩槟朴。
导赤散:导赤有生地,草梢竹通需。
导气汤:导气楝吴木茴香,加味木瓜与槟榔。
大秦艽汤:大秦艽用羌独放,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风中经络征可尚。
端本丸(孙一奎):端本牡蛎与苦参,螺壳柏蒿曲葛根。
大柴胡汤:大柴胡芩黄,半芍枳枣姜。
E二仙汤:二仙仙茅仙灵脾,当归柏知与巴戟。
二珍汤:二珍丑楝小茴甲,二便胀闭效堪夸。
二母丸(胡天雄):二母知贝母,肺热燥痰除。
二至丸:二至补肾阴,旱莲与女贞。
二陈汤:二陈四味联,半陈苓姜甘。
金水加归地,枳茹名温胆。
涤痰菖南参,枳南名导痰。
清化去甘草,芩蒌枳杏南。
半夏术麻汤,《心悟》治风痰。
F.防风通圣汤:防风通圣硝黄草,膏知芩连芎归翘,麻主薄荆芍梗滑,表里俱实风热消。
封髓汤:封髓砂柏草,盐汤送服好,三才天地人,补阴功更高。
防己茯苓汤:防己茯苓汤,芪甘桂枝尝。
外台茯苓饮:茯苓枳参术姜陈。
茯苓皮汤:茯苓皮薏猪,腹皮通草竹。
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汤,桂枝与生姜,心悸口不渴,饮停中焦彰。
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柴粉黄,桃归甘甲长。
附子粳米汤:附子粳米汤,半夏甘枣尝。
复脉汤:复脉姜枣胡麻甘,参麦胶地酒水煎。
定经汤:定经归芍地,菟药苓柴穗。
滋水疏肝木,经来无定期。
防己地黄汤:妄行独语病如狂,一分己甘三桂防,杯酒渍来取清汁,二斤蒸地绞和尝。
风引汤:风引四黄二牡甘,龙姜四两桂枝三,滑寒赤白紫膏六,瘫痫诸风个中探。
G.桂芍知母汤:桂芍知母汤,麻甘生姜术附防。
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芍药蜜草良。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桃芍丹。
固精丸:固精沙蒺藜,芡莲龙牡宜。
固经丸(丹溪心法):固经芍柏芩,龟椿香附寻。
甘露饮:甘露斛杷芩,二冬二地茵,枳壳与甘草,阴虚湿热诊、瓜蒌瞿麦丸:瓜蒌瞿麦药苓附。
桂苓甘露饮:桂苓甘露用五苓,寒膏六一行。
古今越桃散:古今越桃散,吴栀姜芍甘。
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有甘草,清里燥湿又解表。
高良姜汤:高良姜汤温胃脘,厚朴归桂姜三片。
甘露消毒饮:甘露贝翘芩滑藿,蔻茵薄陈菖通麝。
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需,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桃红丹,香附归芎灵芝甘,元胡赤芍乌药和,膈下痞块血瘀煎。
瓜蒌汤:瓜蒌一个连皮捣,草二红半水煎熬。
龟鹿二仙膏:人有三奇精气神,求之任督守吾真,二仙胶取龟和鹿,枸杞人参共四珍。
《金匮》胸痹诸方:瓜蒌薤白白酒汤心痛彻背加半宜。
心痞胸满胁抢心,枳薤桂枝薏朴需。
气塞短气苓杏甘,橘枳生姜行滞气。
峻逐阴邪薏苡散,桂姜枳实寒饮逆。
乌头石脂椒姜附,阴寒痼结痛彻心。
H.黄龙汤:黄龙本源大承汤,加参归草枣桔姜。
厚朴七物汤:厚朴七物表里方,小承加桂甘枣姜。
厚朴温中汤:厚朴温中汤,草蔻陈木香,干姜茯苓草,散寒行气方。
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芩芍鸡子黄。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栀柏芩黄良。
藿朴夏苓汤:藿朴夏苓用赤苓,薏杏蔻猪豉泽行。
黄土汤:黄土地草,术附芩胶。
黄芩汤:黄芩芍枣甘,太少下利煎。
黄连汤:胸热胃寒黄连汤,半草桂参枣干姜。
黄连清心饮:黄连清心归草参,生地枣志莲茯神。
化肝煎:化肝二皮丹,芍栀泽贝煎。
火郁汤:火郁脾胃五心烦,升柴葛芍防葱甘。
黑地黄丸:味苍枣姜黑地黄,脾湿肾燥面青黄。
豁痰安胃丸:豁痰安胃香附滑,二陈木香苍青砂,螺壳南枳元明粉,痰积脘痛得热佳。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赤苓半,竹茹枳陈碧玉散,藿香正气汤:藿香术朴苏芷曲,半桔甘苓陈腹皮。
荷杏石甘汤:荷杏石甘汤,伏暑治之良。
回阳救急汤: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味麝寻。
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膏杏半,干姜细味小麦煎。
活人败毒散、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加味败毒散:活人败毒柴前芎,枳桔二活甘草苓,荆防败毒有薄荷,人参败毒薄姜用。
益以银翘治痈疽,仓廪散加陈米行。
黄芩滑石汤:芩滑二苓,腹皮蔻通。
J.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苍防细,芎芷芩草姜葱地。
金沸草散:金沸草荆前,细辛苓甘半。
济川煎:济川归泽升,膝枳肉苁蓉。
举元煎:举元五般需,参术归草芪。
健脾丸:健脾参术楂曲,麦芽枳实陈皮。
蠲痹汤(济生方):蠲痹芪归赤芍防,姜黄羌活甘枣姜。
九仙汤:九仙参胶桔梗,桑贝味梅款罂。
近效白术散:近效白术,甘枣姜附。
健脾丸:健脾用四君,连砂三仙陈,木香肉蔻药,健脾消导寻。
局方七气汤:局方七气半夏五,参草桂一姜引服。
(半夏五钱,人参、甘草、肉桂各一钱,生姜为引)解肝饮:解肝苏叶芍,半陈砂苓朴;土壅木郁证,湿阻气滞多。
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汤,参甘枣生姜。
橘核丸:橘核藻昆元胡索,海带楝桃木通朴。
枳实木香与桂心,行气止痛软坚多。
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莲子须,芡实龙牡沙蒺藜。
加减复脉汤:加减复脉生地黄,芍胶麦麻甘草良。
加减正气汤(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有五方,藿朴苓陈加之长。
一加杏曲腹麦茵,脘连腹胀便不爽;二加豆卷己通茹,湿阻脉络身痛溏;三加杏仁与滑石,久则酿热舌苔黄;四加草果山楂肉,秽湿脉缓苔滑良;五加谷芽苍腹皮秽湿脘闷兼便溏。
(五方均为湿阻中焦方,一二三方治疗湿重热轻,四五方治疗湿阻兼寒)K.控涎丹:控涎遂芥戟,每服钱半许。
丹溪咳血方:咳血黛蒌仁,栀诃与海粉。
L.连朴饮:连朴菖豉芦栀半,湿温热重胸腹满。
凉膈散:凉膈硝黄翘,芩栀竹薄草。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柴芩泽,生地车通栀草归。
理阴煎:理阴地归姜桂甘,阴虚呕逆腹胀满。
六味回阳饮:六味回阳饮,归地炮姜甘附参。
六和饮:六和六君瓜,杏扁藿朴砂。
,羚羊钩藤饮:羚羊钩藤芍桑菊,茯神茹贝草生地。
六味地黄汤:六味地药萸,苓泽牡丹皮;肾气加归附,益味名都气。
M. 麻黄人参芍药汤:麻参芍药桂,芪归麦甘味。
麻仁丸:麻仁亦脾约,小承麻杏芍。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轺赤豆汤,杏梓枣草姜。
麻附细辛汤:麻附细辛汤,少阴伤寒彰。
麦门冬汤:麦门冬汤麦冬多,半参梗米草枣和。
牡蛎汤:牡蛎麻黄根,黄芪浮小麦。
木防己汤:木防己汤,膏桂参尝;复发去膏,苓硝入方。
妙香散:妙香参芪远桔药,神苓木香甘砂麝。
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陈皮,枳柏吴连棱莪须,二丑硝黄兼香附,张氏棱莪吴枳去。
N.暖肝煎:暖肝枸归桂,乌沉苓小茴。
暖培卑监法:暖培卑监四君汤,加苍益智葛炮姜。
内托生肌散:内托芪乳没,丹参甘草芍。
P.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饮,玄草牛连芩,板蓝马翘蚕,升柴桔薄陈。
霹雳通关散:霹雳草乌皂,姜附大黄硝。
Q.清空膏:清空柴草羌,连芩芎茶防。
清败毒饮:清败连地芍,丹甘玄知膏,芩犀桔栀竹叶翘。
青蒿鳖甲饮:青蒿鳖甲地知丹,热伏阴分功效显。
清骨饮:清骨银柴胡连蒿,鳖甲骨皮知甘艽。
清败毒饮:清败毒连地芩,丹膏栀草竹叶寻,犀角元翘知芍桔,气血两清亦滋阴。
清震汤:清震升苍荷,雷头风可瘥。
清宫汤:清宫元竹翘麦冬,莲心犀角均并用。
清络饮:清络饮用丝瓜皮,竹扁荷银西瓜衣,再加桔草麦知杏,暑伤肺金咳声急。
清暑益气汤(李东垣):清暑益气参芪归,麦冬升葛甘草味,二皮二术柏曲泽,气虚伤暑湿可利。
清暑益气汤(王孟英):清暑洋参斛麦连,板荷瓜翠竹知甘。
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参草杷,膏胶杏麦桑胡麻。
清燥汤:清燥二术苓,生麦芪泽升,归甘柏连陈,生地柴曲行。
清带汤:清带药芡草,龙牡海螵蛸。
:清经饮:清经丹蒿苓生地,白芍黄柏地骨皮。
青娥丸:青娥故纸杜,胡桃大蒜煮。
清胃汤:清胃升连,归地膏丹。
清金丸:清金莱菔皂,痰浊阻肺消。
青营汤:青营玄参丹翘银,生地麦连犀竹心。
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膏独芎,蔓甘与防风。
牵正散:白附蝎蚕牵正散,止痉蝎蜈服半钱。
千金温脾汤:千金温脾汤,四逆加硝黄。
琼玉膏:琼玉生地三十二,参三苓六蜜十六。
(生地32两,人参3两,茯苓6两,蜂蜜16两,熬膏)清燥汤(李东垣):清燥二术苓,生脉芪泽升,归甘柏连陈,柴曲生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