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十中国科技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文艺课件(共16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文艺课件(共16张PPT)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面对工业革命后社会 的剧烈变革,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故A项 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 危机,出现了现代主义艺术,故排除B项;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使现 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故C项符合题意;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繁荣,现代主义 艺术进一步发展,排除D项。
【例2】
(2015·福建·23)列夫·托尔斯泰被 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 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答案】 C
【解析】
【例2】
(2015·山东·23)文学艺术是时代 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 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 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 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 主义文学产生 【立意与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
根据“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 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 者”,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夫托尔斯泰的 文学作品客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俄国农民 的状况,因此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故选 C项;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材料无法体 现托尔斯泰的阶级属性,排除D项。
十四 近代以来的科技和 19世纪以来的文艺
1
考 向 分 析3强 化 Fra bibliotek 练2
考 题 引 路
4
易 错 防 范
考向分析
本专题以图文并举的方式来命题,体现了本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

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很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

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宠爱,广为流行。

——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

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有,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

……自一旦禁之,则利源堵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集。

——《明神宗实录》(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成因。

(12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学问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

(6分)(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更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8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从前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可师,而不知变更。

……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

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

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美国驻中国公使田贝)与总署晤谈一次。

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斗争。

他们说,他们不能够了。

……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

”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

”我于是说:“假如他们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他们应当议和。

”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如他们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谈商。

高考新人教版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13)现代中国科技文化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新人教版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13)现代中国科技文化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09高考新人教版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13)——现代中国科技文化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扫描】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热点解读】2、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1)表现①轮船运输业: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

②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

③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④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

(2)意义: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1)表现①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②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2)意义: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报刊业走向繁荣(1)形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被称为“中国的《泰晤士报》”(2)发展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运动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如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大大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

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欢迎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如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时的《新青年》。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③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3)繁荣: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欣欣向荣。

电影事业的发展(1)1905年摄制的《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电视事业的发展(1)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适用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7中国近现代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的变迁

(适用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7中国近现代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的变迁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
第七讲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的变迁
知识结构
线索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逐渐走上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线索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封建的陈规陋习逐渐被抛弃,社会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 新习俗、新风尚、新观念层出不穷。
4.演变 (1)北洋政府: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政府大借外债,兴办了一些近代企业,进一 步壮大了官僚资本。 (2)国民政府: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巧取豪夺,官僚资本 进一步膨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将其改造成国营企 业,使人民政权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三、民族资本 1.背景: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本国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 发展。 2.发展: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 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3.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推动了 民主革命的发展。
二、官僚资本 1.背景:清朝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一些当权人物掀起了以“自强”“求富” 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2.内容: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为了求富,洋务派开 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另外,还创办学校,建成海军。 3.评价: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但是,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失 败是必然的。
主题线索
主题:以工业化为核心的近代化既是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 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 变化。 线索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洋务运动是中国早 期现代化的尝试;随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 帝国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高考历史冲刺,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考点总结

高考历史冲刺,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考点总结

高考历史冲刺,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考点总结一、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教育(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1949~1977年为第一阶段:①科技: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及计算机和生物技术方面,中国科技发展初步取得成就。

②文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但受左的路线影响,双百方针贯彻执行曲折。

③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到重大破坏。

(2)1978年至今为第二阶段:①科学技术:载人航天标志着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大发展。

②文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恢复双百方针,给科学和文艺领域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教育:改革开放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

1.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②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⑤教育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2)不利因素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2.全面理解双百方针(1)从含义上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2)从背景上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和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2012•衡阳六校联考】20、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

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A.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B.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解析】D 材料中并未涉及抵制洋货、爱用国货内容,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也未涉及到,排除C项;材料主要叙述的是国家充实银行资本为发展工商业提供贷款,这就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D项符合题意。

2.【2012•东城期末考】13.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

其中B、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B.爱国人士“实业救国”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解析】B B、C两个时期分别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时期。

A项只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C 、D两项只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只有B项的“实业救国”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时期发展的共同原因,B项正确。

3.【2012•安徽名校模拟】12.某历史研究著作中有以下插图,这张插图反映出A.实业救国思想影响扩大B.政府完全放弃抑商政策C.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D.洋务运动进入全盛时期【解析】A 图片反映的是宣统年(1908—1912年)清朝为举办大清国南洋劝业会发行的公债。

“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盛行,插图反映了当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扩大,A项正确。

B项的“完全”说法太绝对,可排除; C项出现于1912年至1919年,与“公债”的时间不符。

D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也与题干时间不符。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科技、文化、教育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科技、文化、教育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04 命题特点 ( 1) 引用原始文献史料作为背景材料ꎬ偶有 图片式材料出现ꎮ (2) 隐性考查历史核心素养ꎬ注重考查学生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ꎮ
05 命题趋势 ( 1) 在考查内容上仍将以近现 代 物 质 生 活 的变迁为主ꎬ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 化考查相对较少ꎮ ( 2) 在考查形式、难度、赋 分 等 方 面 都 将 延 续往年的风格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ꎮ
(2)社会风尚:逐步形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 会风尚ꎮ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ꎮ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ꎬ把西方的生
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ꎮ 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 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ꎬ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 辐射ꎮ 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ꎬ是 客观的ꎬ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ꎮ
时间 19 世纪中
期前后 1872 年
1873 年
创办 外国人 外国人 中国人
主要代表
« 中国丛报» « 万国公报» « 申报» ( 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 中文报刊) « 昭文新报» ( 开国人自办报刊先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资 产阶级
维新派、革命派利用报刊宣传维新、革命思 想ꎻ新文化运动时期ꎬ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 刊宣传民主科学思想ꎮ 报刊发挥着制造舆 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上的反映ꎮ 结果是在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ꎬ与西 方文化逐渐融合ꎮ
(6) 从影响看ꎬ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ꎬ促进中国社会的 向前发展ꎮ
2.认识 ( 1)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潮流ꎬ是一种历史的进步ꎮ ( 2) 具有明显的半 殖民 地半封 建 社 会 烙 印ꎬ 加 重 了 中 国 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ꎮ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

2013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湖州二模18题)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了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④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A.①②B. ③④C. ②③D.②④2.(山东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21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穿着的中国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

你认为该文最有可能发表于A.国庆一周年 B.国庆十周年 C.国庆二十周年D.国庆三十周年3.(2012年2月山东省五校高三联考18题)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

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

”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①平等思想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开设③民主政权的建立④商品经济的发展()4.(2012年2月山东聊城高三返校联考19题)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2年2月山东聊城高三返校联考21题)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

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6.(2012年2月山东省新高考联盟高三联考16题)“粉丝”是现在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

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词语 B.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C.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7.(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33题)下列图片中的服装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有可能穿在国人身上的是( )A.中山装B.旗袍C.长袍D.列宁装A.①②③ B.①②C.②④ D.①②④8.(山东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3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3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3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彼得一世改革具有明显的欧化特色,能证明这一论点的论据有()①军事改革②文化教育习俗等改革A . ②正确①不正确B . ①②都正确C . ①正确②不正确D . ①②都不正确2. (2分)下列关于照相、电影、漫画等视觉影像与文字媒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影像伸出的触角,易于满足感官世界,这恰是文字媒介的限制②影像可以化虚构为真实,其传播功能远超过文字,所以文字传播在现代社会已毫无意义③每一种影像纪实的作者,有其主观意念需要解读,文字媒介仍是必要的A . ①②③B . ②③C . ①③D . ①②3. (2分) (2016高三上·德州期中) “中国一城一邑,一岁一市之中,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罗,而致之不可枚举。

然多旋贴旋扯,往往十无一二经人之眼者,……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情不至拥于上闻矣。

”材料揭示了()A . 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B . 报纸报道贴近民众生活C .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D . 报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4. (2分) (2019高一下·玉田期中) 1905年3月,有学者在其母亲病逝后,在《大公报》上刊登《哀启》,声明:凡参加追悼会的同人,只收诗文、联句或花圈花牌;拒绝接收纸箱扎彩、银钱洋圆等物。

这反映()A . 先进习俗取代落后习俗B . 民国成立冲击旧思想观念C . 新式青年抛弃纲常礼教D . 现代文明影响了传统习俗5. (2分)(2016·海南)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A . 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B . 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 . 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 . 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6. (2分)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考重点复习讲义:第十三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考重点复习讲义:第十三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三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1 了解近代前期在饮食、服饰方面岀现的新现象1-饮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和咖啡店。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2.服饰:(1)长袍马褂:近代中国男子的通常服饰。

(2)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3)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中、西服式的特点,设计出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4)旗袍:原为满族人穿的长袍。

由于满族被称为旗人,因而这种长袍也就被称为旗袍。

20世纪20年代之后,改良后的旗袍(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变得称身得体、短袍窄袖)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5)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转向美观、得体、方便、平民化。

考点2 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1.废止缠足: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中明确规定。

2,婚姻自主: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

婚俗就简,仿效西式婚礼。

考点3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1.火车:①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

(从唐山到胥各庄)②1905年,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回铁路利权运动蓬勃开展,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轮船: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飞机: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20世纪20年代, 中国的民航事业开始起步。

4.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日常生活主要代步工具。

5.电车与汽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 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21世纪以来,家庭汽车开始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考点4 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1.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当时属于福建省)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优秀教学案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优秀教学案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2.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锻炼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
3.组织小组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他们的历史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效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他们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历史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感受历史发展的艰辛,培养他们的历史同情心和责任感。
2.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多样性,尊重不同观点,培养他们的历史包容性和客观评价能力。
3.通过分析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和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增强他们的历史信念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分析历史问题,锻炼他们的历史研究方法。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他们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学生通过总结归纳,明确近现代中国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和概念,为学生的复习和考试提供指导。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丰富多样
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播放历史影片、歌曲、图片等多种形式,再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场景。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体验感。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使得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科教文化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科教文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科教文化一、选择题1.(2013·江苏·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生活变迁——大众媒体。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

A、B、D三项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是错误的解读。

故正确答案选C。

2.(2013·梅州)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告反映出()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D.社会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答案] D[解析]据题干商行的广告,可判断仅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迁,选D项;A 项说法绝对化;B项题干未反映;C项“新变化”说法是错误的。

3.(2013·山西模拟)《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

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

”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提示“自行车的引进成为时髦男女追求时尚的一种反映”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根除,它的范围还很小。

4.(2013·咸宁)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专题练:专题十 中国科技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专题练:专题十 中国科技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十系统训练1、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2、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3、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A.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B.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C.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D.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4、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5、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6、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词宣称:“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

预定客货舱位,代客报关装货, 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

”从广告词中能够直接获得的信息是()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③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④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系统训练1、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2、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3、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中国文化符号调查”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A.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B.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C.现代传媒带来的“追星”现象已不复存在D.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4、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5、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6、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词宣称:“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

预定客货舱位,代客报关装货, 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

”从广告词中能够直接获得的信息是()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③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④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

”该记载反映出近代上海( ) A.最早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B.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C.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D.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8、如果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 ) A.B.C.D.9、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30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

下列各项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 )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②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④成功研制“银河一Ⅰ号”巨型计算机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10、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 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C.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

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12、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

材料一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材料二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

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材料三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

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

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14、材料一《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材料二材料三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

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

(不得照抄原文)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

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中国在世界科技中占的比例70% 58% 29%——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鲁迅的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我国的文学艺术逐渐呈现出平民化的趋向,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的需要。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体现了中国传统典范及文化遗产的影响;BCD表述过于绝对化。

点评:对待传统思想文化,要采取批判的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服务。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普遍”的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男女平等主要是相对于民主权利和社会地位而言,而材料信息是生活方面的“女扮男装”,故排除B项;由“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可以看出部分女性的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的习俗,故C项符合题意:民国时期的地方政府发表通令对女性发式进行干预,体现了思想保守的特点,未能体现法治精神,故排除D项。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材料“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可知,这是建立起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D项正确。

题干材料与“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无关,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不符合“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B项错误;由材料“《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比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可知,C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上海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和打破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的内容,排除③④,A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可知,这一物品是电话,故AB项排除;材料“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反映了电话可以传递信息,故D项正确,C项不正确。

所以答案选D。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从苏联引进技术之后,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引进外国技术的工作停滞;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外国科技的引进;1978年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因此与史实相符的应是A项。

【点拨】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时代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 号是在1973年,排除①③。

②④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就,故选C项。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 项错误;“三个面向”提出于1983年,故B项错误;“文革”时期“双百”方针被破坏,“文革”结束后国家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以法律形式确保文艺科技事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左”倾错误思想,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