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
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防护林造林技术研究探讨
C H EN G X I AN GYU AN LI N G
晋 西北黄土丘 陵沟 壑 区防护林造林 技术研 究探讨
刘 永 强
( 山 西 省 五 寨 县 林 业局
0 山 西省 . 水 土 流 失 问题 一 直是 一 个 重要 的 环 境 问题 。 桃而言, 其可 以采取截干栽植的方法 , 从而将成活率提高 2 0 % 。
l 5厘 米 。
为4 米。 对坡面采取防渗处理 , 避 免坡 面 径流 下渗 导致 的缺 水 , 可 以将集 水坡 面设置在水平沟上方 。 可 以铲除水平沟上方坡面的杂 草之后 , 用铁锹拍 打坡面 , 将土壤砸 实 。也可 以先 用铁锹拍 打坡 面, 再将塑料薄膜铺设在坡面上 , 进 行防渗 。 集流造林技 术在晋西北黄 土丘陵沟壑 区 的沟 坡防护林 造林 中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与一般 造林技术相 比 , 急流造林技 术可 以 提高防护林的成活率 。 使用砸实拍广坡面 的方法可 以将油松 的造 林成活率提高 2 5 % , 将落叶松 的造 林成 活率提 高 1 8 % 。 使用铺设塑 料薄膜 的方法 可以将 油松的造林成活率提 高 2 8 % , 将 落叶松 的造 林成活率提高 2 4 % 。 3 . 4对干旱地 区进行雨季造林 晋 西 北 黄 土 丘 陵 沟壑 区 的气 候 特 点 为 夏 秋 降 雨 量 较 多 , 冬 春 降 雨 量 较 少 。在 冬 春 干 旱 季 节 , 该地 区 的 土 壤 含 水 量 不 到 5 % , 红 土沟 坡 的含 水 量 甚 至 更 低 。如 果在 此 时 进 行 造 林 , 则 苗 木 的 成 活 率 非 常 低 。夏 秋 两 季 具 有 较 多 的 雨 水 , 但 在 秋 天栽 植 防 护 林 幼 苗 后, 防护 林 幼苗 往 往 由 于难 以耐 受 冬 天 的低 温 以及 春 天 的 大 风 和 干旱 , 存 活率 也 不 高 。 由此 可 见 , 在 进 行 防护 林 造 林 时要 充 分 考 虑 气候特 点, 错 开土 壤 干 旱季 节 , 将 雨 季 降 水 充 分 的利 用 起 来 , 使 苗 木 的成 活 率 得 以提 高 。 本次实验 中对油松和柠条进行 了雨季造林 , 并在第二年夏季 对栽植 的树苗 的成活率进行 了调查 , 并与春季 造林 的成活率进行 比较 。 比较 结 果 显 示 , 雨季造林成活率普遍高于春季造林 , 油 松 的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造林整地工程效益的研究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造林整地工程效益的研究
张志强;王礼先;洪惜英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3(15)2
【摘要】本文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入渗、土壤水分动态以及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等几个方面对不同整地工程的效益进了研究.结果表明,整地工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度,进而增大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同时改善了土壤入渗性能,为土壤水分的贮存和保持创造了条件.整地工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整地工程土壤水分具有年内变化周期,以4、5、6月份为土壤于旱期.这期间除穴状整地外,其他各种整地工程土壤含水率比同坡向荒坡均有较明显的增加.其中,隔坡反坡梯田效果最为显著.
【总页数】5页(P63-67)
【关键词】水土保持林;造林;整地
【作者】张志强;王礼先;洪惜英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7.220.2
【相关文献】
1.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欧李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J], 李金峰;刘林;杜俊杰
2.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几种优良牧草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J], 张启民;张文婷
3.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冠截留的研究 [J], 张建军;贺康宁;朱金兆
4.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规律研究 [J], 贺康宁;张建军;朱金兆
5.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水量平衡的研究 [J], 杨海军;孙立达;余新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晋西黄土区长期植被恢复对土壤表层入渗与水分储量差异的影响
n
f
i
l
t
r
a
t
i
onandand Wa
t
e
rS
t
o
r
a
ei
n
g
Lo
e
s
sAr
e
ao
fWe
s
t
e
rnPr
o
v
i
nc
e
,
,
,
L
i
uXi
ru1 2 ,FengTi
an
i
ao1 2 ,WangP
i
ng1 2 ,
j
,
,
,
,
Zhang Yu
f
e
i1 2 ,Xi
ong Yi
ngnan1 2 ,GaoQi1 2 ,Ba
[方法]以黄土残塬沟壑区典型的 4 种植被恢复类型(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天然林)为研究对 象,
测定 4 种植被恢复类型下表层 30cm 内土壤入 渗 过 程,同 时 测 定 土 壤 容 重、机 械 组 成 等 土 壤 理 化 性 质,并
且监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核算土壤水分储量 并 进 行 差 异 性、相 关 性 和 主 成 分 分 析,最 后 通 过 3 种 土 壤 入
nu
st
abu
l
ae
o
rmi
s pur
ef
o
r
e
s
t> Ro
b
i
n
i
a
f
eudoacac
i
a pur
ef
o
r
e
s
t> Pl
a
晋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成因与对策
晋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成因与对策摘要:晋西北地区位于山西省北部的雁北地区西部,在内、外长城之间,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当地居民长期对资源的不当利用,以及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该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愈来愈突出,严重威胁着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通过对该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的了解、分析,提出可行对策,以期为促进该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晋西北水土流失对策可持续发展一、晋西北地区概况1.1自然状况:本区地貌上主要以黄土丘陵为主,除紫金山、黑茶山、人祖山等石质山地外,整个地表普遍为黄土所覆盖,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黄土厚达几十米至百余米。
经流水的长期侵蚀切割,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这里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多,它们都发源于东部吕梁山脉,主要河流从北到南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岚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屈产河、昕水河、清水河、鄂河等11条黄河一级支流。
这些河流大多源短流急,河道比降甚大,加剧了水土流失。
1.2水土流失现状:晋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且以暴雨侵蚀和洪流侵蚀表现最为突出。
根据野外调查和前人研究结果发现,该区沟谷侵蚀形态发育非常明显,水土流失面积12600(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1%。
另外,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旱洪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严重失调,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
二、水土流失成因2.1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地质地貌、植被、土壤等。
2.1.1降水因素。
降水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外营力。
该区年降水量一般为450~600mm,降水年际变化大且时间分布极不均匀,多雨年往往是少雨年的2~5倍,降水量的70%以上集中在7、8、9个月,并多以历时短、强度大、范围小的暴雨形式降水,多数情况下一次暴雨的降雨量都超过全年降雨量的10%。
2.1.2地貌因素。
地貌因素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地面坡度大小、坡长、坡形以及沟壑密度等与水土流失有很大关系。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用 的。
2 2 水 保 专 业 队 治理 模 式 .
水保 专业 队是 市场 经济体 制下 ,以利 益 为纽带组 建 起来 的经 营实体 ,以具有法 人 资格和 经济独 立的 工 程建设 承包 商身份 出现在社 会上 , 以投标 竞争方 式 并
2 9县 。虽 然 目前 已有 1 3的水 土流失 面积得 到 治理 . / 但还 未得 到根 本控 制 。
12 水 土流 失地 区干旱 严重 , . 灾害频 繁
生态修复主要是针对人 口稀少的大面积生态脆
弱 区 ,利用 生态 系统 自然演 替进 程 ,加 上人 为诱导 和
控制 , 以达 到恢 复植被 的 目的 。经过几 十年 的实践 , 我 国水 土保 持 业 已形 成 一套 比较 成熟 的技 术 路线 和经
2 山西水 土保 持 生态建设 模式 分析
2 1 生态修 复模 式 .
18 .9亿 t 相 当 于每年从 流 失的土 壤 中带走 约 100t , 0
肥料 。 蚀 最严重 的 是晋西 黄土 残塬 沟壑 区和黄 土丘 侵
陵沟 壑 区 , 北起 左云 , 至 乡宁 , 南 紧临黄 河狭 长地 带共
难 以拍 卖 , 即拍 卖的 数量少 , 治理 速度 慢 , 众积 极性 群 不 高等 。 I4 计 划经 济体制 下形 成的投 资 办法 、 . 管理体 制 、 组 织形 式与 市场 经济发展 极 不适应 我 国改 革开放 已经 2 0多年 , 村土 地 承包 到 户 , 农
我修 复 , 高植 被覆盖 度 , 提 减轻水 土流 失 , 水土保 持 是 工作 的新 思 路 。生态 修 复模 式对 于 山西 省人 口稀 少 、
湖北省宜昌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一月大联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宜昌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一月大联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7年7月4日,中俄双方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之路’。
8月31日,“天健”轮满载风电设备从连云港出发,穿越北极东北航道,经俄罗斯到达丹麦。
据估计,北板圈内的常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凝液的蕴藏量相当丰富。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中俄两国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及战略意义是①比传统航道节省运费②促进沿线各国开展国际贸易③彻底解决我国天然气供应整体不足的现状④促进环北冰洋周边地区的全面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有人提出:短期内白令海峡不会成为“北方马六甲”,其理由不正确的是A.开发成本高,需要先进的技术B.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C.器劣的自然环境D.可航行期短3.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其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A.三面环海,风力大B.距冬季风源地较近C.夏秋季台风较多D.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2.“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2.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①退牧还耕②积极开发新能源③控制人口增长④防治水土流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北村位于广州城区北郊,距中心城区约18千米,下图表示其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时间发展,北村①产业( )A.粮食比重下降B.从业人口增加C.占地面积增加D.产值降低2.第二个阶段初期,北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A.土地资源B.劳动力资源C.矿产资源D.水资源3.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010年后北村需要( )A.扩建厂房,改善工业条件B.扩大市场,增加工业活力C.降低租金,吸引外来投资D.治理污染,发展服务业4.下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时南极海冰范围是一年中最大值,2月时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值。
陕北晋西黄土丘陵沟壑残塬区水土保持林有效覆盖的探讨
2 水 土 保 持 林 系统概 述
水土保 持林 是指 以防止 、减少 水土 流失而 营建 的人 工林 和天 然林 ( 主要 功能 为 防护 性 ) , 包括 乔 木 林 和灌木林 。在 土壤侵 蚀模数 较 高的陕北 晋西 黄土 丘 陵沟壑残 塬 区 , 水 土保 持 林 主要 防护 功 能表 现 为 通过 林冠 层 、 林 下地 被 物 与枯 落 物及 林 木 根 系等 形
o n
防水 罡 , 土保 持 林 的 有效 覆 盖 , 有 助 于 寻 求 用最 经 济 的途 径 有 效 遏 制 水 土 的 严 重 流 失 。 文 章 从 有 效 覆 盖 率在 实践 中的 指
导 出发 , 探 讨 了本 区域 的 水 土保 持 林 系统 的重 建策 略 。 护
林 n
性也 相对特 殊 , 据 其 特 殊 功能 的不 同 , 可分 为 坡 面 、
沟头 、 沟底 防护林 和塬 边 、 水 库 防护 林 、 淤 地坝 护 岸 林、 防风 固沙林 等 ] 。其 主 要从 调 节 降水 和地 表 径 流 2个方 面来实 现 , 通过 乔 、灌木 林 冠 层对 天 然 降
积 承载 能力和 经济收入 l _ 】 ] 。在 水土 护 林体 系 , 陕 北 晋西 黄 土 丘 陵沟 壑残 塬
然 条件 的 限制 , 该 区域工业 并不 发达 , 土地利 用 以农 业 用地 为 主 , 区域 内塬 面 、 沟坡 和沟 谷三大 地貌单 元 共 同构 成 了陕北晋 西黄 土丘 陵沟壑残 塬 区的主要 地
水 的截 留 , 改变 降落在林 地上 的降水 形式 , 削弱 降雨 强度 和对地 面 的冲击 。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方山县为例
理 的土地 利用 规划 , 开展 土地 利用 结构优 化 调整 , 对
2I / , 水期 流 量 为 1 0 s 最 大 洪 峰 流 量 I s枯 T .5m / ,
于 土地 资源开 发和 经济 发展具 有 重要 的意 义 。
于生 态效益 的发 挥 , 又可提 高土地 利 用的 经济效 益 , 合 生态经 济 可持 续发 展 的需要 。 符
关键 词 :土地 利 用 线性规 划 方 山县
中 图分 类号 : 3 1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10 2 1 )2 0 9 4 F0. 0 80 2 ( 0 0 0 - 1 - 0 0
收 稿 日期 : 000 5 2 1-22
方 山县 山 高 沟深 , 地 居 多 , 坡 土壤 质 地疏 松 , 抗 蚀 能力 差 , 而且 土地 干 旱 瘠 薄 , 被 稀 少 , 雨强 度 植 降
大且 集 中 , 土流失 严重 。据 方 山县土地 详查 资料 , 水
口 学 术 天 地
晋 西 黄 土 丘 陵 沟 壑 区 土 地 利 用 结 构 优 化 研 究
— —
以方 山县 为 例
许建定 张树 华 王百田 张春林 ( 1山西省水土保持科 学研 究所 2北京林 业大 学水土保持 学院)
摘 要 :以晋 西黄 土丘 陵沟壑 区的 方 山县 为例 , 出 了该 区的 土地 利 用 结构 优 化模 式。根 据 方 山县 的 提 土地利 用和社 会 经济发展 现 状 , 用线 性 规 划 模 型 对 土 地 利 用 结 构进 行 优 化 调 整 , 运 获得 规 划 目标 年 ( 0 0 2 1
陕西残塬沟壑区生态经济林经营体系研究
同时采用 综合 抗旱 造林技 术 , 才能 更为有 效 地提高 水
尚丁 川
马吉 海
水 是 制 约 陕西 残 塬 沟 壑 区生 态经 济 林 发 展 的主
经 济林 必 须 进 行 人 工 整 地 。在 几 种 整 地 方 式 中 , 以
要 因素 , 特别 是前 期 干旱 不仅 降 低 经济林 的造林 成 活 率, 而且 严 重影 响着 核桃 、 椒 等生 态 经 济 林 的正 常 花 开花、 坐果 、 实生 长 、 熟及 树体 生 长 。 果 成 因此 , 因地 制
下 山、 泥不 出沟 的 防治 效 果 , 长 久 困扰 人 们 的水 土 使
流 失得 以控 制 。
量 只有 10毫米 , 5 土壤 含 水 量极 低 , 本 无 法满 足 幼 根 树成 活 和生 长结 果对 水分 的需 要 , 而大 大 影 响造林 从
成 活率 和树体 正常 生长结 果 。 9 5 %的 降雨量 往往 集 中 分 布在 7月 ~9月 份 , 无水 保 措 施 , 常形 成 地 面 因 常 径 流 , 带 大 量 泥土 , 成 严 重 的 洪 涝 灾 害 和水 土 流 携 造
仅 5 0多 毫米 , 年 3月 一4月份 春 季 植树 季节 和 核 0 每 桃、 花椒 等 经 济林 开 花 、 果 、 实 生 长 、 实 成 熟 及 坐 果 果
新 梢 旺盛生 长期 , 要充 足 的水 分供 给 。 而此 时降 雨 需
然 完好 无损 。真正 起 到 了防洪 固土作 用 , 收到 了水 不
建 园整齐 度 。
展时 只有 因地制 宜 、 学搭 配 、 理种植 , 能获 得最 科 合 才
佳 经 济效益 。通 过观察 , 先后 引进 推广 的花 椒优 良品 种龙 王 帽 、 窝 蜂 、 一 大红 袍 、 安 1 等 和薄 皮 核桃 、 秦 号
分析晋西水土流失对生态的危害及水土保持防治对策研究
分析晋西水土流失对生态的危害及水土保持防治对策研究晋西黄土高原地区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可能性非常大,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对晋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对晋西水土流失现象深入分析,明确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据此制定水土保持防治对策,避免水土流失现象,保障晋西地区生态安全。
标签:晋西地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防治对策引言就目前来看,水土流失与自然生态平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发生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地区,通常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对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造成晋西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非常多,不仅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为开采活动等方面也会导致晋西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必须按照水土流失起因制定水土保持防治对策,保证晋西地区生态安全,为促使晋西地区生态发展提供参考。
1、水土流失对生态的危害晋西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对土地资源、气候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危害和影响。
把握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危害,是提出防治对策的第一步,从现象入手探究发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1.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晋西地区现存沟壑七万多条,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占据50%,沟壑分部密切,将晋西地区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地块,导致晋西地区可用土地资源面积缩小。
一旦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势必造成地块沟壑充水,影响晋西地区地面完整性。
除此之外,水土流失现象破坏原有的地质结构,对土壤的肥沃性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势必造成土地硬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作物的成活率,制约农业和经济的水平提升。
1.2气候变化众所周知,晋西地区属于我国黄土高原重要组成部分,受黄土高原土壤性质的影响,晋西地区植被种植面积远远小于其他地区,加上晋西地区常年气候干旱,无形中加大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可能。
当河床附近发生水土流失之后,会致使部分河流的水位升高,改变原本的水源状态。
晋西黄土高原山地果园不同材料水窖效益分析
3 —5 0 0 浆砌石
5 。l 0_ 丽 混凝土
深度较大, 蓄 苇 竺 麦, 肇 塞 = . 要 施工简便。投资 窖 工要 霉 防 ! 拱施 求高, 特 鬟 i 薄 要 施工简单。 点 釜i 工 求 l 塑 墼 :盔 壁 .垂 蕉 壅 壶. 董 量 垒 毯 :蠢
式中:卜
m o
及不 良的地质条件 。
在 7 一9 ,占全年 降水 量的 7 月 月 0%,且年际变
表1
积( ) 2 0—3 o
2 5 0 O
目 前常见的水窖型式及其特点 , 表 l 如 所示 :
水窖类型及 其特点
材料
混凝土
混 凝±、 砖砌、 胶泥 、 塑膜
3 O一6 o 混凝土 、 砖砌
防渗性 能的 同时,研 究 了利 用 3 种水窖收集的雨水对山地果园进行补灌的经济效益 ,进 而提 出 了适合 当地 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水窖类型。结果表 明:对于规模较大的山地果 园适宜选用混凝
土水窖 。时于规模较小的果园则适宜选用土水窖。 关键词 :水窖 雨水利用 山地果 园 经济效益 黄土高原 中图分类号 :S7 V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1 ( 0)2 06 3 2;T 23 0 8 2 2 60- 1- 00 0 0 0
黄土高原属半干旱地区, 天然降水量较少 , 随着 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供需矛盾 日 紧张 ,如何高效 趋 利用雨水资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水窖是雨水集蓄
化较大 。春季干旱多风 ,气温 回升快 ,昼夜 温差 大 ,十年九旱 。秋季常有短时问连 阴雨天气出现 。
土壤主要为黄土母质上发育的碳酸盐褐土 ,其次为 利用最为常见的设施 ,也是雨水集流系统的核心。 草灌黄土性褐土 ,土层深厚 ,层次过渡不 明显 ,呈 进入 2 世纪 9 年代以来 ,水窖这一古老的汇集雨 碱 性反 应 。林场 山地 果 园总面积 约 7 ( 0 0 2m h 鲜 水 的小型蓄水工程 ,也突破了传统的主要用 于解决 果 ) ,拟设计微灌 区果 园面积约 3 . 33 h ,主要 3m 人畜饮水的模式 ,向 “ 窖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 树种为苹果、梨、杏 。 展 ,各地提 出了适合 当地特点的水 窖农业发展模 试验设计 中主要是通过路面以及人工平整 的集 式 ,如甘肃 的 “ 2 雨 水集流 工程” 、内蒙古 的 流面进行雨水 的收集 , 11 水窖的类型有混凝土水窖、 砖 “ 1 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宁夏的 “ 12 窖水 蓄流节 砌水窖和土水窖。试验以山地果园中梨园为试验对 灌工程 ”等 。但实 际生产 中存在诸如水 窖的水质 象 ,利用水窖集蓄的雨水对果园进行补充灌溉 ,以
筑牢山西生态安全屏障——解读《山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
筑牢山西生态安全屏障——解读《山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佚名【期刊名称】《山西水利》【年(卷),期】2018(034)008【总页数】3页(P50-52)【正文语种】中文水土保持的“山西经验”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海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山西各地就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并涌现出阳高县大泉山、平顺县西沟、昔阳县大寨等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创户包治理小流域、“四荒”拍卖等治理经验。
省委、省政府每两年一次召开小流域治理工作会,及时总结经验,出台政策,发动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2005年又出台民营水保大户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在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等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治理,截至2017年底,山西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18 161座,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0%,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强度减轻了,全省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我省不仅坚持综合治理、持续治理,集中连片推进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还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水保工程,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大力开展水平梯田和坝滩地建设,改善农业耕作条件;大力发展双季槐、翅果油树等兼具保土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山地水土保持经济作物;通过水保综合治理,治理了一方水土,富裕了一方百姓,发展了一方新产业,让昔日的荒滩烂沟,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既绿了黄土地,又富了老百姓。
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规划》指出,虽然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目前仍有近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未进行治理,且这部分水土流失面积立地条件更差,治理难度更大。
山西省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治理模式探讨
山西省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治理模式探讨李慧玲(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心,山西太原030001)[关键词]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治理模式;山西[摘㊀要]山西省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严重,一些侵蚀沟已经发展到了村镇边缘㊂通过实施塬面保护项目,采用塬边沟头筑埂㊁坡耕地整治㊁塬坡引蓄排水等治理措施,一级一级层层拦截,有效地防治了项目区沟头前进㊁沟道下切㊁沟岸扩张,既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㊂[中图分类号]S157㊀㊀[文献标识码]C㊀㊀[文章编号]1000-0941(2019)11-0057-021㊀项目概况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决策部署,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基础上于黄土高塬沟壑区开展的以塬面保护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项目㊂根据山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区划,黄土高塬沟壑区主要包括临汾市的吉县㊁隰县㊁大宁县㊁乡宁县㊁蒲县和汾西县等6个县,总面积为8566.79km2,计划分4年实施,共保护塬面490km2,目前已实施了2年㊂2㊀黄土塬侵蚀现状及危害2.1㊀塬面侵蚀现状及危害黄土高塬沟壑区也称黄土塬,黄土塬由塬面和塬坡组成,塬面地形起伏较小,开阔平坦,包括塬中和塬边,塬中地面坡度一般小于5ʎ,塬边坡度多在5ʎ 8ʎ之间㊂山西省6个县共有576个塬,其中塬面面积小于1km2的塬有469个,占总数的81.42%,塬面比较破碎㊂6县塬面总面积为532.27km2,塬面水土流失面积为361.29km2,占塬面面积的67.88%㊂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项目区塬面缩小,塬面径流下泄导致沟头前进㊁沟岸扩张㊁沟道下切,自然灾害频发㊂2.2㊀侵蚀沟侵蚀情况及危害项目区内有侵蚀沟3408条,其中长度在0.05 0.5km之间的Ⅰ级沟道2622条,长度在0.5 1km的Ⅱ级沟道655条,长度在1 3km的Ⅲ级沟道897条,长度>3km的Ⅳ级沟道35条(表1)㊂一些沟道两侧沟岸及沟头无任何防护措施,雨后汇流水对沟头及沟岸不断冲蚀㊂众多的侵蚀沟不断蚕食耕地,并将完整的耕地分割成碎块,致使耕地逐年减少,粮食生产能力降低,基础设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表1㊀项目区沟道情况统计条县名各级沟道数量Ⅰ级沟道Ⅱ级沟道Ⅲ级沟道Ⅳ级沟道吉县58920200隰县713179740乡宁20449031汾西65000大宁69846224蒲县35317900合计26226559635沟头沟边侵蚀向着村镇边界逐渐靠拢,有些甚至已经侵蚀到了村镇边缘,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塬面治理和保护十分必要和迫切㊂3㊀黄土塬治理模式3.1㊀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塬边布设沟头防护工程,形成第一道防护体系㊂主要形式为沟边埂,用于拦截塬面汇水,增强入渗㊂当沟边另有多处径流分散进入沟道时,围绕沟边全面修建沟边埂,防止耕地汇集径流蚕食塬面,控制塬面侵蚀及沟岸扩张㊂沟边埂为土质梯形断面,顶宽0.4 0.5m,埂高0.5 0.8m,底宽1.1 1.6m㊂立地条件比较好的沟边埂上可以种植灌木,如隰县㊁蒲县多在沟边埂上栽植了抗性强且产油量高的油用牡丹㊂塬边缓坡地上进行坡耕地整治,拦截一部分坡面汇水,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形成第二道防护体系㊂坡耕地整治以坡度为5ʎ 15ʎ的机修土质硬坎水平梯田为主,通过机械施工结合人工平整修筑,最终将坡耕地改造成沿等高线排列,且地边有埂的台阶式田块,主要种植农作物㊂塬坡采用小型雨水集蓄利用及径流排导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以引㊁蓄㊁排为主的第三道防护体系㊂经沟㊃75㊃中国水土保持SWCC㊀2019年第11期边埂拦截㊁塬面入渗后剩余的径流,以及村庄㊁道路汇集的雨水通过引水设施引至沉沙池,经沉淀后汇入蓄水池,超过蓄水池容量的通过排水设施,经消力池消能后安全排放至沟底坡度较缓处,防止塬面侵蚀沟的溯源侵蚀㊂另外结合项目区实际,在塬面上㊁沟边埂上㊁易产生径流的乡村道路两侧㊁开挖形成扰动土的路面上,按因地制宜㊁适地适树的原则,栽植当地适生的树种,同时加强对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从塬面到沟底多级拦蓄汇水的固沟保塬防护体系㊂3.2㊀治理模式坡面引蓄排水工程为塬面保护项目的核心内容,从已经实施的项目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多蓄少排型,另一种是全排型㊂3.2.1㊀多蓄少排型当塬面侵蚀不严重,塬面较完整且种植经济林果并有灌溉需求时,需要采用多蓄少排型的引蓄排水工程,即在村镇周边降雨汇流的地方修建蓄水池,收集经沟边埂拦截㊁塬面入渗后剩余的径流,以及村庄㊁道路汇集的雨水,以满足灌溉需求㊂蓄水池应布设在地势低洼的集中汇流区域处,根据实地测量并结合当地居民的经验综合选址,有些是在已经开挖的涝池基础上进行改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或矩形结构㊂乡宁县东廒村塬面保护工程,措施布局为将汇水通过矩形断面引水渠引至长4m㊁宽1m㊁高2m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沉沙池,淀清后通过暗涵进入蓄水池,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形结构,容积1000m3,超过蓄水池容量的水经暗涵进入深24m㊁直径2m的钢筋混凝土竖井,经过18m的排水隧洞直接连接排水明渠到沟道中间平缓处,最后经消力池消能后排至沟底㊂当地有灌溉需要的百姓自行配备抽水泵从蓄水池中抽水,再运送至林地中浇灌㊂3.2.2㊀全排型当塬面侵蚀较严重,塬面较破碎且没有经济作物,没有灌溉需求时,采用全排型,即直接将塬面㊁道路汇水通过排水设施排至沟底㊂排水形式要充分结合项目区的实际地形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条件,选用适合项目区的排水形式㊂根据排水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1)明渠排水㊂当蓄水池距沟道较近,不涉及占地影响时,采用明渠排水的形式,这种排水方式施工简单,但渠道容易淤积,需定期对渠道进行清淤,防止影响渠道排水㊂当渠道所在位置有交通要求或需要防止道路两边山体塌方掩埋渠道时,须采用明渠加盖板的暗涵型式㊂如乡宁柳涧村塬面保护工程,排水渠采用C20混凝土砌筑矩形断面,过路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加盖㊂(2)管道排水㊂当蓄水池与沟底连接段坡度较缓㊁坡度变化不大时,采用管道连接蓄水池与末端消力池排水㊂因管道水流快,水压力较大,所以管道不能布设太长,且管道连接段需要加设镇墩以保持稳定㊂管道可选用防腐钢管㊁PVC管㊁混凝土管等㊂山西省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大部分选用螺旋波纹钢管,采用1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径㊂(3)竖井连接隧洞排水㊂当蓄水池与沟底连接段坡度较陡㊁坡度变化较大且落差较大时,可采用竖井连接隧洞的排水方式,防止产生跌水冲蚀管道㊂竖井底部堆放干砌块石护底消能,采用开挖1m衬砌1m的方式以保证施工安全㊁结构稳定,竖井与隧洞进水处要平滑连接,以保证进水顺畅㊂竖井结构稳定,自身也可以消除一部分能量,使用寿命长,但相对管道而言施工比较复杂㊂蒲县伍坡村塬面保护工程,汇水经12m引水暗涵,流入混凝土沉沙池中(沉沙池上加装钢筋混凝土盖板),通过内直径2m的钢筋混凝土圆形竖井连接底宽1.2m㊁高1.7m的城门洞型无压隧洞,再流入底宽1.2m㊁顶宽3.2m㊁高1m的梯形排水渠中,最终通过混凝土消力池消能后排入沟底㊂4㊀治理成效项目从2017年开始实施,经过两年的治理,已保护塬面210km2㊂为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展㊁治理效果和投资效益,加强项目管理,完善治理体系,科学评价项目实施效益,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水平的单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宁县项目区,采用遥感航测㊁现场调查㊁抽样调查等多种监测方法,对不同措施数量㊁配置部位㊁质量及运行状况,包括单项工程措施蓄水保土,控制沟头前进㊁沟底下切及沟岸扩张等效果,植物措施成活率㊁保存率等进行了监测㊂监测发现,通过实施沟头防护工程㊁引蓄排水工程㊁塬面坡耕地整治,有效地防止了沟头前进和沟岸扩张,保障了塬边线稳定,有效遏制了塬面侵蚀,保塬固沟效果良好,得到了项目区百姓的一致好评㊂[作者简介]李慧玲(1987 ),女,山西绛县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㊂[收稿日期]2019-07-24(责任编辑㊀张培虎)㊃85㊃中国水土保持SWCC㊀2019年第11期。
山西省黄土残塬沟壑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规划研究
第2期2019年6月山西水土保持科技No.2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Jun.2019口综合论述山西省黄土残嫄沟壑区“固沟保嫄”综合治理规划研究聂兴山王志坚赵昌亮王小云王静杰刘一乐(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摘要:山西省的黄土残堀沟壑区,主要分布在临汾市西部山区的隰县、大宁、蒲县、汾西、吉县、乡宁等6个县,总土地面积8566.79krr?,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674.00km2,占到力.9%。
该区域嫄大沟深,塀面主要为农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属全省的重点治理区和扶贫攻坚区。
为了固沟保堀,保障粮食安全,开展综合治理十分必要。
在分析基本区情和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编制了综合治理规划,可为水土保持提供宏观指导。
关键词:固沟保圾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残堀沟壑区山西省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0120(2019)02-0001-08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水土保持发展“十三五”规划》及专项规划的要求,山西省水利厅于2018年9月,安排我所编制《山西省黄土残嫄沟壑区“固沟保嫄”综合治理规划》。
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任务。
1基本情况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其残嫄沟壑地貌以临汾市西山地区为主体,主要分布在芝河以南、汾河以西、鄂河以北广大区域,涉及隰县、大宁、蒲县、汾西、吉县、乡宁等6个县,总土地面积8566.79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674.00km2,占到77.91%。
该区域黄土深厚,嫄边残破,沟深坡陡,在严重水土流失下,沟壑越冲越大,嫄面越来越小,地形越来越破碎,从而导致水资源贫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不发达,目前仍属全省重点扶贫攻坚区和重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
1.1自然简况1.1.1地形地貌黄土残塀沟壑区嫄沟相间,沟壑纵横,沟壑与嫄面相连,呈“树枝状”分布,呈现嫄、坡、沟、川等形态。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荒坡地可持续治理模式研究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荒坡地可持续治理模式研究
王延平
【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8)001
【摘要】根据荒坡地不同坡度的生境特点,采用针对性的工程措施与适宜的生物措施结合,研究提出了以兼用型速生优质饲草--草为生物措施的先行草种,解决了工程措施后当年大面积裸露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与核桃、刺槐、沙棘等乔灌林木优化组合,形成当年、短期和长期持续稳定的综合治理模式,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同时为当地舍饲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优质饲草,实现山川秀美与畜牧业发展双赢.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王延平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0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坡地刺槐不同皆伐更新幼林地土壤水分动态 [J], 刘增文;余清珠
2.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红土泻溜面防治模式研究 [J], 柴亚凡;周波;吕忠明;丁红春
3.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残塬沟壑区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J], 刘增文;段而军;付刚;崔芳芳
4.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坡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J], 王玉华;王一鸣;吴发启;张玉斌;;;;
5.土壤潜在侵蚀最严重地区──黄土残塬沟壑区──以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为例 [J], 张丽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残塬沟壑区生态经济林的经营体系研究
残塬沟壑区生态经济林的经营体系研究马吉海;王刚;陈鹏;王晨【摘要】干旱少雨是影响陕西残塬沟壑区生态经济林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结果的主要因子。
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营林效益,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的实施,于2009-2012年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开展了以蓄水保水为中心的生态经济林抗旱营造技术研究,总结出了具有陕西残塬沟壑区特点的以蓄水保水为中心,以隔带反坡水平沟整地和配套抗旱造林技术为主要措施的经营体系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了前期干旱缺水对造林及树体生长的影响,为生态经济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技术与方法。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生态经济林;营造技术;残塬沟壑区;陕西【作者】马吉海;王刚;陈鹏;王晨【作者单位】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陕西铜川727000;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陕西铜川727000;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陕西铜川727000;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陕西铜川72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2水是制约陕西残塬沟壑区生态经济林发展的主要因子,特别是前期干旱,不仅降低经济林的造林成活率,而且严重影响着核桃、花椒等生态经济林的正常生长、开花、坐果和果实生长、成熟。
因此,因地制宜改进造林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提高苗木成活率和营林效益,是该地区生态经济林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为此,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漆水河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于2009—2012年在陕西铜川市王益区开展了以蓄水保水为中心的生态经济林抗旱营造技术研究,总结出了适宜陕西铜川残塬沟壑区条件的生态经济林发展模式和经营体系,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
1 降水资源状况及利用前景陕西残塬沟壑区是水资源匮乏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没有灌溉条件,年均降水量仅500多mm,干旱少雨,且分布不均。
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覆盖流域的水文响应
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覆盖流域的水文响应郑芳;张建军【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植被覆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的天然次生林流域和人工林流域为对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流域的年径流量、雨季径流量均小于人工林流域,天然次生林流域的年总径流量、雨季径流量分别是人工林流域的58.57%、48.04%,年地表径流量、雨季地表径流量分别比人工林流域减少了82.95%、81.12%;人工林流域的基流量为零;在短历时高雨强的降雨形式下天然次生林流域的削洪效应显著,其单位面积洪峰流量比人工林流域减少了83.41%;不同植被覆盖下径流对不同雨型的响应不同,人工林流域在A型雨条件下的单位面积洪峰流量是B、C型雨的10.08倍、3.35倍,天然次生林流域在A型雨条件下的单位面积洪峰流量是B、C型雨的6.79倍、1.64倍.【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20【总页数】10页(P5475-5484)【关键词】径流;植被覆盖;流域;黄土区【作者】郑芳;张建军【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山西吉县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山西吉县,042200【正文语种】中文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疏散,抗侵蚀能力弱,在以高强度降水为主要降雨形式下,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森林植被可以通过截持雨水、固土防蚀等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泥沙量[1]。
几十年来许多研究者已对森林植被与降雨径流、泥沙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2-7]。
Sun等[8]建立了区域产流模型并应用于美国东南部地区,结果表明植被的减少会引起年径流量的增加。
Muela等[9]对地中海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进行研究后指出,森林植被可以削减径流、减少土壤流失。
王礼先[1]等认为干旱地区森林植被能够涵养水源,减少洪水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
吴钦孝[10]等对油松林地的产流产沙过程进行多年观测后指出,枯枝落叶层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晋西北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研究
晋西北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研究
刘勇;冉大川;罗全华;刘斌;吴永红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
【年(卷),期】1997(17)5
【摘要】通过应用晋西北地区淤地坝典型调查资料,结合水文观测资料的分析,
提出:把淤地坝按已经淤满和正在淤积尚未淤平分别计算年减洪量和年减沙量,使计算结果符合多洪多沙年(丰水年)淤地坝多蓄多拦这一基本特征,为黄河中游淤地坝拦蓄效益计算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晋西北片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研究中,该方法得到成功应用。
【总页数】5页(P30-34)
【关键词】晋西北;淤地坝;减洪减沙
【作者】刘勇;冉大川;罗全华;刘斌;吴永红
【作者单位】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9
【相关文献】
1.1990~1996年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分析 [J], 刘斌;
赵正平
2.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研究 [J], 冉大川;罗全华;刘斌;王宏
3.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作用研究 [J], 冉大川;罗全华;刘斌;王宏;白志刚;马
勇
4.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作用研究 [J], 冉大川; 罗全华; 刘斌; 王宏; 白志刚; 马勇
5.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J], 焦菊英;王万忠;李靖;郑宝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在分析晋西残塬沟壑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治理经验和模式,提出立体防控和塬面径流调控两大
综合治理体系$为该区后续开展固沟保塬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晋西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469 (2019) 09-0157-04
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沟壑区一个特殊的地貌区 域,塬面平坦开阔,农耕地面积大,是农村居民主 要生产生活场所,适宜发展种植业,是粮食生产的 主体功能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 重作用,该区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塬边支毛沟在 频繁的塬面洪水冲刷下,不断变宽变深,沟头不断 前进,塬面逐年萎缩,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及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开展固沟保塬工作,控制水土流失, 对保证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全国水土保 持区划二级区“晋陕甘高塬沟壑保土蓄水区”中的 山西省蒲县、汾西县、隰县、大宁县、吉县、乡宁 县等6县进行研究。
中度
强烈
极强烈
面积/km2 1492.88 1579.95 1027.13 164.25
比例/% 34.8
36. 81
23. 93
3. 83
剧烈 28. 33 0.66
经过多年治理,截至2015年底,该区共实施 水土保持措施面积3242. 07km2,其中基本农田 & 26万hm2,人工造林16.6万hm2,果园 6382hm2,人工草地3960. 95hm2,封禁治理6.52
该区黄土深厚,塬面起伏不平,塬边残破,沟
深坡陡,沟塬相对高差100~200m。区内侵蚀以水 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是多沙粗沙的主要来 源地。沟壑面积占总面积40% -50%,沟壑密度 4km/km2,年侵蚀模数 8000 - 10000t/km2。黄土塬 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 1200m之间,塬面完整性、 连续性很差,多呈细梁状或串珠状,嵌入塬面的侵 蚀沟短而深,尤其是太德塬、古县-无愚塬等较大 的塬周侵蚀沟较为活跃,危害严重,本区70%以 上的沟道对塬面居民、耕地和交通设施构成严重 威胁。
-158 -
万hm2,中小型淤地坝1180座,沟头防护3.5km, 谷坊1862座,涝池(蓄水池% 2312处,水窖360 眼,旱井13618处。
3晋西残嫄沟壑区治理措施体系
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对黄土高塬沟壑区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 ,不同 时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主要可归纳为①“三道 防线”综合治理模式;②“四个生态经济带”综合治 理模式;③基于径流调控利用的多元综合治理 模式。
16. 53
林地 3616. 61
42. 21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年水保规划设计专委会年会推荐文章
表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表
园地
草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34.17
2668.46
51. 51
2. 73
31. 15
0.6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设用地 310.4 3. 63
其他土地 270.21 3. 15
图1耕地坡度组成
该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石膏、石灰 岩、膨润土等,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是大规模工 业园区建设、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集聚区 。是 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文明的摇篮,自 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战 略意义重大。
2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现状
晋西残塬沟壑区生态脆弱等级以强度-极强度 脆弱为主,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局部发生有坍塌 等重力侵蚀。溅蚀、面蚀和细沟侵蚀主要发生塬 面、塬坡耕地,其次沟坡荒坡多为鳞片状面蚀,坡 度越陡流失越严重;浅沟侵蚀发生在坡度陡的塬 边、塬坡耕地上;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沟坡、沟 岸、沟头,常与水力侵蚀伴随而来,有崩塌、滑 塌、泻溜、陷穴等形式。
根据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成果,该区涉及 6县水土流失面积共4292.5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50%, 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 的65.22%。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塬面城镇安全和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水力侵蚀强 度分级面积统计见表2。
表2水力侵蚀强度分级面积统计
侵蚀强度 轻度
各类型土地面积及在总面积中所占比例见表 1,耕地坡度组成如图1所示。
收稿日期:2019-04-12 基金项目:财政部财政预算项目水土保持业务项目 (126214000000151014) 作者简介:李小芳(1990年一),女,工程师。
-157 -
2019年第9期
类型 面 积 jkm2
比例/%
耕地 1415.86
区域总人口 7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65.02 万人,农业劳力33.6万人,人口密度92人/km2, 人均耕地0. 23hm2。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110. 7亿 元,粮食总产量36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5 兀/ a。
该区土地利用以林草地为主, 占土地总面积的 73.4% ;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6.53%,耕地 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塬面,以坡耕地所占 比例较大;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73%,其中 82%以上为果园,主要种植苹果、梨等。此外,该 区农村居民住宅用地面积较大,发展庭院经济也是 —大亮点。
1研究区概况
晋西残塬沟壑区地处吕梁山南端 ,包括黄河以 东、汾河以西、火焰山以北,涉及山西省临汾市的 6个县,51个乡(镇),1827个村。区域总面积 0. 85 万 km2。
该区主要地貌以黄土台塬和山地为主 ,属暖温 带大陆季风性半干旱气候,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年 平均气温9.5?,年平均降水量450 - 550mm,降 水的年际变化大。涉及的流域有昕水河、鄂河、芝 河、清水河等。主要的土壤类型有山地褐土、碳酸 盐褐土和褐土性土。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 林与森林草原地带,植物种类丰富,植被覆盖率较 低。植被主要为:刺槐、油松、山杨、沙棘、虎榛 子等。
2018 年水保规划设计专委会年会推荐文章 DOI: 10. 3969/j. issn. 1672-2469. 2019. 09. 038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 年第 9 期
晋西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
李小芳1 ,张 霞2 ,朱莉莉2 ,樊 华1 ,张 超1 ,王治国1
(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 ; 2.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