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填未知数》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填未知加数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填未知加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用权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括号所表示的意义.会读有未知加数的算式,能正确填写未知加数.2.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正确填写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有未知加数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老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2.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猜一猜:演示动画“猪八戒吃香蕉”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去找吃的,他一共找来10根香蕉准备合回去分给师徒们吃,可是,看着香蕉,八戒直流口水,他忍不信一口气吃了好几根,吃完一看,手里还剩下4根香蕉了,八戒想,我刚才吃了几根呢?同学们你能告诉他吃了几根吗?(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多数学生会答案出:吃了6根.)继续演示动画“猪八戒吃香蕉”出现结果.老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①4加6等于10.②4和6组成10.③10可以分成4和6.④10减4等于6.)你们能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二、指导探索:1.教学钢笔图出示60页的钢笔图教师指图提问:(1)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钢笔)(2)看一看盒子里一共能放几支?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数盒子里的空格)(3)盒子里已经放了几支?(7支)再放几支就能把盒装满了?也就是7支再添几支就是10支了?师:盒里放了7支钢笔是题目中告诉我们的,(板书:7)还要放几支,也就是7支再添几支?(板书:+)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就把它叫做未知数,(板书:未知数)未知数在算式中用括号表示.左边写半个圆“(”右边也写半个圆“)”,这就是括号,请你们在桌上用手指写一写.已经放了的7支和还需要放的几支合起来是10支,所以加法算式应写成:.这个算式读作:7加几等于10.(学生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填未知数.(把课题补充完整)也就是填写加法算式中()里的数.没有图怎么想?(想:7和几组成10、10减7等于几……)7表示什么?括号里的3呢?10呢?2.教学旗子图.出示:有6面,再画几面就是8面?请你画出来,再在()里填上数.老师读题目要求,学生读算式.学生在书上画小旗,找一人到前面来画.订正:你们都画了几面小旗?为什么画2面?括号里填几?(学生填后回答)如果不看图,怎么想6加几等于8?(6和几组成8,6和2组成8,所以括号里填2.)3.动手操作让学生先摆3根小棒,想一想再摆几根就是9根了?怎样列式?板书:先摆小棒,然后回答.()里填几?你是怎么想的?6表示什么?三、巩固提高.1.看图填空(教材第60页第一题)先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填空.订正:括号里填几?你是怎么想的?2.画一画,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3.口答.老师分别出示卡片,学生口头回答.4.争当小能手: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第61页第1题.前五名交到老师那里,全对的获小能手称号.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填未知加数,怎样填未知加数呢?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板书设计探究活动找座位活动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10以内的加减法.活动准备模拟电影票(注明几排几号,排数和号数不直接写明,而是由加减法算式化替,如:10-7排3+2号).活动过程1.把教室里的椅子摆好(桌子搬出),模拟成电影院的座位,椅子背后贴上号码.2.每人发一张模拟电影票.3.每个学生只有算对加减法,才可以找到自己准确的座位.4.一次找准座位的同学可以成为“文明观众”,并佩戴“文明观众”标志.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一练》教学设计
《练一练》【课题名称】第5课时练一练【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6~9的认识,掌握数的顺序,理解6~9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2.掌握6~9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练习,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同时获得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巩固学生对6~9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数字卡片。
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圆片。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6~9的认识教师:关于6~9几个数,大家都学会了什么?预设1:数量是6的事物用“6”表示,数量是7的事物用“7”表示,数量是8的事物用“8”表示,数量是9的事物用“9”表示。
预设2:9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是:0、1、2、3、4、5、6、7、 8、9。
教师:仔细数一数图中的物品有几个?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教师:智慧火车开来了,说一说火车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你能把缺的数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读一读。
2.比大小、第几教师:你会比较数的大小吗?师生小结:我们可以利用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方法: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也可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对应后有剩余的数大。
教师:在数学中“几”表示事物的数量是多少,“第几”表示事物所在的顺序和位置。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填一填。
(第6-7页课件展示)3.6~9的组成教师:你们还记得6~9的组成吗?一起说一说。
预设:可以用口令形式问答进行回顾。
二、跟进练习1.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提示:连点不连数,要求用尺子连线。
2. 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题。
提示:先找出排列顺序,再接着画,每个横线只画一个,然后数一数、比一比。
3. 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仿照题目中的问题相互提问题并解答。
4. 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4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5 我们的校园教案2.doc9.5 我们的校园教案1.doc9.4 整理和复习教案.doc9.35、4、3、2加几教案.doc9.2.2 用数学(9加几)教案.doc9.2.2 用数学教案.doc9.2.18、7、6加几(例4)教案.doc9.2.18、7、6加几教案.doc9.1.2用数学教案.doc9.1.19加几例3教案.doc9.1.19加几例2教案.doc9.1.19加几教案.doc8.2 认识几时半教案3.doc8.2 认识几时半教案2.doc8.2 认识几时半教案1.doc8.1 认识钟表——整时教案.doc8.1认识整时教案3.doc8.1认识整时教案2.doc8.1认识整时教案1.doc8 认识钟表整理和复习教案.doc7.3 整理和复习教案.doc7.2.2 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doc7.2.1 十加几(不进位)和相应的减法教案.doc7.2.1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doc7.1.2 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2.doc7.1.2 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1.doc7.1.1 认读11~20各数教案3.doc7.1.1 认读11~20各数教案2.doc7.1.1 认读11~20各数教案1.doc6.6 数学乐园教案.doc6.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检测.doc6.5 整理和复习教案2.doc6.5 整理和复习教案1.doc6.4.3 生活中的数学教案.doc6.4.2 加减混合教案2.doc6.4.2 加减混合教案1.doc6.4.1 连加、练减(2)教案1.doc6.4.1 连加、练减(1)教案1.doc6.4.1 连加、练减教案2.doc6.3.3填未知数教案2.doc6.3.3填未知数教案1.doc6.3.210的加减法教案2.doc6.3.210的加减法教案1.doc6.3.110的认识教案2.doc6.3.110的认识教案1.doc6.2.2 8和9的加减法及应用教案3.doc6.2.2 8和9的加减法及应用教案2.doc6.2.2 8和9的加减法及应用教案1.doc6.2.18和9的认识教案2.doc6.2.18和9的认识教案1.doc6.1.36和7的加减法及应用教案2.doc6.1.36和7的加减法及应用教案1.doc6.1.26和7的加减法教案.doc6.1.16和7的认识教案2.doc6.1.16和7的认识教案1.doc5.2 分类(不同的标准)教案2.doc5.2 分类(不同的标准)教案1.doc5.1 分类(单一标准)教案2.doc5.1 分类(单一标准)教案1.doc5分类单元自测.doc4.2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2.doc4.2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doc4.2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doc4.1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doc4.1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doc3.3 有关0的减法教案.doc3.3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案.doc3.3 0的认识教案.doc3.2.2 减法教案2.doc3.2.2 减法教案1.doc3.2.1 加法教案2.doc3.2.1 加法教案1.doc3.2 练习课教案.doc3.1.4 几和几教案3.doc3.1.4 几和几教案2.doc3.1.4 几和几教案1.doc3.1.3 第几教案3.doc3.1.3 第几教案2.doc3.1.3 第几教案1.doc3.1.2 比大小教案3.doc3.1.2 比大小教案2.doc3.1.2 比大小教案1.doc3.1.11―5的认识及书写教案.doc3.1.11―5的认识教案2.doc3.1.11―5的认识教案1.doc3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doc2.2 比长短、高矮教案2.doc2.2 比长短、高矮教案1.doc2.1 比多少教案 2.doc2.1 比多少教案 1.doc2 比一比教案.doc1 数一数教案 4.doc1 数一数教案 3.doc1 数一数教案 2.doc1 数一数教案 1.doc。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填未知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填未知数》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科书第70~71页。
教材通过让学生先看直观图和增画小旗来理解题意,再看图填算式中的未知加数,帮助学生理解填未知加数的含义。
在做练习的同时,要求学生把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直接填写算式中的未知加数,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练习,不但有助于学生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而且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了一些准备。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在复习铺垫这一过程中,着重数的组成,因为数的组成是本堂课的知识生长点,通过这种形式既复习旧知,又为本课的教学做知识得铺垫,它是口算的变式题型。
口算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
(二)、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在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
如“猜一猜”和“填7+()=10时就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
(三)、注重习题的开放性
本课中,我在准备练、例题以及练习题的解题方法上都注重了开放性。
特别是“帮小动物送信”的游戏,不公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一年级数学教案——《猜猜我是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猜猜我是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0页“填未知加数”及其相应练习。
【设计理念】本册是课程的实验教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活而实。
“猜”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现实经验,如何能让学生“乐学活用”,我对本节课作以下的设计:1、捕捉儿童心理,重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获得知识。
3、练习形式多样化,融于生活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体验猜的乐趣。
实践多层次的练习,提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通过探索讨论,学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填写。
技能目标: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同伴合作,动手操作,结合各自生活经验,感受身边的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美。
发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教具:主题图片,电脑课件,游戏卡片、头饰。
学具:小棒,水果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趣铺垫。
1、猜牌游戏师:同学们今天的精神真好,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猜数的游戏,好吗?(出示两张扑克牌)师:⑴同学们看,老师手上有两张扑克牌,你能猜猜是几和几吗?⑵现在老师加一个条件:两张牌上的数和起来是8,你还能猜猜吗?⑶如果老师再加一个条件:其中一张的数是2,能猜出另外一张是几吗?(教学设想:利用与猜数有关的游戏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初步确立了填未知加数的意识为新课作铺垫。
一年级《求未知数》教案
一年级《求未知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求解线性方程中的未知数。
详细内容涉及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通过画图、实物操作、列式计算等方法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等式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求解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等式的概念建立,以及通过不同方式求解未知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等式和求解过程,教学卡片。
学具:学生每人一套画图工具、计数棒、小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分水果的情景,引出等式“苹果+橙子=总数”,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
2. 新知识学习(15分钟)(1)讲解等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等式的理解。
(2)引入一元一次方程,讲解如何求解未知数,通过画图和实物操作直观展示。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比小红多2个苹果,小红有几个苹果?”(1)引导学生使用画图和计数棒解决。
(2)示范如何列出方程3 = x + 2,并求解未知数x。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类似的求解未知数的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1. 等式的定义和表示。
2. 一元一次方程的示例及求解步骤。
3. 随堂练习的典型题目和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册中“求未知数”的相关题目。
(1)画图求解:Tomy有5个球,再得到3个后,他有8个球。
求Tomy原来有几个球?(2)列方程求解:一个数加上2等于7,这个数是多少?2. 答案:将在下一堂课前提供正确答案和解析。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的认识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11~20的认识整理和复习》【课题名称】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5页。
【教学目标】1.会熟练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个位”和“十位”。
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3.熟练地计算简单的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经历将分散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审题意识、倾听习惯和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第四单元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呢?和10以内数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回忆一下,也可以翻开课本看一看。
预设:学生会说到“10的再认识”“11~20的认识”“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等。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出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二、知识梳理(一)10的再认识(1)知识点回顾:教师:通过10的再认识,说一说你对10有哪些新的认识?预设1:数数时,10个一就是十。
预设2:“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预设3:10是最小的两位数,数数时,10个为一组的数比较方便。
(二)11~20的认识教师:对11~20这些数,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预设1: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预设2: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预设3:11~20各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01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求未知数
《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初步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
3、发展数学理解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得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辅垫1、开火车口算下面各题。
5+2= 10-6= 7+3= 10-5=4+4= 9-3 = 2+8= 8-6 =1+9= 2+4= 3+5= 4+6=2、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
10 8 9 10/\/\/\/\□ 2 □ 3 □ 5 □ 4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述:小白兔给我们一个智慧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课件演示)边讲述边打开礼盒,指名看看,并说给大家听,里面装了8个大苹果,还空着两格。
三、观察探索,积极思维1、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你们能从图上发现什么吗?可以怎样提出问题?想不想把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 8+?=10小朋友,现在老师把“?”变成了小括号,列一道带小括号的加法算式,括号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可以怎样列?(请学生试着列列看)板书:8+( )=10。
揭题:这个( ) 为什么没有数?(因为2个格子里没有苹果,是空着的。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 )里的数填上。
(板书课题:求未知加数)2、动手摆学具,独立思考,发现( )里可填2。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 )里应填2?小组长组织讨论,然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情况。
板书:(1)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2)8和2合成10,所以8+(2)=10。
(3)10-8=2,( )里填2。
教师评价:从小组长汇报的情况看,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很多,这是大家讨论交流的成功之处,祝贺你们。
四、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
填未知加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70页《填未知加数》、第71页练习十的第1、2题。
设计思路:玩是孩子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消化和巩固新知,因此设计了摘苹果、争当小能手、给花朵配叶子的游戏活动,以此关注学生的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领悟知识的情趣。
知识探索的乐趣是内在的,效力是持久的。
教学时力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探索填未知加数的方法;发挥讨论、交流、评价的作用,得出多样化的算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初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填未知加数方法的过程,理解加法算式中括号表示的意义,初步感受算法多样化,在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学习活动中掌握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2.初步培养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游戏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填写未知加数。
教学难点:掌握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教学资源:投影、苹果图、小旗图,花朵和叶子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复习,情境导入1.游戏“摘苹果”:口算练习。
口算正确就可以摘下苹果。
2.故事导入:猪八戒吃香蕉。
教师讲故事后,问:同学们,你知道八戒吃了几根香蕉吗?你是怎么想的?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1.交流讨论,初步感知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出示钢笔图)(1)学生说图意,引出算式7+()=10,理解括号表示的意思。
(2)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算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2.自主探索,掌握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出示小旗图和算式)(1)教师说题目要求,学生按要求画小旗。
(2)学生独立思考,在括号里填数。
(3)全班汇报,说说在填数之前是怎样想的?三、应用方法,巩固内化我们学习了填未知加数的方法,你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吗?那么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挑战?1.挑战一:看图填空。
小学一年级数学10填未知加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填未知加数教案详细介绍:教学目标1.明白得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具、学具预备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设计预备练习1.口算练习。
(开火车)9-6254610-49-810-610-97-719532.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7910983□4□6□3□□53.猜一猜。
出示图片: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6个)你是如何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6组成10;10能够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依照苹果树的模样估量大致是6个苹果)教师评判:你们都专门聪慧,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
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教学过程说明:第1题的口算题采纳开火车的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第2题数的组成知识,是本节课填未知加数的依据,教师在那个地点做了重点复习,为下面要进行的新课做好了预备。
第3题安排的是猜一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而且渗透了填未知数的有关知识。
专家评析:填未知加数是所在章节的难点知识,因此,预备练习的设计从口算到数的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从旧知到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探究新知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明白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假如把盒子放满,能够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先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依照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1.盒子里原先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3.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确实是10枝笔吗?)通过刚才的观看,我们明白,盒子里差不多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明白的数叫未知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与代数》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与代数》教案教学设计1数与代数第2课时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备课解决方案备教材内容1.本课时复习的内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相关练习题有106页2题,107~108页4~10题。
2.通过完成这些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提高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提高10以内的加法的口算能力,巩固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研究算法,理解算理。
2.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形成数的概念,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初步渗透符号思想和对应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索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合作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备知识讲解考点一加减法的计算例1直接写得数。
7+2=10-3=分析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主要利用10以内数的组成来计算。
计算7+2时想:7和2组成几,7和2组成9,所以7+2=9。
计算10-3时想:3和几组成10,3和7组成10,所以10-3=7。
解答97例2计算。
8+6=12+3=分析8+6属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
计算时把6分成2和4,先算8+2=10,再算10+4=14。
12+3属于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即先算2+3=5,再算5+10=15。
解答1415例3计算。
5+2+3=9-5-2=14+3-6=分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计算5+2+3时,先算5+2=7,再算7+3=10;计算9-5-2时,先算9-5=4,再算4-2=2;计算14+3-6时,先算14+3=17,再算17-6=1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填未知数》教后反思
《填未知数》教后反思在填这个未知数时,学生思考了多种理解,但最后都能得出相同的答案。
他们的算法虽各不相同,但其多样化的算法正反应了新《课标》中提到的“算法多样化”。
在新《课标》中提倡并鼓励学生多样化计算,这样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并矫正过去算法的“一统化”。
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他们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
教学7+()=10时,放手让学生试算,学生中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
生2善于从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出发,构造一个算法解决问题,表现出把事物放入系统中去研究的倾向,会利用背景和相关知识。
而其他学生则善于从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内部关系出发构造一个算法解决问题,表现出根据问题的内在关系和特点进行研究的倾向,会分析利用对象自身的特征。
这些不同的算法,展现出学生的不同认知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不同的发展可能性。
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争论。
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气氛宽松活跃。
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收获,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同的算法有时也展示了学生思维的不同发展水平。
毋容置疑,学生的认知发展在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常常反映到不同的算法上来,如前例中7+()=10的计算,接着数(生4)这种算法表明学生的思维处在利用数序运算的水平上,还不能把第二个加数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看待,需要把它分拆成3个一,思维的概括性还很差。
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加”这一概念。
2.学生能够使用加法求未知数。
3.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掌握“加”这一概念。
2.学生能够使用加法求未知数。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将教授以下内容:1.阳光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求未知数”。
2.学习“加”这一概念。
3.学习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规律。
4.学习如何使用加法求未知数。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通过具体实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2.交互式讲解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3.明确目标导向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的目的,以便使其更高效地理解课程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课堂引入(5分钟)通过呈现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并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的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概念(10分钟)在此步骤中,教师将讨论“加”这一概念,并向学生介绍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规律。
第三步:掌握基本技能(15分钟)在此步骤中,教师将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加法来求未知数。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多个实例,并引导他们通过理解加法的规律和基本技能,来解决各种不同的求未知数的情况。
第四步:练习和复习(20分钟)教师将让学生回答一系列练习题,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并对“求未知数”进行复习。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在此步骤中,教师将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提供课后练习建议。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反思结果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应向学生收集反馈意见,并据此来改进教学方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填未知数》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填未知数》课后反思这部分内容是教学求未知数,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的分与合的知识以及相关的10的加减法,孕伏方程思想,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做准备。
1、体会情境,引出含有未知数的加法式子。
教材呈现的是一个有10格的盒子,里面放了8个苹果,引导根据题意提问题,并由此引出“8+()=10”这样的式子,可是这样我认为这样引出过于牵强,也无法体会到这样式子的由来与价值。
因此在教学中我在黑板上出示左边8个方块,右边2个方块,一共有几个方块的括号图,让学生根据示意图说图意列算式。
在此基础上在图中标出一共有10个方块,把右边的2个方块用问号来表示,然后再让学生说图意,列算式。
学生有的根据已有的经验用减法来计算。
也有学生受到上一题的迁移认识到左边的8个和右边的几个合起来是10个。
进一步抽象出算式:8+?=10,这时教师让学生回忆,其实我们不知道的可以用问号来表示,也可以括号来表示,引出8+()=10。
在这里我想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可以用减法求其中一部分(逆思考),也可以根据根据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顺思考)2、解决问题,实现算式多样化与初步的优化。
学生在列出“8+()=10”后,说说括号里填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通过交流,有的用数数方法算出结果,也有的用减法算出结果,更多的小朋友用分成得出结果。
对于学生的多种想法我都给予表扬,对于这些想法我没有急于优化,而是通过一些巩固练习并让学生说说想法,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用数的分成较简单,而用减法来计算其实也可以看作数和分成。
3、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想想做做的最后一题呈现了一幅拨萝卜的情境图,我把这题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在黑板上出示10个萝卜,让学生依次去拔去一些萝卜,并思考:你能列出一个含有括号的加法算式吗?并说说这个加法式子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填写算式中的未知数,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第8单元第9课时 求未知数(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第9课时求未知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道算术符号加减号;2.合理运用等式和算术符号求解未知数;3.熟练掌握未知数的求法;4.取得快速计算未知数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加减号的认知;2.等式的初步认识;3.未知数的求法;4.快速计算未知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知道等式的概念;2.能够合理运用等式和算术符号求解未知数;3.掌握未知数的求法和快速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理解等式的含义;2.灵活运用等式的求解方法;3.熟练掌握未知数的求法。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2.提问法;3.实验法;4.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1.加减号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加减号是表示“加”和“减”的符号,通过多个算式让学生加深认识。
2.等式的概念:讲解“等式”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3.未知数的含义:讲解“未知数”的定义和意义。
2. 操作训练1.加减号的操作训练:通过多个算式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号的使用。
2.等式的操作训练:通过多个等式练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求解方法。
3.未知数的操作训练:通过多个算式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未知数的求法。
3. 讨论引导1.场景讨论:通过情境的引入,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理解等式和未知数的含义。
2.思维拓展: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让学生思考更多可能的解法和应用场景。
七、教学评估1.能够合理运用等式和运算符号求解未知数;2.掌握未知数的求解方法和快速计算方法。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演示法、提问法、实验法和讨论法,运用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适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加减号、等式和未知数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提高了快速解题的技巧。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填未知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反站解决问题的策略。
2.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能力、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对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兴趣愿意互助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透发参与
1.小猴子聪聪想把书上结的又大又红的桃子装在盒子里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瞧!他已经装好一些了,盒子没有装满。
你愿意帮小猴子算一算应该再采几个桃子吗?
2.师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已经装了几个桃子,一共要采几个桃子,列出含未知加数的算式:8+()=10
二、自主探索,体验合作
1.师:刚才很多小朋友一下子说出了应该再采2个桃子,你们一定有自己的好方法,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吗?
2.学生交流,由小组长负责统计有几种不同的想法。
3.全班交流,小组汇报。
(1)观察,发现有两个空格,就知道再放2个桃子进去就满10个了。
(2)联系前面学习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10可以分成8和2,就知道应该再采2个桃子了。
(3)前面学习的加法非常熟练,一看就知道。
(4)联系减法,知道10减8等于2,就知道还要再采2个桃子。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演示,聪聪来到小河边,河上的五彩桥是由许多块大石头拼成的。
现在小桥只剩了半边。
只有让两块石头的数字相加等于10才能拼好小桥,快来帮帮聪聪吧!学生看屏幕,聪聪拼好小桥。
2.小游戏:找朋友。
3.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出题小朋友来解决,你们想自己出几道这样的题吗?请每个小组合作出两道这样的题。
我们来个小组比赛号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出题,然后个组交换解答,最后展示各组出的题和答案,全班交流评价。
4.师:小猴子聪聪过了桥,来到了城堡的门口,特的朋友就在里面。
城堡的门上三把大锁。
(锁上有求未知加数的算式()+()=9,六把钥匙上各有一些数字)你能帮小猴子选好钥匙吗?
学生同桌交流,作为兴趣题。
四、小结:略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