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基础知识
带您认识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E U S )是一种将胃镜、肠镜等内镜技术与超声技术相结合的检查技术。
可以了解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和组织学特征,获得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可以对消化道病变性质和来源进行鉴别。
超声内镜可以应用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并可准确判断消化道早期癌症。
超声内镜的适用范围1.判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来源消化道管壁的截面由于其组织成分和解剖结构的差异在超声下显示为5层,根据各层与其对应的解剖结构,可以轻易分辨出病变位于消化道管壁的哪一层。
通过病变所处的层次、在消化道管壁的位置以及与附近器官的关系,鉴别病灶是消化道管壁的表浅病变、深层病变还是壁外病变压迫所致。
对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的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是诊断的金标准,可准确判断肿瘤亲润深度良恶。
2.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超声内镜能清晰地显示恶性肿瘤的特征,比如胃癌胃壁层次结构的消失,胰腺癌肿块血供不丰富的特征,恶性肿瘤边界呈“蟹爪样”改变,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淋巴门结构消失、边界规则、形状变圆等。
超声内镜能清晰地显示病变内的钙化、囊肿、囊壁增厚及囊壁结节等,判断病变良恶性。
这些细节的清晰显示能更好的服务于对病变良恶性的判断。
3.判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对于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超声内镜可较准确地诊断早期肿瘤,为微创切除提供保障。
对于进展期的癌,超声内镜可进行较准确的术前分期,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并判断附近淋巴结转移的范围,为制定手术或放化疗的方案提供依据。
超声内镜对于消化系肿瘤侵犯深度的判断优于C T 、M R I 等影像学检查。
4.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超声内镜的探头紧贴胃壁或十二指肠壁扫查,与胰腺、胆道系统仅一壁之隔。
全部胰腺、胆管及胆囊均可在超声内镜下清晰显示。
超声内镜对于发现胰腺与胆道微小及早期病变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超声内镜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组织结构和细微的分支胰管,对于胰腺内的细微改变如钙化、囊性变、胰管扩张、小结节等均能清晰显示。
超声内镜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内镜基础必学知识点1.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简称EUS)是一种结合内窥镜和超声技术的诊断工具,可用于检查和诊断消化道和其他内脏器官的病变。
2. EUS有两种类型:经食管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Gastrointestinal,简称EUS-GI)和经直肠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Rectal,简称EUS-R)。
前者通过食管进入,可检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后者通过直肠进入,可检查结肠和直肠。
3. EUS主要由超声探头和内窥镜组成。
超声探头可以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回波,通过分析回波的强度和时间来生成器官的超声图像。
内窥镜则用于引导超声探头的位置,以及观察和取样组织。
4. EUS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器官内部结构图像,包括器官壁层、淋巴结、肿瘤等。
这使得EUS在肿瘤诊断、病变分期和引导治疗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5. EUS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EUS引导下的活检,可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明确病变的性质。
此外,EUS还可以通过针吸取样或针刀活检等方式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决策。
6. EUS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包括出血、感染、穿孔等。
因此,在进行EUS之前,需要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禁忌证,严格掌握操作技巧,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EUS的限制包括操作难度、器械限制、侵入性较高等。
对于无法通过EUS获取准确诊断的病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方法,如CT扫描、MRI等。
8. EUS在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的诊断和分期、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囊肿等)的评估、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
以上为超声内镜的基础必学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超声内镜健康宣教知识点总结

超声内镜健康宣教知识点总结超声内镜健康宣教知识点总结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是一种结合内窥镜和超声技术的内镜手段,它通过将超声传感器嵌入内镜的末端,可以同时提供超声图像和内镜图像,为医生在患者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
超声内镜技术已经在肝胆、胰腺、消化道、肺部疾病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超声内镜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宣教和了解此项技术。
一、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1. 消化系统疾病:超声内镜在食道、胃、十二指肠、结肠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消化道肿瘤的鉴别和分期中,超声内镜可以准确评估病变的大小、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患者提供精确的治疗方案。
2. 肝胆系统疾病:超声内镜可以对肝胆系统进行高分辨率、全方位的观察。
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肿瘤、囊肿和结石,评估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 胰腺疾病:超声内镜对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可以直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和结构、血流情况,并且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EUS-FNA)获取胰腺组织样本,帮助明确诊断。
4. 肺部疾病:超声内镜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观察到肺部病变的形态和性质,并且可以进行超声引导下的肺组织穿刺,获取病理样本。
二、超声内镜的检查过程1. 准备工作:患者在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前需要进行相关准备。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空腹,并且需要提前停止使用血液稀释剂、口服抗凝药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了解检查的目的和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检查步骤:超声内镜检查一般分为四步:鼻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医生会先在患者的鼻咽部喷洒局部麻醉药物,然后将超声内镜插入鼻腔,一边进行内镜检查,一边完成超声图像的记录。
3. 注意事项:超声内镜检查是一个微创的操作,但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患者在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心脏病史、呼吸系统疾病等,以便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超声内镜基础知识

超声内镜基础知识嘿,朋友!今天我想和你聊聊一个超级厉害的医疗设备——超声内镜。
你可能一听这个名字就有点懵,超声?内镜?这俩怎么凑一块儿了呢?别着急,听我慢慢给你讲。
我有个朋友,他老是胃不舒服。
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呢,医生就提到了超声内镜。
他回来就跟我抱怨,说这名字听起来好复杂,完全不知道是干啥的。
我就跟他说呀,这超声内镜啊,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钻进我们的身体里去探寻那些隐藏的秘密。
那超声内镜到底是啥呢?简单来说,它就是把超声和内镜这两个技术合二为一了。
内镜呢,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摄像头,它可以通过我们身体的自然通道,像嘴巴、肛门这些地方,进到我们的身体内部去查看情况。
比如说,胃镜就是一种内镜,它能直接看到我们胃里面的样子,有没有溃疡啊,有没有长什么奇怪的东西呀。
可是呢,内镜只能看到表面的情况,就像我们看一个苹果,只能看到它的外皮有没有坏,但是不知道里面的果核是不是也有问题。
这时候,超声内镜的超声部分就发挥大作用啦。
超声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就像孕妇做的那种B超,通过超声波来查看身体内部的结构。
超声内镜就是在这个内镜的头端加上了一个超声探头。
这样一来,当这个内镜进入到身体里,比如说胃里的时候,这个超声探头就能像雷达一样,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从而看到胃壁里面的结构。
这就好比我们不仅能看到苹果的外皮,还能透视到苹果里面有没有虫子,虫子在哪个位置呢。
我再给你详细说说超声内镜的构造吧。
它的镜身啊,长长的,就像一条细长的蛇。
镜身里面呢,有很多的通道和线路。
那些通道是用来注水、注气或者是放一些小器械的。
比如说,在检查的时候,如果胃壁上有一些黏液或者是食物残渣挡住了视线,就可以通过这个注水通道把水注进去,把那些东西冲掉,这样就能看得更清楚啦。
而那些线路呢,就是用来传输内镜看到的图像和超声探头接收到的信号的。
那这个超声内镜在临床上都有哪些用途呢?用处可大了去了!就像我朋友的胃病,医生怀疑他胃壁里面可能有一些深层次的病变,普通的胃镜只能看到胃黏膜表面有一些小的隆起,但是不知道这个隆起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超声内镜基础知识》课件

目录
• 超声内镜简介 •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 超声内镜的优缺点 • 超声内镜的未来展望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超声内镜简介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超声内镜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通过内镜将高频超声探头引入人 体内部,对器官和组织进行无创 、无痛、无辐射的检查。
工作原理
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 的层次结构,对消化道肿瘤进行 精确分期,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
供依据。
胰腺疾病的诊断
超声内镜能直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 微结构,对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 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淋巴结的诊断
通过超声内镜观察淋巴结的形态、 大小及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淋巴 结的性质,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超声内镜利用高频超声波的反射 和传播特性,获取人体内部结构 的二维或三维图像,以帮助医生 进行诊断和治疗。
超声内镜的类型与选择
类型
超声内镜有多种类型,包括普通超声 内镜、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弹性超 声内镜等。
选择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检查部位,医 生会选择适合的超声内镜类型进行检 查。
超声内镜的发展历程
新型探头设计
研发更小、更灵活的探头 ,以便进入更狭窄、更深 部位进行检查。
实时三维成像
实现超声内镜的实时三维 成像,提供更全面的病变 结构和血管信息。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肿瘤诊断
利用超声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进行 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
微创治疗
利用超声内镜进行微创治疗,如 肿瘤消融、内镜下切除等。
精准治疗
结合基因检测和超声内镜,实现 肿瘤的精准治疗和个性化治疗。
病例1
患者男,52岁,因上腹部疼痛就诊,超声内镜显 示胃壁增厚,疑似胃癌。
超声内镜与内镜下治疗课件

出血
穿孔
内镜下治疗后可能引发出血,特别是对于 一些切除性操作,如息肉摘除等。
内镜下操作时,可能因操作不当或患者解 剖结构异常导致胃肠壁穿孔。
气体爆炸
心血管意外
在使用电凝、电切等设备时,如操作不当, 可能引发气体爆炸。
部分患者在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可能 诱发心血管意外,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 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 多模态融合成像技术:融合不同模态的成像技术(如光学、超声、磁共振等) 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病变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未来,多模态融合成像技术 将成为超声内镜与内镜下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 个性化精准治疗: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性化精准治疗将成为超声内镜与内 镜下治疗的重要趋势。通过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为患者量身定 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息肉等病变组织,降低手 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内镜下胆道取石术
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医生 可通过内镜在胆道内精确 取石,避免传统手术的痛
苦和恢复时间。
内镜下止血和栓塞术
超声内镜可帮助医生准确 定位出血点或血管病变, 引导内镜下止血和栓塞治 疗,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
效果。
04
内镜下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内镜下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处理。
并发症案例分析和经验教训
01
案例一
患者因息肉摘除后出血,分析原因是操作不当导致的。经验教训是,医
生应更熟练掌握操作技巧,避免操作失误。
02 03
案例二
患者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生心血管意外,分析原因是未对患者进行全面 的术前评估。经验教训是,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基础 疾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内镜下治疗技术
《超声内镜的基础》课件

超声探头:位于内镜前端,用于发 射和接收超声波
导线:连接超声探头和内镜主体, 用于传输信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内镜主体: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用 于插入人体内
控制面板:位于内镜主体上,用于 控制超声探头的工作状态和图像显 示
超声探头的类型:可分为单晶探头和多晶探头 单晶探头的原理:利用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声能,产生超声波 多晶探头的原理:利用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声能,产生超声波 超声探头的作用:将超声波发射到组织中,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形成图像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超声内镜的基础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超声内镜的概述
超声内镜的结构和 工作原理
超声内镜的图像解 读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 用
超声内镜的优缺点 和注意事项
添加章节标题
超声内镜的概述
超声内镜是一种将超声探头和内镜结合在一起的医疗设备 超声内镜可以同时进行内镜检查和超声检查 超声内镜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准确的诊断 超声内镜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胆道、胰腺等部位的检查和诊断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 用
胃部疾病:胃炎、胃 溃疡、胃癌等
肠道疾病:肠炎、肠 息肉、肠癌等
胆道疾病:胆囊炎、 胆结石、胆管癌等
胰腺疾病:胰腺炎、 胰腺癌等
肝脏疾病:肝硬化、 肝癌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如食管炎、食管癌等
支气管镜检查:用于诊断支气管炎、 肺癌等疾病
纵隔镜检查:用于诊断纵隔肿瘤、 纵隔炎等疾病
超声内镜的图像解 读
超声内镜图像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 A型图像为二维图像,显示组织结构 B型图像为二维图像,显示血流情况
C型图像为三维图像,显示组织结构
重点专科超声内镜特色技术说明

重点专科超声内镜特色技术说明超声内镜,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急,让我慢慢给你捋顺这其中的门道。
超声内镜其实就是把超声波和内镜结合起来的一项高科技技术,专门用来检查消化道、肺部以及其他器官的“内幕”。
是不是听着就觉得神奇?这玩意儿就像是一部“透视仪”,可以让医生在不动手术的情况下,清晰地看到你身体里的各种情况。
现在,咱们就来聊聊它的特色和优势,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
1. 超声内镜的基本原理1.1 什么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这东西,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根长长的管子,前面有个小小的“摄像头”。
在这根管子里,藏着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发出声音波,并捕捉到反射回来的波,借此生成高清的图像。
想象一下,像是在给你身体做一场“无痛的摄影展”,从各个角度“拍摄”内部情况。
1.2 适用的检查范围超声内镜不仅仅局限于胃肠道,它还能深入到胰腺、胆道、肺部等地方。
比如说,医生可以通过这个技术来检查你的胰腺是不是健康,或者胆囊里有没有“小石头”。
这项技术的好处就是能够“近距离”观察病变,让医生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简直就像是给你的身体装了个“监控摄像头”,随时了解内部动态。
2. 超声内镜的独特优势2.1 非侵入性与安全性首先,这个技术是非侵入性的。
大家知道,有些检查方法,比如手术,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
而超声内镜只需通过自然腔道进入,减少了很多创伤。
就像吃个饭,没必要在盘子上动刀,简单又安全。
大多数患者在检查后都能很快恢复,不用担心“术后反应”之类的麻烦事。
2.2 直观与精准其次,超声内镜的直观性和精准性也是一大亮点。
通过它获取的图像,清晰度高,能帮助医生迅速做出诊断。
比如说,假如里面有肿块,医生能直接看到它的大小、形状,甚至判断它的性质。
这样一来,做决定就更有底气,真是让人松了口气。
3. 未来的发展前景3.1 技术的不断进步说到未来,这项技术还在不断进步中呢!随着科技的发展,超声内镜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图像质量也越来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超声内镜的相关知识
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经内镜(胃镜、结肠镜、腹腔镜)导入超声探头,通过体腔在内镜直视下对消化管管壁或邻近脏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消化管管壁黏膜以下各层次和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
超声图像的清晰度与频率密切相关,频率的高低与分辨率呈正比。
但频率的高低与穿透深度呈反比,探头的频率越高,穿透率越差。
通常体外超声使用的频率为3.5MHz,而超声内镜最常用的频率为7.5MHz和12MHz,其探头探查深度为10cm、5cm。
超声内镜放入消化管管腔后即缩短了超声探头与靶器官间的距离,降低了对超声深度的要求,因而可以使用比一般体外超声更高的频率,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可避免皮下脂肪、肠腔气体和骨骼系统对超声波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使位于腹腔深部的胆总管末端和胰头部病变也能清晰显示。
一、超声内镜分型:线阵扫面型、扇型扫描型、微型探头型、三维内镜超声
1.扇型扫描型
扫描方向与内镜镜轴相垂直,图像与CT相近。
是利用直流电机驱动旋转位于内镜顶端的超声换能器或声学反射镜,从而获得与内镜镜轴相垂直的超声扫描图像,其扫描范围广(环形360°),能迅速地对胃肠道大片区域进行扫描。
2.微型探头型(IDUS)
是将微小的超声探头通过常规内镜活检通道送入消化道管腔内,在直视下对病变进行检查。
其优点为可与常规内镜检查同时进行超声扫描,且可通过狭窄部位,并可通过内镜活检通道直接插入胆总管,对胆管内病变进行扫描。
3.线阵扫面型
扫描方向与内镜镜轴相平行。
是利用一组沿内镜长轴方向排列的换能器、电子触发进行线型扫描。
但其扫描范围有限(90-120°),主要对位于胃壁内及远离胃壁的靶器官病变进行EUS引导下的细针吸引活检(EUS-FNA)以及肿瘤注射治疗、胰腺囊肿穿刺引流手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癌痛等。
4.三维内镜超声
能清楚显示病变与周围器官和血管的空间关系,更能计算肿瘤体积。
二、EUS在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评价
1、消化道肿瘤的分期
因EUS能清晰区分胃肠壁各层的结构、故EUS对食管、胃、结肠肿瘤及胃淋巴瘤的局部分期比CT、MRI更为准确。
EUS能对消化道肿瘤浸润深度、扩散方向、邻近压迫、淋巴结转移等作出正确的术前判断,因此使临床对消化系肿瘤进行术前TNM分期成为可能,后者对决策治疗方案活指导术式、评估预后和治疗效果等提供了方便。
如经EUS证实为粘膜层的早期肿瘤,可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对预后很差的T4期肿瘤,则应行姑息性治疗。
2、胃巨大皱襞
胃巨大皱襞可为一些良性和恶性病变共同具有的特点,内镜活检通常为
阴性。
EUS可详细观察胃壁的不同层次,准确判断哪一层增厚以及层次结构的完整性,有助于鉴别Menetrier病、皮革胃、淋巴瘤等病变。
如BorrmannⅣ型浸润型胃癌,其癌细胞间伴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引起胃壁广泛硬化,但很少在粘膜表面形成巨大溃疡或肿块,由于粘膜内癌细胞分布少,即使在内镜下反复活检也不易获得阳性病理结果,但它的EUS声像图独具特征,确诊率达99.2%。
3、消化道肿瘤术后的随访
胃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非常常见。
一些吻合口复发可能由内镜及活检诊断,但对于出现在粘膜下或浆膜侧的复发病灶,普通内镜则无法观察到。
由于术后组织解剖结果变化,胃肠造成的伪差使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而此时EUS的检查灵敏度高达95%,特异性80%,若配合FNA则更进一步提高EUS的特异性。
4、粘膜下肿瘤的鉴别
EUS是目前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最佳方法。
它可提供有关这些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性质的准确资料。
如区分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类癌、纤维瘤等,并根据肿瘤起源的层次,决定治疗方案,如病灶起源于粘膜层,则可行内镜下切除,避免外科开腹手术。
同时,EUS可辨认粘膜下肿瘤中的血管结构及血管源性肿物,避免进行穿刺或活检;精确鉴别胃肠道的隆起是生理性压迫(主动脉、胆、脾、肾等)或病理性压迫(肿瘤、囊肿等)。
EUS引导下FNA对判断粘膜下肿瘤组织学特征将起决定性作用。
5、胆胰疾病
鉴别胆胰病变的良性或恶性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EUS对于普通B超、CT等显示欠佳的胆总管中下段和壶腹部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达90%以上。
微型超声探头为胆管壁病变和胆管内微小隆起病变诊断的有效手段。
由于EUS的探头离胰腺距离近,使用的探头频率高,可避免胃肠道气体的干扰,故显示的胰腺图像较清晰,诊断敏感度大大提高,可检出直径≤1cm,甚至0.5cm 的胰腺癌,故对小胰癌诊断价值极高。
EUS可清楚显示主胰管管壁不规则、狭窄及其病变范围,判断胰腺假性囊肿的起源、是否于胰管交通,以及相关的胰腺实质状况;区分胰腺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
EUS引导下细针穿刺对区分以上两种疾病更有价值。
同时,可在EUS引导下可对胰腺假性囊肿置放支架进行内引流。
此外,EUS还可用于判断消化性溃疡的深度及其治愈的难易性,判定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疗效等。
三、消化EUS的适应症
(一)诊断性超声内镜适应症:
1、消化道肿瘤分期
2、胃肠壁及壁外病变的诊断:囊肿及粘膜下肿瘤;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前的检查;胃壁巨大皱襞;胃肠管腔狭窄病因判定(如吻合口、返流性、外部压迫、贲门失弛缓症等)。
3、胆管结石、肿瘤疾病。
4、胆囊肿瘤、胆囊结石、息肉及其他病变。
5、胰腺疾病:胰腺肿瘤及壶腹部肿瘤、内分泌肿瘤、囊性肿瘤、慢性胰
腺炎、自发性胰腺炎、假性囊肿穿刺前检查。
6、结肠疾病: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
7、门脉高压:胃食管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及旁支的形态研究、观察内镜治疗疗效。
(二)介入性超声内镜适应症:
1、EUS-FNA在各样肿瘤的检查:胰腺肿瘤、胃肠壁肿瘤(粘膜下肿瘤、皮革胃)、肝脏转移、肾上腺转移、靠近食管旁的肺部转移。
2、EUS-FN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淋巴结检查:食管旁、胃旁、胰腺旁、直肠旁。
3、EUS引导下的注射治疗:腹腔神经丛阻滞、在贲门失弛缓症上注射Botox、在胃食管静脉曲张上的硬化治疗。
4、EUS引导下的癌症治疗:植入抗癌细胞、基因治疗细胞、化疗药、免疫调节剂、放疗剂等。
5、EUS引导下的引流:胰腺假性囊肿的引流、慢性胰腺炎胰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