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课程标准一年级数学上下册的具体要求解读(汇报稿)

合集下载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doc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doc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标解读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4课时左右授课教师:孙丽敏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学校:茅垭小学课程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课程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钟表。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实施: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㈠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㈡学习方式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㈢实施对策1、充分利用教具、课件、及有关多媒体资料。

同伴交流、观察、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年级内容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年级内容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内容标准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一)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参见例1](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参见例2和例3](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参见例4]2.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1】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关于除法: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参见例5](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参见例6]3.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

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析一、教材概述2024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要求,以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和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数学世界,培养其基本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学生应能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基础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数学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等。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数与计算:这部分内容将重点讲解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法、写法、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图形与几何:介绍基础几何知识,包括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3.统计与概率:初步介绍数据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意义和概率的概念。

4.实践与应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技巧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册教材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技巧:1.情境教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2.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游戏化教学: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4.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5.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

五、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本册教材采用了以下评估与反馈机制:1.课堂表现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1.目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建立数学基础,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简单的加减法、形状和空间、时间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2.1数的认识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书写0-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学会在自然场景中识别并书写数字。

2.2数的比较学生需要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并理解比较符号的含义,如大于、小于和等于。

2.3简单的加减法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0-10之间的加减法运算。

2.4形状和空间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描述各种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

2.5时间学生需要学会认识钟面的数字和指针的指向,理解简易时间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简单计时。

2.6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需要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和游戏,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教学方法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灵活运用故事、游戏、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教学内容安排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学期:认识0-5的数字、数字的比较、简单的加法、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第二学期:认识6-10的数字、数字的比较、简单的减法、认识时间和钟面数字。

5.评价标准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评价标准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为依据。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课堂表现、小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和数学思维能力。

6.教学资源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doc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doc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义务教看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FI标: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屮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经历从实际物体屮抽象出简单儿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儿何休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数学思考:1.能对调查过程屮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屮蕴涵着信息。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小,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口常生活小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他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屮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屮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三、内容标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理解符号<,=, >的含义,能用符号描述数的大小。

3.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屮的-•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数的运算:1.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屮的简单问题,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三)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小,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Z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低年级课程标准教材解读(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低年级课程标准教材解读(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标、教材解读基教育程的全面改革已展开,《教育段国家数学程准》我勾画了面向新世我国数学教育的。

《准》开篇提出的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新理念人耳目一新,使我数学教育的前景充了憧憬。

《准》指出:“ 教育段的数学程⋯⋯其最目的是学生的身可持展奠定良好的基。

” 充分体了“以人本” 的程改革大。

面向全体学生,促所有学生的全面展,是素教育的本特征。

念是行的先,只有立符合程改革新形的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施素教育,促学生的全面展。

一、研究背景(一)数学社会的步和展起着推作用,同,也来了社会生活方式、内容以及奏的化。

(二)在数学程中,并理好数学学于学生身心展的关系成了构建 21 世数学新程体系的一个重要。

(三)代数学的空前展以及社会的突出作用必教育段的数学教育生重大的影响。

(四)教育段学生学数学的状和反思,折射出了仁智的点,科学到教育段的数学作了必要的准。

(五)随着社会的展和科学技的步,我国数学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出了一系列的。

二、数学程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学有价的数学;人人都能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展。

” 一提法反映了教育段面向全体学生,体基性、普及性和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一种新的数学程理念和施体系。

(一)人人学有价的数学是指作教育内容的数学,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学生个性展的要求,并有意与启迪思、开智力。

有价的数学包括基本的数学概念与运算,空与形的初步知,与信息理、数据理有关的与概率初步知等等。

包括理解与掌握些内容的程中形成和展起来的数学念与能力,如:数感、符号感、空念、念、推理能力和用意等等。

1. 有价的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和以往的知体有密切的关系,是他有吸引力、能使他生趣的内容。

2.有价的数学当是和学生在有限的学里接触、了解和掌握。

(二)人人都能得必需的数学是指“有价”的数学、也能每一个学生所掌握。

(三)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展使之数学程涉及的域是广泛的,些域里既有可供学生思考、探究和具体手操作的材,也含着代数学的一些原始生点,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研自己感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开启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完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完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完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引言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并实施新的教学方案。

标准简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根据现代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研究成果制定的,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准共分为六个重点领域,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形状、量和单位、数据与概率、函数与方程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与文化。

每个领域都设定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的概念、计算能力和代数思维。

在该领域,学生需要学会进行数的比较、数的组合与分解以及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的形成。

空间与形状空间与形状领域侧重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几何观念。

学生在该领域需要研究认识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理解空间关系和图形变换。

量和单位量和单位领域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度量和单位的基本概念,提高测量和比较物体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对物体进行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简单的换算。

数据与概率数据与概率领域关注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概率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研究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概率计算。

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领域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该领域需要研究函数的概念和运算,理解方程的意义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

数学思想、方法与文化数学思想、方法与文化领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惯养成和数学文化的培养。

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惯,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的发展历程。

实施建议1. 教师应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将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课程。

2. 教师可以借助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供更多的实例和多样化的练,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研究效果。

3. 家长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研究进展,并积极参与到研究活动中,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一、整体目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打好数学的基础。

二、知识要求1.数的读写认识:认识0~20的数字,掌握它们的读写,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2.数的组成和拆分: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拆分,理解数的分解与合成的关系。

3.数的比较和排序:能够比较大小、排序大小。

4.加减法运算: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算法,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解决问题。

5.图形认识:认识几何图形,包括直线、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6.时间和日常生活:了解一天的时间,认识钟点和日常活动的先后顺序。

7.空间方位:认识基本的方位词,能够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8.量的认识:认识长度、体积、质量等基本量,进行简单的量的比较。

三、技能要求1.掌握数的认识和读写。

2.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能够进行一步加减法的应用。

3.掌握简单的图形认识和描述。

4.能够描述简单的时间和日常生活顺序。

5.能够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6.能够进行简单的量的比较和估算。

四、情感态度要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学习数学。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1.数的认识和读写教学要求:a.认识从0到20的数字。

b.掌握数字的读写。

c.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a.从实际生活中认识0到20的数字,如门牌号码、公交车号码等。

b.学习数字的写法和读法,并通过数字认识游戏来加深对数字的印象。

c.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字的大小关系。

2.数的组成和拆分教学要求:a.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拆分。

b.理解数的分解与合成的关系。

教学内容:a.利用教具或实际物品,让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拆分,如7由3和4组成。

b.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分解与合成的关系,如2和3合成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目标解读(一年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目标解读(一年级
choose选择chosechosen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如:用不同数量的珠子摆不同的数,引领学生有序的摆,摆中找规律,用规律解决后面的问题。
light点着lit / lightedlit / lighted
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学生在活动中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站队、座位等),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二册课程标准目标解读
项目
总目标
学段目标
根据年级内容对学段目标进行分析和解读(细化)
实施建议
评价措施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概率
综合与实践
知识技能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数学思考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是孩子们接触数学教育的起点,也是打下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打好数学基础,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首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等。

在数的认识方面,学生需要认识0-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能够用手指、物品等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在加法和减法方面,学生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初步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在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方面,学生需要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并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简单的比较。

其次,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注重生活化、趣味化和启发性。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自主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再次,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化。

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同时,评价还要注重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最后,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应该注重创设,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数学角、数学墙、数学展示柜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数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打好数学基础,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一年级上册)全册课程标准解读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本册的教学目标是: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数的认识(1)(6))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数的运算(1)(2)(6))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学段目标——第一学段——解决问题(1)(2)(3)(4))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数的认识(2))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1)(3)(5)(7))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初步(1))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常见的量(2)(5))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学段目标——第一学段——情感与态度(1)(2))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学段目标——第一学段——情感与态度)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实践活动1、2、3)。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最新人教版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本word版(含教材分析)上传版

最新人教版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本word版(含教材分析)上传版

版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从第7页开始,前6页是教材分析139页以后是我自编的教材分析,仅供大家参考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

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

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新课标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

新课标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

新课标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新课标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的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这一学段,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和课程内容,逐步建立起对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

首先,一年级数学课程将重点放在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上。

学生将学习如何数数,认识数字0到10,并理解这些数字代表的实际意义。

通过日常的计数练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增加和减少,为后续的加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接着,课程将引入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这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如使用计数棒或计数器,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此外,课程还将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数线来辅助计算,这有助于他们直观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和运算过程。

除了数的运算,一年级的数学课程还包括对形状和空间的认识。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能够识别这些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拼图和构建活动,学生能够发展空间感和几何直觉,这对于他们未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至关重要。

测量也是一年级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并理解单位的概念,如厘米和米。

通过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课程还将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简单的调查和实验来收集数据,并使用图表来展示这些数据。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最后,一年级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数学游戏,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合理的推理。

这种思维训练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课标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旨在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培养数学思维,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目标解读(一年级.docx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目标解读(一年级.docx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小学数学一年级二册课程标准目标解读项目总目标知●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识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技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能识和基本技能。

学段目标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百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根据年级内容对学段目标进行分析和解读(细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概率(一)数的认识(一)图形的认识 1. 能根据给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以内数的意义,能认、1.通过拼、折、摆等定的标准或读、写百以内的数。

(借助物品,使学生能够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者自己选定正确地数出 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识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标准,对事实施评价综合与实践建议措施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算技能;理解常见的量;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 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借助计数器,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名称及数字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加减运算的意义。

2.演示交流中,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拼图。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课标要求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课标要求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教材简析: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目标。

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

本节内容“上下” 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知识技能目标)(2)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能力培养目标)(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素质培养目标)(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目标)教学重点:学会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

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法。

创设小动物去大树爷爷家做客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确三种动物的位置关系,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并创设三种动物变换位置关系的情境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课程标准一年级数学上下册的具体要求解读(汇报稿)

课程标准一年级数学上下册的具体要求解读(汇报稿)
下册
对应单元:
第1、3、5、
6、7、8单元
1.准备课〔数一数、
比多少〕
3.1~5的认
识和加减

数与代数
知识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
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
“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
序,会比拟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味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课程标准一年级数学上下册的
具体要求解读(汇报稿)LT一年 Nhomakorabea数学标准解读
上册
数与代数
知识技能:
1.能正确地数出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
义。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
3.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
对应单元:
第2、4、5、
6、7单元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100以内数的认识5.认识人民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对应单元:
第2、4单元
2.位置
4.认识图形(一)
图形与几何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数学思考:
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情感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应单元:
第2、4、5、6、7பைடு நூலகம்元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100以内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找规律
图形与几何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3.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4.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的排列规律。
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感。
一年级数学标准解读
上册
下册
数与代数
知识技能:
1.能正确地数出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2.经历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问题解决:
1.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交流。
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4.初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仔细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对应单元:
第1、3、5、6、7、8单元
1.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11~20各数的认识
7.认识钟表(整时)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数与代数
知识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解决问题:
能综合运用图形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应单元:
第1单元
认识图形(二)
综合与实践
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乐园
统计与概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类的含义,能根据给定或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整理数据的结果,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体会用数据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4.认识符号“=”、“>”、“<”,理解它们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数学思考: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20以内数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意识。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初步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对应单元:
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
综合与实践
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解读人:
前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九年学习时间分为三个学段,小学一到三年级为第一学段。今天我们一年级数学学科组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解读一年级数学上册、下册课标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