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十七讲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二)抗战文艺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文艺界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中华 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最大范围团结了全国广大作家。 2、文学的宣传、战斗功能提高到空前地位,调动 一切文学手段为抗战服务。 (1)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文章下乡, 文章入伍”。文艺不再是少数人自赏的东西,而变成了 组织和教育大众的工具。 (2)文学形式小型化、民间化。街头诗、街头剧、 大型报告文学,尤其诗歌起到巨大作用。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沦陷区文学
在日本侵略者占领下的沦陷区(按地域又有东北、 华北、上海沦陷区的分别),既有日伪直接导演的汉 奸文学,也有人民的爱国文学。一些未撤离的地下文 艺工作者则利用各种形式与日伪斗争,《万象》团结 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 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陆蠡的 《囚绿记》、师陀的小说) 另有张爱玲、苏青等出 入于“雅”/“俗”之间的一批有成就的作家。
艺界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7年抗战爆发后,抗日救亡迅速成为文学的主 题,文学运动的中心也迅速转移到抗日救亡运动上来。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在武汉成立,组成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文协” 成立大会上推选出郭沫若、茅盾、夏衍、 老舍、巴金、朱光潜、张道藩、陈西滢、王平陵等45 人为理事,老舍为主持日常工作的总务部主任。在重 庆、成都、桂林等地设立分会。会刊《抗战文艺》是 抗战期间坚持最久的刊物之一。“文协”成立后,首 先开展“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运动, 抗日战争的全 民性空前强化了新文学与群众的联系。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岛文学”
上海的外国租界是1937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后剩 下的一个相对平稳的地区,一些进步文艺工作者利用 “孤岛”这一特殊环境,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 文艺活动,直至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外 国租界全部沦陷,才告结束。 孤岛文学的主要活动有:对“大东亚文学”与 “和平文学”等汉奸文学的批判;出版《杂文丛刊》、 《鲁迅风》等杂文报刊;创作与演出了大量具有强烈 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历史剧,如于伶的《大明英烈 传》、阿英的《明末遗恨》等。
区等多元区域格局。相应各个区域的文学由于不同的 政治环境及其面临的不同的任务要求,也形成了各自
不同的特色。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国统区文学
“国统区”是指1937年至1949年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控制的地区,而国统区文学是指 国统区作家创作的文学。国统区文学创作具有鲜明 的阶段性特征,即从抗战之初的亢奋热烈到相持阶 段的凝重反思再到解放时期的喜剧性嘲讽。对阻碍 抗战与改革的不良现象的讽刺与批判,对民族性格 与文化的剖析与沉思,对知识分子自身道路的反省, 成为国统区文学主要倾向。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十七讲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一、抗战文艺运动
(一)抗战文艺运动的背景和发生
1、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极具变化的政治 形势,文学随之改变了原有发展的轨道,反映时
代感、使命感。
2、1936年前后已经形成全国范围文艺界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口号的论争”与文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2、抗战文学题材和方法的探讨 在抗战文学的热潮中,一些作家制作了不少根据道 听途说随意点染和空喊口号的“急就章”。茅盾和周扬 曾指出过这种概念化的倾向,但并未引起注意。梁实秋 在他主编的《中央日报》副刊上也批评了这种“抗战八 股”倾向,并指出也可以写“与抗战无关”的题材。稍 后施蛰存也在《文学之贫困》中相附和。 这些意见对于改变文学题材单一化,创作概念化有 积极意义,但毕竟冲淡了抗战文学的主题,加上历史的 积怨,因而遭到抗战文艺界主流的严辞反击,甚至连抗 战文艺的一些缺点也加以偏激地袒护。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3、“民族形式”的讨论 随着抗战初期对旧形式的广泛利用和毛泽东1938年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民族形 式”概念而引发。最初在延安展开,不少人认为旧形式 就是民族形式,五四新文艺远离了民族的形式。讨论传 到国统区后,向林冰发表了《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 泉》(1940)等文,认为新文学是“畸形发展的都市的产 物” 。实际上否定五四新文学而回到旧文学,受到大多 数新文学作家的批评。葛一虹在肯定五四新文学的同时, 又否定民间形式有可以批判继承的合理成分,表现出另 一种偏颇。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三)抗战文学的论争与深入
1、“暴露与讽刺”的讨论 由1938年4月《文艺阵地》发表《华威先生》引起。 由于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露了抗战阵营中的弊端,同时 被日本《改造》转载时对中国抗日救亡运动作了恶意攻 击,因而有人认为抗战文艺应该以歌颂光明为主,不宜 暴露和讽刺黑暗。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进步的民族决不 讳言自己的弱点,敢于暴露恰恰说明我们民族的健康与 进步。这场论争就促使了抗战文学从初期表面的亢奋中 沉静下来,转入了全面、真实、深刻的反思民族历史、 反映社会现实的新方向。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3、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多种区域文学格局 的形成,在地域上扩大了五四以来文学的影响。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在政治军事形势上,逐渐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国统 区、以延安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
为解放区)、上海的外国租界区和日寇占领下的沦陷
■第十七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
□解放区文学
解放区(抗日根据地)文学向“工农兵方向”大步 前进。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 强化了左翼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解放区文学有力地 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审美形态上发 生了根本性转换,总体趋向是乡村化。首先突出反映 在作品表现主题的变换上。 其次具有革命的、雄壮 的、崇高的、阳刚的独特品格。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上承“五四” 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下开社会主义文艺之先河,有 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