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21课教案:庄子二则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庄子》二则.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庄子》二则.docx

21《庄子》二则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搜集庄子的有关资料,识记庄子简介,了解《庄子》。

2.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3.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清晰、流利地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1.了解《庄子》的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感悟庄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境界,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三)教学难点:了解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说出文章阐述的道理。

(四)课时安排:2课吋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是战国吋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结合课下注释仔细阅读本文,理清文章大意,想一想:作者笔下的“鱼”有什么奇异的地方?(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 •作者介绍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2.作品简介《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其中内篇7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熔于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它想彖丰富,构思奇特,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地描绘。

它在哲学、 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 读准字咅,记准字形北冥有鱼(同“溟”,海)5. 词类活用① 捋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名词作状语,往上飞)② 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6. 一词多义其其名为鲍(代词,它的)其正色邪(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7. 古今异义① 怒而飞(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今义:愤怒)②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逍遥游的概念和庄子相对主义思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文言文句式、生僻词汇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庄子哲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实现心灵的自由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庄子哲学中的相对主义观念。
举例:在讲解相对主义时,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观念。
(3)文章写作技巧的运用:学生在学习文章写作技巧时,往往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教师应通过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等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
举例:在讲解寓言、象征手法后,教师可以布置一篇运用这些手法的作文,让学生进行实践。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庄子哲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学生小组讨论的启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仍有待提高。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5.教学方法的调整:通过本次教学,我意识到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庄子哲学的探究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庄子二则》中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如自由、逍遥、相对主义等,学生需要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庄子的思想观念。
举例:如《秋水》中“吾闻言吾之与人也,其犹秋水之与寒暑也”一句,要求学生理解庄子通过对话阐述的相对主义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理解庄子与惠子辩论的背景,把握庄子思想中的“自由自在”与“顺其自然”的核心理念。
-分析庄子在辩论中运用的寓言、比喻、讽刺等手法,及其在论证中的效果。-体会庄子哲学思想对个人修养和生观的启示。举例解释:
-重点词汇“逍遥”在文中的指代庄子主张的人生态度,即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的超脱,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境理解其深层含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熟读并背诵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了解庄子和惠子的辩论背景,理解庄子思想中的“自由自在”与“顺其自然”;
但是,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显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讨论过程中观点不够明确。此外,在课堂时间分配上,我可能过于注重理论讲解,导致实践活动的时间相对紧张。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做出以下调整:
1.加强对庄子哲学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讨论前对相关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以便他们在讨论中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庄子寓言、比喻、讽刺等手法的美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5.价值观念与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从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逍遥”、“游刃有余”、“养生主”等,并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辩论的基本风格和哲学思想。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辩论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寓言、比喻、讽刺等手法。这些手法帮助我们在辩论中更加灵活和机智。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1 《庄子》二则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1 《庄子》二则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1 《庄子》二则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庄子》二则优质公开课教案选取了《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是庄子的代表作,充满了哲学智慧和文学魅力。

《逍遥游》通过对大鹏鸟的描述,表达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和超越世俗的境界;《齐物论》则通过对齐物的讨论,阐述了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观。

这些文章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庄子及其思想,还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庄子的文章深奥难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学生对于庄子的哲学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挖掘庄子文章中的智慧。

此外,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够主动探讨文章中的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庄子》二则,使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翻译文章。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法,深入理解庄子文章的哲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庄子思想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庄子的智慧中汲取人生的启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式和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

2.难点:庄子文章的深奥哲理和文学魅力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翻译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庄子文章中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阅读庄子相关资料,做好教案设计。

2.学生准备:预习文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庄子及其思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庄子及其思想,引发学生对庄子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文章,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标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文章,遇到不懂的字词和句式可以查阅资料或请教同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1课《《庄子》二则》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21课《《庄子》二则》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文言文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庄子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与他人意见分歧的情况?”例如,和朋友争论某个话题。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庄子与惠子辩论的奥秘。
1.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分析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提高思辨能力和哲学素养。
3.强化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复述文章,提升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5.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
6.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文章内容,把握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核心。
-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如“鱼出游从容”、“安知鱼之乐”等句子结构。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21《庄子》二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21《庄子》二则教案
明确: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起直飞时气势宏伟、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鲲鹏的形象,“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四、课堂小结
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和现实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本文中的鲲鹏要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才能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自己人生的理想境界。
附:【板书设计】



鱼 雄奇瑰丽的想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课《北冥有鱼》
步骤一:指导朗读,疏通文义
1.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查一学生朗读,强调字词读音。
3.全班同学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义,并提出疑问,教师解答并补充总结。
5.朗读课文,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
步骤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北冥有鱼》开头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部分展现了大鹏怎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鲲之大(kūn)徙于南冥(xǐ)
抟扶摇(tuán)至极邪(yé)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通假字]
北冥有鱼(同“溟”,海)
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①怒而飞(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发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教案:第21课《庄子》二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教案:第21课《庄子》二则
2.课堂互动的调整:在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庄子思想不够熟悉,导致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可以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课堂的乐趣。
3.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对庄子追求心灵自由的部分较为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进一步拓展这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庄子思想,实现心灵上的解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体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庄子相对性观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相对性观点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课后作业的设计:为了巩固学生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设计了相关的课后作业。但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部分作业难度较大,学生完成起来较为吃力。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5.教学评价的改进: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评价学生的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后习题的正确与否,还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等。这样更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3)庄子哲学的思辨性:庄子哲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举例:讨论庄子关于“无为而治”的观点,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庄子》二则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逍遥游的概念非常感兴趣,他们对于追求精神自由的讨论显得特别积极。我觉得通过提问和生活实例的引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庄子寓言中的深奥哲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内容,我需要更多地运用比喻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同时,我也注意到,通过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对庄子哲学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效果不错。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意识到有些学生对庄子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明确。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更清楚地看到庄子哲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哲学中的逍遥游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庄子哲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版八下语文21《庄子》二则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下语文21《庄子》二则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下语文21《庄子》二则授课设计设计及授课反思1. 《庄子》二则课题《庄子》二则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 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响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详尽剖析的交流展现及当堂检测。

可合适调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认识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 1.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掌握课文马虎。

意会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课前预习读准字音鲲徙抟南冥濠梁鲦鱼通假字北冥有鱼其正色邪古今异义天池安子一词多义文言句式判断句:子固非鱼也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新课张开《北冥有鱼》【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参照译文: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忧如挂在天边的围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大鹏的形象怎样呢?作者又是怎样描述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巨大特别,变化奇怪莫测,奋飞时气魄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汹涌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 “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奇怪、飞奔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标题为“北冥有鱼”,此后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有几千里长。

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词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怪的夸张,描述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激情壮志,拥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北冥有鲨鱼 教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北冥有鲨鱼 教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北冥有鲨鱼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道家哲学中的“自然”和“自由”观念,了解庄子的名人故事和寓言故事,并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庄子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 教学难点:学生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 上课前,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庄子和他的代表作品,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听录音,跟读庄子的文章,感受文章的情感和语言。

3. 研究语文功底知识,如同音字、词汇、短语和句型。

4. 听故事,理解鲨鱼的形象,激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基础上,自己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个人理解。

5. 欣赏名家作品,描述作品体会并了解作家的创作思路。

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教学互动、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故事与学生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

2. 研究及讨论(25分钟):分别研究庄子文章和寓言故事,进行分析、解读、理解和个人阐述。

3. 欣赏与创作(15分钟):欣赏名家作品,描述作品体会并了解作家的创作思路。

4.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适当的总结和回顾,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

课后作业- 朗读庄子文章和寓言故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 记忆和背诵本课所学的古文经典作品的名句和句型。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具、教学互动等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在庄子文章的阅读和寓言故事的学习中,我注重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阐述进行教学,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效果较好,但对于教学难点,我会进一步去探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庄子哲学思想。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在《逍遥游》和《秋水》中的体现。我发现,虽然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庄子所提出的自由、无为等概念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庄子哲学思想时遇到了困难,尤其是如何将这些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此,我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试图让学生明白庄子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能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运用庄子的思想去调整心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逍遥游的基本概念。逍遥游是庄子提出的对绝对自由和无为境界的追求。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古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逍遥游》中大鹏鸟的例子。这个案例展示了逍遥游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自由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断句和词义理解,特别是庄子独特的表达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相对性思想、自由逍遥的生活态度以及其哲学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自信。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将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此外,学生在对比分析《秋水》与《逍遥游》时,能够发现两篇文章的异同,但深度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如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等,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2)庄子辩证法思想的领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庄子通过寓言和对话所表达的辩证法思想。
-例:分析大鹏展翅寓言中“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以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庄子自由逍遥生活态度的理解:学生可能对庄子追求自由、逍遥的思想有所误解。
-例:探讨庄子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种生活态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庄子的哲学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庄子相对性思想的概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学生在理解庄子寓言的深层含义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意识到需要更细致地解读文本,引导他们逐步领悟寓言背后的哲学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增加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表格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表格式)

随 着海 上汹涌 的波涛 迁徙 到南 括:文章描绘了鲲
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的变化和鹏的展翅
(4)本 文 主 要 讲 述 了 一 个 翱翔的画面及“野
怎样的故事?请概括一下。
马”“尘埃”的“以
教师总结:表明万物皆所有 息相吹”景象……
凭借而不自由,表达自己对绝对
自由渴望
教学内容及流 程
教师活动
1、作者作品 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 生活的态度是:一
简介
由自在地活动。
切顺其自然,“安时
而处顺”、“知其无
给加点字注音。
可奈何而安之若
2、预 习 检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 命”、“清静无为”。
测,夯实基础
抟(tuán) 迁徙(xǐ) 齐谐(xi 政治上主张“无为
é)正色邪(yé)
10’
朗读背诵课文, 举手展示
学生谈本节课 的收获和体会。
板 书 设 计

学校检查记实





教 学 后 记
事 物 的 认 识 有 没 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 邪?其远而无所至
有局限
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请结 极邪?”意思是说,
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进行分析。 天色湛蓝,难道这就
是它真正的颜色
6、总结升华
教师总结:鲲鹏飞到南海需 吗?它是高旷辽远
要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我们 而没有边际的吗?
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解,需要凭 说明人对事物的认
学生举手发
二、实 施 目 在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 言,介绍庄子:庄

吧。
子名周,战国宋人。
他继承和子的哲学思想,是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21《庄子》二则》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21《庄子》二则》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21《庄子》二则》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21《庄子》二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庄子的《逍遥游》和《德充符》。

这两篇文章充满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人生观。

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庄子的思想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庄子的思想和哲学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挖掘庄子的思想内涵。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庄子的人生观和哲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庄子的独特人生观和哲学思想,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庄子的人生观和哲学思想。

2.教学难点:庄子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庄子的思想世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典型案例,深入挖掘庄子的思想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相关资料:庄子生平介绍、庄子哲学思想概述等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庄子的语言风格。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庄子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

例如:“庄子的人生观是什么?他如何看待名利和生死?”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庄子二则》是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

这两篇文章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寓言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哲学和人生思考的兴趣。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哲学思想,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能够自主翻译文言文,并对文言文的语法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朗读并翻译《庄子二则》;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庄子的哲学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并翻译《庄子二则》;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2.教学难点: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庄子的哲学思想。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案例教学:以庄子寓言故事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庄子二则》的相关资料、PPT等。

2.学生准备:预习《庄子二则》,了解文章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学生齐读《庄子二则》,教师逐句翻译并讲解生词和语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庄子二则》,模仿文中角色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翻译《庄子二则》,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2.理解文中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品味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哲学观点。

2.分析文中的意义和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理解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2.分析文中的意义和内涵。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课本和教辅材料。

3.笔记本电脑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简单介绍庄子的相关背景和思想,激发学生对庄子的兴趣。

Step 2 阅读与理解 (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3.庄子对于世俗之道和和乐之道的看法如何?4.课文中的两个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5.你对庄子的思想有何看法?Step 3 讨论与分享 (15分钟)请学生将答案分享给全班,并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出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Step 4 深入探讨 (20分钟)通过分组或全班讨论,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2.庄子对于合符自然的生活态度有何表述?3.庄子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有何启示?Step 5 文学赏析 (1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和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你觉得课文中的哪句话或段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你觉得庄子的思想在课文中体现得最明显的是什么?Step 6 总结与反思 (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写下对本课的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你对这堂语文课有什么感想和收获?2.你对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吗?3.你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中有何收获和感悟?教学延伸:1.学生可选择一篇庄子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读后感或阅读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教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2.能够理解并分析庄子的寓言故事,并能够运用其中的道理;3.能够通过阅读庄子的寓言故事,体会到生活中的道理和智慧。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和生平;2.能够理解并分析庄子的寓言故事,并能运用其中的道理;3.通过阅读庄子的寓言故事,体会到生活中的道理和智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教具、多媒体设备;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课本第21课《庄子二则》,并做好相应的阅读笔记。

Step 2 指导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庄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并对课文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庄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寓言故事中的体现。

Step 3 合作探究(20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讨论庄子的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和智慧。

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学生演示:选出几组学生,让他们分别选择一个寓言故事进行表演,并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解释故事的道理。

Step 4 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将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相结合,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运用这些道理和智慧。

Step 5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讨论和总结,将学生对庄子的主要思想以及寓言故事的道理和智慧进行归纳总结,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Step 6 课堂检测(10分钟)教师设计相关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

Step 7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并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庄子思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庄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理解并分析庄子的寓言故事,并能运用其中的道理。

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演示,学生积极参与并合作,在课堂上展示了一定的表现欲。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庄子的思想和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有些不够,需要进一步的辅导和引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3.分析两则寓言故事:《庄子·逍遥游》中的“庖丁解牛”和《庄子·秋水》中的“井底之蛙”,引导学生体会庄子寓言的寓意和启示。
4.学习庄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排比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6.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用庄子的智慧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逍遥游的哲学思想和庄子寓言的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庄子哲学思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顺应自然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逍遥游的基本概念。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庖丁解牛》。这个案例展示了逍遥游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对于修辞手法的掌握,难点在于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夸张、对比、排比等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在联系现实生活时,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庄子的智慧看待问题,如如何在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做到逍遥游的境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克服难点,掌握核心知识。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庄子〉二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无法顺应自然、纠结不已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庄子哲学思想的奥秘。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3、理解并评价“濠梁之辩”。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文内容是对庄子和惠子对话场景的客观陈述,没有任何评价性语言。

教师可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解读文本,可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合作交流、表演体验、深入感悟等环节,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

2、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特别是“安”在文中的不同含义),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3、教学难点: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尤其是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三、教学策略1、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

要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理解文意。

2、注重情景的代入,让学生感悟是本堂课教学的主渠道。

3、注重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要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个性感悟、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前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了像苍绳翅膀那样大小的白土,于是让石匠把白点砍掉。

石匠运斧成风,声声作响地砍它,砍尽了白土而没伤鼻子,郢人站立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到此事,召匠石说:“试试为我砍一次看看。

”匠石说:“我以前砍过,但是,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很久了。

自从先生死了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这是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人是难得的知己。

可这对老友虽互相欣赏,却时常针锋相对,这不,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他们又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濠梁之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来再现那当年的场景。

(板书课题)。

出示PPT1。

二.正读1.指名学生无标点阅读(重在培养学生断句的能力)。

2.全班正读课文,教师带读,后纠正字音。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入情入境。

部编版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之《北冥有鱼》教案

部编版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之《北冥有鱼》教案
(2)文言词汇与句式: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如“北冥”、“南冥”、“抟扶摇而上”等,以及特殊句式,如对比、排比、设问等。
(3)寓言手法:分析庄子如何运用寓言手法表达哲学思想,体会寓言在文中的艺术魅力。
举例: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中的“北冥”代表广阔的自然,鲲化为鹏的寓言表达了顺应自然规律,实现自我超越的道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庄子的自由观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北冥有鱼》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分析庄子寓言的深层含义,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哲学思想的探究兴趣。
2.语言建构与应用:加强学生对古汉语词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寓言、修辞手法表达观点,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感悟庄子哲学思想中的辩证观点和宇宙观,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北冥有鱼》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在创作中运用寓言和修辞手法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篇章主旨:理解庄子通过《北冥有鱼》寓言故事传达的哲理,即顺应自然、无所待而游刃有余的生活态度。
-例如,介绍庄子主张的“无为而治”、“逍遥游”等哲学观点,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北冥有鱼》的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相关作品资料。(教师补充)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1)善用比喻、寓言故事来说理,富有感染力。
(鲲鹏之变这一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比喻,而小的比喻只有一句或几句,如野马、尘埃等,将抽象的道理讲得非常具体形象。)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一开始描绘了大鹏展翅而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天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魅力,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六、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七、布置作业
《综合练习》同步训练
八、板书设计
鲲?鹏(怒而飞,翼若垂天之云)
北冥有鱼“万物皆有所待”
鹏徙南海(水击三千、扶摇九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梳理上节课内容
(2)全矣:全,完全、肯定。
(3)子之不知鱼之乐:子,你;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可不译。
(4)请循其本:循:追溯。
(5)云者:助词用于句末。
(6)既已:已经。
2.古今异义: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3.一词多义: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副词,固然)
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助词的)
四、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
一、情境导入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及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奸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他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在想象上天马行空,神奇瑰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望洋兴叹朝三暮四东施效颦涸辙之鲋邯郸学步
六、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七、小结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3.二人辩论了很久,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占据了上风?
探究①: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据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3.一词多义: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字)
莫名其妙(动词,说出)
其:其正色耶?(连词,表示选择)
其视下也(代词,指大鹏)
4.词类活用: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5.文言句式: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去以六月息者也(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词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庄子转换了问题的角度。庄子回转话题,把“安知”(怎么知道)理解为“在哪里知道”,然后回答说“在濠水上知道的”。)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九.板书设计
庄子:“鱼之乐”——发出感叹
惠子:“安知鱼之乐”——首先发难
庄子与惠子庄子:“安知我不知”——反唇相讥机智巧妙
游于濠梁之上
惠子:“子不知鱼,全矣”——逻辑判断
庄子:“循其本”——回转话题
2、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冥有鱼》领略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庄子的文章,体验一下庄子的机智与幽默。
二、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是鱼之乐也:是:这。
(2)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息:气息,这里指风。
(4)野马: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5)志怪也志,记载
2.古今异义: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动物的名称。)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可不译)
我知之濠上也(代鱼,鱼之乐)
4.文言句式:是鱼之乐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三、复述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一妙在换角度思考问题。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愿意
探究②: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4.本文中,惠子认为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别人的心理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四、写作特色
(1)精彩的论辩艺术。
四、再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主要写了两层意思,一是鱼变为鸟,鲲变为鹏,描绘了鹏的变化和展翅高飞的情景;
二是“鹏南飞”有所待
“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朋,变化神秘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庄子二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能力目标:
体味人物对话的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情感目标:
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二、பைடு நூலகம்学重点、难点
1.了解寓言的内容、多角度的理解课文的寓意。
2认识庄子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启发学生把握自然万物的真理。
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小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论辩过程辩论过程笔调轻松、闲适,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诗意。
五、拓展延伸
《庄子》一书中有许多内容已衍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在汉语中的有:
3.题目解说
《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赏析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刻画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气息)
五、写作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