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合集下载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概述课件 (一)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概述课件 (一)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概述课件 (一)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概述课件是电力工程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介绍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内容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概述课件的主要内容包括:1、电缆线路概述:介绍电缆线路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特点;2、电缆线路敷设:介绍电缆线路敷设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3、电缆线路的选型:介绍电缆线路的选型原则、方法和计算公式;4、电缆线路负荷计算:介绍电缆线路负荷计算的原则、方法和计算公式;5、电缆线路故障处理:介绍电缆线路故障处理的原则、方法和技术要点。

二、课程重点1、电缆线路的选型:电缆线路的选型是整个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电压等级、敷设环境、接地方式、线路长度等。

正确的选型可以确保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电缆线路负荷计算:在进行电缆线路负荷计算时需要考虑线路长度、敷设方式、敷设环境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考虑线路的热稳定性和中性点接地方式等因素。

正确的负荷计算可以确保线路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3、电缆线路故障处理:在日常运行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如短路、断路等。

正确的故障处理可以确保线路的运行不受影响,并且可以避免由故障引起的事故发生。

三、知识应用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概述课件所学知识可以应用于电力工程的实际设计和施工工作中。

例如,在进行电缆线路敷设时需要考虑线路敷设的深度、保护措施等问题;在进行铺地线设计时需要考虑接地方式、接地电阻等问题。

四、小结总之,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概述课件能够为电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掌握电缆线路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为电力工程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5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35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35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英文版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Design of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at 35kv and Below1. IntroductionThi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ims to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of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operating at voltages of 35kv and below. It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design, including line routing, conductor selection, insulator configuration, grounding systems, and safety considerations.2. Line RoutingThe routing of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should be planned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hile ensuring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cy. Routes should avoid areas prone to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floods and landslides, and minimize the need for crossing obstacles like roads, rivers, and railways.3. Conductor SelectionConductors should be selected based on the expected load requirements, ambient conditions, and the voltage level. Conductors should have sufficient ampacity to handle the maximum expected load without exceeding their temperature limits. Additionally, they should be resistant to corros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4. Insulator ConfigurationInsulators are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required clearance between conductors and grounded objects. They should be selected based on the voltage level, pollution level,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Insulators should be designed to withstand the maximum expected load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5. Grounding SystemsGrounding systems are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They should be designed to provide a low-impedance path for fault currents, minimizing the risk of arcing or damage to equipment. The grounding system shouldalso be suitable for the soi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esent at the site.6. Safety ConsiderationsThe design of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should comply with all relevant safety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This includes ensuring sufficient clearances between conductors, ensuring the grounding system is effective, and using appropriate safety equipment and procedures during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7. ConclusionThi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the design of overhead distribution lines at 35kv and below. By adhering to these guidelines, engineers can ensure the reliability,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ir designs, while minimizing th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中文版《35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1. 引言本技术规程旨在为35kv及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的设计提供指导。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发输电、供配电)大纲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发输电、供配电)大纲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1.安全1.1熟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1.2掌握电力工程电气保护的要求和主要防护措施;1.3掌握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设计要求;1.4了解劳动、安全、卫生的有关规定。

2.环境保护与节能2.1掌握电力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2.2熟悉电力工程的节能措施;2.3掌握电力工程节能型产品的选用方法;2.4熟悉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2.5了解清洁能源发电的特点。

3.消防3.1熟悉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的要求和措施;3.2掌握电缆防火的要求和措施;3.3熟悉电力工程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4.电气主接线4.1掌握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含接入系统设计要求);4.2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设计;4.3熟悉各种电气主接线型式设计;4.4掌握主接线设计中的设备配置;4.5了解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5.短路电流计算5.1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实用计算法);5.2掌握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应用;5.3熟悉限制短路电流的设计措施。

6.设备选择6.1熟悉电气主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6.2熟悉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的选择;6.3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6.4掌握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选择;6.5熟悉成套电器的选择;6.6掌握高压电瓷及金具的选择;6.7掌握中性点设备的选择;6.8了解发电机励磁系统的选择。

7.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7.1掌握导体的选择及设计要求;7.2熟悉电缆的选择;7.3掌握电缆敷设设计要求。

8.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设计8.1熟悉电气设备布置的要求;8.2掌握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8.3了解特殊地区的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设计。

9.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9.1熟悉电力系统过电压种类和过电压水平;9.2掌握雷电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9.3掌握暂时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9.4掌握操作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9.5了解输电线路、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方法及绝缘水平的确定。

35kV级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试卷2_真题-无答案

35kV级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试卷2_真题-无答案

35kV级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试卷2(总分36,考试时间60分钟)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交流系统中电力电缆缆芯的相间额定电压,( )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电压。

A. 不得B. 可C. 应D. 宜2. 控制电缆额定电压,使之不低于该回路的工作电压、满足可能经受的暂态和工频过电压作用要求,一般宜选用( )。

A. 300/500VB. 450/750VC. 600/1000VD. 220/380V3. ( )以上高温场所,应按经受高温及其持续时间和绝缘类型要求,选用耐热聚氯乙烯、普通交联聚乙烯、辐照式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绝缘等适合的耐热型电缆。

A. 50℃B. 60℃C. 70℃D. 90℃4. ( )以上高温环境,宜选用矿物绝缘电缆。

A. 60℃B. 70℃C. 90℃D. 100℃5. 低温( )以下环境,应按低温条件和绝缘类型要求,选用油浸纸绝缘类或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耐寒橡皮绝缘电缆。

A. -10℃B. -20℃C. -25℃D. -30℃6. 低温环境不宜用( )。

A. 耐热聚氯乙烯电缆B. 普通交联聚乙烯电缆C.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D. 乙丙橡皮绝缘电缆7. 交流单相回路的电力电缆,( )有未经非磁性处理的金属带、钢丝铠装。

A. 不得B. 可C. 应D. 宜8. 高温场所不宜用( )。

A. 耐热聚氯乙烯电缆B. 普通交联聚乙烯电缆C.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D. 乙丙橡皮绝缘电缆9. 橡皮绝缘电线(500V)线芯允许长期工作温度( )。

A. 65℃B. 70℃C. 90℃D. 105℃10.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10kV)线芯允许长期工作温度( )。

A. 65℃B. 70℃C. 90℃D. 105℃11. 塑料绝缘电线(500V)线芯允许长期工作温度( )。

A. 65℃B. 70℃C. 90℃D. 105℃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工程类试卷]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练习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直埋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 )。

(A)上方(B)下方(C)上方和下方(D)正上方或正下方2 直埋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 ),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

(A)有外保护层(B)有内保护层(C)穿于保护管(D)穿电线管3 电缆沟、隧道的纵向排坡度,不得小于( )。

(A)0.1%(B)0.2%(C)0.5%(D)1%4 水下电缆与工业管道之间水平距离不宜小于50m,受条件限制时,不得小于( )m。

(A)5(B)10(C)15(D)205 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 )mm2的低压绝缘铜线。

(A)2.5(B)4(C)6(D)106 住宅照明分支网路为截面不应小于( )mm2的低压绝缘铜芯线。

(A)2.5(B)4(C)6(D)107 住宅插座分支回路为截面不应小于( )mm2的低压绝缘铜芯线。

(A)2.5(B)4(C)6(D)108 住宅室内配电线路( )采用暗敷设。

(A)应(B)宜(C)必须(D)不应9 布线用塑料管、塑料线槽及附件应采用氧指数为( )以上的阻燃性制品。

(A)25(B)26(C)27(D)2810 电气竖井内高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相互之间应保持( )m以上距离。

(A)0.25(B)0.3(C)0.35(D)0.411 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 )mm2的电线管。

(A)1(B)1.5(C)2.5(D)412 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 )V。

(A)380(B)400(C)500(D)70013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 )根。

(A)4(B)6(C)7(D)814 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面积的( )。

(A)60%(B)50%(C)40%(D)30%15 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面积的( )。

[工程类试卷]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知识模块】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32【正确答案】(1)Pjs=200kW (2)VV-3×240+1×150
【知识模块】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33【正确答案】(1)LJ-95mm2(2)满足校验要求。(3)满足校验要求。
【知识模块】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要求:
(1)按发热条件选择此线路的导线截面。
(2)若用电场所距前方电源0.2km,校导线电压损失。
(3)若用电场所距前方电源0.32km,校导线电压损失。
36设某工厂变电所380V侧母线上接有380V感应电动机250kW,平均cos =0.7,效率ηN=0.75。该母线采用LMY-100×10的硬铝母线,水平平放,档距为900mm,档数大于2,相邻两相母线的轴间距离为160mm。试求该母线三相短路时所受的最大电动力,并校验其动稳定性。
34已知某矿地面变电所6kV侧计算电流为800A,变电所最高环境温度为35℃。二次短路电流假想持续时间为0.6s,系统短路电流稳态值为9kA。试选择10kV铜母线(铜母线热稳系数C=117A.S1/2/m2)。
35有一条采用BV、380V/220V的TN-C线路,计算电流为50A,环温为30℃,cosα=0.6。
29【正确答案】A,B,D
【知识模块】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三、案例分析题
30【正确答案】(1)Pjs=148.8kW (2)VV22-3×150+1×95
【知识模块】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
31【正确答案】(1)Pjs=48kW (2)Qc=59.9kvar (3)Ijs=81.05A BV-3×70
37试按发热条件选择380V/220V、TN-C系统中的火线截面。已知线路的计算电流为150A,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为25℃。

35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

35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82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王伟摘要: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是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于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将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详细分析了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方法,并介绍了电力架空线路跨越架的相关应用情况。

关键词:35kV;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电力架空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安全运行因素影响,如自然条件影响因素、人为影响因素等,故提高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的地位,之后阐述了架空线路的架设工具和架空线路的架设工具的原理及应用,最后分析了电力架空线路跨越架的应用,对于提高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使人们能够在用电方面得到保障,由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主导的配电网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35kV 及以下配电线路作为直接与用户端接触的配电线路在整个配电网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35kV 及以下配电线路分布广、绝缘水平低等特点也成为了配电网跳闸次数最多的线路,其主要原因就是雷击,雷击不仅会配电线路中断,还会导致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伤亡,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故有必要强化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的管理并进行相应的导线架设技术改进,保证35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的质量。

图1 35kV 电力架空线路导线的架设二、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架设方法(1)架空线路的架设工具。

在35kV 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导线的假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到架设工具,以便提高导线架设的效率。

对于架空线路的架设工具,以10kV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为例进行分析。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课件 (二)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课件 (二)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课件 (二)
1. 电缆线路的基本概念
- 电缆线路是指用于输送电能的电缆及其附件组成的系统。

- 电缆线路通常包括电缆、接头、终端、附件等部分。

2. 电缆线路的分类
- 按电压等级分类:kV及以下电缆线路、35kV电缆线路、110kV电缆
线路、220kV电缆线路等。

- 按用途分类:供电电缆线路、控制电缆线路、通信电缆线路等。

3.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 确定电缆线路的电压等级、电流负荷、长度等参数。

- 选择适当的电缆型号、截面积、敷设方式等。

- 设计合理的接头、终端等附件。

- 满足电缆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等要求。

4.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的注意事项
- 应考虑电缆线路的敷设环境、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

- 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避免设计误差和漏洞。

- 应考虑电缆线路的维护和运行管理,确保电缆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5.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的优化措施
- 采用新型电缆材料和技术,提高电缆线路的输电能力和安全性。

- 优化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减少敷设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 采用智能化监测和管理系统,提高电缆线路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6. kV及以下电缆线路设计的发展趋势
-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kV及以下电缆线路的需求将
不断增加。

- 电缆线路的设计将越来越注重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方面。

- 电缆线路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含答案)

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含答案)

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下列电缆,在低温环境中不宜用的是()。

A 普通交联聚乙烯B 耐热聚氯乙烯C 乙丙橡皮绝缘D 聚氯乙烯绝缘2 电线穿钢管在空气中2~4并列敷设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为()。

A 0 55B 0 65C 0 95D 0 93 钢构中的损耗和发热随着母线工作电流增加而急剧增大。

一般当母线工作电流大于()时就要考虑钢构发热,应防止每相导体支持钢构及导体支持夹板的零件构成闭合磁路。

A 2000AB 1000AC 800AD 1500A4 1kV及其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且保护线与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位连接接地时,单相回路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时,()采用三芯电缆。

A 不必B 可以C 必须D 宜5 平行的备用母线上感应电压计算由下式()确定。

A I2I1=I3I2=I1I3=a=e-2π3=-0 5-j0 866B Eg≈MIωl×10-4≈ZkI×10-4C ΔUa=(Rp1+jXa)I1D I1IⅡ=K6 热力管道与电缆交叉敷设时,其间距应为()。

A 100mmB 200mmC 400mmD 500mm7 热力管道与控制信号电缆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应为()。

A 100mmB 200mmC 400mmD 500mm8 同一通路少于()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郊等不易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

A 15根B 10根C 6根D 5根9 直埋敷设土壤热阻系数为0 8℃·m/W时电缆截面为120mm2,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为()。

A 1B 0 8C 1 25D 1 0510 塑料绝缘电线(500V)线芯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为()。

A 60℃B 70℃C 80℃D 100℃11 低温()以下环境,应按低温条件和绝缘类型要求,选用油浸纸绝缘类或交联聚乙烯、聚乙烯绝缘、耐寒橡皮绝缘电缆。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选择题库11-2-10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选择题库11-2-10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选择题库11-2-10问题:[单选]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水平距离,3~10kV导线与街道行道树间的最小距离为()。

A.4mB.3mC.2.5mD.2.0m问题:[单选]电压等级10kV及以下线路与35kV线路同杆架设时,导线间垂直距离应不小于()。

A.1mB.1.5mC.2mD.3m问题:[单选]通信电缆与6~10kV架空线路合杆时,其间距不得小于()。

A.1mB.1.5mC.2.5mD.3m/ NBA球队问题:[单选]架设在一般地区的线路,其绝缘子或绝缘子串的单位工作电压(额定线电压)泄漏距离应不小于()。

A.1.3cmkVB.1.5cmkVC.1.6cmkVD.1.8cmkV问题:[单选]空气污秽地区污秽等级3线路绝缘子要求的绝缘水平单位工作电压泄漏距为()。

A.1.0~2.2cmkVB.2.0~2.5cmkVC.2.6~3.2cmkVD.3.8cmkV问题:[单选]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时,当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时,应按该段条件选择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截面,或只对该段采用大截面的绝缘导线和电缆。

A.25mB.15mC.10mD.5m问题:[单选]铜芯电缆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小于3000h(一班制)电缆线路经济电流密度为()。

A.1.73B.1.92C.2.25D.2.5问题:[单选]矩形导体一般适用于工作电流()的回路中。

A.4000~8000AB.≤4000AC.≤2000AD.≤1000A。

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总

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总

35KV及以下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一、导体设计选择的原则1、环境条件对裸导体、电线、电缆及电器选择的环境条件,可查阅下列规范(1)选择裸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1992 , 规范选编上册第113页,表3.0.2;(2)选择电缆、电线的环境条件: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 , 规范选编上册285页,表3.7.5;注:有关全国主要城市的气象资料可查阅“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808~817页,表16-32。

有关温度的名词解释和应用说明见第807页,表16-31。

一般要求:有关内容见复习指导书第3册,第166~167页,其中表10-1-2 硬导体的最大允许应力的单位为MP a这和第182页,表10-3-5 是相同的,仅是单位为N/cm2。

2、低压导体的选择:选择导体截面应满足下列要求:(1)要满足正常工作和起动时的允许电压降:有关允许电压降值可查阅“规范选编”第1715页;第1044页;第1823页;第493页和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上册第262~263页,表5-3和表5-4。

(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导体载流量:各种不同的校正系数见“规范选编”第175~177页中有关内容。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在工程中,在6KV以上的导体按短路电流选择最小截面(mm2),380V系统一般不按动、热稳定选择最小截面。

(4)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可查阅“复习指导书”第167页,表10-1.3 或“规范选编”第1007页,表2.2.2。

(5)对不同冷却条件敷设电缆时,当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5m,要按该段条件选择电缆截面。

3、中性线(N)、保护线(PE)和保护中性线(PEN)的选择:参阅复习指导书第3册第168页,10.1.2.6~10.1.2.12或“规范选编”第1007页,2.2.6~2.2.12。

4、电缆型号的含义:电缆型号标记方式:详见“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第930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一)_真题-无答案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一)_真题-无答案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一)(总分148,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3~35kV裸导体的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 )℃,考虑日照影响时,钢芯铝绞线及管形导体不宜大于80℃。

A. 50B. 60C. 65D. 702. 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 )m。

A. 0.7,0.5B. 0.7,0.6C. 0.7,0.7D. 0.7,0.83. 低温环境,防火有低毒性要求时,不宜用( )。

A. 交联聚乙烯电缆B. 聚氯乙烯电缆C. 矿物绝缘电缆D. 聚乙烯电缆4. 低压供电系统中,当保护线(PE线)与相线所用材质相同时,且相线截面大于16mm2,小于或等于35mm2时,PE线截面应为( )。

A. 6mm2B. 10mm2C. 16mm2D. 取相线截面50%以上5. 选择3~35kV导体时的最大风速,可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 )min平均最大风速。

A. 30B. 20C. 10D. 56. 住宅照明分支网路为截面不应小于( )mm2的低压绝缘铜芯线。

A. 2.5B. 4C. 6D. 107. 选择(户外)3~35kV裸导体的环境温度应采用当地( )。

A. 年平均最高温度B. 年最高温度平均值C.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D. 年平均温度8. 低温环境下不宜用的电缆是( )。

A. 油浸纸绝缘B. 交联聚乙烯绝缘C. 耐寒橡胶电缆D. 聚氯乙烯绝缘9. 选择硬导体形状时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

A. 集肤效应B. 热屏蔽效应C. 电晕D. 腐蚀性气体10. 电气竖井内高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相互之间应保持( )m以上距离。

A. 0.25B. 0.3C. 0.35D. 0.411. 一般不采用铜芯的电缆是( )。

A. 水下敷设工作电流较大的电力电缆B. 一般用途的电力电缆C. 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缆D. 控制电缆12. 型号为KYJV代表( )。

202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纲供配电

2022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纲供配电

附件2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1.安全1.1熟悉工程建设原则电气专业强制性条文;1.2理解电流对人体旳效应;1.3掌握安全电压及电击防护旳基本规定;1.4掌握低压系统接地故障旳保护设计和等电位联结旳有关规定;1.5掌握危险环境电力装置旳特殊设计规定;1.6理解电气设备防误操作旳规定及措施;1.7掌握电气工程设计旳防火规定及措施;1.8理解电力设施抗震设计和措施。

2.环境保护与节能2.1熟悉电气设备对环境旳影响及防治措施;2.2熟悉供配电系统设计旳节能措施;2.3 熟悉提高电能质量旳措施;2.4掌握节能型电气产品旳选用措施。

3.负荷分级及计算3.1掌握负荷分级旳原则及供电规定;3.2掌握负荷计算旳措施。

4.110kV及如下供配电系统4.1熟悉供配电系统电压等级选择旳原则;4.2熟悉供配电系统旳接线方式及特点;4.3熟悉应急电源和备用电源旳选择及接线方式;4.4理解电能质量规定及改善电能质量旳措施;4.5掌握无功赔偿设计规定;4.6熟悉克制谐波旳措施;4.7掌握电压偏差旳规定及改善措施。

5. 110kV及如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5.1熟悉变配电所所址选择旳基本规定;5.2熟悉变配电所布置设计;5.3掌握电气设备旳布置设计;5.4理解特殊环境旳变配电装置设计;6. 短路电流计算6.1 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措施;6.2 熟悉短路电流计算成果旳应用;6.3 熟悉影响短路电流旳原因及限制短路电流旳措施。

7. 110kV及如下电气设备选择7.1 掌握常用电气设备选择旳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7.2 熟悉高压变配电设备及电气元件旳选择;7.3 熟悉低压配电设备及电器元件旳选择;8. 35kV及如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旳设计8.1 掌握导体旳选择和设计;8.2 熟悉电线、电缆选择和设计;8.3 熟悉电缆敷设旳设计;8.4 掌握电缆防火与阻燃设计规定;8.5理解架空线路设计规定。

9.110kV及如下变配电所控制、测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9.1 掌握变配电所控制、测量和信号设计规定;9.2 掌握电气设备和线路继电保护旳配置、整定计算及选型;9.3 理解变配电所自动装置及综合自动化旳设计规定。

工程类试卷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的设计选择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的设计选择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的设计选择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裸导体的正常最高工作温度应不大于( )。

(A)+65℃(B)+70℃(C)+80℃(D)+85℃2 硬铝导体的最大允许应力为( )MPa。

(A)70(B)90(C)110(D)1403 验算短路热稳定时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对硬铝及铝镁(锰)合金可取( )。

(A)100℃(B)200℃(C)300℃(D)400℃4 工作电流大于2000A无镀层接头接触面J Cu(铜-铜)的电流密度为( )A/mm2。

(A)0.12(B)0.17(C)0.25(D)0.315 对以气体放电灯为主的照明线路、变频调速设备、计算机及直流电源设备等的供电线路,当谐波电流大于10%时,( )。

(A)中性线的线芯截面应大于相线(B)中性线的线芯截面应等于相线(C)中性线的线芯截面应小于相线(D)不确定6 采用多芯电缆的芯线作PEN线干线,其截面应不小于( )。

(A)2.5mm2(B)4mm2(C)6mm2(D)16mm27 PE线采用单芯绝缘导线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无机械性的保护时不小于( )。

(A)2.5mm2(B)4mm2(C)6mm2(D)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线8 GB16895.15—2002《布线系统载流量》中规定敷设在空气中和土壤中的电缆敷设温度( )。

(A)空气中为35℃,土壤中为25℃(B)空气中为40℃,土壤中为20℃(C)空气中为40℃,土壤中为25℃(D)空气中为30℃,土壤中为20℃9 对较长距离的大电流回路,当负荷利用小时数较高时,宜按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来确定经济截面,其使用年限一般按( )计算。

(A)15年(B)20年(C)25年(D)50年10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容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 )倍计算。

(A)20(B)15(C)10(D)711 电力电缆与热力管道平行之间的允许距离是( )。

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设计

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设计

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设计【摘要】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本文主要从35kV电力线路的初步设计,导线、避雷线的绝缘防雷,杆塔,通信保护及施工图设计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35kV;电力;线路;设计目前,国内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设计的35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因为技术所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

要确保35kV电力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以及整个电力配网的可靠供电,必须科学设计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

1.35kV电力线路的设计初步工作设计初步工作是电力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设计的初步阶段就明确设计原则,在优选各种35kV架空线路路径的基础上,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定导线和避雷线必须根据线路区域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和验证电网规划的基础负荷资料,并明确导线截面。

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供电的需求量也呈增长趋势,所以,一旦线路投入使用,就会在短时间里达到标准负荷甚至满负荷运行,而如果线路长时间以超标准负荷的状态运行,就会导致连接点发热,最终降低设备的运行寿命,也影响到电力线路的正常供电。

所以,35kV电力线路的导线截面一定要适中,不能太大或过小,且确定完导线型号后,要结合相关规程要求选择避雷线的型号。

1.2科学分析气象条件在设计35kV电力线路时,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当地的气象条件,必须综合分析当地的气象资料和既成线路的运行情况:在计算架空线路最大弧垂时,会用到最高温度值,此条件可保证架空线路的对地的安全距离。

最低温度值保证了导线的最大应力。

夏季最热月的平均温度值确定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最大风速值确定了架空线路受力部位的外负荷值,根据其可验证导线的安全距离水平。

雷电的日数是防雷设计的基础资料。

覆冰的厚度用于计算架空线路的机械强度。

其中风速值,覆冰厚度和大气的温度值共同构成了气象和组合条件,必须结合这些条件才能提出可行性的技术设计。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试卷4_真题-无答案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试卷4_真题-无答案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试卷4(总分35,考试时间60分钟)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对导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接敷设于土壤中的电缆,不必考虑其环境温度B. 直接敷设于土壤中的电缆,采用敷设处历年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C. 敷设于空气中裸导体,屋外采用敷设地区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屋内不作要求D. 敷设于空气中的裸导体,屋内、外均无要求2. 选择屋外裸导体使用的最高环境温度应符合( )。

A. 历史最高温度B. 年最高温度平均值C. 最热月平均温度D.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3. PE线采用单芯绝缘导体时,对其机械强度的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机械性的保护时为2.5mm2B. 有机械性的保护时为4mm2C. 无机械性的保护时为2.5mm2D. 无机械性的保护时为5mm24. 裸导体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 )。

A. ±60℃B. +70℃C. +75℃D. +80℃5. 对电缆绝缘类型的选择,下列正确的是( )。

A. 高温场所和低温环境都可以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B. 放射线场所宜采用不滴流油浸纸绝缘电缆C. 移动式电气设备宜采用交联聚乙烯式电缆D. 有低毒难燃性防火要求的场所,可采用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胶等绝缘不含卤素的电缆6. 验算导体短路动稳定时,硬铝最大允许力应为( )。

A. 70MPaB. 90MPaC. 125MPaD. 140MPa7. 下列电缆外护层的选择正确的是( )。

A. 放射性作用场所的电缆宜采用钢铠B. 移动式电气设备应采用橡胶外套加钢铠CC. 铺设于江河、湖海中的电缆,钢铠应满足受力条件D. 敷设于保护管中的电缆,一般不作要求8. 低压配电系统铝导线固定敷设,当绝缘子跨度在2~6m,其最小芯线截面面积应为( )mm2。

A. 2.5B. 4C. 6D. 109. 设计所选用的导体,其长期允许电流( )。

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35 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文章根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变电所设计,一定仔细履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靠谱、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第 1.0.2 条变电所设计,应依据工程特色、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办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联合,以近期为主,适合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 1.0.3 条变电所设计,一定从全局出发,兼备兼备,依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色和地域供电条件,合理地确立设计方案。

第 1. 0. 4 条变电所设计.一定坚持节俭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良田,少占农田。

第 l . 0. 5条本规范合用于工业、交通、电力、邮电、财贸、文教等各行业新建35 千伏变电所的设计。

第 1.0.6条变电所设计,尚应切合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部署第 2. 0. 1 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依据以下要求,综合考虑确立:一、凑近负荷中心;二、节俭用地;三、便于架空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四、便于运输主变压器和其余主要设备;五、四周环境洁净。

如空气污秽时,变电所应设在污源的上风侧,或采纳防污举措;六、应尽量避开有强烈振动的场所;七、所址标高宜高于50 年一遇最高水位。

注:如所选址对周边设备有影响时,应与相关部门磋商。

第 2. 0. 2 条所区地面应有适合的坡度,以利排水。

第 2.0.3 条所区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当合。

建筑物内陆面标高宜超出屋外处面 150 ~300 毫米。

第 2.0.4 条各样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与建筑物、修建物、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依据敷设和检修的要求、建筑物基础的结构、管线的埋设深度等条件确立。

第 2. 0. 5 条变电所内应设置便于设备运输和检修用的道路。

变电所内通往主变压器的道路宽度一般为 3 米。

此道路应与变电所外面道路连结。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1.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发展规划,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结构。

1.0.4 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0.5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路径2.0.1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0.2 市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

线路路径走廊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

2.0.3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减少与其他设施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其交叉点不应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

2、架空电力线路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表2.0.3 架空电力线路与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注: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3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区域。

架空电力线路与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规定。

4、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原始森林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

5、不宜跨越房屋。

2.0.4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5m。

35kV和66kV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林区主要树种的生长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选择屋外裸导体使用的最高环境温度应符合()。

A.极端最高温度;B.年最高温度平均值;C.最热月平均温度;D.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

1.DDL/T 5222 6.0.2GB 500060 3.0.22.选择屋外配电装置导体时所用的最大风速应取()。

A.50年一遇离地高10m处最大风速;B.30年一遇离地高10m处最大风速;C.百年一遇离地高10m处10min的平均最大风速;D.30年一遇离地高10m处10min的平均最大风速;2.DDL/T 5222 6.0.43.普通导体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

A.60℃;B.70℃;C.75℃;D.80℃。

3.BDL/T 5222 7.1.44.验算导体短路热稳定时,裸导体最高允许温度,对硬铝可取()。

A.175℃;B.200℃;C.250℃;D.300℃。

4.BDL/T 5222 7.1.85.验算导体短路动稳定时,铜导体最大允许力应为()。

A.70MPa;B.90MPa;C.120MPa;D.140MPa。

5.D此题D答案只在指导书P228 的表8-1-2中找到,DL/T 5222 7..3.3中位170MPa6.BGB50054 2.2.27.设计所选用的导体,其长期允许电流()。

A.应计及故障时转移过来的负荷;B.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C.1.3倍于正常工作电流;D.2倍于正常工作电流。

7.BDL/T 5222 5.0.28.验算导体动热稳定用的短路电流,应为()。

A.对称短路电流;B.单相接地短路电流;C.两相接地短路电流;D.单相、两相接地短路及三相短路中最严重的短路电流。

8.DDL/T 5222 5.0.49.验算导体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一般宜采用()。

A.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B.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C.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D.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9.ADL/T 52225.0.1310.导体采用多导体结构时,其长期允许载流量为()。

A.各分导体载流量的代数和;B.各分导体载流量的加权和;C.应计及邻近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的影响;D.应计及集肤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的影响。

10.CDL/T 5222 7.1.511.低压配电系统导体截面选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和启动时端电压的要求;B.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C.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D.软导线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11.DGB50054 2.2.212.DGB50054 2.2.313.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中性线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

A.线路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且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B.最大相电流;C.线路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D.最大相电流,且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

13.AGB50054 2.2.614.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回路中,其中性线截面应()。

A.按线路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计算,且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B.不小于相线截面;C.按最大相电流计算,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D.为相线截面的1/2。

14.BGB50054 2.2.715.C常识,在GB50052 单行本7.0.1中有说明16.电缆型号由拼音及数字组成,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阻燃钢带铠装的电缆型号为()。

A.YJLV22B.ZR-YJLV22C.ZR-YJVD.ZR-YJLV3216.B钢铁(上)P981 表19-1,19-417.型号为KYJV代表()。

A.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B.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控制电缆;C.聚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护套控制电缆;D.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17.A同16 题,电力一次P932表17-4也有涉及18.一般不采用铜芯的电缆是()。

A.水下敷设工作电流较大的电力电缆;B.一般用途的电力电缆;C.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缆;D.控制电缆。

18.BGB50217 3.119.AGB50217 3.3.2.120.低温环境下不宜用的电缆是()。

A.油浸纸绝缘;B.交联聚乙烯绝缘;C.耐寒橡皮电缆;D.聚氯乙烯绝缘。

20.DGB50217 3.4.621.选择硬导体形状时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A.集肤效应;B.热屏蔽效应;C.电晕;D.腐蚀性气体。

21.DDL/T 5222 7.3.122.D参看电力一次P339 8-14 公式23.BDL/T 5222 7.3.1024A电力一次P356 五( 一)25.BDL/T 5222 7.1.3 电力一次P332(一)26.D此题没弄太清楚,有些数据对不上,具体参看DL/T 5222 7.3.2 和电力一次P33327.B参看电力一次P33728.D只找到AB出处,钢铁(上)P1027 20.629.高压配电装置软导线截面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A.根据回路负荷电流选择;B.根据电晕放电条件选择;C.根据腐蚀气体影响选择;D.A+B+C29.D电力一次P37630.D没找到32.电缆与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最小平行距离是()。

A.25m;B.10m;C.15m;D.20m。

32.BGB50217 5.3.533.直埋电缆的接头与相邻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

A.0.1m;B.0.25m;C.0.5m;D.1.0m。

33.BGB50217 5.3..834.直埋电缆遇到斜坡地形处的接头安置应()。

A.在斜坡以上平坦处;B.在斜坡以下平坦处;C.在斜坡段接头坡度一致;D.在斜坡段接头要水平。

34.DGB50217 5.3.835.电缆敷设于保护管中时,正确的规定是()。

A.管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B.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C.管顶距地面不小于0.8m;D.并列管之间应保持0.5m的间距。

35.AGB50217 5.4.4 5.4.636.AGB50217 5.7.237.BGB50217 5.1.439.电缆固定用部件的选择,不符合规定的是()。

A.三芯电力电缆可用扁钢制夹具;B.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C.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刚性固定可采用钢质夹具;D.强腐蚀环境应采用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

39.CGB50217 6.1.940.AGB50217 6.2.241.DGB50217 7.0.2.242.AGB50217 7.0.343.DGB50054 2.2.844.BGB50217 3.7.2 之附录D.0..1 ( 校正系数为1.0)45.BGB50217 5.1.246.AGB50217 5.3.547.DGB50217 5.3.648.AGB50217 5.4.5 中为3 个,习题答案为4个49.BGB50217 3.3.5.350.BGB50217 3.4.551.DGB50217 3.4.552.GB50217 3.4.6 为-15度53.高温场所不宜用()。

A.耐热聚氯乙烯电缆;B.普通交联聚乙烯电缆;C.聚氯乙烯绝缘电缆;D.乙丙橡皮绝缘电缆。

53GB50217 3.4.5 (规范中有“普通”二字)54.配电P496 表9-14 为60 ,钢铁(下)P807 表31-10 为65. 建议以配电为准,比较新55.C配电P496表9-1456.B配电P496表9-1457.配电P502 表9-21 为0.8,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58.DGB50217 附录D.0.359.A配电P490 八(1)1),难到630A 就算大电流了?60.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6kV)线芯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为()。

A.65℃;B.70℃;C.90℃;D.105℃。

60. B配电P496表9-1461.B配电P491 1 )62.C配电P502表9-2163.DGB50217 附表D.0.364.CGB50217 5.1.4.265.DGB50217 5.1.766.CGB50217 5.1.7 (承接65 题,条件应为明敷)67.DGB50217 5.1.4.368.BGB50217 5.1.7 (承接65 题,条件应为明敷)69.电缆支架除支持单相工作电流大于()的交流系统电缆情况外,宜用钢制。

A.1500A;B.500A;C.300A;D.100A。

69.AGB50217 6.2.270.在竖井中,宜每隔约()设置阻火隔层。

A.9m;B.7m;C.6m;D.3m。

70.BGB50217 7.0.2.371.DGB50217 5.1.7 (承接65 题,条件应为明敷)72.CGB50054 5.4配电P564 二(2)73 AGB50054 5.4配电P564 二(2)74.CGB50054 5.2.1配电P566三(1)75.DGB50054 5.2.13 5.2.1476.A配电P568(6)77.B配电P570七(3)78.B配电P580表10-1879.D配电P580表10-1880.D配电P580表10-1881.3?IOkV高压架空线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A. 3. Om;B. 3. 5m;C. 4. 5m;D. 5. Om.正确答案:C,81.CGB50061 12.0.7配电P581表10-1982.跨越道路、街道的低压接户线,在通车街道处至路面中心距离不应小于()。

A. 3. 5m;B. 4. 5m;C. 6.0m;D. 8. Om.正确答案:C,82.C配电P581 (12)83.1kV以下架空低压接户线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A. 2. 5m;B. 3. 5m;C. 4.5m;D. 5. Om.正确答案:A,83.A配电P581(11)84.在离海岸()以内的沿海地区或工业区,视腐蚀性气体和尘埃产生腐蚀作用的严重程度,选用不同防腐性能的防腐型钢芯铝绞线。

A. 2km;B. 3km;C. 4km;D. 5km.正确答案:D,84.D配电P580(4)85.电缆隧道、工作井的净高,不宜小于()。

A. 1800mm;B. 1900mm;C. 2000mm;D. 2500mm。

正确答案:B,85.BGB50217 5.5.1 5.5.2配电P576 (3)86.耐火电缆用于明敷有多根电缆配置中,或位于油罐区、熔化金属溅落等可能波及场所时,其耐火性应符合GB/T 12666—1990《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的规定,并满足该标准第6部分()类的要求。

A. A;B. B;C. C;D. D。

正确答案:A,86.AGB50217 7.0.987.用于耐火防护的材料产品,应按有效工程使用条件的燃烧试燃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要求,且耐火温度不宜低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