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地区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永州市为例
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一、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产业转移是指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国家或地区,其企业根据比较优势原则,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个产业的整体或部分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获利的过程。
从其理论产生发展至今,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各个国家或地区为了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不仅积极利用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
总体来说,产业转移在全球共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美欧转移至日本;60至70年代欧、美、日向亚洲四小龙的转移;8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向中国沿海地区的转移,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次浪潮都是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原因在于经济发达的地区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所以需要向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资料便宜的地区转移获得比较优势,而且每次浪潮过后,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经济都得到了腾飞,这无疑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极大的鼓动,是否能找到一条好的承接转移的路子成为各省市的重要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接近泛珠江三角洲核心的湘南三市郴州、永州和衡阳奋勇当先成为中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面对机遇,湘南地区努力发挥自身一切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转移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湘南地区作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转移项目并不是三个产业均衡发展的,而是集中在第二产业。
按各个产业的特点,我们知道第一产业由于受土地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通常是分块的,以中国的幅员和气候的多样化,转移并不是很容易。
而第三产业受政策、国外产业转移、经济水平、交通、技术影响较大,沿海地区拥有这些因素优势,因此第三产业迅速崛起。
相比之下,湘南三市的这些因素都不够,所以很难承接成功。
而第二产业不同,它受限因素较少,当一部分产业在原发达地区规模到了一定的地步,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政策和劳动力成本等,原地区产业升级,原来的落后产业就要转移。
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竞争的博弈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关 键
词】产业转移 ; 合作 ;竞争 ;重复博弈
【 中图分类号】F 4 2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1 3 6 1( 2 0 1 3 )0 3 — 0 0 5 4 — 0 7
价) 、降低认定 门槛 、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等多种 机制和推动政 府 间合作伙 伴关 系建 立等三个 方 形式 ,使得招商 引 资竞 争演 变 成 “ 让利竞 赛 ” 面促进 区域合作 。 的恶性竞 争。 博弈模型也 被用 于分 析利 益 冲突环境 下沿
在承接产 业转 移 的过程 中 ,如果 各地 方政 海产业 转移 各 参 与 主 体 的行 为 策 略 。林 平凡 、 府只是追求 各 自短 期利 益 的最 大化 ,忽视 更大 刘城 ( 2 0 0 9 ) 分 析 了转 出地 政府 与承 接地 政 区域范 围内的分工 协作 ,这 就很 可能产 生个体 府在建设 产业 转移 工 业 园 过 程 中 的博 弈 行 为 ,
的发展阶段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 当中存在合作竞 争关 系。地方政府应建立分 工合作 协调 机 制,从而可以走 出 ( 竞争,竞争 )的 “ 囚徒 困境” ,实现整体利 益的帕累托改进 。在政策 方面 .
应健全政府间协调机制 ,搭建区域 共享的产 业承接 平 台;增强地 区优 势产 业配套 能力,集群式 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产业链 分工协作 ,大 力发 展 生产性服 务 业 ;完善 承接 产业 转移 的标 准体
号 :1 0 C J Y 0 3 5 ) 、国家 自 科基金面上项 目 “ 基于地域产业承载系统适 配性的产业集群式转移 时空 演替机理
金融支持永州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报告
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的探讨————中国银行永州分行X翔永州市作为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的战略部署,主动连接“长三角”东部地区,以加强承接载体和市场、政策、政务环境建设为保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产业化转移,新型工作化的全面推进,新形势下的金融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面临新的挑战。
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同时又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方式,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升级以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我市依托中西结合部的地理优势、人力优势、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工作,成绩显据,承接项目越来越多,集群效应也越来越突出。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能集团、亚洲水泥行业巨海螺集团、世界著名运动鞋品牌耐克、华新水泥、珂莎黛鞋业、“蓝宁道新”保税物流园、东湘锰业、荣华锰业等企业相继落户永州,中国五矿集团也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自2008年永州市列为加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以来,全市共引进承接产业转移外来投资企业280家,实际投资总额16.8亿美元,永州市连续8年被评为省利用外资和内联外引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省承接产为转移先进单位。
承接产业转移为我市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了我市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政府搭台,金融唱戏,全面推进产业转移永州市作为国家第二批承接产业转移的XX重点承接地之一,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重要的优惠政策,对产业转移给予较好的政策支持。
2007年11月22日,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产业转移与县际竞争——以永州市为例
产业转移与县际竞争——以永州市为例作者:刘国华卢泽字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9期刘国华卢泽字县际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理位置邻近的县级行政区政府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非流动经济要素、吸引资本、劳动等可流动经济要素而展开的竞争,培育要素在当地的“根系”,使之扎根当地,其目的是通过吸引资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以及争取上级特殊政策以尽可能提高本行政区居民的福利和人均收入,促进辖区经济增长。
[1] 2011年10月,湘南地区衡阳、郴州、永州三市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其中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为欠发达地区,下辖九县两区,对于资金、技术、人才有很大的渴求,各县区都想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各县区都从自身利益出发,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招商引资,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相互竞争,形成了县际竞争的格局。
一、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1.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由于永州地区交通和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相对不足,加之各县区劳动力数量比较大,也决定了各县区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引进目标,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大,也注定了其本身需要进行转移。
2.广东是主要的产业转移来源地。
永州市与广东省相邻,由于永州近几年的交通条件改善很快,几条高速公路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广东向永州产业转移的步伐,广东来永州投资的厂商也越来越多。
3.产业转移带有强烈的政府任务色彩。
各县区每年都有引进资金和企业的任务,以此作为考察主要领导政绩的指标。
各县区差距明显,因为每个县区的条件不一样,对于投资者的吸引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产业转移完成指标与地方官员考核挂钩,也使得各县区的产业转移任务艰巨,政府是想方设法引进企业。
4.各县区产业转移各自为战,竞争无序。
各县区各自招商的一个弊端就是导致了无序竞争。
目前永州各个县区都有工业园或经开区,有些县区的资源优势类似,招商的目标企业性质有些也很接近,各县区的资源得不到整合。
《对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对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国际金融危机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推动着全球范围的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促使我国“转方式、调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这为永州这样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现状与特点近年来,永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发开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兴工强市的第一推动力来抓,充分利用永州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的有利条件,加强平台建设,挖掘各地优势,强力招商引资,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规模不断壮大。
xx 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92个,比xx年增加112个,是全省引进产业转移项目最多的市州之一,已开工建设或已投产项目34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35个。
xx年至xx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25亿美元、2.16亿美元、2.91亿美元、3.32亿美元,总量达到10.6亿元,是“十五”五年总和的3.1倍;实际到位内资分别为90亿元、100亿元、127亿元、207亿元,总量达到524亿元,是“十五”五年总和的4.4倍。
xx年以来,永州已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和内联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一)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和主要成效永州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四大明显特点:1、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日益增多。
xx年以来,全市共引进500万美元或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220个。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全国水泥行业排名前两位的海螺集团和华新水泥、重庆啤酒集团、世界著名运动鞋品牌彪马生产商湘威公司、耐克鞋生产商广硕集团、psa集团弘电电子、法国珂莎黛国际企业集团、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上海复星集团、江苏著名民营企业天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先后落户永州。
2、产业链式引进日益增多。
永州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是三大类: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毛织加工、电子制造、玩具制造等行业;二是建材、冶金等重化工业产业,如建材制造、金属冶炼、五金制造等行业;三是资源开发型产业,如竹木加工、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
关于湘南三市产业承接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湘南三市产业承接情况的考察报告(2009年7月9日)市委办公室、研究室考察组按照市委领导安排,考察组于6月25日至7月3日赴湖南永州、郴州、衡阳三市进行了学习考察。
期间,先后到三市及三县(宁远、蓝山、嘉禾)的八个产业园区和三十几家企业作了实地考察,与企业老板、工业园区和党政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探讨,深切感受到了当地强势推进产业承接带动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震动很大,感触颇深。
湘南三市产业承接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学习考察过程中的第一感受就是湘南三市产业承接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一路走来,展现在眼前的是工业园区欣欣向荣、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生态环境秀美宜人、各级干部干劲冲天,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震撼。
一是园区建设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
2008年以来,湘南三市将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新扩建了一大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工业园:郴州拥有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省级9个;永州拥有省级工业园7个、市级14个;衡阳已建成工业园区14个。
我们考察的八个产业园区,路宽区美,配套齐全。
建成区标准厂房宽敞明亮、整齐划一,车辆来往穿梭、秩序井然;在建区大型挖掘机械阵阵轰鸣,新厂房正拔地而起;待建区规划蓝图气势恢宏,测绘人员指点江山……。
在这里,丝毫感觉不到经济危机下应有的萧条气息,反而到处是蒸蒸日上的景象。
宁远工业园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现已建成15平方公里,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分区、板块发展”的原则,划分加工贸易区、建材冶金区、农林产品加工区三大产业园区,吸引了21家企业入驻;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以大手笔、国际化为指导,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现有入园企业60多家,已初步形成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衡阳松木工业园拥有投产项目13个,在建、拟建项目14个,2008年实现入库工业税收5.20亿元。
二是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
南六县的中心支点位置 ;27 0 国道 、s ! 道 、永连公路 、宁嘉公路等高等级公 在建的永贺高速 、二广高速 、厦蓉高 洛 湛铁路 ,交 织成 四通八达 的区域
“ 南六北五”界限和差别十分明显 ,尤其 是南六县经济被 “ 边缘化”的趋势 日益突
出 ;加 上受 潜 意识 的 “ 衡 发 展 、平 衡 用 均
革试验区正式启动 ,省委 、省政府又提出
“ 州要 率先 成 为 全 省承 接 产业 转 移示 范 永 基 地 ” 。 由此 ,我 认 为永 州 应抢 抓 机 遇 ,
社 会 事 业 发 展承 载 能 力将 明显 增 加 。 资源方 面 ,两 县 总人 口近 l0 5万人 , 占 县 的5 %,劳 动 力资 源 十 分 丰 富 ,常 l 外 务 工 人 员稳 定 在 3万 人 以上 ,涌现 5
tC
作用有限。除了零冷两区作为中心城市发
展 之 外 ,实 际上 在 南 六 县 的宁 远 和道 县还
有一个稀缺的城市资源等待开发成为 区域 经济中心 。当前永州 尚属欠发达地 区,如
成网络, 从不发达走向发达。城市具有市
5 u e2 1 8 J n 0 0
中 国城 市 经 济 CHIA N URB AN ECOI 精
机 遇 稍 纵 即逝 。在 承接 产
经济中心”的思路,推动全市经
济战略转型和加速发展。
打 造 永 州 南 区域 经 济 中 心 十 分 必 要
改革 开放 以来 ,永州 经济
社 会 发展 取 得 了显 著成 效 ,但 在
浅谈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和比较优势
浅谈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和比较优势摘要:关键词:大湘南是指湖南的郴州、衡阳、永州。
湖南“十二五”规划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表述中,对“加速举起湘南”的提法是:充分发挥湘南区位、资源优势,重点对接粤港澳和北部湾经济区,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抓住机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那么,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究竟有哪些机遇?有哪些优势?显然,梳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大湘南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对落实中共湖南省委提出的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一、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1、面临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涌来的机遇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完善,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圉内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整体看来,产业转移是依照国际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承接国较发达地区一一承接国欠发达地区的路径转移。
产业转移必然带来大量资本、技术等要素,这些正是欠发达承接地所欠缺的,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要素在产业承接地的累积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些要素将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2、面临更加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机遇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日益稀缺,使其价格持续上升,这直接导致企业在当地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急剧增加,原有的依靠低土地租金和低劳动力工资来压低生产经营成本所形成的产业发展优势渐渐丧失。
东部地区迫切需要把原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方面可以依托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低廉的土地租金和劳动力价格维系原有的产业成本优势,使其得以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以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腾出空间和资源来发展新兴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进而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基于此,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使中西部地区面临沿海产业大举向内地转移的机遇。
3、面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机遇2004年,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港、澳、穗举行,会上“9+2” 政府领导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正式启动。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地区物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地区物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湘南地区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湖南省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
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加速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湘南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在不断壮大。
随之而来的是物流环境的现状问题,如交通拥堵、配送效率低下、仓储设施不足等,已经成为制约湘南地区物流发展的重要瓶颈。
本文旨在研究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地区物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解决湘南地区物流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供参考。
一、湘南地区物流环境的现状问题1. 交通拥堵严重湘南地区交通拥堵严重,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带和重要交通枢纽,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存在。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货物的及时配送,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
2. 仓储设施不足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湘南地区的企业对仓储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仓储设施的供给仍然不足,尤其是现代化、智能化仓储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导致企业难以满足生产和配送的需求。
3.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湘南地区的物流企业大多数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导致物流信息不畅通、不及时,影响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多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立交桥,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升交通运输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2. 加快仓储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仓储设施,提高仓储设施的供给水平。
引导企业加大对现代化智能化仓储设施的投资,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总结随着产业转移的加速,湘南地区物流环境的现状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湘南地区物流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仓储设施建设,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湘南地区的物流环境,为制造业的发展和湘南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关注和重视湘南地区物流环境的问题,共同努力,为湘南地区的物流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业转移的承接特征及产业转移的承接力评价:以湖南为例
【经管新视野】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9年12月(第12期,总第272期)Dec.,2019(No.12,General No.272)收稿日期:2019-11-18基金项目:(18AJY022);湖南省发改委委托项目(湖南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大项目(XSP19ZDA001)作者简介:陈亮(1973-),湖南邵东人,博士,三级教授,主要研究产业经济学;贺正楚(1968-),湖南衡阳人,博士,二级教授,主要研究产业经济学(通讯作者)。
产业转移的承接特征及产业转移的承接力评价:以湖南为例陈亮,贺正楚(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针对目前中国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承接产业转移现象,以产业转移承接的典型省份湖南省为例进行剖析。
首先,从流入资金、投资的产业类别等多个视角对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进行描述,并提出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对湖南省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评价。
根据湖南省实际情况,从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两方面对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长沙市、常德市和郴州市的产业转移承接力较强,邵阳市、益阳市、永州市和娄底市的产业转移承接力较弱。
最后,针对湖南省在产业转移承接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承接力;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9)12-0060-10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1]。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国家、区域之间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市场化背景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以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通过跨区域投资、技术转移,把部分产业的生产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其目的是寻找新的市场发展空间来实现成本最低化和利润最大化[2]。
借鉴湘南三市经验 促进产业承接转移
借鉴湘南三市经验促进产业承接转移摘要:湖南永州、郴州、衡阳三市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政策创新、园区建设、强力招商、作风建设四个方面。
这些经验对推动我省承接京津和其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湘南经验;产业承接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湖南永州、郴州、衡阳三市2008年以来采取多项措施,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较好地利用了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时机,实现经济的快速腾飞。
郴州市2010年实现gdp821.5亿元,经济增长率16%,增长速度排名湖南省第一。
认真分析他们的经验,对促进我省广大地区尤其经济欠发达地区借势起飞,有着较好的启发意义。
一、创新政策,为发展提供制度环境2008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
由此开始,省委、省政府和省发改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等省直职能部门共出台各类扶持湘南产业承接的政策文件达20多份。
市、县两级都结合实际,相继推出一批扶助政策。
如永州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都出台了《决定》或《意见》,湘南三市在此期间出台文件之多、涉及领域之广、推进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
这些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众多政策中,最为特殊的是“34条”,即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它是郴州抓住时机“无中生有”争取来的优惠措施。
时机就是省委书记在郴州考察时指出郴州在产业承接中要“先行先试”,其实此话在其它市也讲过。
但郴州市快速反应,立即组织了大规模、多层次的考察学习活动,并全市发动,在结合郴州实际、学习借鉴沿海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广泛征求职能部门和企业家意见后,向省委提出了40条政策请示。
最终省委、省政府研究下发了“34条”。
这是湖南省唯一一次为一个地级市出台专门文件。
对农村信用社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以永州为例
— —
以永 州为例
口 肖沪生
( 南省农村 信 用社联 合 社永 州 办事 处 , 南 永 州 450) 湖 湖 20 1
当前 , 一轮 国 际国 内产 业转 移正在 新 加速 , 积极 应对 国际 、 内大趋 势 , 效承 国 有 接“ 三角 ” 珠 产业 转移 , 进产 业 结构 优化 促 升级 ,是永 州加 快转 变经 济发展 方 式 、 全 面提 升 核 心 竞争 力 的重 大 契机 和 现 实 需
主 力 军 ,也 应 当在 找 准 自身 定 位 的 同 时 ,
在 支 持 承接 产 业 转移 中实现 自身 更好 的
发展。
发展 , 融对承 接产 业转移 的发 展有 着至 金
关 重 要 的作 用 。
发 展 带来 了前所 未 。 个 截止到 2 0 0 9年底 , 全国共有县级市 3 7个 ,0 8年其在全 国各 6 20
省市值 辖市) 的分布 ( 见表 2。 ) 由下表可见 : 环渤海湾地区和东南沿海
地区的省份拥有更多 的县级市 , 如吉林 、 山东 、 苏、 江 浙江 、 广东等省 , 都在 2 O个 以上 , 而在 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拥有的县级市较少 。 综合 这两年 的数据 , 们可 以得到 我 国县 ( 我 县级 ) 市的数 量 城 在环渤 海湾地 区和 东南沿海 地 区的省市 的差 异不 大 , 与中西 部 而
的 省 份 差 异 相 对 较 大 ; 外 , 国 环 渤 海 湾 地 区 和 东 南 沿 海 地 区 另 我
的城市 化进程 明显要好 于 中西部地 区。 23县域经 济的 区域 内部差异 -
我 国 县 ( 级 ) 市 的 经 济 发 展 不 仅 在 地 区 及 省 域 之 间 存 在 着 县 城
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优化探索
第33卷第1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12 2012年12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2012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优化探索王泽林(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摘 要: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比邻两广,是承接“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场所。
永州根据中央和省政府给予的政策优势,优化承接投资环境,打造承接投资平台,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吸引力。
但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加工贸易整体发展缓慢,优势产业不明显;企业招工困难,缺乏人才;金融服务落后,企业融资困难。
因此,优化永州市产业必须合理布局产业;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和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优化;探索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12-0137-04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随着国际制造业升级换代和零售业的扩大而产生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供应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 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在产业的空间布局上,形成了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和现象。
2008年4月,国家商务部确立湖南永州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基地,永州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遵照“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放开发”的战略部署。
先行先试,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一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永州市位于湖南省最南部,比邻两广,是湖南直达两广和港澳的主要通道,是祖国大陆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基础条件较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一)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永州立足打造至“珠三角”“4小时经济圈”,全力构建以铁道、公路、航空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湖南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湖南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湖南作为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信息化产业在其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湖南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湖南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与结构:湖南信息化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湖南已经形成了以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为主体的信息化产业布局。
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是湖南信息化产业的核心支撑,占据了该省信息化产业的主导地位。
2. 产业创新与研发:湖南信息化产业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上处于较高水平。
同时,该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3. 人才培养与引进:湖南信息化产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湖南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等人才群体。
此外,湖南各高校也积极培养信息化领域的人才,不断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二、湖南信息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 产业升级与转型:湖南信息化产业在未来将持续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从传统的软件开发和互联网应用延伸至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湖南将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2. 国际合作与开放:湖南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信息化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引进。
同时,积极融入国际信息化产业价值链,推动湖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
3. 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湖南将继续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同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信息化人才。
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挑战。
湖南将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和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保护信息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湘南地区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产业转移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随着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向湘南地区转移,这对湘南地区的物流产业集群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对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1. 地理优势湘南地区位于中国南部,依托长江水系,交通枢纽发达,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
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地理优势为湘南地区的物流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条件。
2. 产业基础湘南地区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这些产业的发展为物流产业提供了充分的需求支撑。
3. 政策支持湘南地区政府对物流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4. 竞争环境随着产业转移的加速,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正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提高竞争力势在必行。
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物流产业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的一环。
湘南地区需要加大对物流园区、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2. 发展现代物流业态湘南地区需要推动物流产业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态,提高整体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力度。
3. 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是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湘南地区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际市场的合作,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4.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想提升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湘南地区可以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 拓展国际市场湘南地区的物流产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借助国际市场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
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布局问题研究--以湖南永州市为例
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布局问题研究--以湖南永州市为例朱文蔚;全春霞【摘要】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而产业布局将直接影响这些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具备一定的资源禀赋条件,承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但在产业转移布局中也面临着有规划难落实,各县区之间缺乏协调机制,产业配套、征地拆迁受阻等各种问题。
通过明确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规划,构建各县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协调机制,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欠发达地区才能借力承接产业转移,助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12【总页数】3页(P103-105)【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布局【作者】朱文蔚;全春霞【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而承接产业转移则是欠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崛起的有效路径[1]。
当前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用地紧张,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突出,从而导致产业准入门槛的大幅提高,且由于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渐失去比较优势,促使传统产业加速向向外转移[2]。
而中西部地区正凭借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而言,如果能够有选择性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能解决发展资金的不足,拓展劳动就业空间,还能使当地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对于产业转移,国际上有很多经典的著作和观点,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邓宁的生产折衷论、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以及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等,都分别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各种动因以及对转出国和转入国的影响,还有些学者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3]。
关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省政府副省长何报翔带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商务、旅游、海关、检验检疫、口岸、发改、国土、经协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到湘南三市专题调研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建设情况。
调研组先后到郴州、永州、衡阳三市的10个县(市)、区,考察了11个园区,走访了42 家企业和项目单位,就示范区建设问题与三市分别进行了座谈。
通过调研,掌握了示范区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思路。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去年10月湘南地区正式获批全国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如何扎实有效推进示范区的建设,打造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全省三大板块全覆盖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成为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的一项重点工作。
自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在郴州市召开全省扩大开放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以来,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湘南三市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顶层设计基本成型。
5月11日,省政府批准了《湖南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6月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规划”和“若干意见”基本勾勒出示范区建设的顶层设计。
推进机制方面,由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示范区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在省商务厅,由省商务厅、省发改委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日常工作;实行“省统筹,市为主”的工作原则,省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政策创新、争取国家部委支持、重大项目协调等相关工作;湘南三市政府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主体,负责示范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支持政策的落实、建设项目的推进等各项具体工作。
发展规划方面,明确以科学承接、互利承接、绿色承接为导向,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功能完备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升能源、信息、通关、物流等保障配套能力,打造衡阳、郴州、永州等“三极”和京港澳沿线产业集聚带、二广沿线产业集聚带、泉南沿线发展带、厦蓉沿线发展带等“四带”,因地制宜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矿产开发和加工业、现代服务业,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平台、跨区域合作引领区、加工贸易集聚区和转型发展试验区。
制约永州产业转移做大做强的瓶颈及对策建议
制约永州产业转移做大做强的瓶颈及对策建议作者:刘素瑛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2期摘要:经过几年的发展,永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同处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衡阳、郴州尚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从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制约瓶颈;对策建议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东邻湖南郴州,西接广西桂林、贺州,南界广东清远,北连湖南衡阳、邵阳,是湖南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
2008年国家商务部授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2011年10月成功获批湘南三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省委、省政府对永州开放开发寄予厚望,提出要把永州建设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排头兵、产业承接示范区和对接东盟桥头堡。
经过几年的开放开发发展,永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同处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衡阳、郴州尚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影响永州产业转移企业做大做强的制约瓶颈以及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制度供给还存在的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永州中心支局对此开展了专题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查原因、找差局、比不足,寻对策,企望对永州产业转移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益启示。
一、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近年来,永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等沿海和东盟地区,引进1000多家产业转移企业和338个产业转移项目。
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来自产业转移的投资占70%,承接产业转移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35%,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创造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40%。
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实际利用内资20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84亿美元,同比增长56.6%,增幅排名全省第一。
新扩园区面积48.8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面积195.6万平方米,新增就业人数11.5万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1年度发展开放型经济目标管理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4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4 2012年4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2012湘南地区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永州市为例付 喜(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00)摘 要:本文以湘南地区的永州市为重点对湘南地区三市(衡阳、永州、郴州)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湘南地区在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电子信息产业;湘南地区中图分类号:F40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4-0027-03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日益稀缺,生产和经营成本急剧增加,迫使沿海地区集中发展新兴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则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基于此,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使中西部地区面临沿海产业大举向内地转移的机遇。
作为中部六省之一的湖南省,其毗邻广东、广西的湘南地区成为了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桥头堡。
一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湘南地区指湖南省的衡阳、永州、郴州三市,位于湖南的南端,是珠三角对外辐射的第一梯度,是沿海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湘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土地、水及矿产资源,劳动力成本低,具备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各项要素,加之区域优势明显,物流成本低,使得湘南地区在承接沿海产业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湘南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衡阳市作为全国区域性工业加工制造中心的地位已经凸显,工业基础雄厚,因此湘南地区更适于接纳东部沿海转移的工业产业,并能促进本地区相关产业及转移企业得到快速地飞跃和发展。
政策方面,加快湘南地区的开放开发一直是湖南省委、收稿日期:2012-01-10基金项目:永州市2010年度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永科发[2010] 19号)作者简介:付喜(1980-),男,湖南省岳阳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半导体纳米电子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等。
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湘南地区为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20多年来试验区取得了很大成绩,发展势头良好,效果初步显现。
2007年5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的决定》及相关配套政策[1],湘南开发开放进入了实质性操作层面。
2011年10月,由三市申报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湖南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
随着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范围及力度的扩大,湘南地区的工业及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08年,三市GDP达236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3%,比2006年提高1.2个百分点[1];2009年至2011年9月底,三市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462个、新增税收20多亿元、就业32.4万人,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5.6%、31.1%、49.5%,这些数据说明坚持不懈地实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策略是湘南地区实现发展和崛起、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保证。
二湘南地区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现状——以永州市为例电子信息产业是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要商品的产业,包括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从事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通信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与软件开发、电子器件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等行业[2]。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电子信息产业因其对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新兴27主导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南,与广西、广东两省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下辖2区(冷水滩、零陵)、9个县(祁阳、东安、双牌、道县、宁远、蓝山、新田、江永、江华),人口580万。
作为紧邻广东的地区,永州市早在1997年就已获批建立了多个市、县级工业园区,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各级工业园产值增长迅猛,南边以蓝山县为重点,建设“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北边以市级中心城区为重点,建设凤凰园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以来,永州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仅2010年上半年,全市39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38.27亿元、利税3.03亿元、利润21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3%、11.0%、19.5%[3]。
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每个工业园都有多家电子信息企业,这里收集了部分代表性企业如下:区、县产业园(区)代表性电子信息企业(项目)冷水滩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达福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弘电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国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永州长怡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湖南恒远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永州澳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金益电子有限公司;永州亿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光伏40MW太阳能多晶硅片项目;500万套液晶显示器配件生产线项目;100万台汽车仪表及仪表台总成项目;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配套项目零陵区零陵工业园永州三甲电子有限公司;永州群辉电子有限公司祁阳县祁阳工业园湖南科力尔电机有限公司;祁阳宇晖机电有限公司;永州美星光电科技公司东安县东安经济开发区创辉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大和塑胶电子有限公司双牌县双牌工业园东阳电子有限公司;贵格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加利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鑫海电子有限公司道县道县工业园东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晶石电子有限公司;道县电子元器件印刷线路板(PCB)产业园项目;道县电子元件产业基地项目宁远县宁远工业园永州时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蓝山县蓝山工业园香港必达电子有限公司;香港润丰电子有限公司;台湾炯元电子有限公司新田县新田工业园深圳吉田电子有限公司江华瑶族自治县江华经济开发区江华创晨电子有限公司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永州市的电子信息企业集中在冷水滩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并已形成了凤凰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光伏产业园、长丰汽车电子产业园等独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企业集中地,此外,一些县级产业园,如道县工业园、双牌工业园、蓝山工业园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初具规模。
尽管如此,仍可看出当前永州市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没有引进知名的特别是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企业,电子企业分布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以后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集中精力加以调整和完善,以促进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
三湘南地区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通过对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状况的初步调查以及对衡阳、郴州两市电子信息产业相关资料的阅读和了解,总结和分析湘南地区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具体如下:(1)电子信息产业初具规模,企业分布比较分散应该肯定的是,近几年湘南三市采用走出去的方针,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来抓,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转移到湘南地区的企业越来越多。
同时,三市都将资源消耗少、污染小、产值高的新兴产业作为引进的首选,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专门的引进政策,吸引了沿海地区众多的电子信息企业到湘南来投资,湘南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湘南三市电子信息企业的分布均比较分散[4],各个工业园都将电子信息企业作为引进对象,也或多或少了引进了一些电子信息企业,这样容易造成电子信息企业因分布过散而不能形成产业集群,不能使电子信息产28业得到整体壮大。
因此三市需要集中建立市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综合统筹各个工业园区规划,采用“飞地”模式将电子信息企业进行集中入园,通过集聚效应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园,打造和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大型、高科技电子信息企业相对较少目前湘南地区电子信息企业的数量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其中技术含量高、产值高、能耗少的高科技企业相对较少,劳动密集型电子企业仍占主体,并且大型电子信息企业所占的比例也很低,直接导致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
因此,要积极争取大型、超大型、世界500强的电子信息企业来湘南投资发展,以壮大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形成快速稳健的经济效益,同时带动其他相关电子产业加速转移,最终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近几年,湘南三市在这方面都做了一些具体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2011年8月,世界500强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式入驻衡阳市,预计员工人数可达3万人以上,到2012年产值约50亿美元,将形成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3)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的产品将使电子信息企业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新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科研经费的投入。
目前湘南地区电子信息企业对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普遍较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占主体,这样势必会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大大减弱,特别是随着物价上涨和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这些企业转移的优势会逐渐被弱化,因此,要建立以政府扶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电子信息企业产品研发的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使电子信息企业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综合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4)产学研合作力度小,有待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含量高、产品更新快、创新性强,因此开展与地方各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是提高产品创新性和技术含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湘南地区目前共有5所本科、8所高职专科院校,可为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前景巨大。
但从作者所处的永州市来看,当前电子信息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很低,电子企业与本市高校、市外重点大学的联系非常少,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科技管理部门来牵线搭桥,建立两者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如将企业产品研发以科技计划项目的形式交由地方高校来完成),主动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促使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快速、稳步地壮大和发展。
此外,加强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对口培养和衔接的力度也远远不够,地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留在本地区工作的非常少,需要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落到实处。
四结语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和基础产业,在新一轮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湘南地区要充分利用好地方优势,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全方位地做好准备工作,以顺利实现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达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