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1、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概念模型或信息模型,它是从数据的应用语义角度来抽取模型,并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这类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阶段,它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无关。
概念模型一方面应该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另一方面它还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它是用户和设计人员交流的工具。
2、解释“三个世界”之间的联系。
从客观世界、信息世界到数据世界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抽象和映射的过程。
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经过两级抽象而来的,并且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有关信息。
现实世界的复杂事物经过两级抽象的结果就是数据模型。
而抽象的过程是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的实体模型,然后再将实体模型经过二级抽象得到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3、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Entity)。
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2)实体型具有相同特征的实体称为实体型(Entity Type)。
3)实体集同属于一个实体型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Entity Set)。
4)属性属性(Attribute)就是描述实体的特性或性质的数据。
5)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码(Key)。
如果码是由几个属性构成的,则其中不能有多余的属性。
即必须是几个属性全部给出才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
码是区别实体集中不同实体的关键属性,也称为关键字或键。
6)实体-联系图:采用图形的形式描述实体-联系模型称为实体-联系图。
4、学校中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个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个教员,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由若干学生选修。
试用E-R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给出主要实体(系、班级、教研室、学生、教员、课程)的E-R图5、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每种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章ppt
2.1.1 关系模型概述
3. 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完整性 反映应用领域所遵循的约束条件, 体现具体领域中语义约束
2.1.2 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在用户看来,关系模 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 间的联系均由关系(表)来表示。
表 2.1 一个表示学生的关系
▪ 定义:
• 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存在相同的域。D1, D2,…,Dn的笛卡尔积为:D1×D2×…×Dn={(d1,d2,…, dn)|di∈Di,i=1,2,…,n}
▪ 说明:
•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做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 称元组(Tuple)即行。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i=1,2,3……n)叫做 一个分量(Component)即列。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 主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Prime attribute)。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码属性(Non-key attribute)。在 最简单的情况下,侯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侯选码, 称为全码(All-k) , (b,c,f) , (b,c, g) ,
•
(b,d, f) ,(b,d, g) , (b,e, f) , (b,e, g) }。
2.1.2 关系数据结构
结果用二维表格表示如表2-3所示,共有3个列,12个元组。
表2-3 用二维表格表示 D1×D2×D3
D1
为了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完整性,在对关系数据库执行插入、删 除和修改等操作时,必须遵守这三类完整性规则。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版)课后答案-第2章-数据模型
数 据 模 型2。
1 练习题2及参考答案1。
什么是关系?什么是关系框架?关系之间实现联系的手段是什么?什么是关系数据库?答:关系是一张二维表,即元组的集合.关系框架是一个关系的属性名表。
形式化表示为:R (A1,A2,…,An),其中:R 为关系名,Ai 为关系的属性名。
关系之间实现联系的手段是通过关系之间的公共属性来实现联系。
关系数据库是指对应于一个关系模型的所有关系的集合。
2. 某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需如下信息:科室:科名、科地址、科电话、医生姓名 病房:病房号、床位数、所属科室名医生: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工作证号 病人: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断医生、病房号其中,一个科室有多个病房、多个医生;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可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一个病人的主治医生只有一个。
设计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E-R 图.答:对应的E —R 图如图2。
1所示.第 章2图2.1 E—R图3。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名教师和学生;每个教师可以教授若干门课程,并参加多个项目;每个学生可以同时选修多门课程。
请设计某学校的教学管理的E-R模型,要求给出每个实体、联系的属性。
答:该学校的教学管理E-R模型有以下实体:系、教师、学生、项目、课程。
各实体属性如下:系(系编号,系名,系主任)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职称)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班号)项目(项目编号,名称,负责人)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学分)各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教师担任课程的1:n“任课”联系教师参加项目的n:m“参加"联系学生选修课程的n:m“选修"联系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所属关系的1:m:n“领导”联系对应的E—R模型如图2。
2所示。
第2章 数据模型3系领导项目 系编号 系名 课程编号 系主任 学生 姓名 学号 性别班号选修 教师课程任课课程名学分成绩职称参加 项目编号 负责人名称 教师编号教师姓名1m nmn 1nnm 图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 单选题 C C D B C2. 判断题对错错错对3填空题网状模型用户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系统设计4简答题1)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
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
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
3)数据约束:用于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之间的语义联系、数据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
主流数据库采用关系图模型。
数据库典型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其它数据模型(如对象数据模型、键值对数据模型、列式数据模型。
)2)数据库——是一种依照特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文件,数据库文件一般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以便长久保存。
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不重复存放;提供给多种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增、删、改、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Database)是一种依照特定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中,不仅存放了数据,而且还存放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内部元素:用户表:用户在数据库中创建的数据库表;系统表:数据库中系统自带的数据库表;视图:数据库中用于对数据进行查询的虚拟表;索引:数据库中用于加快数据查询的索引项;约束:数据库中对数据、数据关系施加的规则;存储过程:数据库内部完成特定功能处理的程序;触发器:数据库内部因数据变化自动执行的一类存储过程等等4)数据库系统包括: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四个组成要素。
5)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 System,DBMS )——是一种专门用来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并提供对数据库访问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功能:创建数据库和表; 创建支持结构,如索引等; 读取数据库数据 ; 修改数据库数据; 维护数据库结构; 执行规则; 并发控制; 提供安全性; 执行备份和恢复等等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1 单选题 C B D A A2. 判断题对对错对错3填空题全外连接数据约束候选键用户定义完整性4简答题外码键1)在关系模型中,使用“关系”来存储“实体”中的数据。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件第2章
第2章 关系Biblioteka 据库若Di (i = 1,2,…,n)为有限集,其基数为mi (i = 1, 2,…,n),则D1 × D2 × … × Dn的基数为
第2章 关系数据库
【例2.1】设有D1 = {A,2,3,…,J,Q,K}, D2 = {黑桃,红桃,梅花,方片},则D1,D2的笛卡尔积为 D1 × D2 {(A,黑桃),(A,红桃),(A,梅花),(A,方片), (2,黑桃),(2,红桃),(2,梅花),(2,方片), … … …… (K,黑桃),(K,红桃),(K,梅花),(K,方片),}; 基数为13 × 4 = 52。
第2章 关系数据库
3. 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语言SQL(Standard Query Language)
SQL不仅具有丰富的查询功能,而且具有数据定义和数 据控制功能,是集数据查询、数据定义(DDL)、数据操纵 (DML)和数据控制(DCL)于一体的关系数据语言。它充分体 现了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优点,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 了解关系数据模型的组成部分。 — 理解关系、关系模型的概念并掌握关系的完整性约 束。 — 熟练掌握关系代数的各种运算。
第2章 关系数据库
2.1 关系数据库概述
关系数据库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最早将 这类方法用于数据处理的是1962年CODASYL发表的“信息 代数”,之后有1968年David Child的集合论数据结构,系统 而严格地提出关系模型的是IBM公司的E.F.Codd,1970年6 月他在《Communication of ACM》上发表了题为“A Relational Mode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用于大 型共享数据库的关系数据模型)一文。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1 实验目的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1.3 实验内容实验一:创建数据库和表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命令行工具或图形界面工具创建数据库学习使用SQL语句创建表实验二:数据库的简单操作学习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第二章:数据库设计2.1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使用实体-关系模型设计数据库2.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2.3 实验内容实验三:实体-关系模型设计学习实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根据给定的需求设计实体-关系模型实验四: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学习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的方法将设计的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数据库模式第三章:SQL语言3.1 实验目的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查询和更新操作3.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3.3 实验内容实验五: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视图和索引学习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第四章: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4.1 实验目的了解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和备份恢复功能4.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4.3 实验内容实验六: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创建用户和角色,分配权限实验七: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备份与恢复功能,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操作第五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5.1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5.2 实验环境安装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或SQL Server)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工具编程语言环境和开发工具(如Java、Python或C等)5.3 实验内容实验八: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应用程序的连接、查询和更新操作实验九: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功能使用编程语言环境和开发工具,实现用户登录、数据查询和数据增删改等功能实验十:测试与优化数据库应用系统对实现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第六章:数据库性能优化6.1 实验目的学习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第二章
C 7 7 3 3
S A B C 3 4 5 7 2 3
练 习
-S, 求: R∪S , R∩S ,R-S, S-R ∪ -S SR×S, Π3,2(S) , σB<’5’ (R) ×
R∪S ∪ A 3 2 7 4 3 B 6 5 2 4 4 C 7 7 3 3 5
R∩S A 7 B 2 C 3
R-S -S A 3 2 4 B 6 5 4 C 7 7 3
Z
Y
X
X= R× S ×
C 2 4 2 4 2 4 D 3 5 3 5 3 5
Y= σB=C∧ D=‘3’ (X) ∧
A B 1 2 C 2 D 3
Z= ΠA(Y)
D=‘3’仅 仅 涉及S 涉及
A 1
R A B 1 3 5 2 4 6 C 2 4
S D 3 5 E2=ΠA(σB=C ( R× Π × E1=ΠA(σB=C∧ D=‘3’ (R× S) ) Π × ∧
2<1∧ 1≥ 2 ∧
A 1 1 4
B 2 2 5
C 3 3 6
D 3 6 6
2
E 1 2 2
R A B 1 2 4 5 7 8
C 3 6 9
S D E 3 1 6 2
R∞S ≥
2<1∧ 1
A B C D E 1 2 3 3 1 4 5 6 6 2
R,S模式有别
R A B C a b c d b c b b f c a d
R×S ×
σ2<4
Π1,2,4
R∞S 2<1
R∞S
R∞S
2=1
总结:已学的各运算中,操作要点? 总结:已学的各运算中,操作要点?
R A B 1 3 5 2 4 6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02章关系数据库
2.2 关系的完整性
【例2-2】“学生”实体和“系”实体可以用下面的关系表 示,其中主码用下划线标识。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号) 系(系号,系名,系主任)
学生关系的“系号”与系关系的主码“系号”相 对应,因此,“系号”属性是学生关系的外码, 是系关系的主码。这里系关系是被参照关系,学 生关系为参照关系。学生关系中的每个元组的 “系号”属性只能取下面两类值:空值或系关系 中“系号”已经存在的值。
关系模式的描述—举例
【例2-1】已知学生情况表,写出其对应的关系
模式。
学生情况表
学号 000101 000207 010302 010408 020309 020506
姓名 王萧 李云虎 郭敏 高红 王睿 路旭青
性别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年龄 17 18 18 20 19 21
所在系 计算机系 物理系 数学系 数学系 美术系 美术系
2.1.1 关系的定义和性质
例如,有这样一个学生表如下:
学号
成绩 姓名 性别 系编号 程序设计 英语 高数
2003002 张三 男 01
77
87 86
2003025 李四 女 02
69
89 76
2005023 刘明 男 03
79
84 82
2004033 王晓 女 03
66
90 76
列同质、属名异、元组异、属值单
2.2 关系的完整性
2、参照完整性规则(Reference Integrity Rule)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
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 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并称 基本关系R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为被参照关系 (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 关系R和S也可以是相同的关系,即自身参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章答案解析主编肖海蓉、任民宏
数据库原理与应⽤第2章答案解析主编肖海蓉、任民宏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2.1关系的概念2.2关系数据模型2.2.1关系模型及其要素2.2.2关系的性质及类型2.3关系代数2.3.1关系代数概述2.3.2传统的集合运算2.3.3专门的关系运算2.3.4关系代数运算实例分析及查询优化2.4关系演算2.4.1元组关系运算2.4.2域关系运算本章⼩结习题2第2 章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选择题(1)~(4):C、A、C、B(5)~(8):D、B、C、C(9)~(12):C、A、D、C2、简答题1)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答:候选码:在关系中可以唯⼀标识⼀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主码:如果⼀个关系中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最⼩属性组为主码;主码⼀般⽤下划横线标⽰。
外码:如果属性 X 不是关系R2 的主码,⽽是另⼀关系R1 的主码,则该属性X 称为关系R2 的外码;外码⼀般⽤波浪线标⽰。
域:域是⼀组具有相同数据的值的集合。
笛卡尔积:设定⼀组域 D1,D2,D3,…,D n,这些域中允许有相同的, D1,D2,D3,…,D n 的笛卡尔积为:D1×D2×D3×…×D n={(d1,d2,d3,…,d n)∣d i∈D i ,i=1,2,…,n} 即诸域 D1,D2,D3,…,D n 中各元素间的⼀切匹配组合构成的集合。
其中每个元素(d1,d2,d3,…,d n)称为⼀个元组,元素中的每个值 d i(i=1,2,…,n)称为⼀个分量。
关系:笛卡尔积 D1×D2×D3×…×D n 的⼦集称为域D1,D2,D3,…,D n 上的⼀个 n 元关系,表⽰为:R(D1,D2,D3,…,D n);关系是笛卡尔积的⼦集,故关系也是⼀张⼆维表,关系中每个元素(d1,d2,d3,…,d n)是关系的元组,对应⼆维表中的⾏,关系中的每个域 D i(i=1,2,…,n)对应表中的⼀列即属性。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课件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01
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必须来自同一个域且必须是同 一类型的数据。
02
不同的属性可来自同一个域,但不同的属性有不同的名字。
03
列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但交换时应连同属性名一起交换,否则 将得到不同的关系。
13
2.1 关系模型
04 05 06
2.1.3 关系的性质
元组的顺序可任意交换。在关系数据库中,可以按照各种排序 要求对元组的次序重新排列。
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关系中的一个元组表示现实世界 中的一个实体或一个实体间的联系,如果元组重复则表示实体或 实体间的联系重复,这样不仅会造成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也可 能造成数据查询与统计的结果出现错误。
关系中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即所有属性值都 是一个单独的值,而不是值的集合。
例如,在没有重名学生的情况下,学生关系中的属性“学号”与“姓名” 都是学生关系的候选码。如果选定属性“学号”作为数据操作的依据,则属 性“学号”为主码;如果选定属性“姓名”作为数据操作的依据,则属性 “姓名”为主码。
22
2.2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2.2.1 关系的码
03 主属性与非主属性
包含在任一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一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例如,在没有重名学生的情况下,学生关系的属性“学号”与“姓名”都是学生关系的候选码, 则它们都是学生关系的主属性。而属性“性别”与“系别”不包含在任一候选码中,则它们都是学 生关系的非主属性。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关系的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关系的候选码是所有 属性的组合,这时称为全码。 例如,设有关系演出(演奏者编号,乐器编号,演播室编号),其中的3个属性分别为演奏者 关系、乐器关系及演播室关系的主码,它们共同唯一标识了一个演出,则演出关系的主码为它们的 组合,即为全码。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概念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的用途数据库的发展历程1.2 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1.3 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二级映像第二章:关系数据库2.1 关系数据库概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组成2.2 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2.3 关系数据库设计关系模型规范化第三章:SQL语言3.1 SQL概述SQL的定义SQL的特点3.2 数据定义语言创建表修改表删除表3.3 数据操作语言插入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第四章:数据库设计4.1 需求分析收集需求分析需求4.2 概念设计实体-关系模型实体属性的确定4.3 逻辑设计视图设计4.4 物理设计文件组织索引设计第五章:数据库安全与保护5.1 数据库安全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5.2 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5.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备份策略恢复策略5.4 数据库性能优化查询优化索引优化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电子教案第六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6.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6.2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MySQLMicrosoft SQL Server6.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实例Oracle SQLPlus的使用MySQL命令行的使用第七章:事务管理7.1 事务概述事务的定义事务的属性7.2 事务管理事务的并发控制事务的隔离级别7.3 事务的持久化事务日志事务恢复第八章:分布式数据库8.1 分布式数据库概述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分布式数据库的优点8.2 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对等网络结构8.3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数据复制数据分片第九章:大数据技术9.1 大数据概述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的特点9.2 大数据技术架构HadoopSpark9.3 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第十章:数据库发展趋势10.1 数据库技术的未来新型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10.2 数据库技术在领域的应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10.3 数据库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物联网的数据管理物联网的数据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数据库概念与用途数据库的定义:重点掌握数据库作为一种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答案对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答案和解析: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 数据库是什么?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它具有较小的冗余度、高质量和可靠性、易扩展和维护的特点。
2. 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方式:输入、处理和输出。
3. 数据管理的三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4. 数据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关系。
5.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6. 数据模型的作用:描述数据组织和关系、实现数据的逻辑表示、支持数据操作和查询。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基础1. 实体和实体集的概念:实体是对现实世界中一个独立的数据项的描述,实体集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实体的集合。
2. 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关系数据库是一种以关系为基础的数据库,关系是指一个具有特定名称的二维表。
3. 关系之间的联系:主键、外键、参照完整性。
4.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5. SQL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
6. 数据库的范式: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1. DBMS的角色和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数据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安全性。
2. 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数据库的设计、安装和配置、备份和恢复、维护和优化、安全和权限管理。
3. DBMS的体系结构:单层体系结构、两层体系结构、三层体系结构。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第五章:查询语言基础1. SQL语言的概念: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
2. SQL的基本语句:CREATE、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3. 查询的基本结构:FROM子句、WHERE子句、SELECT子句、ORDER BY子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数据库理论够用便可,重要的是掌握数据库领域内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应把培养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比较系统、完整地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适当介绍当今数据库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是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操作、SQL语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最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库设计思想和养成良好的数据库程序设计习惯,具备用数据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以便能够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这些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课程目标1:数据库设计1.1 数据系统的概述1.2 数据模型1.3 关系型数据设计课程目标2:SQL数据库系统的使用2.1 SQL Server 2012基本知识2.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3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2.4 数据库查询2.5 T-SQL编程2.6 视图和索引2.7 存储过程和2.8 事务与并发控制2.9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2.10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应各类专业认证标准,注意对毕业要求支撑程度强弱的描述,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一致)(五号宋体)(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2)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数据库的体系结构2.教学重难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第6小题三简答题(1)查询T1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2)查询年龄大于18岁男同学的学号、姓名、系别。
(3)查询“李力”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课时。
(4)查询学号为S1的同学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5)查询“钱尔”同学所选修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6)查询至少选修“刘伟”老师所授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7)查询“李思”同学未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8)查询全部学生都选修了的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9)查询选修了课程号为C1和C2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10)查询选修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11)查询选修课程包含“程军”老师所授课程之一的学生学号。
(12)查询选修课程包含学号S2的学生所修课程的学生学号。
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C4. B5. C6. C7. B8. D9. A 10. D二、填空题1.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2. 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3.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4. 数据库、事务日志5. NULL/NOT NULL、UNIQUE约束、PRIMARY KEY约束、FOREIGN KEY约束、CHECK约束6. 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7. 连接字段8. 行数9. 定义10. 系统权限、对象权限11. 基本表、视图12.(1)INSERT INTO S VALUES('990010','李国栋','男',19)(2)INSERT INTO S(No,Name) VALUES('990011', '王大友')(3)UPDATE S SET Name='陈平' WHERE No='990009'(4)DELETE FROM S WHERE No='990008'(5)DELETE FROM S WHERE Name LIKE '陈%'13.CHAR(8) NOT NULL14.o=o15.ALTER TABLE StudentADD SGrade CHAR(10)三、设计题1.(1) 查找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名为“操作系统”的图书的作者名。
精品课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章
第2章 SQL Server 2005
(6) 检查系统配置,正常情况下没有警告信息,如图2-5 所示。
图2-5 系统配置检查界面
第2章 SQL Server 2005
(7) 输入注册信息,如图2-6所示。
图2-6 注册信息界面
第2章 SQL Server 2005
(8) 选择安装的组件,建议全选,如图2-7所示。
图2-15 安装进度界面
第2章 SQL Server 2005
(17) 安装完毕,如图2-16所示。
图2-16 安装完毕界面
第2章 SQL Server 2005
(18) 成功完成安装,如图2-17所示。
图2-17 完成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安装界面
第2章 SQL Server 2005
Reporting Services
Reporting Services 包括用于创建、管理和部署表格报表、矩阵报表、图形 报表以及自由格式报表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组件。Reporting Services 还是一个 可用于开发报表应用程序的可扩展平台
Notification Services
Notification Services 是一个平台,用于开发和部署将个性化即时信息发送 给各种设备上的用户的应用程序
2.0 版本: SQL Server 2005中的 将推动数据集的存取和操纵,实现更大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
增强的安全性:SQL Server 2005中的新安全模式将 用户和对象分开,提供fine-grain access存取,并允许对数 据存取进行更大的控制。另外,所有系统表格将作为视图得到 实施,对数据库系统对象进行了更大程度的控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材内容丰富、系统全面,涵盖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数据库应用的开发与实践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教材,可以全面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数据组织方式,掌握SQL语言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库设计和优化的基本方法。
本教材共分为六章,每一章包含多个小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数据库概述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3 数据库应用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关系数据库模型2.1 实体-关系模型2.2 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2.3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2.4 数据库设计原则第三章: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3.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3.2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系统3.3 数据库的查询处理和优化3.4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第四章:SQL语言4.1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4.2 数据定义语言(DDL)4.3 数据查询语言(DQL)4.4 数据操作语言(DML)第五章:数据库设计与优化5.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5.2 实体关系模型的转换5.3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5.4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与优化第六章:数据库应用开发与实践6.1 关系数据库应用的开发工具6.2 数据库应用的系统需求分析6.3 数据库应用的系统设计与实施6.4 数据库应用的维护与管理此外,本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每个小节都包含了重点内容的总结和练习题,供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学习本教材,读者将能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第二章-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第二章-创建数据库数据库原理与应用_第二章创建数据库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库已经成为了各类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无论是企业的业务管理、电子商务平台,还是个人的日常应用,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
而创建数据库则是整个数据库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数据库。
简单来说,数据库就是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它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则存储数据,以便于快速、准确地访问和管理。
就好像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存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但是这些物品都被分类、编号,并且有明确的存放位置,这样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就能迅速找到它们。
那么,为什么要创建数据库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数据库,我们的数据可能会分散在各种文件、表格中,难以统一管理和维护。
查找、更新数据会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容易出错。
有了数据库,我们可以高效地存储、管理大量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一致性,还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创建数据库的第一步是规划和设计。
这就像是在盖房子之前要先画好蓝图一样。
我们需要明确数据库的用途,确定要存储哪些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要创建一个学生管理数据库,可能需要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学号、年龄等)、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学分、授课教师等)以及学生的选课信息(学生学号、课程编号、成绩等)。
在确定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还要考虑数据的类型(比如整数、字符串、日期等)和长度。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至关重要。
常见的DBMS 有 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不同的 DBMS 在功能、性能、易用性等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
比如,MySQL 是开源的,免费使用,适合小型项目;Oracle 则功能强大,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大型企业级应用。
在选定了 DBMS 之后,就可以开始实际创建数据库了。
这通常包括创建数据库对象,如表、视图、索引等。
表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存储单元,它由列和行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ept 计算机 物理 化学 计算机 英语 中文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关系演算是以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为基础的。按谓词变元的 不同,关系演算可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以下例题均基于下面两个关系R和S。
A
B
C
a1
b1
c1
a1
b2
c2
a2
b2
c1
(a) 关系R
A
B
C
a1
b2
c2
a1
b3
c2
a2
b2
c1
(b) 关系S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R∩S={t | t∈R∧t∈S} 其结果关系仍为n目关系,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 关系的交可以用差来表示,即
R∩S=R-(R-S) 或R∩S=S-(S-R)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关系的交操作对应于寻找两关系共有记录的操作,是一种 关系查询操作。关系的交操作只能用差操作来代替,不是一个 独立的操作,因此不是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
化学
032004 陈春平 女
计算机
011008 赵风云 女
中文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2.投影(Projection) 从一个关系R中选出若干指定字段的值的操作称为投影。
记为: ∏A(R)={t[A]|t∈R} 其中,A为R中的属性列。投影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所得到的字段个数通常比原关系少,或者字段的排列顺序不同。
2.2.1关系代数
1.并 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即两个关系都有n个属性),且
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则关系R与关系S的并由属于R或属 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记为:
R∪S={t | t∈R∨t∈S} 即R和S的所有元组合并,删去重复元组,组成一个新关系, 其结果关系仍为n目关系。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关系代数的运算按运算符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的集合运 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两类。
(1)传统的集合运算包括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4种运算。 该类运算将关系看成元组的集合,以元组作为集合中的元素来 进行运算,其运算是从关系的“水平”方向即行的角度来进行。
(2)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除等。该类运算 不仅涉及行运算,而且涉及列运算,是为数据库的应用而引进 的特殊运算。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例2-6】 若从学生关系R1中选出学生姓名和所在院系两个字段,则 计算公式为:
∏Sname,Sdept(R1) 投影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投影之后不仅取消了原关系中的某些列,
而且还可能因为出现了重复行而在结果中取消某些完全相同的行。
Sname 王力 李梦龙 孙维佳 陈春平 张子豪 赵风云
R S trts | tr R ts S
笛卡尔积运算可以用于两张表的横向合并。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专门的关系运算
从一个关系中找出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就要使用关系数据 库管理系统提供的专门的关系运算。关系运算主要包括选择、 投影、连接和除运算。
1.选择 选择又称为限制(restriction)或筛选,它是从一个关系R中
Ssex='女'(R1) 操作结果
Sno 011001 021002 022003 032004 021005 011008
Sname 王力
Ssex Sdept
男
计算机
李梦龙 男
物理
孙佳维 女
化学
陈春平 女
计算机
张子豪 男
英语
赵风云 女
中文
Sno
Sname
Ssex Sdept
022003 孙佳维 女
2.1.2 关系模式
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R(U,D,DOM,F)。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 合,D为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的集合,DOM为属性向域的映像 集合,F为属性间的依赖关系集合。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操纵语言的 一种传统表达方式,它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关系 演算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
第2章 关系数据库简介
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2.3 关系的完整性
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
2.1.1 关系
关系是笛卡尔积的子集,所以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 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以相同, 为加以区分,必须给每列起一个唯一的名字,称为属性。
选出满足给定条件F的记录的操作。选择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 算,选出满足条件的那些记录构成原关系的一个子集。记为:
F(R)={t|t∈R∧F(t)='真'}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例2-4】若从学生关系表R1中找出所有女同学,则可按如下 条件对学生关系进行选择操作:
Ssex='女'(R1)
R1
其结果关系仍为n目关系,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 组成。关系的差操作对应于关系的删除记录的操作,是关系代 数的基本操作。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例2-2】对上面的关系R和S进行差运算,即R-S,结果如 图所示。
A
B
C
a1
b1
c1
图 R-S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3.交
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且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 个域,则关系R与关系S的交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 成。记为:
【例2-3】 对上面的关系R和S进行交运算,即R∩S,结果如 图所示。
A
B
C
a1
b2
c2
a2
b2
c1
图 R∩S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4.笛卡尔积 R与S的笛卡尔积是用R中的每个元组与S中每个元组相结合
组成一个新的关系。新的关系度为R与S度之和,元组为R与S 元组数之乘积。
设有关系R和S,它们分别是r目和s目关系,并且分别有p和 q个元组。关系R、S经笛卡尔积运算的结果T是一个r+s目关系, 共有p×q个元组,这些元组是由R与S的元组组合而成的,结果 的前r列是关系R的元组,后s列是关系S的元组。 关系R与S的笛卡尔积运算用R×S表示,形式定义如下:
【例2-1】 对上面的关系R和S进行并运算,即R∪S,结果 如图所示。
A
B
C
a1
b1
c1
a1
b2
c2
a2
b2
c1
a1
b3
c2
图 R∪S
2.2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2.差 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且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
个域,则关系R与关系S的差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 成。记为:
R S {t | t R 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