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与高考利弊分析-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举制度与高考利弊分析-历史试题
一、科举制度及其演变
科举制度是各封建王朝设立科目,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其以"怀牒自投"为主要特征,以试艺好坏为取弃的主要依据,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选士、贡士的办法。但是,作为封建皇朝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担任官吏的一种制度,是在西汉以后逐渐形成的。西汉政府是以"察举制"作为任用官吏的基本制度。魏晋时又发展为"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依赖地方官吏发现和推存人才,选才授官的大权掌握在士族地主手中,一般庶族地主难以出仕从政,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封建统治基础的扩大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隋文帝时取消了"九品中正制",设立"秀才科",考试成绩优秀者称之为"秀才",可任用为官。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设进士科,士人可通过地方官推存参加考试,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始。从此以后,历代封建政权对人才选拔就由荐举制一变而为考试制,这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制度的一个历史进步。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沿用了1300余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唐朝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等非常设科目,其中惟明经、进士科为士人所趋。武则天时设武举。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
科举制度的最初确立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了一定的客观标准,并使一些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有了入仕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敝病也愈加明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的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其结果是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败坏了学风和士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
二、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科举制度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外。第一,科举制比奴隶社会官职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任子"制度和后代作为科举制补充的"荫子"制,汉代偶而行之的"举孝廉"之类不经检测的选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第二,按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检测。有严格的政治条件的审查::如唐宪宗时规定"迹涉流狂、兼亏礼教……不得中选",宋代规定"不许有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史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第三,按封建官史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统治工具,历代都作为必修课、必考科目。文化素养特别是写作的能力是必考科目,同时也注意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分子关心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第四,各级政府重视,皇帝亲自过问,并采取许多防止舞弊的措施。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而泰赞叹说:"人类思想,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样做的政府更好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重要的衙门彼此统属,任何事情都在那里决定,而其成员,都是先经过几场严格的考试的",西方称为"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
当然,封建科举制度由于对人们用儒家思想禁锢、阻碍了科技发展,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弊端丛生,终因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而被废除。
在"公荐"这一旧制中,假设荐主确是出于公心,以推荐人才为已任,唯才是举,不循私情,以补考试之不足,本是一件好事,宋朝皇帝之所以迫不及待地罢公荐,取缔座主与门生关系,其实质正如收军权、政权、财权一样,不过是为了将选人用人之权力一并收回到皇帝手中,不使臣下有染指余地而已。在现代高考制度中,实行的大学生"保送"制度,其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同时利于中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发展。
宋初对科举制的改革,最终取消了门第限制,逐步扩大了取士范围。科举应试范围的扩大,直接鼓励了世人读书的热望,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和带动,读书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社会上具有文化知识的人大量增加,范围已不限于地主阶级,城镇一部分商人和少数富裕农民也有了一定的文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的途径,主要靠科举,科举制遂成为读书和做官之间的中介,它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从而也促进了当时教育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印刷业的发展。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全党和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科举考试后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是打动千百万知识分子乃至全社会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举制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科举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读书成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成为当时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许多知识分子形象的写照。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鼓吹,逐渐形成了世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态,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读书做官论"的滥觞。
三、现代高考制度及其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而现在世界各国选拔新的培养人才基本上全部都采用这一方法。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除了十年,从而导致我们国家严重的人才断档。邓小平同志在1997年曾经提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在当年的科学和教育工作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招生工作文件。国务院批转了经邓小平同志修改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的两个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实行高考制度来选拔人才,除对教育带来积极影响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
高考制度的恢复,彻底根除了文化大革命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的"读书无用"的后遗症,因为十几年来他们目睹了自己的父辈和老教授们因为多读了书,被指为"臭老九"挨批的情景,因为他们深信"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教诲。文化大革命造就了一片文化沙漠。高考制度的恢复,才重新确立了读书和读书人的地位。
高考制度的恢复,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竞争原则,调动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整个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1977年全国高考招收新生20万,而到2000年,全国全日制高校年招生数已达到180万人,20多年,已毕业几千万学生。很多毕业生目前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的精英,为国家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
高考制度的重新确立,有利于客观公正选拔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大学生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改进招生录取制度,这是保证学生质量的第一关。科学的、合理的招生制度能够从大量的候选人中选拔到合格的优秀人才,因此它是保
证高级专业人才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实行的高考制度,对于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拔人才,虽然是仅通过书面成绩来确定,有一些弊端,但由于高考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