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后浇带设计与施工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论文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论文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摘要】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不设置伸缩缝时,为防止结构开裂,可以加设后浇带。

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虽是两个层面的工作,但应各自确保其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之间可以互补,最终目的是确保结构安全性和确保后期处理控制地下水渗到室内。

【关键词】后浇带设计施工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工程概况本工程由商住楼和商业用房组成,商住楼地上9层,地下2层,全高为27.7m,分四个单元,商业楼地上5层,地下一层,全高为23.9m;总建筑面积为37769.5㎡,地下建筑面积为9239.8㎡。

住宅楼地下室的底板为900mm厚的阀板基础,底板为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商业楼地下室的底板为500mm厚筏板基础,底板为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

后浇带设置位置在筏板基础n~p轴,j~h轴,13~1/13轴。

具体位置见基础平面布置图。

后浇带布置见附图二、设计意图及要求2.1本工程住宅楼与商业楼j~h轴之间的后浇带为沉降后浇带,n~p轴,13~1/13轴后浇带均为温度后浇带。

2.2在筏板基础后浇带两侧立面二分之一处,纵向安装两条粘性膨胀橡胶止水条,并用水泥钉固定在砼表面上。

2.3后浇带位置基础梁钢筋,加强筋为4根φ14钢筋,均在上下二排绑扎。

后浇带位置筏板钢筋加强筋为纵横φ8@150。

见下图2.4,伸缩后浇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60天才开始浇筑,沉降后浇带待主体完工后30天进行浇筑,因此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后浇带的保护。

2.5后浇带处混凝土采用比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掺加cal型微膨胀剂)抗渗等级与原构件相同,筏板及外墙混凝土采用c40微膨胀p6抗渗混凝土三、施工中对设计要求采取的各种措施施工单位提出在地下室底板里增加一道止水结构,采用止水钢板和止水带结合,对保证防渗有更好的效果。

3.1后浇带的设置安装止水钢板和止水带,钢筋绑扎、止水钢板和止水带安装完成后,采用钢筋支架将钢丝网隔断固定,在后浇带位置处支设。

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后浇带的设计施工质量对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实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都极为重要。

本文就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结合工程实践,谈了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设计;施工技术1 后浇带的设计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

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

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例如高层建筑基础做在基岩层或卵石层上,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连成整体。

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

当高层建筑与相邻的裙房之间设置永久变形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m,不满足此要求时应计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发生相互倾斜。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论文

后浇带设计与施工论文

浅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摘要】就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结合工程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后浇带;设计;施工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国内外通用的减小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

本文就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结合工程实践谈几点看法。

1.后浇带的设计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

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想当然,搞一刀切。

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1/3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50m。

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生于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尚应采取其他措施,通常可考虑以下方法。

1.1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或其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高楼层建筑基础后浇带建设方法探析论文

高楼层建筑基础后浇带建设方法探析论文

高楼层建筑基础后浇带建设方法探析论文高楼层建筑基础后浇带建设方法探析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加快了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促使我国建筑行业获得更进一步发展。

在国土资源有限背景下发展建筑业,为有效节省空间,促使空间资源发挥到最大,高层、超高层建筑也逐渐成为建筑主流。

在发展的过程中具体体现在向地下空间拓展,也越来越引起开发商的青睐和关注。

然而,在对地下空间拓展的过程中,对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确保基础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也要降低温度、沉降等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

基于此,本文对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解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ost-pouring Belt in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s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the country has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urban modernization, which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limited land and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ll effectively save space and maximize space resources, so the high-rise and super-tall buildings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expansion to the underground space has increasing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interest of developer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expanding underground space,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also put forw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s.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basic project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caused by temperature and settle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 post-pouring belt.Keyword: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 post-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sis;0、引言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后浇带施工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

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

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摘要】后浇带全为一种防裂缝措施,可以防止建筑钢筋混凝土因温差引起的有害裂缝问题及高层与裙房间的沉降差问题。

在设置后浇带时,要注意在建筑结构预留后浇带位置,注意对后浇带的宽度、间距、位置及断面形式按图纸设计及建筑规范进行设置。

在后浇带施工问题上,要要注意考虑高层与裙楼沉降的时间问题,选择无收缩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预置钢丝网模板,加经对垂直施工颖的处理,一般后浇带浇筑温度上应选择10℃左右,注意对后浇带的施工保护与质量控制问题,以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与建筑安全。

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收缩程度和膨胀程度都不同,因此很可能产生有害裂缝。

为防止有害裂缝的发生,在施工中,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及要求,在建筑基础底板、墙等留设临时施工缝,将整个建筑结构划分为若干个临时部分,通过构件内部收缩等作用,隔一段时间后再浇捣施工段缝混凝土,使其连成整体,这个工艺被称为后浇带。

后浇带可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群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少温度应力等问题,目前已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1]。

本文就后浇带功能、设置事项及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一、后浇带的功能(一)防止温度应力形成有害裂缝对于各种已建成的混凝土结构,发果在较低温度的季节里施工建筑,那么一旦温度升高,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对整个结构产生向外的挤压力,这处挤压力一旦超过可承受限度,混凝土建筑就会出现裂縫。

反而也一样,而采用后浇带技术,就是在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前,对温度应力加以考虑,并事先预留裂缝,再在一定时间,一般为混凝土内部硬结收缩完毕后,给予后浇带浇筑,就可以保护整个混凝土建筑的完整性,防止有害裂缝的出现。

(二)解决沉降差后浇带技术的设计还要以解决基础设计与裙房结构组成整体的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和裙房在结构与基础虽然在设计的时候是一个整体,但建筑地基的重力影响会产生沉降,设计时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再进行强度校核。

高层建筑后浇带设置论文

高层建筑后浇带设置论文

高层建筑后浇带设置论文摘要:后浇带是容易产生质量和安全的部位,如处理不当,会与工程设计初衷背离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根据多项工程的检查,对后浇带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以上的一些见解,供施工人员在该部位施工作业中作为参考,从而确保整个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如期交工。

一、前言建筑工程结构留设后浇带,对施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原因产生的裂缝问题,对一些因结构及功能要求不便于设置变形缝以及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的工程,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后浇带的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国家相关规定明确列出后浇带是必须确保质量的重要部位。

因此做好后浇带施工工作对实现项目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都极为重要。

二、后浇带设计要求后浇带位置。

后浇带的位置至关重要.设计的位置得当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在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规定:"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m-60m"。

具体设置在哪个部位,应由设计者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类型和结构受力情况分析计算确定。

现行工程设计中大多数将后浇带设置在梁、板跨的三分之一处,个别也有不标注具体尺寸,只给出后浇带的大致位置。

后浇带宽度。

后浇带宽度与板、墙厚度有关。

现行GB50108-2001规定"后浇带的宽度宜为700mm~1000mm"。

具体宽度应由设计者根据工程情况和部位及现场情况,本着宜窄不宜宽的原则确定。

通常设计后浇带的宽度为800mm。

后浇带形式。

后浇带形式是指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接缝处的断面形式。

通常采用的有平直缝、企口缝、阶梯缝、V形缝等四种形式。

具体使用哪种形式,由设计者根据后浇带位置、墙板厚度、防水要求等工程具体情况选定,并绘制施工详图。

后浇带钢筋处理。

后浇带处钢筋是断开还是贯通.应由设计者根据后浇带类型和设置目的而定。

后浇带防水措施。

后浇带位于地下应有防水构造措施,除做好整体工程防水之外,还应该做好后浇带接缝处防水,以防渗漏。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与建筑物整体性要求逐渐提高,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对解决沉降、温度等建筑裂缝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此,本文基于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对后浇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相关施工工艺进行了有关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与水平,使之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前言在现代的建筑施工项目里,施工人员经常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它属于防裂缝的施工措施。

因此在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中,就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的地形和土质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后浇带工程的施工质量。

另外,在工中还需要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也保证后浇带工程的顺利进行。

1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后浇带是一种防裂缝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成沉降的现象,可以利用后浇带隔离开来,当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沉降会趋于稳定,然后浇筑后浇带,将整个建筑连接在一起,从而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随着混凝土强度的不断升高,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逐渐出现收缩的现象,同时硬化的混凝土会随着周围温度的变化,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受建筑物结构的影响,混凝土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会产生应力,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

通过设置后浇带能为混凝土收缩提供一定的空间,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从而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强度。

2后浇带形式的分类后浇带可以分为平直缝、阶梯缝、企口缝等三种形式,平直缝常用在施工过程中薄模板的安装和拆除中,这种形式的渗水路线比较短,难以保证界面结合的质量;阶梯缝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保证界面结合的质量,并且支模和拆模过程都比较简单,能极大的缩短施工工期;企口缝的界面结合质量比较好,抗渗能力也比较起强,但支模费用比较高,同时拆模也比较困难。

3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3.1选择合理的时间以及断面形式为避免后浇带后期浇筑过程中出现直缝问题,在设置后浇带断面形式时一般要考虑混凝土的牢固性,因此需要选择与混凝土结构断面形式一样的断面形式,如此还能防止因受力太过集中而造成的建筑结构变形。

高层建筑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探究

高层建筑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探究
高效 早强 型减 水剂, 以此达 到减少 水灰 比的 目的 。 减
大、 不易 保证 接缝 质 量等 缺点 。
水 剂 一般必 须 控制其 减水 率, 常以 1 %左右 为宜 , 通 5
2高层 建 筑后 浇 带 的 设 计
高层 建 筑 施 工 过 程 中是 否 需要 设 置 后 浇 带 受
间 . 要 设 置 临 时性 的很 宽 的变 形 缝 . 之 为 后 浇 需 称
与裙 房之 间设 置后 浇带 时, 后浇带 宜处 于裙 房一 侧 , 且在 结 构设计 上 . 注 意加 强 高层 建筑 与裙 房 相连 应 部 位 的 构造 。 高 纵 向钢 筋 配 筋率 , 以抵 抗 后 浇 提 用 带封 闭后 由剩余 差 异沉 降差所 引起 的结 构 内力 。为 减小 后 浇带 封 闭 后 由剩 余 差 异 沉 降 差 所 引起 的结
措施 保证 高层 建筑 与裙 房之 间不 发生倾 斜 。
施 工 后 浇 带 的设 置 位 与 基 础 和 上 部 结 构 布 置
的具 体情 况 有关 , 能 随意 确定 。后浇 带 宜设 置在 不 结构 受力 较 小 的地 方 。一般 来 讲 , 与板跨 度 内的 梁
三 分 之一 处 结 构 的 剪 力 和弯 矩 均 较 小 , 因此 。 浇 后 带一 般 设 于此 处 , 间距 为 3 0m。在高 层 建筑 且 0 5
之 间必 须 满足 以下 要求 :即 高层建 筑基 础埋 深一 裙 房 基础 埋 深 32m, 不能 满 足该 要求 , 必 须对 建 若 则 筑稳 定 性 进行 专 门计 算 , 另外 还 需采 取 一 系列 有 效
浇带 而无 需设 置永 久 变形 缝, 以提高 建筑 的整 体性 。
减小 施 工难 度及 施 工 费用 , 短施 工 周期 。在 采用 缩 天然 地基 的情况 下 , 置永 久 变形 缝 将 高层 建 筑 主 设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功能作用广泛且重要。

本文旨在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以及相关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文章概述了后浇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其次,阐述了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然后,详细介绍了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功能作用,包括加固结构、提高承载力、控制温度变形等方面,并通过实际案例予以验证。

最后,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的研究,旨在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后浇带; 功能作用; 施工技术引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它在保证结构安全和提高建筑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后浇带不仅可以加固建筑结构,提高承载力,还能够控制温度变形,增加施工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然而,由于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深入研究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概述后浇带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特定部位进行二次浇筑的一种工法。

它通过延伸主体结构的构件,形成连续的承载体系,从而达到加固和稳定结构的目的。

后浇带可以分为水平后浇带和垂直后浇带两种形式。

水平后浇带常用于墙体、楼板等构件的连接处,而垂直后浇带常用于柱、墙体等构件的加固和增强。

二、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一)加固结构后浇带作为一种连续的结构构件,能够提供较强的承载能力,增加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通过设置水平后浇带可以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有效地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二)提高承载力后浇带的加固作用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通过设置垂直后浇带可以增加桥墩的抗弯和抗剪能力,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论文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是一项重要且颇具技术含量的工作。

它对于解决建筑结构中的沉降差异、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温度应力等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后浇带的定义与作用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其主要作用包括:1、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设计时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

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 1 2 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后浇带处留出一段暂不浇筑混凝土,待主体结构大部分完成收缩后再浇筑,从而能有效地减少温度收缩应力。

二、后浇带的类型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1、沉降后浇带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

2、收缩后浇带用于解决混凝土收缩变形。

3、温度后浇带用于解决混凝土因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三、后浇带的设置1、位置选择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通常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

2、间距要求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一般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为 30 40m,后浇带的宽度考虑施工方便,一般以 700 1000mm 为宜。

3、断面形式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避免留直缝。

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

四、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点1、模板支设后浇带的模板支设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对于地下室后浇带,还应考虑防水要求,防止地下水渗入。

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在施工后期,把后浇带砼浇上,使工程变成整体,以利用“ 后浇带”办法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的目的。

本文分别探讨了高层建筑后浇带的设计和高层建筑后浇带的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设计施工在高层建筑中,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造型的需要,高层主楼往往与低层裙房间不设缝连在一起进行设计,如果设置结构上的沉降缝,势必会出现双梁、双柱或双墙,从而使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立面不能很好满足业主在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同时,这给建筑地下防水处理也带来了麻烦。

同样在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和超长度(相对规范规定的长度而言)建筑中也有因设置伸缩缝带来同样的问题。

在上述情况下,结构设计常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

这种结构的处理方法,对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楼最终沉降差异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收缩变形及减少温度应力、防止结构出现变形裂缝等问题,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但由于后浇带处多为建筑物的重要部位,因此,合理设置有效的后浇带并重视后浇带这一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施工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层建筑后浇带的设计1、后浇带(缝) 的概念后浇缝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沉降的变形缝. 该缝根据工程具体条件保留一定时间, 再用混凝土填筑密实后成为整体、无伸缩缝结构. 它是一种混凝土刚性接缝.2、后浇带设计的基本原则(1) 为解决高层建筑塔楼与裙房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应明确按“沉降后浇带”进行设计.(2) 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应明确按“收缩后浇带”进行设计.(3) 为防止混凝土日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应明确按“温度后浇带”进行设计.(4) 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士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应明确按“伸缩后浇带”进行设计.3、后浇带设计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是否需要设置后浇带受建筑地基持力层的土质状况,采用的基础形式以及上层结构的布置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摘要:目前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高层建筑主体和裙房的连接位置,对于比较长的框架结构,在建立后浇带后就能够解决钢筋混凝土出现的收缩变形与收缩应力问题。

后浇带一定要依据设计要求进行留设,并且要达到浇筑的时间才可以进行施工。

另外还要做好养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与检查力度,认真分析与总结经验,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性帮助。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非常迅猛,使城市用地变得越来越紧张,其中高层建筑发展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体。

然而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唯有做好后浇带的相关施工,才可以保证整个高层建筑物的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如果建筑结构出现平面尺寸超出混凝土规定的范围或者伸缩缝最大间距以及建筑结构平面非常复杂时,那么就能够通过建立后浇带防止由于温度和不均匀收缩可能造成的裂缝。

依据设计与施工规范的需求建立后浇带的位置,尽可能选取结构构件比较少并且施工方便的地点【1】。

后浇带一般把建筑结构平面分成很多个部分,等待主体施工完毕的一个半月之后,利用比构件混凝土等级高出一个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避免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施工冷缝现象,后浇带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应该选择气温比较低的时候,综合考虑一切不利因素可能给施工作业带来的影响。

一、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很早以前,为了可以满足建筑物相关结构与功能,很多高层建筑的周围经常会附属一些势头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通常是高层建筑中的附属建筑,在总体上起到了对高层建筑物的相关功能进行补充作用【2】。

在同种条件下,一样的路基在伴随着地面建筑物的不断升高,地基需要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不一样的高层建筑在一样的地基条件下,非常容易发生沉降现象。

然而这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后浇带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一些沉降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

(一)后浇带模板和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建筑后浇带一般不会建立独立的支模与拆模系统,因为不独立,所以在进行拆模过程中后浇带模板也要连同其他相关模块一起被拆除,这样就造成了后浇带两侧的结构在一些情况下变成了悬挑结构,这也是建筑工程中最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一个环节。

后浇带建筑工程论文

后浇带建筑工程论文

后浇带建筑工程论文1充分认识后浇带施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设置遵循原则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带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应力释放出来,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拒残余的应力。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

白家坡进风立井提升井塔及井口房工程南北长58.6米、东西宽23.7米,建筑檐高54米。

为调整结构不均匀沉降,需要从基础到结构顶部设一条后浇带。

作为工程着重控制难点,基础、梁、板部位后浇带在梁板模板支设时一次同时支设并设置拉筋,在梁板模板拆除时留下后浇带模板,在结构单元沉降基本稳定后,后浇带部位采用吊模进行后浇带浇筑。

1.2后浇带施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浇带施工是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收尾工作,是对临时施工缝的填充。

后浇带施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的建筑的最后一步,高质量的后浇带施工能够有效抑制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物理性质和自然原因产生的结构变形,实现建筑物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后浇带施工前、施工中都要采取保护措施,施工期间后浇带需用木板盖住,防止垃圾进入。

同时两侧构件应妥善支撑,以确保构件和结构整体在施工阶段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浇筑混凝土前,原部位的支撑和模板不准拆除,后浇带板厚、梁高范围要留出槽齿使新老混凝土咬接。

后浇带施工缝采用钢丝网做模板,浇筑两侧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失,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用压力水冲刷施工缝表面,清除浮浆、碎片,使其露出石子,同时将钢丝网拆下,以保证施工缝表面粗糙干净是,凹凸不平。

2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2.1科学合理的后浇带施工方案白家坡进风立井提升井塔及井口房是按高层建筑和裙房之间设计的后浇带,解决高层建筑物塔楼和裙房之间沉降差而设计的,属于沉降后浇带的施工。

后浇带宽度为1200mm,施工中注重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防止漏浆及混凝土疏松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论文】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论文】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规划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营规模逐步扩大。

在整个过程中,人们对结构、功能和实际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需要更高的工程施工技术和更科学的设计规划。

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施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大型工程施工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阶段,大部分建筑都在采用混凝土结构,其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裂缝和地基沉降,从而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危害。

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合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对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1后浇带施工技术特点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为:①在建筑施工中,能防止新旧混凝土间出现结构缝隙。

②在结构连接中,能提高连接强度,合理地提高接头的耐压性,为提高施工质量打下基础。

基于后浇带技术的特性和当前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覆盖范围可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后浇带技术类型后浇带技术关键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预埋建筑物的临时变形缝和独特变形缝,其与地基结构和沉降密切相关。

在具体建设项目的施工中,结合实际的施工规程,对浇筑区的沉降进行预留,然后根据混凝土的填充量,消除变形缝和变形问题,完成整个建筑结构(见图1)。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后浇带的设置效果,可分为防止内部拉应力影响的温度后浇带、合理预防和控制发展变形的收缩后浇带及避免和防止沉降差的沉降后浇带。

3施工后浇带的技术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在温度的影响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整个结构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减少特定施工现场钢筋混凝土的温度损伤,必须有效利用后浇带。

大型工程建筑物的高层结构通常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混凝土的连续性,使建筑形成无间断整体,确保施工质量。

探究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探究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探究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身份证: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工程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施工难度较大,工程复杂性较高,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使用到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后浇带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房建工程结构出现收缩裂缝和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给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章主要就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1.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频繁,并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在混凝土施工后,现浇混凝土结构容易因为技术缺陷出现收缩不均匀的问题,甚至导致地基不均沉降情况的发生,造成建筑质量的下降,不仅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无法带给用户良好的居住体验。

针对这一质量问题,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工程人员在建筑基础梁板位置设置宽度适宜的后浇带,能够保证两侧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结构裂缝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

在具体的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期间,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场地以及设计方案,将整个结构进行划分,通过合理的布置,强化技术应用的效果。

在完成其他建筑结构的施工后,需要隔一段时间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工作。

此时,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并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防止在后浇带施工中出现新的裂缝。

2.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2.1施工准备环节在建筑工程中,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这对于施工质量提升具有极大的帮助,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

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后浇带开展清理工作,将内部及表面的杂物清理出来,对于难以清理的污垢可以使用高压水枪,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黏性不足的问题。

对于暴露在空气中受到腐蚀的钢筋及钢筋网片而言,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除锈工作,若是发现性能实效的钢筋应当及时更换。

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

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

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论文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有效地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缩短房建项目的总工期,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房屋的质量和结构安全。

有鉴于此,文章在充分结合笔者研究实践基础上,重点围绕于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后浇带;重要性;后浇带施工技术1 房屋建设施工中后浇带作业重要性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房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时间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破坏的概率,同时又可以保证房屋建筑各部位的整体性。

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项目施工水平。

过去的作业方式是把一幢房屋当做一个总体实施作业,作业过程中因为气温等要素的影响必定会形成一定的应力,当此应力达到一定高度后便会对整个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变形或破坏等,一旦房屋交付使用后出现该问题,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2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后浇带的适用范围后浇带技术通常分为三类: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伸缩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一般用于处理建筑物地基的土质基础比较优质,沉降不均匀但是可以在工期内完成沉降的情况;温度后浇带适合于硬结的新浇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反应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不均匀而产生结构裂缝的情况;伸缩后浇带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建筑结构。

尽管由于建筑结构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后浇带技术,但是在普遍的后浇带应用中,后浇带技术能够同时满足建筑施工对沉降、温度、收缩这三方面的实际需要。

3 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究3.1 后浇带的施工材料。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指水泥材料的选择,通常选用的水泥材料有两种:热硅酸盐水泥、热矿渣水泥。

它们两种水泥的共有特点是反应产生的水化热比较低。

并且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针对水泥的细度也是有相关要求的,需要采用粉煤灰水泥,因为其水泥的细度比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混凝土内部的反应进行优化和提升,增强混凝土自身的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后浇带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后浇带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克服温度变化、差异沉降、收缩变形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施工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减小混凝土温度应力等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后浇设计及施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粗略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设计;施工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后浇带按作用可分为两种;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的差异沉降者.称为后浇沉降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者,称为后浇收缩带。

在高层建筑中,后浇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
1.1后浇沉降带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筑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

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

为减小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尚应采取其他措
施,通常考虑以下方法:
(1)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或其它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

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的差异沉降。

(2)尽量减小裙房部分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即尽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加大裙房的沉降量。

(3)结合高层建筑埋置深度要求,调整高层建筑地下室高度,使地基持力层落在压缩性小、地基承载力高的土层上,可有效地减少高层建筑的沉降量。

1.2后浇收缩带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大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过长的建筑物中,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范第9.1.1条)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

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影响变化影响较大,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lo到16即可,近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

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代替伸缩缝。

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与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

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

2.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后浇带处的防水处理
不同工程后浇带对后浇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求不同。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构封顶后方可进行浇筑封闭,因此后浇带部位的地基和防水处理至关重要。

2.1.1基础底板的防水处理
地下防水由两道防水组成:一道柔性卷材防水,一道抗渗混凝土c30(s12)防水层。

后浇带封闭前,柔性防水已构成第一道防水的封闭整体,但后浇带处底板的防水处理需事先安排,不可遗漏。

从经济角度考虑,在施工过程中不做降水处理而采用加强垫层及保护层方案。

后浇带处混凝土垫层加厚并配筋,可以防止地下水突涌现象,同时后浇带处垫层标高降低50mm,这样处理能有效预防在清理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过程流人后浇带的混凝土浆和杂物时损伤柔
性防水层而破坏整体防水,并且后浇带内杂物便于清理,尤其后浇带内下铁钢筋上混凝土便于清理。

2.1.2外墙后浇带的防水处理
在设计外墙柔性防水时,可采用卷材防水层粘贴在保护墙内侧的“外防内贴法”施工。

由于施工过程中支模加固,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振捣等影响,极易造成地下室外墙防水破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

在外墙后浇带处原50mm厚聚苯板减为40mm厚,增加一层10mm厚竹胶板.起到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防水层。

也不同程度起到防止水压破坏防水层的作用。

2.2后浇带支模
留置后浇带时,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撑不仅要牢固、紧密,还应易拆除或一次性使用不拆除。

若底板厚度为1000-130mm,可采用
c30,s12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塌落度要求较大(140-160mm),应采用一次性单层钢丝网容易造成混凝土及混凝土浆流入后浇带,不易清理。

施工过程中采用双层网作一次性模板,两层网事先绑扎在一
起,有效防止混凝土浆太多流入后浇带。

2.3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严格按规范和方案进行,以防止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和墙板漏浆、跑模。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采用φ5o振捣棒为36cm;采用φ70振捣棒为47cm)和振捣器距钢丝网的距离(采用φ5o振捣棒时不小于40cm;采用φ7o振捣棒时不小于50m),以防止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浆流失严重。

为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浇带垂直施工缝处最好用钢钎捣实。

(3)浇筑混凝土后施工缝处理通常处理方法有压力水冲洗和人工凿毛。

压力水冲洗需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一般在浇筑后3—6小时内)用压力水冲洗,清楚浮浆碎片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

人工凿毛在混凝土浇筑后24小时进行比较合适。

压力水冲洗省时省力,但需考虑积水做坑及排水措施;人工凿毛费工费力,但在后浇带不太长的工程中比较方便、简单。

该工程就是采用人工凿毛法处理。

施工缝处理好后再在施工缝出绑扎bm膨胀止水条,以补强留置后浇带,结构自防水能力降低。

(4)预防水和杂物进入底板后浇带的措施。

为防止底板后浇带内积水锈蚀钢筋,可考虑设积水坑排水和在后浇带两侧砌挡水砖墙,砖墙两侧抹防水砂浆,防止底板上积水流
人。

挡水墙上用木模板和铁皮覆盖,防止上层施工用水流入,并防止掉入杂物,从而降低清理难度。

3.结语
总之.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以保证结构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