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加强我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必要性摘要:阶级意识决定着阶级的形成和发展,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日趋淡化,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把握工人阶级的阶级内涵,加强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工人阶级;阶级意识;阶级利益;
一、马克思阶级意识理论的形成
阶级的产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相适应,而生产力又决定着生产关系。马克思对阶级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的层面,马克思还认为政治秩序也是同样决定着阶级的形成,同时马克思还指出阶级具有一体性的,它的一体性体现在某种心理上的一致性,即阶级意识。当然,共同的阶级意识要形成心理的一致性还必须依赖共同的阶级利益。
马克思在很多著作中都提到过,没有阶级意识的阶级是不存在的,不断的论证了阶级意识对阶级产生的重要作用。例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中指出共同的阶级利益使得阶级意识得以产生,人们在共同的阶级意识下,为了争取更多的阶级利益而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本阶级的活动,他们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的这一系列的活动也是顺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这样的阶级是“自为”的阶级;反之,如果没有阶级意识的阶级是“自在”的阶级,他们不能争取革命的胜利,要依靠他人。马克思指出:“最初是单个的工人,
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他们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2
我们可以看到无产阶级他们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开始在共同利益下形成了共同的阶级意识,成立了自己阶级同盟,进而建立自己的政党。
二、当代我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新变化
(一)弱化的身份优越感
在建国初期,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时期,工人阶级的身份优越感很强,他们端着身份的“铁饭碗”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在社会上享有一系列的优待。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必须面对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结合我国的国情来进行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遇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市场经济的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的结果,一些国有企业的工人纷纷下岗,工人阶级出现了自身地位滑落,自我评价降低的现象,大多下岗工人在面对再就业问题上,都面临着由于年龄偏大、家庭抚育负担重、文化程度偏低、技术单一等问题。加上对未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的担忧,原来工人阶级身份的优越感更是荡然无存,身份优越感的失落不断增加。
(二)淡化的阶级归属感
阶级的归属感是阶级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的归属感对阶级的巩固和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个阶级没有归属感没有共同的利益意识、没有群体的认同感,阶级意识将没有意义。工人阶级的归属感直接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的阶级归属感日趋下降,主要体现在:(1)主人翁意识的淡化。目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工人在企业中的民主参与、经营决策、技术改造、利润分配等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工人的被动性增加,觉得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离自己越来越远。(2)个人主义的盛行,集体意识的弱化。现代社会,由于工人阶级的利益的多元化、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扮演角色的多样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集体活动减少了,阶级的归属感也淡化了。(3)阶级使命意识的淡化。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现代企业突出技术者、经营者、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了工人个体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三、加强我国工人阶级阶级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工人阶级阶级意识淡化的危害
面对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淡化我们必须认识到其危害性,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危害主要体现在:1、影响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我们知道
阶级利益决定着阶级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连权益的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维护自身的权益了,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不利的影响。2、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淡化,将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只关心与自己利益直接相关的工资、福利,主人翁意识减弱,个人主义的盛行,集体主义的淡化,势必会妨碍社会主义的建设。
(二)加强我国工人阶级阶级意识教育的对策
1、把握工人阶级的阶级内涵,明确教育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无产阶级是指雇佣工人阶级,现代雇佣工人是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没有生产资料、出卖劳动力、从事劳动这三个基本的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内涵的准确把握。政府、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培训、讲座等方式,来进行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教育,使得工人阶级明确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己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障工人阶级权益。
加强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必须要做好工人的民主制度、社会福利保险、就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在工人阶级的民主制度上,在保证政治权利的同时,把经济权益、劳动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增加工人阶级的阶级优越感。在社会福利上,要建立严格的社保管理制度,尽快建立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代表参与的
社会保障监督机构,重点监督检查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使用和管理。在就业体系的建设上,主要把提高工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再就业结合起来,政府除了加强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增大就业职位,以缓解就业矛盾。同时要在政策上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保证承诺的政策兑现。
3、积极转化工人阶级观念,调动工人阶级的主动性
政府和企业在加强工人阶级阶级意识上的努力也绝对离不开工人阶级自身观念的转变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在工人阶级的思想观念中,工人阶级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只是社会主义建设初级的困难,工人阶级要认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本质没有改变,他们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改变,相反工人阶级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以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过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8.
3 .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j].社会,2006(4)
4.周玉.当代我国工人阶级意识的变化与分析[j] . 福建: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