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的现代药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浅析四逆汤组方治疗休克原理

浅析四逆汤组方治疗休克原理

浅析四逆汤组方治疗休克原理【摘要】四逆汤为抢救休克病证的经典方,由附子、甘草、干姜三味药组成,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

本文通过对如何利用附子回阳救逆、如何让附子成分更快吸收、如何解除附子的毒性三个方面来揭示中医药用药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表明了传统经典方剂应用于现代临床或中药新药开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四逆汤;休克;附子;干姜;甘草中草药制剂在群众中的普遍印象是疗效缓慢,认为中医药只适合治疗慢性疾病,其实不然,中药方剂中药力峻猛的也不少,四逆汤就是其中的一个。

《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四逆汤功能主治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1]。

四逆汤可用于危急重症休克的抢救,现试阐述其治疗原理。

1四逆汤回阳救逆的作用机制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进行容量复苏,恢复组织灌注是抢救休克成功的关键。

但是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可以输液补充血容量的情况下,选择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或升高血压的药物就成为了重要手段。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阳助火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有强心、升压、抗休克、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及镇痛、抗炎、抗溃疡、抗腹泻和糖皮质激素样等多种作用[2]。

四逆汤中附子是四逆汤的主药。

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提高组织灌流量的同时,有效改善了组织微循环障碍。

附子对微循环障碍状态下的毛细血管有扩张作用,血液流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能增加血流速度,改善毛细血管的充盈状况,促使微循环障碍逐渐消除和功能恢复[3]。

近代,将附子具有强烈毒性的脂溶性乌头碱去除后,制备成附子注射液,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强心作用时间比洋地黄延长1倍,并且不出现心律失常,现代临床休克急救也常用参附注射液[4]。

2四逆汤主要有效物质的吸收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休克初期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在实验性内毒素休克中,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有时可为正常的200~500倍,引起肠及肠系膜血管强烈收缩[5]休克时肠道是第一个发生缺氧的器官,也是最后一个恢复灌注的器官,因此被认为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始动器官。

四逆汤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四逆汤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四逆汤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四逆汤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盛凤闫玉兰刘晓智杨崔领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摘要:近10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四逆汤作为温里剂的代表方,具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提高机免疫力有关;同时能够预防肿瘤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患者常伴有局部肿块、疼痛、面色晦暗、舌质青紫、脉象沉细涩等临床表现,与中医理论中凝滞、痛证相符,因此临床医家常以“阳虚寒凝”为恶性肿瘤的关键病机。

四逆汤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主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

现将近10年来四逆汤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实验研究四逆汤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并诱导其凋亡实现的。

君药附子[1]中的粗多糖和酸性多糖对S180和H22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同时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

臣药干姜中的提取物具有抗肿瘤启动子活性,6-姜酚的细胞毒性和抑制肿瘤增殖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佐药甘草[2]中的18β-甘草次酸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

1.1 对机体免疫的调节:陈婷等[3]实验研究发现四逆汤抗肿瘤机制之一是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和改善肿瘤微环境。

高倩等[4-5]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四逆汤抗癌效应,提出四逆汤对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肝癌荷瘤小鼠整体免疫有改善作用,还可通过上调Thl型细胞因子水平下调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及下调Treg细胞比例来改善微环境免疫抑制状态。

文志勇等[6]以S180荷瘤小鼠为载体,通过比较肿瘤质量、荷瘤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以及荷瘤小鼠血中白细胞介素-23 (IL-23)、TNF-α含量,证明四逆汤水提物和70%醇提物均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1.2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高静东等[7]采用正交设计确定四逆汤中附子、干姜、炙甘草的不同配伍,连续15 d给予Lewis肺癌小鼠四逆汤,研究抑瘤率、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表明四逆汤抗肺癌机制与抑制转移瘤结节数,降低血清中VEGF的表达有关。

研究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及疗效

研究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及疗效

研究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及疗效目的对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及疗效展开研究分析。

方法从当归四逆汤治疗患者中选取168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其疗效和药理作用。

结果本次研究患者中,头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脊椎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

结论临床医师在采用当归四逆汤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获得良好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标签:当归四逆汤;现代药理;疗效Modern pharmacology and efficacy of Angelica four inverse soupHUANG Ke-dong(Shangqiu cit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TCM pharmacy,Henan Shangqiu 476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Four decoction of angelica modern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Methods From angelica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our selected 168 patients with research and analysis,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Results The study patients,patients with headac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83%,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 patients’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48%,spondylitis patients’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47%,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0%. Conclusion Clinical physicians in the angelica four decoction to treat patients with good clinical effect,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Key words】Angelica four decoction;Modern pharmacology;The clinical effect当归四逆汤具有温中祛寒和回阳救逆的功效,其主要用来治疗阳虚欲脱、四肢厥逆、冷汗自出和脉微欲绝等症状,且具有显著疗效。

四逆散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进展

四逆散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进展

四逆散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进展中医中药36四逆散原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芍药、柴胡、甘草及枳实等,以少阴病之四逆证为功能主治。

现随着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四逆散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经过大量动物实验以及在临床中的临床疗效证实,四逆散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动脉粥样氧化、保护脑缺血损伤等作用,将其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中的治疗效果较好,现笔者将有关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即临床运用综上如下:1药理作用1.1免疫调节作用四逆散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表现能够有效的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能够加强血清溶菌酶的调节作用,将其作用于人体中可发挥显著的抗感染疗效,另外,四逆散还可通过调动T 细胞活化增殖,抑制B 细胞的活化增殖,从而达到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1]。

1.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即为动脉粥样硬化,据大量研究表明,四逆散具有突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不仅能够显著减缓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缩小粥样斑块的面积,同时还可减少凋亡细胞的数量。

另外,四逆散还可提升患者体内载脂蛋白与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充分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3保护心肌作用心肌缺血的主要损伤机制之一则为自由基损伤,而四逆散经过煎制后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类生物碱,将其应用与患者体内,不但能够增加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同时对自由基进行及时清徐,以抵抗因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

据探究显示,应用四逆散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明显高于应用常规药物的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作用更加显著。

1.4保护脑缺血后损伤有研究报告显示,四逆散对于局部脑缺血的大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为四逆散能够减少因脑缺血损伤后四逆散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进展张林玲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00【摘要】四逆散作为中医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经方之一,原方主要治疗阳虚阴寒盛内之少阴寒化证。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中医已经将本方进行扩展使用,应用至各类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四逆汤

四逆汤

四逆汤6 《伤寒论》方之四逆汤click to expand contents实验研究本方对失血性休克、内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皆有显著对抗作用;同时还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并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此外,还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又具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1]。

四逆汤确有强心、改善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凝、抗血栓、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临床抗休克、心衰、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同时四逆汤还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且与剂量成正比,这对治疗心肌梗死尤为必要[2]。

应该注意该方剂的煎煮时间要长一点,以减少乌头碱对心脏和胃肠道的毒性,防止诱发心律失常[2]。

但是对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这样的危重症单以此方治疗难以达到迅速的治疗效果(因煎药需时间),还应配合现代医学的液体方法,抗休克、抗心衰及溶栓疗法等[2]。

6.1 组成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体壮者三两),生附子一枚(体壮者大附子一枚)[1]。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15g、干姜9g、甘草(炙)6g[3]炙甘草6g、干姜9g、生附子(先煎)15g[4]6.2 功效主治《伤寒论》方之四逆汤功能回阳救逆[1]。

主治少阴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而致的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微;及误汗或大汗而致的亡阳证[1]。

近代将本方制成注射剂,用于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1]。

《伤寒论》方之四逆汤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

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

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6.3 用法用量水煎,分二次服[1]。

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1枚,干姜3两。

当归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当归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当归四逆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当归四逆汤传统用于营血亏虚、寒邪凝敛、阻滞脉络、血行不畅、手足厥寒、四肢麻木、冷痛、脉微细或沉细而涩。

该方虽年代久远,但现代临床仍应用不衰,且增加了许多新的应用。

笔者查阅文献,从当归四逆汤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新用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当归四逆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当归12g,桂枝9g,白芍9g,细辛3g,通草6g,甘草6g,大枣12g配伍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

该方虽属传统方剂,但由于其组方严谨、配伍精良和疗效明确,经后人不断探讨与实践,本方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今在内科、外科、妇科及皮肤科等疾病上都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现将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药理作用1.1 抗凝及抗血栓形成、扩张末梢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末梢循环障碍除了与血管本质情况、心肌功能等有关外,还与血液性质状态密切相关。

血小板聚集、高凝及血栓形成等异常状态均为引起末梢循环障碍的主要因素。

当归、芍药、细辛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机体的耐缺氧能力。

因此,当归四逆汤及其组成药物的增强心肌收缩功能、抑制血凝、改善循环、扩张外周血管、促进血栓溶解及降低血液粘滞度的功效在临床治疗上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是本方“温经散寒”功效的药理基础之一。

黄芳[1]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小鼠口服当归四逆汤后,能显著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表明该方具有抗凝作用;并通过血小板聚集试验及血栓形成试验证明当归四逆汤能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以及大鼠动-静脉旁路的血栓形成。

高雪岩等[2]报道了当归四逆汤中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是植物性的凝血酶抑制剂,体内可具有抗凝血活性。

游国雄[3]等证实家兔口服当归四逆汤后,两耳小血管扩张充血,且维持时间较长,表明该方的确能够扩张末梢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1.2 镇痛、抗炎作用阮叶萍等[4]通过对当归四逆汤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当归四逆汤对热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所诱发的动物疼痛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呈现一定时效-量效关系。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29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四逆汤”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29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四逆汤”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29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四逆汤”2021-02-26 11:30·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后三期发文预告: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都能有收获及心得。

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

建议学习完《迈入中医之门》系列后,再进入本系列学习。

人体的太阳表系统是位于人体体表抵御外邪的最外“一层防线”。

太阳表系统在体内其他五大系统的支持下,阳气和津血的方向“从内向外”宣发,从而维持人体保持足够的“正压”状态,以抵御外邪不会“攻陷”人体。

但是,维持人体保持足够的“正压”状态并不容易,这需要太阳表系统和体内其他五大系统的健康工作。

如果身体气血不足或者气血运行的通道受阻,这种“正压”的健康状态并不容易实现。

从阴阳二分法的观点来看,人体的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系统在“地理位置”居于人体偏于体表,太阴、少阴和厥阴三阴系统在“地理位置”上偏于体内。

靠近体表的三阳系统负责抵御外邪,并为人体的水液和物质代谢提供场所,偏于体内的三阴系统提供精、血、气、神对三阳系统进行支持。

仲景在《伤寒论》第91条提出了治疗“表”、“里”系统疾病的总体治疗原则:“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即当病患出现了腹泻下利的情况时,说明里系统已经虚寒,而且腹泻会导致阳气和津液的加剧流失。

这时里系统对表系统的供应已经出现不足,表系统气血不足会产生身体疼痛,这时应该用四逆汤的思路来救里。

如果大便正常而身体疼痛,说明疾病位置不在里,而在表,这时应该用桂枝汤的思路补益体表系统的气血、用宣发发汗的方式驱赶邪气于体外。

笔者认为,仲景在这一条提出的是表里辨证关系的治疗原则,并不是指邪气在表一定用桂枝汤,这里用桂枝汤实际代表了一种思路,即病邪在表应该通过鼓舞正气宣发出体表用出汗的方式驱赶外邪于体外。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一、四逆汤概述四逆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生姜、大黄、干姜和甘草为主要组成。

它是《伤寒论》中的一剂汤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四逆汤具有温阳散寒、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是常用的解表药。

二、四逆汤的功能四逆汤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散寒温阳四逆汤具有温通阳气的功效,可用于寒邪困阻、阳气不足的病症。

它可以温暖肢体,驱散体表寒气,恢复阳气的正常运行。

适用于寒性感冒、寒性咳嗽、四肢冰冷等寒邪侵袭的症状。

2.通经络四逆汤可以舒筋活络,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它具有排除寒湿、舒缓疼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阻滞经络引起的疼痛、气血不通的病症。

3.活血化瘀四逆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适用于瘀血引起的疼痛、淤血引起的肿痛等病症。

它的作用类似于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三、四逆汤的适应症四逆汤适用于以下病症:1.感冒:具有温阳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寒战等症状。

2.寒性咳嗽:可用于寒邪侵袭引起的咳嗽症状,如咳嗽有痰、痰白清稀等。

3.寒湿痹痛:适用于寒湿阻滞经络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病症。

4.血瘀症状:适用于病症中有瘀血、淤血引起的疼痛、肿痛等症状,如痛经、跌打损伤、瘀血性病症等。

四、四逆汤的用法用量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为:1.内服:一次剂量为10-15g,可加水煎服或冲服。

一般每天2-3次,视病情而定。

2.外用:四逆汤也可用于外用,如经络拔罐、草药浴等。

外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需咨询医生指导。

五、四逆汤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四逆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于感冒等寒邪引起的病症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使用药物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

2.在用药期间,应避免过度疲劳、进食生冷油腻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影响疗效。

3.对于孕妇、婴幼儿、年老体弱等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4.传统中药具有个体差异性,用药效果因人而异,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以上是关于四逆汤的功能主治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中药方剂四逆汤分析

中药方剂四逆汤分析

中药方剂四逆汤分析中药方剂“四逆汤'分析王晓林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四逆汤为张仲景所创名方,始载于《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用于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

本方仅由附子、干姜、甘草三昧中药组成,其配伍得当,疗效确切,是现代中药研究的重要方剂。

本文对作为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的附子,和四逆汤中可助附子回阳之功效的干姜及既能缓解附子、干姜的暴烈,又能协助附子、干姜的回阳救逆之功效的佐使药甘草三药的性能与作用、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以及现代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四逆汤为张仲景所创名方,始载于《伤寒论》,为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成方。

本方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配伍极为精简严谨。

其功效为回阳救逆。

主治少阳病。

症见阳虚欲绝、冷汗自出、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微细等症。

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并均收到良好的疗效。

其方剂也成为现代中药研究的首选之一。

1三种中药的性能与作用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m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附子在四逆汤中为君药,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用于亡阳虚脱,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拓Rosc.的干燥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干姜在四逆汤中可助附子回阳之功效,为臣;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四逆汤研究进展

四逆汤研究进展

86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年第40卷第9期四逆汤研究进展**基金项目:云南省联合专项面上项目〔2017FF117( -044)〕;云南省联合专项青年项目〔2018FF001 ( -084)〕;姜莉云昆明市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01408 );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1409)作者简介:许云姣(1987 -),女,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脾胃病。

△通信作者:姜莉云,E - mail :jeah6895@ 163. com许云姣,吴文笛,蔡悦青,周瑞彬,杨翼豪,姜莉云"(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摘要:四逆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少阴病的主方,用于治疗少阴虚寒证。

本方由附子、甘草、干姜组成,其药简力专,配伍精当,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效&在传统中医治疗中,主要用于治疗阳虚阴盛所导致的恶寒倦卧、呕吐下利、四肢逆 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急危重症患者,被历代医家视为“扶阳的第一要方”。

云南“火神派”代表吴荣祖教授在临证过程中辨治阳虚证时,始终贯彻“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宗旨。

从天人相应的角度,把阳虚证大致分为阳虚证的一般征象及隐潜性阳虚征象,率先提出四逆汤应用于隐潜性阳虚证的辨治,临床应用于许多属于阳虚但又未到真阳衰微、亡阳厥逆的慢性疾病,不但缩短疗程,还使远期预后更佳。

笔者从四逆汤的组成方解及其临床药理研究深入探析四逆汤的组方配伍特色,其附子与甘草、干姜相配即可补土伏火又可增效解毒,证实四逆汤运用于临床隐潜性阳虚证的安全性与广泛性,并就四逆汤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研究该方提供参考。

关键词:四逆汤;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2349(2019)09 -0086 -03四逆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少阴虚寒证 的主方,本方由附子、甘草、干姜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效&主要用于治疗阳虚阴盛所导致的恶寒倦卧,呕吐下 利,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症。

四逆汤现代研究论文:四逆汤现代研究

四逆汤现代研究论文:四逆汤现代研究

四逆汤现代研究论文:四逆汤现代研究【摘要】四逆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为急救之方药,为回阳救逆之代表方,由附子、炙甘草、干姜组成。

自仲景创该方以来的近两千年间,历代众医家均以传统的汤剂形式应用于临床,疗效卓著。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四逆汤具有强心、抗休克、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等药理作用[1-3]。

而该方的君药为附子,其主要成分为乌头类生物碱(包括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此类生物碱属于双酯类生物碱,毒性极大。

酯类生物碱分子中的酯键是产生毒性的关键部位,在水中加热易水解,首先生成苯甲酰乌头原碱,进一步反应产生乌头原碱,两类水解产物毒性极小,但仍有药理活性。

【关键词】四逆汤生物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1 四逆汤的化学成分研究现代对四逆汤在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和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均表明,四逆汤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动物免疫调节、心肌缺血、低氧、降低实验性高血压、保护肠黏膜及脑缺血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附子是四逆汤的君药,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

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除乌头生物碱外,还有醇胺、脂类及多糖等。

生物碱是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5]。

乌头生物碱包括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dda)、脂类生物碱,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包括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

煎煮后c18位酯基水解生成单酯型生物碱(mda),其毒性有明显降低。

mda进一步水解生成相应的醇胺,其毒性降低更明显,药效却没有明显减弱。

甘草酸又称甘草甜素,为甘草的代表性成分之一,具有保肝、抗炎及免疫调节等作用[6]。

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等。

方剂中,甘草所含甘草次酸能与附子中的生物碱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是对抗附子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成分,而且能够改善代谢性酸中毒,增强组织用氧能力。

干姜,主要含姜萜酮、β-没药烯、α-姜黄烯等挥发油成分,还含辛辣的姜辣醇类成分,对附子有解毒作用,但低于甘草。

2 四逆汤的作用机制研究四逆汤方中附子为药中之圣药,具有回阳之效,但毒性极大。

四逆汤的药理研究进展

四逆汤的药理研究进展

四逆汤的药理研究进展中国药事2002年第16卷第6期#373##综述#四逆汤的药理研究进展徐丽萍郑晓敏王敬萍1(山西职工医学院太原 030012;1山西省心血管研究所)中图分类号:R289,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777(2002)06-0373-03 四逆汤为回阳救逆代表方,为历版药典收载成方。

本方以附子为君,温阳散寒,回阳救逆。

干姜为臣,温中散寒,助附回阳。

佐甘草,甘缓益气,又制附子之毒性。

主治少阴病的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吐利腹痛,下利清谷,神疲欲寐,口不渴,脉沉或细数欲绝,以及误汗、误下之亡阳证。

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虚寒性腹泻、虚寒性中气不足之胃下垂、术后肠粘连腹痛、产后肢体酸痛、厥阴头痛、寒证腹痛、胁痛、脐腹痛、女性寒湿凝滞闭经、慢性盆腔炎、胃肠易激综合征、雷诺氏病、血痹、急性心肌梗塞低血压、喉痹、胆囊切除综合征等。

广大医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的药理研究,现将四逆汤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抗氧化作用以冷冻(4e)和疲劳性运动(跑笼)为应激源,用四逆汤(1g生药/ml)灌胃,剂量011ml/(20g体重/d)。

结果测得四逆汤组应激老年小鼠心肌氧自由基(OFR)浓度为8192?3111Hg11mm,心肌丙二醛(MDA)含量为6419?515nmol/100mg.MC,即四逆汤显著抑制了应激引起的心肌OFR浓度上升和MDA含量增加。

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L/100mg.MC)为9917?617,显著高于应激组(9013?615);心肌营养血流(NBF)显著高于应激组。

上述结果表明,四逆汤能显著增加心肌SOD活性,防止氧自由基产生,改善心肌血液灌注,从而对应激老年小鼠心脏发挥其保护作用。

大肠杆菌内毒素可以造成严重的肺损伤,而自由基的产生与肺水肿有密切的关系。

实验用分子量40,000的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D-40S)观察发现:事先给予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附子总碱、甘草次酸和生姜挥发油的心脉灵(XML),内毒素(ET)引起的血浆荧光素下降曲线明显抬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荧光素上升曲线明显[1]示心脉灵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从而降低了肺血管的通透性[2]。

四逆汤组成配方,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

四逆汤组成配方,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

四逆汤组成配方,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组成】甘草二两,炙(6g) 干姜一两半(6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虚寒厥证。

四肢厥逆,恶寒踡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方解】本方治证乃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之候。

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踡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

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

此阳衰阴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

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

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

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

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

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

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

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

真热假寒者忌用。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附方】1.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6g)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20g)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9~12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当归四逆汤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当归四逆汤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当归四逆汤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王燕萍 沈明谦 作者单位:730000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厥阴篇》,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大枣、通草而成。

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以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而除寒邪;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补血通阳,更加通草通经脉,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而脉亦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主治阳气不足,阴血亦弱,外受寒邪,伤于经络,血脉不利所致诸症。

近年来,当归四逆汤及其加减方在临床上遵循“血虚寒凝,经脉气血痹阻”之病机,广泛用于内、外、妇、皮肤等临床学科,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1 药理研究窦昌贵等[1]以当归四逆汤灌胃对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电刺激致痛嘶叫反应均显著抑制,表明该方有镇痛作用;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莱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抗炎消肿作用,表明该方具有消炎作用。

黄芳等[2]发现该方可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显著降低大鼠全血比粘度,抑制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降低大鼠血小板凝聚性,促进小鼠自身皮下血肿吸收,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

米庆勤等[3]观察了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对大鼠离体子宫肌收缩活动及缩宫素所致离体子宫痉挛的作用,同时观察对小鼠痛经的扭体反应,结果表明可明显抑制大鼠离体子宫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降低缩宫素引起的痉挛子宫肌条的收缩幅度和频率,可抑制小鼠痛经的扭体反应,表明其治疗痛经是通过降低子宫收缩力和频率实现的。

石米扬等[4]对当归四逆冻疮膏的药效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当归四逆冻疮膏可显著提高小鼠热刺激阈值,增加离体兔耳血管灌流量,促进兔耳冻伤组织复原。

2 临床应用211 坐骨神经痛该病属中医痹证,以当归四逆汤祛湿散寒舒筋通脉止痛,均取得满意效果。

刘淦新[5]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治愈20例,好转6例,无效4例;刘俊杞以该方治疗14例,治愈12例,好转2例;吴德秀报道,当归四逆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有效率达90%。

四逆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四逆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四逆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商李超,郁保生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349(2009)11 1333 03四逆汤出自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 伤寒论,原方主要治疗阳虚阴寒内盛之少阴寒化证。

现代对四逆汤在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和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均表明,四逆汤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动物免疫调节、心肌缺血、低氧、降低实验性高血压、保护肠黏膜及脑缺血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近年来有关四逆汤的药理研究综述如下。

1 免疫调节作用通常认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抑制免疫反应,抑制细胞生长等作用。

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通过相关的免疫系统功能来表达[1]。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是机体防御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吞噬、消化,排除病因上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机体在非生理状态时,尤其是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四逆汤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增加血清溶菌酶的调节作用[2,3]。

T、B淋巴细胞是体内的免疫活性细胞,四逆汤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亦有促进和调节的作用,而对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抑制作用。

此结果提示四逆汤的免疫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在临床上所呈现出的抗感染疗效,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增加血清溶菌酶的含量、调动T细胞活化增殖,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同时抑制B细胞活化增殖、发挥糖皮质样抗炎作用而实现,但四逆汤对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不同影响的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 抗动脉粥样硬化(A S)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在血管内壁粥样硬化斑块部位,6 酮 前列腺素1 (6 K eto P GF1 )合成减少,且不能完全释放到循环血液中,而内皮细胞源性T XB2合成增加[4,5]。

同时高脂血症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性增强,导致脂质过氧化物(LP O)生成增加。

过氧化脂质既能减少血管壁合成6 Keto PGF1 ,又可增加T XB2产生,使T XB2/6 Keto PGF1 比值增高,进而形成AS。

当归四逆汤辨治应用

当归四逆汤辨治应用

当归四逆汤辨治应用当归四逆汤中医理论研究1.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形成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有很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是对阳气的耗损和郁闭。

以下举例了较为常见的病因:素体阳虚,水寒木枯;感受寒邪,耗损肝阳;情绪抑郁,气耗及阳;气血受损,阳随耗脱;房劳伤精,水竭木衰;嗜食生冷,后天受损;起居不调,阴阳失衡。

这些病因,都影响到了肝阳的升发疏泄功能,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2.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论述当归四逆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本书的厥阴篇351条原文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攀,一法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汤被后世医家公认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代表方。

目前教科书及多数的医家发表的文章大多认为其病机为血虚寒厥,但通过临床实践和查阅古代文献,认为血虚寒厥只是当归四逆汤证中病机的一部分,而不是最根本的病机,并没有完整地揭示疾病的病理状态。

当归四逆汤证的最基本病机为肝阳亏虚不升,导致了血虚、寒凝、血瘀的病理状态,同时这些病理状态又相互影响,从而加重了病情。

下面就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以定位、定性的方法来进行详细分析。

1)病位于厥阴肝经首先,当归四逆汤证的病位在六经中应该定于厥阴病的范畴。

原因除了《伤寒论》中条文位于厥阴篇外,还有就是当归四逆汤证中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手足厥寒”。

《伤寒论》中对厥逆的病机是这样解释的:“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意思是因为阴阳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顺利运转通达四末,故发为手足厥寒。

阴阳气不相顺接,这种现象正是厥阴病的特点。

厥阴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生理特性,故凡病邪有碍于阴阳的相互转换、相生的过程的,都属于厥阴病的范畴。

由于当归四逆汤证的症状中既有阳虚的表现,也有阴血亏虚的表现,阴不足以纳阳,阳不足以入阴,阴阳气不相顺接,故发为厥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