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18个压痛点课件

合集下载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
治疗:
格控制: ①寒冷、潮湿环境。 ②躯体或精神疲劳。 ③睡眠不佳。 ④体力活动过度抑或过少。 ⑤焦虑与紧张。 (2)药物治疗: ①阿米替林:该药是一种抗抑郁药,
睡前口服25~50mg,对疼痛、失眠、晨僵 有明显改善,其作用机理是改善5-羟色胺 的缺乏,有明显焦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纤维肌痛综合征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
别名: 纤维肌痛综合症。
内科学疾病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
身体部位: 全身。
内科学疾病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
科室: 风湿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
简介: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 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 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 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 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 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本病属中 医痹证、行痹、肌痹、腰腿痛范畴。
内科学疾病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
诊断:
端,无解剖基础,且不受天气或活动的影 响,患者常有精神或情感紊乱,如精神神 经病、抑郁、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 区别两者是重要的,因前者更难处理,常 需精神病专家治疗。
2.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包括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特发性慢性 疲劳综合征。表现为疲劳、乏力,但缺少 基础
内科学疾病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
治疗:
ng)有一定疗效。 心理治疗: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2金欧-纤维肌痛综合征-PPT课件

2金欧-纤维肌痛综合征-PPT课件



WHY NOT?

主观症状为主: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常伴有 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


“认知-行为假说”: 认为该综合征是患者对自己所虚拟的 躯体疾病的一系列心理反应,而不存在躯体器质性异常。
客观证据

肌肉B超:血流减少 F MRI异常:额叶皮质、杏仁核、海 马和扣带回等激活反应异常,以及相 互之间的纤维联络异常。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2019-4-131990年ACR分类标准

临床症状:全身广泛性疼痛,持续≥3个月 (躯体两侧、腰部以上和以下、中轴) 体征:阳性压痛点≥11个(18个特定压痛点) (4kg的力量按压) 敏感性88.4%, 特异性88.1%

压痛点(18个)
疾病背景



流行病学:美国人群患病率 2%, 女性 3.4% 、男性0.5% 中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女性:男性 = 8-9:1 集中于25-65岁之间
可能的躯体症状

肌痛,肠易激综合征,疲乏/累,思维或记忆 问题,肌无力,头痛,腹部痛/痛性痉挛,眩 晕,失眠,抑郁,便秘,上腹部痛,恶心, 神经质,胸痛,视物模糊,发热,腹泻,口 干,瘙痒,哮鸣,雷诺现象,荨麻疹/风团, 耳鸣,呕吐,胃灼热,口腔溃疡,没有味觉 或味觉改变,癫痫,眼干,呼吸急促,没有 食欲,疹,光敏,听觉障碍,容易碰伤,脱 发,小便频数,尿痛,膀胱痉挛
治 疗

非药物治疗:
病人宣教、认知行为治疗、水浴疗法、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等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第二代抗惊厥药、镇痛药、 非麦角碱类选择性多巴胺D2和D3受体激动剂、镇静药等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PPT课件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PPT课件
32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4.药物辅助疗法
•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物质以及一些内分泌激素 • 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 : 短期特别是急性期消炎止疼,使患者放松,并未证明具有促
进愈合作用 • 肉毒杆菌毒素A (botox) :可以阻断运动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释放,进而缓解TP区域的
紧张带;一些作者已经证实用肉毒素A进行TP注射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也有研究发现使 用肉毒杆菌毒素A组和使用0.5%的布比卡因组在治疗TP时没有区别意义,用肉毒杆菌毒 素A注射治疗MTrP仍需进一步的阐明 • 肌肉松弛剂的应用
5
激痛点的分类及关系
1. 1、根据激痛点的部位,当然可将激痛点分为
肌筋膜激痛点、皮肤性激痛点、骨膜激痛点、 韧带激痛点等;
2、根据其是否引起疼痛症状,可分为活动性 激痛点与潜伏性激痛点;
3、根据其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激痛点 可分为主激痛点(Key Trigger Point)与附 属 激 痛 点 ( 又 叫 卫 星 激 痛 点 ,Satellite Trigger Point),继发性激痛点与原发性激 痛点等。
二是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软组织的反复损 伤,好发部位决定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常影
响他们的运动成绩,造成过早退役或退休;
三是公务员和电脑操作人员,胸 锁乳突肌、斜方肌、提肩胛肌和
斜角肌的过劳,造成颈部和手臂
无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其中任何一种人都可以发病, 这取决于个体所保持的工作
33
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自我筋膜放松术
概念:利用练习者自身重量及泡沫轴相互作用产生的压力, 施加用于练习者的肌肉及筋膜等软组织上,使练习者过于紧 张的肌肉及筋膜产生放松的伸展训练方式称为自我筋膜放松。

纤维肌痛合症(FMS)课件-文档资料

纤维肌痛合症(FMS)课件-文档资料

ACR1990年 纤维肌痛综合症分类标准
• 标准包括二部分: 1. 广泛疼痛的病史
2. 18个压痛点中有11个或以上压痛点有压痛
• • • 敏感性 – 88.4%, 特异性 – 81.1% 其他症状不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不需除外其他疾病或实验室/放射线检查异常
疼痛部位图
治疗
教育
疼痛(外周,中枢) 有氧锻炼 心理问题 改善睡眠 治疗相关综合症
0 1.5
2.5
3.5
4.5
刺激强度 (kg/cm2)
纤维肌痛综合症患者和对照使用相同压力
只有FM患者才 出现疼痛
初级躯体感觉皮质 前扣带回皮质
FM患者的中枢敏感化
1. 痛觉过敏 / 痛阈减低 2. 躯体感觉电位增加 3. CSF神经递质水平升高
P物质 (SP)
神经生长因子 (NGF)
4. 功能MRI 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增加
改善睡眠

• • •
教患者基本的睡眠卫生知识
减少夜间疼痛 减少心理压力
4) 运动建议 药物:积极控制焦虑和抑郁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安眠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 肌松剂
治疗伴发综合症
肠激惹综合征
膀胱激惹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不安腿
体位性低血压 眩晕 寒冷不耐受
结论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 非心理疾病或神经官能症或生物反应 综合治疗
2. 树立向上、乐观的态度
3. 试用一些改变情绪的药物
4. 对一些患者可以进行心理治疗
抗抑郁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20-25mg,qn
•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s)

风湿免疫科培训PPT纤维肌痛综合征FMS

风湿免疫科培训PPT纤维肌痛综合征FMS

问题成因分析
分析这些疑难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 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思路和方 向。
问题解决策略
探讨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策略和方 法,以及如何提高解决效率和质量。
05
FMS的未来研究方向与 展望
基础研究进展
深入研究FMS的发病机制
进一步探索纤维肌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了解其与免疫系统、神经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
症状
患者通常会出现广泛的肌肉疼痛 ,包括颈部、肩部、背部和髋部 等区域,同时伴有疲劳、睡眠障 碍、认知障碍和情绪问题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 清楚,但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免疫系统的异常以及心理因素等有 关。
病理机制
研究表明,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神 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出 现异常,导致疼痛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出现障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调整生活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 整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
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针对受累关节进行适当的 活动度训练,以改善关节 功能。
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平衡和协调训练
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提 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 性。
02
FMS的诊疗进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FMS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包括非处方药、处方药和补充剂等。常 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
肌肉松弛剂和抗炎药等。
非处方药如布洛芬和萘普生等非甾体抗 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肌肉紧张。 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剂和三环抗抑郁药等,可以改善患者的
寻找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科普知识课件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科普知识课件
定期锻炼和保持社交活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和心理 的抵抗力。
如何预防和应对纤维肌痛综合征?
应对技巧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有助于 减轻压力和疼痛。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寻求社会支持也很重要 。
如何预防和应对纤维肌痛综合征? 定期检查
定期就医,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 问题。
纤维肌痛综合征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2. 为什么会得纤维肌痛综合征? 3. 如何诊断纤维肌痛综合征? 4.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5. 如何预防和应对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定义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以广泛性疼痛为主要特征 的慢性病,通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 。
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抗炎(NSAIDs)、 抗抑郁剂和抗癫痫药等。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副作 用。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等都是有效 的非药物治疗选择。
该病症的痛感程度和分布因人而异,常被误解为 精神问题。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全身性疼痛、肌肉僵硬、疲劳、睡 眠障碍等,有时还伴随焦虑和抑郁。
有些患者可能会在特定部位(如颈部、背部和肩 部)感到更剧烈的疼痛。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流行病学
该综合征约影响2-8%的成年人,女性的发病率高 于男性。
谢谢观看
患者的疼痛阈值较低,疼痛信号被放大,导 致更强烈的疼痛体验。

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用于缓解神经痛和肌肉痉挛
肌肉松弛剂:如巴氯芬、替扎尼定等,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如热 敷、冷敷、按摩 等
心理治疗:如认 知行为疗法、心 理辅导等
运动治疗:如瑜 伽、太极等
生活方式调整: 如改善睡眠质量、 调整饮食等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 助患者改变消极思 维模式,提高应对 压力的能力
物理治疗:采用 热疗、、 加强运动锻炼、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等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预防 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生化检查: 检测肝功 能、肾功 能、血糖、 血脂等指 标
免疫学检 查:检测 抗体、补 体等免疫 指标
肌电图检 查:观察 肌肉电活 动情况, 判断肌肉 病变程度
影像学检 查:X线、 CT、MRI 等检查, 观察骨骼、 肌肉、关 节等结构 情况
病理学检 查:活检 或穿刺活 检,观察 组织病理 变化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观察肌 肉、骨骼和关节病变
当前研究热点与成果
病因研究: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开发更准确、便捷的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干预:研究心理干预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影响和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病因研究:探 索纤维肌痛综 合征的病因和
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开 发更准确、便 捷的诊断方法
症状:疼痛通 常在早晨或长 时间休息后加 重,活动后减
轻。
疼痛部位:全 身各处,包括 颈部、背部、 臀部、腿部等。

纤维肌痛综合征PPT讲稿

纤维肌痛综合征PPT讲稿

治疗
• 非药物治疗:
病人宣教、认知行为治疗、水浴疗法、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等
•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第二代抗惊厥药、镇痛药、 非麦角碱类选择性多巴胺D2和D3受体激动剂、镇静药等
• 多学科联合治疗
美国疼痛协会推荐:病人宣教、认知行为治疗、 功能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多学科联合治疗
Goldenberg,DL. et al. JAMA;2004;292:2388-2395.
紊乱 精神或心理障碍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压痛点与腧穴、经络对应表
压痛点
附近相应腧穴或经络
双侧枕骨下肌附着点 双侧C5-C7横突间隙前侧 双侧斜方肌上缘中点 双肩胛冈内缘冈上肌起点 双侧第二肋骨与肋软骨连接部上面 双侧肱骨外上髁下缘2cm处 双侧臀部的外上象限,臀肌前折迭处 双侧大转子突起的后缘 双侧膝关节间隙上方内侧脂肪垫处
治疗
• 非药物治疗:
病人宣教、认知行为治疗、水浴疗法、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等
•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第二代抗惊厥药、镇痛药、 非麦角碱类选择性多巴胺D2和D3受体激动剂、镇静药等
• 多学科联合治疗
美国疼痛协会推荐:病人宣教、认知行为治疗、 功能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多学科联合治疗
Goldenberg,DL. et al. JAMA;2004;292:2388-2395.
压痛点(18个)
C5-C7横突间隙 前侧
第二肋骨与软骨 交界处外侧上缘
肱骨外上髁远端 2cm处
膝关节间隙上方 内侧脂肪垫中央
疾病背景
• 流行病学:美国人群患病率 2%,
女性 3.4% 、男性0.5%
• 中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 女性:男性 = 8-9:1 • 集中于25-65岁之间

纤维肌痛综合征护理查房PPT课件

纤维肌痛综合征护理查房PPT课件
纤维肌痛综合征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进行护理? 5. 护理效果评估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定义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主要表 现为全身性肌肉疼痛、疲劳和睡眠障碍。
此病症通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流行病学
该病症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发病率在1%到3%之 间。
多发生于中年人群,且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 有关。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病因
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异常、心理 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关。
感染、外伤、精神压力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患者群体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症状监测
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
使用标准化量表如视觉模拟评分(VAS)来量化 疼痛。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心理支持
当患者表现出抑郁或焦虑时,应及时提供心理干 预。
可考虑转介心理医生进行认知行为疗法。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教育
鼓励患者学习自我管理技巧,如放松训练和运动 疗法。
提供相应的教育材料,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 。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包括疼痛管理、运动、饮食及心理干预等。
如何进行护理?
多学科团队合作
护理、医学、心理等多学科团队应共同参与 患者的管理。
定期召开会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调整 计划。
如何进行护理?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提供情 感支持。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美国风湿性疾病数据库主任
Wolfe
Frederick
-
6
WHY NOT?
主观症状为主: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常伴有 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
“认知-行为假说”: 认为该综合征是患者对自己所虚拟的 躯体疾病的一系列心理反应,而不存在躯体器质性异常。
治疗
非药物治疗:
病人宣教、认知行为治疗、水浴疗法、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等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第二代抗惊厥药、镇痛药、 非麦角碱类选择性多巴胺D2和D3受体激动剂、镇静药等
多学科联合治疗
美国疼痛协会推荐:病人宣教、认知行为治疗、 功能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多学科联合治疗
- Goldenberg,DL. et al. JAMA;2004;292:2388-128395.
-
7
客观证据
肌肉B超:血流减少
F MRI异常:额叶皮质、杏仁核、海 马和扣带回等激活反应异常,以及相 互之间的纤维联络异常。
-
8
客观证据
中枢神经系统 慢性疼痛致神经重塑 疼痛处理功能障碍 5-羟色胺代谢异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应激反应障碍
激素轴的功能紊乱 睡眠障碍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 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的
病人宣教
病人宣教(Ⅱb级循证医学证据,A级推荐)
• 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效验能力,缓解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
• 医患沟通,知识讲座,宣传手册,患者间交流讨 论等
-
19
认知行为治疗和执行功能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和执行功能治疗(operant behavioral therap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枕骨下肌肉 附着点两侧
第5、7颈椎横突间隙 前面两侧
两侧斜方肌上缘中点
两侧肩胛棘上方近内 侧缘起始部
两侧第2肋骨与软骨交 界处外上缘
两侧肱骨外上髁 远端2cm处
两侧臀部外上象限的 臀肌前皱襞处
两侧大转子后方
两侧膝脂肪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褶 皱线内侧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PPT学习交流
4
attachments just posterior to greater trochanter
PPT学习交流
第5.7颈椎横突间隙前 的两侧:颈前部左右两 Anterior aspects of C两5侧, C第72i肋nt骨ert与ra软ns骨ve交r 的外上缘:第二肋间, 约为胸骨两侧3cm处。 Second rib space – about 3 cm lateral t t两he侧s肱te骨rn外al上b髁or远de端r 2 处:肱骨外上髁肌肉附 点。Muscle attachm to lateral epicondyle 两侧膝脂肪垫关节褶皱 内侧:近关节线的膝脂 垫中部。Medial fat p of knee proximal to line
枕骨下肌肉附着点两侧:
颈部肌肉在枕骨上的附着
点。Insertion of nuchal
muscles into occiput 两侧斜方肌上缘中点:
Upper border of t两ra侧pe肩z胛ius棘, 上m方id近po内r侧tio缘n 的起始部:肩胛骨内侧缘
上部肌肉附着点。Muscle
attachments to upper m两e侧d臀ial部b外or上de象r 限of的臀肌 s前ca皱p襞ul处a :腰下,臀上, 臀肌外上象限。Upper o两u侧te大r q转u子ad的ra后nt方o:f 臀下, g股lu上te,a大l m转u子sc后les方肌肉附 着点。Mus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