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语录

合集下载

古代廉政文化警句

古代廉政文化警句

古代廉政文化警句1、官若忠廉,则贤才向用,功绩获彰,庶务皆得其理,天下何患不治。

2、进不失廉,退不失行。

3、为清官死,死有余荣。

4、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5、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6、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想事、谋事、干事、成事。

7、大吏廉洁,小吏则自然效法。

8、邪气入内,正色乃衰。

9、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10、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1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2、多行不义,必自毙。

13、仁者,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4、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7、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18、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19、陷其自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20、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

21、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22、知而不言,是不忠之臣;不知而言,乃不智之臣。

23、知耻近乎勇。

24、身在官场志守廉敢为苍生质昊天。

25、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26、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始为真清。

29、守得清廉胜似富。

30、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

31、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2、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33、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34、夫前车覆,后车戒;前事之失,后事之鉴。

35、为政清廉从古至今人称颂,公仆亮节继往开来胜前贤。

36、养心莫善于寡欲。

37、言不信者,行不果。

38、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法律梦里不惊。

39、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40、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41、临阵勇,临财廉,临事勤,临民仁。

42、俭以廉为本,奢为贪之源,戒之,慎之。

43、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古代清廉名句

古代清廉名句

古代清廉名句
以下是 7 条古代清廉名句及运用例子:
1.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就像海瑞,一生清廉为官,从不收取百姓额外的财物,真可谓是清风两袖啊!百姓说起他来,那都是从心底里佩服。

2.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不就像包拯吗?他根本不在意别人华丽的夸赞,一心只追求那清正廉明的浩然之气,将公正洒满人间。

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就是这样的典型啊!哪怕面临重重困难和危险,他也要坚守自己的清白操守,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4.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像杨震那样,无论经历多少诱惑和考验,都能保持清廉的品质,像那坚韧的竹子,任外界如何也动摇不了他的正直,多了不起呀!
5.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这话说得太对了呀!看看那些清正廉洁的官员,他们就是百姓的表率,而那些贪婪的家伙,不就是残害百姓的贼人嘛!像西门豹,一心为民,清廉无比,是不是特别值得赞颂呢?
6.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他宁愿过着贫苦的生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对一丝一粒都格外珍惜,绝不取不义之财,真的是把名节看得无比重要啊!
7. “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范仲淹不就是如此吗?他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保持廉洁的作风来安身立命,他的事迹流传千古,这就是清廉的力量啊!
综上,这些古代清廉名句就是我们的行为指引,让我们都能像那些清官廉吏一样,坚守清廉,为社会的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代廉洁清正的名言警句

古代廉洁清正的名言警句

古代廉洁清正的名言警句1.古代廉政格言古代廉政警句选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注解: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注解: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注解: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注解: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注解: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注解: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注解: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

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宋]邵雍《男子吟》注解: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

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古代廉政警句选(二)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注解: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

[唐]皮日休《六箴序》注解:人虽然不得志,不能忘记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记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腾文公上》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

[汉]刘向《说苑·至公》注解: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就不能讲私利。

中国古代廉政格言警句

中国古代廉政格言警句

中国古代廉政格言警句从古代开始,中国就很注重这个廉政建设,于是也留下了很多关于廉政的格言警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古代廉政格言警句,希望你会喜欢。

中国古代廉政格言警句1. 廉则居民爱,贪则居民弃。

2. 贪是腐败之根源,廉是服众之根源。

3. 做人民的公仆,不做金钱的奴隶。

4.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5. 对待工作,永远是夏天。

6. 反腐清贪民心顺,倡廉勤政国运兴。

7. 反腐倡廉顺民意,知荣明耻固国基。

8. 若想夜间睡得香,白日千万别念贪。

9. 反腐不在地位高低,倡廉在乎一分一厘。

10. 宁走百步之远,不留一念之贪。

贪者胆战心惊,廉者胸怀磊落。

中国古代廉政名人名言1. 反腐不在事大小,廉洁不在钱多少。

2. 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改过能力。

3. 一身正气做人,两袖清风做事。

4. 清正为根,廉明为本。

5. 衙宅卧听肃肃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6.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

7. 乐自清中出,烦从贪中来。

8. 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

9.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10. 廉者胸怀磊落,夜不闭户寝自安。

11. 党风党纪打折扣,迟早都得犯错误。

12.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而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

13. 守得住清贫胜似福,耐得住寂寞持亮节,抗得住诱惑保平安。

14. 为官一任不公正,辱没人格万人嫌。

15.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16. 成由勤俭来,败自奢侈生。

17. 时时自省为智者,日日骄淫是愚人。

18. 为政之道,唯公唯清;兴衰之道,戒奢戒骄。

19. 清廉自乐,浊贪多忧。

20. 俭以养廉,廉以养德。

中国古代廉政名言佳句1. 为政贵廉洁,立身惟勤俭。

2.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3. 处逆境时要明志,立顺境中要拒腐。

4. 为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法剁。

5. 群众的满意是我们第一标准。

6. 牛玉儒说过,无私才能忘我,忘私才能为公,通过不断学习深感这句话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属于自己,只有大公无私,清正廉洁,才能干出真正的工作业绩。

古代廉洁的名言警句

古代廉洁的名言警句

古代廉洁的名言警句古代廉政格言警句11、至清廉平。

路遗不受,请谒不听,据法听讼,无有所阿。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2、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3、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

——《史记》4、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三国志·魏书·曹昂等传》注引5、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憎广》6、大吏廉洁,小吏则自然效法。

——《清实录》7、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

——吴兢8、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

——[汉]贾谊9、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

——[汉]刘向10、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1、芝兰生于深林,不以先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孔子1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庄子·刻意》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14、清能律贪夫,淡可教君子。

——[唐]白居易1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16、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纪昀17、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1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古代廉政格言警句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诸葛亮2、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

——《南史·王昙首传》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4、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大夫之忧也!——庄子5、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礼记》6、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

——汉·马融《忠经·守宰章》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8、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清]王永彬9、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晏子1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11、欲端士习,先清仁习。

——[清]陈宏谋12、大害必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

关于廉洁的古文名句

关于廉洁的古文名句

关于廉洁的古文名句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在位奉廉,应当;退位守节,尤重。

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清廉做官方敢怒公正办事才敢言人人廉政,腐败灭亡;人人自律,党风自强。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政清则社稷兴,腐败则国家亡。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民不容贪,党不容腐。

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载舟覆舟,民意难违,从来当官须勤谨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为官常想,官是公仆,恃官傲物人不齿用权当思,权本民赋,弄权谋私法难容为官一时,做人一世。

廉乃正本,贪为堕源。

为官清正廉洁,当视名利淡如水;执政勤奋为民,应看事业重如山。

品德端正,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换人心;处事公正,不为权势丧志,不为钱财动心反腐换来一方净土,倡廉营造八方富足。

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做人德为本,做官清为上。

用权当如履薄冰,不慎乃殃;纵欲似饮鸩止渴,无节则殇。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廉洁,从政之基;腐败,从政之忌。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无私者勇,忘我者清。

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

慎权慎欲慎独慎微自警自省自重自爱正人先要正己,无私才能无畏。

做人、做官、不做秀,自警、自励、不自私。

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廉洁洁如冰。

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心自清,行自廉,倡廉奉公;居其位,谋其政,勤政为民。

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孙中山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明?格言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周恩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格言对联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清?金缨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资治通鉴》廉耻事大,死生事小—《宋史》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道,诈伪生塞——《苟子》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宋?欧阳修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宋?苏轼无故无新,惟贤是亲—汉?刘安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

古代关于廉政的诗句

古代关于廉政的诗句

古代关于廉政的诗句1. "廉者,绝情而不失礼;耻者,有所畏而不矜己。

" ——《管子·牧民》2. "廉洁自守,不取乎人。

" ——《诗经·小雅·车辖》3. "谁言富贵不可欺,唯有才德真堪垂。

污吏如今虽依旧,清风却被薄霜吹。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4. "廉政一身轻,贪污万斤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闲时休息,保持清廉。

" ——《周易·系辞上》6. "千古名臣无过廉,功成身退不畏贪。

满朝风雨谢知音,独步江山一纸书。

" ——杜甫《祭太庙文》7. "廉而能抑奢,勤而能化逆。

" ——《左传·昭公二十年》8. "君子秉德不挠,以正内外之心;温柔恭俭让,以安人民之情。

"——《荀子·劝学》9. "廉者,非若立法而已也,所以立法者也。

" ——《荀子·修身》10. "廉则莫先难,直则莫先曲。

" ——《孟子·梁惠王上》11. "爱人以德,而后能使之敬;敬人以礼,而后能使之廉。

" ——《荀子·礼论》12. "廉以治民者,如不锻以铁,不成其器也。

" ——《管子·权修》1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赤壁赋》14. "节用成家业,廉洁为官规。

" ——《风雨岁月》15. "盈则必亏,衰则必盈。

天地之道,不过如此。

" ——《老子·道德经》16.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体现官员清正廉洁的古文名句

体现官员清正廉洁的古文名句

体现官员清正廉洁的古文名句1.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岳飞3.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刘义庆4.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5.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张伯行6.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7.吏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威。

——郭允礼8.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郑崇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10.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11.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刘向12.俭为百幸之根。

——苏轼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14.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淮南子》1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16.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王通17.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1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19.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

——包拯20.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司马迁21.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

——程颐22.居官之所恃者,在廉。

其所以能廉者,在俭。

——张养浩这些古文名句体现了古代官员对于清廉自守、勤政为民的重视和追求,也为我们今天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古代廉政的名言警句

古代廉政的名言警句

古代廉政的名言警句大家平时在学习中都有学过哪些关于古代廉政的名言警句呢?大家都还记得吗?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古代廉政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查阅,希望对您有用。

古代廉政的名言警句1、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大夫之忧也!2、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

3、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4、惟敬可以胜怠,惟勤可以补拙,惟俭可以养廉。

5、官之得民,要在清、勤、慈、惠……幕之自爱,要在廉、慎、公、勤,故优柔者与刚愎同病。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7、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8、大害必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

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0、以史为镜以铭其身,以人为镜以正其身,以事为镜以警其身。

11、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

12、如果从政之路是一条珠链,那么人格操守则是串起无数颗珍珠的金线;如果为官之道是一组数字,那么清正廉洁则是统率后面许多个“0”的那个“1”。

13、政者,正也。

子帅从正,孰能不正。

14、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15、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6、言之非难,行之为难。

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8、观其交友,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19、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20、位卑未敢忘忧国。

2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22、外面红尘滚滚,我自风清月朗;他人忙于应酬,我只宁静致远。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6、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简素为美。

27、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

28、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29、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

30、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31、罚一人,则千恐;滥一罪,则百夫愁。

32、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贪。

【廉洁文化】古人话廉:古代廉洁清正名言警句

【廉洁文化】古人话廉:古代廉洁清正名言警句

【廉洁文化】古人话廉:古代廉洁清正名言警句以下是一些古代廉洁清正的名言警句:
1.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乞不用赃吏》
2.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入京》
3.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

——《吕氏春秋·忠廉》
4. 公生明,廉生威。

——李惺
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7.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
8.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魏子安
9.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0.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楚辞·招魂》
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廉洁清正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德,抵制贪婪和腐败。

它们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廉洁、正直和道德操守的崇尚和追求。

廉政的古代名言

廉政的古代名言

廉政的古代名言廉政的古代名言有:1.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

2.民无信不立。

3.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4.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5.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6.心能辨事非,往事方能决断,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7.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8.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莫守。

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0.徇国家之急,赴公家之难。

11.廉隅贞洁者,德之令也;流逸奔随者,行之污也。

12.仁者,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14.惟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

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

15.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1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1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9.酬薄酬厚皆为百姓血汗,位卑位尊同是人民公仆。

20.反水难收,后悔何及。

21.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22.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23.欲端士习,先清仁习。

24.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

25.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

26.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

27.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28.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29.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30.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

古代廉政格言大全_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名言警句

古代廉政格言大全_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名言警句

古代廉政格言大全_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名言警句在今天,我国古代的传统廉政文化对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廉政格言,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古代廉政的格言1. 辱,莫大于不知耻。

——王通2.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3. 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4.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礼记》5.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6.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7.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9.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10. 邪气入内,正色乃衰。

——《管子》11.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12.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司马光13.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宝贵不能淫也。

——王永彬14.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洪应明15.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古代廉政格言推荐1. 进不失廉,退不失行。

——《晏子春秋》2.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3. 凡事只要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

——陆九渊4. 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左传》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6. 廉洁爱人者厚其禄。

——《文韬·盈虚》7. 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罗大经8.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0. 寻丈之缪,实始毫厘;君子畜德,无忽细微。

——方孝孺11.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

——刘向12. 无私无偏,王道荡荡。

——《书·洪范》13. 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

——《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14.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治安策》1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古代廉政句子

古代廉政句子

1.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2.念由心生,止念当先炼其心志;廉在欲止,倡廉当先去其贪欲。

3.严治理,重授权,制度建设防微渐;宽心胸,轻利益,道德修养保清廉。

4.百官之行,当以廉洁为本。

5.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

——李商隐
6.居官者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爱民不言惠,锄强不言威,事上尽礼不言屈己,
钦贤下士不言忘势,庶乎官箴无忝。

7.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

"——出自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教戒
太子诸王五》中的一句名言,意为要求别人做到廉洁公正之前,自己必须先做出表率。

8.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王通
9.非其路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知者不为非其事,廉
者不求非其有,是以远害而名彰也,故君子行廉以全其身,守清以保其身。

10.廉洁自律,非分之财莫取,非礼之色莫贪。

11.壬午年马到成功,倡廉政两袖清风。

12.临官莫如正,临财莫如廉。

13.公生明,廉生威,无私无畏。

" 出自明代官员王永所著《官箴》。

1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伍子胥
15.廉政以立身,勤政以务公,善政以治国。

" 出自古代典籍《晏子春秋》。

古代廉政警句格言

古代廉政警句格言

古代廉政警句格言•相关推荐古代廉政警句格言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关于表达廉洁的格言警句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古代廉政警句格言,希望能够帮到您!古代廉政警句格言篇11、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宝贵不能淫也。

2、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

3、已为而悔,莫若早戒;患至而忧,不如预谋。

4、纳谏求贤,有容乃大;激浊扬清,无欲则刚。

5、败于功者,贪功者也;死于利者,穷利者也。

6、义动君子,利动贪人。

7、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

8、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会食鱼。

9、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

10、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11、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12、廉仁公勤四者,及为政之本领。

13、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

14、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16、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17、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18、公生明,廉生威。

19、为那些想事和干事的党员干部撑腰壮胆,排忧解难。

2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1、能省事,自无妄费,无妄费,方可与讲廉。

22、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4、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25、官能清则冤抑渐消,吏能廉则风俗自厚。

2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古代廉政警句格言篇227、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28、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29、财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剑;为官若长久,财色不能贪。

30、诚信立身廉洁自律正派做人。

31、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

32、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忘也;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33、动则三思,虚而后行。

中国古代关于廉政的名言

中国古代关于廉政的名言

中国古代关于廉政的名言1.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就好比一个村子,廉洁的村官就是村民的榜样,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而贪污的村官不就是那偷村民东西的贼人嘛!例子:古代的海瑞,那可真是廉洁的表率啊,他一心为民,老百姓都特别尊敬他,这不就是廉者民之表的体现嘛!2. “公生明,廉生威。

”想想看啊,一个公正的人自然能明辨是非,一个廉洁的人当然会有威严呀!例子:包拯大家都知道吧,他公正廉明,办起案来那叫一个厉害,让人敬畏,这就是公生明廉生威的最好写照啊!3.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这一丝一粒可都关乎着自己的名声和节操啊,就如同那百姓的血汗一样珍贵呢!例子:羊续拒收下属送的鱼,不就是珍惜自己的名节,不贪那民脂民膏嘛!4. “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节俭才能培养品德,廉洁才能让自己站稳脚跟呀,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嘛!例子:晏婴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他就是靠廉洁立身的呀,多了不起!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你要是自己行得正,不用下令别人也会跟着做;要是自己都歪了,那下命令也没人听啊!例子:唐太宗自己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下面的大臣们不也都纷纷效仿嘛!6.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甩着两只清风般的袖子去朝廷,省得让老百姓说三道四呀!例子:于谦就是这样的人啊,干干净净,让人敬佩不已!7.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淡名利怎么能表明志向,不内心宁静怎么能走得长远呢!例子:陶渊明淡泊名利,隐居田园,这就是他的高远志向啊!8.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哎呀,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就是想要太多啊!例子:那些贪官不就是不知足,想要太多,最后落得个可悲的下场嘛!9. “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

”廉洁自律心里就没毛病,求真务实事业才能成功呀!例子:古代那些清正的官员,不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嘛!10. “以廉为宝。

”把廉洁当作宝贝呀,这多形象啊!例子:子罕不贪宝玉,就是把廉洁看得比宝贝还重要呢!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中国古代这些关于廉政的名言真的是太有智慧了,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践行啊!它们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保持清正廉洁,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代廉政格言警句

古代廉政格言警句

古代廉政格言警句第一篇:古代廉政格言警句古代廉政格言警句_中国古代廉政格言警句精选96条1、【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

——[汉]刘向】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3、【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

——《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4、【心能辨事非,往事方能决断,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清]王永彬】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唐]魏征】6、【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7、【为清官死,死有余荣。

——明·朱祖文《北行日谱》】8、【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战国策》】9、【进不失廉,退不失行。

——《晏子春秋》】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11、【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12、【惟敬可以胜怠,惟勤可以补拙,惟俭可以养廉。

——清·汪汲《座右铭类编·政治》】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14、【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

—— [唐]吴兢】15、【为民着想民方敬致仕美誉价万千。

——许大昭】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 刘备】17、【罚一人,则千恐;滥一罪,则百夫愁。

——[唐]陈子昂】18、【政者,正也。

子帅从正,孰能不正。

——孔子】1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古代廉政格言警句——《论语》】20、【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

——[清]谈迁】21、【赏善罚恶,不可偏废。

——[宋]曾肇】22、【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明]洪应明】23、【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晋]傅玄】24、【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

——[唐]韩愈】25、【身在官场志守廉敢为苍生质昊天。

】26、【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

——[汉]刘向】27、【百姓大害,莫甚于贪官蠢吏。

古文廉政格言

古文廉政格言

古文廉政格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古文中有关廉政的格言句子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你分享的是古文廉政格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古文廉政格言1) 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以苛。

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

——汉·刘巡《淮南子·泰族》2) 陷其自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3)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汉·刘向《说苑·敬慎》4) 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忘也;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君道》5)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6) 小利,大利之蛀;贪小利,则大利必亡。

——北齐·刘昼《刘子·贪爱》7) 惟敬可以胜怠,惟勤可以补拙,惟俭可以养廉。

——清·汪汲《座右铭类编·政治》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国志·蜀书·先生传第二》9) 惟廉而后能平,平则公矣。

不廉必有所私,私则法废,民无所措手足矣。

——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二三《考课》10) 贪污者,必以廉洁者为不是;超超者,必以恬退者为不是。

——《朱子语类辑略》11) 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

——梁实秋《钱》12)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13)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14) 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15) 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会食鱼。

——汉·刘向《新序·节士》古代廉政格言1) 为清官死,死有余荣。

廉政经典古诗词

廉政经典古诗词

廉政经典古诗词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

——唐·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2、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唐·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两年枉了鬓霜华,照管南人没一些。

——宋·杨长孺《代民输租》
4、仁者难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无伤。

——宋·邵雍《仁者吟》
5、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6、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二首》
7、平生事可对人说,囊无一分关节钱。

——宋·蔡志学《题小如山庙》
8、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唐·白居易《赠内》
9、有道隐屠钓,仁廉非偶然。

——宋·张耒《过孝感县十里所望一土山下有渔舟呼之不来委》
10、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入京》。

古代廉政格言大全

古代廉政格言大全

古代廉政格言大全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相互融合的体现。

下面店铺为你分享的是古代廉政格言大全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古代廉政格言大全最新1) 无私无偏,王道荡荡。

——《书·洪范》2)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3) 廉洁爱人者厚其禄。

——《文韬·盈虚》4)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6)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7)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8)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洪应明9)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

——王通10) 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吴兢11) 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左传》12) 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

——谈迁1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14)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1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礼记》16)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17)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司马光18)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9)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宝贵不能淫也。

——王永彬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古代廉政格言大全精选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3)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5)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6)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7)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8) 邪气入内,正色乃衰。

——《管子》9) 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廉政语录摘录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孔子说:‚发财和升官,是人们所想望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

生活穷困和地位卑微,是人们所厌恶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受而不避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饭,喝冷水,弯起胳膊垫着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那些富贵)如同浮云。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富贵如果是可以求得的,就是去当一名拿皮鞭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

如果不可以求得,我还是做我所爱好做的事。

‛(子曰:)‚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孔子说:)‚君子应周济急需的穷人,而不要使富人更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是困难的;富贵了而不骄傲,是容易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仪的人。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文〗孔子说:‚看见善的(就努力追求),如同怕自己赶不上似的;看见邪恶,如同把手伸进开水(要赶快避开)。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以他为鉴)自我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再三检查、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能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孔子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孔子说:‚冉求!君子正是厌恶那种不说自己贪欲,而偏要寻找借口来掩饰的人。

‛子曰:‚……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有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这才是真的过错了。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如同日蚀月蚀。

过错,人人都看得见;更改,人人都仰望着。

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子张问怎样为政。

孔子说:‚坚守职位,不松懈倦怠,执行政令要忠实。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文〗季康子问孔子怎样为政。

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

你带头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季康子担心盗贼多,问孔子(怎么办)。

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不贪财利,就是奖励盗窃,也没有人去盗窃。

‛子曰:‚……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孔子说:‚……你想做好事,百姓也会(跟着)做好事。

君子的品德就像是风,小人的品德就像是草。

草上有风,草必然(随风)倒下。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人民也会照着去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

‛子曰:‚苟其正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译文〗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品行),从事政治还有什么(困难)呢?自身不能端正,怎样使别人端正呢?‛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到莒父当地方长官,问怎样为政。

孔子说:‚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

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怎样为政。

孔子说:‚先要领头去干,带动老百姓都勤劳地干。

‛(子路)请求多讲一点。

(孔子)说:‚永远不要松懈怠惰。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其斯之谓也。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时候,人民认为他没有什么美德可称颂。

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但人民到现在还称颂他们(这实在不是因为富或不富,只是因为品德行为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齐人归女乐,季恒之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文〗齐国人送来许多歌姬舞妇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

孔子便离开了鲁国。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带一束干肉为礼来求学的,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损的快乐也有三种。

以得到礼乐的调节陶冶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优点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德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处的。

以骄奢放肆为快乐,以闲逸放荡为快乐,以宴饮纵欲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与习于歪门邪道的人交友,与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与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戒备: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惕贪得无厌。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个方面要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恭敬;说话,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是否应该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仁。

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这五项,就是仁了。

‛(子张说:)‚请问哪五项?‛(孔子)说:‚庄重,宽厚,守信,勤敏,慈惠。

恭敬庄重,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会获得众人拥护;守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慈惠,就能更好地使用别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坦率宽广,小人(患得患失)而经常忧戚。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孔子说:‚奢侈了就会不逊,节俭了就(显得)鄙陋。

与其不逊,宁可鄙陋。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日日长进)向上,通达于仁义,小人(日日沉沦)向下,通达于财利。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实惠。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干坏事。

小人与此相反。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于追求真理的读书人,却又觉得自己穿破衣、吃粗食为耻辱丢脸,(这样的人)就不值得与他议论真理了。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官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作为一个士,见到危难,能献出自己的生命;见到有利可得,能想到义而不妄取;祭祀时,能想到公正严肃;临丧时,能想到悲哀。

这样做,就可以了。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文〗孔子说:‚事奉君主,要恭敬谨慎地办事,而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边。

‛樊迟……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如何为仁。

(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获得的结果放在后边全不计较,便可以说是‘仁’了啊。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损的快乐也有三种。

以得到礼乐的调节陶冶为快乐,以称道别人的优点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德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处的。

以骄奢放肆为快乐,以闲逸放荡为快乐,以宴饮纵欲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与习于歪门邪道的人交友,与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与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戒备: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惕贪得无厌。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个方面要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恭敬;说话,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是否应该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