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合集下载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第九章压强▲▲压强1.压强:(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属于弹力⑤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说明:①啄木鸟的嘴能啄破树皮,骆驼的脚会往沙地中陷入一些,都是压力作用效果的表现.②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在雪地里,行走的人陷到雪地里,而穿滑雪板的人没有陷入雪地中,这表明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 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1Pa=lN/m2,3Pa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3N 。

2。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应用:①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②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以下例子在选择题中常考①骆驼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在沙漠中行走自由②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加压强,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3、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 A、B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 B、C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⑶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习题: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C。

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D.无法确定2、下列关于压力、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一、选择题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3.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甲>S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4.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小丽的重力为900牛顿B.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PaC.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为21mD.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于900牛顿7.如图,开口向上的两个“凸”形管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除了凸部分在竖直管上的位置有高低之外,其余完全相同.现将甲管装盐水,乙管装等质量的蒸馏水,两管液面都超出各自的凸出部位,且液体都已将各管的凸出部分充满.则两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之间的关系是A.P甲>P乙B.P甲< P乙C.P甲= P乙D.无法判断8.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等质量的盐水,且液面均超过aa’面,但均未溢出,如图所示.两瓶底部受到的压强p甲与p乙的关系为A.p甲> p乙B.p甲< p乙C.p甲= p乙D.无法比较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容器重不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B.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C.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等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D.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相等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压力分别为F甲和F ,则乙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二、填空题11.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0 cm2且足够深的薄壁柱形平底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用一弹簧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M(不吸水)固定连接在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

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中等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之一就是压强。

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压强在物理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考中,重点考察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总结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

一、压强的定义和公式压强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公式为:P=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力,A表示作用面积。

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

二、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压力是指在一个物体或者物体表面上作用的力,常用公式为:P=F/S其中,S表示力的作用面积。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压强和压力密切相关,但不完全一致。

因此,在讨论物理现象时,需要对两者进行区分。

三、浮力和浮力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受力,大小等于被排斥掉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原理是指一个浸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四、大气压强和大气压力大气压强是指气体对于外界环境的作用压力。

大气压力表现为在一个物体表面上所受到的压强,常用计量单位是帕斯卡。

五、原子核和原子能原子核是物质中最小的基本粒子。

原子核不仅负责物质的基本结构,还含有能量,其中大部分以核能的形式表现。

原子核中的核能是指核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

六、压强和功压强在物理研究中既是基本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公式。

功则是指一个力所做的功。

由于压强所涉及的面积较小,在计算功时需要注意计算时间的问题。

总结:以上列举了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中考必须掌握的基本考点,而且也是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必需关注的内容。

为了深入了解压强,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物理知识,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压强概念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对各位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物理中考压强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压强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压强知识点总结一、压强的概念1.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常用符号为P,计量单位是帕斯卡(Pa),1Pa 等于1N/m2。

2. 在物理学中,压强是通过单位面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表示为P = F/A,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3. 压强通常用于描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也可以用于描述固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

二、压强的计算1.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大小,A表示受力的面积。

2. 当受力方向与受力面积垂直时,可以直接使用压强计算公式。

3. 当受力方向与受力面积不垂直时,需要使用分解受力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压强的性质1. 压强与受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成正比,即压强随着受力增大或受力面积减小而增大。

2. 在相同的受力作用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3. 在液体或气体中,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即深水压强公式为P = ρ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四、压强的应用1. 在工程应用中,压强常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如水压机、风力机等。

2.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压强原理,比如使用水枪、气枪等工具。

3. 在科学研究中,压强也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研究、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

五、压强的实验1. 一般可以用带刻度的压力传感器或鲁米铅片做实验;在一些工科学校的实验室里还可以用测力计做这个方面的实验。

2. 实验内容:通常包括水平面受力和非水平受力两大方面。

- 水平面受力主要是指在受力方向上与受力面积垂直、实现压强的标准状态的压强实验。

- 非水平受力主要是指在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压强的情况。

3.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压强的特点和应用。

六、相关常见问题1. 什么是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常用符号为P,计量单位是帕斯卡(Pa),1Pa等于1N/m2。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一、选择题1.一个质量为3kg、底面积为100cm2、装有20cm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

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A物块的体积是B物块体积的2倍。

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现剪断细线,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Pa,物块A有14体积露出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A.A物体体积为150cm3B.物体A、B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3×102PaC.B物体密度为1.5×103kg/m3D.细线剪断待B静止后,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N2.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盛水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 、b 两点处的压强相等C .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5.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2019届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九章压强讲义

2019届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九章压强讲义

【自主解答】 8.2 820
F
S
【解题技巧】
2.(2017·武汉中考)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D 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图片 P37图9.2-7
命题角度
命题内容
连通器原理
3.(2017·菏泽中考)三峡船闸实现了上
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 据 _连__通__器_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
深为36 m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
为 _3_._6_×__1_0_5Pa。(g取10 N/kg,ρ水=
1.0×103 kg/m3)
p0的值相当于④___7_6_0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其值为
⑤__1_._0_1_×__1_0_5_Pa。
❸变化 (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
减小 ①_______。 (2)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 ②___降__低__。
知识点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❶关系: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越__小__。 ❷飞机升力: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①___小__,下方
计、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自来水水塔等都是
连通器,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
知识点三 大气压强
重力
流动性
❶产生:由于空气受到①_____作用,且具有②_______。
❷著名实验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但说明大气压强的①___存__在__,而
且还说明大气压强②_______。 很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九章 压强”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九章 压强”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必背知识点一、压力1.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

2. 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3. 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 作用效果:使受压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5. 与重力的区别: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由其他性质的力产生。

当物体静置在水平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在其他情况下 (如斜面、竖直面),压力大小可能不等于重力。

二、压强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2. 公式:P = F/S,其中P是压强,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 = 1N/m²。

3.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或者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三、液体压强1. 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不同液体,在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 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ρ是液体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h是液体深度。

3.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常见的连通器有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四、大气压强1. 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空气具有流动性。

3. 著名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 测量仪器:气压计,常见的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5. 应用:吸饮料、活塞式抽水机、注射器吸药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的应用》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的应用》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的应用》
知识点大全
压强的定义
-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强 = 力 / 面积。

压强的单位
-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

- 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兆帕(MPa)、标准大气压(atm)等。

用压强计算力和面积的关系
- 如果已知压强和面积,可以通过压强 = 力 / 面积的关系来计
算力。

- 如果已知压强和力,可以通过压强 = 力 / 面积的关系来计算
面积。

水压力的计算
- 水压力是指由于水的压强而产生的力。

- 水压力的计算公式为水压力 = 液体密度 ×加速度 due to gravity ×高度 ×底面积。

液体中的压强传递
- 液体中的压强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 液体中的压强按照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压技术的应用
- 液压技术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力或控制信号的技术。

- 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浮力的应用
-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压力的应用
- 压力的应用包括液压技术、气压技术和水压技术等。

- 压力的应用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力的放大和力的控制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 F甲=F乙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C、S B,且S C=S 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A.B.C.D.3.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4.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乙>p 甲>p 丙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 p p >>甲乙丙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乙=F 甲=F 丙5.如图,同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下列关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1以及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2,说法正确的是( )A .p 1不变,p 2变小B .p 1不变,p 2变大C .p 1变小,p 2变小D .p 1变大,p 2变大6.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 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 0;装3kg 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 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则A .容器如图甲放置,F >30 NB .容器如图乙放置,F >30 NC .容器如图甲放置,F <30 ND .容器如图乙放置,F <30 N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B .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C .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D .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8.如图甲是我校某生毕业后收到的可乐定制礼物,该生打开瓶盖喝了些后将其置于桌面上,此时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 甲,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F 甲。

若将其倒立,瓶盖受到的压强为p 乙,瓶盖受到的压力为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 F p F ==甲乙甲乙 B .p F p <>乙乙甲甲,F C .p F p F >>甲乙甲乙 D .p F p F <<甲乙甲乙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B .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C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D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小10.底面积200cm 2,高为0.5m ,重为10N 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3m 深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细线吊着质量为3kg ,边长为0.1m 的实心正方体A ,使其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如图,已知ρ酒精=800kg/m 3,则此时A .细线的拉力为56NB .A 浸入一半体积时,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为2400PaC .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加200PaD.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增加4400Pa二、填空题11.如图为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世界最大的观光潜水器“寰岛蛟龙1”号。

该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40m,空载时质量为24t,总长7.9m、总宽3.6m、总高4.4m,配备有供电系统、浮力调节系统、生命支持系统及导航控制系统等。

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g=10N/kg)(1)潜水器潜入水面后,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浮力________,海水对它的压强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2)该潜水器在水面下40m处、面积为1cm2的外壳上承受的海水压力有多大_______?(3)该潜水器空载浮在海面时,受到的浮力多大______?排开海水的体积约为多大_______?(4)潜水器返回母船时,利用母船艉部起吊装置将潜水器缓缓吊上母船甲板。

若潜水器在海面上被吊起的过程中,起吊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潜水器匀速竖直上升速度为0.2m/s,则起吊装置在1min内的总功为多少________?起吊装置的功率为多大_______?(设起吊过程中潜水器空载)。

12.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0 cm2且足够深的薄壁柱形平底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用一弹簧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M(不吸水)固定连接在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

现往容器中缓慢注水,弹簧弹力大小与注水体积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M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从A到B的加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_____Pa(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弹簧伸长量每变化1 cm,弹力变化1 N,且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变化)。

13.如图所示,一个重4N,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重5 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10cm,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N,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14.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p甲______p乙,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F甲______F乙(均选填“>/</=”)。

1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示。

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_____F乙,p1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液,则Δp容____Δp液(选填“>”、“=”或“<”)。

17.如图装置,隔板在容器正中央,向隔板左右两侧容器分别倒入甲、乙两种液体,此时橡皮膜变平了,现将质量相等的小球A、B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小球均沉底,此时橡皮膜还是平的,则A、B两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m排甲_____m排乙,两小球的密度关系ρA______ρB(均选填“>”、“<”或“=”)18.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一底面积为60cm2、质量为300g 的物体A 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最为1p ∆,桌面上还有一个底面积为200cm 2、内装有密度为0.8g/cm 3,深为10cm 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圆柱形容器重为10N) 。

当用外力将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A 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2p ∆,若物体A 的密度为0.5g/cm 3,则12:p p ∆∆=________;若在物体A 上放一重物,使得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止,则此时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强_______Pa. (g 取10N/kg)19.如图所示,A 、B 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 、b ,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 a ______P b .(填“>”、“<”或“=”)20.如图所示,一个浸在水中的边长为0.1 m 的正立方体铝块,它的每个正方形表面的面积是_______m 2.如果它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20 N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 ,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Pa ,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_____N ,铝块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_N .(取g=10 N /kg)三、实验题21.小龙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

(1)实验前,小龙先调整压强计(如图甲),使U 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________。

然后小龙用手指按压探头的橡皮膜,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3)丙、丁两图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4)如图丁所示,当U形管内液体静止时,假想在U形管底部中心有一轻薄液片,液片左侧受到压强为p左,右侧受到压强为p右,则p左_______p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本实验中所用的压强计与图2中“反水弯"的工作原理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22.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

(1)实验时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当筒内空气全部排尽时,筒内______(填“有”或“无”)大气压;(2)然后用皮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乙所示安装女器材,水平向石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F=时,注射器中的汗塞刚开始滑动,已知活塞的面积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30N42S=⨯﹣,则可求出大气压强是p=______Pa;2.510m(3)小明利用气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Pa;(4)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实验数据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的是可能是______;(5)小明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