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和流程

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和流程
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和流程

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与流程

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

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一、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二、“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急诊科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 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 ,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各专业科室每日预留1?2张床位。

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 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三、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

治的同时要上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业务副院长、院长及市卫生局。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

急诊

启重病人先抢敘后挂号交费4

急诊医生接诊梯

病人评估,必要的辅助检查仪

危重病人立即抢救,危重症病人册监护卜

进入ICU病房

待抢救结束、病情稳定,护士协助补挂号、交费心

!

病情再评估仪

转普通病房-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优先诊治的有关规定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优先诊治的规定为了使急诊抢救病人及时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为目的而建立急危重症手术抢救绿色通道,特作如下规定: 1.急危重症手术抢救绿色通道是保证病人在30分钟内由急诊科或抢救室、放射科、B超室等地直接进入手术室进行抢救。 2.病情危急的患者,应由分诊台护士立即直接送入抢救室先进行抢救,然后再补办挂号手续。外伤后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送达清创室,并通知外科医师前来处置,由家属或陪人补办挂号手续并缴纳有关医疗费用。 3.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送抢救室抢救,家属或陪送人员应补办挂号手续。凡心衰、呼衰、肾衰等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多发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需心肺复苏或紧急手术挽救生命的急危重病人,凭医保证、身份证、工作证、离退休证、保险卡或银行卡等有效证件可直接进入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救治。 4.急诊绿色通道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使患者顺利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5.来本院就医的急危重患者按病情的急缓、重轻享受优先服务。检查、转诊、住院和手术由本院人员陪送。 6.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急危重病人设特殊病历标志,急诊药房、收费处、各检查室、手术室须优先处置患者的就诊事宜。急诊医护人员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应遵循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进行急诊处置。 7.病情需要会诊时,会诊医师必须在接到传呼后5分钟内回话并于下一5分钟内会诊到位。若有必要,急诊科值班主任有权传呼院内有关人员参与抢救。急诊科急危重病人的诊断以及是否需要手术由急诊科及有关专科医师人员决定。 8.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需要紧急手术的急危重病人须遵循以下条款实施救治: ⑴专科医师于决定手术治疗后立即用电话通知手术室,手术室当班护士记录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手术组人员、通知人姓名等,同时填写好手术通知单随病人送到手术室。 ⑵急诊科当班医师或专科医师应在5分钟内开除术前医嘱,20分钟内做好必要的术前检查。 ⑶术前医嘱由所在科室当班护士在10分钟内完成。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与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各部门、各科室; 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连贯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诊疗以外因素对救治的影响,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我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管理办法》要求,特制定本项制度,请遵照执行。 1.建立“优先处置绿色通道”,提供绿色通道的部门包括急(门)诊科室、辅助检查科室、ICU或专科ICU、手术室、导管室、挂号收费室等。 2.凡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病人,实行“先抢救,后付费”,不需先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相关科室应立即给予抢救、优先检查,提供全程服务。 3.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各种休克、昏迷、心肺复苏、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患者。 4.“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工作要求: (1)急诊科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接诊制。 (2)由急诊科值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患者是否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并在住院卡或相关检查申请单上加盖“优先处置通道”章,上报医务处(8小时内)或总值班(8小时外)。 (3)急危重症处置患者结束后,由执行科室护士协助患者家属缴费,并将加盖“优先处置通道”的检查单由检查科室领回至急诊科护理单元保存。 (4)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病人,各相关科室必须简化手续,优先提供救治、检查,各科室间应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当危重患者需入院抢救时,必须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到相关科室。 (6)各临床科室应每日预留1~2张床位以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7)在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过程中,对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外,还将按医院《医疗安全事件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给予责任追究。

门急诊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及程序

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为切实做好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一、优先就诊及住院的范围 1、骨科急诊患者:开放性骨关节损伤、各类骨折、烧烫伤等患者。 2、直接危急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复合伤、大出血等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3、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病情较重的患者。 二、“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医院开通24小时急诊服务,实行当班医生全天应诊和首诊负责制接诊医师必须对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 2、护士接诊骨科急诊患者后应立即优先安排患者挂“急诊号”,并在相应病历资料、单据上标明“急诊”标记,需要缴费、检查、处置、住院、治疗、手术等时优先安排。 3、门急诊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就地进行抢救,并通知相关科室配合抢救。凡是接诊直接危急生命、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执行"先抢救,后结算”,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组织抢救,提供全程服务。必要时通知总值班联系转诊事宜。 4、门急诊患者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接诊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5、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6、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安排导诊人员全程陪同,由首诊接诊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

2015年社会评价持续改进急危重症 优先处置制度 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 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急诊科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各专业科室每日预留1~2xx床位。 (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3、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副院长、院长及卫生局。

xx人民医院2015年6月25日 危急重症患者处置流程 急诊↓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挂号交费↓急诊医生接诊↓病人评估,必要的辅助检查↓危重病人立即抢救,危重症病人的监护↓进入ICU病房↓带抢救结束、病情稳定,护士协助补挂号、交费↓病情再评估↓转普通病房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1.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5min内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lOmin内到位。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不超过3d,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科、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人院、手术。 2.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立即完成首次病程志、转入志,8h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听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值班医师及听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以后,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d内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教科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科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 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手术记录在术后24h 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门急诊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及程序

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为切实做好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一、优先就诊及住院的范围 1、骨科急诊患者:开放性骨关节损伤、各类骨折、烧烫伤等患者。 2、直接危急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复合伤、大出血等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3、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病情较重的患者。 二、“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医院开通24小时急诊服务,实行当班医生全天应诊和首诊负责制接诊医师必须对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 2、护士接诊骨科急诊患者后应立即优先安排患者挂“急诊号”,并在相应病历资料、单据上标明“急诊”标记,需要缴费、检查、处置、住院、治疗、手术等时优先安排。 3、门急诊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就地进行抢救,并通知相关科室配合抢救。凡是接诊直接危急生命、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执行"先抢救,后结算”,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组织抢救,提供全程服务。必要时通知总值班联系转诊事宜。

4、门急诊患者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接诊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5、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6、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安排导诊人员全程陪同,由首诊接诊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7、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同时做好其他候诊患者的解释工作,维持接诊秩序 8、各科室每日预留 1~2 张床位,专门收住急危重症患者。 9、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门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10、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当班医护人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总值班,必要时同时上报医务科、副院长、院长及卫计委。 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工作程序 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 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就地进行抢救,并通知相关科室配合抢救 危重症患者先抢救后挂号缴费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流程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特殊病人或需多专业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上报医务科、业务副院长。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医务科。 3.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医嘱。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事后及时补记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4.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患者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了解患者家属的意见,告知内容须记录在病历上。发出病重(危)通知书,医师和家属双签字,完成告知义务。两个科室以上联合抢救时,须共同承担告知义务,以主要实施科室(如手术)为主。 5.抢救记录,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精确到分)、抢救经过、检查和治疗的时间、参加抢救人员及技术职称、上级医师意见及执行情况、是否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有无知情同意书及家属签字等;死亡患者须注明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 6.拒绝抢救的患者,须有详细记录及患者直系亲属代表签字。一定要详细交代检查、抢救与治疗的必要性、可能的作用、副作用;强调拒绝抢救的后果。 7.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检查科室,应积极配合抢救。 8.急、危重症患者离开病房检查治疗或进入手术室的途中,须有医务人员陪同,根据患者情况,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及药品。 9.患者死亡后,医生须向患者家属提出尸检建议,并将家属意见记入病历,家属签字。家属同意尸检的,须按程序填写尸检同意书。 10.各科的抢救设备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有关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 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安排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和护 人员安排与 士担任抢救工作,必要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及科 抢救药品、齐全完备,做到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消 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抢

2211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大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急诊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 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与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 )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有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各专业科室每日预留1-2 张床位。 (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

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3、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 治的同时要上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副院长、院长及卫生 局 4、对上述情况的落实由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进行督导检查

急危重患者处理流程 急诊 J 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挂号交费 J 急诊医生接诊 J 病人评估,必要的辅助检查 J 危重病人立即抢救,危重症病人的监护 J 进入ICU 病房 J 待抢救结束、病情平稳,护士协助补挂号、交费 J 病情再评估 J 转普通病房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一)呼吸心跳骤停抢救 【适用范围】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 【目的】尽快实施有效心肺复苏技术,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抢救步骤】 1、病情评估。护士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以耳听、面感、眼观 法评估患者呼吸情况,若无反应即刻进行心肺复苏。 2、立即通知医生,推急救车,备吸引器。 3、去掉床头挡,解开患者衣扣及腰带,置患者于平卧位,垫胸外按压板。 4、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有舌后坠时使用口咽通气管,用简易 呼吸器加压给氧2次,评估患者呼吸、心跳。 5、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 6、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7、心电监护,如有室颤,给予非同步电复律。 8、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 9、严密观察病情,评价复苏效果。 10、心肺复苏成功后,将心跳骤停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和病历中。【注意事项】 1、同心肺复苏规范。 2、应先做5周期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然后检查心律并考虑 除颤。 3、如果是心室纤维性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施救者除颤1次后应立即开始CPR,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施救者不应花时间去检查脉搏或心律,而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做了5个周期(约2min)的CPR后,用自动体外除颤(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ion,AED)分析心律,如果条件适合可进行再除颤。 【抢救流程】 评估: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面色口唇发绀 ↓ 立即通知医生,推急救车,备吸引器 ↓ 去掉床头挡,置患者于平卧位,垫胸外按压板 ↓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2次 ↓ 评估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8~10/min),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100次左右) ↓ 配合气管插管(呼麻醉科),呼吸机辅助呼吸 ↓ 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 ↓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大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急诊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与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有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各专业科室每日预留1-2张床位。 (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3、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副院长、院长及卫生局。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 急诊 ↓ 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挂号交费

↓ 急诊医生接诊 ↓ 病人评估,必要的辅助检查 ↓ 危重病人立即抢救,危重症病人的监护 ↓ 进入ICU病房 ↓ 待抢救结束、病情平稳,护士协助补挂号、交费 ↓ 病情再评估 ↓ 转普通病房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与流程

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与流程 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急诊科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各专业科室每日预留1~2张床位。

(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3、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副院长、院长及卫生局。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 急诊 ↓ 危重病人来院先抢救 ↓ 急诊医生接诊 ↓ 病人评估、必要辅助检查 ↓ 危重病人立即抢救、危重症病人的监护 ↓ 进入ICU病房 ↓ 待抢救结束、病情稳定,护士协助缴费 ↓ 病情再评估

普外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普外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普外科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普外一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 目录 目录 (1) 1.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图 (2) 2. 心肺复苏 (3) 3. 过敏性休克 (7) 4. 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 (8) 5. 上消化道出血 (10)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图

[定义]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将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目的] 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对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 [步骤] 开放气道(A airway)、人工呼吸(B breathing)、胸外心脏按压(C circulation). 二、程序: 1、评估 (1)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 如意外事故:溺水、车祸、触电等;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手术和麻醉意外;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高血钾和低血钾、严重的酸碱中毒等;药物中毒或过敏:洋地黄类及安眠药中毒、化学农药中毒、青霉素过敏等。 (2)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 a、突然意识丧失;拍打、摇动、大声呼唤患者无反应。 b、大动脉波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触摸不到搏动。 c、呼吸停止(在保持气道开放的情况下):抢救者耳朵贴近患者口鼻部,听有无气流声;头侧向患者胸部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 通过以上三项即做出心搏、呼吸停止的判断应立即抢救。其他还有有瞳孔散大、皮肤黏膜呈苍白或发绀,心音、脉搏和血压消失,伤口不流血。 2、计划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 (2)用物准备,①治疗盘内放血压计、听诊器、纱布、治疗碗、弯盘、手电筒。②必要时备一木板、踏脚凳。 (3)环境准备,①光线充足、病室安静。②患者床单位周围宽阔,必要时屏风遮挡,避免影响其他病人。 3、实施 A步骤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立即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卧于软床上的患者,其肩下需垫一心脏按压板), 去枕,解开患者领口,领带,裤带, 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有义齿者须取下。

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集

急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陪人禁入 病情较重 说明:1、CT 、X 、检验等检查项目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抢救押金情况而定。 2、急救药物若缺可由护士去药房借用后一起结算。 记录(医生记录抢救病历) (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 进一步抢救或收入病房 抢救成功(医生开出所有抢救治疗单,护士或陪人去收费处初步结算) 观察病情、化验单、影像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 请相关二线班会诊 留观室 向陪人交待病情及签危重通知单 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 急救患者就诊 初步判断病情 重症监护室

急救通则(Fist Aid ) 一个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或者可能需要抢救的患者 第一步 紧急评估:判断患者有我危及生命的情况 A :有无气道阻塞 B :有无呼吸,呼吸频率和程度 B :有无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C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S :神志是否清楚 第二步 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重要大出血 ●清除气道血块和异物 ●开放气道并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压迫、结扎) 第三步 次级评估:判断是否有严重或者其他紧急的情况 ●简要、迅速系统的病史了解和体格检查 ●必要和主要的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 第四步 优先处理患者当前最为严重的或者其他紧急问题 A 固定重要部位的骨折、闭合胸腹部伤口 B 建立静脉通道或者骨通道,对危重或者如果90秒钟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则需要建立骨通道 C 吸氧:通常需要大流量,目标是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D 抗休克(见休克抢救流程图) E 纠正呼吸、循环、代谢内分泌紊乱 第五步 主要的一般性处理 ●体位: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侧卧位、面向一侧可以防止误吸和窒息 ●监护: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必要时检测出入量 ●生命体征:力争保持在理想状态:血压90-160/60-100mmHg ,心率50-100次/分,呼吸12-25次/分 ●如为感染性疾病,治疗严重感染 ●处理广泛的软组织损伤 ●治疗其他的特殊急诊问题 ●寻求完整、全面的资料(包括病史) ●选择适当的进一步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正确确定去向(例如,是否住院、去ICU 、留院短暂观察或回家) ●完整记录、充分反映病人抢救、治疗和检查情况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愿望和要求 紧急评估 抢救措施 评估和判断 一般性处理 注释说明

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

目录 第一章内科部分 第一节呼吸衰竭抢救 程 (1) 第二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流 程 (2) 第三节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流 程 (3) 第四节急性左心衰抢救流 程 (4) 第五节心律失常抢救流 程 (5) 第六节心肌梗死抢救流 程 (6) 第七节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流 程 (7) 第八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流 程 (8) 第九节脑出血抢救流 程 (9) 第二章外科部分 第一节烧伤抢救流 程 (10) 第二节脑疝抢救流 程 (11) 第三节气胸抢救流 程 (12) 第四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抢救流 程 (13) 第五节肝破裂抢救流 程 (14)

第六节脾破裂抢救流 程 (15) 第七节急性腹膜炎抢救流 程 (16) 第八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抢救流 程 (17) 第九节肠梗阻抢救流 程 (18) 第十节急性胆囊炎抢救流 程 (19) 第十一节急性胰腺炎抢救流 程 (20) 第十二节股骨骨折抢救流 程 (21) 第十三节创伤性截瘫抢救流 程 (22) 第三章妇产科部分 第一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抢救流 程 (23) 第二节胎儿窘迫抢救流 程 (24) 第三节妊娠合并心脏病抢救流 程 (25) 第四节产后出血抢救流 程 (26) 第五节子宫破裂抢救流 程 (27) 第六节羊水栓塞抢救流 程 (28) 第四章儿科部分

第一节新生儿窒息抢救流 程 (29) 第二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抢救流 程 (30) 第三节新生儿颅内出血抢救流 程 (31) 第四节新生儿败血症抢救流 程 (32) 第五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抢救流 程 (33) 第六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抢救流 程 (34) 第七节小二惊厥抢救流 程 (35) 第五章五官科部分 第一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抢救流 程 (36) 第二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抢救流 程 (37) 第三节鼻出血抢救流 程 (38) 第四节喉阻塞抢救流 程 (39) 第五节面部疖痈抢救流 程 (40) 第六章皮肤科部分 第一节荨麻疹抢救流 程 (41) 第二节大疱性皮肤病抢救流程 (42)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_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 1、接诊急诊抢救患者迅速进入急诊抢救室。 2、立即评估患者病情,迅速给予心肺复基本生命支持术或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并执行护理常规。 3、专人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相应护理常规。 4、保持抢救室安静、舒适、室温调节在18-20℃左右,保证各种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完好。 5、密切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1次,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连续监测,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及时准确完整填写抢救记录和用药情况以及特殊病情变化记录。 6、准确记录液体量及24小时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7、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保证各项抢救治疗有序进行。及时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8、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通畅。防止氧气管、输液管、胃管、引流管、导尿管扭曲、反折、堵塞、脱落等。 9、注意患者安全,意识障碍患者防坠床、防烫伤、防舌咬伤;卧床患者使用床栏;必要时给予约束。 10、给予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根据病情每1-2小时翻身1次,防止压疮及各种并发症。 11、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必要的沟通和解释工作,缓解患者紧、恐惧、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避免医疗纠纷。 12、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做好手术、转科等准备。

昏迷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1、当患者突发昏迷时,通知医生后首先要判断其神志,评估意识障碍的级别,然后对症护理。 (1)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随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2)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3)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应针对其全身各系统情况进行护理。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 (4)预防烫伤。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就诊及住院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就诊及住院制度 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一、优先就诊及住院的范围 1、眼科急诊患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眶蜂窝织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内炎、角膜穿孔、各类机械性和化学性眼外伤等患者。 2、直接危急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昏迷、严重中毒、严重复合伤、大出血等)。 3、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病情较重的患者。 二、优先就诊及住院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 1、医院开通24小时急诊服务,实行当班医生全天应诊和首诊负责制。 2、护士接诊眼科急诊患者后应立即优先安排患者挂“急诊号”,并在相应病历资料、单据上标明“急诊”标记,需要缴费、检查、处置、住院、治疗、手术等时优先安排。 3、凡是接诊直接危急生命、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执行"先抢救,后结算”,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组织抢救,标明“绿色通道”标记,提供全程服务。必要时通知总值班联系转诊事宜。 4、对于优先就诊及住院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安排导诊人员全程陪同,协助家属办理交费、住院等手续,护送入院。 1/ 2

6、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同时做好其他候诊患者的解释工作,维持接诊秩序。 7、全院职工必须执行医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将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度追究其它责任。 8、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当班医护人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总值班,必要时同时上报医务部、业务院长、CEO。 2/ 2

急危重症患者管理

急危重症病人诊疗流程管理规范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第一”的急危重症病人诊疗流程管理规范,对于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 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为病人提供安全、及时和有效的医 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 范。 一、门诊管理 1、门诊部应对一站式服务台相关人员进行急救相关知识培训,对来院就诊人员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可疑危重病人,应及时引 导至便民门诊医师前,给予初步检查、筛选,如有必要护送至 急诊就医。 2、门诊便民门诊医师,应熟悉急救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异常,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病人,必须优先诊疗,按照分科 收治的原则,优先转送对应专科病房、ICU或急诊留观。 3、护理部应对门诊候诊区护理人员必须进行急救相关知识培训,对诊候人员体态、神色等进行基本观察,发现可疑危急重病人,应优先引导至对应科室门诊医师诊室,以便及时处理,必要时 协助医师抢救或护送患者至病房。 4、门诊医师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接诊医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 急危重症病人,必须就地抢救处理,并及时向家属履行告知与 沟通,必要时邀请其它科室医师到场协助处理、会诊;患者生 命体征稳定后,及时完善门诊病历及抢救记录等,按临床专

业范围分科收治的原则,优先收入ICU或相应专业科室病 房。 5、门诊部定期对各单元急救车检查,督促对相关器械进行维护,对急救药品进行数量核对、效期核查,确保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 二、急诊管理 1、急诊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急诊科24小时负责应诊急危重症病人,按照“及时、 迅速、准确、安全”的原则,接诊后及时处臵,特殊病人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2、接诊医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给予初步诊断的同时,向上级医师或二线班报告,上级医师或住院总医师接到医 生或护士报告后必须在10分钟内到场指导处理,对诊断不明的应立即请求院内相关专科主任会诊。 3、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病人,必须优先安排。立即完成维护生命体征的必要处臵,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 静脉通道等,给予抢救性治疗,并及时向家属履行告知与沟 通。 4、急危重症病人按临床专业范围分科收治的原则,由科主任指导对病人进行分科收治,优先收入ICU或相应专业科室。 5、急诊医师必须完善门诊病历,尽快完成病人收治入院手续,同时通知收治科室医生护士做好病人收治的准备工作。

急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急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平车到急救车接病人→进入抢救室→立即给予急救治疗→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抽血化验(血,尿常规,急诊生化,心肌酶谱,乳酸,血气分析)→心电图→心电血压监护,(以上项目在10分中内完成)→必要时导尿→CT,B超,X光等检查(一小时以内完成)→结果回报后分析病情,得出初步诊断→决定治疗:留急诊确定性治疗,住院,请相应专科惠珍诊或进手术室(全部过程在一小时以内完成)→在接诊过程中,急诊医生应尽快完成急诊病历,开出检查化验单,督促会诊医生写会诊记录,急诊医生填写住院首页 对于重症病人,从病人到急诊直至住院手术的全过程都有急诊医生护士在场陪同,一般抢救病人有护士或护理员陪同 一般急诊病人流程 问病史,查体→写病历→血,尿常规,胸透,心电图,急诊生化,B超,X光片→结果回报后分析病情,得出初步诊断→决定治疗,开药,或留观输液→病历归档→如病人回家,向其交待注意事项。 注:1、抢救危重患者未成功,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主管医师和科室应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立即报告科主任和医务科。 2、因抢救需要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在执行前须复诵一遍,经核对无误后再执行。执行者事后应当及时记录,并由主管医师补开医嘱。

发现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惊厥) ↓ 迅速判断是否心脏骤停,(目睹者) ↓ 置病人于硬板床呈仰卧位,触颈动脉搏动消失, ↓ 立即右手拳击病人胸骨中点一次 ↓ 触颈动脉仍无搏动 ↓ BLS及ALS并举 ↓ 复苏成功或终止抢救

急诊科工作制度 1、急诊科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急诊科的日常工作。各科参加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服从医务科和急诊科领导和指导。 2、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脱岗、审岗、迟到、早退。遇特殊情况医院传呼时,休假的医务人员也应及时到位,参加抢救工作。 3、认真填写急诊日志和门诊病历。对抢救及留观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处置要正确。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4、严格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留观病历书写制度、急诊科病人入院护送制度和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流程等相关制度,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5、抢救器械、药品齐全完备,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并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贮存。值班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一切抢救物品不得外借。 6、保持急诊手术室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急诊手术室所有敷料、针筒及器械均应灭菌消毒。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7、加强观察病人的管理、观察病人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留观中发现可疑传染病,须做好床边隔离,并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对疑难病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多科会诊。 8、急诊检验、影像等检查要做到迅速、及时、准确。 9、工作中做到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简化流程、尽心尽责地为群众服务。 10、保持环境清洁、室内安静、秩序良好。做好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 11、加强安全管理。遇重大问题:如重大伤亡事件、集体中毒、甲类传染病、重大事故纠纷等即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报告。

急诊危重病人入院优先处置制度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UIYANG 急 诊 危 重 病 人 入 院 优 先 处 置 制 度 内一科

急诊危重病人入院优先处置制度 为切实做好急诊危重病人入院后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大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我科室特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一、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需优先处置。优先处置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二、优先处置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急必须对所有急诊危重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是否优先处置,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优先处置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与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优先处置的病人,必要时联系各有关科室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有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科室每日预留1-2张床位。 三、具体流程如下: (1)电话接到入院通知,接电话护士询问病人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主要病情,有无静脉通道、特殊处理,通知值班医生当班护士准备接诊,日间上报护士长,安排床位。 (2)当班护士立即进行用物准备,备好暂空床、铺中单,常规备吸氧、心电监护仪,无静脉通道备好留置针、分装袋、0.9%NS100ML 等,(必要时备好吸痰装置),5分钟内完成准备工作。 (3)病人入科,值班医生当班护士安全平稳的将病人转运至病床,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吸痰,除去各种饰物交由家属保管,建立静脉通道,如有必要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取舒适体位,连接监护仪导联,测量生命体征。与急诊科进行交接评估病情、生命体征、处置、用药、皮肤等 (4)执行医嘱(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护士须复述一遍。)(5)建立病人信息标识(床头卡,一栏表,饮食卡等) (6)向患者或者家属询问相关情况,做好记录,填写入院护理评估表,如(压疮、跌倒)分值,达到分值,填报卡,汇报护士长,病

急 危 重 症 患 者 优 先 处 置 制 度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大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一、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入“有限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二、“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急诊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 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与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有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各专业科室每日预留1-2 张床位。 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

究其责任。 三、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副院长、院长及卫生局长。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诊 ↓ 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挂号交费 ↓ 急诊医生接诊 ↓ 病人评估,必要的辅助检查 ↓ 危重病人立即抢救,危重症病人的监护 ↓ 进入 ICU 病房→待抢救结束、病情平稳,护士协助补挂号、交费 ↓ 病情再评估 ↓ 转普通病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