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共28张PPT)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 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 现了 “短暂的春天” 。其中发展最 快的是纺织业和 面粉业 。
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
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 帝国主 义和 封建主义 的双重压迫外, 还遭到 官僚资本主义 的摧残。
特点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②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 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 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 ,自主设计 了中国第一条干线 铁路——京张铁路。
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 “黄鹄”号,是中国自 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 图为冯如和他自己设计制造 的飞机。他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计了第一座双层铁路、 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式交通通信工具的作用:
跪 握 手
拜
取消“老爷” “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为什么当时要改变旧的发式服装、革除 缠足跪拜等陋习?
这些旧事物体现了压迫与不自由、 不平等,除旧布新就是追求自由与 平等。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观 念的革新,对中国国民精神的塑造 和人格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第25课 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 生活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 活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让学 生感受到张謇、侯德榜等人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热爱祖国的情 感。 重点 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共32张ppt)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旗袍、中山装等
旗 袍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2)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3)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我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出现在抗战期间 C.抗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 D.辛亥革命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C ) 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力度 ②辛亥革命扫 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③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④民族企业家找到了快速发展 的途径 ⑤民族工业通过军火生意积累了发展的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火车
汽车
近 代 出 现 的 交 通 工 具
电车 飞机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 辛亥革命后 剪辫、易服、劝禁缠足
溥仪剪辫装
劝禁女子缠足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取消“大人”“老爷”的称谓,代之以“先 生”的称呼,体现出平等自由的新风尚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2张PPT)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原 因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①虽有长足进步,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落后。 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④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知识点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掌握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
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 原因。 • 2.知道轮船、火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了解民国以来剪发 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1、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
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 流通。
通讯工具:电报、电话 作用: 商人可以传达生意信息 记者可以进行新闻报道 老百姓与亲友联系
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4.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较高民众的变 化,大于未受过教育或者教育程度较 低的民众的变化
总体来看,呈现 新旧并呈,多元 发展的特征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
②劝禁女子缠足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4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洋务企业 官办、带有封建性 民资企业 私人开办、资本主义性质
张謇 大生纱厂
官僚资本主义: 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 家政权结合紧密,使 国家政权为自己服务。蒋介石
宋子文
福新面粉公司
孔祥熙
陈立夫陈果夫
新课讲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其他事业:
(2)此时建厂原因:《马关条约》允许日本
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外国人纷纷在华办厂,刺
粉厂、油料厂、冶铁厂
激民族工业的发展 。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头十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原因?
材料一: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6.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帝国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
) A
二次达标
1.下图是我国近代 一个著名的企业大生纱厂,它 的创办人是(A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范旭东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 。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其中一次绑架中的绑 匪,居然拥有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逮捕证”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汽车。——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阻碍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4张PPT)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表现
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三段大字,概括一战后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受挫、凋谢萎缩的原因? 原因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紧密,使国家
政权为自己服务。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陈果夫
互动探究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⑦
①②
③⑤⑥
一战后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⑦洋务运动的推动
(参考:国家要独立,民族要独立;要扫除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障碍等)
互动探究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 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表现
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表现
荣宗敬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中国馆全景
中国共有10万件展品漂洋过海,所 获奖项计1211枚。茅台酒、张裕葡萄酒、钦
州坭兴陶山水花鸟瓶 、张小泉剪刀、徽墨(胡 开文地球墨)、汪裕泰红茶 等等
荣德生
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1853年-1926年),江苏 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 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 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1894年,考取状元。同年七月,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 疆紧急,张謇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 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 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 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 和教育的新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 (共25张PPT)
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
准装束,这说明了 ( •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 B.习俗风尚的变革
•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人们生活的富裕
10/11/2019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0/11/2019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原 因
状 了元 许• 实 多外激业中国。家国人张人在謇走华回上开乡了办“创工实办厂业大、救生开国纱采”的厂矿道,山路带的。动刺
10/11/2019
④易服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长袍马褂 10/11/2019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10/11/2019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⑤新式风俗:饮食、娱乐、婚丧崇洋逐新
西
西
式
餐
蛋
糕
洋
洋
酒
烟
10/11/2019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 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原 因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 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 等著名企业家。
10/11/2019
10/11/2019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战期间,福新 面粉厂获得厚利,企 业不断扩充。到 1922年,荣氏家庭 拥有面粉厂12家,产 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 业的1/3左右,被称 为“面粉大王”。九 一八事变后,陷入困 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6张PPT)
——摘编自杜博奇《荣氏百年:中国商业第一家族》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荣氏企业又面临了哪些危机?
相关史事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 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 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 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 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 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旗袍在全国的迅速流行说明了什么?
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民国之后,新式称呼逐渐取代旧称呼,说明 人们在寻求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旧称呼
新称呼
老爷
奴才
先生
先生
大人
草民
同志
同志
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二)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读图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铁 路。 1876年,英商又铺设上海至 吴淞口的铁路。 …… 1881年,中国自办的唐胥铁 路建成通车。 …… 至1926年,全国共有铁路约 1.3万千米。
1899年5月,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艰难起步
大生纱厂部分年度资本与盈利情况表
年度
资本(两) 纯益(两)
1900 1902 1904 1906
500,000 580,000 1,130,000 1,802,,204
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但 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 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 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张謇为什么认为办实业可以救国?
1895.10起 开始招商筹资
1896.1
定名、选址、购地
1896.8 1896.12 1897.1起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荣氏企业又面临了哪些危机?
相关史事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 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 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 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 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 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旗袍在全国的迅速流行说明了什么?
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民国之后,新式称呼逐渐取代旧称呼,说明 人们在寻求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旧称呼
新称呼
老爷
奴才
先生
先生
大人
草民
同志
同志
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二)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读图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铁 路。 1876年,英商又铺设上海至 吴淞口的铁路。 …… 1881年,中国自办的唐胥铁 路建成通车。 …… 至1926年,全国共有铁路约 1.3万千米。
1899年5月,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艰难起步
大生纱厂部分年度资本与盈利情况表
年度
资本(两) 纯益(两)
1900 1902 1904 1906
500,000 580,000 1,130,000 1,802,,204
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但 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 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 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张謇为什么认为办实业可以救国?
1895.10起 开始招商筹资
1896.1
定名、选址、购地
1896.8 1896.12 1897.1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26张PPT)优质课件
问题探究
探究一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发展特征 形成原因
19世纪 六 产生 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 战争后 发展
洋务运动的开展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第一次世 “短暂的 界大战期 春天” 间
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 到新中国
再度 受挫
成立
内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 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 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弃官从商
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排列 顺序是“士、农、工、商”, 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 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 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 业”。
通州之设纱 厂,为通州民生 计,亦即为中国 利源计。
——张謇《大
生纱厂厂约》
张謇 “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探究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新课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 活的变化,去感受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特征及其原因;
2.知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3.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26张PPT)
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
飞机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 子掀起剪辫子
②劝禁女子缠足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④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情境导入
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面貌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的新事物、新 气象,不论是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传 入,还是人与人之间见面的称呼、礼仪和 人们日常的穿着打扮,都在除旧迎新。你 知道这些变化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哪些 影响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 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 度不一的原因。 2.知道轮船、火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了解民国以来剪 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 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 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小结
同步练习
1、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 D ) A.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 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严复——发起公车上书 D.张謇——创办大生、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 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 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 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 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共18张PPT)
穿中山装、西服、旗袍成为时尚 废除跪拜礼,代之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 生”称呼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 沿海流行,时装,烫发流行
习洋俗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1876 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 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 路——淞沪铁路。
早期火车
“人”字形轨道
1905 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他设计“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1909年京张铁 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 路干线。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剪发辫 易服饰 改礼节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会 生 活 的 变 化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 发展:甲午战争后 工业 发展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社会 生活 变化 新式交通的出现
原 因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 内因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压迫。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地区分布 特点:沿 海、沿江 多,内地 少。
纺织业
面粉业
内容 从过程看 艰难曲折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内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 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 原 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0张PPT)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 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 封建主义压迫
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民族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压迫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资金少,规模小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
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 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 A.写封书信 B.拍有线电报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
3、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时刻依靠的是近代 发明的( ①电报 A.①② C.②④ ) ②电影 ③电脑 ④照相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 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萌芽和艰 难发展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1840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 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 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 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 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 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 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西 装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1860
1880
1900
1920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共25张PPT)
内容 主要特征
从过程看 艰难曲折 从行业看 轻工业多、重工业少(不平衡)
从分布看 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从总体看 比较落后
收不抵支!
结 局
负债累累!
最后被吞并!
感悟:民族工业发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民族工业
思想:科学化
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西化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慧悟历史——学史论今 国产品牌(民族品牌)你怎么了?
从经济方面 近代民族工业有长足发展 衣:旗袍、中山装出现。 食:西餐、洋酒、洋烟等。 从社会生活 行:火车、轮船、通信等。 方面 社会习俗:剪辫、易服、改称呼、 禁缠足等。
感知历史—文化探访
社会生活的变化
火车
轮船
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子
社会习俗的变化——易服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社会习俗的变化——易服
感悟历史——文化探究
民国史上一大奇事!
自由
文秀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主 动与皇帝离婚的妃子,而且 是公开离婚。
感悟历史——文化探究
我的爷爷——1926
我的奶奶——1924
感悟历史——文化探究
感悟历史——文化探究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 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 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 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 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 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 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 昏死过去……” ——茅盾《子夜》
“大宝明天见, 大宝天天见。”
慧悟历史——学史论今
勇而崛起!!
从过程看 艰难曲折 从行业看 轻工业多、重工业少(不平衡)
从分布看 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从总体看 比较落后
收不抵支!
结 局
负债累累!
最后被吞并!
感悟:民族工业发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民族工业
思想:科学化
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西化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慧悟历史——学史论今 国产品牌(民族品牌)你怎么了?
从经济方面 近代民族工业有长足发展 衣:旗袍、中山装出现。 食:西餐、洋酒、洋烟等。 从社会生活 行:火车、轮船、通信等。 方面 社会习俗:剪辫、易服、改称呼、 禁缠足等。
感知历史—文化探访
社会生活的变化
火车
轮船
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子
社会习俗的变化——易服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社会习俗的变化——易服
感悟历史——文化探究
民国史上一大奇事!
自由
文秀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主 动与皇帝离婚的妃子,而且 是公开离婚。
感悟历史——文化探究
我的爷爷——1926
我的奶奶——1924
感悟历史——文化探究
感悟历史——文化探究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 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 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 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 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 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 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 昏死过去……” ——茅盾《子夜》
“大宝明天见, 大宝天天见。”
慧悟历史——学史论今
勇而崛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27张PPT)
主要原因是(C )
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力度 ②辛亥革命扫 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③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④民族企业家找到了快速发展 的途径 ⑤民族工业通过军火生意积累了发展的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民族工业发展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发展:甲午战争后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我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出现在抗战期间 C.抗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 D.辛亥革命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社会生活变化
新式交通的出现 风俗习惯的改变 新式婚丧礼节的出现 社会生活变化特点
张謇的大生纱厂
“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原因
内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 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外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
西装
中山装
旗袍
民
清
国
朝
旗
旗
袍
袍
中山装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 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 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 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 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力度 ②辛亥革命扫 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③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④民族企业家找到了快速发展 的途径 ⑤民族工业通过军火生意积累了发展的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民族工业发展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发展:甲午战争后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我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出现在抗战期间 C.抗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 D.辛亥革命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社会生活变化
新式交通的出现 风俗习惯的改变 新式婚丧礼节的出现 社会生活变化特点
张謇的大生纱厂
“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原因
内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 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外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
西装
中山装
旗袍
民
清
国
朝
旗
旗
袍
袍
中山装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 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 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 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 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5张PPT)
1/2
1/3
(2)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表现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比简表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年份
1914
1918
1919
1920
布机
纱锭
2316
2736
3839
4139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民国初期(1914年一1920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压迫
逐渐凋谢萎缩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问题思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哪一近代化探索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短暂的春天”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②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3、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凋谢萎缩
(1)原因:
知识拓展 什么是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而形成。
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
相关史事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 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 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1/3
(2)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表现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比简表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年份
1914
1918
1919
1920
布机
纱锭
2316
2736
3839
4139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民国初期(1914年一1920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压迫
逐渐凋谢萎缩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问题思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哪一近代化探索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短暂的春天”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②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3、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凋谢萎缩
(1)原因:
知识拓展 什么是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而形成。
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
相关史事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 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 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
2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铁路的主要分布 重
长春
昆明
唐所铁路,清政府量平婚筑的促路
张家口
沈阳
安东
太原天津
在 出 旅顺 范林 久大精盐公司
利减业公司
队
济青
青岛
天水
审
风陵滤 西安
并旷
连云 大生幼厂 张签
合能京 上海
武汉 杭州
否
贵岗e
mq 独山
长沙
桂林
证南员
国新商科公司荣氏灵
福
包造红大桥
根州
台 北 基莲
茅以
香油
一战后 1918-1949
严重阻碍民 族工业正常 发展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摧残
22
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
独
轿 子
轮 车
普通马车
A carriage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马车。马车没有弹簧,没有座位,两侧各开设比人的头部稍大的方孔以便阳光
下入。一挂
时,
坐不要
盘腿 简陋 坐
。
,
2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 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 器工业. 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所创办的工业。
3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标要求 1、 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概括其发 展阶段和特征。 2、 知道轮船、火车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生 活、习俗等方面的变化。
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 获金质奖章。
他还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 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 了卓越贡献。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铁路的主要分布 重
长春
昆明
唐所铁路,清政府量平婚筑的促路
张家口
沈阳
安东
太原天津
在 出 旅顺 范林 久大精盐公司
利减业公司
队
济青
青岛
天水
审
风陵滤 西安
并旷
连云 大生幼厂 张签
合能京 上海
武汉 杭州
否
贵岗e
mq 独山
长沙
桂林
证南员
国新商科公司荣氏灵
福
包造红大桥
根州
台 北 基莲
茅以
香油
一战后 1918-1949
严重阻碍民 族工业正常 发展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摧残
22
二、 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
独
轿 子
轮 车
普通马车
A carriage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马车。马车没有弹簧,没有座位,两侧各开设比人的头部稍大的方孔以便阳光
下入。一挂
时,
坐不要
盘腿 简陋 坐
。
,
2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 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 器工业. 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所创办的工业。
3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标要求 1、 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概括其发 展阶段和特征。 2、 知道轮船、火车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生 活、习俗等方面的变化。
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 获金质奖章。
他还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 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 了卓越贡献。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共25张PPT)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三大战役概况表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 11月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7日 1948年11月29日 —1949年1月 —1949年1月
聂荣臻、林彪、 罗荣桓、 华北地区 52万+
指挥员
解放区域 歼敌人数 主要战役 地点
刘伯承、陈毅、 林彪、罗荣桓、 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等
(1)甲午中日战争后:
①发展的原因: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办厂、开矿,刺激了中
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表现:状元实业家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
①发展的原因: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②结果: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 还乡,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
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康有为 B.张謇
B )
C.詹天佑 D.梁启超
4.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张謇
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卢作 孚创办的大明织布厂和重庆绒布总厂等一批民 族企业。从行业上看,他们主要集中在( C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军事工业
5.(2017·贵州六盘水)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 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6.(2017·江苏盐城)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 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共26张PPT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原因特点;了解民国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和处理相关历史数据,从各种形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 通过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 族工业缓慢发展的原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 情怀;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明确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 发展的前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謇兴办实业和近代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民族资本主义Βιβλιοθήκη 发展ㄮ产����������������������������������������������������������������������������������������������������������������������������������������������������������������������������������������������������������������������������������������������������������������������������������������������������������������������������������������������������������������������������������������������������������������������������������������������������������������������������������
一、民族资本主义Βιβλιοθήκη 发展ㄮ产����������������������������������������������������������������������������������������������������������������������������������������������������������������������������������������������������������������������������������������������������������������������������������������������������������������������������������������������������������������������������������������������������������������������������������������������������������������������������������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部编版)
荣宗敬 荣德生
荣氏兄弟:衣食上建起的企业王国
他们曾是中国著名的“面粉大王”和“纺纱 大王”,富过三代而不断;他们,就是被毛泽东 称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第一户”的荣宗敬、荣德 生两兄弟。从无锡的小商人到中国民族资本的最 高峰,荣氏兄弟亲历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史。
容宗敬
容德生
荣毅仁,荣德生之子。他的一
生,在资本家与政治家之间转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 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传
统
交
、
通
晚清独轮车
方
式
与
工
具
晚清马车与车夫
晚清骑驴照片 晚清南方人乘坐的轿子
行
晚清骑马出行 晚清帆船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电车
火车
汽车
交 通 与 通 信
电话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换。1956年把自己的商业帝国
无偿交给国家。1957年被陈毅
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1993
当上国家副主席。
中国第一民族资本家族
短暂春天
(1)时间:一次战期间(1914—1918)
(2)原因:
①辛亥革命扫除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政策鼓舞; ③“实业救国”; ④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
内因
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 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封
建 主 义
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初步发展
(1)时间: 甲午战后到一战前(1895-1914)
(2)原因: ①外资在华开厂的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 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 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顺 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 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 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创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 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 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 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 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 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弃官从商
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排列 顺序是“士、农、工、商”, 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 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 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 业”。
通州之设纱 厂,为通州民生 计,亦即为中国 利源计。
——张謇《大
生纱厂厂约》
张謇 “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说明1913-1920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 现“短暂的春天”。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 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 掠夺。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 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沙场练兵
小试身手 1.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曾被誉为“中国轻纺工 业第一人”,又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此人是( A ) A.张謇 B.李鸿章 C.陈启元 D.张之洞
2.令李鸿章伤感反省—“洋务是纸老虎”;让康有 为、梁启超愤然上书——变法图强;使张謇暗下决心— —“实业救国”的共同背景是(C )
联系中考 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
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 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 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 .3家,1916-1920年达 到年均124.6家。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④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旗 袍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洋 酒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探究三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A.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 约》
3.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
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c )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 B.着中山装到学校 去读书 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D.同学之间以“某 君”相称 4.“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这一社会潮 流出现的时期是( D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解放战争 D.辛 亥革命
问题探究
探究一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发展特征 形成原因
19世纪 六 产生 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 战争后 发展
洋务运动的开展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第一次世 “短暂的 界大战期 春天” 间
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 到新中国
再度 受挫
成立
内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 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 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整 体 水 平 落 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一、过程: 艰难曲折 二、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
集中沿海沿江大城市 三、整体水平: 落后
畸 形 发 展
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 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 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探究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新课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 活的变化,去感受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特征及其原因;
2.知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3.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民Hale Waihona Puke 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
飞机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 子掀起剪辫子
②劝禁女子缠足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弃官从商
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排列 顺序是“士、农、工、商”, 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 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 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 业”。
通州之设纱 厂,为通州民生 计,亦即为中国 利源计。
——张謇《大
生纱厂厂约》
张謇 “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说明1913-1920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 现“短暂的春天”。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 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 掠夺。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 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沙场练兵
小试身手 1.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曾被誉为“中国轻纺工 业第一人”,又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此人是( A ) A.张謇 B.李鸿章 C.陈启元 D.张之洞
2.令李鸿章伤感反省—“洋务是纸老虎”;让康有 为、梁启超愤然上书——变法图强;使张謇暗下决心— —“实业救国”的共同背景是(C )
联系中考 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
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 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 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 .3家,1916-1920年达 到年均124.6家。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④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旗 袍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洋 酒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探究三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A.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 约》
3.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
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c )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 B.着中山装到学校 去读书 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D.同学之间以“某 君”相称 4.“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这一社会潮 流出现的时期是( D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解放战争 D.辛 亥革命
问题探究
探究一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发展特征 形成原因
19世纪 六 产生 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 战争后 发展
洋务运动的开展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第一次世 “短暂的 界大战期 春天” 间
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 到新中国
再度 受挫
成立
内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 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 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整 体 水 平 落 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一、过程: 艰难曲折 二、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
集中沿海沿江大城市 三、整体水平: 落后
畸 形 发 展
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 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 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探究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新课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 活的变化,去感受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特征及其原因;
2.知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3.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民Hale Waihona Puke 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
飞机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 子掀起剪辫子
②劝禁女子缠足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