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

合集下载

中国养老金融:现实困境、国际经验与应对策略

中国养老金融:现实困境、国际经验与应对策略

中国养老金融:现实困境、国际经验与应对策略作者:杨寓涵来源:《市场观察》2018年第06期摘要: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多数发达国家纷纷进入老龄化社会,程度逐渐加深。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达国家在养老产业、养老金融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养老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文章总结了我国养老金融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国际经验探讨解决现实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养老金融;现实困境;国际经验;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银发浪潮”袭来,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剧增,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与社会化进程不符,运行效率偏低,单纯依靠政府力量解决这一问题远远不够。

为此2013年我国正式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的主体,养老金融应运而生。

但当前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发达国家构建了完善的养老体系,合理引导老年群体投资,扶持养老产业金融。

1. 中国养老金融现实困境分析一是政策限制金融供给,我国养老体系中,由于基本养老金缴纳比例较高,且缺少税收优惠激励,导致参保人有限。

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缓慢,至2017年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12093亿元,占基本养老金的28%,对于参保职工养老保障作用有限[1]。

二是观念和产品缺乏创新性。

养老金融产品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虽然银行、保险及基金等机构已经认识到养老服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也陆续开发出相关产品,但产品同质化明显,缺乏长期计划,偏离了老年人的需求,不但造成金融资源浪费,且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影响居民养老目标的实现。

三是资本参与意愿不足。

我国养老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中尚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由于营利性不稳定,导致参与者的意愿并不强烈。

虽然部分地方政府设置了专项扶持基金,探索PPP模式,但就落实效果看,成效并不显著。

以房养老模式的国际借鉴

以房养老模式的国际借鉴

以房养老模式的国际借鉴1. 英国英国的养老金体系主要由国家基本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储蓄或保险等三部分构成。

由于国家养老金数额有限,无法维持相对舒适的晚年生活,因此许多英国人选择通过以房养老的方式来解决养老问题。

英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项目被称为资产释放计划,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早期资产释放计划以失败告终,但在2001年推出了新的计划,允许老年房主将部分或全部住房价值转换成现金,并继续居住在抵押住房内直至生命终结。

英国的资产释放计划主要有两种类型:生命周期贷款和转换计划。

生命周期贷款基于住房价值,分为滚动利息贷款、单纯利息贷款、住房收入计划和住房改进计划四种产品。

转换计划则基于出售的全部或部分住房价值,老年人可以通过出售住房产权获得一次性总额支付或每月年金,去世后,开办机构可拥有抵押产权比例的住房处置权。

近年来,生命周期贷款发展迅猛,业务量已超过转换计划,占据主导地位。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负责监管资产释放贷款,并提供咨询和认证服务。

提供资产释放计划的机构通常签订了安全承诺条款,以确保提供公平、安全和有保障的计划。

尽管以房养老模式在英国逐渐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政策法规的完善、老年人对这种养老方式的接受程度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房养老模式有望成为英国养老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法国法国的以房养老模式,以其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背景,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这一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反向抵押贷款(Reverse Mortgage)和房产租赁(Life Lease)。

反向抵押贷款在法国被称为“Viager Occup”,即居住型反向抵押贷款。

这种模式允许老年屋主将房屋部分或全部出售给投资者,同时保留在房屋中居住的权利。

屋主在去世或搬离房屋时,投资者将获得完整的房屋所有权。

这种模式为老年屋主提供了即时的资金流入,同时保证了他们的居住安全。

房产租赁,或称终身租赁,是法国另一种流行的以房养老方式。

长期照护的需求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文献综述

长期照护的需求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文献综述

长期照护的需求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文献综述一、内容综述长期照护的需求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是近年来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长期照护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综述,全面深入地探讨长期照护的需求现状、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在此领域的应对策略。

在需求分析方面,研究发现长期照护需求主要受到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特点、照护服务供给情况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患病率上升,对医疗护理、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支持的不足也使得老年人对照护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国际经验方面,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长期照护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这些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照护服务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加强对照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满足了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

这些国家还注重发挥家庭、社区和机构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形成了多元化的照护服务供给格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长期照护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长期照护事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照护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长期照护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照护的需求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课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长期照护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我国的长期照护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照护服务。

1. 长期照护的概念及重要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概念,旨在为身体功能出现障碍、缺乏自我照护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照护、个人照护以及社会服务公共卫生工作。

它涵盖了诊断、治疗、预防、康复、支持性及维护性的服务,旨在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并满足他们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以及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需求。

养老服务范本借鉴国际养老经验的实践指南

养老服务范本借鉴国际养老经验的实践指南

养老服务范本借鉴国际养老经验的实践指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借鉴国际养老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养老经验,并提供一份实践指南,帮助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

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养老服务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养老模式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注重以下几点:1. 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社区应提供包括居家养老、社交活动、健康管理等多种养老服务方式,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2. 养老资源整合:社区应整合医疗、教育、社工等各方资源,形成养老服务的联动机制,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3. 强化社区网络:社区应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对养老服务的参与度,促进社区凝聚力和友好邻里关系。

二、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养老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支持。

以下是一些国际养老经验的借鉴点:1. 建立医养融合的机构:开展医疗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建立医养结合型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养老医疗服务。

2. 强化医疗护理团队:组建具有专业技能的医疗护理团队,提供全天候的医疗服务,并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3. 完善医疗设施建设:建立老年人友好的医疗设施,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供无障碍的医疗环境,并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

三、技术与养老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与养老的融合正在成为国际养老服务的新趋势。

以下是一些国际经验的借鉴点:1. 智能化养老服务:借助智能技术,提供老年人健康监测、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智能化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 人工智能辅助护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药物辅助等服务,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服务质量。

3. 数字化养老平台:建立数字化养老服务平台,方便老年人与服务提供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服务的可及性。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借鉴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借鉴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借鉴养老服务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各国纷纷探索和实践养老服务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

本文将探讨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并对中国的实践进行借鉴。

1.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丰富多样,既包括公共养老服务,也包括市场化的养老服务。

其中,北欧国家的养老服务以其先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闻名于世。

1.1 公共养老服务公共养老服务是指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目标。

在北欧国家,公共养老服务由政府全额承担,并提供全面的医疗、照顾、居住等服务。

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体系来筹集资金,确保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社区养老,通过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和养老院等设施,提供社交和康复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2 市场化养老服务市场化养老服务是指由私人部门或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

在英国、美国等国家,市场化养老服务得到了广泛发展。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倡导企业提供各类养老服务,如养老院、居家护理等。

市场化养老服务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灵活满足老年人的个别需求。

2. 中国的实践借鉴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面临着巨大的养老挑战。

在国际经验的启发下,中国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自身的养老服务模式。

2.1 公共养老服务的建设中国政府意识到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公共养老服务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例如,实施全民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和护理保障;加大对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机构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推动智慧养老的发展,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供个性化和高效的服务等。

2.2 发展市场化养老服务中国市场化养老服务的发展还相对滞后,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并加大改革力度。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推动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3. 综合发展的路径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健康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健康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健康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要议题。

如何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健康养老服务,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对国际上各种不同养老服务模式的比较,探讨其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一、养老服务模式比较1. 医疗保健服务在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医疗保健服务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包括门诊、住院、康复等在内的全方位医疗服务。

此外,还注重长期护理和健康管理,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和独立生活能力。

2. 社区养老服务在北欧国家,特别是丹麦和瑞典等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社区养老服务强调老年人的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社区活动、社交互助和相互照顾等方式,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

同时,国家和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和协助,构建了一个相互支持和关爱的养老社区。

3. 技术支持的远程养老服务在美国等国家,远程养老服务得到广泛推广。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智能设备和远程监测系统,老年人可以在家中获得医疗、护理和其他日常生活支持。

这种模式减少了老年人的机动性需求,提高了养老服务的灵活度和便利性。

二、国际经验借鉴1. 强化医疗保障制度中国可以借鉴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加强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除了传统的医疗保险外,可以推行长期护理保险,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和康复服务。

2. 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鉴于北欧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国可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建设,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加强社区互助和支持网络的建设。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要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支持,建设关爱和支持老年人的社区。

3. 推动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强远程养老服务的发展。

通过推广智能设备和远程监测系统,老年人可以获得更便捷和精准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支持,减少老年人的机动性需求,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各国养老制度

各国养老制度
(1)优化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收益。
(2)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
九、养老制度的未来展望
1.科技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将带来新的机遇。
(1)智能家居技术将提高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性。
(2)远程医疗服务将改善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2.养老模式的创新
(3)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八、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挑战
1.人口结构变化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了压力。
(1)提高生育率,调整人口结构。
(2)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
2.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增长放缓会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和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
(2)法国:强调公平性,实行统一的养老金制度,并通过特殊政策照顾弱势群体。
五、养老制度发展趋势
1.养老金制度改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国养老金制度面临巨大的压力,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方向包括提高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效率。
(1)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率。
(2)调整养老金发放年龄。
(3)优化养老金投资策略。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推动养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4)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养老制度的国际竞争力。
十三、养老制度的未来发展重点
1.提升养老金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为了确保养老金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未来的养老制度改革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优化养老金的分配机制,减少贫富差距。
(2)建立养老金自动调整机制,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务压力。
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促进养老制度的优化和升级。

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2019年第11期国际经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宋群㊀杨坤㊀陈啸㊀㊀摘要: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民的健康需求与日俱增,但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201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7 9%,老龄化程度上升态势较为迅速,对养老服务产业需求不断扩大,对养老服务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日本等发达国家早于我国数十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其养老服务产业也已经历了较为长期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本文介绍了日本㊁新加坡㊁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经验,为构建适应我国发展需求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提高了参考.关键词:养老服务㊀产业供给㊀市场监管㊀保险公益作者简介:宋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㊁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杨坤,创新养老产业促进平台负责人;陈啸,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一㊁日本:以政府加公私合办为主的养老服务产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即可被称为老龄化的社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4%即可称为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20%,则可以被称为过度老龄社会.日本在197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1994年进入老龄社会,2006年成为世界上最早迈入超老龄社会的国家之一.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少有的,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日本构建了结构完善㊁门类齐全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积累了很多经验.(一)完善的政府管理体系日本政府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立法与行政上重视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支持㊁鼓励㊁规范和引导,确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府管理框架.完善法规.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针对老龄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1959年«国民年金法»㊁1963年«老年人福利法»㊁1982年«老年人保健法»㊁1987年«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㊁1992年«社会人才确保法»㊁1995年«高老龄社会对策基本法»㊁1997年«介护保险法»㊁2004年«护理社会保险法»等,搭建了养老机构发展的法律框架,从法律上保障了老年人权利,规范了老年服务队伍的建设和从业人员的权益.1989年制定了«促进老年人健康与福利的十年规划战略»(即«黄金计划»),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1994年制定了«新黄金计划»,确立了社会养老的基本原则;2002年又推出了«21世纪黄金计划»,构建面向全体公民的养老服务体系.2011年日本大幅修订«关于保障老年人住房稳定的法律»(俗称«老年人住宅法»),为老年人住房稳定事业提供直接补贴㊁税收优惠和金融优惠.加强指导管理.日本设有内阁总理担任负责人,内阁官房长官㊁相关行政部门部长组成的 高龄社会对策会议 ,负责制定和审议高龄社会养老策略,协调各部门行动.日本劳动厚生省承担国民健康㊁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职责,是养老机构建设运营的主管部门,管理全国养老机构法人和协会组织,出台机构建设运营标准,为机构建设提供支援和指导.(二)公私结合的产业供给日本养老机构从性质上分为公办㊁民办㊁官民协作三种类型,形成了以公私结合的产业供给模式.公办主导的运营主体包括社会福祉法人㊁社会福祉协会和医疗法人等.社会福祉法人是日本最大的福祉提供主体,主要负责特别养护老人院㊁上门护理服务等,其运营的福祉设施约占日本福利设施的45%.社会福祉协会原则上为具有自主性的民间组织,但由于是以行政主导设立的,因此行政色彩较强.医疗法人包括医院㊁诊疗所以及护理老人保健设施.民办运营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养老产业的企业.根据日本老年人住宅财团的2011年的调查,服务型老年人住宅中,以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为法人的比例超过了70%.官民协作的运营主体包括农业协同组㊁生活协同组等非营利团体以及非营利活动法人等组织.农业协同组㊁生活协同组原非提供护理服务的2019年第11期组织,但随着老龄化加剧发展也增加了老人护理服务,并形成一定规模.非营利活动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在地区内建立一种护理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循环体系,地区居民本身作为护理服务提供者的同时,也是护理服务的受益者,提供以居民参与型的福祉服务,提供护理服务的主体为中老年女性.日本养老服务业供给类型多样,按照提供的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主要提供设施服务的护理机构㊁主要提供居家服务的居家服务事业所和居家护理支援事业所三大类.各类型机构服务内容明确,均集不同服务于一体,有效满足了不同老人的多样化需求.护理服务机构主要包括特别养护老人院㊁护理老人保健机构㊁护理疗养型医疗机构.特别养护老人院由社会福祉法人及地方自治团体等运营的公办护理设施,可以享受由国家给予的补助,入住者只要负担较少的费用就可以长期入住.该设施入住对象原则上年龄在65岁以上,以处在卧床不起状态需要护理程度较重的老人为中心.服务内容包括提供饮食㊁排泄援助等护理服务.入住者不需要缴纳初期费用,根据护理级别的不同,入住者缴纳的设施服务费也不同.护理老人保健机构由医疗法人和社会福祉法人等公共机构运营,因此通常提供的服务费用负担较少.入住对象原则上为护理认定结果为 要护理1级 以上的65岁以上老人,主要为虽不必住院但在医疗管理之下需要照护㊁护理及康复训练的护理程度较重的群体,收入和资产较少的入住者作为优先使用该设施的对象.护理老人保健机构是以在医院接受急救治疗后的患者为对象,为了他们能恢复居家生活而设立的医院与家之间的中间医疗设施.该设施入住时间较短,一般为3个月至1年.提供的服务主要有照护㊁医疗护理㊁机能训练及其他必要的医疗和日常生活服务.入住者不需要支付初期费用,但要负担每月的设施服务费和生活费.入住者缴纳设施服务费根据护理级别不同而不同.由于需要追加由护士和理疗师提供的服务费用,所以通常比特别养护老人院的费用高.护理疗养型医疗机构由医院和诊疗所等机构运营,分为面向重度要护理者的护理疗养病床和面向重度痴呆症患者的老年性痴呆症疾患疗养病床.该设施的入住对象包括在医学管理上被认定为 要护理1级 以上㊁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被认定为 不需要长期住院 的老年人.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生诊疗㊁由医生和护士进行的疗养管理和照护㊁医学上所需的护理㊁医疗照料㊁机能训练指导员和生活咨询员进行的恢复期康复训练㊁护理从业人员进行的护理服务等.入住者同样不需要支付初期费用,每月自己负担的费用包括设施服务费与生活费,费用水平在上述三种机构中最高.居家服务事业所主要包括民办老人院㊁附带服务型老人住宅㊁痴呆老人照料之家等.民办老人院由民间事业者和特别非营利活动法人等运营,大致分为护理型民办老人院㊁住宅型民办老人院及健康型民办老人院.护理型民办老人院可细分为混合型和护理专用型,混合型一般接受能够自理的老人,护理专用型接受患老年痴呆或卧床不起等重度需要护理状态的老人;住宅型民办老人院基本上以能够自理的老人为对象;健康型民办老人院基本上以能够自理的老人为对象.健康型民办老人院服务包括守护㊁饮食㊁打扫㊁洗衣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㊁紧急应对等服务.住宅型民办老人院可由外部护理事业团体提供入浴和饮食照顾㊁康复训练㊁咨询等服务,而护理型民办老人院提供上述全部服务.入住以上三种民办老人院都需要缴纳初期费用和每月利用费.附带服务型老人住宅为居家困难者及等待入住特别养护老人院等护理设施的老人或出院患者提供服务的场所,分为一般型和护理型.一般型主要以能够自理㊁需要支援的老人为对象,护理型主要以轻度需要护理的老人为对象.提供的服务包括由常驻护理从业人员定期巡视守护,以确认其是否安全,向其接受医生等进行生活方面的咨询等.一般型设施中需要护理的老人可以获得日间照料服务或上门护理服务,护理型设施可接受由护理从业人员向其提供饮食㊁打扫㊁洗衣等护理,还可以接受机能训练指导员向其提供康复训练等服务.入住该类设施需要缴纳初期费用和每月利用费.痴呆老人照料之家由社会福祉法人㊁地方自治团体和非营利活动法人等运营,是一种以 官民协作 为主导的护理服务.这是一种以5~9人为单位的老年人小规模共同生活设施,服务对象以65岁以上并 要支援2级 或 要护理1级 以上的轻度㊁中度痴呆症患者.服务包括痴呆症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的守护㊁饮食㊁打扫㊁洗衣㊁机能训练和紧急应对等服务.入住者需要缴纳初期费用㊁每月利用费和生活费.居家护理支援事业团体是为需要护理的人能够利用适当的服务,对本人或其家属进行咨询,制作并修改护理服务利用计划以及与护理服务事业团体和护理机构进行联系沟通等工作.(三)细致标准的评估运营为了保证供给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的质量,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养老机构评估体系和标准化运营体系,同时强调提高服务的人性化水平.开展评估.日本建立了入住老人评估制度,由专业人士对申请者身心状况㊁行为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行数十项的调查评估,并辅之以医疗调查,最终确定入住资格和等级.为提高机构运营和服务质量,建立了评估体系,开展机构自评㊁老人评价和第三方评价.自评,主要由机构自身遵照政府法规和有关标准,从结构㊁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进行;老人评价,从受服务者体验和感受出发进行过程及结果评价;第三方评价,由县区评价机构㊁质量监督组织和医疗护理机构人员组成,主要从养老机构的构成㊁服务内容㊁服务2019年第11期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展开.评估结果在官方网站公布,全体公民可在线查询,老人及家属可依据评估情况选择入住机构.评估有利于监督养老机构运营㊁保障老年人权益和服务政府决策.标准化运营.日本厚生劳动省针对各类型养老机构特点制定了涵盖设施㊁人员配备及运营标准,其中营利性养老机构另行制定标准.每种类型养老机构人员数量等严格执行配备标准.以特别养护老人院为例,要求每50名老人配备工作人员15名,其中院长㊁办公人员㊁看护人员㊁营养师㊁生活指导员㊁医生(可兼职)各1名,厨师4名,护理人员5名.在建筑设计方面,对机构服务设施和安全设施都有明确的标准.为确保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双方的权益,日本建立了契约制度.政府部门制定契约蓝本,对双方权利义务㊁服务内容㊁收费标准㊁注意事项和纠纷解决等条款予以详细规定.契约具有法律合同效力,以约束不当行为,规范养老机构运营.人性化服务.日本养老机构选址远离城市喧嚣,但要求交通便利且靠近医院.机构内电梯㊁桌椅㊁餐具㊁浴室㊁床铺等设施按照老年人特点设置,处处体现老年人感受和需求.入住机构的老人可以享受到人性化服务,甚至一些细节都体现关怀.比如:餐饮搭配方案具体到人,护理记录详细标明每个老人注意事项;服务者要求使用敬语㊁微笑表情,会养殖花草;如果入住老人离世,机构人员会根据家属要求设计告别方案,亲自献花并参加遗体告别,尊重逝者,安抚家人.日本老年人立法体现伦理道德,追求人性和法治的结合,收费标准充分考虑不同老年人需求,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将老人感受和满意度作为重要依据.二㊁新加坡:以中央公积金加社会供给为主的养老服务产业新加坡现有60周岁以上老人超过10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0%,到2020年将达26 5%,到2030年将达35 6%,到2050年将达39 6%.新加坡也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按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7%上升到14%所用时间来测算,法国用了115年㊁美国用了69年㊁中国用了26年,而新加坡仅仅用了19年.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加坡建立了政府统筹的中央公积金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养老产业供给,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一)政府统筹的中央公积金制新加坡鼓励国人自力更生和风险共担㊁机会均等,政府给予支持.新加坡政府推出中央公积金制度,明确所有受雇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强制加入的一项完全积累强制储蓄计划,并实行会员制,涵盖不同收入水平的大多数国人,形成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核心的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和运作体系,较好解决了公民养老㊁医疗㊁住房等难题.中央公积金局的任务是确保新加坡公民能享有终身入息㊁有能力支付医疗保健开销㊁购买组屋等,最终为公民提供晚年生活保障.新加坡明确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必须参加中央公积金计划,雇员按月薪的一定比例按时足额缴纳公积金,并计入会员个人账号.会员到了法定年龄或丧失劳动力时方可提取使用.该国的公积金缴费率为37%,其中雇员为20%,雇主为17%,所缴款项存入雇员普通户头㊁特别户头㊁保健储蓄户头的三个公积金户头.同时,政府依据会员公积金缴存情况推出了组屋购屋计划㊁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㊁就业入息补助计划㊁乐龄补贴计划等,其中的乐龄补贴计划是指政府拨款为低收入老人提供现金补助,以帮助他们应付退休生活开支,政府还根据老人一生收入水平㊁组屋类型和家人提供资助或依靠等给予乐龄补贴.医疗保障方面,通过保健储蓄计划㊁健保双全计划㊁保健基金计划等保障老人就医.如保健储蓄计划规定病人在政府办的基层社区医院住院只需缴纳15%的住院费,无能力缴纳者可向政府申请补助或申请全免,60岁以上老人在公立医院看病只需缴纳一般的门诊费和基本药费.健保双全计划是一项大病医疗保险计划,规定会员以公积金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投保,确保会员有能力支付重病治疗和长期住院而保健储蓄不足的费用.由此,为老人提供了健全医疗保障网.住房保障方面,中央公积金积极介入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规定低收入会员可以动用公积金普通户头的存款作为购房首付.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在设计建造组屋时,专门设计了适合几代同堂的户型,并在购房价格上给予优惠.推出 乐龄公寓 计划,让老人在购买组屋上又多了一种选择,这些乐龄公寓一般建在成熟社区内,各种设施齐全完善,公共交通便利.此外,政府还针对独居老人和低收入涉老家庭,提供一房式和二房式的小型组屋.现今82%的新加坡人均居住在政府建造的组屋中,实现让全民 居者有其屋 目标.(二)社会力量为主的产业供给新加坡的养老服务供给发展至今形成了多元社会力量供给为主,政府积极动员参与的产业供给模式.2018年,新加坡有45家非营利组织兴办的慈善疗养院㊁38家市场运营的疗养院㊁387家社会团体组织成立的乐龄俱乐部.慈善组织㊁市场机构㊁社会团体等多元社会力量在产业供给中居于主导地位:一项统计表明,新加坡各类养老服务或医疗护理的机构收养的60岁以上老人中,公立收养的仅占12 1%,其他社会力量经营收养的占2019年第11期87 9%.另据统计,新加坡全国公民义工参与率达35%.新加坡的居家养老主要由居家护理机构㊁居家姑息照护机构和综合诊所来提供.其中居家护理又分为家庭护理和家庭医疗;居家姑息照护又分为姑息护理㊁姑息医疗和社会心理辅导.但这些机构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新加坡的社区养老包括日间护理㊁康复/日托中心.其以 家门口的项目 著称的居家照护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家务㊁送饭㊁陪伴去诊所和医院看病以及义工服务等.新加坡共有89个选区,社区以选区为基础,每个选区设有公民咨询委员会㊁市政理事会和居民委员会,共同承担社区养老任务.近年来,新加坡社区养老机构数量有快速上升的趋势.新加坡的机构养老主要包括社区医院㊁慢性病医院㊁养老院㊁临终关怀机构四种.其中,社区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从急性病医院出院,但需要住院康复或康复治疗的患者;慢性病医院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养老院为那些家中无人照护或无法提供照护的老年人提供其所需要的护理服务;临终关怀医院为身患绝症的晚期病人提供疼痛管理和治疗服务.政府对老年人入住养老院有着严格的限制.入住养老院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因病导致的身心残疾;半失能㊁使用轮椅或卧床不起,需要日常护理,以及如厕或走路方面的协助;已经尝试过其他选择,如雇佣家政人员,或使用日托㊁居家护理和其他服务;家庭或照护者无法提供居家照护;通过了长期补贴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新加坡养老院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私人运营的养老院;一类是志愿型福利机构运营的养老院.第二类又可再细分为四小类:一是接受卫生部补贴的志愿型福利机构.一般收住的是由政府综合护理署送来的符合救济标准的老人.二是不接受卫生部补贴的志愿型福利机构.它们多是通过募捐资助的方式自筹资金,尽管这里的老人不受卫生部补贴,机构也能够为那些无力支付护理费用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社会援助.三是享受卫生部补贴计划的私人养老院.自2003年以来,卫生部提高了对符合救济条件老人的补贴标准,并允许政府认可的私人养老院通过保留一定比例的床位来为这类人群提供服务,表现出卫生部对私人部门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认可.四是不享受卫生部补贴计划的私人养老院.这些私人养老院收住的多为自费的老人.新加坡的社区医院也主要由志愿型福利机构运营.社区医院提供的服务类型包括医疗服务㊁护理服务和康复服务,有时也会提供诸如姑息服务㊁亚急性痴呆护理㊁透析服务和伤口护理等.功能上社区医院一般设置日间康复中心(所有社区医院都有,为需要额外治疗的患者提供门诊康复服务)㊁健身房㊁治疗区和住院病床.除此之外,一些社区医院还设置模拟房间,其主要服务目的是帮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区生活,使患者能够再次为社会群体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一些社区医院也提供一整套的居家护理服务,从家庭护理服务㊁家庭医疗服务到家庭治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人员通常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工作,团队成员包括医生㊁护士㊁康复治疗师㊁医务社会工作者㊁药剂师等.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㊁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通常由医生㊁护士㊁心理师㊁社工㊁义工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团队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也包括给予临终者家属身心慰藉和支持.新加坡临终关怀机构的服务为完全免费模式,资金筹集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临终关怀机构能享受免费服务一般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病得很重到了末期,二是剩下寿命很短.病人需要有医生写的推荐信,证明寿命只剩下一年或者更少,所患病为绝症.如果要留住的话,医生给他们预测的寿命要少于3个月.与 乐龄公寓 的思路相同,即使是末期失能患者,护理中心仍然秉持居家护理为主的方式,大多数临终关怀护理通过家访完成.为此卫生部门还为病人提供家庭装修㊁改装所需资金的贷款.并且护理中心的设备也可带到家中使用,只需支付押金即可.(三)内容全面的养老服务标准新加坡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专门下设老龄产业标准化委员会(S I S C),负责老龄产业的标准制定和质量管理.S I S C旨在配合新加坡积极老龄化政策的落实,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该委员会关注的领域包括家庭和社区的宜居性㊁老年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㊁老年人的营养㊁与老年人相关的科技研发和应用等.为了保障养老服务的质量,由新加坡卫生部牵头,联合标准化委员会等其他机构陆续颁布实施了系列养老服务标准,如2014年1月颁布«疗养院服务标准»,2015年4月颁布«社会照护中心服务指南»和«居家养老服务指南».以上标准的制订工作则由专门成立的标准化工作组承担.«疗养院服务标准»旨在保障老年人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该标准由疗养院服务标准化工作组制定.该标准主要包括医疗护理㊁社会照护和组织管理三方面的内容:明确地阐述了疗养院要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明确地提出疗养院提供的服务要保障老年人的尊严,并且提高其心理和社会福利水平;提出了疗养院运营的标准,如财务管理㊁人员配备和管理㊁人员资质㊁人员培训和监管㊁顾客关系和持续改进机制等.新加坡卫生部联合整合性照护服务局(A I C)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帮助疗养院实施该标。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乎亿万老年人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为大家梳理一份关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享有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二、基本原则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监管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格局。

2.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

在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公益性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养老服务业多元化、市场化发展。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4.创新驱动,持续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主要任务1.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

2.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3.优化养老服务环境。

加强养老服务政策宣传,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4.加强养老服务监管。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监管制度,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四、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2.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

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3.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养老、邻里互助等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

4.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优劣,以期为我国的养老事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养老模式的基本概念,包括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主要类型。

通过对这些养老模式的定义、特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养老模式的多样性。

本文将重点分析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现状。

通过收集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相关数据,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国内外养老模式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同时,还将关注国内外养老模式的创新实践,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前景。

本文将评估国内外养老模式的优劣,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在评估过程中,将综合考虑养老模式的可持续性、成本效益、服务质量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养老需求,提出适合我国的养老模式发展策略和建议,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内外养老模式,以期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养老模式的深入剖析和评估,我们希望为政策制定者、养老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共同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国内外养老模式概述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养老模式,即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以及医疗保障等服务的方式,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国内外养老模式进行概述,以期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在国内,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

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养老方式,强调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照顾与陪伴,但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

社区养老则是以社区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如日间照料、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具有地缘性强、服务便捷等特点。

机构养老则主要由养老院、护理院等机构承担,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及启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及启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及启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健康管理、文娱活动、心理疏导等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已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在日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政府向社区提供财政支持,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此外,日本政府还通过推广家庭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提供家庭护理补贴等方式,鼓励家庭护理,并保障老年人的护理质量。

我国可从日本学习,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社区提供专业的老年人护理服务。

其次,美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不同的服务提供商会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比如通过互联网提供看护服务。

同时,美国政府也推出了社区护理计划,针对低收入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

这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最后,荷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比较先进,该国政府斥资建立了大量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看护、康复训练等服务,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看护人员的负担。

荷兰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即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总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也需要社区服务机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积极参与。

我国在参考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更为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养老服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养老服务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变得愈发重要的社会议题。

随着现代医疗和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老年阶段,需求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国家都在探索和实施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从国际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国家在养老服务领域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北欧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北欧国家一直以其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著称,其中的养老服务也备受瞩目。

这些国家往往注重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和社会机构共同承担着养老服务的重任。

在北欧,政府提供全面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和医疗照顾。

同时,这些国家也鼓励家庭和社区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通过支持家庭照料和社区助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可以说,北欧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以其全面性、可持续性和人性化而著称,值得我们借鉴。

2. 日本的老年照顾制度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面临着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了完善的老年照顾制度。

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长期护理服务,包括护理、医疗、康复和生活援助等方面的服务。

这些服务通过政府与社会机构的合作提供,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健康需求。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推动家庭照料和社区助老服务的发展,促进老年人尽可能地享受到家庭温暖和社会关爱。

日本的老年照顾制度体现了社会共同责任的理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3. 美国的养老金体系美国是一个注重市场化的国家,在养老服务领域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养老金体系。

美国的养老金主要由社会保障制度、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三大部分构成,覆盖了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老年人。

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养老金保障,企业职业年金为企业员工提供附加的养老金支持,个人储蓄则为个体提供了灵活的养老储备手段。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中国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养老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各国纷纷探索和实践不同的养老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需要积极面对养老挑战,并从国际经验中获取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对中国养老模式进行国际比较,并分析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国际经验。

一、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1. 北欧养老模式北欧国家在养老领域有着较为先进的模式。

瑞典、丹麦、挪威等国家实行的“总入不总出”养老制度,即工作人员每月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而退休后则享受终身养老金,无论其个人财产多少。

这种模式保证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了个人养老压力。

2. 日本养老模式日本的养老模式以社区为基础,重视社区的支持和关爱。

日本实行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模式,通过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等全方位的服务,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日本还鼓励民间的居家养老模式,通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 美国养老模式美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依靠个人储蓄和私人养老金计划。

美国实行的401(k)计划,鼓励个人在工作期间进行养老金储蓄,以支持退休后的生活。

此外,美国还有丰富多样的养老康复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提供养老人员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二、经验借鉴与适应中国情况1.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国际经验表明,一个有效的养老模式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中国可以学习北欧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全民养老保障,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

同时,还需要鼓励个人进行养老金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以增加个人的养老保障。

2.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本的社区养老模式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国可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提供更多的居家养老支持。

3. 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美国的个人养老金计划可以为中国提供启示。

社区照顾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社区照顾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社区照顾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程中丽(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是一个全球正在面临的社会问题,随之而来的养老保障和照顾服务需求将会急剧增加。

为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居家养老已成为许多国家养老模式的首选。

本文目的就是通过比较传统养老照顾模式的利弊,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居家养老方面的经验及教训,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如何完善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照顾服务体系。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国际经验;社区照顾体系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94(2012)07-0037-05居家养老,主要就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家庭或社区环境中,通过社区的组织和管理为居住在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健康护理、心理支持、整体关怀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一系列服务的养老模式。

这种养老模式是在社区照顾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伴随着老年人照顾需求的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照顾内容的扩展而不断完善的。

“从经济逻辑的分析角度看,居家养老是一种最经济的公共消费和善用社会有限资源的办法。

”[1]30一、几种养老照顾模式的比较养老照顾模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照顾三种模式:(一)家庭照顾模式家庭照顾是指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物质支持、生活照料、患病情况下的护理、精神的慰藉等主要来自其他家庭成员。

这种照顾模式在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更好发挥家庭保障对社会稳定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家庭照顾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家庭成员专业护理知识的缺乏有时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护理效果;其次是一些患慢性疾病的老人,会占用其他家庭成员过多精力,降低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指数;最后是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老龄化与低出生率并存,使得家庭照顾资源明显不足,家庭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

(二)机构照顾模式机构照顾,就是指在一定的专门社会服务机构里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生活服务的照顾。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及启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及启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及启示1. 引言1.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人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

而传统养老院模式存在着空间有限、服务单一、缺乏人情味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舒适的养老生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减轻家庭的养老压力,让老年人的子女可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促进老年人的社会融入和活动参与,延缓老年人的社会孤立感和孤独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和服务体验,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通过国际经验的借鉴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幸福老龄化。

1.2 国际视野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而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的重要议题。

在国际视野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也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在各国的比重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

在国际视野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是老年人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国纷纷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和支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可及性。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养老生活。

在国际视野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也倡导跨国合作和经验分享。

各国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互惠共赢。

考研复试面试时政知识点大全

考研复试面试时政知识点大全

目录一、前言 (2)二、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2)(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三)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 (3)(四)“一带一路”倡议 (4)三、国内政治与政策 (4)(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三)经济高质量发展 (5)(四)乡村振兴战略 (5)(五)生态文明建设 (6)四、社会热点与民生问题 (6)(一)教育公平与改革 (6)(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7)(三)就业形势与政策 (7)(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7)(五)社会治理创新 (8)五、科技创新与发展 (8)(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8)(二)5G技术与通信产业变革 (9)(三)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9)(四)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 (9)六、文化与价值观 (10)(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10)(三)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 (10)(四)网络文化与新媒体发展 (11)七、重大会议与活动 (11)(一)党的重要会议精神 (11)(二)国家重要活动 (12)(三)国际重要会议和活动 (12)八、国内时政热点 (12)(一)全面深化改革 (12)(二)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 (12)九、国际时政热点 (13)(一)巴以冲突 (13)(二)乌克兰危机 (13)十、考研政治必考时政热点 (13)(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13)(二)科学发展观 (13)十一、时政热点测试题库 (14)2025年考研复试面试时政知识点大全一、前言在国际风云变幻、国内发展日新月异之际,时政热点成为考研复试面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考察内容。

考生们需以深邃的洞察力、广博的知识储备以及沉稳自信的姿态应对,方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以王毅外长般的潇洒飘逸、文质彬彬之笔法,为各位考生梳理整合2025年考研复试面试时政知识点,助力大家在复试之路上披荆斩棘。

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读

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读

一、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1.1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数亿老年人的福祉。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现阶段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2.1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2 主要问题包括基本养老金覆盖面狭窄、服务设施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三、政府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举措3.1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3.2 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和改善政策法规等手段,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4.1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支持。

4.2 未来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包括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五、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参与及作用5.1 社会力量对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作用。

5.2 社会参与的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兴办养老院、非营利组织参与服务提供等。

六、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于老年人的意义6.1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6.2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七、结语7.1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7.2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养老生活。

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8.1 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建设、养老人才培养等。

8.2 通过加强这些领域的工作,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同层面的养老需求。

九、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9.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家中养老。

9.2 促进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长期护理保险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长期护理保险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长期护理保险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摘要】长期护理保险在老龄化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经验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综述和政策比较,分析了其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制度创新和发展趋势。

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建议,展望了我国的发展前景。

通过总结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国际经验、政策建议、制度比较、实施效果、问题探讨、制度创新、发展趋势、借鉴、发展前景、总结1. 引言1.1 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性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为需要长期护理的人群提供经济支持和保障,帮助他们应对高昂的长期护理费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长期护理需求逐渐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日益凸显。

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有效缓解家庭负担,减轻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提高长期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保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基本权益。

长期护理保险也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推动长期护理服务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良性竞争。

建立健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于保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探索合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提高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为长期护理需求人群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1.2 国际经验的借鉴意义长期护理保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需要长期护理的人群提供经济资助和服务支持。

国际经验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际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从而避免重复他人的错误,节约时间和资源。

国际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其他国家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未来中国养老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创新发展

未来中国养老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创新发展

未来中国养老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创新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国养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上已经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养老模式和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际上的养老模式并提出一些创新的发展思路。

1. 国际养老模式的借鉴1.1 北欧养老模式北欧国家在养老服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他们重视社区养老,通过建立完善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能够在家庭附近得到全面的养老服务。

此外,他们还推崇以个人为中心的养老模式,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提供各种便利设施和社交支持。

1.2 日本养老模式日本在养老产业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注重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休闲等全方位的服务。

此外,他们还注重技术创新,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提高效率并改善服务质量。

2. 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创新2.1 推动政策创新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并落实到位。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2.2 加强技术创新养老产业需要借鉴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鼓励研发和推广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和辅助工具,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2.3 建设养老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养老产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2.4 加强养老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和评估。

推动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提升,确保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

3. 未来展望未来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将在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增长。

中国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促进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商贸工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姬媛媛1鞠长龙g(1.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312.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100)摘要: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增长规模都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

大量增加的老龄化需求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国外长期发展并日趋成熟的养老服务模式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在现阶段进行的养老体制改革中结合“十三五”规划出台的新标准和我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格局,关键词:养老服务;养老改革;中国特色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08. 068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 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逾越1亿。

据此估计,2033 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至4亿。

进入重度老龄化平台期,我国仅用了不到50年时间,而英法美等西方匡家用了 100年甚至更长。

许多发达匡家先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经过几十年的规模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也比较成熟完善,对于正在经历老龄化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乂。

1国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1.1美国美国养老服务模式为国家社区型,国家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社会保险,伴随设有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等全方位保险体系9为此,美国政府从1965年颁布第一部《老年法》以来,随后相继出台了《老年人志愿工作方案1、1老年人营养方案》、I老年人个人健康教育和培训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障了老年群体在经济收入、医疗保健、居住就业等各个方面的权益,为老年人构建了一张安全网。

目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构成了美M主要的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是大多数美M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

与我国的家庭养老不同,它们主要不是依靠家庭成员来照料老人,而是主要依托社区的养老设施和服务组织。

特别是,它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为家庭服务,为年老体弱老人的老人。

二是对老年人的健康提供服务a三是专门性质的服务。

根据老人的自理程度美国的养老机构主要分为三种:技术护理型、中级护理型和日常照料型。

养老服务管理方面,在美W,养老服务并不是单一市场解决,而是将国家和个人混合在一起。

政府机构不再直接提供服务,而是社会养老机构提供。

反而美国养老服务的大量工作是由民间团体、慈善机构来完成的。

美国养老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一,完备的法律体系能够保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二,市场化运作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

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向养老服务行业流入,另§方面,为养老服务体系引入市场竞争,迫使各服务主体优化服务质量。

三,标准化管理不但体现在严格的机构划分标准上,而且也体现在服务对象的精细区分上。

按照多层次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标准,推动养老服务多样化、丰富化。

1.2日本曰本的养老服务模式为家庭福利与护理保险结合型。

日本健全的法律规范为养老服务实践提供保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日本先后出台丫《老年保险法I、《福利人才确保法1、“新黄金计划”等十多部关于养老服务的法律和规定。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2Q00年 4月1日在全国推行的“介护保险制度”,所谓“介护保险”,就是借助社会或私人的力量,来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为其提供生活服务。

日本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两种。

社区养老的内容包括:家庭帮助、日常服务、短期留宿服务、长期服务、老年保健咨询和指导服务、老人倶乐部。

在组织形式方面有四种:一是由政府和民政人员组成,此类组织约占养老力量的60%〜70%;二是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的民间组织,如社会福利协会、社会福利商社等i j是志愿者队伍,主要由家庭主妇和大学生组成;四是企业式养老服务,企业以低收费的方式向老人提供服务。

日本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一,充分重视家庭功能,把居家养老放在首位,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d 二,政府明确职责,在政策制定、财政支持上起主导作用,其他方面则做好监督支持。

玄,培养专业化队伍,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并针对不同层次进行制度考核。

四,壮大志愿者队伍,吸收地方团体、民间组织、企业等共同参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1.3英国英国的养老服务模式为社区照顾型。

英国是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比较完善,。

从20世纪50年代英国开始反思一S以来使用的“院舍式照顾”的弊端,在福利多元主义的影响下,开 始发展社区照顾。

1987年,英国颁布了I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1等法案,进一步强调了社区照顾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圃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所谓“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时至今日,英国的社区照顾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照顾体系。

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方式有以下六种_一是社区服务中心;二是 社区老年公寓;i是家庭照顾;四是暂托处;五是上门作者简介:姬媛媛(1991一),女,河南安阳人,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方向;鞠长龙(1989—),男,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助理。

现代商贸工业丨2016年第8期 ■ 135 ►政策与商法研究服务;六是社区老人院。

就其运营模式来看,英国社K 照顾的主要特点是依托社K,同时辅助以官办民助或民办官助两种形式a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也组 织广大志愿者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服务。

与此同时,还 有许多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机构根据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了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英国对于我们的启示1一,依靠社区,英国的大量养老服务都是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最大程度地与老年人心理需求相吻合。

二,体系完整,英国政府制定了社区照顾的一些福利政策同时配合以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监督。

三,多方参与,各种社区照顾机构既有政府出资的也有私营的;服务人员既有政府雇员又有民间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形成了多层次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四,形式多样,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老年人实际生活特点,提供了多方位服务a表1国外典型养老模式对比表国家 51~特点国家社K型家庭福利与护理保险结合型社区照顾型《老年法》法律《多目标老人冲心方案》保障《老年人志愿工作方案:1等《老年保险法》.1福利人才确保梭》“介护保险制度”等《照顾r i皮」n•《养老金法案》《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等服务主体营利机构、非营利机构政府、民_组织、志愿政府、非政府组织、者、企业 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私人投资或团体投资、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政府投资政府出资、政府部分资助民间I组织、志愿者免政府拨款、政府部费或低费服务、企业低分资助、低廉收费费服务①居家养老:基本护理、服务专门服务;②机构养老i 内矜技术护理、中级护理、g 常照料①桩区养老:家庭帮助、白天服务、短期留宿、长期服务、保健咨询、老人仉乐部;②w•家#老:护理保险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公说、家庭照顾、暂托处、上门服务、老人院民间团体、慈善机构主.充分发挥家庭的核心作官办民助;民办官要承担;政府监督考核,用;政府起主导作用,民助;政府起主导作提供优惠 间组织和营利机构补充J丨J发展形成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减轻政府负担,增强家社区养老体系完整 前景但管理过于复杂 庭观念 但政府负担过重2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改革新局面2.1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有利于增强公平性,促进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据调查,在2014年中国 的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中,约31800亿基金的累计盈余,但最终积累基金a W了地K间的不平衡非常严重,几乎一半以上的资金集中在少数的东部省份中,中西部地区资金不足,往往需要由中央政府提供资金补助,以确保及时支付养老金。

同时,养老保险政策不统一',单位和个人的贡献各不相同,也是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受阻的原因。

爾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要在向全画所有地区统筹实现且基本统一,并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以及其权益保障。

与此同时,养老金全国统筹扩大了调剂范围,改变全国养老保险收支与结余不平衡状况《关键点在于中央与地方的责任与权力,共同 维护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基金的平卷、运行。

2.2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I决定》。

国务院在2000年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该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国有股划转、基金投资及其他。

《决定I强 调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补充社会保障基金,表明中央政府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决心,以期 未来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在养老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百大压力的经济实力e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额达到46万亿元。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不同,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部分地区出现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动用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去填补社会保险基金的漏洞。

2.3 以房养老刚刚起步“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口住房反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决定》。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该《意见1作为一道有力的指挥棒,明确新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弥补短板养老服务,刺激新的消费方向就业,并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任务。

其中就包含了“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口住房反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决定。

饱受争议中这一 “以房 养老”的政策由提议变成了国家战略,并于2014年上 半年在各地进行试点。

所谓以房养老亦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即“倒按揭”。

指拥有住房的老年人将房屋的产权抵押给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的服务,在其去世沿,金融 机构将房产出售、出租或拍卖,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盈亏由抵押机构一并承担。

以房养老,对中国来说,还是个新鲜的舶来品。

面对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的现实、“421”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化养老发展的匮乏,以房养老将在中国有很大发展前景。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都是由自己国内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因素决定的。

我国正处在“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转型中,在学习国外先进老龄化国家养老模式的同时,更要结合我国異体M情,探索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6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都是由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因素决定的。

我国正处在“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转型中,在学习国外先进老龄化国家养老模式的同时,更要结合我国異体M情,探索出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9参考文献[]〇文强.我国城市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45-47.[幻汤华满.三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92-95.[3] 青木.国外养老模式借鉴[J].协商论坛,2012,(1).[4] 白天亮.养老改革利于公平[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11-20.[5] 唐钓.“以房养老”前景值得期待p:].人民论坛,2006,:(6).4136 I现代商贸工业丨2016年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