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七分一分与除法知识归纳北师大版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梳理巩固提升 上册第7讲 分一分与除法(北师大版原卷)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梳理巩固提升 上册第7讲 分一分与除法(北师大版原卷)](https://img.taocdn.com/s3/m/bfda450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1.png)
第7讲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一:小数目物品平均分1.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2.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当分的总数较多时,可以分多次完成。
知识点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平均分的情况:(1)按指定份数平均分;(2)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知识点三:大数目物品平均分在平均分时,要分到剩余的个数不够每份再分一个时才能停下来,余下的数量小于分的份数。
知识点四:认识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算式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每几个一份,求可以分几份都用除法计算。
2.“除号”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知识点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乘法口诀求商计算简便,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知识点六:“倍”的认识和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知识点七: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考点一:除法的认识与平均分【例1】按要求圈画。
1.24个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每4个同学坐一条船,需要多少条船?如果有8条船,那么平均每条船上可坐几个同学?2.猴妈妈把18个苹果分给3只小猴,平均每只小猴可分几个?3.张老师带36名同学一起划船,每条船上最多坐6人,至少应租几条船?答:至少要租条船。
考点二: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例2】圈一圈,填一填。
每个班分2个,可以分个班。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列式计算。
3.看图列式计算。
一.选择题(共5小题)1.小猴3只,小鹿15只,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A.5B.12C.182.有20个梨,如果每4个梨重1千克,那么这些梨共重()A.5千克B.16千克C.24千克3.54÷6=9读作()A.54除6等于9B.6除以54等于9C.54除以6等于94.o+o+o+o=32,o代表的数是()A.4B.8C.95.把9条鱼平均分给3只猫,下面的分法中,正确的是()A.B.C.二.填空题(共5小题)6.除法算式36÷4=9,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6caa64a98271fe910ef976.png)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时分物游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2.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或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体验平均分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明天就是小熊的生日了,它邀请它的好朋友参加,并且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给朋友吃,你看,你猜会有谁参加?(小猴、小兔子、小狗)门铃响了,看看都有谁来了?(课件出示)你们真厉害啊,全猜对了。
作为主人,小熊拿出了很多好吃的食物分给大家,下面我们一起帮小熊分食物吧。
1.分桃子小熊先把分桃子分给小猴,我们可以用圆片代表两只猴子,用小棒代表桃子,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的方法你觉得哪种分法最公平?让两只猴子的都满意?为什么?哦,原来这样分两只猴子都分的一样多,这样比较公平。
分完了桃子,小熊去帮小兔子分萝卜了,你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2.分萝卜学生汇报他们看到的数学信息。
小熊希望我们把这些萝卜公平的分给这3只小兔子,用几个圆片代表小兔子?用多少根小棒代表萝卜?现在我们分萝卜,分的时候要把你分的过程表示出来,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每次分给小兔子几个萝卜?分了几次分完的(学生分,教师巡视,有目的的选择学生的分法展示)谁来分一分?学生汇报。
最后每只小兔子分到多少个萝卜?我们帮小猴分好了桃子,给兔子分了萝卜,虽然分的过程不一样,但结果都让他们都很满意,因为他们分的一样多,在数学上我们叫平均分。
现在小熊给小狗分骨头去了,看看有哪些数学信息?3.分骨头师:现在要把这15根骨头要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师:把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生:每只小狗分的同样多?师:你怎么知道必须同样多?生;平均分师:原来从这里看到了关键的词:平均分。
现在我们在小组里面用小棒分一分。
教师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交流,展示不同的分法。
学生分还有谁有不同的分法吗?我特别想让你们也上来分一分,可是这样刚才的过程就没了,我特别想把他分的过程保留下来,有什么方法呢?(画下来)用图画下来。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北师大)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7b6ae60981c758f5f71f67a6.png)
一、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两种: 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二、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除数的运算叫除法。
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除以b等于c四、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五、倍的意义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填空。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二、填上“>”“<”或“=”。
35厘米厘米5米厘米45厘米厘米20厘米米5米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
2. 铅笔盒长是23( )3. 教室宽6( )4. 一棵树高3( )5.小明的身高130( )6. 操场长80(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 口算。
42+9= 43+3= 48+4= 25+3=36-14= 87-77= 33+4= 23+9=18+12= 9+26= 55-44= 33-27=二、 估算一下,并连线。
三、看图写算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一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一分|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08917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c.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一分|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除法的概念和符号;2.学会用分一分法解决问题;3.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教学重点1.除法的概念和符号;2.分一分法。
教学难点1.除法的概念的理解;2.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出示一个题目:“小宝宝有12个糖果,如果每天只能吃1个,那么小宝宝可以吃几天?”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引入新知识老师出示除法符号“÷”,并问学生:“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都有什么符号呢?”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老师继续问道:“那么,除法有什么符号呢?”请学生回答。
“除法的符号是什么?”,老师强调除法符号“÷”并解释表示除法,被除数在被除以的过程中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3. 讲解新知识老师让学生听故事:“小狗家有12只骨头,它想分给4只小狗,每只小狗可以分得几只骨头呢?”请学生回答。
老师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分一分方法介绍了最简单的算法。
会用分一分法解决问题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请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用分一分法解决故事中问题,并回答小狗每只可以分得几只骨头。
4. 做练习现在,请学生们跟着老师来做做练习。
做练习1小华想用2个鸡蛋做蛋糕。
一个鸡蛋可以制作出1/6的蛋糕,那么2个鸡蛋可以制作出多少蛋糕?请学生用分一分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
做练习2有15个水果,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得几个水果?请学生用分一分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
5. 拓展练习拓展练习1暂无拓展练习2暂无课堂总结1.了解了除法的概念和符号;2.学会了分一分法解决问题;3.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作业布置请学生自己做完课本第∫页第∫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期末知识梳理+强化训练(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期末知识梳理+强化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2ee1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3.png)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一、填一填。
1.32÷4=8读作( ),( )是被除数,( )是除数,( )是商。
2.9是3的()倍,9的3倍是()。
3.表示一共有()个萝卜,每()个分为1份,可以分成()份,用除法算式表示是()。
4.有一筐苹果(如右图)。
(1)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2)如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还剩()个。
5.在○里填上“>”“<”或“=”。
36÷4○624÷4○935÷5○75○20÷418÷6○218÷9○4×2二、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在21÷3=7中,7是积。
()2.计算24÷3和24÷6时,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
()3.如图,的个数是的4倍。
()三、下面的分法,是平均分的在括号里画“○”,不是平均分的画“△”。
四、根据下面的乘法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五、收胡萝卜。
(连一连)六、按要求画一画。
1.△的个数是☆的2倍,在横线上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的个数是的3倍,请你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看图列式计算。
□×□=□□÷□=□□÷□=□八、解决问题。
1.小企鹅排队。
(1)每6只排成一队,可以排成几队?(2)平均排成2队,每队有几只小企鹅?2.买东西。
(1)买5把牙刷需要多少元?(2)剪刀的价钱是梳子的几倍?(3)若只买一样东西,怎样买正好用完32元?(4)你还能提出哪些与倍数有关的数学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九、思维冲浪。
美美花店用6枝玫瑰、4枝百合扎一束花,现在花店里有18枝玫瑰、20枝百合,可以扎成几束这样的花?参考答案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一、1.32除以4等于83248 2.327 3.123412÷3=4 4.973 5.><==><二、1.× 2.× 3.×三、○△△四、27÷3=927÷9=336÷4=936÷9=430÷5=630÷6=5五、六、1.△△△△△△△△ 2.七、8×3=2424÷3=824÷8=3八、1.18÷6=3(队)18÷2=9(只)2.(1)5×4=20(元)(2)6÷2=3(3)32÷8=4 买4顶帽子或8支牙刷。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全部课件(共10课时)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全部课件(共10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093c76280eb6294dc886c37.png)
你是怎样分的?
可以4块4块的分。 1 4
4
24
4
34
4
每次分4块,3次
分完,每人分12
块,还剩2块。
还剩 2块。
4
4
4
4
4
4
还可以6块6 块的分。
课堂练习
分一分,填一填。
分了3次,还剩1 本,每班分23本。
学校买来70本图书,平 均分给二年级的3个班。
平均表示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每层放的杯子一样多,每层放 5 个。 5个5个分, 分1次正好 分完。
还可以怎 样分呢?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平均分的意义,把物体分成若干份,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平均分的方法。
可以1个1个的 分,也可以几 个几个的分, 直到分完。
2次分完,每只小兔分到4个萝卜。
用 代替萝卜, 代替小兔分一分。
4根4根的分
无论怎样分,每 只小兔都分到4 根萝卜,分到同 样多。
1次分完,每只小兔分到4个萝卜。 每次分的多些,分的次数就少些。
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狗,每只狗分到几根?
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 求每份是多少,其中的 一份就是一只狗分到的 数量。
或每行站6人,站4行。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每 个几个的分, 直到分完。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求能分成几份。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 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或者画示意图。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7.1分物游戏课件.ppt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7.1分物游戏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e9cadb9a8114431b80dd836.png)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一样多。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7.2220.7.22Wednesday, July 22,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2:29:3012:29:3012:297/22/2020 12:29:30 PM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12时29分30秒下午12时29分12:29:3020.7.22
谢谢观看
第7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1 分物游戏
课件PPT
学习目标
1.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 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 情况,让学生着重理解“平均分”,为 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情景导入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7.2212:29:3012:29Jul-2022-Jul-2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0ca3bc86bec0975f465e2e3.png)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三、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四、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第六单元测量1、长度单位:米(m)和厘米(cm)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187c1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3.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乐学题部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乐学题部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9f542d00912a2161579297a.png)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资料大全一、分一分1、平均分:把物体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的方法: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
平均分的结果就是分得的每一份都相等。
2、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方法:(1)已知物品的总数,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
(2)已知物品的总数,将总数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或者画示意图。
3、对物品进行平均分时,如果物品的数量很多,可以每次多分些,分几次完成,并把分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最后算出结果。
如果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有剩余,那么剩余的个数要少于分的份数。
二、除法1、除法的意义: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一些物品按每份几个平均分,求可以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2、写除法算式时,先写被分的总数,再写要分的份数(或每份的数量),最后写每份的数量(或要分的份数)。
即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读作除以。
12÷2读作12除以2。
三、用乘法口诀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一般情况下,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四、倍的意义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有几个就是几倍。
列式为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2、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算式的结果后面不加单位名称。
3、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一个数×倍数=几倍数。
五、解决问题1、要读懂题意,先确定每份数是多少,也就是1份的量,1份的量也叫标准量。
2、求总数是标准量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标准量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7.1 分一分温故知新【题1】分一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整理和复习(课件)(共26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整理和复习(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6826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8.png)
知识梳理
知识点2: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 诀。用乘法口诀求商比较简便。
知识梳理
知识点2:用乘法口诀求商
20÷5= 4 12÷4= 3 18÷2= 9 16÷8= 2
21÷7= 3 10÷2= 5 36÷9= 4 12÷2= 6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2:用乘法口诀求商
圈一圈,填一填,并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问题, 并尝试解答。 鞋子的价格是手套的多少倍?
24 ÷ 4 = 6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4:解决问题
3个班同时上体育课,每个班分得的球要同样多。这些球应 该怎样分?
12 ÷ 3 = 4(个) 6 ÷ 3 = 2(个)
难点突破
12 ÷ 4 3
4 × 3 12 厘米
18 ÷ 3 6 片
三六十八
24 ÷ 4 6 个
四六二十四
知识梳理
知识点3:“倍”的意义
把一个较小的数量看成一份,另一个较大的数 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知识梳理
猜一猜。
知识点3:“倍”的意义
2 4 6 20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3:“倍”的意义
猜猜我有多大。
12
21
10
36
知识梳理
知识点4:解决问题
4 + 12 + 20 = 36(支)
解析: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及求三个数的和的实际问题。要注意认真审题、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选择正确算法。
归纳总结
小数目物品平均分
分一分与除法 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大数目物品平均分
除法意义和 除法算式
用乘法口 诀求商
北师大版小学2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物游戏+分苹果)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2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物游戏+分苹果)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0adfe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b.png)
课件PPT
学习目标
3.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 识和习惯。
情景导入
课件PPT
探究新知
课件PPT
一个一个地去分
探究新知
课件PPT
探究新知
课件PPT
探究新知
课件PPT
典题精讲
1.每只兔子分几根胡萝卜?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课件PPT
解题思路:
有12根胡萝卜,3只兔子,把12平 均分成3份,每份是4。每只兔子分 得4根胡萝卜。
典题精讲
1.每只兔子分几根胡萝卜?
课件PPT
解答: 每只兔子分得4根胡萝卜。
典题精讲
课件PPT
2.每两个鸡蛋装在一个袋子里,需要 几个袋子?
解题思路:
每两个圈在一起,看可以圈几个圈, 就表示需要几个袋子。
典题精讲
课件PPT
2.每两个鸡蛋装在一个袋子里,需要 几个袋子?
解答: 需要4个袋子。
易错提醒
解题思路:分一分,试一试。
典题精讲
课件PPT
2.把18个 平均分成6 份,每份几个?
解答:每份有3个。
易错提醒
课件PPT
把8根 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
()
(√ )
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
易错提醒
错解分析:
课件PPT
第三幅图虽然是平均分,但 是是平均分成了2份,和题 目中的平均分成4份不一致, 因此错误。
课件PPT
北师大版
二年级 数学 上册
第7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2 分苹果
课件PPT
课件PPT
学习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学会两种方式 进行平均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求每份是多少;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 份,求分成了几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精品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精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9379ed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b.png)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是本册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除法的认识和运用。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编写上,首先是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意义,通过分一分活动,让学生体会除法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过程。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对基本的数学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学习除法时,由于除法是一种全新的运算方式,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适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具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除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一分活动,学生能够体会除法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除法的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过程,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意义;引导发现法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分组合作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分一分与除法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七分一分与除法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67184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4.png)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4.定期给予积极反馈和奖励,以激励学生持续参与数学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如分水果、分糖果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感知除法的含义,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3.实际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数等。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估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进步。
3.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尝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帮助家长分配食物等,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和拓展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精炼、风格清晰。板书分为三个部分:
1.标题区:清晰地书写本节课的主题“七分一分与除法”。
3.学习兴趣:学生对具体形象的数学问题更感兴趣,对抽象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感到困惑。
4.学习习惯: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但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七 分一分与除法 分苹果》_37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七 分一分与除法 分苹果》_37](https://img.taocdn.com/s3/m/22c7cee67f1922791788e819.png)
一、导入生:桔子,香蕉,苹果。
快来数一数看老师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呢?(12个)恩,是的,一共有12个大苹果,你想要吗?(想)么分呢?诶,我看到小朋友们有想法了,那这节课曹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分苹果的问题!(板书:分苹果)你能帮帮老师吗?(能)(出示课件)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能够怎么分?(谁还想说)(你的数学语言用的可真专业,我喜欢你,你都能够当小老师了!)他用到了哪个词?(平均分)要把什么平均分?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堆,每堆要一样多,那也能够说成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
师:谁能像他一样声音洪亮,把这句话再完整的说一遍呢?(你的声音真好听。
)你们听懂了吗?(听懂了)听懂了现在就请你拿出你们的小圆片代替苹果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吧!分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分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开始吧!学生用圆片在课桌上摆,教师巡视指导。
分好了吗?(分好了)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呢?(恩,好的宝贝,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师:还有谁分的过程和他不一样呢?(你的方法也不错)3.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到了那么多的分法,表扬你们!我们刚才是把这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 4)个。
(课件)板书:(除了)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4个师:这些苹果还能够平均分成几份?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生汇报,师出示课件!小结:像这样我们都是把这12个苹果按份数平均分的,结果都是每份分到了几个。
(课件圈一圈)(你们真是会思考的孩子)6.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帮我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曹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仔细听:我想把这12个苹果每袋装4个,我要准备几个袋子呢?(出示课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有的小朋友已经讨论完了。
师:我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他们的想法!(用袋子装一装,一边装一边说)你看懂了吗?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分的!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你们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小结:每袋装4个,那也就是把它每(几个)个装一袋,也能够说成每份都是()个,也能够说成每()个一份的装,直到装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