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篇一:煤矿开采与技术毕业论文摘要煤炭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21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

近年来,随着综采设备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综采设备走向重型化、强力化和自动化,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保证,有力的推动了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采煤技术的革命,目前在神东、晋城等矿区已率先在f=1.5-5的厚煤层中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实现了国内工效最高,吨煤成本最低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煤炭市场的竞争能力。

本文主要观点有: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地质条件和煤炭赋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大采高采煤方法。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技术;目录摘要 (2)1.绪论 (5)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1.1研究目的 (5)1.2.2研究意义 (5)1.2 本文的框架结构 .................................... 6 2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7)2.1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7)2.1.1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7)2.1.2行业主要特点......................................................... (8)2.2、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8)2.2.1资源保障问题......................................................... (8)2.2.2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问题 (9)2.2.3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 (10)2.2.4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11)2.2.5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 (12)3.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 (13)3.1我国大采高技术的应用........................................................... (13)3.2高效综采的快速发展……..................................................... (14)4.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在潞安王庄矿的应用 (16)4.1 王庄煤矿概况......................................................... (17)4.2 工作面巷道布臵及生产系统 (19)4.2.1工作面位臵选择分析 (19)4.2.2工作面巷道布臵......................................................... (20)4.2.3 生产系统......................................................... (23)4.3工作面设备选择......................................................... (26)4.3.1 工作面设备选择......................................................... . (26)4.4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 (34)4.4.1采煤方法......................................................... . (34)4.4.2回采工艺......................................................... . (34)4.4.3工艺说明......................................................... .. (34)4.5大采高自动化综放工作面取得的成篇二: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现状及发展摘要:众所周知,巷道掘进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我国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略论思路:煤炭是黑色的玉石,是工业的食量,是可燃烧的黄金;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传统的开采方法当中,煤矿透水事件不胜枚举,煤矿瓦斯爆炸数见不鲜,矸石堆积破坏生态,地球伤痕累累,环境污染不堪;因此发展绿色开采技术、使之成为今后煤炭开采的主要发展方向迫在眉睫。

绿色煤炭开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煤炭开采的采出率,最主要。

题目:浅析煤矿开采系统中的机械化思路:2001年全国煤炭产量13亿吨,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增至22.6亿吨,每年以2亿吨的速度递增。

我国的煤炭开采业发展十分迅猛,在众多因素之中,煤矿开采机械化情况绝对是煤矿开采中的重中之重。

题目:关于煤矿深部开采的围岩控制研究思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环境发生着不利的变化,给煤矿的安全生产来了极大的隐患。

同时随开采深度增加,岩层压力显著增大、巷道位移量增大、支架损坏严重、巷道返修量剧增,巷道维护变得异常频繁与困难。

该文从深部围岩的岩性变化论述入手,阐述了如何对深部围岩进行有效控制,以保障深部开采的有序进行。

题目:浅谈鲍店煤矿3_下煤快速开采技术思路:近年来,鲍店煤矿根据矿井自身的情况,开始进入3上煤和3下煤配合开采阶段,由于3下煤煤厚仅3m左右,为3上煤的一半左右,如何快速的开采,是矿井能否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的关键。

该文着重从工作面设备的选型、配套、改造及设计加工方面入手,探索出3下煤快速开采的新技术新方法,实现3下煤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题目:煤矿开采区植被退化定量监测与评价思路:本研究以山西太原官地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功能分析(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 LFA)的地表土壤评价与数量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强度干扰区油松林内外灌草植物进行了研究。

煤矿专科毕业论文

煤矿专科毕业论文

煤矿专科毕业论文煤矿专科毕业论文煤矿工程是一个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

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煤矿工程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煤矿工程的背景、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煤矿工程的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煤矿作为一种传统的能源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成为了人们主要的能源选择之一。

然而,由于煤矿开采的特殊性,煤矿工程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煤矿工程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首先,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发生矿难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其次,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尾矿,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此外,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开采方式,很多煤矿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成为了煤矿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解决煤矿工程问题的方案。

首先,安全问题是煤矿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等。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通过改进煤矿开采工艺和技术手段来解决。

例如,可以采用先进的矿井充填技术和尾矿处理技术,减少废弃物和尾矿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煤矿资源的浪费问题可以通过推广煤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来解决。

例如,可以采用煤矸石回收利用技术,将废弃的煤矸石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煤矿专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煤矿专科毕业论文可以从煤矿工程的背景、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煤矿工程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煤矿工程的发展和改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同时,煤矿专科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范文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范文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矿安全问题是制约于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煤矿安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范文一: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研究摘要:基于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的基本概述,分析目前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的现状,提出其发展趋势,旨在加强行业交流,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确保员工生命健康,以利于煤矿企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监控;通信技术0引言煤炭是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约70%。

然而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并且开发条件十分恶劣,接近一半的矿井都是瓦斯矿井,进而增加安全生产煤矿工作的难度,而且近年来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1]。

此外,随着煤矿采掘深度不断加深,高效率、高产量矿井不断涌现,煤矿企业需要更新安全技术。

由于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加上煤矿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很多煤矿企业都采用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是指企业采用机电设备监控煤矿生产中排水、提升、运输等环节及温度、烟雾、风速、瓦斯等参数,并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数据的一种应用系统[2]。

该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统,并且大幅度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1基本概述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已经采用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该系统将数据信息通信、控制与监测、采集信号等功能集中在同一系统中,充分利用板块化的构思来对软件程序、硬件思路进行设计[3]。

监测人员通过该系统可实时观察矿井员工的作业环境有无危险因素,并且分析监测数据信息预测是否会发生煤矿安全事故,有利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确保作业员工的生命健康,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该系统采用特定的芯片作为实时传输数据的工具,并且根据用户需要将历史数据以不同的电路及数据状态显示出来。

系统设计人员采用非常简单的方式连接硬件,不管在多么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该系统都可正常工作,且确保通信数据的质量,正是由于这些优势,该系统得到广大煤矿企业的认可而广泛应用。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姓名:王鹏单位:霍州煤电煤矿开采技术论文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

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

我国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

本文就对煤矿开采技术作了分析.1 采煤方法和工艺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

1。

1 开发“埋深浅、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顶能按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破处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配套技术,研制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又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合理确定后部置输送机能力。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短放煤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产高效。

5。

5m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摘要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平安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平安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平安生产状况,保障广阔煤矿职工的人身平安。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

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

本文主要由两大局部组成,第一局部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

第二局部,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根底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平安监管AbstractColliery accident frequently coming up is a vital difficult problem with which our work of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is faced. To e*plore the cause of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and analyze its reason, we propose som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nstruct our safety work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prevent the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our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guarantee most of miners’ personal security.It is a comple* system engineering for the causes of colliery accident and its prevention job. It contain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correlative with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its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concentrates on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onsider correlative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 one part, we find the law and reasons about five kinds of disastrous accident happening. So we propos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 against all kinds of dangerous condition. In two parts, we research into our coun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ome problems e*isting in the supervisory organization of colliery safety restraining colliery accident, and then we can provide good countermeasure. In three parts, on the base of summarizing colliery disaster and its prevention technology, we further analyze the deep reason of colliery disaster accident. And then we propose ensuring ac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colliery disaster preventing.Key words: Coal Mine Accident, Cause, Preventive Measures, Safety supervision目录摘要IABSTRACT II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问题的提出2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2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32.1瓦斯爆炸原因分析32.2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42.3煤〔岩〕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62.4瓦斯喷出及其预防72.5小结83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93.1煤尘爆炸条件93.2煤尘爆炸的过程93.3煤尘爆炸的特征93.4煤尘爆炸的危害性103.5采取的防范措施103.6小结114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114.1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114.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124.3小结135煤矿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135.1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135.2煤矿水灾事故类型135.3煤矿水灾事故原因145.4矿井水灾防治对策146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156.1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156.2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166.3小结187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187.1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187.2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217.3政策和措施建议25致谢28参考文献291绪论1.1研究背景平安是人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安康和国家财产的根本保障,可以说,平安就是生命,平安就是效益,平安更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1)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论文(1)

摘要:1、详细查明了井田地质构造,发育有5条断层,其中落差最大为20m在井田的西部边界处,其余4条断差在5—8m间,对井田内煤层开采影响不大.2、井田工程地质条件,2号煤层为中等,9+10号煤层为简单.2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9+10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2号煤层不易自燃,9+10号煤层自燃。

无地温、地压异常。

3、井田内可采煤层为2号、9+10号两层。

2号煤层厚0。

47~1。

20m,平均厚0。

95m。

为较稳定煤层,井田内大部可采;9+10号煤层厚4。

14~5.60m,平均厚4。

80m,为稳定煤层,井田内全区可采。

4、2号煤层为特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硫、中热值-高热值贫煤;9+10号煤层为特低灰—中灰、高硫分、中热值-特高热值无烟煤.5、井田内2、9+10号煤层采空区中有积水,且9+10号煤层部分块段为带压开采,突水系数为0。

061MPa/m,存在奥灰水突水危险,2、9+10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第一章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水地庄煤矿位于浮山县城东,与浮山县直线距离6.25Km处的水地庄村东侧、南北两侧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天坛镇管辖.重组后井田东西宽2740m,南北长4000m,面积8。

4763km2。

地理坐标为111°53'55"—111°55'44",北纬35°56'30"—111°58'40".交通位置图1—1-1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矿区内有村庄及矿井工业广场,洗煤厂等工业设施。

区内多为山区荒地和林地,以杂草丛生为主,南、北部山上生长有落叶松树,覆盖率40%左右。

三、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已与浮山供电支公司签订了高压供用电合同。

矿井供电电源采用双回路,一路10kv电源引自浮山110kv 变电站,距离3km,另一路10kv电源引自湾子里35kv变电站,距离7.5km.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所属位置据《山西地质志》井田所处区域构造位置为塔儿—九原山陷隆的中北部之东与郭道——安泽南北向褶带之间的浮山断裂带中。

煤矿安全管理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管理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管理毕业论文推荐文章基本理论的论文范文特辑热度:有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论文热度:与基本理论相关的论文的范文热度: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硕士论文热度:关于武警部队安全管理小论文热度:矿山采矿工作是一项危险性比较大的工作,因此在采矿时,矿山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下文是店铺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煤矿安全管理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煤矿安全管理毕业论文篇1浅谈矿山开采的安全技术管理【摘要】随着采矿事业的大力发展,非煤矿山的开采安全问题也是越来越收到关注,所以关于采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技术研究也就成为了当前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矿山开采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今后采矿生产的安全和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采矿;安全;技术管理一、技术管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想要实现非煤矿山的安全开采,要求我们在管理方面,采用多种管理方式与生产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系,安全的管理贯穿于矿山管理的各个工作之中。

非煤矿山开采管理关系到生产的各个方面,开采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开采管理的复杂,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践中来,自然的渗入到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对非煤矿山开采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对开采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控,形成一个有效地整体,避免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影响到整个开采秩序。

二、采矿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及要求通过上述对我们国家采矿工程现如今的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我们知道采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较为准确地掌握它们。

(一)采矿工程的安全问题我们知道,非煤矿井的开采工作,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决定,本身就存在着顶板塌陷、水灾以及中毒窒息等安全隐患,采矿工作中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和地质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不论哪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发重大的事故,为矿下工作的安全造成威胁。

任何形式的矿产开采都包含大量的安全隐患,只在危险程度上有所差别,所以只有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持续监管,针对具体的问题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切实做好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

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1.1位置1.1.1地面:Ⅲ4305综放工作面东南部为工业广场,西南部为里沟村,北部为柳村砖厂,南部为窑沟村。

1.1.2井下:Ⅲ4305综放工作面东部为Ⅲ2101巷及Ⅲ2102大巷,南部为Ⅲ2303工作面正在回采,西部、北部尚未布置工作面。

1.1.3回采对地面的阻碍:无1.2工作面要素(1)工作面倾斜长:180米。

(中—中)(2)工作面总厚度:4.6—5.2米,平均厚度4.85米(底部机采高为2.8米,放顶煤高度为2.05米)(3)工作面走向长:769.9米。

(中—停)(4)循环进度:0.6米。

(5)煤层倾角:1—10度(平均4度)。

1.3工作面开采程序及所开采煤层层号、采高、循环进度、作业方式和可采储量及日产量、回采率工作面开采程序为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开采煤层为3#煤层,机采采高2.8m,放顶煤厚度为 2.05m,作业方式为正规循环作业,生产班每班进4循环,检修班每班进1循环,日进9循环,循环进度为0.6m。

工业储量932072.2吨,可采储量为792261.4吨,综合回采率为85%。

(1)循环产量:Q=工作面长度×循环进尺×平均高度×煤体容重×综合回采率=L×B×H×Y×r=176.3×0.6× 4.85×1.43×85%=620.41(吨)(2)日产量= Q×日循环数= 620.41×9= 5583.67(吨)(3)月产量= 5583.67×30=167510.22(吨)2采煤工作面地质情形2.1 盖山厚度:252--383米2.2 煤层构造特点:层理、节理、裂隙、夹矸、硬度、倾角、容重等。

本工作面煤层为黑色块状、平坦断口、亮煤为主、半光亮型;煤质为黑色,玻璃光泽,性脆,低硫,发热量较高的优质无烟煤;煤层底板标高615---639米,地面标高891—998米,煤层总厚度4.6—5.2米,工作面煤厚平均4.85米,煤层倾角1—10度(平均4度);普氏硬度系数:一样夹矸为1—3,煤层1—2,直截了当顶2.2—3.9,直截了当底1.2—3;该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固,变异系数为18.3%,可采指数为1.0,煤层容重为1.43t/m3。

采煤专业毕业论文

采煤专业毕业论文

采煤专业毕业论文第一篇:采煤专业毕业论文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04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

(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2.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

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

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

4.行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加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2001年煤炭行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

2002年后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418亿元。

(二)行业主要特点1.煤炭是资源性行业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煤矿的寿命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煤炭储量。

我国大多数煤矿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负担重,经济基础差。

地区条件不一,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行业中十分突出。

2.煤炭是高危行业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工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

我国煤矿95%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

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1/3,90%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条件愈来愈复杂。

3.煤炭是投资高风险行业煤矿开采环节复杂,矿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煤炭市场不确定因素多。

煤矿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前言 (3)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4)第一节井田概况 (4)第二节地质特征 (6)第二章井田开拓 (12)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12)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三节井田开拓 (18)第四节井筒 (29)第五节井底车场及峒室 (32)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39)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39)第二节矿车 (41)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42)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49)第一节采区布置 (49)第二节采煤方法 (52)第三节巷道掘进 (64)第四节移交标准及建井工期 (69)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72)第一节概况 (72)第二节矿井通风 (73)第三节灾害预防 (83)第六章提升通风和压缩空气设备 (87)第一节通风设备 (87)第七章经济部分 (89)第一节劳动定员与劳动生产率 (89)第二节原煤成本佑算 (90)第三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1)前言一、编制设计的依据:1、根据黑龙江省煤田公司一一O队提供的经过上级批准了的《红旗第一勘探区最终精查地质报告》;2、根据学院及采煤部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3、根据《地下采煤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中国矿院采煤教研室1987.8发4、根据下列资料为主要衡量标准:1〉《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部1992年发;2〉《煤炭工业部设计规范》煤炭工业部1978.12发;3〉《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部1979.9发;4〉《矿井建设工程设计概算指标》1978.3发;二、设计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并根据我国急需能源的现状,力争加速开发煤炭资源,支援国家建设。

本设计中力求在生产上安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尽量坚持投资少,见效快的观点,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设计,避免设计标准过高,保守等问题。

按当前的设备制造情况并结合长远规划,尽量采用先进设备,争取达到的效果。

三、本设计的主要特点:这次设计,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中我们都收到了一定效果。

煤矿行业毕业论文

煤矿行业毕业论文

煤矿行业毕业论文煤矿行业毕业论文一、煤矿行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

然而,煤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是煤炭产业普遍存在过剩生产能力和资源浪费的问题,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煤炭资源储量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二是安全生产问题突出,煤矿事故频繁发生,三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煤矿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环保治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化技术、机器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矿行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同时,加强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减少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在环保方面,倡导绿色采矿和清洁燃煤,推广煤气化技术和烟气脱硫技术,减少煤炭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二、煤矿行业的管理模式煤矿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脆弱、高安全所需的行业,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经营的基础和关键。

目前煤矿管理的主要模式是传统的全过程管理和安全控制模式和现代化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传统的全过程管理和安全控制模式主要是以安全生产规程和制度为基础,以过程管控为主,实行预防优先、管理为主的原则。

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管理思路简单,操作便捷,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不能很好地预防和控制事故,安全风险管理不够全面。

现代化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则主要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预防和防控为主,工厂、人员、设备、环境等要素全方位的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这种模式的优点包括管理思路清晰,能够全面地掌控工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实现了全过程管理。

三、煤矿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煤矿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绿色、科技、高效、安全、可持续”。

在绿色方面,将积极推动清洁煤技术的发展,加快煤电产业分拆,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在科技方面,逐步引入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科技,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在高效方面,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在安全方面,加强安全监管,落实主体责任、责任人的责任、加强执法监管和舆论引导;在可持续方面,加强环保治理,推动绿色采矿,建立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新查庄煤矿采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新查庄煤矿采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新查庄煤矿采矿采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以新查庄煤矿为研究对象,对煤矿采矿采煤专业进行毕业设计。

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新查庄煤矿的采矿采煤工作进行分析和优化。

研究成果表明,在新查庄煤矿的采矿采煤工作中,可以采用一些改进措施来提高采矿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矿山设计、系统的安全管理和高效的设备运用等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煤层掘进等问题,为煤炭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新查庄煤矿;采矿采煤;毕业设计;矿山设计;安全管理;设备运用一、引言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煤矿作为煤炭的主要产地和供应基地,必须具备高效、安全的采矿采煤工作。

因此,煤矿采矿采煤专业的毕业设计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了新查庄煤矿的地质条件、煤层性质和采矿采煤方案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还对煤矿采矿采煤专业中涉及的矿山设计、安全管理和设备运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三、新查庄煤矿概况本章节对新查庄煤矿进行了概况介绍,包括地理位置、矿井规模、产煤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煤矿特点的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做好基础。

四、矿山设计基于新查庄煤矿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性质,本章节对新查庄煤矿的矿山设计进行了分析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采矿方法选择、开拓工序规划和井巷布置等手段,提高了采矿效率和安全性。

五、安全管理本章节在研究新查庄煤矿的采煤工作中,对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通过瓦斯抽采、矿井防治和安全设备的运用等措施,提高了采煤作业的安全水平,降低了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六、设备运用在本章节中,对新查庄煤矿的采煤设备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包括煤矿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备配置和科学的维护管理,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七、结论通过对新查庄煤矿的采矿采煤专业进行毕业设计,本研究工作明确了矿山设计、安全管理和设备运用等方面的优化措施。

内蒙古蒙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呼和乌素煤矿勘察毕业论文

内蒙古蒙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呼和乌素煤矿勘察毕业论文

蒙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呼和乌素煤矿勘察毕业论文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井田概况1.1.1 位置与交通蒙发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呼和乌素煤矿位于煤田补连区家塔井田,行政区划属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管辖。

煤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6′58″—110°09′15″;北纬:39°21′20″—39°23′22″。

矿井至乌兰木伦镇约5 km,至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约35km,至鄂尔多斯市(区)70km,鄂尔多斯市至市90km,至呼和浩特市330km,其间均为一级和高速公路连通。

矿井交通便利。

详见交通位置图1-1-1。

图1-1-1 交通位置图1.1.2 地形地貌及水系受井田东部乌兰木伦河及北部呼和乌素沟水系侵蚀作用影响,井田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在1275.8~1126.1m之间,相对高差约149.7m,最低点处于呼和乌素沟乌兰木伦河入口处。

因受毛乌素沙漠影响,地貌多为新月形沙丘。

地表水系主要有乌兰木伦河及其支流呼和乌素沟,乌兰木伦河在附近由北向东,弯曲通过,流向东南,常年有地表迳流,在省境汇入窟野河后注入黄河。

该河为区最大河流,平时水期流量3.13m3/s,最大洪水流量1395m3/s(1989年7月21日),呼和乌素沟是井田北部的主要河流,基本为长年溪流,流向近东西,向东与乌兰木伦河汇合,流量随气候和季节变化很大,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1137m。

1.1.3 气象及地震情况该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属典型的高原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

其特点是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达36.6℃;冬季严寒,最低气温零下29.6℃;平均气温6.2℃。

昼夜温差较大。

年降雨量平均194.7-531.6mm,平均为364.9mm,雨季多集中于七~九月份;年蒸发量2297.4-2833.7mm,平均为2451.3mm,蒸发量明显大于降雨量,是该区气候干燥的主要原因。

采煤专业毕业论文

采煤专业毕业论文

采煤专业毕业论文采煤专业毕业论文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而在能源领域,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化石能源资源,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采煤专业的毕业论文,我将探讨煤炭的开采与利用,以及相关环境保护的问题。

1. 煤炭开采技术与方法煤炭开采是指从地下或露天矿床中取出煤炭资源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主要包括井下开采和露天开采。

井下开采是指通过井筒进入矿井进行开采,主要适用于深埋煤炭资源的开采。

而露天开采则是指在地表直接开采露天矿床中的煤炭资源,适用于煤炭资源较浅的地区。

然而,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

因此,近年来,一些新的煤炭开采技术被提出和应用。

例如,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将煤矿瓦斯转化为能源,减少了对煤炭资源的浪费。

此外,无烟煤开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2. 煤炭利用与能源转型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主要用于发电、热能供应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煤炭的利用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炭利用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主要依赖于燃煤发电和燃煤供暖,但这些方式存在着高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因此,一些新的煤炭利用技术被提出,如煤炭气化技术和煤炭液化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对煤炭利用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正在逐渐替代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来源。

因此,煤炭行业需要积极寻求转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的煤炭开采方法往往伴随着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因此,如何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保护环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环境保护技术被应用于煤炭开采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井田位置和交通条件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惠源焦煤有限公司生产井位于乡宁县城北东8.0km处的胡村境内, 行政区划属管头镇管辖。

地理位置为吕梁山南段东麓,汾河地堑西侧。

地理坐标为:北纬:35°59′57″~36°01′50″东经:110°53′30″~110°55′15″井田东临台(头)—乡(宁)县级公路,通过该公路往西约8km 可达乡宁县城,同时可达临(汾)—乡(宁)干线公路,经该干线公路经襄汾向南东约50km可达大(同)-运(城)高速公路,南同蒲铁路襄汾火车站。

二、地形、地貌及水系井田地处吕梁山脉南端,井田内地形复杂,山高沟深,北部基岩出露良好,南部黄土发育,沟谷内及其两侧间或有基岩分布。

总观井田,沟谷纵横,梁岭绵延,表现为强侵蚀的中低山地貌。

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在井田中北部山脊,高程为1304.8m,最低点在井田东南界处的鄂河床,高程为1010m,最大相对高差294.8m。

本区属黄河流域,鄂河水系,井田内主要河流为鄂河,由井田东南部边界处流过。

井田内其它大小沟谷的季节性水流大都向南汇入鄂河。

鄂河为乡宁县的主要河流,发源于管头镇东北的麦楷峪一带,自北东而南西流经管头镇和乡宁县城南,向西于万宝山村北注入黄河。

鄂河旱季清水流量约0.2m3/s,汛期乡宁水文观测流量为357m3/s,平均75.25m3/s,1934 年洪水曾进入乡宁县城,洪峰水位标高达981.60m,水位升高4m,最高洪峰流量达2454 m3/s(1937年8月)。

三、气象与地震本区为四季分明的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昼夜温差较大,据本县气象站近10年的观测资料:年最低日平均气温-8.7℃,年最高日平均气温10.2℃,年平均气温 9.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4℃,7、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1℃。

年最小降水量为380.6mm,最大为7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508.5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月份。

年平均最小蒸发量1519.6mm,最大为2346.4mm,多年平均1723.7mm,蒸发量为降水量3.39倍。

霜冻期从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为53cm,无霜期150天左右。

本区历史上未发生过Ⅴ级以上的地震,据乡宁县地震台资料,临汾~洪洞大地震曾波及本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乡宁属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的第二组。

第二节矿井地质概况一、地层在井田及附近地段,出露地层有二叠系、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等,此外经钻孔、生产井巷揭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上统等,其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奥陶系中统(O2)据井田中心位置的ZK l02资料,其埋藏深度在340m左右,为区域含煤地层基底,岩性为深灰色厚层泥晶灰岩、黄褐色泥灰岩角砾状灰岩、云泥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等,据区域地层资料其厚度在400m 左右。

(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本溪组在井田范围内无露头分布,据钻孔揭露,底部为透镜状褐铁矿或铁铝质泥岩,下部为铝土岩、铝土质泥岩、含铁铝土岩,上部为灰色铝土质泥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深灰色薄层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砂岩及薄煤层和煤线。

该组底界为奥陶系侵蚀基准面,顶界为K1砂岩之底界。

该组厚15.0-25.0m,平均厚度20m,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井田内没有露头分布,据钻孔资料该组地层底界为K1,砂岩底界,顶界至K7,砂岩底,厚度65.56-83.90m,平均72.46m,根据岩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分为三段:一段:自K1砂岩底至K2灰岩底,厚约21.48-31.85m,平均厚26.64m。

主要岩性为灰黑色、深灰色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粘土质泥岩夹煤线。

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9号、l0号、ll号煤。

底部为灰白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硅质胶结,分选性、磨圆度较好,质地坚硬,风化面常被铁染。

二段:自K2灰岩底至K4灰岩顶,厚为21.93-27.87m,平均厚度24.60m,主要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条带灰岩(K2、K3、K4)夹灰色、灰黄绿色泥岩、钙质泥岩沥青泥岩及薄煤层和煤线,煤层自。

上而下为7号、8号煤,K2、K3灰岩比较稳定,瞄灰岩稳定性差,局部相变为泥质灰岩或砂岩。

三段:自K4灰岩顶至K7砂岩底,厚约l9.15-24.18m,平均厚21.22m,主要岩性为深灰色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石英砂岩薄层及钙质泥岩夹煤层和煤线,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4号、5号、6号煤,下部为灰白色中层中细粒长石砂岩,主要成分为长石,其次为石英,含少量云母,钙质胶结,分选和磨圆度一般,含泥砾、砂岩风化后具疏松,即民砂岩标志层。

(四)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该组地层在地表末见有露头分布,据钻孔及井巷揭露资料,自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一般厚度34.75-45.36m,平均厚度39.94m,为井田重要合煤地层之一,由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砂岩、煤层和煤线等组成。

其中下部有一层灰白色薄~中层中细粒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其次为长石,含云母碎片及大量岩屑等,硅质胶结,分选性及磨园度中等,坚硬,稳定性好,特征明显,习惯称为“中间砂岩”。

底部为灰白色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具大型板状、槽状斜层理,层面上含有大量云母片,粘土质胶结,为与下伏太原组划分界线的标志层。

本组地层特征明显,层位稳定,属内陆沼湖相沉积。

(五)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该地层仅在井田东南部有零星分布,自K8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度79.64-112.07m,平均厚度95.86m左右,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砂岩组成。

下部1~2层煤线,在灰色泥岩中偶见紫色泥岩斑块。

底部一层灰白色中粒石英岩,硅质胶结,分选性和磨园度较好,坚硬、稳定性好,特征明显,层位稳定,是与下伏地层划分界线的标志层。

(六)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该组地层主要出露于井田东南部,自K10。

砂岩底至K l3砂岩底,厚度313.45-331.74m,平均厚度316.58m。

根据岩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分为三段:一段:自K10砂岩底至K ll砂岩底,厚约102.83-110.67m,平均厚105.17m。

岩性为灰绿、杏黄、灰紫色砂质泥岩、石英杂砂岩互层。

底部为灰白色、黄绿色岩屑石英杂砂岩(K10),其底部含砾石、泥砾,斜层理发育。

二段:自K ll砂岩底至K l2砂岩底,厚约70.86-78.75m,平均厚74.83m。

岩性以黄绿、灰绿、杏黄、紫红色泥岩、砂岩为主。

底部为灰绿色中粒岩屑石英杂砂岩,含黑色燧石质砾石及泥岩。

三段:自K l2砂岩底至K l3砂岩底,厚约l30.26-142.32m,平均厚136.58m。

岩性以紫色、暗紫色为主,黄绿色次之的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

底部为灰绿色中粒岩屑石英杂砂岩。

(七)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该组地层主要出露于井田西北部,自标志层K l3,砂岩底面之上,厚度135.8-215.6m,平均厚度178.4m,岩性为砖红、紫红色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夹紫红色、灰白色中粒岩屑石英砂岩,上部泥岩中夹有薄层灰色淡水灰岩。

底部为灰白、灰绿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与下伏地层分界。

(八)第三系上新统(N2)零星分布于井田内大的沟谷中,岩性特征自下而上为半胶结的砾岩、砂砾岩与棕红色粘土互层、深红粘土,厚度0-83m,与下伏基岩呈角度不整合关系。

(九)第四系(Q)广泛分布,包括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与。

下伏基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中更新统(Q2):浅棕红色亚粘土,夹钙质结核层,厚度60-125m。

上更新统(Q3):灰黄色亚粘土为主,厚度l0-20m。

全新统(Q4):砾、砂,次生粘土等现代河床沉积,厚度0-11m。

二、构造由于受区域构造的控制,井田尤其是周边构造较为复杂,褶皱、断裂均较发育,主要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其次为北西向。

因褶皱、断裂的影响,使地层沿走向,倾向均具幅度不等的起伏,形成规模不同的褶皱,使地层产状变化较大,但总体倾向为北西向,倾角4°-25°,最大可达30°左右。

1、褶皱井田发育的褶皱主要为波状起伏褶皱,而紧邻井田而且对井田内地层、煤层影响较大的褶皱有:Z1:向斜(陈家沟向斜):该向斜出现于井田西北界外附近,规模较大,轴面走向呈北东向,延长约3.0千米,倾向南东,倾角60°左右,两翼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第三段及石千峰组,地层倾角l5°-24°,南东翼陡,北西翼缓。

据生产巷道揭露,该向斜对煤层影响较大,在接近轴部地带,煤层变薄。

Z1:背斜:位于井田南角边缘,轴面走呈向北西,延长约500-600m,其一部分在井田之外,倾向南东,倾角60。

左右,两翼不对称,西北翼陡,东南翼缓。

出露地层为下石盒子组,倾角l0°-20°间。

2、断层井田及其附近断裂构造比较发育,虽然规模相对较大的断层均位于井田边缘或界外附近,但对煤层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F1断层:出现于井田西南部边缘,走向北西,其两端均延伸出井田之外。

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70°,断距l00m左右,为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

据生产巷道揭露,该断层对煤层影响较大。

在其影响范围内煤层急剧变薄,l号煤层煤厚度由近2.0m,渐变为0.45-0.60m,使其失去了开采价值;2号煤层也有变薄的趋势,由于其厚度较大,而且稳定性也好于1号煤层,使之未至不可采程度。

F2断层:位于井田东南界中段西部。

走向北西,长约600m,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60°,断距l0m左右,为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

该断层由于规模小,对煤层影响不大。

F3断层:位于井田东南界之外,走向北东,长约2000m,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55°,断距30m,为上盘相对下降的正断层。

由于断层位于井田之外,无工程控制,对煤层影响情况不明。

其余断层(F4、F5等),因规模相对不大,而且又位于井田之外,故不一一描述。

综上所述,依据(DZ/T0215-2002)《煤、泥炭勘查规范》附录D构造类型划分原则,井田构造类型应属中等类型。

三、煤层和煤质(一)、煤层(一)含煤性井田内含煤地层自新至老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中统本溪组,平均总厚度132.40m,共含12层煤,平均总厚度9,94m,含煤系数7.51%;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 5.91m;可采系数4.46%。

1、本溪组。

井田内本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度20m,含薄煤层1层,编号12号煤层,不稳定,一般厚度0.50m左右,含煤系数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