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备案表
中国社科院非全日制博士生招生简章

我国社科院非全日制博士生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我国社会科学院非全日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下简称“我国社科院”)按学科领域分别设立了经济、法学、管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七个学科门类,涵盖了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具体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详情请参见我国社科院冠方全球信息站发布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计划我国社科院非全日制博士招生计划根据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学科领域发展需求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等因素确定,具体招生计划数量以我国社科院冠方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根据不同学科门类的需要,学科门类所设定的招生计划也有所不同。
招生计划的分配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具体招生计划数量如下:1. 经济学:招生计划20人2. 法学:招生计划15人3. 管理学:招生计划18人4. 哲学:招生计划10人5. 政治学:招生计划12人6. 社会学:招生计划15人7. 国际关系:招生计划10人(以上招生计划为参考,具体以冠方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三、招生条件1. 学历要求:申请人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硕士学位。
2. 芳龄限制:芳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申请人必须是在职人员,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
3. 工作经历:申请人必须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或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在职时间不少于三年。
4. 政治条件:申请人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无违法违纪记录。
四、招生程序1. 网上报名:申请人需登入我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凡符合招生条件的申请人,均可通过网上报名。
2. 考试环节:招生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包括政治理论、外语、综合素质考试。
面试主要对申请人进行专业素质和学术能力的考察。
3. 录取及注册:录取名单将由我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发布,被录取者需按照规定时间到我国社科院进行注册手续办理。
五、学费及奖学金1. 学费:我国社科院非全日制博士学费标准为每学年0元人民币。
2. 奖学金:我国社科院将设立专项奖学金资助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类别有:国家奖学金、院长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一、培养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019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年的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单位代码为“14596”,报考点代码为“1172”。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所有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 ,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工作管理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工作管理办法(暂行,2019年4月修订)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培养目标第一条研究生硕博连读是指从我校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中选拔出具备硕博连读培养条件的学生,完成硕士生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学分且成绩优秀,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被确定为博士研究生继续进行培养的一种培养模式。
第二条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在其所攻读的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章培养单位第三条凡试行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学系,需具备较为完整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经验;原则上应完整培养一届博士生;至少有3名以上在岗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完整的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训练的系统性和课程水平的高标准;具备硕博连读研究生进行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和科研训练等基本条件。
第四条凡计划开展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学科专业,经所在教学系向研究生院申请,经审核批准,方可进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
第三章培养对象第五条被确定作为硕博连读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当年招收博士研究生人数的10%。
第六条培养对象为经批准进行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博士点招收的本校学术型大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生暂不采取硕博连读方式选拔博士生。
硕士生在读期间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已从事过一定科研活动,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科研潜力;身体健康。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原则上不得申请:(一)在职培养、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二)同等学力;(三)提前毕业的;(四)跨一级学科专业申报的;(五)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坚持学习的;(六)受过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的。
第四章申请与考核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单位采取学生个人申请,导师推荐,专家评审,所在教学系考核的办法进行选拔,并将硕博连读研究生初选结果报研究生院审核。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运筹学与控制论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
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16数学分析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五、中国科学院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复试原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2008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名单(按一级学科排列)

园艺学
草坪资源与利用
沈阳农业大学
畜牧学
畜产品安全与环境控制
扬州大学
林学
森林游憩与公园管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经济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木基因组学
东北林业大学
基础医学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浙江大学
临床医学
感染病学
中国医科大学
全科医学
山东大学
重症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微创外科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输血医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理医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养生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康复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全科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肿瘤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药学
免疫药物学
山东大学
军队指挥学
信息化作战学
空军工程大学
空天作战实验学
空军工程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装备安全科学与工程
市场营销学
厦门大学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暨南大学
知识产权管理
厦门大学
物流管理
武汉大学
国际商务
西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
非传统安全管理
浙江大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
可持续发展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古籍整理与保护
武汉大学
物流工程
山东大学
空天防御系统与工程
空军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登记表硕士

研究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登记表
学生姓名学号
学位类别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入学年月
研究所(院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制
填表说明
1.本表内容须真实、完整、准确。
2.“学位类别”名称:学术型学位填写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理学博士、工学
博士、农学博士、医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哲学硕士、经济学硕士、法学硕士、教育学硕士、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工学硕士、农学硕士、医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等。
专业学位填写工程博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应用统计硕士、翻译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药学硕士等。
3.“学科专业”名称填写:学术型学位填写“二级学科”全称;专业学位填写“培
养领域”全称。
4.本表如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记录表
研究所(院系):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研究所(院系):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研究所(院系):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研究所(院系):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研究所(院系):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研究所(院系):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记录表
研究所(院系):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汇总表
第9页,共9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及信息发布2023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480余人。
具体各学院、专业、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3年1月底公布)。
考生可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网查询有关信息和通知公告。
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登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网-博士招生栏目-202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信息查看2023年该计划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等信息。
二、选拔模式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招生的招考方式有:“申请-考核”制、统一入学考试、硕博连读(仅面向本校硕士生)、本科直博生(已于接收推免生考试中完成)等招生模式。
各学院、学科具体招考方式请参见招生专业目录。
三、报考条件◆ 报考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②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2023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③ 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到2023年9月1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名),特殊行业、特殊岗位具有相当学术研究成果的可向学校招生办提交申请。
④ 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⑤ 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应届生须在2023年9月1日前取得认证证书并于入学报到时提交)。
【免费下载】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

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报告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位类别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研究所(院系)填表日期中国科学院大学制填表说明1.本表内容须真实、完整、准确。
2.“学位类别”名称:学术型学位填写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理学博士、工学博士、农学博士、医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哲学硕士、经济学硕士、法学硕士、教育学硕士、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工学硕士、农学硕士、医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等;专业学位填写工程博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应用统计硕士、翻译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药学硕士等。
3. “学科专业”名称:学术型学位填写“二级学科”全称;专业学位填写“培养领域”全称。
4.本表如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课程学习情况学位课程名称(如补考用*号注明)学分成绩考试时间非学位课程名称(如补考用*号注明)学分成绩考试时间学位课合计学分课程学习总学分注:此项信息由教务系统生成,无需手工录入。
报告题目课题来源□973、863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外资项目□学校自选项目□国防项目□非立项□其他课题性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其它与导师研究课题的关系□是导师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与导师研究课题无关中期报告摘要个人小结(对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学习态度等综合小结)导师意见(对研究生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学习态度等综合评价)导师签字:年月日中期考核时间中期考核地点考核记录:记录人:年月日考核小组成员姓名职称/职务单位签字中期考核小组意见考核结果☐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考核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研究所(院系)意见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年月日。
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一览表

研究生专业目录(学硕+专硕)01 哲学0101 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2 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020204 金融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0251 金融★0252 应用统计★0253 税务★0254 国际商务★0255 保险★0256 资产评估★0257 审计★0270 统计学03 法学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9 国际法学030110 军事法学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030304 民俗学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6 公安学0351 法律★035101 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2 法律硕士(法学)0352 社会工作★0353 警务★04 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0103 教育史040104 比较教育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040107 成人教育学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9 特殊教育学040110 教育技术学040111 教育法学0402 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403 体育学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0451 教育★045101 教育管理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045115 小学教育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045118 学前教育045119 特殊教育0452 体育★045201 体育教学045202 运动训练045203 竞赛组织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0453 汉语国际教育★0454 应用心理★05 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3 新闻传播学050301 新闻学050302 传播学0551 翻译★055101 英语笔译055102 英语口译055103 俄语笔译055104 俄语口译055105 日语笔译055106 日语口译055107 法语笔译055108 法语口译055109 德语笔译055110 德语口译055111 朝鲜语笔译055112 朝鲜语口译0552 新闻与传播★0553 出版★06 历史学0601 考古学0602 中国史0603 世界史0651 文物与博物馆★07 理学0701 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070208 无线电物理0703 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070304 物理化学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表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
说明
1. 《2012 年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以下简称“代码册”)是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并参照2000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旧目录”)编制的。
2. “代码册”编制的原则: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全部使用“新目录”中代码和名称;二级学科使用“旧目录”中的代码和名称;“新目录”中新增加的一级学科全国不统一设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可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3. 本“代码册”对“新目录”中可授予不同学科门类学位的一级学科,在相应学科门类中分别编制了学科代码(第3 位为“ 7 ”或“ 8 ”)。
4. 本“代码册”中学科名称后括号内四位(六位)数字为该学科在“新目录”中原一级(二级)学科代码
5. 各有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招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代码的规则是:二级学科代码的前四位与该二级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代码相同,后两位从“20”开始依次排序。
6. 附《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 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二)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在境外获得的学位应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三)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四)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五)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院的规定;(六)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七)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八)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三、报名报名分两个阶段进行,考生必须完成两个阶段的报名程序,报名方有效。
(一) 第一阶段:现场报名。
1.报名时间:2010年12月4至2010年12月10日(周六、周日不休息)。
2.报名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
3.报名程序:考生首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务处交纳报名考试费200元(恕不退款),凭财务处开具的凭条到招生办办理信息登录,并领取报考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一份;《专家推荐书》两份)。
4.外地考生如果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到现场报名,可选择由他人到现场代报名。
(二)第二阶段:网上报名。
考生在完成现场报名之后,还须进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0年12月4日至12月23日。
请考生于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凡不在规定时间进行的网上报名,一律无效。
2.网上报名流程:(1)考生登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页(),点选导航条中的“招生信息”,进入后点选左侧“网上报名”中的“博士报名”。
中国社科院2024年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社科院2024年博士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中国社科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旨在选拔具有较高学术素质和科研潜力的优秀毕业生,以培养具备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术研究和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专业主要涵盖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人文学、管理学、世界历史等相关领域。
二、招生计划中国社科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将根据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科研需求及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综合考虑,根据相关专业的发展需求、资源配置和培养能力等因素确定。
具体的招生计划将在招生简章发布时公布于官方网站。
三、招生条件1.国内应聘者:(1)拥有硕士学位,或预计于2024年7月正式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的研究生;(2)具备良好的学术态度和科研能力;(3)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达到规定的最低分数线。
2.港澳台及外籍应聘者:(1)拥有硕士学位,或预计于2024年7月正式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的研究生;(2)具备较好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学业;(3)通过中国社科院统一组织的面试,以及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达到规定的最低分数线。
四、报名及录取流程1.报名阶段:(1)报名时间:具体时间将在招生简章发布时公布;(2)报名方式:应聘者需按照招生简章要求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网络报名。
2.初试阶段:(1)初试时间:具体时间将在招生简章发布时公布。
(2)初试科目:考核应聘者的基本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基础知识、外语水平、综合分析能力等。
(3)初试形式:采取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论述题等。
3.复试阶段:(1)复试科目:根据应聘者所报考的专业,复试科目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学术研究能力、对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规划等内容。
(2)复试形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面试、答辩、小论文等形式进行。
4.录取结果:(1)根据应聘者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学术背景和发表论文的情况,综合评定录取名单。
(2)录取结果将按照招生简章要求的时间进行公示。
社科院博士招生简章

社科院博士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及计划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决定,今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共计20个学科门类。
具体招生计划将根据学科需求情况确定,将在招生简章中公布。
二、招生条件1.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学术表现优秀;2.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研究能力;3.具备良好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精神;4.满足报考专业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报名方式及流程1.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1日至9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2.报名方式:报名需要通过社科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在线报名,无需纸质材料;3.报名流程:–注册账号:进入社科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注册账号”按钮,根据提示完成注册;–填写个人信息:登录账号后,点击“填写个人信息”按钮,根据页面要求填写相关信息;–选择报考专业:在填写个人信息完成后,点击“选择报考专业”按钮,在弹出的专业列表中选择想要报考的专业;–缴纳报名费:报名完成后,需要按照要求缴纳报名费;–打印报名表:缴纳报名费成功后,进入个人信息页面,点击“打印报名表”按钮,按要求打印报名表。
四、复试及录取方式1.复试方式:根据报考专业的不同,复试方式分为笔试和面试。
具体复试方式将在招生简章中详细说明;2.复试内容: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学术素质面试和专业基础知识考试;3.录取方式:根据考生综合素质和复试成绩综合评价确定录取名单。
五、奖学金及学费社科院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享有各类奖学金待遇,包括国家奖学金、校内奖学金等。
奖学金评选将根据学术成绩、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因素综合评定。
博士研究生学费将根据学校政策执行,并且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还可以获得免学费资格,具体情况将在录取后通知。
六、注意事项1.报名时请务必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如发现填写内容有误或虚假,将取消其报考资格;2.报名费缴纳后,概不退还;3.候选人需要保持电话和邮箱畅通,以便及时接收相关通知;4.入学前需要提交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录取。
教育部关于编制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 教学司〔2009〕22号】

行什么丰胸产品效果好丰胸效果如何收集整理关于编制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教学司…2009‟22号各省级高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10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特别是要加大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各招生单位要按照“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统筹安排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各项工作,并做好专业目录编制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生计划安排经商我部发展规划司,2010年全国硕士生招生总规模在编制专业目录时按46.5万名安排,与去年持平。
各招生单位在编制专业目录时,招生规模原则上先按2009年前期下达规模数和后期新增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录取数之和安排(专业学位实际录取数超过计划的按计划数安排),其中2009年后期新增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以及2009年前期计划中招收专业学位的计划数仍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同时各招生单位要从以往安排的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到10%的比例行什么丰胸产品效果好丰胸效果如何收集整理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
二、招生学科、专业和专业学位类别设臵(一)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1.招生单位招生目录中公布的学科、专业必须是本单位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或备案的硕士学位授权点。
2.招生专业目录中使用的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应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启用†招收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名称代码册‡的通知‣(教学司…2006‟20号)要求,对不同学科门类下相同的学科、专业,招生单位的同一院(系、所)只能使用与该学科、专业名称相对应的一个专业代码。
上述代码册中的工商管理硕士(120280)、法律硕士(030180)、软件工程硕士(081280)、建筑学硕士(081380)、教育硕士(040180)以及后增的公共管理硕士(12048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50180)等专业学位代码2010年起不再使用。
中国社科院博士生招生简章2024

我国社科院博士生招生简章2024一、概述我国社会科学院是我国著名的研究机构之一,拥有优质的师资力量和雄厚的学术资源。
作为博士生招生的重要单位之一,我国社科院一直以来都对博士生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为了让广大有志于社科研究的学子更好地了解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特制定本简章,以便详细介绍2024年我国社科院博士生招生工作的相关内容。
二、招生计划本次招生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招生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人口学、文化硏究、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等。
2. 招生名额: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需求,制定相应的招生计划,名额以具体通知为准。
3. 招生要求:报考学生应具有相关专业学士或硕士学位,并对所报考的研究方向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和浓厚的兴趣。
对于报考硏究方向相对特殊的专业,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要求,具体内容可在学校全球信息站查看。
三、招生程序1. 报名资格审查:学校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学生将被允许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2. 全国统一考试:学校将结合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组织考生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考试成绩将作为初试成绩,占博士生招生总成绩的50。
3. 复试:考生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将参加复试。
复试将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通过考试的学生即为最终录取的博士生,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4. 录取:学校将根据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评定,择优录取学生并发布录取名单。
四、申请材料学生申请博士生需准备的材料包括:1. 《我国社科院博士生入学申请表》(学校全球信息站下载)、个人简历;2. 学士和硕士学位证书、学位证明;3. 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推荐信;4. 个人学术和科研成果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奖学金和待遇我国社科院为博士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具体奖学金资助情况将由学校另行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录取的博士生们将享受学校提供的优质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评台和学术氛围,以期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章)年月日
招生与就业处(招生办公室)审核意见:
审核人:
(公章)年月日
学位办公室审核意见:
审核人:
(公章)年月日Biblioteka XX大学研究生院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备案表
(加盖院系公章)年月日
院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批准时间
年月
授予学位级别(√)
博士
硕士
*该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的主要条件(简述要点,含是否有导师及培养方案)
教务处审核意见(硕导简况表、培养方案各留存一份):
审核人:
(公章)年月日
研究生工作处审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