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磐石市三棚中学七年级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案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案

初中美术莫高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学会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分析其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学会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

教学难点:分析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敦煌莫高窟的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之一,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如佛教的传入、石窟的兴建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讲解其艺术特点,如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等。

3. 教师通过PPT展示敦煌莫高窟的代表作品,如《九色鹿》、《飞天》等,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价值。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在哪里?它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敦煌莫高窟在我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发放彩泥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或彩塑。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其艺术特点和价值,通过讨论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

《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2. 学科领域:历史与文化3. 教学年级:七年级4.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

学习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主要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掌握敦煌莫高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

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变迁。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欣赏能力。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文化价值。

2. 难点: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艺术风格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文化价值。

观察分析法:让学生观察壁画和彩塑图片,分析其艺术特点。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2. 教学手段:图片展示: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图片。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变迁。

投影仪:播放有关敦煌莫高窟的纪录片或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讲授新课:详细讲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主要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3. 课堂互动:学生观看纪录片或教学视频,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变迁。

小组讨论:探讨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分享讨论成果。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5. 板书设计:敦煌莫高窟地理位置: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历史背景:始建于前秦时期,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朝代的兴建和维修。

《莫高窟》教学教案

《莫高窟》教学教案

《莫高窟》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莫高窟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分析。

2. 如何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莫高窟的图片、介绍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莫高窟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莫高窟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PPT资料,自主学习莫高窟的相关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学生记录学习心得,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补充。

四、艺术欣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分析其艺术特色。

2. 学生谈谈对敦煌壁画的欣赏感受,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敦煌壁画创作,可以选择壁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描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艺术欣赏和实践环节,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敦煌壁画创作,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今后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莫高窟在我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课敦煌莫高窟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二课敦煌莫高窟

课时计划授课日期:年月日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是美术,美术包括那些范围,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美术?生:美术就是创造美的技术。

师:好,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那么美术包括了那些范围呢?生: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美容美发设计、工业设计、实用设计、包装设计等等。

(二)新课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二页,看看敦煌莫高窟下面的小字,红色的小字写的什么?生:自学。

师:这节课主要是同学们自学,老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讲解。

现在同学们认真的看一下第一小节,看看敦煌莫高窟经历了多少年,现存的洞窟有多少个?同学们认真的看,等一下老师要提问。

(2分钟)阅读师:同学们看完了没有,看完的请举一下手,老师看看有多少人看完了,好,都看完了,现在开始提问,敦煌莫高窟一共经历了多少年?生:一千多年师:现存的洞窟有多少个?生:325个师:那一年被列为世界保护遗产生:1987年师,好,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敦煌莫高窟自秦朝开始以来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现存洞窟有735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也是世界古代艺术的宝库。

以上内容同学们要了解一下,作为中国人,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要有一定的认识,以免贻笑大方。

下面我们来说说什么是石窟艺术,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页左下角的文字和图片,(2分钟)阅读师:现在我请个同学来说说石窟艺术主要包括那三种类型?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好,这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石窟艺术主要包括建筑、雕塑、壁画。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由西域传入我国的,所以同学们看到的石窟艺术都是与佛教有关的,那位同学来说说,除了敦煌莫高窟以外,还有哪里有石窟艺术?生:还有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对,那么什么是石窟呢?它主要的用途是什么呢?其实石窟就和同学们所在的教室一样,都是用于学习的场所,只是教室是同学们学习科学文化的地方,而石窟是和尚学习佛教文化的地方。

美术七年级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案

美术七年级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一、导入(5分钟)师:播放动画片《九色鹿》故事片段,请大家思考本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故事出自哪里?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出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师:同学们对敦煌壁画有了解吗?生:(小组讨论)师:(小结)敦煌壁画在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今天我们走进莫高窟的世界来了解一下。

二、教授新课(15分钟)(一)敦煌概述师:1、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峡、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及周围一些庙等石窟群。

其中莫高窟不仅是敦煌石窟的主体,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因此,一般提到“敦煌石窟”既专指莫高窟。

2、敦煌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唐时代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连结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

在东西文化不断交融过程中,产生了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一批佛教石窟。

3、敦煌莫高窟选址条件由于敦煌石窟开凿于砾岩之上,石质很差,不适宜直接雕刻佛像。

聪明的古代匠师便在开凿好的洞窟壁上,因地制宜地采用壁画和雕塑彩绘两种艺术手段,创造出瑰丽多姿的艺术品,被世人称为佛教艺术的殿堂。

生:认真听讲并浏览幻灯片(二)泥塑师:课件浏览介绍: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敦煌石窟的艺术风格也各具特点。

观察泥塑图片,分别出现了哪些人物?生:佛(温和慈祥、智慧庄严、不可亵渎)菩萨(端庄温和)、弟子(阿难清秀年轻、迦叶饱经沧桑)、天王力士(身穿盔甲勇猛威武)(讨论并解决)师:唐代泥塑特点:造型写实、面容丰满、慈祥亲切、身姿优美、衣纹舒展,具有现实主义精神,体现世俗化特点。

(小结)通过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彩绘泥塑造像和色彩绚丽、生动自然的精美壁画,我们可以感受到敦煌石窟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三)彩绘师: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最大的亮点--飞天壁画,她们位于画面的什。

美术教案敦煌莫高窟

美术教案敦煌莫高窟

美术教案敦煌莫高窟教案标题:美术教案-敦煌莫高窟教案目标:1. 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敦煌莫高窟中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敦煌莫高窟的概念,向学生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作品。

2. 向学生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其建造的时代、地理位置和意义。

探究:3.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敦煌莫高窟中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例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人物形象等。

4.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敦煌莫高窟中的艺术作品,尝试解读其中的寓意和主题。

实践:5.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敦煌莫高窟作品进行模仿或创作。

6.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可以使用绘画、雕塑、手工等形式。

分享与评价:7.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想法。

8.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的艺术交流和合作。

总结:9. 结合学生的作品和讨论,总结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10. 引导学生思考敦煌莫高窟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和意义。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运用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3. 评估学生在分享和评价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对他人作品的理解和提出的建议。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敦煌莫高窟或相关的艺术展览。

2. 继续探究其他中国古代艺术形式,如唐卡、青铜器等,与敦煌莫高窟进行比较和对比。

3.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撰写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研究报告或展示。

以上是一个针对美术教案-敦煌莫高窟的简要教案撰写示例,您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敦煌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

敦煌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

教案:敦煌莫高窟课程类型:美术欣赏课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敦煌壁画和彩塑,了解其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谁能介绍一下敦煌莫高窟?”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二、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出示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壁画和彩塑有什么特点?它们美在哪里?”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敦煌艺术的特点。

三、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讲解壁画和彩塑的创作年代及特点。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深入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实践与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敦煌壁画的线稿,引导学生进行临摹练习,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

2. 学生临摹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觉得敦煌莫高窟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敦煌莫高窟在我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出示其他石窟艺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了解不同石窟艺术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深入了解石窟艺术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七年级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doc

七年级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doc

吉林省磐石市三棚中学七年级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课型欣赏评述课时 1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讲授新知精深。

1、教师演示课件第 257 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

(放课件 [ 昔日繁华 ]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 [ 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例如:彩塑年代图片总结)北凉第 275 窟交脚弥勒隋第 419 窟菩萨阿难像唐第 158 窟涅盘像壁画佛传故事第 329 窟乘象入胎本生故事第 257 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因缘故事1~2 幅。

艺术特征(学生第 285 窟五百强盗成佛经变故事第 148 窟弥勒下生第 217 窟观无量寿佛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

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

《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

《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

《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激发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敦煌莫高窟的位置、形成原因及历史变迁。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壮丽景观。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背景信息。

学生观看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情况。

学生提问质量:评估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章: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2.1 教学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包括壁画、佛像等。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重点讲解壁画和佛像的特点。

分析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和影响。

教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图片,进行讲解。

学生观察并讨论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看法。

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情况。

学生提问质量:评估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章:敦煌莫高窟的历史价值3.1 教学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在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等方面的价值。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3.2 教学内容介绍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讲解敦煌莫高窟在各个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价值,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要信息。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敦煌莫高窟历史价值的看法。

3.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情况。

学生提问质量:评估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章: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了解敦煌莫高窟目前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敦煌莫高窟目前面临的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威胁。

讲解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措施和传承工作。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

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

莫高窟初中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背景和历史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 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教学难点:1.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征的认知。

2. 学生对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敦煌莫高窟的介绍、艺术作品展示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笔,用于记录和绘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二、欣赏敦煌莫高窟艺术作品(15分钟)1. 教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敦煌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三、分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征(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敦煌壁画和彩塑的艺术特征,如线条、色彩、造型等。

2.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四、学生创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对敦煌艺术的欣赏和分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创作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搜索更多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了解更多的传统艺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分析敦煌艺术特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创作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敦煌艺术特点进行创作,培养了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七年级美术上册《敦煌莫高窟》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敦煌莫高窟》教案、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某一特点或题材进行讨论。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壁画的审美特征,总结各自的观点。
3.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悟。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审美素养。
4.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让他们尝试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题材进行创作实践。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解、展示、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敦煌莫高窟壁画展览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欣赏,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3.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作品分析、创作分享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1.要求学生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2.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3.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品中。
4.组织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4.布置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敦煌莫高窟艺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主要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简短介绍,不少于300字。
2.结合课堂所学,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审美风格,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壁画作品进行赏析,撰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赏析文章。

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敦煌莫高窟

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敦煌莫高窟

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敦煌莫高窟第一篇: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敦煌莫高窟第一课书库艺术的宝库一、教材分析:敦煌莫高窟艺术是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重视我国的石窟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既要为拥有这些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而骄傲和自豪,更要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去了解和学习艺术经典,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为今后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文及观赏,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以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

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的欣赏,引申到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通过了解现状和遭受掠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二、名词解释敦煌: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

敦煌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明显的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敦煌莫高窟》教案

《敦煌莫高窟》教案

《敦煌莫高窟》教案
敦煌莫高窟教案
目标
- 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研究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
- 欣赏敦煌莫高窟中的精美壁画和雕塑
-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活动安排
1. 导入:
- 通过展示图片或短视频引起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研究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 学生讨论敦煌莫高窟对丝绸之路的影响以及其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3. 研究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
- 学生观看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图片,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 学生研究敦煌莫高窟中使用的绘画技法和雕塑技法,并进行实践。

4. 欣赏敦煌莫高窟中的精美壁画和雕塑:
- 学生观看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图片或视频,并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

- 学生试图描述壁画和雕塑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故事,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5. 跨文化交流:
-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敦煌莫高窟的主题进行研究和展示。

- 学生使用敦煌莫高窟的艺术元素创作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学资源
- 图片或短视频展示敦煌莫高窟
- 相关资料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
评估方式
- 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 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分析能力
- 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精美壁画和雕塑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本学期,我任七年级美术课,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新生,有许多的不适应,但也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课充满了热情,上课精神状态也很好,态度也较为认真,但毕竟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易兴奋,也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

灿烂辉煌的莫高窟艺术似乎离本地学生的实际太远,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去繁就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莫高窟艺术,了解莫高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彩塑和壁画进行赏析.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敦煌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对我国的石窟艺术有初步了解。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莫高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怎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2.教学难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的分析及对其艺术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月牙泉》,并展示月牙泉的风景摄影作品。

从而引出神秘而令人心神向往的地方——敦煌莫高窟。

(音乐和画面的结合渲染了情境,使学生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入学习状态做了很好得铺垫。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简要了解敦煌莫高窟1.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大致位置。

(学生查找地图册,大致了解莫高窟的地里位置。

)2.展示莫高窟的外景图片。

(初步感受莫高窟的神奇)。

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宝库?4.学生自学探究: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及课本上的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初步了解了莫高窟的艺术成就。

)5.敦煌石窟的兴建与佛教的传入。

(由传说故事引出敦煌石窟的兴建及佛教的传入。

)6.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结合课本,引导学生了解敦煌石窟是一门怎样的艺术?活动二:初步感受敦煌石窟的壁画,彩塑。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莫高窟颠沛流离的历史,知道莫高窟的现状及破坏情况,认识到敦煌元素在生活中的运用及重要性。

2、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培养学生较高的艺术修养能力。

3、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壁画破坏情况、敦煌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保护传承与创新)。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感悟。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敦煌元素绘画、敦煌元素产品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华夏文明,悠悠千年,可若想找一个地方能“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那这个地方一定是敦煌!鸣沙山下,宕泉河边,跨越千年的莫高窟静静伫立。

引出课题——《敦煌莫高窟》讲授新知:一、莫高窟颠沛流离的历史1、(PPT播放莫高窟颠沛流离的历史)简单介绍莫高窟被掠夺历史(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无数次上级汇报,没有得到回应、莫高窟一步一步被掠夺,文物一次又一次被迫离开中国、早期被掠夺莫高窟残破不堪、一代又一代敦煌人坚守,扎根大漠、莫高窟被保护)2、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情况(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最密,而藏于中国的则是最散最乱的)二、我想给你的保护是还你最美好的样子历经千年,它饱经风霜,它已容颜尽毁,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铭记这段历史,保护好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一起传播、延续敦煌文化1、了解莫高窟壁画破坏情况(人为破坏、自然破坏)2、针对破坏情况结合现代技术开发的数字敦煌网站,带领同学们进入“数字敦煌”网站,在线360度探索洞窟,感受洞窟的震撼。

三、传承与创新(敦煌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敦煌文化千年不朽,直到今天,生活中随处都有敦煌元素的存在1、展示敦煌元素妆容的2、随着音乐节奏欣赏一场盛大的敦煌元素服装秀3、展示敦煌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各种敦煌元素产品、敦煌舞蹈课间操、丹巴中学敦煌舞蹈文艺汇演)从而得出:艺术源于生活,要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四、巩固与提升(升华)播放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坚守,扎根大漠图片,莫高精神图片……号召青年勇担使命,传播敦煌文化。

《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

《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

《敦煌莫高窟》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能够识别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基本形式和题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

教学难点: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基本形式和题材。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提问:“你们对敦煌莫高窟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二、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10分钟)1. 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包括敦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敦煌莫高窟的建立过程。

2. 提问:“敦煌莫高窟为什么会成为佛教艺术的宝库?”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欣赏敦煌壁画和彩塑(10分钟)1. 展示敦煌壁画和彩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分析敦煌壁画和彩塑的艺术特点,包括线条、色彩、造型等。

3. 提问:“敦煌壁画和彩塑有哪些题材?”引导学生识别和描述壁画和彩塑的题材。

四、讨论敦煌莫高窟的价值(10分钟)1. 介绍敦煌莫高窟的价值,包括历史、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2. 提问:“为什么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的艺术宝库?”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

2. 提问:“你们对敦煌莫高窟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敦煌莫高窟或相关艺术展览,加深对敦煌莫高窟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深入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壁画(10分钟)1. 展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详细图片,包括人物、佛像、飞天等。

2. 分析壁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壁画的细节。

初中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

初中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

初中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认识敦煌莫高窟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的认识,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提高学生对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尊重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谁能谈谈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敦煌莫高窟》。

2. 讲授新课(1)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位置、兴建时间和历史变迁,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在佛教艺术中的地位。

(2)讲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教师讲解敦煌莫高窟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既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又有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

(3)分析敦煌莫高窟的代表作品教师展示敦煌莫高窟的代表作品,如第257窟壁画《九色鹿》、彩塑佛像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理解和感受,讨论结束后请各组代表发言。

4.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敦煌莫高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余时间,深入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七年级人美版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

七年级人美版美术敦煌莫高窟教案

七年级人美版美术教学敦煌莫高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传统艺术中的敦煌莫高窟艺术,并能够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敦煌艺术中的造型美。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敦煌莫高窟艺术,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造型美的表现。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敦煌艺术中的造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教案、图片、视频资料等。

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干净整洁,学生桌椅整齐排列。

1. 导入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介绍敦煌莫高窟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学习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讲解和图片资料,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并展开讨论,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3. 实践通过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线条造型示范,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线条练习,让学生感受敦煌艺术中的线条之美。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自己所见所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展示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由发挥用线条表现敦煌艺术中的造型美,并写出自己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感悟和体会。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多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2. 提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艺术之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要关注学生的艺术成长,及时进行学生作品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和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在艺术道路上发现自己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敦煌莫高窟课型欣赏评述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讲授新知
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
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

(放课件[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

例如:
彩塑
年代图片艺术特征(学生总结)
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
隋第419窟菩萨阿难像
唐第158窟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
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第148窟弥勒下生
课堂习作
课堂总结
第217窟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

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

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

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

播放课件第130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图》、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比较。

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

学生欣赏从西魏到晚唐的图案艺术,感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追求和时代精神。

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
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

(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

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德育渗透)
发挥(播放课件[神游敦煌])
师:同学们都爱好旅游吧,今天在课上来一次敦煌模拟旅游——台上的是导游,台下的是游客。

哪一个旅游团先来介绍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