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教案+】初中美术《色彩静物画》

【教案+】初中美术《色彩静物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课《色彩静物画》。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色彩基础知识、静物画的构图与色彩搭配、色彩静物画的绘制步骤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对比,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静物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和表现技巧。
教学重点:色彩基本原理、静物画的构图与绘制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静物画作品、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静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和表现技巧。
2. 知识讲解:a. 色彩基本原理:介绍色彩的三原色、间色、复色等概念。
b. 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对比: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对比关系。
c. 静物画的构图与色彩搭配:讲解静物画的构图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搭配来表现静物的质感、空间感等。
3. 实践示范:a. 构图:现场演示如何摆放静物,引导学生学会构图。
b. 色彩搭配:现场演示如何调色,并进行色彩搭配。
c. 绘制步骤:示范绘制静物画的基本步骤,强调线条、阴影、高光等细节处理。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摆放静物,进行色彩静物画的绘制练习。
5. 作业点评: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色彩基本原理2. 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对比3. 静物画的构图原则与色彩搭配4. 色彩静物画的绘制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教室内的静物为对象,完成一幅色彩静物画。
2. 答案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线条流畅,细节处理得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静物,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
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研究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引导阶段播放一组图片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腕来表现。
造型作为发明形象的紧张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欣赏创设情境,激发乐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发展阶段一、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1、线条:展示一组图片:我们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
无论是原诗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西方艺术,都将线条作为紧张表现语言。
线条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出示一组作品,提出问题:比较下列作品中的线条,分别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韩元仙仗图卷》中国画部分宋代XXX《菩萨立像》石雕唐代《宴罢》装饰画古希腊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明暗:出示作品《圣母玛利亚》素描达芬奇意大利《女人像》线描XXX法国提问: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总结,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光线照射一定会造成物体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明暗变化。
初中美术优质课教案《装饰画》

初中美术优质课教案《装饰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0课《装饰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装饰画的定义、特点、分类;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及制作步骤;优秀装饰画作品欣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和制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装饰画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及制作步骤。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分类及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装饰画作品、挂图、示范用材料等。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是什么类型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讲解(1)介绍装饰画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讲解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及制作步骤。
3. 示范讲解(1)教师示范装饰画的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2)学生跟随示范,尝试完成自己的装饰画作品。
4. 学生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装饰画的定义、特点、分类。
2. 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及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美丽家园”为主题,创作一幅装饰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运用所学装饰画知识,创意新颖,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不同的装饰画创作方法,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优秀4篇)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优秀4篇)课时篇一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导入说明辩论的主题以及辩论的方法。
分好辩论组,推举主辩同学。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音频与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重点,并可更好地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二、新授出示作品,提出问题。
针对所出示的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根据学生辩论的结果得出结论,引出形式美的法则。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
正反方发言。
三、总结对课堂辩论中各组的发言及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
《背影》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篇二一、教材分析: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19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
19,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
父子生隙。
19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去世。
当时他的父亲朱鸿均在徐州任烟酒公卖局长的差事卸。
家庭经济陷入困顿。
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
《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作者从北京赶至徐州随父回扬州奔丧。
作者从北京赶至徐州随父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与他父亲同车至浦口车站分手。
从文本看朱自清是抒写了在父病后不能侍候左右的歉疚进而表达作为儿子对父亲的眷念。
但是还有一个朱自清内衷的秘密:这就是朱自清想借此回忆使父子矛盾和解,朱自清对其父的纳妾很有意见内心很有不满绪。
加上妻子嫁到朱家后蒙受公婆尤其是作者庶母的委屈父亲还经常写信给朱自清说儿媳的不是;儿子不仅不批评媳妇反而写了记实小说《笑的历史》揭露了封建家庭礼教的苛严。
2024年初中美术优质课教案《装饰画》

2024年初中美术优质课教案《装饰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1课《装饰画》。
具体内容包括装饰画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装饰画创作的步骤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进行装饰画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装饰画作品、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彩笔、水粉、画纸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装饰画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装饰画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讲解装饰画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3)分析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装饰画的创作过程。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装饰画创作。
4. 课堂互动(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装饰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六、板书设计1. 装饰画的定义、分类、特点2. 装饰画创作的步骤和技巧3. 点、线、面和色彩在装饰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装饰画。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的装饰画创作技巧,表现出自己的梦想。
3. 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艺术形式的装饰画,如剪纸、版画等,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3课 构图的作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3课构图的作用》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名为《构图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构图在美术作品中的主要表现手段,并体会构图对于组织画面和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图的基本形式、构图的方法以及构图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等方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构图的基本形式,包括平衡构图、对比构图、重心构图等。
- 领会构图的方法,包括对比、层次、重复、留白等手法。
- 理解构图在美术作品中起到的组织画面、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思考探究,提高美术的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构图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了解构图的基本形式。
2. 感受不同构图形式带来的形式美。
教学难点:掌握构图的基本方法,理解构图在画面中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是初中美术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美术的基本知识已有一定了解。
他们对于构图的概念可能尚不清楚,对于构图的方法和作用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深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一幅具有艺术特色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自由欣赏。
学生可以观察作品的整体效果、色彩运用和构图形式等方面,并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美术作品。
请你们仔细观察,然后用几个关键词描述一下你们的第一印象。
学生A:鲜艳的色彩。
学生B:画面很平衡。
学生C:有明暗对比。
二、呈现与讲解1. 教师向学生介绍构图的概念,并简要解释构图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和组合元素的方式,通过构图的安排,可以使画面产生平衡、对比和重心等效果,从而更好地表达主题和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节:学生自我介绍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英语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个人信息。
- 学生能够用适当的动作和语音表达自己的介绍。
- 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互相了解。
教学准备:- 卡片或者照片,上面写着学生的个人信息。
- 幻灯片或者黑板用来展示学生的个人信息。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看幻灯片或者黑板上的个人信息,并带领他们朗读、模仿。
2. 让学生自己准备一张卡片或者照片,上面写着他们自己的个人信息。
3. 学生两两或者小组之间进行互相介绍,使用已经学过的表达方式。
4. 学生根据对方的介绍,写下对方的个人信息,并做一个简单的口头介绍。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继续扩展介绍的内容,例如家庭、学校活动等。
- 学生可以使用其他媒介,如视频、音频来展示自己的介绍信息。
第二节:学校概况画作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并能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学校的概况。
- 学生能够使用常见的绘画工具和技巧。
-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一个学校概况画作。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画笔、颜料等。
- 画纸或者画板。
教学过程:1. 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各处,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2. 引导学生讨论学校的特点,例如校舍、操场、图书馆等。
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并在画纸上绘制出学校的概况。
4. 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共同完善画作。
5.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画作,并进行简单的口头介绍。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添加更多学校特色的细节。
-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风格或者绘画媒介。
-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画展,展示他们的学校概况画作。
...(在此继续编写美术教案,覆盖全书内容,每节教案的目标、准备和过程都类似。
)。
八年级美术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篇一课题:参观与考察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教学重点:1、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2、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看老师演示的图片,请问你们认识这些建筑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建筑特色吗?他们分别是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
艺术馆、台北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是其中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介绍图片展示的中国各地美术馆建筑外观。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正确答案。
比较各地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凸现中国美术馆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馆和博物馆1.美术馆的概念2、美术馆的历史3、美术馆的性质作用4、博物馆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教师展示图片讲解时,学生欣赏分析,思考问题。
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走进中国美术馆1.介绍中国美术馆2、(利用演示图片参观美术馆的各类展览)你到美术馆参观过吗?有何整体印象?3、参观过毕加索紫禁城画展,你认为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有何特色?(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4、在《站立的文字》展览中,展览的主体策划是怎样的?(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
)5、展览的宣传。
(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
你喜欢美术馆的哪种美术展览,看了以后有何感想?说说你最喜欢参观博物馆中的哪一类,为什么?学生思考:1、你知道中国美术馆在美术界的地位和作用吗?2、美术馆是如何布置、展示美术作品的?3、不同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说说各种美术作品的展示方式是什么?五、我们的画展根据学校和班级的现状,请你策划举办一次有特色的美术展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
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 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 同。
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 情感的
(3) 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 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 些造型因素。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1) 写实性绘画 (2) 表现性绘画 (3) 抽象性绘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绘画作品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导入说明辩论的主题以及辩论的方法。
分好辩论组,推举主辩同学。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音频与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重点,并可更好地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二、新授出示作品,提出问题。
针对所出示的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根据学生辩论的结果得出结论,引出形式美的法则。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正反方发言。
初中美术教案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真实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