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抢救课件
心脏内科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心脏内科心律失常应急预案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会引起心跳速度、节奏异常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心脏停跳。
由于心脏内科的特殊性,对于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心脏内科心律失常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对心律失常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
一、应急预案概述心律失常应急预案是针对心脏内科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情况的处理方案。
要求心脏内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内容,以便快速组织救治措施。
此外,患者家属也可从预案中了解到应对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行动。
二、应急预案的基本流程1.急性发作辨识- 心律失常常常伴随心悸、胸痛、气促等症状,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需立即考虑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 针对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医务人员应学会通过测量心率、观察心电图等手段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律失常。
应辨识出心律失常的类型,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2.立即处理- 心律失常时,医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抢救技巧和设备,能够迅速处理此类突发状况。
- 心律失常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如药物治疗、电复律、心脏起搏等,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 抢救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心电图等生命体征,以便判断救治效果。
3.继续观察和监护-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一旦处理有效,需进行进一步的监护。
- 医务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心电图显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心律失常患者需要进行心电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4.完善并随时更新记录- 心脏内科对心律失常急性发作的应急处理需完善记录。
-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处理措施和救治效果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日后查阅和总结经验。
三、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为了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医院应定期进行宣传和培训工作。
1.宣传- 在医院内设置宣传板,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心律失常的相关知识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恶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我院对恶性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特开展本次恶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四、演练对象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护士长、科室主任五、演练背景患者,男,4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
入院后,患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情危急。
六、演练流程1. 病例报告与启动应急预案(1)值班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
(2)医生接到通知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为恶性心律失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紧急救治(1)医护人员迅速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类型。
(2)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3)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
(4)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必要时进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3. 病情观察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2)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4. 沟通与协调(1)及时向家属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2)与相关科室(如心内科、ICU)进行沟通,协调患者转诊。
5. 演练总结与反馈(1)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
(2)对参演人员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七、演练内容及要求1. 病例报告与启动应急预案(1)要求值班护士在接到患者病情变化通知后,立即报告医生。
(2)要求医生在接到报告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为恶性心律失常。
2. 紧急救治(1)要求医护人员在紧急救治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要求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病情观察与记录(1)要求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2)要求医护人员在记录过程中,注意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4. 沟通与协调(1)要求医护人员及时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2)要求医护人员与相关科室进行有效沟通,协调患者转诊。
患者突发心律失常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心律失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患者突发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心律失常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抢救组:负责对患者进行现场抢救。
(2)通讯联络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3)物资保障组:负责保障抢救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
(4)心理疏导组:负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5)后期处理组: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和改进。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患者突发心律失常:(1)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患者存在心律失常。
(2)现场抢救组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包括: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②进行胸外按压,确保患者血液循环。
③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
2. 通讯联络组立即通知:(1)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
(2)其他科室及医护人员。
3. 物资保障组确保抢救过程中所需物资供应:(1)药品:抗心律失常药物、急救药物等。
(2)设备: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等。
4. 心理疏导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
5. 后期处理组:(1)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
(2)对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五、注意事项1. 加强医护人员对心律失常的识别和抢救技能培训。
2. 定期检查抢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其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4. 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5. 对突发心律失常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应急处理水平。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我院心律失常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冲突,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准。
恶性心律失常ppt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
定义:简称室速,指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性期 前收缩,期间没有正常的搏动。如不及时处理,可开 展为心室颤抖
病因: 1、室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最常见为冠心
病,特别是心肌梗死。 2、Fra bibliotek次是心肌病、风心病、二尖瓣脱垂、心力衰竭
等。 3、其他如洋地黄中毒、缺氧、电解质紊乱等。
室扑和室颤
病因: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严重心动过缓, 并发房颤或房扑的预激综合症。
洋地黄或肾上腺类药物中毒以及触电、雷击、低温 等。
临床表现: 一旦发生,阿-斯发作,相当于心室停搏
体格检查: 心音消失,P触不到,BP测不到
30
室扑
ECG特点 ★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宽大而规那么 ★频率为150-300次/分 ★有时难与室速鉴别
听诊S1强度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落
35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
ECG特点: 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 有间歇性的QRS波脱落,常呈2∶1或3∶2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亦可有形态异常
Ⅱ度Ⅱ型〔莫氏现象〕 乏力、头晕、心悸、胸闷等病症 〔易开展为完全性〕 听诊:亦有间歇性心搏脱落,但S1强度恒定
28
扭转型室速的紧急治疗
首先寻找并处理QT延长的原因 ,如血钾、镁浓 度降低或药物等 ,停用一切可能引起或加重QT延 长的药物
采用药物终止心动过速时 ,首选硫酸镁 ,首剂 2~ 5g静注 ( 3~ 5min) ,然后以 2~ 20mg/min 速度静滴
无效时 ,可试用利多卡因、美西律或苯妥英静注
29
21
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与心室率、持续时间、根底心脏病变不同而异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心律失常是指人体心脏的节律发生异常,常见的类型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
这些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心脏病、脑梗塞等严重后果,因此出现心律失常症状时,需要紧急处理并采取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姿势在出现心律失常症状时,第一件需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姿势,避免造成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对心律的影响。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站立、躺下或坐下,但是需要确保身体的平稳,并适当舒展筋骨,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和身体状况。
2. 呼吸加深通过控制呼吸来促进身体的放松,是应对心律失常症状的有效方法。
我们可以缓缓深呼吸,使呼吸有规律,同时通过深度和节奏控制,减缓心跳节奏,从而达到调节心律的作用。
3. 案例推荐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推荐来了解心律失常各种症状通常应该如何处理。
例如,如果出现突然性心动过缓的症状,可采取的应对方式包括平躺或静坐,轻拍胸口、掌心、肚脐处或向上拍打脚底,以帮助心脏维持平稳节奏。
同时可以用沾水毛巾冷敷额头,用手按压眼球等方法,促进交感神经血管收缩,提高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条件。
4. 口服药物在心律失常症状发生时,我们可以根据医生建议口服一些药物,例如抗心律失常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但是需要注意,这些药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按要求的剂量和时间服用,以避免药物副作用对身体造成损伤。
5. 接受医生诊治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及时就诊医院,接受医生的诊治。
心律失常可能是许多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当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时,我们应该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接受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总之,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调整姿势、呼吸加深、案例推荐、口服药物和就诊医院等方面。
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症状而有针对性的应对,以便更好地缓解症状。
另外,平时生活中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锻炼、保持心情平稳等,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潜在不稳定
潜在不稳定的证据:心室率>150bpm
伴有: —— 头晕、眼花、眩晕、黑朦、一过性意识障碍 、近似晕厥 —— 心慌、胸痛 —— 全身极度乏力或沉重感、肢冷、面色苍白、 尿少
意义:积极电转复!!
7、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
病因治疗 :
查找并解除诱因 缺血,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常见于
➢ 心胸外科手术 ➢ 肺部疾患 ➢ 脓毒症 ➢ 创伤
➢ 颅内出血 ➢ 低钾、低镁、低钙 ➢ 酸中毒
危重后果病人的房颤
➢ 低血压 ➢ 心肌缺血 ➢ 组织灌注减少 ➢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栓栓塞性事件
3、评估侧重点
病人的临床状况是否稳定? 心功能是否受损? 是否存在WPW? 持续时间小于48h或大于48h?
终止发作:
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立即电复律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预防复发:
ICD 无条件ICD者可给予胺碘酮 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胺碘酮+β阻滞剂 心功能正常者可选用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
——心功能受损(LVEF<40%)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 、胺碘酮(Ⅱb)、地尔硫卓(Ⅱb)、
2006 ACC/AHA/ESC AF Guidelines
转复窦律
转复窦律: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内)有自行转复 可能,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
电复律: 效果最确实,成功率高,副作用小。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紧急电复律。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较少在急诊或ICU进行
• 常见的有AVNRT、AVRT、AT。
心律失常的治疗参考PPT
4.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导致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 心律失常加重,称为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约 为5%~10%。
大多数致心律失常现象发生在开始治疗后数天或 改变剂量时,较多表现为持续性室速、长QT间期 与尖端扭转型室速。
充血性心力衰竭、已应用洋地黄与利尿剂、QT间 期延长者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更易发生致心 律失常作用。
间歇发生心室率<40次/分;或有长达3秒的R-R间隔,虽无症状,也应考虑植入起 搏器; ④由于颈动脉窦过敏引起的心率减慢,心率或RR间隔达到上述标准,伴有明确症 状者,起搏器治疗有效;但血管反应所致的血压降低,起搏器不能防治; ⑤有窦房结功能障碍及/或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因其他情况必须采用具有减慢心 率的药物治疗时,为了保证适当的心室率,应植入起搏器。
洋地黄类:可以提高迷走神经张力,延长心房和房室结细胞的 有效不应期,从而减慢心率并使房室传导减慢。 常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伴 快心室率,尤其伴心力衰竭者。 常用药物:地高辛、西地兰。
腺苷及三磷酸腺苷(ATP):腺苷对窦房结和房室结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目前主要用于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严 重低血压及新生儿均适用。
5
6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IA类:中度减慢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减慢传导,延长动 作电位时程。
代表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适应症: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
IB类:轻微减慢或不减慢0相上升速率,稍减慢传导,缩短 动作电位时间(促3相钾外流)。
代表药: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 适应症:室性心律失常
7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16
作用于缓慢心律失常药物:
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β受体激动剂,能增 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和房室传导。适用于 窦房结功能低下的缓慢心律失常、高度或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__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及时、有效地救治心律失常患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心律失常患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心律失常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小组成员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
四、应急处置流程1. 患者就诊(1)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应迅速评估病情,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伴有心悸、胸闷、气促、头晕、晕厥等症状。
(2)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判断心律失常类型。
2. 初步评估(1)评估患者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2)根据病情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等基础治疗。
3. 严重心律失常处置(1)室颤、室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2)CPR过程中,进行胸外按压30次,给予2次通气,持续2分钟。
(3)评估复苏效果,若患者意识恢复,心率、血压稳定,可继续观察;若复苏无效,立即进行除颤。
(4)除颤后,继续进行CPR,直至患者意识恢复、心率、血压稳定。
4.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1)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2)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5. 严密监护(1)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2)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3)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 其他处置(1)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做好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3)做好交接班工作。
五、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心律失常的诊疗水平。
4. 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5.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
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心律失常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心内科、急诊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2. 心内科负责制定心律失常的诊疗方案,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
3. 急诊科负责接收心律失常患者,对危重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4. 护理部负责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应急预案1. 患者发现症状(1)医护人员应立即评估患者意识、脉搏、呼吸等情况。
(2)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大声呼喊其他工作人员,使患者平卧,解开上衣、腰带,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3)胸外按压30次后,给予两次通气,持续2分钟,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2. 患者转运(1)将患者平移至救护车,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吸氧浓度。
(2)连接监护仪,各导联,固定好血压计。
(3)协助医生除颤记录,除颤时间。
3. 患者救治(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情况给予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胺碘酮、利多卡因等。
(2)必要时施行人工心脏起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观察心电图变化。
(3)安慰患者及家属,并做好交接班。
4. 抗心律失常治疗(1)尽快判断心律失常类型,结合患者病史,以及是否有基础性疾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3)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和其他抢救药物,除颤器和起搏器等。
5. 严密观察(1)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脉率和心率、呼吸以及血压等。
(2)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一旦发现患者意识突然丧失、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猝死现象,立即进行抢救。
6. 救治后评估(1)对救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救治中的不足。
(2)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四、注意事项1. 提高医护人员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掌握相关急救知识。
恶性心律失常紧急处理ppt课件
3.1.3 阿吗灵 宽QRS心动过速的首选治疗方法需综合考虑 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等因素。若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或出现肺水肿,则应迅速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若复律后, 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应仔细评估复律前患者 心电图,观察并记录QRS波形态、有无房室分离现象等。 若为室速持续时间>30s,且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 速,则首选胺碘酮(150-300mg 静注,1050mg/d 静滴维持) 或普鲁卡因胺(10mg/kg)静注或阿吗灵(50-100mg 静 注)。宽QRS心动过速性质不明确者,不宜选用维拉帕米, 可用对室上速、室速均有效的阿吗灵。但近年来的研究发 现阿吗灵 [11] 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 者中可能恶化心律失常,导致室颤甚至心脏骤停的发生, 因此临床应用甚少。
10
Vereckei之宽QRS新4步流程图
11
3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3.1 “5A”治疗 3.1.1 腺苷 窄QRS心动过速患者,可先尝试迷走神经刺激。如若失败,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腺苷、钙离子拮抗 剂、B受体阻滞剂。腺苷为一种天然核苷酸,1990年被食品和药物管 理局批准,为目前治疗室上速急性发作时的药物之一。腺苷可通过与 窦房结、房室结的A1受体结合而延长房室结的ERP、减慢房室传导以 及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延迟后去极化,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副作用为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等,但持续时间仅为3060s。腺苷对大部分室上速患者有效,能终止90%以上的室上速发作; 对房扑、房颤无效,但能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一项腺苷(12mg) 与维拉帕米(12.5mg)对比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结果示两者室上 速发作终止率均较高(93% vs 91%)[9]。使用方法为首剂6mg(1-2s内 快速静注),3min后若室上速未终止,再次快速静注12mg。 Weismüller[10]等研究发现,12mg腺苷室上速终止率为81%,而18mg 腺苷室上速终止率则高达94%。更高剂量的腺苷可使交感神经兴奋, 使心律失常恶化,需慎用。
恶性心律失常讲课-郭斯琪 ppt课件
首次发病通常在 10-20 岁,典型表现为运动或情绪应激诱发的晕厥或猝死, 症状多出现在儿童早期。患者晕厥发作常被误诊为癫痫,延误了 CPVT 的诊断。 30% 的 CPVT 患者有运动有关的晕厥、抽搐和猝死家族史,家族史有助于诊 断 CPVT。
2020/5/12
遗传性恶性心律失常--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激动延迟。据统计分析,V1导联QRS波群时限>110ms,对诊断本病的特异 性可达100%,敏感性为55%。 (2)可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有些患者在QRS波群终末部分(常见于V1导联)可见一直立的尖波 (epsilon波),系因右心室的一部分激动延迟所产生。将心电图记录的灵敏 度提高2倍~3倍易发现该波。 (4)半数患者右胸导联T波倒置,胸前导联T波倒置范围与右心室增大程度呈 正比。 (5)有室速发作的患者心室晚电位常呈阳性。 (6)心悸或晕厥发作时,可发现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 颤。
受体阻滞剂。 4.β 受体阻滞剂联合氟卡尼:在单独服用 β 受体阻滞剂的情况下,确诊
CPVT 的患者仍反复发生晕厥或 bVT/pVT。 5.植入 ICD:已确诊 CPVT 的患者,尽管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和(或)LCSD,
仍有心脏骤停、反复晕厥或 bVT/pVT。 6.无症状的 CPVT 患者不推荐 ICD 作为独立治疗方法。 7.LSCD:确诊 CPVT,在单独服用β阻滞剂的情况下,仍反复发生晕厥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灌注治疗,如遵医嘱应用尿激 酶100万~150万U,30分钟滴完。 或用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活剂进行溶栓。 抗凝治疗。肝素每小时 750~100mgU静滴,共用两天, 保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1.心率超过 70/min,有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 室速,则立即用利多卡因 50~100mg加葡萄糖液20ml静脉 注射,然后按1~4㎎/min静脉滴 注。 控制休克与心力衰竭。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 速度,限制入量。
止梗死面积扩大,缩小缺血范 围。静滴改良极化液,以10% 葡萄糖液500ml,加10%氯化钾 10~15ml和胰岛素8U及25%硫 酸镁5~10ml静脉滴注。 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抢救记录。
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
ICU 尹丽丽 2010年5月
【适用范围】发生室上性心动过 速、房颤或房扑及室颤的患者。 【目的】尽快纠正心律失常,维 持心脏射血功能,改善心律失常 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抢救步骤】
严密观察病情,评估心律失常类 型、血压、症状及既往有效治疗 措施。
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类型采取相应 抢救措施:若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颤或房扑应立即给予患者吸氧,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静滴 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用药效果, 药物转复效果不佳,准备除颤器, 进行转复;
【抢救步骤】
对确诊或可疑的AMI患者,应就 地处理。典型AMI为:胸骨后持续 而剧烈的疼痛,呈压榨性,窒息 或濒死感;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即异常Q波及持续、进行性的ST 段弓背向上抬高;血清心肌酶显 著增高。上述三条中具备两条即 可以认为患者已发生AMI。
患者平卧,绝对休息,用最短 的时间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初步 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或休克。通知医生。 吸氧。 切实迅速止痛,遵医嘱皮下注 射吗啡5~10mg,或肌肉注射哌 替啶50~100㎎,必要时2~4小 时重复一次。
若为室颤,应评估患者意识情 况,如意识丧失,立即叩击心 前区,立即行非同步电除颤, 同时呼叫医生,垫心脏按压板 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迅速建立静 脉通道,遵医嘱应用药物,严 密患者生命体征,准确抢救记 录。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适用范围】发生典型或不典型 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目的】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 肌供血,防止梗死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