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位移 教案

合集下载

时间和位移教案高中物理

时间和位移教案高中物理

时间和位移教案高中物理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相关问题。

一、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一个物体完成某个运动所需的间隔,是一个连续的概念。

通常表示为t,单位为秒。

二、位移的概念
位移是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是一个矢量量。

通常表示为
Δx,单位为米。

三、时间和位移的关系
物体的速度可以由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来描述。

速度的定义为:速度=位移/时间。


v=Δx/Δt。

四、速度的计算
1. 计算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末位置-初位置)/(末时间-初时间)。

2. 计算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lim(Δx/Δt),即位移无穷小增量时的速度。

五、运动图像分析练习
1. 给定一个时间和位移的表格,让学生求出速度。

时间(s)位移(m)
0 0
2 10
4 20
6 30
2. 设有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经过3秒的时间,它的位移为15米,求它的
速度。

六、课堂练习
1. 计算以下物体的平均速度:
初位置为5米,末位置为15米,时间为2秒。

2. 一辆汽车从停车开始加速,在5秒钟内跑了100米,问速度是多少?
七、作业
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巩固时间和位移的概念。

2. 完成练习题目,巩固速度计算的方法。

物理教案: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物理教案: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物理教案: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认识位移和时间的概念。

2.掌握位移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3.掌握位移和时间的相互关系。

4.掌握位移和时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差,用Δx表示。

时间是指物体经过的时间,用Δt表示。

例如,一个物体从A点到B点的距离为10米,则其位移为Δx=10米;如果它在2秒钟内到达B点,则其时间为Δt=2秒。

2.位移和时间的计算方法位移的计算方法为:Δx=x2-x1,其中x1为物体的起始位置,x2为物体的终止位置。

例如,物体从A点到B点的距离为10米,则其位移为Δx=10米。

时间的计算方法为:Δt=t2-t1,其中t1为物体开始运动的时刻,t2为物体结束运动的时刻。

例如,物体在2秒钟内到达B点,则其时间为Δt=2秒。

3.位移和时间的相互关系位移和时间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时,位移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位移越大,所用的时间就越长;反之,位移越小,所用的时间就越短。

4.位移和时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位移和时间计算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研究物体的路程、运动轨迹、运动时间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

(2)位移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3)位移和时间的相互关系。

(4)位移和时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掌握位移和时间的相互关系。

(2)应用位移和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移和时间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了解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位移和时间的计算方法和相互关系。

2.整体呈现(1)教师讲解位移和时间的概念。

(2)教师讲解位移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高一物理上册《位移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上册《位移和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3.加速度的定义及其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此外,我会强调物理学习中的注意事项,如数据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物理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位移和时间》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7.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记忆。
8.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情感教育:强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勇于挑战的精神。
10.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点,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有的学生擅长倾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补性,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情感态度:学生在面对物理问题时,可能存在恐惧心理,担心难度过大。因此,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克服困难。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2.基本概念:讲解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的定义,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3.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引导学生发现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理论分析:讲解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5.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2. 引导学生掌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位移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移的概念及特点2.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3.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位移公式的应用5.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位移的概念、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公式的应用。

2. 难点: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位移的概念、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示例,讲解位移公式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位移的概念及特点。

2. 讲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通过示意图,直观展示位移和路程的概念。

3. 讲解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4. 示例讲解:运用位移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位移公式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位移公式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位移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上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位移概念、位移与路程区别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2.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通过课堂讲解、举例等方式进行澄清和巩固。

3.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位移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介绍位移在实际工程、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优质教案(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优质教案(人教版必修1)

《时间和位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

2.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法来确定时刻与时间、位置、位移及其路程的关系。

2.通过类比的数学方法用数学上的点、线段来突破时刻与时间的关系,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1.时间、时刻、位置、位移的概念。

2.矢量与标量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时刻与时间、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2.用坐标表示时刻、时间、位移的方法。

3.矢量与标量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质点这一理想的模型,熟悉了参考系的概念,利用数学坐标系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然而有这些量还是不够的,为了更确切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哪些物理量?新课讲解:一、时刻和时间间隔运动是和时间相联系的,因此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就要先弄清楚时间上的两个不同概念——时间和时刻。

那么,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刻?请大家讨论回答。

并列举出实际的例子。

时刻:某一瞬间;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间隔。

提出:怎样区别时间与时刻的不同?如果把时刻、时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那含义就一目了然出示投影片,学生回答哪些表示时刻,哪些表示时间。

总结:(1)时刻:某一瞬间,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与状态量相对应.(2)时间: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与过程量相对应.(3)时刻和时间的关系:时间=末时刻-初时刻。

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教案

想一想 练一练
CB
A
x
3 如图;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 C;规定向右方向为正方向 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和 路程分别为······················
A 4R;2πR
B 4R; 2πR
C 4R;2πR
D 4R;2πR
A
4 ABCD是半径为R的圆的四
个点;小白兔由A出发沿圆周
规律:
1n秒末 n秒初是指时刻 指1秒的时间 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 4前n秒是指n秒的时间
2第n秒是 3第n秒末和第n+1
4 测量时间的仪器 国际计时单位:秒
常用时间单位: 刻 周 季度 分 时日年
时间的测量:
光电计时器
日晷 意思为太阳 的影子 利用太阳投 射的影子来 测定时刻的 装置;又日规
0
59
位 移 方 向 由 tany2y1决 定
x2x1
5 求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定义法10
思考:如图;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运动到C;在
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大小为 2R;路程为
πR
A
C
2R
拓展:若从A点开始转过四分之一周;求其位移和路程 两个解
易错点: 求位移时一定要区分是哪段时间内的位移
例5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 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 1用有向线段画出第 一次 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 2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3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位置是向负 方向变化的
学会规范的解题步骤:连等的表达方式
直线运动中用点的坐标计算位移的方法
例3 如图;A 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A =9m;xB =6m; 求物体从A到B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及区别。

2.掌握位移的概念,能计算位移大小和方向。

3.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时间和时刻、位移的概念。

2.难点: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实例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引出时间和时刻的讨论。

2.时间和时刻讲解
(1)讲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通过数轴表示帮助学生理解。

(2)举例让学生区分时间和时刻。

3.位移概念讲解
(1)介绍位移的定义,即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2)讲解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方法。

4.路程和位移对比
(1)分析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如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等。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两者的联系。

5.课堂练习
(1)判断时间和时刻。

(2)计算位移大小和方向。

(3)比较路程和位移。

6.课堂小结
总结时间和时刻、位移以及路程和位移的关系。

7.作业布置
(1)描述自己一天中的时间和时刻。

(2)计算物体在不同运动情况下的位移。

教师必备:位移和时间的授课教案

教师必备:位移和时间的授课教案

教师必备:位移和时间的授课教案教学目标:本次授课旨在让学生从位移和时间的角度来理解物理运动的本质,并能应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点: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及其关系2.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3.实验探究:通过模拟赛车比赛探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运动中最重要的两个量是什么?为什么?二、知识讲解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及其关系位移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置变化,通常用△x表示。

时间则是运动的持续时间,通常用t表示。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x/t表示,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

当物体运动速度不变时,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x=vt表示。

2.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当物体加速度不变时,其运动可称为匀加速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x=vt+1/2at²表示,其中v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

当物体的初速度为0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x=1/2at²。

3.实验探究通过模拟赛车比赛,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探究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5人。

每组随机选择一名队员作为赛车手,其余四名队员可担任计时、测量等角色。

(2)每个组可以选择自己的赛车和赛道(可以是从教室到操场等),但需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

(3)每个组需要进行5次比赛,每次比赛前测量赛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并记录比赛时间和位移。

(4)比赛结束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制作数据表和图表等方式展示分析结果。

三、总结通过本次授课,学生能够从位移和时间的角度来理解物理运动的本质,并应用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科学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 让学生了解位移的定义,掌握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间与时刻的概念。

2. 位移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3.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4. 实例分析:运用时间和位移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与时刻的概念,位移的定义及计算,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2. 教学难点:位移的计算公式,位移与路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举例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3. 利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时间与时刻的概念: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刻的定义,以及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3. 讲解位移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介绍位移的概念,讲解位移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4. 讲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阐述位移与路程的概念,分析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5. 实例分析:运用时间和位移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等。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和位移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时间和位移的知识。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学生的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结合实际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

2. 数形结合:利用图形和表格帮助学生理解位移和路程的直观含义。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

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位移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时间和位移的定义时间和位移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通过示例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物理概念,如速度和加速度提问学生对于时间和位移的理解和关联性1.4.2 讲解时间和位移的定义解释时间的概念,如秒、分钟、小时等解释位移的概念,如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和方向1.4.3 示例和应用展示物体在不间内的位移情况,如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引导学生通过示例计算时间和位移的关系1.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位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1.5 作业布置请学生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描述物体的时间和位移情况,并绘制图形第二章:时间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引导学生理解不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2 教学内容常见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等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时间单位通过实际例子和换算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不间单位之间的关系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于时间单位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不间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4.2 讲解时间单位介绍常见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解释不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等2.4.3 换算练习提供实际例子和换算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换算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换算,并解释其含义2.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间单位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2.5 作业布置请学生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描述物体的时间和位移情况,并绘制图形,标注不间单位的使用。

第六章:位移的计算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位移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位移在物理学中的意义6.2 教学内容位移的计算公式位移的矢量性质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位移的计算技巧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话题复习上节课讲解的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提问学生对于位移计算的掌握情况6.4.2 讲解位移的计算方法介绍位移的计算公式,如位移= 终点位置起点位置解释位移的矢量性质,即位移有大小和方向6.4.3 示例和应用提供实际例子,展示物体在不间内的位移情况引导学生通过示例计算位移的大小和方向6.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位移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6.5 作业布置请学生选择一个实际场景,描述物体的位移情况,并使用位移公式进行计算。

探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物理教案

探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物理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方法,即探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本方法适用于物理课程中,特别是在介绍运动学知识时。

通过本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学中的运动学概念。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位移和时间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方法。

3.应用运动学公式计算物体的位移和速度。

4.分析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

2.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方法。

3.运动学公式和它们的应用。

4.分析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过程1.理解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在介绍位移和时间的概念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你从A地到B地走了很长一段路程,你是否知道你具体走了多远?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引出位移和时间的概念。

在解释位移和时间的概念时,可以使用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比如,当一个人从A地走到B地时,他在坐标轴上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的量就是位移。

时间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

在物理学中,时间也是一个基本概念。

当我们测量物体的运动时,我们需要知道它所花费的时间。

2.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方法在掌握位移和时间的概念之后,就需要了解如何测量它们。

位移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坐标轴上的位置来确定。

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使用测量尺或者计算机等设备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时间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运动持续的时间来确定。

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使用秒表或计时器等设备来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3.运动学公式和它们的应用当学生掌握了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后,就可以使用运动学公式计算物体的位移和速度。

在介绍运动学公式时,可以使用实例来说明。

比如,当一个人从A地走到B地时,我们可以根据他所花费的时间和走过的距离来计算他的速度。

速度可以用公式:速度=位移÷时间来求解。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学公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位移的概念,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移。

2. 让学生掌握时间与位移的关系,能够运用位移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移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3. 位移公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位移的概念,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位移公式的应用。

2. 难点: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的推导,位移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图形、动画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位移的概念及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速度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位移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位移的表示方法。

3. 推导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位移公式的含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位移与时间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位移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位移与时间关系式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位移公式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位移与时间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分析某些现象背后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位移与时间关系学习方面的进步。

人教版时间与位移教案

人教版时间与位移教案

人教版时间与位移教案【篇一: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时间与位移教案】1.2时间与位移一、教材分析《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二)能力目标: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位移的矢量性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影片)通过前面的影片大家可以看到,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和位移.(二)新课教学:(一)时刻和时间间隔老师提出问题:1 .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2.观察教材第14页图1. 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3.时刻和时间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物体的运动总是伴随着时间和空间而进行.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表示一个点,而两个点之间(即两个时刻之间)对应的线段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3.时刻是指某一瞬时, 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学生思考: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参考答案: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 秒”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6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二)位移和路程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老师提出问题:位置、位移、路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弄明白这几个问题.学生讨论:四人一组,在各组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几个概念进行讨论.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3: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学生思考: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路程13是。

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教案时间和位移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时间和位移的概念2. 掌握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3. 能够解决与时间和位移相关的问题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 时间和位移的概念2. 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解决与时间和位移相关的问题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问题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小球在水平直线上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示意图。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描述这个小球的运动情况,你们觉得有哪些变量可以用来描述?Step 2 引入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渐引入时间和位移两个概念。

教师讲解时间是描述运动发生的持续的量,位移是描述运动起点和终点之间距离的量。

Step 3 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教师示范如何计算时间和位移,并解释计算方法。

以时间为例,教师讲解如何使用时间表,如何计算总时间。

以位移为例,教师讲解如何使用位移表,如何计算总位移。

Step 4 练习和讨论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搭配完成练习题。

Step 5 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法。

Step 6 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归纳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Step 7 拓展应用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Step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作业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前交回。

Step 9 知识检测教师进行一次知识检测,测试学生对时间和位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10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及时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

教学资源:1. 图片和示意图2. 练习题库3. 动态模拟软件(可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掌握计算时间和位移的方法。

2时间和位移-人教版必修1教案

2时间和位移-人教版必修1教案

时间和位移-人教版必修1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掌握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3.教学难点•运用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4.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导言:引出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向学生展示秒针和卷尺。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时间?什么是位移?(2) 讲解(30分钟)•讲解时间的概念: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个过程中的持续时间,单位为秒(s)。

•讲解位移的概念: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个时间内沿某一方向的移动距离,单位为米(m)。

•运用公式:s=v*t,s为位移,v为速度,t为时间。

(3) 实验(40分钟)•实验步骤:1.用卷尺测量实验室的两个点的距离;2.让学生一组一组地通过实验室的两个点,测量每组学生所用时间,并计算每组学生平均速度;3.让学生根据实验室的平面图,用测得的平均速度计算每组学生通过实验室所花费的时间;4.比较结果,讨论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4) 练习(20分钟)•练习内容:1.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在5秒间行驶了20米的距离,求汽车的速度;2.一个人行经某地到另一地,共花费了2小时,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求这个人所走的路程。

(5) 总结(10分钟)•总结今天的内容,询问学生是否掌握了时间和位移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5.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入了时间和位移的概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公式s=v*t,提高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时间与位移》教案

《时间与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教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和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3.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和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和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实验演示法、举例说明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到,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在可以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情况下看成质点,而且要在对应的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才能着手研究.那么关于同学们从家到学校这一运动过程,我要提问几个问题,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走的那一条路线?什么时间到校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要想清楚的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前面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板书)一、时刻和时间间隔【材料展示】(课件演示)⑴早上第一节上课的时间是8:00;⑵每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⑶一路公交车每天首班车时间是6:30;⑷兰兰同学从家到一中所需时间是20分钟.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时间”表示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学生回答】这里的“时间”有的指一个瞬间,有的指一段时间.【教师总结】很好.我们常说的时间中表示某一瞬间的是时刻,表示一段时间的就是时间间隔.(板书)【提出问题】我们经常应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样的语言来形容时间飞逝,而且一去不复返.那么,在物理中我们应该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时间和时刻呢?(提示:可以参照数学方法)【教师归纳】(课件演示)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来表示,我们是8:00上课,8:45下课,8:55上第二节课,9:40下第二节课.这些时刻都由时间轴上的点代表.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就表示为一条线段,是两个时刻之差.例如时间轴上的8:00—8:45代表第一节课45分钟这段时间;时间轴上的8:45—8:55代表课间休息10分钟这段时间,8:55—9:40代表第二节课45分钟这段时间.【提出问题】请大家区别下面几个词是指时间间隔还是指时刻,并在练习本上画出这些词在时间轴上的表示:第一秒初;第1秒末;第1秒内;前1秒内;第2秒初;第2秒末;第2秒内;前2秒内.【学生活动】(两名同学来黑板上画图,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图)【教师讲评】(首先讲评两位同学的画法,然后用课件演示,要求同学们理解第n秒初,第n秒末,第n秒内,前n秒内及前n秒的概念).【随堂练习】(课件演示关于时间与时刻概念的习题让学生讨论回答)习题: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答案:A【讨论与交流】(课件演示关于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与返航的材料,让学生讨论回答材料中包含的时间和时刻)习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时间和位移》教案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时间和位移》教案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时间和位移》教案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时间和位移》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过程与方法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生: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师:大家想一下,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生:不能.师:那么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引言: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

高中物理时间和位移的教案1. 了解时间和位移的基本概念2. 掌握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时间和位移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点:1. 时间和位移的定义和关系2. 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2. 如何灵活运用时间和位移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实验器材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时间和位移的概念。

二、讲解时间和位移的定义和关系(10分钟)1. 介绍时间和位移的定义,区分二者的异同点。

2. 讲解时间和位移的关系,强调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时间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四、实验探究(20分钟)1. 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探究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提出的时间和位移问题。

2.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相关知识点,强化学生对时间和位移的理解。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强调时间和位移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时间和位移的理解,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时间和位移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了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时间和位移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第一章1.2 时间和位移一、教学目标1. 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与时刻2. 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3. 知道矢量和标量,能区分矢量和标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时间与位移两个概念的学习,学会运用对比的科学方法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进行区分,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培养自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严密性四、教学内容:一、时间与时刻师: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自然离开不了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这个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经常这样说“汽车的开出时间是12点50分” “汽车在某站停留的时间是10分钟”。

那么这两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生:不是,第一句中的“时间”是某一时刻,某一瞬时;第二句中的“时间”是指一段时间。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物理学严谨的语言对时间定义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理解记忆: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一个点,时间对就于时间轴上两点之间的线段 时间=末时刻-初时刻补充说明:师:首先时间轴的正方向是不能变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

那原点在何处呢?时间的起点?开天辟地?师:当然不是,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的。

若我选此刻为原点,那下一秒就是坐标1秒,那上一0 1 2 3 4 5 7 6 8秒呢?应该是负1秒,所以时刻可以是负的。

如公元前200年。

关于时间的几种说法:第3秒末=第4秒初第2秒=第2秒内(夸大记忆,如第2秒可以记成第2天,第2 年)前3秒=前3秒内放大理解法:如有同学不知道第2秒是时刻还是时间,那我们可以将秒放大至天或月或年,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比如学生一定知道第2年是第2个一年,是一年时间,不是时刻。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很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与位移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了解时刻、位置、时间、路程、位移的对应关系及各量的物理意义。

2.掌握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

3.体会物理学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时间与位移的概念,难点是位移的方向与矢量的建立与矢量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时刻与时间
问题1:“我们学校的第一节课从8时正开始到8时45分结束,一节上45分钟。

”在这句话中的“8时正”与“45分钟”的意义一样吗?
8时正是上课开始的时刻,8时45是上课结束的时刻。

45分钟是第一节所需的时间。

例1:时刻与时间也可以用
数轴来表示,如图1.2-1所示为
学校上午的作息时间。

从图
1.2-1回答下列问题:
图1.2-1
(1) 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多少?
(2) 第二节课下是课间操时间,课间操从什么时刻到什么时刻?用多少时间?
解析:(1)每一节的时间为45分钟;
(2)第二节课下是课间操开始的时刻,为8
点55分,第三节课上为结束时刻为10点
05分,用了25分钟的时间。

例2:某一物体以5m/s 的速度做匀速
直线运动。

(1)能否用坐标描述该运动?并画出图
象;
(2)从图象中确定第2秒末的位置;
(3)从图象中求得开始运动后的第2秒物体运动的距离。

解析:(1)图象如图1.2-2所示。

作图象注意:要有坐标值、坐标轴要有物理量与单位、对应的点要用虚线表达出来。

(2)从图象可以确定,物体在第2秒末在发出点前方10m 处;
(3)第2秒是指1秒末与2秒末这段时
间,在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为5m 。

延伸:如果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图象
如图1.2-3所示,那么物体做何种运动?
从图象可知,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

1.2-2 图1.2-3
变速运动,因为在第1秒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约为2m ,第2s 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大约为5m ,第3秒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大约为6m ,第4秒内运动的距离大约为12m 。

所以说明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二.路程与位移
路程:物体运动路径的长度。

位移: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矢量:在物理学中,有一些只有大小,如质量、时间、路程、密度等,而有些物理量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位移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如力,速度等物理量。

我们将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之为矢量。

“‘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南通,长期一直有‘南不通’、‘难通’的别名。

由于长江天堑的阻隔,南通到上海100多公里的路程,如果从江阴大桥过江,这样要绕140多公里的路程。


问题1:从上述一段话中,说明汽车从南通经过江阴大桥到上海,汽车所行的路程是多少?位移又是多少?(位移是100多公里,路程是近300公里)
问题2:苏通大桥建成后,汽车再从南通到上海,路程与位移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路程发生了变化,而位移没有变化)
例3.一物体从
坐标轴的原点运动
到坐标为3m 的地方用3s 的时间,后又经过3s 运动到-1m 处,则:
图1.2-4
(2)物体在后3秒的位移大小与方向;
(3)物体在6秒内的路程;
(4)物体在6秒内的位移大小与方向。

解析:(1)前3秒的位移大小为3m,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2)后3秒的位移大小为4m,方向为x轴的负方向;
(3)6秒内的路程为7m;
(4)6秒内的位移大小为1m,方向与x轴方向相反。

在(4)问题中,其实为前3秒内的位移与后3秒内的位移的矢量和。

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标量的运算可以直接加减,如水杯中原来有200克水,再加100克,杯中水的质量为200克加100克等于300克,同样,如果倒了50克,杯中水的质量是用200克减去50克等于150克。

在上述的例题中的第(3)个问题,因为路程是标量,前3秒物体的路程为3m,后3秒所行的路程为4m,则6秒所行的路程是3m加4m为7m。

但位移是有方向的,从位移的定义来讲,6秒内的位移大小一定为1m,其实也是前3秒与后3秒两个位移的矢量叠加,则为3m+(-4m)=-1m,其中后3秒的-4m中的“-”表示位移的方向,同样6秒的“-1m”中的“-”号也是合位移的方向。

所以我们讲6秒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1m,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例4.如图所示,物体在开始的3秒内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3m,后3秒又沿平行y正方向运动4m,求:
(2)物体在后3秒的位移大小与方向;
(3)物体在6秒内的路程;
(4)物体在6秒内的位移大小与方向。

解析:(1)前3秒的位移大小为3m,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2)后3秒的位移大小为4m,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
(3)6秒内的路程为7m;
(4)6秒内的位移大小应该从起点到终点,即从(0,0)到(3,4),通过数学方法不难求得,位移的大小为5m,方向与x正方向夹角53°。

不同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由题目可知,3m与4m的合位移不是7m,而是5m。

不再是数学的代数加减,但例题中我们发现,分位移与合位移它们组成了一个三解形。

五.课堂小结:
1.时间与时刻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状态,是瞬间,但我们平时讲“什么时间上课?”这里的时间是时刻,只是人们一种不科学的习惯讲法。

2.位移与路程,是我们高中新增加的内容,路程是路径的长度,是标量。

而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是矢量。

3.物理量分为标量与矢量,矢量有大小与方向,矢量的运算与标量有所区别,不是简单的代数加减,与分矢量的方向有关系。

从例题来看,矢量的运动可能存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