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重要大事年表

重要大事年表1(中国近现代)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6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号“太平天国”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永安,设官封王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津1856年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秋杨秀清发动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10月英法向清政府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背景,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中俄签订《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发言馆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始发昌机器厂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缫丝厂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1877年李鸿章在筹办开平矿务局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的导火线1894年7月25日丰岛战役,甲午战争开始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战役中失败,随后黄海战役中邓世昌、林永升殉国1894年10月辽东半岛战役,日本攻占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帷幕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1897年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引入进化论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历史103天,以失败告终1897年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1898年英国被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法、日、意等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役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下令向各国宣战1900年7月中旬天津陷落1900年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同时任命李鸿章和奕劻与各国议和,义和团运动失败1901年9月李鸿章和奕劻代表清与英、法、美、俄、德、日、意、西、荷、比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1月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预约变法”1901年4月“清末新政”拉开帷幕1905年五大臣到欧美、日本考察宪政,决定实行“预备立宪”1906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11月光绪帝与慈禧相继去世,溥仪继位,改元宣统1909年各省先后成立谘议局1910年10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1911年5月宣布组建“责任内阁”,即“皇族内阁”1894年秋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1905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兴起,次日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3月孙忠少号召革命党人兴师讨袁,发起“二次革命”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在云南举起反袁旗帜,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6月袁世凯逝世,护国运动取得胜利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改良中国文学;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要求用白话文表达新思想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五卅运动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举行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在陈独秀、周恩来等领导下取得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七一五”政变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的秋收起义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改北京为北平1928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1933年4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达到陕北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兴起“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1935年8月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935年12月25日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1937年8月中共召开“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9月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获“平型关大捷”1937年8月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编为新四军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国民党向日军发动徐州会战1938年3月中旬台儿庄战役1938年6月国民党发起武汉保卫战(武汉会战)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战场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5年10月25日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1945年12月1日昆明“一二·一”惨案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1946年2月2日重庆较场口事件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11月国民党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1947年3月起国民党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山东、陕北地区1947年5月爱国学生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强渡黄河,拉开战略反攻序幕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召开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发行金圆券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爆发1948年11月 - 1949年1月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爆发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结束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955年4月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印发《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1976年10月6日文化大革命结束,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底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2年9月29日中日签署《联合声明》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2年9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4月浦东开发开放1993年4月汪道涵与辜振甫举行“汪辜会谈”1996年4月中俄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重要大事年表2(世界史)15世纪末英国、法国成为民族国家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开辟时期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开展16世纪宗教改革在德国爆发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英国兴起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任英格兰国王,开始斯图亚特王朝1640年英国召开“长期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2年查理一世向英国议会宣战1644年克伦威尔,马斯顿荒原战役或内战首次大捷1645年克伦威尔,纳西比战役彻底击败王军1646年国王大本营牛津被攻克,英国第一次内战以议会的胜利结束1648年英国第二次内战打响,克伦威尔在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叛军,第二次内战结束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议会决定废除上院和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奠定近代中国君主立宪整体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发》1773年12月16日爆发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枪声,北美独立战争正式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又杰弗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1777年大陆军获得萨拉托加大捷,是战争转折点1777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1781年10月英军统帅康华里在约克镇率部投降,北美战事基本结束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制定《合众国宪法》又称“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体制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爆发工业革命,主要在东北部地区19世纪上半叶美国开始“西进运动”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1863年7月联邦军的取得葛底斯堡战役胜利,南北战争转折点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1789年5月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开幕,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是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791年9月颁布“1791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2年8月吉伦特派上台执政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3年6月雅各宾派成为法国革命的领导核心1794年7月发动“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开启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1805年12月拿破仑获得“奥斯特里茨战役”大捷1815年6月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惨败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现代工厂的诞生1782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万能蒸汽机”1860年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51年12月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1871年初法国被迫签订对德议和条约1871年3月18日法国爆发“三月十八日革命”1871年3月28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镇压,史称“五月流血周”1807年10月普鲁士首相施泰因发布《十月敕令》,废除农奴制度1811年哈登堡颁布《调整敕令》1808 - 1821年普鲁士道路1862年俾斯麦被任命为首相,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1864 - 1870年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居世界第二位1547年伊凡四世始称沙皇,标志俄国沙皇制度建立1689年彼得一世实行改革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20世纪初期俄国成为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结束闭关锁国政策1858年日美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19世纪中期倒幕维新运动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1868年10月23日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结为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军事同盟,“同盟国”成立1892年法俄签订同盟条约,随后英国加入,“协约国”成立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4年9月英法联军获得马恩河战役胜利,使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1914年德国大败俄军,取得坦能堡大捷1915年德国把战略重心东移1916年6月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打败德军,且使用新式武器坦克1916年12月凡尔登战役结束,德国至此丧失西线作战主动权1917年4月美国宣布向德国宣战1918年11月9日德皇退位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1919年1月到6月巴黎和会召开1919年6月28日与会国在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1921年11月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签订《四国条约》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海军协定》中日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各国签订《九国公约》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在瑞士小城洛迦诺签订《洛迦诺公约》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英联邦正式形成1905年俄国爆发“1905年革命”1917年3月8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1918年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3月实行“新经济政策”1922年12月底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苏联开始实行“斯大林模式”1929年11月斯大林发表《大转变的一年》,标志农业集体化发展为“全盘集体化”1934年12月联共中央领导人基洛夫被刺,“肃反运动”开始1937年集体化运动最终完成1937年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产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1919年5月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掀开帷幕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新国会,成立国民政府和国民军1922年11月新国会废除素丹制,奥斯曼王朝终结1923年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1919年4月印度发生“阿姆利则惨案”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世界金融危机爆发1933 - 1941年罗斯福新政时期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创建法西斯政权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实行纳粹体制1936年日本军部正式建立法西斯统治1933年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建空军,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6 - 1937年德意日三国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构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8年英法和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1939年8月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1940年英法“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1940年8月爆发“不列颠之战”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签署《三国同盟条约》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援助反法西斯国家1941年6月22日德国全面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1941年9月30日莫斯科保卫战打响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突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1942年6月美军以少胜多,在中途岛海战中大败日军1943年美军占领战略要地瓜达尔卡纳尔岛1942年7月 - 1943年2月苏德两军主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大规模会战,苏军获得胜利,改变了苏德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1943年苏军在库尔斯克击退德军的战略进攻,进入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美英盟军登陆西西里岛,进攻意大利,意大利新政府签订停战协定,正式退出法西斯集团,宣布对德作战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发布《开罗宣言》1944年9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4月下旬美苏两军在易北河会师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美、苏、中、英等同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1944年7月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制定《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举行“雅尔塔会议”,建立雅尔塔体制1945年4月25日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1945年7月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成功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富尔顿演说”,拉开冷战序幕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47年苏联提出“莫洛托夫计划”1947年在苏联的主导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年6月英国政府公布《蒙巴顿方案》;7月,通过《印度独立法案》1947年10月 23个国家缔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春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9年美英法等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1949年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4月法、意、比、荷、卢、联邦德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称《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1955年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简称“华约”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1957年3月法、意、比、荷、卢、联邦德国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发起“不结盟运动”1967年7月“欧共体”正式成立1973年英国进入“欧共体”1986年欧共体成员达12个1990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1990年10月3日德国实现统一1991年 12个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1年8月19日苏联“八一九事件”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1994年“马拉喀什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1995年马德里会议决定“欧元”成为欧洲货币联盟单一货币1998年 11个欧盟成员国成为首批欧元国1999年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事件2001年10月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07年欧盟扩大为27个成员国。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
那么呢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
永安建制说的是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
突围北上说的是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
到1853年1月,太平军已经攻占下武昌,2月又攻下九江、安庆等地。
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
出师北伐是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地方官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西南的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
领军西征是发生在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队领导者是胡以晃、赖汉英等人,他们带领战船千余,军队两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
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部下韦昌辉杀死。
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国主义承重的打击。
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封建指的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它指的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夺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清政府十分腐败,而且极其地懦弱,不断地被外国列强瓜分,所以一些农民阶级决定进行反抗。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1. 背景和起因:
- 发生时间:1851年-1864年,持续了14年之久。
- 发生地点: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
- 起因:基于基督教教义的怀疑和反思,加上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
2. 领导人和组织:
- 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杨秀清、韦昌辉等。
- 组织体系:建立"天朝"政权,模拟清王朝体制。
3. 发展过程:
- 拱卫起义(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
- 攻占南京(1853年):建立"天朝"都城。
- 广阔疆土(1856年):疆土最大时横跨16个省。
- 江南基地(1860年后):后期仅存江南地区。
4. 影响和结果:
- 造成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民间伤亡。
- 加剧了清朝中央集权的削弱。
- 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西方列强武力介入埋下伏笔。
- 最终在1864年被清军彻底剿灭。
5. 历史评价:
- 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
- 具有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色彩。
- 带有一定的农民起义和宗教运动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归纳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归纳总结太平天国运动,起始于1850年,结束于1864年,历时14年。
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
本文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线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该运动的发展过程。
1850年:- 1月:太平天国运动的先驱洪秀全于广西梧州举行天理教宗教活动,宣布建立太平天国。
- 2月:洪秀全在激进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组织起义将农民武装起来。
- 3月:太平天国运动的起义规模迅速扩大,各地纷纷响应,许多地区出现大规模冲突。
1851年:- 7月:太平军攻占广东广州,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转折点。
- 9月:太平天国王室建立首都天京(今南京),宣布开创“天国纪元”。
1852年:- 3月:太平天国军攻占安庆,建立太平天国江南王府。
- 4月:太平天国军开始进攻上海,但未能攻克。
1853年:- 1月:太平天国军围攻英法联军在广州的驻地。
- 5月:太平天国军占领苏州,推翻清朝的地方官府。
1854年:- 3月:太平天国军攻打南京,并将其占领,成为太平天国的政治中心。
1856年:- 4月:太平天国军夺取杭州,对清朝南方地区形成威胁。
1858年:- 1月: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军内部发生分裂,导致内部冲突和混乱。
- 6月:太平天国军围攻天津,但未能攻克。
1860年:- 6月:太平天国军攻打北京,遭到清朝军队的猛烈反击,未能攻克。
1861年:- 3月:太平天国军攻占武昌,并宣布将其作为新的首都。
- 7月:太平天国王室发生内斗,洪秀全被迫宣布退位。
1864年:- 3月:太平天国运动最后一位王室领导人李秀成被清军击败,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结束。
本文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线,系统梳理了从起义初期到运动结束的14年发展历程。
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归纳,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这场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影响。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49)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39 虎门销烟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42 《南京条约》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1860——1890)洋务运动1875—19世纪80年代收复新疆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4 设立行省
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1895 《马关条约》
1898.6 戊戌变法,9月失败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 《辛丑条约》
1904 兴中会
1905.8 同盟会成立,废科举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2元旦中华民国建立
1915 新文化运动
1919.5.4 五四运动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国共合作
1927.8.1南昌起义
1928.4井冈山会师,新四军建立1931.9.8九一八事变
1934.1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1935.1遵义会议
1935.10长征结束
1935.12西安事变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45.7 七大
1945.8.15 日本投降
1945.9.2 正式签字
1945.10.10《双十协定》
1946.6 全面内战
1947.6.30 挺进大别山
1948.9——1949.1 三大战役1949.3 七届二中全会
1949.4.21 渡江战役
1949.4.23 解放南京
1949.9.21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八年级上册大事年表

历史八年级上册大事年表时间事件。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 - 1842年鸦片战争。
1851 -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 -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 -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3 - 1885年中法战争。
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
1885年台湾设立行省。
1894 -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死去。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4 - 1936年红军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12月,南京大屠杀。
1940年百团大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重庆谈判。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8 - 1949年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 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1840 年 6 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以虎门销烟等为借口,派出舰队侵略中国。
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 年 8 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851 年 1 月金田起义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众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1856 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内讧,削弱了自身的力量。
1856 年 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侵略者大肆抢掠并纵火焚毁了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1861 年洋务运动开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875 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经过艰苦战斗,成功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1883 年 1885 年中法战争中国在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清政府仍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蓄意挑起战争,中国战败。
1895 年 4 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1898 年 6 月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变法运动,试图通过改革实现国家富强,但仅持续一百多天就失败了。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资料大全巴夏尊:英首相(1855——1865)太平天国革命斗争史:一、革命酝酿时期(1843——1851年);二、革命爆发并向长江流域进军时期(1851——1853年);三、为争取革命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胜利而斗争时期(1853——1856年);四、领导集团的分裂及其后的困难时期(1856——1858年);五、革命由低潮重新转入高涨时期(1858——1861年);六、为保卫革命事业而与外国侵略进直接战斗时期(1961——1964年);七、天京沦陷后太平军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时期(1864——1868)1796——1820年:和坤(大学士):占地亩八千余顷;刘全及马某(和坤家人):占地亩六百余顷;刘重伟(木商)子孙(湖南衡阳县):占田万亩;百龄(广东巡抚):买地五千余顷;1821——1850年:沈懋德(江苏吴江县):占田万余亩;娄步瀛(直隶静海县):占地四十余顷;琦善(总督、大学士):占地二百五十六万一千二百十七亩;丁炳鲲(湖南武陵县):占地四千亩以上。
1732年全国八个总督(制台)、十六个巡抚(抚台)、以下为布政使(藩台)、按察使(臬台);直隶总督(驻保定,辖直隶省);陕甘总督(驻兰州,辖陕西、甘肃二省);两江总督(驻南京,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闽浙总督(驻福州,辖福建、浙江二省);两广总督(驻广州,辖广东、广西二省);湖广总督(驻武昌,辖湖北、湖南二省);四川总督(驻成都,辖四川省);云贵总督(驻昆明,辖云南、贵州二省);十六个巡抚系全国十八个省中,除两个不设巡抚的省(直隶和四川)以外的十六个省的巡抚;又山东、山西、河南三省则无总督而有巡抚。
龙启瑞:清状元穆章阿:清宰相梁章钜:广西巡抚周之琦:广西巡抚,梁章钜继任郑祖珲:广西巡抚,周之琦继任朱一贵:天地会领袖,1721年于台起义林爽文:天地会领袖,1782年起义王聪儿:白莲教领袖,1796——1804年起义于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甘肃姚之富:白莲教领袖,1796——1804年起义于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甘肃石柳邓:苗民领袖,1795年于贵州、湖南起义吴八月:苗民领袖,1795年于贵州、湖南起义石天保:苗民领袖,1795年于贵州、湖南起义张格尔:维吾尔族领袖,1820年在南疆起义赵金龙:瑶族领袖,于1831年地湖南西部起义钟人杰:于1841年在湖北崇阳、通城两县起义曾如炷:于1843年在湖南武冈州起义曾以得:于1843年在湖南武冈州起义杨大鹏:于1844年在湖南耒职县起义洪协:于1844年在台湾嘉义县起义邓立奇:于1845年在广西有藤县起义钟敏和:于1845年在广西有藤县起义王棕献:于1846年在湖南新田县起义金得顺:于1846年在江苏昭文县起义李辉:于1847年在湖南新宁与广西金州交界处起义陈名机:于1847年在湖南新宁与广西金州交界处起义雷再浩:瑶民领袖,于1847年在湖南新宁与广西金州交界处起义裕泰:湖广总督冯得磬:湖南巡抚钟亚春:天地会领袖,于1848——1850在广西庆运起义区振组:天地会领袖,于1848——1850在广西象州起义谢江殿:天地会领袖,于1848——1850在广西浔州起义陈亚癸:天地会领袖,于1848——1850在广西柳州起义山猪羊:天地会领袖,于1848——1850在广西柳州起义刘官方:天地会领袖,于1848——1850在广西武宣起义梁亚九:天地会领袖,于1848——1850在广西武宣起义洪秀全:1841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原名大秀,后名仁坤,号秀全,建国后自称洪日,1864年6月1日天京逝世洪镜扬:洪秀全父洪仁发:洪秀全长兄,安王,天安,信王洪仁达:洪秀全次兄,福王,天福,勇王*洪辛英:洪秀全三姐*洪宣娇:洪秀全五妹李敬芳:1843年6月第一个加入拜上帝会洪仁玕:1843年7月加入拜上帝会,领袖,洪秀全族弟,1859年4月22日为干天福,5月8日为义爵加主将,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纲干王,1864年4月为捐库征粮使,顶天扶朝纲开朝王宗,殿前吏部正天僚领袖,开朝精忠军师御林兵干王,福千岁,千岁,千马,建天朝兼御林苑壹天使,兼又正总千岁,1864年11 月23日为沈葆桢杀于南昌,时年43岁马云山:1843年7月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3月23日为前导副军师,领右军主将,1851年12月17日为南王,1852年6月10日阵亡王盛均:洪秀全表兄,拜上帝会员王维正:王盛均,拜上帝会领袖侯大苟:于1450——1520年领导瑶、壮起义侯公丁:于1450——1520年领导瑶、壮起义杨秀清:广东嘉应州人,拜上帝会领袖,1851年3月23日为左辅正军师,中军主将,1851年12月17日为东王,1856年9月1日亡萧朝贵:武宣县东乡罗禄洞人,拜上帝会领袖,1851年3月23日为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1851年12月17日为西王,帝婿,1852年9月12日阵亡曾天养:紫荆山口茶调村人,拜上帝会领袖,即曾添养,左一检点,秋官又正丞相,于1854年8月11日为塔齐布杀,“虎头军”卢六:紫荆山高坑冲壮族人,拜上帝会领袖*杨云娇:金田村人,拜上帝会领袖1849年7月,共奉上帝为天父,耶稣为长兄,洪秀全为次兄,冯云山行三,杨秀清行四,萧朝贵行五,韦昌辉行六,石达开行七胡以晃:拜上帝会领袖,1851年12月17日为春官丞相,春官正丞相,豫王,护天豫韦昌辉:拜上帝会领袖,1851年3月23日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1851年12月17日为北王,1856年11月被杀石达开:拜上帝会领袖,1851年3月23日为左军主将,1851年12月17日为翼王,1856年11月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1863年6月13日降清被杀王作新:地主罗大纲:桂平县附近起义领袖,加入太平军,1852年12月13日为金官正将军,殿左一指挥,1855年10月亡于天京陈亚贵:桂平县附近起义领袖,加入太平军张嘉祥:桂平县附近起义领袖张钊:桂平县附近起义领袖田芳:桂平县附近起义领袖李孟群:桂平知县邹鸣鹤:广西巡抚,郑祖珲继任梁立泰:1852年1月为太平军后二军军帅,广西浔州府桂平县白沙墟人,1850年8月加入,9月为前营长东两司马,10月升前营旅帅,1851年12月为后二师师帅,检点梁万铸:梁立泰父*胡大妹:梁立泰母,后四军女军帅*廖大妹:梁立泰妻*梁晚妹:梁立泰妹梁小保:梁立泰子*梁二妹:梁立泰女梁立汉:梁立泰兄梁立海:梁立泰弟,未加入太平军梁立洲:梁立泰弟,未加入太平军凌十八:拜上帝会领袖,1850年7月——1852年8月5日起义于广西魏超成:拜上帝会领袖,1851年1月起义于广西刘八:拜上帝会领袖,1851年1月——1851年7月起义于广西冯子材:刘八部将,降清,都司,总兵闵正凤:广西提督向荣:湖南提督,湖北提督,钦差大臣,统江南大营,1856年6月自缢张必禄:云南提督,1850年12月病死于桂平劳崇元:布政使,代广西巡抚林则徐:云贵总督,钦差大臣兼广西巡抚,1850年病死于广东潮州天王正军师前军主将后军主将右军主将丞相*24(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天干、节气(大于总制)检点*36指挥*72(分殿左、殿右)将军(分正、副;以五行、天干、数目作别)总制(以五行作别)监军(分正、副;以五行、天干、数目作别)军帅(以数字、五行作别)前、后、左、右、中营师帅前、后、左、右、中旅帅前壹、贰、叁、肆、伍卒长东、西、南、北两司马刚强、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伍长冲锋、破敌、制胜、奏捷圣兵李星沅:两江总督,继任钦差大臣,于1851年4月12日死于武宣周天爵:漕运总督,广西巡抚李殿元:浔州(桂平)协副将张镛:秦川巡检,为蒙得恩杀于1850年12月25日蒙得恩:太平军将领,1857年10月为正掌率,1851年6月为御林侍卫,1853年11月为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1858年为中军主将兼正掌率,管理朝政,1859年6月为赞王周凤岐:驻持平将领伊克坦布:清江协副将,阵亡于1851年1 月1日王小波:宋代农民起义领袖钟相:宋代农民起义领袖*苏三娘:农民起义领袖,加入太平军赛尚阿:大学士,1851年4月9日为钦差大臣,赴广西任统帅,首相乌兰泰:清大将,1852年5月8日死于阳朔,广州左副都统邹鸣:周天爵继任,广西巡抚达洪阿:都统巴清德:都统杨成贵:千总,于1851年8月20日被斩秦日昌:1851年12月17日改名秦日纲为天官丞相,燕王,顶天侯,顶天燕,1856 年11月被杀黄以镇:太平军,降清,为太平军杀周锡能:1851年3月23日为军帅,降清,为太平军杀朱锡锟:太平军监军,1852年10月13日为土一总制朱八:朱锡锟叔叔,降清,为太平军杀陈五:太平军,降清,为太平军杀长瑞:天津镇总兵,于1852年4月8日阵亡长寿:涼州镇总兵,于1852年4月8日阵亡董光甲:河北镇总兵,于1852年4月8日阵亡邵鹤龄:郧阳镇总兵,于1852年4月8日阵亡洪大全:原名焦亮,湖南兴宁人,身份不明江忠源:清湖北按察使,安徽巡抚,1854年1月14日亡于庐州汪典铁:清军,降太平军乔巴眼:清军,降太平军程矞采:湖广总督余万清:提督刘代伟:农民起义领袖鲁国进:挖煤工人,加入太平军张贤仪:挖煤工人,加入太平军杨瑲福:挖煤工人,加入太平军曾水源:御林侍卫,1852年10月13日为伸后副侍卫林凤祥:御林侍卫,1852年10月13日为土官正将军,天官副丞相,1855年3月 7日北伐失败被捕于东连镇,15日在京就义李开芳:金一总制,1852年10月13日为金一正将军,即李来芳,地官正丞相, 1855年5月31日被捕于高唐州,于6月11日就义于北京徐承鎔:1852年10月13日升为伸后正侍卫,佐天侯,兴国侯曾钊扬:1852年10月13日升为右史黄再兴:1852年10月13日升为左史,地官副丞相,右史,石达开部将,1863年 6月13日降清被杀张亮基:贵州巡抚,骆秉章继任,1852年6月21日为湖南巡抚骆秉章:湖南巡抚胡林翼:道员,湖北巡抚(湘军)左宗棠:闽浙总督(湘军),甘陕总督徐广缙:两广总督,镇压凌十八军,1852年6月21日继赛可尚为钦差大臣署湖广总督博勒恭武:湖北巡抚唐正才:船户,湖南祁阳人加入太平军,典水匠(职同将军),殿左五指挥,主管水营,1862年为航王常大淳:湖北巡抚双福:湖北提督罗绕典:云贵总督陆建瀛: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琦善:河南巡抚,钦差大臣,统江北大营张继赓:反革命分子赖汉英:太平军夏官副丞相刘长清:两江先锋官副将恩长: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鹏飞:狼山总兵吴健彰:苏松太兵备道祥厚:江宁将军,于1853年3月19日阵亡于南京霍隆武:副都统,于1853年3月19日阵亡于南京秦定三:贵州总兵吉文元:太平军将领,春官副丞相黄威:福建小刀会首领,于1853年5月——1858年10月在海澄县起义林俊红:红线会首领,于1853年5月——1858年在福建永春起义刘丽川:上海小刀会首领,于1853年9月——1855年2 月17日在上海起义潘可祥:上海小刀会首领,于1853年9月——1855年2 月17日在上海起义陈开:广东天地会首领,于1854年6月——1861年8月在佛山县起义,1855年9月建大成国,称洪德王胡有禄:广西天地会首领,于1852年9月在南宁起义,1854年10月建立昇平天国朱洪英:广西天地会首领,于1852年9月在南宁起义文翰:英香港总督兼使华全权代表阿礼国:英驻上海领事曾立昌:太平天国夏官又副丞相,于1854年3月27日北伐失败亡于黄河许十八:太平天国丞相许斌:太平军木一正将军,副主管水营聂光先:正疏附衙主管(水营)张万顺:太平军水营正疏附衙副主管吴如孝:木一总制,殿左五检点,前军主将,顾王苏布通阿:清提督和春:清总兵,统江北、江南大营,1860年6月1日自缢查文经:清将雷以諴:刑部侍郎帮办扬州军务钱江:清臣胜保:内阁学士,钦差大臣,蒙古都统李僡:山东巡抚讷尔经额:直隶总督经文岱:总兵绵愉:惠清王,大将军僧格林沁:科尔沁郡王,参赞大臣,总统四将军,1865年5月18日为赖文光杀于山东曹州钱炘和:天津知府谢子澄:清知县崇恩:藩司黄生才:太平军夏官正丞相,1854年3月27日北伐失败于孔县被捕,亡陈仕保:太平军夏官副丞相,1854年3月27日北伐失败于台县阵亡许宗扬:太平军冬官副丞相黄懿端:于1855年5月31日被于高唐州,6月11日就义于北京谢金生:于1855年5月31日被于高唐州,6月11日就义于北京林启容:殿右八指挥,贞天侯,1858年5月19日阵亡九江白晖怀:殿右十二指挥恭安:清南康府知府罗云锦:清知县张芾:江西巡抚,皖南督办军务大臣石祥祯:国宗(太平天国官制各王兄弟俱封国宗,职权与丞相等),1854年9月10 日阵亡于天京韦志俊:国宗,定天福,1858年为右军主将,降清石镇仑:国宗,于1854年11月24日阵亡于田家镇石凤魁:国宗,国宗提督军务玉珊:寿春镇总兵,1853年12月12日阵亡于庐州舒兴阿:陕甘总督陈玉成:右四军正典圣粮,殿右三十检点,冬官丞相,豫天侯,成天豫,1857年10月为又正掌率,1858年为后军主将,1859年6月为英王,1862年6月4日于河南延津殉国,时年26岁,5月15日为苗沛霖诱执林绍璋:春官又副丞相,1860年2月为章王,1864年7月21日亡于天京吴文容:湖广总督,于1854年2月12日死于黄州堵城曾国藩:礼部侍郎,督办湖南团练,1860年6月8日为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1860年8月——10月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统大江南北水陆各军褚汝航:湘军水师营官,1854年8月9日为曾天养杀夏銮:湘军水师营官胡嘉垣:湘军水师营官胡作霖:湘军水师营官成名标:湘军水师营官褚殿元:湘军水师营官杨载福:湘军水师营官,湖北提督彭玉麟:湘军水师营官邹汉章:湘军水师营官龙献琛:湘军水师营官塔齐布:湘军陆军营官,提督,1855年8月30亡于九江周凤山:湘军陆军营官,副将吕贤基:督办安徽团练工部侍郎韦以德:国宗,1854年11月24日阵亡于田家镇陈辉龙:登州镇总兵,1854年8月9日为曾天养杀沙镇邦:广东游击,1854年8月9日为曾天养杀陈桂堂:殿前丞相四十九指挥杨大顺:水师旅帅,1854年9月29日为杨载福杀罗泽南:湘军陆军营官,1856年4月12日阵亡于武昌(湘军最狠)李续宾:湘军陆军营官汤霈:湖广总督刘成槐:曾国藩管驾官,1855年2月21日阵亡李子顾:曾国藩管驾官周胜坤:夏官又正丞相陈宗胜:秋官又副丞相沈广庆:地主,反革命张道谋:太平军丞相,石达开元宰毛三元:清将冯景尼:清将张翊国:清将师长杓:清将张继庚:原名叶芝发,天京人,反革命者吴全美:广东游击吉尔杭阿:江苏巡抚,1856年6月1日亡于高资镇涂镇兴:春字丞相陈仕章:夏官副丞相张国梁:总兵,向荣大将(最狠),帮办军务,提督,1860年10月为陈玉成杀托明阿:江宁将军,钦差大臣温绍原:清将江长贵:清将王浚:副将《天朝田亩制度》分田九等:尚(上)尚田(年产1200斤),尚中田(年产1100 斤),尚下田(年产1000斤),中尚田(年产900斤),中中田(年产800 斤),中下田(年产700斤),下尚田(年产600斤),下中田(年产500斤),下下田(年产400斤),每13256家设一军帅(统5师帅,25旅帅,125卒长,500两司马,2500伍长,1万伍卒)汪士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潘锡恩:江南河道总督钟志成:太平军吴江监军周如海:地主反革命分子,石达开军帅赖文光:太平军将领,1861年为杰天义,遵王,1868年1月5日扬州被俘,1月10 日就义于扬州,时年41岁金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胡思礼:英国侵略者何震川:太平军左史杨笃信:英牧师太平天国国宗掌书职同总制,侯、相、检点、指挥、六部掌书职同监军。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仅供参考)

清朝末期
官场中:结党营私、买官售爵、贿赂成风。 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纪律败坏。 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
星星之火
1842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 1842年安徽亳州捻党抗清起义; 1843年湖南武冈农民起义;
1111111111111动8888888888888起1111义1111义111155555555666668888888888842333345911260义;;444444444558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445566789019;广福福上湖广贵云东浙山山斋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西 建 建 海 南 东 州 南 北 江 东 东 教台湖广山湖湖广湖广广江1月郴白昭新同永小佛农南长淄在湾南西东南南东南西西苏,州莲通宁安春刀山民部枪川江嘉藤曹宁新天永耒常新钦太小天农刘教农红会天起金会西义县州远宁地淳阳熟宁州平刀地民德起民线起地义钱起、民农、天会农农农天天横天会会起培义起会义会;会义福众民郓地起民民民地地山国起起;义起义起;起起;建起起城会义起起起会会等金义义;义;义义义边义 义 捻 再 ; 义义义起起地田;;;;;区;;;党次;;;义义天起发抗起;地;义清义会;起;起
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1860年 4月 太平军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 破江北大营。 6月 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由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助攻太
平军。 1861年 9月 安庆失守,守将叶云来战死。 李鸿章办淮军。 12月 李秀成攻占杭州,巡抚王有龄自杀。 1862年 2月 洋枪队改为常胜军。 5月 李秀成大败常胜军。 6月 陈玉成被清军杀害。
韦昌辉的这一举措,从一个侧面已让我们得知,天王洪秀全对局 势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最初只杀东王一人,变成了北王在天京 城内的杀伐游戏,天京之变,恍然间从权力之争已沦落为荒唐闹 剧。
太平天国历程事件时间表

太平天国历程事件时间表太平天国历程事件时间表1851年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囯”,改元“太平天囯元年”。
3月洪秀全称“天王”。
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进围桂林。
6月南王冯云山伤重死亡。
9月太平军攻长沙,西王萧朝贵战死。
1853年1月太平军攻陷武汉,湖北巡抚常大淳死。
太平军增至五十万。
曾国藩办湖南团练,即为湘军。
2月攻陷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自杀。
3月攻陷南京,江宁将军祥厚、两江总督陆建瀛战死。
南京易名天京,定为首都。
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太平军北伐,西征。
1854年1月太平军攻克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自杀。
2月湖广总督吴文镕战死。
4月湘潭之战、靖港之战。
曾立昌所率的北伐援军溃败。
6月太平军二克武昌。
10月清军收复武昌。
1855年1月翼王石达开于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3月清军攻下连镇,北伐军主将林凤祥被俘,不久处死。
4月太平军三克武昌。
5月北伐军全军覆没,李开芳被俘后遭处死。
1856年年初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破江北大营;石达开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9月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
1857年6月石达开带兵出走。
1858年5月九江失守,守将林启荣战死。
9月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
11月三河镇大捷。
1859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抵天京,封干王。
陈玉成封英王、李秀成封忠王。
1860年4月太平军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破江北大营。
6月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军。
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帅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1年9月安庆失守,守将叶云来战死。
李鸿章办淮军。
12月李秀成攻占杭州,巡抚王有龄自杀。
1862年2月洋枪队改为常胜军。
5月李秀成在慈溪战斗中,击毙华尔,严惩常胜军。
6月陈玉成被清军杀害。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课本知识梳理组长审批领导审批:空中课堂第三讲:主讲人董煜教材内容: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1.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1、金田起义——开始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发展【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3、定都天京——壮大【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概况:1853.3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北伐、西征——高潮【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事变——转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6、重整国政——防御(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 1864年三、失败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战略失误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等】四、历史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六、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
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
清廷闻讯,调集兵力进行“围剿”。
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自称“天王”,并分封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右军主将,石达开为左军主将。
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转攻全州,冯云山中炮身亡。
8月10日,弃道州东进,占郴州,建立“土营”。
9月攻长沙,萧朝贵阵亡。
12月占岳州(今岳阳),建立水营。
1853年1月克武昌(参见武汉之战),震动清廷。
2月9日,洪秀全等率领号称50万众、船1万余艘,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
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今南京)(参见江宁之战),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旋派军两支攻占镇江、扬州,与天京形成犄角之势。
太平天国

三.太平天国的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基本纲领, 它规定了平等平均的土地制度,描绘了农 民理想社会的蓝图,并提出了其他一些重 要的制度。太平刑律是在十款天条和太平 条规的基础上制定的。1856年,洪仁轩向 洪秀全提交了《资政新篇》,要求革故鼎 新。
1.《天朝田亩制度》
(1)土地分配:废除封建土地所
4.其他制度
在城市管理方面,太平天国一度在天京完全废 除私有财产,生活必需品由圣库按定额供给。 男女别营:居民按性别分别编入男馆女馆,夫 妻不得同居。男子除参加军队的以外,都要参 加生产或在政府机关中服役;女子大致与男子 相同。 商业也被废除。对于手工业,则由诸匠营和百 工衙统一经营管理。诸匠营和百工衙只是为供 应太平天国的需要而生产的,产品直接分配给 各单位,不经过市场进行交换,生产者除吃穿 之外别无报酬。
(1)修改历法,制订天历
12月14日正式颁行天历,废清朝纪年,以金田起义之年为太平天国 (2)令人民蓄发 辛开元年,本年为壬子二年。规定一年为三百六十六日,单月三十 一日、双月三十日,立春、清明、芒种、立秋、寒露、大雪六节气 (3)建立圣库制度,财产统一管理 为十六日,其余十八节气皆十五日。仍以干支纪年,但将地支中 (4)确定官制;颁布“太平礼制”,规定了一整套 “丑”改为“好”、“卯”改为“荣”、“亥”改为“开”。 严格的尊卑等级和烦琐的礼仪制度;另外,诏令全 军不得私藏所获财帛等物,一切战利品都要上交天 朝圣库,违令者治罪;不得违反十款天条;刊刻颁 行太平天国官方文书等等 (5)论功行赏,分封五军主将为王。 “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政权奠定了初步规模。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
1、社会经济因素
康雍乾时期的和平与繁荣,已促使 了人口的迅猛增长,但耕地却没有 得到相应的增加。人口从1741年的 1.43亿增加到1850年的4.3亿,增 长了200%,而耕地则从1661年的 5.49亿亩增加到了1833年的7.37亿 亩,仅增长了35%。 土地的相对萎缩,意味着农民负担 日益加重。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
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封五王,奠定太平天国政权基础。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进入湖南,途中冯云山、萧朝贵相继牺牲。
1853年初攻克武汉三镇,3月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
至此,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代。
但内部出现严重危机。
天京事变集团内部为夺军政大权展开激烈斗争,杨秀清、韦昌辉身亡,石达开负气带十万精兵兵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同清政府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太平天国从开始到结束的主要情况

太平天国从开始到结束的主要情况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在“同食同穿,一律平均”口号的鼓动下,起义队伍不断壮大,1853年3月20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国号“太平天囯”。
在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的军队随即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其结果是一败一胜,时间持续到了1856年。
在此之后,太平天国开始走向衰亡。
先从内部开始了分裂和屠杀,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接着,又是连年征战,虽然暂时性地取得了很多胜利,但也耗费了太平军很多实力。
最后,在封建势力和前来助剿的帝国主义势力的联合打击下,太平天囯首都天京于1864年7月陷落,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
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囯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至此,中国历史上这场前后奋战14年,纵横18省,威震全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彻底失败了。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太平天国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太平天国1851年——金田起义→东乡称天王→永安整顿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5年——石达开的西征军取得湖口大捷
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秋——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取得三河镇大捷
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2年——清政府正式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人民,出现“和好”局面历史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太平天国简史

太平天国简史
1844年,清朝对人民的剥削加大,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后,太平军于9月下旬,突围北上攻占永安。
洪秀全在永安进行建制,确定了军政领导。
随后,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
3月19日占领江宁,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为消除清朝威胁,太平军相继出师进行北伐和西征。
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李开芳等率领2万余人由浦口出发北伐,后遭失败;与此同时,西征军相继占领安庆,旋进围南昌,军事上达到顶峰。
1856年9月,杨秀清及其部属数万人被韦昌辉残杀,石达开遭洪秀全疑忌率兵出走,在四川被清廷消灭,这就是天京事变。
1858年初,清军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再次围攻天京,虽经李秀成,陈玉成合力援救,仍遭围陷。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同年7月,清军攻陷天京。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

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清朝晚期,时间长达十三年,涉及的地点很多,下面讲讲太平天国运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信息。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这场战争从1851年1月1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运动时间长达14年之久。
在这14年中太平天国的将士们在与清军的对峙中英勇奋战,但是最终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镇压之下,这次运动以失败告终。
虽然这次运动失败了,但是却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从1851年1月11日开始。
洪秀全经过长期的准备,在这一天集合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国号为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
清政府在这一天调集兵力对刚刚开始的天平天国运动进行“围剿”。
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太平天国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历史铭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诞生了中国最后一个农民起义的政权——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之后,攻占了南方的很多省份,给予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最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之后太平天国在与清政府的鏖战中屡屡取得辉煌战绩,但是定都天京之后不久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就发生了内讧,史称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运动转入了战略防御。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
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因此太平天国运动以1864年7月19日作为结束日期。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
那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呢?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太平天国编年史

1844年,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从梁发《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教义,后来自行洗礼。
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贵县一带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在广西发展。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学习《圣经》。
1848年初,冯云山被“聚众谋反”罪名逮捕。
后冯云山被信徒集资贿赂桂平知县王烈,而得到释放。
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团营令,同年底,太平军与清军展开战斗,初以“太平”为号,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实行公有财产制。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
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称太平王。
1851年秋,太平军占广西永安州。
12月永安城分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西王;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南王;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诏令诸王皆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囯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礼制、军制,推行自创的历法——“太平天历”。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上围攻省城桂林,不克,继续北上,在全州蓑衣渡遭遇清军江忠源部拦截,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后伤重死亡。
5月19日离开广西进入湖南省,8月,西王萧朝贵率偏师进攻长沙,9月12日在攻城时战死。
洪秀全、杨秀清闻讯后主力来到长沙城下,但此时清政府已重兵云集,太平军攻长沙未成功,撤围北上攻克岳州。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举家自尽。
太平军人数增至五十万(裹挟难民),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宁,两江总督陆建瀛阵亡。
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进入金陵城,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
1853年4月27日,英国战舰HMS Hermes到达江宁,英国公使兼香港总督文咸爵士与北王韦昌辉及翼王石达开会面。
英国对太平天国表达中立的态度。
年底,法国驻华公使布尔布隆访问天京。
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
北伐军进至天津附近,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1843年
7月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建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之子,并称呼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
1844年
4月开始在广州一带传教
5月冯云山及洪秀全到广西桂平传教,后冯云山转至紫荆山区一带,洪秀全回广东
1847年
3月洪秀全及洪仁玕在广州投美国教士罗孝全(I.J.Roberts),首次读到圣经。
被其他教徒排挤而未受洗,之后写出《原道觉世训》
8月洪秀全回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发展拜上帝会
1851年
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改元“太平天国元年”
3月洪秀全称“天王”
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1852年
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
冯云山于全州战死
9月太平军攻长沙,萧朝贵战死
1853年
1月攻陷武汉,人数增至五十万。
曾国藩办湖南团练,即为湘军
3月攻陷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
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太平军北伐,西征
1855年
1月石达开于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3月北伐军全军覆没,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后遭凌迟
1856年
年初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破江北大营;石达开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9月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
1857年
6月石达开出走,建国元勋俱尽
1858年
9月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
11月三河镇大捷
1859年
4月洪仁玕从香港抵天京,封干王
1860年
4月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破江北大营
6月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由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助攻太平军1861年
李鸿章办淮军
1862年
2月洋枪队改为常胜军
5月李秀成大败常胜军
1863年
3月英国人戈登接任常胜军管带6月石达开于大渡河旁投降
12月淮军、常胜军攻克苏州1864年
6月洪秀全病逝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十四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