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具体分工年龄最后学历专业职称在课题组中的具体分工中教一级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及资料整理,汇总,撰写论文中教一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途径研究及趣味和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中教二级作业形式的研究及综合和开放类作业的设计中教二级作业评价的研究及鉴赏类作业的设计二、课题重新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作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超越:总量过大,质量偏低,以数量代质量。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业数量与质量反差巨大。
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初中生平日课外作业总量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然而很多学校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远远突破了规定,铺天盖地的语文作业压得学生疲于应付,难于招架.语文作业还存在着质量偏低的问题。
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六个方面的质量问题: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三是渗透不广,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割裂开来,放着无比丰富的语言矿藏不去采掘,就着语文练语文,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四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六是形式不活,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如此单调的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量过大,质量偏低,以数量代质量——初中语文作业量与质的这种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
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当前亟待改革作业的时间和数量,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化作业设计。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研究课题编号:GHKT201306主持人:徐萍主持人单位:汉滨区大竹园初中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刘如正:《中学语文教学论》、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郑桂华的《语文有效教学》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对语文课堂导入的科学性进行了诠释,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
此外,教育类期刊上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他们在课堂中提炼出有效的心得体会,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课堂导入的良性发展。
存在弊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课”。
有的老师连这句简单的话语也省略了,走进课堂,就让学生翻开书开始上课。
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研究意义: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思想汇报专题探究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将会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导入是一门艺术。
精彩的开场,生动的开课,都能迅速消除学生心理杂念,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进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成功的导入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1.如何让语文教学导语很好的融入课堂当中2.怎样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语,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能够引人入胜三、课题研究思路本课题预定研究: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09月-2013年11月):1.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选定调查对象(学生),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对目前语文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及想法建议。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初中语文课程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直致力于设计创新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然而,目前对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探索。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并研究初中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
我们将尝试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工具,通过设计个性化、趣味性强的语文作业,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和探究精神。
研究内容1. 分析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和问题;2. 探索和研究创新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思路和方法;3. 实施设计的语文作业,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4. 总结创新语文作业设计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探索和实施: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和问题;2. 实地调查: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教师和学生对现有语文作业的看法和反馈;3. 教学实验:设计一系列创新的语文作业,并在不同班级进行实施;4. 数据分析:收集和整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效果,通过统计和分析数据来评估作业设计的效果。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改进和创新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设计个性化、趣味性强的语文作业,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综合能力。
同时,本研究也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参考和启示,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了解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和问题,确定创新思路和方法,制定教学实验计划;2. 第二阶段:进行教学实验,实施创新的语文作业设计,并收集相关数据;3.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4. 第四阶段:答辩和论文撰写。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能够得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效果。
初中语文课课堂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课堂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们普遍对于枯燥的教材内容缺乏兴趣,导致研究效果不佳。
因此,如何将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与策略,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效果,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 了解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分析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探索适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与策略- 设计并实施生活化教学案例- 评估生活化教学案例的效果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究:查阅相关的教育学和语文教育的文献资料,了解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研究成果。
-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传统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态度和研究效果。
- 实证研究:设计并实施生活化教学案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评估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四、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将有望获得以下预期成果:1. 探索适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提供可行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案。
2. 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3. 提供可供其他教师参考的生活化教学案例,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和改进。
五、研究计划与安排1. 第一阶段(一个月):- 文献资料研究,了解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传统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态度和研究效果。
2. 第二阶段(两个月):- 设计生活化教学案例,包括教材选择、教学活动设计等。
- 实施生活化教学案例,并记录观察数据。
3. 第三阶段(一个月):- 分析观察数据,评估生活化教学案例的效果。
-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流程和方法简单明了,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一)预期目标:1、在绘本阅读和绘本写话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养成他们喜欢讲故事的好习惯,有兴趣参与绘本的阅读和写作。
2、在习作启蒙教育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对写话有信心,养成他们积极想象、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并以此为乐。
3、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老师从此课题研究内容为立足点,以全新的角度审视教学中的问题,寻求学生发展的契机,提升作文课堂的情趣。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编排好绘本教材,把作文教学系统化,充满情趣。
⑴我们借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突破性地对绘本作文教学进行阶段性的目标设定。
[2]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主题,选择编排有代表性的绘本教材,力求作文课堂的情趣。
2、解读好绘本,让孩子的想象力充分发挥,让孩子的作文妙趣横生。
⑴利用绘本富有吸引力的画面,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⑵利用绘本独特的预留空间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⑶利用绘本中精彩语言,在作文中进行迁移,对学生进行作文鉴赏能力的训练,学生的作文精彩纷呈。
3、绘本再建构,让编写故事成为一种享受,让孩子感受无穷乐趣。
⑴将绘本的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延伸,让学生去体验、发现、表达自我的生活,从而达到从绘本走向生活。
⑵训练学生抓住故事的脉络,将故事连贯串通,对画面文字进行艺术的“补白”,让绘本中的角色对话、心理刻画、动作语言灵动起来,训练学生细节描写能力。
⑶拓宽孩子写作的思路,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诉诸于笔端,让写作真正作为孩子的无穷乐趣。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绘本作文教学的独创理论是“隐形”理论和“显形”理论,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发展起来的两大理论支柱。
绘本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心理学、脑科学等,但是只有这些理论还不能适应绘本作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必须创立别具一格的新理论,而且盘活这些新理论必须具备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1)隐形理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在绘本作文教学时,掌握了各种课型的特征,学会设计教学程序,在什么时候揭示作文题意,让学生顺理成章从心底里接受作文。
语文课题的开题报告
语文课题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优秀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成绩提升有限的问题逐渐凸显。
为此,我们决定开展这个语文课题,旨在研究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动力。
二、选题意义1.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过采用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表达的技巧和规则,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创造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的动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通过引导学生研读经典文学作品,深入思考文学中的道德、人性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适宜的语文教学课程: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语文教学课程,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拓展以及作业设计等方面。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入、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与作品创作:通过引导学生经常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品创作,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实施:•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的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实验研究:选取若干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创新的语文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记录:在教学实验过程中,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态度和互动情况,掌握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和效果。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深入研究和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和挑战,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旨在提升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分析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探索适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提出改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3.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文献资料;- 分析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并探索适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设计和实施实验教学,验证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提出改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4.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语文研究中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还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和指导,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 阶段一: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文献资料,进行问题分析和需求调研。
- 阶段二:研究并探索适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 阶段三:设计和实施实验教学,验证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 阶段四: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提出改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 阶段五:撰写研究报告,包括问题分析、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6. 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对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深入分析和总结;- 有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探索和研究结果;- 提出改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最新 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精品
是开题者在确认论文主题之后,对论文初步确定内容的撰写,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写字教学的策略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从教以来,我发现学生的书写能力越来越低,书写极不规范、错别字多、字迹潦草、作业没有整体布局美感。
我认为,写一手好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引导孩子爱上祖国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非常重视写字教学,可是学生连写字姿势和习惯都不正确,虽曾苦口婆心地劝诫,逼不得已时还会动点“武”,但收效甚微,纵观新课标实施以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无一例外的要求卷面书写的工整与规范,且最高分值达到了八分,这是最直接、明显的高度重视,间接的诸如主观试题的表达,书写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阅卷老师的情绪给分。
因此,书写就不仅仅是正确、规范,还必须美观,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从审美的高度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六单元都对楷字的书写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毫无疑问,写字教学不只是小学生的事,广大初中生更应“巩固、提高”成“风格”。
那么,怎样活学活用新课标对“写字”的规范要求,长期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认为,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写字与日常语文教学中的生字词教学及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诚然如此,练习写字实际上是一个养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修养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是现代公民拥有的基本素养,也是课程的目标之一。
可以说,写好字是一种终身受用的技能,他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中国汉字和埃及的古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并称为三大古文字。
时至今日,唯有中国汉字生生不息,堪称世界文化奇迹。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语文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表达能力的不足、写作思维的单一等。
因此,开展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更有效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分析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研究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和方法;- 设计针对性的作文教学课程;- 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评估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对相关的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实地调研:选择若干中学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师访谈,了解其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实验研究:设计一套针对中学生的作文教学课程,在实验班级进行教学实验,并记录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教学效果;- 结果呈现: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4.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成果:- 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今后的语文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5. 研究计划- 阶段一:文献综述和调研,了解研究现状和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方向和方法(一个月);- 阶段二:设计作文教学课程并进行教学实验(两个月);- 阶段三: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总结,撰写研究报告(一个月)。
6. 参考文献- 张三,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2018年;- 李四,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年。
以上是本课题开题报告的内容,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语文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三篇
语文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三篇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知识的统称,也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分享的语文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一、课题研究的意义语文主题教学探究是依据语文学习需要大量阅读的规律,以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为前提,以单元主题为一个学习整体,实现课内外的拓展阅读,从而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却忽略了这一点。
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教材过度的分析,以及轻视了对课外文学作品的欣赏,这样不仅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局限了学生的阅读面,导致学生课外不会独立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形成,阅读面窄、阅读数量不达标,积累少,学习兴趣不高。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很有必要开展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变的高效。
通过主题式渗透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提高识字速度,扩大阅读数量。
努力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使学生掌握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逐提高阅读速度和对阅读主题的把握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积淀、情感体验及良好语感的形成,进一步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并使学生在思考中读书,成为有思想的读者。
通过主题阅读,进一步促进学生识字、口语交际、习作等相关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中引导,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有力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探索小学生语文通过阅读,积累运用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课题的开题报告,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
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强调了语文的生活化和积累的重要性,而课外的“大语文”则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迁移,只有通过有序的,科学的语文课堂学习,学生才能把生活当做语文,处处有语文,有章可循,有法可学,有知可用。
那么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艺术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区对语文课堂艺术的研究已全面展开,并且在逐步深入,区教研室中学语文组特别注重全区语文教师的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各种各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区语文教师在百忙中严格要求自己,挤时间,找时间,苦练基本功。
教研室首先从“课堂教学”做为突破口,通过“公开课”、“特色课” 、“研讨课” 、“说课” 、“优质课”等形式,不断锻炼语文老师的课堂能力,使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受益非浅。
但是关于语文课堂艺术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都还比较零散,没有系统化,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死搬硬套,邯郸学步而不得其要领。
如何把语文课堂艺术系统化,具体化,整体推进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灵活机智的艺术的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遨游成为了我们迫切要研究的课题,这就迫切地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研究。
基于此咱现状,我区开展了“中学语文课堂艺术研究”的课题研究。
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艺术,否则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是对课堂艺术重要性的强调。
课堂艺术的恰当运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喜欢语文,走进语文,融入语文,那么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理念。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往往是不知所措。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编号:GHKT20XX06主持人:徐萍主持人单位:汉滨区大竹园初中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刘如正:《中学语文教学论》、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郑桂华的《语文有效教学》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对语文课堂导入的科学性进行了诠释,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
此外,教育类期刊上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他们在课堂中提炼出有效的心得体会,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课堂导入的良性发展。
存在弊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课”。
有的老师连这句简单的话语也省略了,走进课堂,就让学生翻开书开始上课。
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研究意义: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思想汇报专题探究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将会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导入是一门艺术。
精彩的开场,生动的开课,都能迅速消除学生心理杂念,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进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成功的导入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1.如何让语文教学导语很好的融入课堂当中2.怎样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语,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能够引人入胜三、课题研究思路本课题预定研究: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09月-20XX年11月):1.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选定调查对象(学生),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对目前语文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及想法建议。
3.确立研究目标:①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篇1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刘如正:《中学语文教学论》、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郑桂华的《语文有效教学》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对语文课堂导入的科学性进行了诠释,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
此外,教育类期刊上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他们在课堂中提炼出有效的心得体会,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课堂导入的良性发展。
存在弊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课”。
有的老师连这句简单的话语也省略了,走进课堂,就让学生翻开书开始上课。
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研究意义: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将会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导入是一门艺术。
精彩的开场,生动的开课,都能迅速消除学生心理杂念,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进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成功的导入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1、如何让语文教学导语很好的融入课堂当中2、怎样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语,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能够引人入胜三、课题研究思路本课题预定研究:分为方案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选定调查对象,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对目前语文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及想法建议。
3、确立研究目标:①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②语文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语文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初中语文课题开题报告范文课题名称: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幽深小巷的寸砖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我们无不感受到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也正是我们中华文化厚德载物的滋润和辉光日新的照耀以及世世代代志士仁人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日渐强大。
然而,时至今日,当计算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超导体、遗传工程、WTO等纷至沓来的时候,任何民族都无法游离于这一潮流之外,任何民族的文化也同样的,既面临着失却个性自我,被潮流淹没,并消解亡失于其中的危机;也迎来了一个文化扩张发展,日趋强大,势成主导之流的机遇。
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为近百年来的落伍而自暴自弃。
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江同志则在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说:“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和挑战。
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个紧迫任务。
中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虚妄而不可想像。
据此,语文素质教育更应重视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征,合乎其内在的学习经验和规律。
重点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民族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勤熟读成诵、勤校勘查证、勤运思练笔。
二是“课文无非是例子”,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合读,文质兼美。
初中语文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doc
初中语文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课题名称: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丰富学养,完善品格的研究主要内容(研究与实施方案的陈述,重点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课题研究分工和预期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保障条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事实依据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
但是语文学科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应试教育,不少语文老师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弃课外阅读,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大多局限于语文课本;由于应试教育,不少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学生因为看课外书经常受到父母责备。
因此,新课改前农村初中的课外阅读天地几乎是一块处女地,函待老师、家长与社会去共同开发建设。
语文老师有责任帮助青少年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让语文学习“给孩子以梦”,让语文学习园地成为培养孩子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天地,成为开拓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的乐园。
可喜的是,新课改出台,中考语文随之改革,将名著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纳入语文中考,这便给农村初中荒寒的课外阅读天地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2、理论依据(1)现代语文课程观,现代语文教学论“课外阅读”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规定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这是现代语文课程观的体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已是语文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语文学习都必须树立大语文观。
封闭的教育、封闭的课堂培养不出开放的人才,培养不出创新能力。
只有打破“三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语文教育才有生气,才有活力。
(2)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实践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XXX、XXX等老一辈教育家提出的“读写结合”的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它不是一个年轻的话题,但绝对是一个常青的话题。
关于读与写的关系,XXX指出:“读与写的关系密切。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进,从外到内,一个出,从内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倾吐。
”细细品读入选教材的课文,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写作的范本。
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从课文的内容选择、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延伸开去,自然而然将课堂引向作文教学,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作文对于学生而言,便不再是可怕的事情。
所以如何活用课文资源,挖掘课文中最有利于调动学生作积极性并能给学生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因素,让学生在作时不但能模仿,更能创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作文的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2、心理学提供的理论依据3、专家观点XXX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XXX先生还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个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学生如何阅读提供样式,二为学生如何写作提供样式。
我们一般在第一个方面下的功夫甚多,在第二个方面下的功夫较为薄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名著阅读点亮人生
课题编号:ayxjky15204
主持人:高书芬
主持人单位:吕村镇第一初级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农村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
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理论意义和价值
①完善教育心理学中有关中学生名著阅读心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构建;②强化和完善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的方法体系;③逐步建立起适合农村中学生特点的阅读指导教育纲要。
2、实践意义和价值
①提高农村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水准和效果,提高他们对各种读物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进而促进其个体素质的优化。
②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阅读目的,培养阅读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实现阅读效果最优化。
③促进丰富多彩的农村中学生读书活动,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
④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农村中学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找到学生在课外名著阅读中存在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原因所在。
2、在课外名著阅读指导中,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推荐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阅读文本,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优化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注重课外名著阅读的有效性。
使每一次,每一天的阅读都有真正的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家访、问卷调查、随机抽查、学生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现状,研究分析当前农村初中生开展课外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包括:(1)研究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
(2)研究新课改对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研究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与新课改要求之间的差距及补救措施。
2、深入研究课外名著阅读和课堂教学互动模式,实现课堂教学
向课外阅读的迁移,探究课外名著阅读对学生成长过程各方面的积极影响,推动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健康开展,切实达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课文阅读的要求。
3、通过研究分析当前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出开展课外名著阅读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或相关建议。
包括:
(1)名著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研究。
(2)读写互动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3)课外名著阅读的时间、地点、方式对阅读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阅读形式、过程的监控的研究。
(4)学校图书馆及班级、家庭图书对课外阅读的促进方面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课外名著阅读既要数量又要质量,不把课外名著阅读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
要让学生高兴地读,愉快地摘抄,提高课外名著阅读的质量,加大课外名著阅读的数量。
方法:
1、调查法。
广泛地开展家访及问卷调查,对本地区农村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调查,准确了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
2、个案研究法。
3、对比分析法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设计手抄报。
让学生在阅读名著课外书的时候,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摘抄下来,并进行装饰,设计成一张整洁、美观、有创意的手抄报,展览给同学们看。
(2)写读书笔记。
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以“采蜜集”、阅读赏析、书签、读书卡片等多种形式记录下来,以丰富写作素材。
(3)开展读书交流会。
利用每周晨会主题,开展读书交流会,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班抽出一两个学生到台前,交流读完推荐书目后的感受,讲讲近期所看的书,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等。
(4)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多记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小知识,并利用假期把自己的文章整理成册,同时学校将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及交流的平台,如文集汇编、征文比赛等。
此外,各年级组还结合阅读指导课组织学生开展名著故事大比拼、评选阅读之星、名著演讲等活动,促进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
五、课题研究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
1、课题申报。
2、确定课题组成员。
3、明确具体的人员分工。
(二)实施阶段(2015年7月-2016年4月)
解读课标,确定专题研究方案,开展课题行动研究,构建读书型
校园。
1、组织研究人员进行有关培训和课题理论学习。
2、进行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3、探索尝试有效的课外阅读方式方法。
4、反思、完善课外阅读方法。
5、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三)结题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结题,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课题实验的效果,申请验收,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
完成课题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等。
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
课题负责人:高书芬,38岁,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教研组长。
负责调查学生名著阅读现状及撰写调查报告。
程海青:42岁,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负责八年级学生名著阅读。
张永丰 :39岁,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负责九年级学生名著阅读。
任治国:37岁,中学语文二级教师,负责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
郭俊霞:36岁,中学语文二级教师,负责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
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
2015年4月—2015年5月调查分析农村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调查报告负责人:高书芬
2015年9月—2015年10月心得汇编开展课外名著阅读活动的理
论学习负责人:张永丰
2015年11月--2015年12月采蜜集手抄报名著阅读活动内容汇编负责人:任治国
2016年2月--2016年4月反思、总结中期实验报告负责人:程海青
2016年4月--2016年6月活动展示学生名著读书活动展示负责人:郭俊霞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张伟德著,《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北京市龙门书局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3、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4、方智范、巢宗祺、郑桂东、程翔等,《名著阅读指导讲座》。
(教育部2007年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
5、斯迪芬〃德〃克拉森著,《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
(长城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6、方智范著,《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7、叶圣陶著,《教育与人生》。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8、于漪著,《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完成课题的实验实施与经费保障
1、人员条件及资源保证:本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都是中、青年教师,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平时都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且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善于总结经验,经常撰写教学论文。
2、在确立本课题之前,我们翻阅了许多关于农村中学名著阅读教育的资料,对60名学生及家长作了科学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到当前农村中学课外名著阅读的现状堪忧。
在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研究有必要性和很大的实用价值。
3、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1):领导支持: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重视科研工作。
对参加科研工作的教师在研讨时间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资料与设备保障:学校内设有图书室,各班设有图书角,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图书、报刊、杂志种类多,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学校还为课题组配备了多台电脑,便于上网查阅资料。
(3):经费保障:本课题研究的需要经费由研究小组自筹。